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3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3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篇1

通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总会有这样的疑问:“讲了这么多遍怎么还是回答不上?”或是有这样的无奈:“这并不是我要的答案!”,或是有这样的反思:“我问的有这么难吗?”,亦或者有这样的尴尬:“为什么你们从来不举手?”从中暴露出了一个关键的语文课堂教学疑惑,就是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是否合理。而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中,这样的问题更是不胜枚举,从中仔细探究,可以发现这样的现象背后总有许多教学中的问题,如学情分析不够充分、备课不够完善、课堂驾驭能力不足等。那怎样才能合理地设计问题,利用问题提高教学效果,真正达到高效课堂呢?通过几年的课堂观察和教学实验,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问题的意义

从传统意义上说,问题是指要求回答或解答的题目。鲁迅在《三闲集•怎么写》中说到“写什么是一个问题,怎么写又是一个问题。”,可见“问题”贯穿于人生的方方面面,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对于小学生而言,培养问题意识是提升思维能力的关键,是打开学习之门的金钥匙。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这更是指明培养问题意识不仅是让孩子不断汲取知识的有效手段,更是让孩子们全方位成长的必备条件。而对于教师而言,如何培养孩子们的问题意识,如何进行有效的问题设计则是语文教学需要注重的核心问题。以“问题”来审视小学语文课堂,我们可以将整堂课看做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这四个方面入手,教学环节的设计脉络自然清晰了许多。

2.启发—发现问题

在百家争鸣大语文时代来临之际,众多教学理念加持之下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模式不断被打破重构,而启发式教学的理念一直以来被一众教育名师所亲睐,它主张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采用启发式的教学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设计随处可见,但具体操作却大相径庭,譬如在揭题导入时教师常会提到这样的问题“看到这个题目你发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为什么叫这个题目”等,而面对这些问题,学生们往往显得一头雾水,或不知所云,或回答的天马行空脱离预设。通过多个教学班级比对发现,没有进行过常规的思维训练,学生很难发现问题,更别提提出问题。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常规的思维能力训练,并做好充分的学情分析,在不断的演练中让学生形成一种初步的问题意识,养成善于观察并思考的习惯,再进行类似的启发,才能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在提问过程中,教师可尝试换位思考,《论语》中曾子说到“吾日三省吾身”,这是一种高度的自我审视,在教师的行动中也可仿照养成一种“问人先问己”的习惯,只有让自己明白的问题,才能抛给学生。而这样适合儿童学情的启发,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

3.鼓励—提出问题

对教师而言,课堂提问具有对所学知识的求证性,对学生的启发性,对心有旁骛的学生有警戒性,对课堂气氛有调节性。而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这将是一次学习能力的升华。笔者针对农村小学生提问行为做了调查,发现学生喜欢提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根据之前的提问经验得出的问题。二是和自己平时生活相关的问题。三是引起极大兴趣的问题。四是平时思考过的问题。五是揣摩老师思路得出的问题。在课堂中,应对学生的上述问题,教师的处理方式显得有些单一,部分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预设太深,而应对学生提出的偏离预设的问题总是用力纠正,对学生揣摩教师思路得出的问题大为赞赏,这样极其容易形成定式思维,阻碍学生的身心发展。在课堂中不应太执着于自己的预设,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勇气。在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时,应及时给予鼓励,并给出针对性的建议,这样便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课堂中教师提问应避免出现流于形式、范围太广、题干不明、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如“对不对?”“是不是”等。建议设问时思路要清,预设要广,要问得合理,提出有针对性、有建设性、有衔接递进性的问题,并做到适时追问、即时点评。

4.引导—分析问题

在几种新兴的教学理念中,对于分析问题也有不同的追求,情景教学法通过各种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启发式教学善于启动学生思维,从不同角度思考做出分析;而后茶馆式教学是先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反复分析,找到方法。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如果总是处于一种兴奋的、愉快的状态,他的思维就会有超常的发挥,他接受外面信号的速度就会非常快捷。无论哪种教学理念牵引,作为一名教师,课堂上必须注意营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气氛,让学生时刻处于一种轻松自如的情绪中,那么无论是记忆,还是思维,都会得到最好的发挥。自然在这样的氛围中,加以引导,分析问题的过程便会轻松许多,在学生分析的过程中建议适时追问,多问一个“为什么?”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永恒动力。

5.评价—解决问题

对课堂中的问题作出了充分分析,那么解决的过程便会信手拈来,问题有了答案,但这个过程并不圆满,对于学生的答案,教师应做到即时评价,为这个问题画上圆满的句号。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常见的评价存在诸多问题:评价方式过于单一,贴小红花、发小奖品等没有规律;教师评价语言匮乏,过于笼统;教师评价脱离了学生角色,显得不够真诚等。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仅没有激发学生的兴趣,反而会让课堂显得苍白乏味。如何有效地进行评价呢?建议应做到知识评价、过程评价和情感评价三维一体,开展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从而丰富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促进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有效互动,极大的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比如,有针对性的知识能力评价:你的声音、读音准确,还能融入自己的情感,让人感觉好像你就是课文中的那个小女孩。有建设性的过程评价:你在考虑这个问题时采用了很符合文中小主人的角度,这点很棒,如果你能换个角度,如从自身出发考虑一下会更好。有爱的情感评价:从你的回答中,老师发现你真是个善良的小男孩,老师为你感到骄傲!教无定法,小学语文教学亦是如此,唯有找到最适合学生发展的方式,才是最好的方式。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欣赏每一个孩子,倾听他们的内心,用自己足够的真诚回馈他们,以“问”激趣,促成语文课堂教学探究式教学,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让课堂上的每一个问题都开出最美的花,让孩子们沉浸在问题的艺术中,点亮课堂,点亮人生。

作者:唐占虎 单位:甘肃省临夏市马彦庄小学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篇2

一、全面分析考查学生学情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他们以形象思维表达为主,抽象思维表达能力较弱,在正确描述小学课文中所呈现的一些精彩内容或事物形象往往存在困难,而对描述事物中的表象兴趣浓厚。因此,在我国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关注小学生的学龄,将小学课文内容与教学插图生动结合起来,用课文插图生动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根据课文插图生动再现学生文本中的内容,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小学生进入文本,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学习兴趣。以《乡下人家》第一节课的文本教学内容为例,希望能帮助每个学生认识乡下农家养毛公鸡,使每个学生对文本内容有更多的了解。笔者并没有从学生所读的内容中直接介绍,而是向每个学生展示有关课本中的长毛鸡小插图,借此提问:在一幅小的插图中,你们再次看到一只长毛的公鸡了吗?学生所有的注意力立刻被课文里这张图片所吸引,学生都有不同的回答,这时教师顺势通过媒体列出了课文内容中的几个相关文字段落图并进行图文阅读教学:“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由文入图,由图到文,让小学生形象深刻地感受乡下大户人家的小公鸡的那种神气与威风,体会课文拟人化和修辞手法技巧运用的精妙,充分调动了小学生参与课堂阅读学习的积极性。

二、结合实际生活进行课堂教学

提问内容应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因此,教师不仅要在学生已有的小学生活实践经验和师生学习实践经验的结合基础上,引领学生积极学习新的知识、构建新的知识素养体系;同时要特别注意,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实际问题,并积极思考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乡下人家》时,为了能让学生对乡下的几只鸡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人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生活图景有直观认知,教师在提问时一定要首先考虑学生生活实践体验,再进行提问:“你们见过城市里的鸡吗?如菜市场里的或马路上的?它们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的回答说:“城市里很多鸡被关在笼子里,不自由。”有的回答说:“杭州菜市场有些鸡被当地人捆住双脚任人宰割。”经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再对比《乡下人家》中描述的那只神气威风的一只鸡,学生就能比较深入地体会乡下的小鸡那种自由自在的状态和当地人和谐相处的美好生活图景。

三、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赞可夫也提出:“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正确掌握课文知识基础的同时,训练和培养其独立思维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就需要任课教师在学生整体准确把握所学课文的知识基础上,精心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理论深度和知识广度。在对《乡下人家》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通过阅读课本上的插图和教学文本生动体会了乡下一户人家的野生鸡与乡下人和谐相处的生活状态,教师没有就此立刻停住,而是马上回头追问这个学生:“你在这个乡村还能看到哪些野生动物与乡下人和谐相处的生活场景?”学生积极地结合自己在乡村的生活实践体验各抒己见,思维能力得到充分拓展,鸟、牛、狗、羊等都已成了他们在课堂上讨论的热点话题,并在课堂讨论中深刻体会到在乡下,不只是农村人与羊、鸡可以和谐相处,人们与其他野生动物也可以相处得十分和谐。教师在此继续深入追问:既然人与野生动物之间相处十分和谐,那么人与动物之间相处如何呢?学生的所有目光完全聚焦在教师配文的那幅“院落晚餐图”上,并通过各种想象补全了傍晚六点时分来自乡村的老人们在自家院子里一起吃着美味的晚餐、欣赏月出日落时的美景、闲话家常的美好生活画面,仿佛自己就是乡下一户人家的家庭成员,一会儿大声感叹天边的阳光美景,一会儿连声询问身边邻居的蔬菜收成,仿佛有说不完的生活话题。笔者认为设置这个问题应层层深入,逐步拓展小学生的问题思维,让小学生在深入思考中深刻体会人与人、人和动物、人与自然人之间的和谐相处,由此勾画出一幅自然和谐的乡村田园生活风景画。小学语文课堂所设置的有效问题既考虑了学生的逻辑认知能力水平和生活学习状态需求,又由其他动物主人延伸拓展到普通人,有较深层次的启发性,能充分启发学生进行思考。

四、现代中文语言学科教学课程训练中的过程

现代语文语言教学训练是一门同时兼具德育教学性与工具性、教学社会性与人文性的一门技术学科,在学校开展现代语文相关学科课程教学时,教师一定要特别注重培养如何引导中小学生正确理解和熟练掌握运用中国现代汉字等的能力。在《乡下人家》教学的第一堂课中,作者将描写鸡的雄风的段落摘录为语言训练教材。这一段很有特色,适合模仿和练习。首先,它有一个特殊的句式,如“鸡,一般来说,农村的人都要养几只”。这句话可以和“乡下人通常养几只鸡”相提并论。显然,前者把“鸡”拿出来放在前面,强调养鸡在农村家庭中非常普遍。这种特殊的句型值得学习。其次,本文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鸡的雄伟气概,突出了人与动物的和谐共处,本节课中修辞也是学习的重点。将学生的口头表达转化为书面表达,帮助学生完成从说到写的过渡,降低写作难度,使学生深入了解样本片段的语言表达特点,如总分结构、语言表达方式等,拟人手法、描写内容与文本主题的关系等。

五、结语

课堂教学没有固定的方法,但掌握它很重要。一个好问题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听课、说话、阅读、写作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生活经验,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设置有效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学有所成。

作者:孟丽君 单位: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龙城小学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篇3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方案就是教师基于教材研读、学情分析的教学预设,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有效保障。然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课堂毕竟是动态的,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课堂教学中的问题生成也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上,如果教师能机智、灵活地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就能将问题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甚至点石成金,变废为宝,体现出课堂教学的艺术魅力。本文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生成性问题的应对策略展开研究,具体阐述如下。

一、静观其变,适时点拨

小学生往往比较率真,个性特征比较明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当同学的观点与自己不一致时,他们会理直气壮地指出,甚至会发生争论。发生这种情况时,教师不要急于表明自己的立场,而是要静观其变,让争论的双方将自己的观点充分表述出来,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当双方都冷静思考后,教师再根据具体情况适时点拨。这个时候往往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赢得双方的赞同或认可。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的《古诗三首•暮江吟》时,学生1将“露似真珠月似弓”一句翻译成:“那露珠好像真的珠子一样闪闪发光,那月亮好像弯弯的弓箭一般挂在天空中。”这时,学生2马上站起来反对:“不对,‘真珠’不是‘真的珠子’的意思,而是指‘珍珠’,课文的注释里就是这么写的。”学生1不服气:“‘珍珠’不也是‘真的珠子’吗?所以,我认为把‘真珠’翻译成‘真的珠子’也是可以的。”学生2:“如果照你这样解释的话,‘真’的意思就变成了‘真的’的意思了,我认为‘真珠’应该是一个词,就是‘珍珠’,不能拆开来解释。”在学生争议的过程中,教师始终一言不发,直到大家实在争执不下,将目光转向了教师,希望教师能给出权威的解释。这个时候,教师才就此问题展开教学:“首先要表扬这两位同学,他们对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这是难能可贵的。所以,我建议把掌声送给他们。那么‘真珠’这个词到底该如何解释呢?注释中说‘这里指珍珠’,说明此处的确是‘珍珠’的意思,但是在其他地方还有不少解释呢。大家不妨查阅一下《汉语大词典》,那里的解释比较权威。”在教师的点拨下,有学生立马拿出词典开始查阅,果然发现“真珠”一词共有5种解释,分别为:(1)即珍珠;(2)指露珠、水珠;(3)荔枝的一种;(4)指酒;(5)指帘子。而“珍珠”一词也有3种解释:(1)指宝玉;(2)蚌类所生的珍珠;(3)珍珠帘。由此可见,“真珠”和“珍珠”并非同一个词的不同写法,而是各有所指,只是在这里,“真珠”解释为“珍珠”。经过这样的辨析,学生不仅对“真珠”一词有了更深刻的认知,而且发展了审辨性思维,懂得了当对词义的理解有偏颇时,要借助比较权威的工具书找依据。以上教学案例也启发教师,当学生对某个问题有争议时,教师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寻找应对策略:

(一)沉着冷静不盲从

非预设性生成资源可能是学生深入阅读文本后的独特见解,也可能是学生貌似合理、实则片面化的理解。教师在遇到此类情况时,首先要冷静,要客观分析学生的回答,不能被学生牵着鼻子走,也不能让学生的错误观点影响了其他同学的推断,要做出理性分析,不轻易盲从。

(二)问题回炉助生成

非预设性生成资源是突如其来的,有时候会让教师措手不及,如果教师处理不当,就会影响课堂教学质量,造成课堂失误。教师在遇到始料未及的非预设性生成资源时,可以将问题“踢”给学生:“这个问题,同学们是怎么看的?请大家再读读课文,深入思考一下,看看文中有没有告诉我们答案。”这样操作,一来可以促进学生深入思考问题,二来可以为自己赢得宝贵的思考时间,推动问题有效解决。

(三)精准研判明归属

非预设性问题一旦形成,就会在学生中间造成一定的影响,他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问题与文本资源进行对比、联系,有时候明明知道该非预设性资源是片面的,存在一定的漏洞,但还是会影响推理和判断。这时候,教师就需要进行积极引导,确保学生的思维轨道是正向的,把他们重新拉回原来的预设中。

二、画龙点睛,顺势而为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技巧不在于能预见到课上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能立足文本,就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理解,然后勇敢地提出来,这是难能可贵的,是值得教师珍视的。因此,当课堂教学中有非预设性生成问题时,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勇气可嘉,同时也要慎重处理,尽可能地有效利用非预设性资源,否则可能会打击学生的提问意识、思考意识,还有可能造成宝贵的资源流失、浪费,导致课堂教学留下遗憾。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时,有学生提出问题:“老师,课文第十五自然段说‘周恩来约了一个同学来到了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可是第十六自然段又说‘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这明明就是辽宁的沈阳,为什么说是‘外国人的地盘’呢?是作者写错了吗?”教师觉得这个问题有价值,值得学生进行深入探究,于是顺势引导道:“是呀,明明是中国的领土,怎么就成了‘外国人的地盘’了呢?老师这里有这样一份资料,请同学们一起来看看,或许能找到答案。”教师顺势将原本计划临下课才讲的背景资料提到了前面,让学生阅读资料回答问题:20世纪初,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工具……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常常被外国人欺辱,却敢怒而不敢言。还跟学生讲了发生在上海英租界中的“Chineseanddogsnotadmitted”(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耻辱事件。教师顺势而导,引导学生阅读资料,讲述事件,将非预设性资源进行了巧妙转化,让学生真正理解了“中华不振”的深刻含义,感受到了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从而使这一环节成为本堂课的点睛之笔。课堂中的非预设性生成资源有时候可遇不可求,教师如果没有在第一时间捕捉到有效信息,资源很可能转瞬即逝。因此,教师要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一双灵敏的耳朵,能及时捕捉到有价值的非预设性资源,并能因势利导,使之为我所用,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具艺术魅力。运用这一策略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一)认真倾听,慧眼识珠

课堂教学中瞬息万变、不可控的因素太多,一些非预设性的生成资源往往是学生真实的想法和真正的需求,而且很可能隐藏着课堂精彩生成的契机。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静下心来倾听学生的发言,要站在学生的视角来审视问题,从而在众多的“鱼目”中找到真正的“珠子”,使课堂生成变得更有价值。

(二)放弃预设,引导探究

有时,非预设性资源比教师的课前预设更有价值,更贴合学生的实际。这种时候,教师就要果断放弃预设,引导学生就非预设性生成资源进行深入探究,让意外的生成推动学生的学习向更深处漫溯。

(三)正面评价,肯定想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遇到非预设性教学资源时,要进行正面评价,肯定其积极的、正确的想法,对偏颇之处也要及时、明确地指出,以免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和价值判断。实践证明,积极正面的评价能让学生更自信,能更好地促进他们思辨,促进整个课堂教学朝着优质化的方向发展。

三、正视生成,重归预设

学生始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主导,起到的是指导者的作用。在遇到非预设性生成资源时,教师不能躲避、退让,而应该直面生成性资源,对学生的疑惑点、偏差点进行答疑解惑,让他们重回预设中来。例如,教学《蟋蟀的住宅》一文时,教师在引导学生感受法布尔细致而持续的观察及提炼其优秀的观察品质时,有学生指出:“老师,课文中说‘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说明法布尔也不够有耐心,他想放弃观察了。”显然,该学生犯了“断章取义”的错误,他只看到了这个句子中的“有些不耐烦了”这六个字,而没有联系上下文来读课文,没有真正领会作者说这句话的用意。该怎么样来“拨乱反正”呢?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读这句话的前提条件“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再问学生:“你们有过持续观察两个钟头的经历吗?如果让你们对一个小动物或小植物连续观察两个钟头,你们会有什么感受呢?”其次,引导学生思考:法布尔说这句话是为了强调什么?从而让学生明白,原来作者这么说,是为了告诉我们蟋蟀很勤劳,对自己的住宅很讲究,不肯随遇而安。这样引导的目的是将学生的思维重新拉回教师课前的预设中,免得一个学生的观点带偏了所有人。在处理类似的非预设性生成资源时,教师要注意以下事项。

(一)理解学生,包容学生

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出现偏差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情,毕竟他们的认知水平有限,其思维水平很有可能低于解决问题所需的思维高度,也有可能教师所设置的问题还欠严谨,导致学生理解时产生歧义,导致了课堂不良预设的生成。但不管如何,这都是学生真实学情的具体表现,教师要理解学生,包容学生,以平常心来接纳学生的错误,纠正他们的认知,从而真正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二)及时跟进,消除歧义

理解学生、包容学生并非对非预设性问题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灭,而是应该及时跟进,对不良问题进行干预,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看法存在偏颇,从而主动消除歧义,重新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回归课堂教学主旋律。

(三)调整方向,重新出发

错误的非预设性生成问题很容易误导师生的思维,会让大家陷入无序的混乱状态,如果教师死死抓住原来的教学流程不松手,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能无法在短时间内回到正轨。这就需要教师调整教学思路,让学生再次重温本课的教学目标,指明学习方向,从而推动学生重新回到预设的教学流程中。

四、积非成是,借坡下驴

课堂教学中一些非预设的生成性问题虽然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但其中不乏闪光点,透露出学生纯真、可爱的一面。遇到这种情况,教师不妨将错就错,积非成是,顺着学生的思路走,让学生去自主探究,寻找到正确的答案。还是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为例,不少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的过程中是义愤填膺的,他们可能无法深层次理解“中华不振”的含义,但对外国人在中国的土地上耀武扬威很是愤慨。有学生提出:“外国人欺负中国妇女时,围观的都是中国人,巡警也是中国人,大家为什么不把这个可恶的洋人教训一顿,赶出中国呢?”这样的想法显然是错误的,但又并非不可理解,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将错就错,先跟这位提问的学生站到同一条战线上,然后问其他学生:“是呀,这么多中国人还怕一个外国人吗?大家为什么不联合起来教训这个可恶的洋人呢?”这就激发了学生去课文中寻找答案的欲望。有学生从课文中找到了依据:“课文中第十五自然段说,‘街道上很热闹,往来的大多是外国人’,可见,围观的一定不只有中国人,肯定也有不少外国人。”有学生结合自己看到过的电影、电视剧说:“那时候,很多外国人在中国都是持枪的,而我们中国百姓手无寸铁,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还有学生结合历史资料给出了回答:“如果围观的人打洋人的话,有可能引发两国甚至多国战争,他们正愁找不到打中国的理由呢,而当时的中国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例如,1937年7月7日,日本人就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而发动了侵华战争。”学到这里,教师就为学生鼓起了掌,表扬他们能主动从课文中找答案,从生活中找答案,从历史资料中找答案。这样的教学不仅消除了提问者的疑惑,而且发散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能站在全局的角度,立足历史的高度来看问题、思考问题,从而促进他们的思想逐步成熟,思维更加多元。因此,在面对学生不是很理性的问题时,教师不妨将错就错,顺着学生的思路走,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处理此类问题时,也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紧抓错误,刨根问底

当课堂教学中出现错误的生成性问题时,教师不能打击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也不能对错误问题熟视无睹,而应该紧抓错误,刨根问底,多问几个为什么,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二)深度探究,不攻自破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自主建构的过程,教师所要做的不是告知性地纠正,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思考,而应该引导他们进行自主探究,让他们从多个角度寻找应对策略,从而使原来的错误认知不攻自破,重新建构正确的认知。

(三)调整预设,深化学习

教师要宽容学生,理解学生的错误,同时也要从容应对课堂教学中的错误性生成资源,及时调整预设,使之成为促进学生深入学习的助推器,使课堂教学闪烁智慧的光芒、艺术的光芒。总而言之,不是全部的课堂精彩都是由预设生成的,也并非所有的生成性问题都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教师只有一分为二地理性对待课堂生成,课堂才能峰回路转,精彩纷呈。

作者:于艳菊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