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美教育论文范文

中美教育论文精选(九篇)

中美教育论文

第1篇:中美教育论文范文

(一)中美高校创业教育的共同点

1.产生的经济背景相同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在1947年出现以后发展缓慢,原因是高校创业教育在当时没有市场,这是因为美国当时处于大工业时代,大公司在经济中占主体地位,中小企业生存空间有限。直到1970年以后,美国经济结构转型,大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逐渐减弱,中小企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高校创业教育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方面作用显著,因此,创业教育开始逐渐兴起。我国经济目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都要处于转型期,相对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在发展经济、增强国力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国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与服务价值、出口总额和上交税收,分别占全国的60.5%、69.6%、53.1%。随着经济转型的升级,中小企业的发展必将对经济的贡献起到更重要的作用。相对于美国的机会型创业活动占创业活动主体,我国的生存型创业活动比重更大,中小企业的寿命相对美国也更短,这和很多因素有关,但创业者的创业能力欠缺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创业教育是培养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强高校创业教育对我国经济的成功转型意义重大。

2.在促进就业方面的效果相同美国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大企业发展前景暗淡导致广泛裁员,适龄青年不能就业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高校创业教育通过指导青年创业不仅能促进青年本身就业,而且能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相关数据表明,美国从1969年到1976年,创业企业创造了81.5%的新增就业机会。我国高校于1999年开始扩招,当年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增幅就达到42%,随后每年递增25%左右,这种扩招速度远远超出国民经济发展速度,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面临严峻考验,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之一,各大高校纷纷开始自主探索创业教育,直到2004年教育部确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所高校为创业教育试点院校,高校创业教育进入政府引导阶段,高校创业教育在我国蓬勃展开。

(二)中美高校创业教育的不同点

1.中美高校创业教育的文化环境不同美国高校毕业生对创业的渴望很迫切。据统计,18岁至29岁的青年中有超过65%的人想拥有自己的企业,这一方面因为他们渴望获得财富,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渴望获得独立。美国的文化崇尚自由、独立,奉行个人主义,崇尚通过个人的奋斗获得财富与认可,这种文化氛围为高校创业教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我国的传统文化主张中庸,这和创新文化某种程度上背道而驰。在中庸文化的影响下,高校毕业生的创新精神不被鼓励,创业并不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首选,而往往是无奈的选择。数据显示,我国80%的创业活动是生存型创业而非机会型创业,也就是说在我国大部分创业活动是因为生活所迫。在这种封闭的、静态的、循规蹈矩的文化氛围中,大学生的创业激情和斗志必将被掩埋。

2.对创业教育的研究程度不同美国是最早开展高校创业教育研究的国家,哈佛大学在18世纪中期就开始组织创业研究,随后,各个大学都创办了创业研究中心。1987年,创业领域正式纳入管理学科,标志着制度化的创业研究开始。到90年代末,创业领域和其他领域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不同领域的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创业,丰富了创业理论。美国研究创业的期刊在国际上有深远影响,1963年创刊的《小企业管理期刊》、1975年创刊的《创业理论与实践》和1985年创刊的《企业创业杂志》三个期刊是当前创业研究领域国际公认的重要刊物。我国的创业教育理论研究滞后于创业实践,创业理论研究目前处于初级阶段,没有真正触及创业教育的本质,只是停留在空洞的表面。一些高校建立了创业研究中心,但不论是创业教育研究的深度、广度、研究方法和理论成果都难以和美国相比,更谈不上对创业实践活动的指导。同时创业教育研究平台缺乏,目前还没有权威的创业期刊,没有为创业教育研究搭建合理的平台。

3.师资队伍不同美国高校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已经形成了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高校创业教师大多具备创业经验,一方面是高校创业教育教师本身就有过创业经历,或者正在进行创业活动,这使得他们对创业理论与创业实践的契合有很好的把握;另一方面是高校会邀请一些创业成功人士到学校里担任兼职创业教师,现身说法讲解创业过程或者跟踪辅导有志于创业的学生。我国的创业师资队伍尚不完备,专门从事创业教育研究的教师很少,大部分是从事其他学科研究的教师兼职从事创业教育,同时这些教师本身就不具备创业经验,导致不能很好的指导学生创业实践。另外,创业成功人士担任兼职教师的情况也很少,有志于创业的学生也得不到很好的辅导。

二、启示

第2篇:中美教育论文范文

(一)启蒙性。

初中美术教育是美育的初始阶段,对学生美感的培养起着诱发和启蒙的作用。美术教育归根结底还是艺术的教育,艺术的教育没有边际,学生不可能通过几年的美术课的学习,就达到至高点。初中美术教育对整个美的教育来说,只是一个起点。初中美术教师应准确定位自己,通过几年的美术教育,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提高学生辨别美与丑的能力,提升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二)创造性。

美术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还要培养其创造美的能力,初中美术教育虽然是美育的初始阶段,但也应时刻牢记这一使命。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当前初中美术教育存在的困境分析

(一)对新课标认识不足,忽视美术的重要性。

新课标在课程的内容、教学理念等方面比原有课程有了更大的改进,而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美术教师很难意识到这一点,或已经意识到这一改变,却囿于各种因素,无法真正实施。他们或在课堂上放任学生自流,没有起到很好的引导和组织作用,或只草草讲述几句,连简单的示范也忽略不做,或因循守旧,仍以自我为中心,不管学生是否理解。除此之外,初中教育阶段学生疲于应付升学考试,往往把美术作为副科对待,师生缺乏对美术重要性的认识,一周一节的美术课还经常被其它所谓主课挤掉,导致美术教育在初中教育阶段名存实亡的现状。

(二)教学投入匮乏,教学资源开发利用不够。

基于上述师生对美术的定位,美术课除了简单的一本书、一支粉笔、几个石膏像以外,再无其它教学设备可以利用。另一方面,美术教师对教学努力钻研不够,也是导致教学资源的匮乏原因之一。如,对农村学校而言,其具有浓厚乡土文化气息的剪纸、泥塑、编织等工艺,都可以作为美术教学的资源,都可纳入美术教学课堂加以利用,而我们在农村学校美术课堂上很少看到这些令人振奋又闪光的点。

(三)教学内容安排单调,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农村初中阶段的美术教学内容,教师具有绝对的主动权,他们想上什么就上什么,随意安排教学内容。甚至部分教师想当然地认为美术教育就是绘画,他们注重学生绘画技能的训练,而缺乏理论和欣赏水平的培养,久而久之,将美术教育与绘画等同起来,越来越远离美术教育的目的。此外,大多农村初中学校,都没有很好地给美术教师提供一个进修、交流的机会,导致部分教师固步自封,原地踏步,很难接近美术教育的前沿阵地,很难圆满地完成美术学科交予他们的任务。

三、加强初中美术教学水平的策略

(一)高度重视美术教育。

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提高对美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尽力克服一切困难,为初中学校配足配齐美术教师,实在存在困难的,可以通过进修、培训等方法培养一批合格的美术老师,承担美术教学。另外,严禁其它科目占用美术课的现象,确保一周一节的美术课上得保质保量。同时,出台必要的政策,督促学校及科任教师上好美术课,以避免美术教育随遇而安的现象再次上演。

(二)加大美术教学设备投入。

各学校应切实负起美术教育的责任,加大美术教学设施设备的投入,尽量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设备,适时邀请美术大家走进课堂,让学生亲身体验美术的魅力,争取让美术课成为学生美育培养的基地。

(三)深入挖掘乡村素材。

学校和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亲自动手,挖掘身边的素材,为我所用,通过民间剪纸、刺绣、编织等技术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艺术无处不在,并逐渐学会自己去感悟美、认识美,进而自己去创造美。

(四)强化学生审美教育。

第3篇:中美教育论文范文

(一)美育的源头及发展

美育一词产生于西方,是审美与教育的合称。直到18世纪中叶,德国的鲍姆加通才给美学命名。他创造了一个新词“Aesthetica”去称谓这门学科。[1]在中国,早在孔子就提出了并建立儒家美育的基本形态,继而孟子又从人性的角度,提出了共同的美感问题、人格美的培养问题、审美的社会功能问题。到了近现代的蔡元培,他认为“美育是世界观教育的唯一途径”。[2]

(二)审美教育的概念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活动。美育通过艺术手段对人们进行教育,运用自然界、社会生活、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中一切美的形式给人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以达到美化人们心灵、行为、语言、体态,提高人们道德与智慧的目的。

二、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一)发掘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审美话题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其审美话题可细分为十类:化学物质美、化学结构美、化学变化美、化学实验美、化学理论美、化学用语美、化学史美、化学教学艺术美、化学实用美、化学科学家的思想美和人生美。

(二)化学教育的审美性

对于美育的传播者,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诗意,进行美的教学,掌握正确的教学策略。根据教材中化学美内容的多少,可以采取相对集中或相对分散的化学美教育形式。在追求化学美的同时,美育也体现在教学的各个方面中。教学内容美表现为教学内容必须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内容的科学性;适应时展的要求,具有内容的新颖性;要注重教学内容内在的有机结合,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让学生在学习优秀的科学文化时,也愉悦的享受课堂的多姿多彩。由被动化主动。教学结构美。主要指教学过程各环节有机结合、和谐统一。教学过程有序性、系统性、整体性是教学结构美的核心。这样让繁杂的知识系统优化的排列在一起,由浅到深,由简到易,层层递进,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带来美的享受。教学情感美和语言美。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们复杂心理活动的一种反映。对于美的事物会引起大家情感上的共鸣,要带有感情和语言技巧启发学生,了解学生,寻找闪光点,培养其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中学化学审美教学的注意事项

第一,理性与感性相融合的原则。指要把逻辑分析能力和感性、认知的情感活动相结合,不被一单方面所牵绊。在逻辑推理下的结论的辅助下,发挥发散思维和联想能力,对事件进行再创造,不单只局限于形象化的材料,也可根据感官世界和日常经验所得,来进行判断和重组。

第4篇:中美教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材;审美;边城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7-0144-02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蕴涵着各式各样的美,这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最好素材。教师在分析教材时,要注重挖掘文中美的因素,并加以提炼与渲染,使得学生可以在教材中受到美的熏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并提升审美能力。

《边城》是沈从文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多角度的向世人展示了湘西世界丰富的美的内涵,凝聚了作家的审美理想。

1.自然美

环境描写的基本功能是作为人物的活动背景和为事件提供发生、发展的物质条件,而《边城》中所展示的自然环境是以湘西地方的自然景物为主体构成的。湘西地处阮水流域,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使它的自然美具有十分鲜明的地域特色。在那座远离尘嚣的小城里,人们没有被畸形的都市文明所污染,一切似乎仍然保持着最原始而又真实的自然状态,处处散发着美的气息。而且,从文中描写湘西生活的篇章可以看出,边城人民与自然的相处是怡然自得的。而边城纯洁静美的自然风貌,和作者明净清澈的心灵构成对应关系。明澈的心性需要美好的自然山水的陶冶,而自然山水又需要作者这明净的灵魂赋予生命的朝气与灵性。

这便是作家所呈现出湘西的自然美景与明净和谐、古朴自由的氛围。这与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十分契合。对率真人性的自然促发,在自然环境中物化为了湘西风物的清秀明丽、宁静安逸的独特面貌。因此,作品的主题和自然环境和谐相融。

2.社会美

"美的社会存在,指的是存在于社会事物、现象和生活中的美,它来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是人类情感与理想最直接的体现。" 社会风俗"以其合乎规律的对于生活的展现形式,体现出人们的内在生命与情感需要",它"与人们的实际生活之间建立起了一种新型和谐的关系,具有较为现实的审美意义" 。

湘西是多民族融合的地区,有着极具边地特色的节日氛围。而其中最热闹的几个节日,是过年、中秋节和端午节。在《边城》中,沈从文较为详尽的叙述了边城人民怎样欢度端午节以及端午节在他们心中占据着怎样高的地位,人们怀着一种兴奋的、近乎虔诚的心态来感受这一天的欢快时光。相比城市空虚而颓废的纸醉金迷的生活,这种传统节日带给边城人民的单纯朴素的欢乐就显得格外的打动人心。这种远离金钱的世俗气氛,通过端午节这一载体,体现出了一种洋溢着健康、乐观情调的生活状态。人与社会环境实现了恰到好处的融合。

3.人性美

《边城》中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有着鲜明的审美倾向,使人物形象呈现出单纯而又强烈的人性美。小说中的人物,使得作者的思想感情、审美追求以及审会理想形象化、具体化,并且有着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翠翠,这个从未见过自己的亲生父母,被祖父一手抚养长大的女孩,在"茶峒"这个山水秀丽的地方长成了一个健康善良的少女。文中对少女翠翠的描写渗透着作者对人性美的推崇,而小说情节的展开推动,无不以此为动力和契因。当她的心中萌动了对爱情的一些朦胧的向往,比如无意中提到了什么的时候,她的脸会红。后来她也能够领悟到了茶峒人歌声中的一些缠绵之处了。翠翠继承了她母亲忠于爱情的性格,她爱上了二老摊送,于是在"梦中的灵魂为一种美妙的歌声浮起来","飞到了对溪悬崖的半腰,摘了一大把的虎耳草"。摊送也爱上了翠翠,不要"碾坊"而要"渡船"。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是纯真而且热烈的,他们之间的爱情是不掺杂任何杂质的。当傩送因为天保的意外死亡而离开后,翠翠仍然一片痴心地等着傩送的归来。在翠翠身上显示出了边城少女纯洁无暇的美好心灵。

而翠翠的祖父、傩送、天保等人的勤劳、朴实的品质,也是边城人民品格的典型象征,代表着一种"健康、自然、优美,但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这些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体现出作者对于在现代文明冲击下日渐衰微的淳朴自然人性的执著地赞美与挽留。

4.艺术美

艺术美"是以较为感性的形式体现出人的生命意义,抒发人的生命情感的艺术形象及其活动的特性","集中体现出了人的生命追求以及价值理想与审美观念"。《边城》在创作中也有其独特的艺术美。

刘西渭在评论《边城》时说"这是一部田园诗杰作"。 沈从文自己也说是在"用抒情诗的笔调写创作 "。首先,在沈从文的作品中,对湘西山水、风俗的描写占据了小说的主体地位。《边城》的诗意大部分来自其浓厚的湘西乡土气息。沈从文通过对翠翠和摊送、天保间的爱情故事,把茶峒清新的自然风景和朴实的生活风俗,将对人性、文明的思索,都融入了平和淡泊的田园诗意中。其次,沈从文认为,小说中必须要含有故事才可称之为小说。因此在他的小说中,既有田园诗的生活境界,又有富有情调的故事。不过《边城》中的故事,并没有十分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其节奏较为平静舒缓,自然、流畅,看重的是情绪体验的生动与独特。"作者用像水一般细细流动的笔触,制造出了一种梦幻与现实交融的意境,使其作品显得格外雅丽动人。这种'用故事抒情做诗',且带有诗的气质的小说,可以称之为'诗小说'或者'抒情小说'。" 正是这种独特的创作笔法,使《边城》具有一种自然清丽的意境,使其的艺术美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沈从文还善于运用艺术空白,使小说呈现出含蓄隽永的美学风貌。所谓艺术空白,指的是艺术表现在时空范围中有意造成的空白,用以酝酿思想感情,达到言外之意的效果。这一手法在小说的结尾最为明显,翠翠守在渡口,等待"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就会回来"的傩送。这个引人遐想、勾人情思的艺术空白运用得十分妥帖,使人感到言有尽而意无穷。

5.结语

"美的形象化"在《边城》中得以成功实现。形成这种浑融的美学风格,是因为作家不仅遵循艺术的规律,更是遵循美的规律去建造。教师在分析课文的过程中,要注重分析其美学内涵,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审美体验,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注释:

[1]司有伦:《新编美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41页。

[2]付媛媛:《试论审美意蕴的呈现与产生》,《名作欣赏》,2013年9月。

[3]付媛媛:《试论审美意蕴的呈现与产生》,《名作欣赏》,2013年9月。

[4]陈俊平:《洗尽铅华见真纯--品沈从文《边城》之美》,《文学与人生》,2013年第6期。

[5]凌宇:《沈从文谈自己的创作》,《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0年第3期。

[6]石国庆:《美学意蕴新论》,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6月。

参考文献:

[1]司有伦.新编美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141.

[2]付媛媛.试论《边城》审美意蕴的呈现与产生[J].山西:名作欣赏,2013(9).

[3]陈俊平.洗尽铅华见真纯--品沈从文《边城》之美[J].南京:文学与人生,2013(6).

[4]凌宇.沈从文谈自己的创作[J].北京: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0(3).

[5]石国庆.《美学意蕴新论[J].深圳: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6).

第5篇:中美教育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必要的组成部分。学校学科教学是美育实施的一条重要途径。中学文科教学中的美育是一种以中学文科为母体的美育,其功能在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健身,以美促劳,以美乐群。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ol(ta}a)

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必要的组成部分。德智体美劳五育是一个相互融合的整体,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不能各自为阵而忽略了五育的整体性。人是一个整体,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因而教育的整体性是不容忽视的。对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个体而言,德、智、体、美、劳课堂教学是相互融合的、不可分割的整体(见图1 } o C21(r}2s)

美育的途径十分广阔,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学校学科教学是美育实施的一条重要途径,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蔡元培先生说:“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sl(e}ss)中学文科教学中的美育是“一种以中学文科语文、历史、政治等学科为母体的美育”,是指有计划地通过具体的学科教育所进行的审美教育活动。中学文科教学中的美育具有重要的功能。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是一种心理活动,“是客观现实中美的事物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及个体对美的事物的态度体验和行为反应。;(4)(1’}t)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使活动任务顺利完成的个性特征。‑(sl(v}as)

审美能力是从事审美活动所必需的基本心理特征,它包含着审美感觉力、审美知觉力、审美注意力、审美记忆力、审美想象力、审美思维力等要素,是一个各部分相互关联、渗透与融合的整体。所以,审美能力的培养主要是综合性的。

在学习《语文})(人教版)八年级教材中的《中国石拱桥》一课时,通过以我国古代石拱桥的典范—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要求学生掌握赵州桥和卢沟桥各自的特点及与中国石拱桥特点之间的关系。在学生理解课文、掌握了中国石拱桥特点诸如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形式多样等之后,教师可以拓展延伸提问:“赵州桥美在何处?”学生的注意力被集中调动到“赵州桥的美”上,从而引起审美活动。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教师和学生归纳总结其“美”在于:(1)赵州桥的圆弧拱形式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形式优美。我国习惯上把弧形的桥洞类的建筑叫做“券”。一般石桥的券,大都是半圆形。但赵州桥跨度很大,从这一头到另一头有37.04米。如果把券修成半圆形,那桥洞就要高18.52米。这样车马行人过桥,就好比越过一座小山,非常费劲。赵州桥的券是小于半圆的一段弧,这既减低了桥的高度,减少了修桥的石料与人工,又使桥体非常美观。(2)采用敝肩—设计巧妙。券的两肩叫“撞”。一般石桥的撞都用石料砌实,但赵州桥的撞没有砌实,而是在券的两肩各砌两个弧形的小券,与实肩拱桥相比显得分外轻盈秀丽。这样桥体大约节省了180立方米石料,使桥的重量减轻了大约500吨。而且,当佼河涨水时,一部分水可以从小券往下流,既可以使水流畅通,又减少了洪水对桥的冲击,保证了桥的安全。(3)具有我国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在桥的主拱顶上、桥两边的栏板和望柱上,雕刻有蛟龙、兽面、竹节、花饰等各种图案。石雕的刀法苍劲古朴,刻工精细,显示了隋代浑厚、严整的石雕风貌。整个大桥堪称是精湛的艺术珍品,隋唐艺术的精华。宋代赵州刺史杜德源有诗赞曰:“驾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蛰背磨空。”元代刘百熙有诗赞曰:“水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

二、有利于以美育德

美育对人的思想、意志、情感有重大影响,而思想、意志和情感都是品德的重要成分。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力源泉”,“外表上的美有其内在的道德根源n。 (6](P1A1)0

以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甲午中日战争》一课为例:在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和广大爱国官兵英勇抗敌、视死如归,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而李鸿章等人避战求和、妥协退让,加之许多官兵临阵脱逃,导致了败局的出现。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归纳这两方面的史实,如英勇抗敌的—左宝贵、丁汝昌、邓世昌、林永升、聂士成、徐邦道等;临阵脱逃的—叶志超、赵怀业、龚照屿等。在此基础上,对比两类行为,让学生充分体验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对此,学生的情绪体验具有对立的两面:尊敬一轻蔑、热爱一憎恨等。对英勇抗敌的行为产生尊敬、热爱的情感,对临阵脱逃的行为产生轻蔑、憎恨的情感。英勇抗敌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这种行为肯定了人的真诚、勇敢、持之以恒、积极向上的人格特征—这是真善美的形象和表现;而临阵脱逃反映了人的虚伪、怯懦、自卑、半途而废、冷漠等人格特征—这是假恶丑的形象和表现。

在中学文科教学中,用美的事物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主要通过潜移默化过程来实现,就如杜甫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受美育熏陶过的人,品德上潜移默化,也许自己都意识不到。但通过美育形成的道德品质,深刻而稳定,对一个人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评价、道德行为起着主导作用。

三、有利于以美启智

著名的物理学家钱学森说:“形象思维是研究思维科学的重要内容,是思维科学研究的突破口。音乐思维和美术思维都是形象思维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应当引起重视。”川艺术家和科学家的很多能力是相通的。例如,美术家所需要的深刻细致的观察力、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也是科学家所需要具备的。

学习高中《中国古代史》的《秦汉时期的文化》时,教材中有这样的表述: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题材丰富,艺术性强,是了解当时人们物质生产与精神生活的珍贵资料。请同学们看从四川成都出土的汉代文物《弋射收获画像砖》a

在一块砖面上,分上下两个画面,其上描绘的是池边弋射,其下则是田间收获。(上部画面)池塘水中群鱼游动,莲蓬高高挺立水面;一群碎然惊觉的水禽有的急速游避,有的仓皇飞散。池畔两位猎人引弦搭箭,仰天而射。整个画面无论猎手或水中飞禽,都处于由静到动的瞬间变化中。(下部画面)五位农夫正在挥镰收割。其中左侧的一组三人弯腰割取稻穗;另一人则荷担提罐,看来好像是一位送水未归却被这丰收场面吸引得暂时立看片刻的农妇。右侧一组二人高高地举起镰刀砍割稻茎。两种对比强烈的动作幅度正好形成了画面明快的节奏。

通过细致人微的观察,学生基本能说出画像砖所表现的内容。那么,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学生能联想到什么呢?(1)汉代盛行厚葬之风,地主阶级幻想死后继续享受像生前一样的富贵荣华,于是不惜耗费大量的人工物力,把墓室布置得好像人间一般。这一风气的盛行,却为后代留下了包括画像石、画像砖在内的无数艺术珍品。(2)射猎在原始时代是人们维持生存的重要手段,但在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汉代,却是有闲阶级带有练武性质并乐于从事的游乐活动。《弋射收获画像砖》像一面镜子,反映了地主阶级穷奢极侈的剥削生活,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代封建经济的发展。(3)汉代豪强地主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脾千群,徙附万计。成都平原号称天府之国,自然也是地主豪强聚集的地方,因此,这里有大量画像砖发现也就不足为怪了。(4)东汉杰出的唯物思想家王充从无鬼论出发,反对厚葬提倡薄葬。(S)汉代刻印在石、砖上的形象所展现的那种大胆想象的浪漫境界和纵览古今的广阔视野,反映了统一王朝雄大恢宏的时代精神。

以上的联想显示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联想内容越多,越能说明学生想象力丰富。因此,美育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促进智力的开发,培养创新力。

四、有利于以美健身

欧洲文明源于古代希腊。在古希腊,各城邦国家提出了强健体魄与完美心灵相结合的公民素质标准。雕像《米洛斯的维纳斯》(即断臂的维纳斯)和《掷铁饼者》是集神或英雄的精神、尊严与人的形象于一体的完美的典范作品。

爱神的身材端庄秀丽,肌肤丰腆,面庞典雅,微微扭转的站姿使身体构成了一个十分和谐而优美的螺旋型上升体态,富有音乐的韵律感。这尊《米洛斯的维纳斯》已经成为赞颂女性人体美的代名词。《掷铁饼者》是古希腊米隆创造的一个出色的运动员形象。雕像静止中蕴积着强烈的运动引发,动态中又体现着和谐的平衡,男性发达强健的肌体在复杂的运动中展示得尽善尽美。整个雕像给人的印象是:健美、庄重、和谐、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古代奥运会起源于古希腊,选手在竞技场上奋勇拼搏,向神和观众展示他们超人的体能、健美的身体和良好的教养。现代奥运会已不再是祭神的竞技,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性体育竞赛。“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成了世界体坛的响亮口号。现代体育在增强了竞技性的同时,也大大地增强了其艺术性,因此,现代体育越来越具有观赏性,体育运动中存在着大量的美的信息。2008年北京奥运会就展示了许多美:福娃,“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会徽,祥云火炬,金镶玉的奥运奖牌,等等。法国雕塑大师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可引导学生从文化与审美的角度,品味北京奥运会的美,挖掘她的深厚内涵。

在中学文科教学中的“以美健身”主要是发展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状态和活泼灵敏、富有激情与活力的心理状态,以促进其身体发展。

五、有利于以美促劳

劳动创造了美,艺术起源于劳动。原始社会的陶器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还让我们领会到创造性劳动的美:远古的人们把粘土加工做成坯子,再烧制成另外一种新的物质—陶。在陶器发明前,人类对自然的改造都是改变材料的形状(如制作石器只是改变石头的外形,使其出现刃口等),并没有改变材料的性质,陶器的出现以及后来瓷器的出现,都体现了人类的创造和智慧。瓷器是中国人的伟大发明。几千年来,古代匠师们创造了无数技艺精湛的瓷器珍品,遗存下来成为文化宝库中的巨大财富。"China”不仅仅是瓷器的代名词,也是中国的代名词。

在中学文科教学中的“以美促劳”主要是让学生间接地分享人类的劳动成果从而获得内在的感受,激发他们的审美创造兴趣,培养其热爱生活和劳动的情趣,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

六、有利于以美乐群

孔子说“诗可以群”。第一个提出“美育”概念并加以理论阐述的是18世纪德国诗人、美学家席勒,他认为审美可以给个人与社会带来许多好处,他说:“只有美才能使整个世界幸福,谁要是感受到美,他就会忘记自己的局限性。”他又说:“只有审美的趣味才能导致社会于和谐。因为它在个体身上奠定和谐,,··…只有美的交流,才能使社会团结,因为它关系到一切人共同的东西。"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终身教育应建立在四个支柱的基础上,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就是学会如何和他人在学习、工作与生活中进行合作、交流。

第6篇:中美教育论文范文

>>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美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初探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美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再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培养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培养 浅议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谈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初探 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浅探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探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探讨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探讨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对美的兴趣和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审美主体进行施教, 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感受和想象, 适当地进行创美尝试, 从而使其得到审美体验。【关键词】美育初中语文教学初中语文教育中,教学直接与美育相关,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美育成了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语文教师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同时, 要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一、培养兴趣, 让学生养成习惯

初中语文教学面对的是一个具有初步审美素质的群体, 审美情感具有较鲜明的年龄特征。初中生的审美情感的主观色彩浓厚, 容易陶醉于色彩鲜明、节奏明快的审美对象之中, 较难自觉地对审美对象深沉内敛的美产生审美情感。他们能鉴赏一些思想内涵较浅的文学作品,思想感情较为丰富, 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他们立场变化快, 价值观、人生观尚未定形。因此, 首先应培养其浓厚的兴趣, 良好的习惯。为此, 我校语文教研组曾开展过唐诗宋词比较鉴赏的兴趣活动。由有中教高级职称的名语文教师作为辅导老师。在学期教研总结会中教师都反映: 学生诵读蔚然成风, 较有感情, 部分学生能将摘抄的诗词全文背诵。教研组趁热打铁, 举行了一次朗诵大赛, 学生参与意识强烈。这说明学生兴趣已高涨, 但习惯尚未形成, 本人在班上又采取了以下措施:

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或耳熟能详的诗词名句制贺卡或书签, 送给最要好的同学。这是发挥学生审美能动性的大好机会,将兴趣转变成良好的习惯。要求学生准备一个摘抄本, 把在教科书或其他刊物上读到的自己感觉美的或引发了自己思考的句子摘抄下来。教师每周检查一次, 在每个检查周期中, 学生必须对最喜欢或最感动的内容加上自己的评语, 字数不限。两学期下来, 学生已养成良好习惯, 课上课下不论什么文章, 都能有感情地朗读, 并会自行设置问题作深层探讨, 少数优秀学生可创作出较有思想深度的佳作, 更重要的是大多数学生开始自觉地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二、突出意境, 营造美的环境

文学鉴赏只有在师生对文学作品从情感上产生强烈共鸣的情况下, 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其美的内涵。因此, 教师应致力于创造性地利用各种手段, 营造一种和谐、生动、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气氛和情境。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设置教学情境。通过提供鲜活的形象将学生引入教材所提供的情境, 激发他们的情感和兴趣, 而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使学习内容中所涉及的事物、现象或过程, 都能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在使学生获得大量感性的知识信息的同时, 也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趣。营造美的环境重在创造优美的意境引领学生进入境音乐是对诗词鉴赏的最好的辅助, 不同的旋律能勾起阅读者不同的阅读经验, 人生体会与无限想象的结合往往能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如学习《天净沙·秋思》时,配以音乐,让学生在合适的环境暗示下, 情感、想象, 构成了绝佳的审美效果, 学生自始至终沉浸在马致远营造的诗词意境中。

三、利用教材, 把美育进行到底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中外古今名篇, 以其进步的思想和完美的艺术形式, 歌颂了真、善、美, 鞭挞了假、恶、丑, 有着巨大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作品中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 不仅表现和讴歌了生活中的美, 而且还凝聚着作者的审美理想。阅读、学习这些作品就像徜徉在美的艺术世界, 可以使学生充分地领略山光水色、花虫草木的自然美,感受作家创作的艺术美, 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我们应充分发挥文学作品的这种特性进行审美教育, 并通过审美教育,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在语文教学中, 教育者可以通过各种美的方法, 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和艺术的美的感受、理解和鉴赏能力。

教师应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理解教材中文学作品的美。文学是用形象化手段反映社会生活的语言艺术, 人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 把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显现在自己的脑海中, 获得直觉的形象感知。因此, 感受美是审美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美的存在和美的风姿, 引导学生提高审美能力, 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

在朗读中感受作品的语言美。要体味教材中的语言美应从朗读开始, 因为朗读是感知语言的重要方式, 是获取文章美感的途径之一。朗诵可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 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 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如临其境的美感。古诗词是讲究韵律的, 有平仄、对偶、押韵等, 读起来朗朗上口, 富有节奏感、音乐美。感受这种语言美的方法之一就是朗读。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很多优美的古文, 其用语的准确、生动、凝练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朗读, 方能使他们体味其语言的优美。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就应该注重朗读的作用。

在整体感悟中体味作品的思想美。阅读文章应该准确把握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通过对作品中人物、事物、内容的分析, 可使学生在对作品产生体验的基础上,由情入理, 把握作者的思想观点, 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感知形象, 产生审美效应, 启发学生把审美感受上升到审美意识, 提高审美能力。

在鉴赏中领略作品的艺术美。文学作品的审美范畴包括崇高、优美、悲剧性、喜剧性和丑。美感的产生有其特定的生理和心理基础, 美感欣赏活动有表层的和深层的心理特征, 而艺术本身也有物质实在层、形式符号层、意象世界层和意境超验层等不同的层次。审美是艺术的核心功能, 艺术的鉴赏过程是个阶段性的过程, 需要观、品、悟的不同阶段, 以达到对作品的把握, 要有一番鉴赏的功夫才能领略到实质。

第7篇:中美教育论文范文

首先,这是由审美教育的特点所决定的。教育学认为,无论是自然形态的审美对象,还是社会形态的审美对象,它们都具有形象性和感染性的特点。美育就是通过美的具体的、鲜明的形象感染人,引起人的美感,美育也是通过美的事物来影响人们的心理活动,从而使人们心理上产生感受,情感上产生共鸣,性情上得到陶冶。总之,审美教育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并激励着人们去行动。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美育不仅能让人感受美,而且能驱使人去追求美、创造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并增强其克服困难的意志,实现美的追求。

其次,这也是由非智力因素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非智力因素是指那些不直接参加认识过程,但对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智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由先天遗传决定,而非智力因素则主要由后天“习得”决定,优化非智力因素更有赖于后天的培养。中国古代有句名言“非不能也,是不为也”,意思是说,不是不会做,而是不肯做。智力因素决定一个人能不能干,而非智力因素不仅决定一个人肯不肯干,而且决定着他是以积极的方式还是以消极的方式,是以坚忍不拔的方式还是以畏却退缩的方式,是以勤劳的方式还是以懒惰的方式去干,这就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而要使学生想学,积极主动地学习,以顽强的意志攀登科学的高峰,就必须从美入手,从情入手,用具体的、鲜明的美的形象去感染他,以真情实感去打动他。诚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人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

二、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座美育的宝库

中学历史教材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美育因素,如汉魏之文苑、晋之清淡、南北朝以后之书画与雕刻、唐之诗、五代以后之词,元以后之小说与剧本,以及历代著名之建筑与各种美术工艺品,无不于教育之中行其美育之作用。历史学上各时代伟大与都雅之人物、事迹,无不于智育之中,含美育之原素。史之所存,美之所在,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座美育的宝库。这些具体、鲜明的美的形象不仅能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对历史的浓厚兴趣,而且能影响学生的心理活动,为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行打下基础。

三、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对优化非智力因素的现实作用

1.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指人力求接触、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爱好活动的意识倾向。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历史教学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审美因素极为广泛:讲述红军长征时一首《七律·长征》的吟诵:讲述文艺复兴时一幅《蒙娜丽莎》的赏鉴:讲述巴黎公社时一曲《国际歌》的播放:讲述鸦片战争时一部《林则徐》的放映……这些众多的审美因素,一旦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体现,就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

2.培养学生高尚的学习动机

动机,是引起个体活动,维持这一活动,并使之朝向某一目标进行,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一种内部动力。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愿望、动机的源泉,就在于儿童脑力劳动的特点本身,在于思维的感彩,在于美的感受。”可见崇高的、美的形象对学生高尚的学习动机培养的重要。历史教材中,从“匈奴未灭,何以家还”的霍去病,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从顾炎武“天下兴亡、匹无有责”的报国赤诚,到谭嗣同“甘愿为变法而喋血”的壮美情怀,尤其是“五四”以来,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千万革命者,历尽困苦、艰辛和磨难,为中国人民留下的惊天动地的不朽诗篇,……中华民族在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中涌现的可歌可泣的英雄豪杰、前赴后继的志士仁人以及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美的品质、智慧和思想,对培养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人民之利益”而学习的高尚学习动机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意志,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动,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一种心理过程。发展良好的意志品质是一个人完善个人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意志品质不仅对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达到人生目标有帮助,而且对国家和人民的事业也很有意义。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曾说:”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历史教材中,具备坚强意志的美的形象比比皆是:从手执汉节十九年不降的苏武,到出生入死六次东渡的鉴真:从布鲁诺坚持日心说,虽被宗教裁判所监禁七年而毫不动摇,到司马迁踏遍全国各地,历尽十年艰辛,虽受腐刑却矢志不渝,最终写成《史记》……,他们闪光的心灵、不朽的人生,不仅使学生受到强烈的美的陶冶,而且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不畏困难去争取成功的坚强的意志品质。诚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青年时代,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比任何时期都更多地同道德高尚的言行的追求结合在一起。”

4.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或对象所持态度的体验。良好的高尚的情感推动一个人走上成才之路的重要因素,良好的、高尚的情感的培养,决不仅是简单的语言的教育。

假如在言语旁边没有艺术的话,无论什么样的道德训诫也不能够在年轻人的心灵里培养出良好的、高尚的情感来。“感人者莫先乎情”,审美教育就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美能感人,美能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中华民族悠悠几千年辉煌灿烂的文明史,可培养学生崇高的爱国主义的情感;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变革的美的规律,可增强学生的时代紧迫感和振兴中华的崇高责任感;历史上风云人物、民族英雄的惊天伟绩,可激发学生刻苦学习、追求真理、报效祖国的情感。

总之,充分挖掘和利用历史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切实加强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为培养他们的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打下基础,对于中学生思想观念的升华,情感、意志的磨练也将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而优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使其早日成才。

参考文献:

[1]卓佳.中学历史教学与美育[J].历史教学问题,2001(1).

[2]马世君.中学历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

AestheticsEducationinHistoryTeachingandItsFunctions

XueFangjun

Abstract:Fullyexcavatingandutilizingaestheticfactorsinhistorytextbooksandstrengtheningaestheticeducationinhistoryteachingcannotonlymotivatestudents’learninginterest,butalsocultivatestudents’loftysentimentandgoodmoralquality,anditalsowillhaveprofoundinfluencesonimprovingmiddleschoolstudents’conceptsandstrengtheningtheirmind,thustoachievetheobjectiveofoptimizingstudents’non-intelligencefactors.

第8篇:中美教育论文范文

语文美育是指以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观为指导,以语文教育中美的因素去教育学生,陶冶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强调语文美育,把语文课上成生动活泼、直观形象、情趣盎然的课,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性,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享受美、品味美、体验美。

一、语文美育的特征

1.形象性,语文美育是以展示课本的形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为手段的教育;2.情感性,文学作品往往包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课文中的情感因素是学习的关键,也是审美的关键;3.愉悦性,学生面对优美的文章自然而然会产生一种愉快、舒适的感受,为美好的事物所感动,产生精神上的愉悦。

二、语文美育的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激发他们的审美意识,让他们能融入文章去感悟文章的内涵。

1.教学结构要系统化。事物的有机统一性、完整性是美,反之杂乱无章、残缺不全、苍白无力则不美。教学结构也是同样需要完整、严密,教学设计、教学目的要和课程的总目标有机统一,教学结构的系统化还应体现在教师要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加强知识的横向、纵向联系,可拓宽学生的思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达到美的教育。

2.教师的教学风格要稳定。变幻的风格容易使学生注意力分散,教师应不断摸索形成适应自己的风格并稳定下来,不要忽而这样忽而那样,花样百出,弄得学生手忙脚乱。

3.教学活动要有节奏。节奏是指均称的有规律的进程,强烈的节奏感是美的一个重要因素。课堂教学是一种有规律的传达和感受活动,应有高低起伏、强弱快慢、急缓张弛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扣住学生的心弦、引人入胜。

4.教学气氛要富有情趣。教师进入课堂就应始终保持饱满的情绪,这样学生自然就有精神,并以高度的注意力、热烈而紧张的情绪听课。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师生交往的过程,师生之间应多采用交流式、探讨式的方法。总之,教师应运用高超的教学艺术去调节课堂教学气氛,形成课堂精神环境美(课堂精神环境美,指的是教学双方在教学活动中配合默契,融于一体,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5.教学手段现代化。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审美教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声音、图像把课文中所描绘的形象生动、直观地再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可以直接用感官去感知,能加深情感的体验。

第9篇:中美教育论文范文

摘要:美国教育;中国教育;自信心;创造性;探究性

面对一个全球化的新经济时代,面对一场世界性的教育大转型,人类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离政治、经济很远的教育的潜在功能力,从而刮起了一场教育改革的世纪旋风,在历史发展的重大时刻,新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声浪之大,为以往所未见,把基础教育予以前所未有的关注,尤其是中小学教育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在如今国际大交流的时代,美国作为本世纪涌现出来的最具实力的经济大国,在民族素质上也自成一派,为世界各民族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榜样。当代几乎所有重大地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的科学发明均出自美国,为什么美国的科技如此发达,这和他们的教育有无密切关系?为什么中国中学生每年都能击败对手获得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各种奖项,中国却无任何人获得过诺贝尔奖?而美国学者赢得的诺贝尔奖最多?这不是什么“起点赢终点输的新问题”,究其原因就是诺贝尔奖需要原创性,需要人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恰恰是中国入、首先是中小学生最缺少的。这不得不令我们深思,中国的教育新问题出在哪里?中国应该有什么样的新教育?怎样改变以往的传统教育观,实现教育模式的革命性创新?可见,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培养中小学生的创造力,已成为当今探究的重要课题。

一、营造民主氛围和宽松环境,树立学生信心

美国是一个拥有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吸引各国优秀人才是其经济、科学、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美国自身在短短几百年历史中所形成的一些特有的民族特性,在美国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主导功能。美国非常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美国小学不开设和中国对应的思想品德教育课程,他们的爱国主义教育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参观、访问、了解重大历史事件来进行,不讲很多道理,却直观、形象地从小培养孩子的民族自豪感。

美国学校从小重视和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孩子对自己布满信心,长大才能在无限的空间实现飞跃。美国从小学就为孩子营造培养信心的环境。在美国的中小学里,学生在课堂上具有跟老师平等的人格和地位,可以随时和老师进行对话、交流、讨论甚至争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从小就养成了人“生而平等”的人格感,能够在活动、游戏、讨论、实验等各个环节中学会独立动手、动脑分析解决新问题,学会如何和人相处的团队精神。

在非传统学校奥龙(AHLONE)小学,校长为黑人苏珊(SusanCharles)博士,她是一位富于教育理念的专家摘要:布满了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苏珊说摘要:“76年前就在这里建立了非传统小学。课堂上我们教什么呢?自信心。每个人只叫名字不叫姓,校长也一样,主要按个人特征和能力而不是按地位来区别.我们要让孩子明白,大家都是社区的一员;每个孩子都需要独立思索,独立思索不是个人英雄主义,而是为了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这里的老师组织能力非常强,注重给学生选择权,让学生在各种选择中做出抉择,并善于自我评估。”教学管理气氛轻松。众多教学科目教师只负责组织,具体的由孩子凭想象去做。例如手工制作,孩子可利用各种工具、材料“为所欲为”,教师很少干预,作品五花八门,别出心裁,孩子完成的作业虽然幼稚,有的不伦不类甚至荒诞,但毫无思想制约,体现井开启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学校不以统一模式“铸造”学生,教师对学生“管”得不多,评语多是鼓励性的,在学生学习和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从不说;“不行”、“错了”之类的话,更多的是说摘要:“做得很好”、“再试一试”类似鼓励的话。教师尊重学生的权利体现在许多方面,学生所在班级都没有指定的班长,而是由班上同学天天轮流当“干部”,负责班里当天的所有事务。他们之所以如此兴奋和负责,因为他们意识到这一天他是班上最重要的学生,也是班上的中心人物。而且,这种机会对每个孩子来说都是公平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明天”。这样培养一个孩子的“领袖”意识及实施管理的自信。

美国教育所倡导的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个性发展及创造性,恰恰是中国教育所忽视的,我国中小学注重对知识的积累和灌输,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尊重,注重对知识的把握和继续,老师习惯于以权威、监督者的形象,严厉地站在学生面前训话、布道,学生只能毫无质疑的听取、尊重。然而一味强调尊人,势必抑压尊己,无形中减弱了思维能力还很低的孩子的自信心,限制了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校长、教师、学生、家长仍然被高考、中考的大棒指挥得团团转,这种现象继续下去,亿万学生的创造可能被强力禁锢在考试升学一条路上,学生只知道考试,只知道背书的高分低能儿学生竞争压力大,负担过重,娱乐活动极少,社会活动更是单一,其主要知识来源于课堂,因学校几乎包揽一切,缺乏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仅学会了死记硬背,无条件服从,形成了习惯性的,依靠性的思维定势,不会自己做决定,生活自理能力极差,更谈不上独到的见解和创意,对社会对人的熟悉严重缺乏。这些都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相违反,学生既不能发展自己的独立判定能力,也感受不到独立解决新问题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如此,学生就会缺乏自信心和独立能力。

自信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是培养学生各种良好习惯的动力基础,更是人格的核心。缺乏自信是制约孩子健康成长的严重阻碍,正如拿破仑所说摘要:“默认自己无能,无疑是给失败创造机会。”为了战胜在学习中碰到的种种困难,加强中小学生自信心培养很有必要。

二、课堂教学以新问题解决为中心,是进行创造教育的主渠道

20世纪80年代,美国逐渐出现了具有战略意义的教法改革——以新问题解决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这个思想通过什么渠道影响着美国教育,今天我们尚未追踪到它的足迹、但是,这个思想带来的影响却日益响亮地回荡在美国学校的课堂里,它甚至波及英国课堂、德国课堂和日本课堂。

“以新问题为中心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是围绕现实中的一些新问题,通过观察或实验最终获得答案的一种学习方法,通常包括三个阶段摘要:

(1)提出新问题或假说。新问题作为学习的最初动机和挑战,它结构不明确,没有简单、固定、唯一的正确答案,但它能激起学生探索、寻找解决方法的愿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2)针对新问题或假说进行观察或实验。学生要探究一个具有多种解决方法或答案的“开放性”新问题,通常是在一段时间内以小组形式合作学习、工作,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这种教学方法对突破学生思维的僵化、呆滞,刺激思维的灵活性有一定功能。

{3)学生通过探究、分析,接受或拒绝先前假设,从而获得新问题答案。具体的探究方法包括调查探究、实验探究、文献探究等。如美国爱恩中学,针对书包负重对学生健康的影响新问题,成立了“书包”探究小组、并邀请儿童健康专家加以指导,试图找到一些解决新问题的法案。他们还向地方的校董事会提出可能解决的办法,并要求学生考虑成本、空间、地方现行法规、法律新问题及学生自身利益等新问题。这就需要学生们运用知识去分析演绎。经过这番思索,进而学生们必须找出解决这个新问题的办法。

这种教学方法部分地回答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途径究竟在哪里的新问题。它的背后隐含着美国人对基础教育目标的潜意识摘要:大量地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其基础教育的立足点已不仅仅是学到什么,而是要学会探索什么,“以新问题为中心的学习”能提供真实的体验,这些体验不但有助于各门学科知识的综合化,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够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的框架,并能使学生自然地把学校学到的知识和现实生活相联系。因此,“以新问题为中心的学习”的理念是一种积极的教学策略、方法。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参和和真实世界相关的学习任务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和培养自主学习的喜好和能力,包括学会和人合作、自主决策、收集信息、解决新问题等技能,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

三、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

探究式教学的渊源可追溯到20世纪初,即杜威提出的以儿童为中心,从做中学的主张。20世纪中叶,美国生物学家、教育家施瓦布在多年探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探究式教学方法。施瓦布认为科学知识、科学结构处在不断变化中,随着探究方法的改变,它们会不断地更新和修正。因此不能把科学知识当作绝对的真理教给学生,而应作为有证据的结论;教学内容应体现科学特有的探究方法,如解决新问题的方法等;教师应当用探究方法来教授知识,学生也应通过探究活动来进行学习。

探究式教学所强调的学生自主探索、新问题解决、发现学习、科学精神等必将为创新教育开拓新的路径,使创新教育能够真正付诸于现实。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很好载体。只有让学生自主地去完成自己设计的新问题,才能真正在探究的过程培养他们的能力和提高他们的素质。中国严格规范的教育管理虽然为中小学初级教育打下了基础,但缺乏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在同样的教学时间里,我国课堂上的知识难于美国,美国学校一星期的课程,我们只用了10分钟就完成,教师只是照课本讲公式、原理,学生听后背熟即可。正是由于进度快,所以课程内讲授的知识点多,这意味着我们的教育必然比美国教育省略了很多东西,省略了学生自己预备各种材料,自己动手制作的全过程。因而我们的学生不会像美国学生那样尝试到成功,也不会体验到失败。

中美两国教学过程的差异向我们显示,同样是一个知识点,对中国学生来说,这只是书本上枯燥乏味的并和自己的生活毫无关联的抽象理论,学生不会知道按照书上的程序去做仍会碰到很多困难,包括材料的性质是否符合实验要求,也包括具体的操作细节是否有误差;而对美国学生来说,书本上的内容是有趣的,并且是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喜闻乐见的。闲为学生必然在实际生活中要自己动手操作、要思索、要选择、要寻找失败的原因、要克服各种困难、要享受成功的乐趣。

因此,和实际生活相连的教学过程不仅练习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能促使他们形成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知识观,激发强烈的学习喜好和学习动力——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力,同时培养了创造力。美国从小学就普遍让学生做“课题”和“项目(Project)”,让学生自己去查资料,自己去进行探究学习,使学生从小独立把握学习方法,老师没有大量的知识灌输.没有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而是教给他们思索新问题的方法,主动学习的方法,良好的科学习惯,对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非常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