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师教学反思范文

教师教学反思精选(九篇)

教师教学反思

第1篇:教师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职校;数学教师;教学反思

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受到学校和社会的一定影响;其次,教师自身因素也是影响教师反思观念和行为形成的关键所在.因此,在这里对影响数学教师教学反思的因素作出如下分析。

1学校方面的因素

1.1消极因素

目前,在职业学校教学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尽管有些老师在观念上意识到教学反思对提高教学水平和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行动上,却是滞后的.据调查46.5%数学教师认为“教学压力大,没有时间”进行教学反思,58.6%教师则认为“学校没有提出教学反思的要求,没有氛围”而不进行反思.实际上数学教师日常教学课务繁重,每周都担任十几节的课,有些教师甚至要上二十多节课,繁重的备课和批改作业就已成教学“负担”,教师缺乏时间进行教学反思.学校的管理方式使得教师自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少,有些老套的考核方式无法激发教师工作的激情.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了教师工作的创造性,教师每一天的工作都是那么单调、乏味,周而复始地重复昨天的生活,遑论反思与进步.另外,学校、社会对学生成绩的要求和评价,让教师体会到来自学校和外界更多的压力,调查表明65.3%的数学教师检验教学效果的唯一方式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

1.2积极因素

在崇尚“以人为本”思想的今天,学校管理制度与方式也应该体现“人本化”.我们认为教学反思的内容可以不同,方式上也可以不拘一格,其检查和管理也应该因人而异,要结合学校和教师的实际情况,以不让教师做无用功为原则,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接近72%的数学教师认为教学反思以小组合作更好,教研室和学校组织的集体备课有57%的教师是认同的,而观摩课的同课异构对63%的教师影响较深,由此可见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对教师的教学反思是有积极方面的,此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学校或教研室教研组织的活动是数学教师反思自身教育教学行为的重要体现。物质环境是指学校的各种物质性存在和构成,即通常所说的学校的“硬件设施”.我们学校都给每位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每一间教室都安装了投影仪,这样就使抽象的数学问题通过电脑形象直观的展示出来,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增加了课堂容量。

2教师自身方面的因素

2.1教师教学反思的意识淡薄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当前数学教师教学反思的意识不强,有29%的数学教师对教学反思了解一点,51.8%的数学教师不知道什么是教学反思.40.6%的教师认为有必要进行进行反思,但对教学反思理解的相对狭隘,大部分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原因是在教学遇到困惑时,把对教学的反思简单地认为是对教学过程的简单回顾,倾向于关注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情绪的体验.这种反思虽然是自发的,但大多是盲目的,缺乏明确的目的.还有的数学教师认为教学反思就是课后对课堂教学的反馈,就是“课后回顾一下,课堂上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尽如人意”等等,这些都体现了教学反思意识薄弱,是对教学反思认识的偏差。

2.2教师很少进行自觉的教学反思

“思之不慎,行而失当”,我们作为一线数学老师,应该将教学活动看作一种历练,进而真正体会什么是学无止境,自觉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而不能满足现状从而不思进取.许多职校数学教师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理念.正是基于这样的思维定势,认为教学反思就是批判、就是全盘否定,也有些数学教师认识到教学反思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反思时却不知从何处下手。

2.3教师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

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教学的反思则需要一定适应时展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调查发现,34.2%的被调查教师能够偶尔阅读或查看数学教学方面的资料,而有46.3%的教师“没空看”,而只有27%的教师能经常看.55.4%想写学科论文或教学案例,但面临的问题是理论知识缺乏.大多数数学教师仅仅是停留在对自身经验的继承上,现实中许多数学教师对教学基本理论的的掌握程度很不乐观,特别是我们苏北地区,对教育理论的学习比较滞后.因为在他们看来,教育理论虚无缥缈、不可操作,对改进实际的教育教学起不到多大的作用.而且若从快捷便利的角度来考虑,去阅读教育教学学术理论,远不如借鉴别人现成的东西来得舒服.

3职校数学教师应加强教学反思

34.5%数学教师认为在教学中“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策略,高职专业有68.3%,中职只有32.3%,差别较大;72.6%的数学教师认为“有时会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感到遗憾”;但是却有52%的“人置之不理,下次遇到再说。”在调查数学教师是否会用匿名的方式要求学生评价自己的教学?这样做过的只占了5.8%。说明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不是通过学生对自己进行反思,教学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两者之间行为和心理相互作用的过程.职校数学教师主动去掌握学生的学习行为,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和学生的“学”,不断去调整自己的授课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去学习教育教学的一些规律,使自己的隐性知识得到显现。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还可能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在备课时老师只强调自身的主导作用,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单一的传授知识,而忽略了去激发学生的情怀;强调了教学的预设性,忽略教学的生成性;强调学科本位,而忽略了课程之间的整合。

参考文献

[1]黄小安.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湖南教育(数学教师),2011(07).

[2]刘显国.课堂提问艺术[M].中国林业出版社,2014.

第2篇:教师教学反思范文

一、教学反思的要义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从而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过程。它是对过去经验的反思,同时又是做出新计划产生新行动的依据,以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进步和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目的。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教师的自知会赋予教师较大的创造性并较少歪曲对教育现实的认识。自知并非理所当然的,也不是想知道自己,就知道自己了。教师只有深入了解自己的教学活动,才能不断改进自己。现实的状况与人们的理想要求是个体进步的动力,反思性实践的过程正是一个有效的动机激发的过程。因而,教学反思能激励教师不断认识自己,改进自己

教学反思可以是多方面的,可以反思教学失败的原因,可以分析教育成功的因素,也可以提出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还可以对某种教育思潮和教育理念进行思考。反思的内容一般有:①我在教学中遇到了什么问题?②我怎样解决这个问题?③我为什么要这样做?④我采取的策略解决问题了吗?⑤我的做法是否符合教学原理,是否符合学生的需要?⑥我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促使教学的内隐决策清晰和明确起来。经过多次这样的实践,逐步形成教师必备的品质。

二、教学反思的过程和方法

(一)教学反思的过程

教学反思的过程一般包括下面四个阶段。

(1)发现、选择问题。教师通过对实际教学的感受,意识到在自己的教学中可能存在某些问题,进一步收集关于这一问题的资料,初步明确其性质和结构。

(2)观察与分析。教师对有关的资料进行认真研读和分析,特别是以批判的眼光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包括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态度等。教师可利用自我提问的方法来促进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然后在已有的经验中搜寻与当前问题相似或相关的信息,或者通过查阅资料、请教他人,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3)建立理论假设,解释情境。在认识了问题的成因后,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积极寻找新的教学理论和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并对可能产生的效果加以估量,形成新的、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

(4)验证假设。预设了每种行动的效果后,教师就开始实施行动计划。通过实际角色的扮演,检验所提出的理论假设和教学策略。在检验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对理论假设进行修订,确定教学的效果,并形或有天的理论。

(二)教学反思的方法

多一点教学反思的自觉,就多一些教育科研的智慧,经常进行教学反思,可谓益处多多,其乐无穷。教师进行反思的具体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目前认为较好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写教学日志。在一节课上完后,教师要将自己的经验、心得和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写下来,与同事或专家共同分析、讨论,提出解决的办法,整理完善后附在教案的后面。教学日志无疑会给教师一个很好的反思空间,它有助于教师通过联系自己的教学经验内化新的信息,形成个人的实践知识。

(2)分析课堂教学录像。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各种现代化的设备也逐步走入教师的反思活动当中,为教师的反思插上翅膀。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实录并进行细致分析,有助于提高教学技能,改善教学行为。

(3)同事之间的观摩与交流。教师之间互相听课,相互指出教学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并研究改进方案,从而互相提高,共同进步。

(4)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这是一种比较常用又有效的反思方法,它能帮助教师找准教学感觉,校正课堂定位。

(三)关于教学反思的几点建议

(1)创造反思环境。学校是教师从事教学的主阵地,营造良好的反思氛围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可以组织多种教研活动,让教师相互评课、说课,进行现场观摩,鼓励教师间的合作,并尽可能提供先进的教学设施,让教师运用各种条件进行(2)提高反思意识。有关调查研究表明,不少中小学教师对反思不够重视,有人认为出现了问题才需要反思,平时没有必要进行反思,且反思的内容多是做得不好的地方。这反映了反思作为教学中的重要因素,还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学校的要求或工作总结的需要,只能促成教师一时的反思行为,要使教师养成反思的习惯,变外在的反思压力为内住的反思兴趣与态度,就要提高他们反思的意识。

第3篇:教师教学反思范文

一、入职期教师的培养——从观察描述入手,积累教学经验,了解反思思路本文中入职期教师是指教龄1年以内的新教师。这类教师的知识大多属于陈述性知识而较少属于程序性知识。这些陈述性知识是表面的、抽象的,缺乏具体实例的支撑;少量的程序性知识则显零散而不系统。因此,对于新教师群体,反思能力的培养应该从观察开始,通过观察优秀教师的大量教学实例,积累各种“背景性知识”,理解组织教学的原理和一般教学经验,探究优秀教师的教学与他们的知识结构之间的联系,同时通过聆听“反思支持者”外显的、展开式的反思活动,了解反思的基本思路。具体方案举例如下:

反思实践者反思支持者

定期观摩现场教学或录像,并尝试把执教者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行为讲述出来,尽量详尽、全面。因为讲述过程本身就是对他人的教学过程进行归纳、概括、反思、评价和再理解的过程。如某新教师在观摩优秀教师组织的小班打击乐活动“大雨小雨”后,对执教者的教学过程和行为作了如下描述:“这位教师先请幼儿复习歌曲《大雨小雨》,又请幼儿边唱歌边做动作,唱‘大雨’时做幅度较大的自上而下抖动手臂的动作,唱‘小雨’时做两手指轻轻触碰的动作,最后请幼儿用两种打击乐器——铃鼓和小铃分别为

两段歌词伴奏。”对新教师的讲述进行补充,并且采用提问的方法帮助新教师关注关键问题。如:“这位教师在请幼儿为两段歌词选择不同的打击乐器伴奏时用了什么方法?她 最先提的问题是什么?(想一想,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像是在下‘大雨’?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像是在下‘小雨’?)幼儿回答不出来时,她又提了什么问题?(现在老师这里有两种乐器——铃鼓和小铃。请你敲敲小铃,摇摇铃鼓,听一听哪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像下‘大雨’,哪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像下‘小雨’?)当某某小朋友回答不出来时,这位教师走到他面前,对他说了什么话?(铃鼓发出来的声音像下‘大雨’,小发出来的声音像下‘小雨’,对不对啊?)请总结一下这位老师的提问策略。”

逐一回答“支持者”所提的问题,比较自己的描述和“支持者”描述的不同,看哪些教学环节被自己忽略了,并做好记录。

听取“支持者”对教学中各环节的解释,积累各种“背景性知识”,即在具体的实践情境中 支撑其选择和判断的知识。对现场教学或教学录像中执教者的教学行为进行解释,并向新教师指出执教者用以调整教学策略的非言语线索,帮助新教师总结在什么情况下,利用什么教学策略可以解决什么样的教学问题。如“当教师提出的问题幼儿难以回答时,教师应 该随时调整问题的难度,如将问答题改成选择题,甚至改成是非判断题,从而使无效问题变成有效问题。”

在“支持者”的帮助下对优秀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分类总结,记录关键环节,并形成书面材料向全园。这可以为回顾、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提供原始素材。因为只有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是合理的,才能为教学反思提供基本的参照物。帮助新教师分项归纳优秀教师的教学行为,分析优秀教师各种教学行为的类型、特点、效果。

第4篇:教师教学反思范文

一、转变物理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呢?即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如《物理教学》、《中学物理教学参考》杂志开辟的一些栏目的讨论文章对更新教学理念就有很大帮助。

二、丰富物理专业学识

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历史与社会教师如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学识呢?关键是多研读物理学名著、物理学学术论文、物理著作等。阅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名著,不但足以提高专业素质、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

三、教学基本策略方面

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基础上,新课程下物理教师主要以课堂为中心进行教学反思。

1.物理课案例研究

“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例,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

2.物理课的听课活动

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同事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并做好评课,课后,再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物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3.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

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新课程下,以物理学科来说,其实平常物理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

第5篇:教师教学反思范文

一、反思教学准备过程,以便教学中游刃有余

新的教学课程改革对传统的授课模式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变,我们再也不能像过去一样让学生只是听老师的讲授,记老师的讲授,而应主张学生的亲自参与和切身体验,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是一个掌舵的同伴。

1.反思教学目标

《功》这节课内容比较抽象,应用到的知识较多,前有简单机械、功的有关概念和计算,后为机械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打下基础、埋下伏笔。因而将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目标:理解功的原理及其成立条件。(2)能力目标:会用实验经验功的原理,会用功的原理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3)情感目标:学会用一分为二的方法从整体上认识事物。

2.反思教学方法

针对内容较为抽象,单凭讲授不容易让大多数学生明白的现实,我考虑用实验来突破这个难点。(1)增加实验:课本中仅用杠杆和动滑轮两个演示实验进行教学,经过反思我觉得功的原理作为一个普遍的物理规律,只用两个实验是不足以说明它的普遍性的,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水平,可以增加的实验有:定滑轮和滑轮组。考虑到课堂时间的问题,最后决定增加滑轮组这个实验。(2)改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决定增加实验后又思考,三个实验若都是演示实验,说服力上也可能有问题,不如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回想学生学习动滑轮和滑轮组时都曾经亲自动手做过这两个实验,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基础都较好,改为学生实验问题不大。

3.反思教学资源

对实验的反思后,下一步要解决的就是教学资源的问题。教学中涉及的器材实验室都可以准备好:铁架台29个、滑轮29对、细线29条(长约60 cm)、刻度尺29只、钩码29盒。此外,多媒体课件需要提前制作好:让学生意识到实验中要测量的两个距离的地方:手移动的距离s和物体移动的距离h。

4.反思教学思路和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的分析,决定采用“实验探究,诱导发现”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即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进行猜想、演示引路,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应用结论、反思深化,强化练习、评价反馈。

二、反思教学活动过程,扬长避短

在教学活动中,不同的学生根据自身的不同情况,可能会对同一个知识点有不同的感受,提出不同疑问,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要巧妙灵活地采取不同手段将之处理掉,课后反思还应重新认识这节已授课,从中找出优点或缺点,供以后的教学参考和选用。

1.课程开始的时候,从提问到转入新课的衔接上有些生硬。

2.指导学生实验时,上课之前由于没有自己亲手做过这两个学生实验,在实验的小技巧上没有很好地指导学生。

3.实验结果是课堂上直接根据学生交流的实验结果直接给出的,其实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得出实验的最终结论应该更好一些。

4.语言不够精练,唯恐学生没有听清、没有领会的心理过重,以后应当控制语速和轻重音,用语速的快慢节奏和声音的轻重来突出重点比用快速的重复两遍效果要好得多。

三、反思教学反馈信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新课程中,作业和检测仍然是检测教学效果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应通过作业和检测中所反映的问题,找出其原因,有针对性地加于弥补。只有让学生感到老师对他非常了解,对他表现的问题非常关心,乐于帮助他弥补缺陷,他才会有亲近感,才会主动走近老师,并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上,搞好学习。

在例题、练习的处理上时间有些仓促,学生巩固新知识的时间较少,学生的思维转换有些跟不上。以至于课后作业中的类似题部分学生做错。

第6篇:教师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教师 反思 专业发展

一、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

?上世纪6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发展经历了从被忽视到被关注的发展历程。如今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成为教师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纵观教师专业发展运动,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一是20世纪60-70年代,将教师职业视为专门职业,强调教师群体的,外在的专业性的提升,即“教师专业的发展”。二是80年代以后,重视教师的角色和实践发展道路,关注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性的提高,即“教师的专业发展”[1]?。?

反思一词最早由美国教育家杜威引入教育领域,他在1933年出版的《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对教育教学中的反思进行了论述,他认为“反思”是“对于任何信念或假定性的知识形式,根据支持它的基础和它趋于达到的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积极的、坚持不懈的和仔细的考虑”。教师的专业发展,可以通过教师建立自己的教学理论,总结他们的知识、反思他们的教学经验来实现,反思性教学实践是提高教师发展的最有效途径。教师不仅要掌握理论性知识,而且要在自己教学实践中不断获得实践性知识,形成“实践理论”,使教师在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将理论同自身实践联系起来,从而促进教师取得教学实践成果,走向专业自主,更主动的积极参与教师专业发展[2]?。

二、加强教师自主反思意识

?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必须具备自觉反思的意识。只有教师具备了反思的意识和愿望,才会产生反思的实践及自身能力的发展。一个具有反思意识的教师,会长期的、持续的、自然进行反思活动。“主体概括起来在活动中主要表现为对于主客体关系的自觉性、主体的选择性和创造性”,这其中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主体对客体关系的自觉性”和“主体自主性”,一旦主体意识达到一定程度,主体就会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表现出自觉的行动。在许多与教育反思有关的概念中,例如反思性教学,反思型教师等等,主体都是教师,所以应该鼓励引导教师认识到反思的价值,产生反思的需要,进而激发推动自己进行反思实践,促使自己优化教学,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将教师“学会教学”与学生“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只有强化了主体意识,教师才会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主动对教学的全过程进行监察,改善,才能更好的进行反思[3]?。

三、反思的策略

?反思的策略是指教师采用什么方式来进行反思活动。??反思是一种个性化的活动,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行为方式,反思的方式也各不相同,但可以大致归纳出几种方式供教师参考。 ?(一)教学反思日记

?主要指在教学以后,教师对当天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监控,对自己的教学情况进行回顾和描述,从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批判,及时找出并记录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思考对策,努力探讨解决办法,让自己在不断的反思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4]?。

?(二)利用现代化设备进行反思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现代化的技术也进入了教育的领域,对教师的反思起到了辅助的作用。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教师的交流更加方便和迅速。如李镇西老师就在网络上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将自己教学中好的经验,案例记录下来,与全国各地的老师们一起交流,分享,共同进步和提高。所以老师们也可以此为鉴,建立自己的网站,有问题可以在网上提出,与老师们一起交流,解答,这是一个很好的互动交流的方式[5]?。

?(三)与同事之间互评,与学生增进交流

?教师应积极参加校内外的教研活动,公开课等等,经常与同事进行交流,互相评价,取长补短。虽然反思的最终形式是教师对自身的认识,但是有时从他人那里可以获取到自我意识无法获取的反思内容,对自身反思起到重要作用[6]?。

?总之,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特色,反思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国家、学校应致力为教师反思创造一个好的社会文化环境,让教师在一个浓厚的反思氛围中,以反思为途径,不断的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

参考文献:?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熊川武.试析反思性教学[j].教育研究,2000,(2).?

[3]卢真金.反思性教学及其历史发展[j].全球教育展望,2001,(12).?

[4]郭福根.教师素质的提高与反思性教学实践[j].河北教育,2003,(1-2). ?

[5]宋楚主.在教学反思中成长[j].江西教育,2004,(7). ?

第7篇:教师教学反思范文

《我的老师》是第八册美术教材中的一课,属于美术学习的第二阶段,接下来是为大家带来的小学我的老师教学反思,望大家喜欢。

小学我的老师教学反思范文一(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到“老师”这个词,我们眼前就会浮现出许多的老师形象。其中的“好老师”让我们铭记终生,能给大家说说你记忆中的“好老师”吗?(学生回答)下面让我们走进作家魏巍的童年,领略魏巍心目中的“好老师”的风采!

(二)自读感知 整体把握

1.走近作者

魏巍,现代作家,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河南郑州人。1920年6月生于一个城市贫民家庭。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小,并勉强上了简易乡村师范。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走上革命道路,同年12月在山西前线参加八路军,不久到达延安。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一直生活在战士之中。解放战争中,在行军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全国解放后,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长篇小说《东方》等。

2.字词积累

芸(yún) 榆(yú) 痣(zhì) 褪(tuì) 卜(bǔ) 磕(kē)

温柔:温和柔顺(多用于形容女性)。

心情如水:形容心地纯洁,像清澈的水一般。

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

纠纷:争执的事情。

热恋:本课是亲热难舍的意思。

3.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学生朗读,要求读准字词并概括每节大意。

(2)分段并归纳段意

〔明确〕第一部分(第一段)指出蔡老师是最使“我”难忘的老师。第二部分(第2---14段)通过记叙关于蔡老师的七件小事,表现了蔡老师的“慈爱”“公平”和“伟大”,抒发了对蔡老师的热爱和依恋之情。第三部分(第15段)表达对蔡老师的思念之情。

(三)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1.解读重点

(1)绘声绘色地朗读第二部分。

(2)〔投影出示〕①这部分记叙了蔡老师哪七件事?②哪几件详写,哪几件略写?③为什么这么安排?④七件事 是如何贯串的?⑤七件事的顺序能否打乱?

〔提示〕①蔡老师假装发怒;老师教我们跳舞;老师带我们观察蜜蜂老师教我们读诗;我们看老师写字;老师排除我和同学之间的小纠纷;我梦里寻师。② 前五件事略写,后两件事详写。③前五件事写蔡老师对学生的关心、教育、爱护和影响,是从“面”上写,而后两件事则是“我”印象最深的,刻骨铭心的,也最能表现老师对学生的爱和学生对老师的思念、依恋之情,是从“点”上写。所以详写。这样详略安排,既能使文章结构疏密有间,又能表现出师生感情的步步加深。④七件事有一条感情线索贯串——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⑤这七件事的次序安排,作者是经过精心考虑的,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平时到假期,全面展示了蔡老师爱学生的美好心灵,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依恋之情。随着作者回忆的轨迹,顺着作者记忆的思路,师生感情一步步加深。可见次序安排是不可以随便调换的。

2.探究难点

(1)课文第一部分写蔡老师在“我”的记忆里总的印象是什么?

〔明确〕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

(2)“温柔”是从什么方面写?“美丽”是从什么方面写的?

〔明确〕“温柔”是从老师的性格上写;“美丽”是从老师的外貌上写的?

(3)蔡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提示〕①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她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这些说明蔡老师温柔,热爱学生。②她教我们跳舞,让我们观察蜜蜂吃蜂蜜,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这些说明蔡老师热情、慈爱的性格。③蔡老师排除“我”和“小反对派”的小纠纷,说朋蔡老师公正、伟大的性格。

(4)试从课文找出抒情的语句,分析一下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活动〕①“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抒发作者对老师的理解和热爱之情。②“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抒发了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③“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对老师的高度评价,抒发了作者感激老师赞美老师的感情。④“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 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抒发了作者对老师的依恋、热爱之情。⑤“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抒发了作者思念老师的感情。

(三)总结反思 拓展延伸

蔡老师是一个温柔、热情、慈爱、公正、伟大、热爱孩子的老师。“我“是一个机灵调皮天真活泼尊师好学的学生。记叙文中的抒情,有助于直接抒发作者强烈的感情,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制作读书卡片,积累相关知识。

小学我的老师教学反思范文二《我的老师》是第八册美术教材中的一课,属于美术学习的第二阶段,课标中造型表现领域第二阶段目标是:初步认识形色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作愿望。

《我的老师》是造型表现课,旨在让学生了解人物头像的特点,掌握人物头像五官的位置,感受线条造型的美感,能够用线条表现自己喜爱的老师,增进师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造型能力,在造型中体验快乐。

与本课联系密切的是第二册教材中的《好看的线条 》,第六册教材中的《画画古树》等,这些课旨在引导学生正确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线条,体会线条的美感,通过想象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好看线条好物体。而本课是要求学生通过认真观察老师的头像图片,感受人物头像的特点,在掌握人物头像一般规律的基础上,会运用线条变现老师的头像特点,与前面的课相比,对学生的要求提高了,主要表现在观察能力,想象能力,造型表现能力等方面,绘画的层次提高了。

从学生的情况来看,他们对线条已经比较熟悉了,自从他们拿起画笔来,画出来的就是线条,只是没有意识到这是线条而已,在通过美术学习,观察,实践,他们认识了线条,能够画出各种各样的线条。

根据阶段目标,教材的编写意图,课程的前后联系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人物头像的特点,观察老师的头像特点,感受线条造型的美感,能够运用线条表现自己喜爱的老师,增进师生的情感,体验线条造型的乐趣。

其重点是用线条画出人物头像,掌握头像是一般规律。其难点在于观察并抓住老师的特点,准确画出五官,力争位置准确,人物特点突出。

本课的教学抓住教材的重点,很好的突破了难点,达到了教学目标,具有很强的实效,其亮点体现在

一、欣赏导入很巧妙,自然贴切,拉近师生情感,具有针对性,同时体现老师深挖教材内涵。首先出示姚有多先生所作《叶浅予像》,请同学们欣赏,画美,用什么表现?国画线条,并重点解读画中题字和落款:知足常乐为人道,古稀身健拳未老。自强不息立新意,独辟蹊径格益高。为浅于恩师速像,辛未年秋月,有多写。作者与叶浅予什么关系?他们的情感怎样?这样就自然引出本课的课题——《我的老师》。

二、加强了三个课堂训练,力图实效。常言:方法要教,能力要训。只有加强课堂训练,才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课堂实效。

一是加强了学生感受美术作品美感能力的训练,本课就是感受线条人物造型的美感,通过出示《叶浅予像》和很多线条造型人物头像,让学生充分欣赏感受,感觉到线条能把人物描绘得如此生动,如此美,如此特点鲜明,使学生感受到线条魅力无穷,产生用线条表现,学习用线条造型表现的欲望。

二是加强学生观察能力的训练,这时出示很多教师的照片,并同时出示老师为教师所作的范画,请同学认真观察每位教师的特点,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很容易对号入座,找出哪张画的是哪位老师,他们是怎样找到的呢?是通过认真观察,这样的训练没有痕迹,自然而成,效果佳。

三是加强学生表现能力的训练,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投入到实战中,教师特意精简了其他环节,而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实践,在时间上给予充分的保障,在训练时 加强教师的辅导,对学生绘画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加以纠正,对于普遍具有共性的问题,及时叫停,教师示范解决。

三、难点的突破简明实效。本课的难点在于结合教师的头像特点,把教师头像五官位置花准确,教师是通过板演的方法来解决,教师选一位头像特点明显教师进行示范板演,边讲边板演,过程不宜过快,要直观,步骤要清楚,落笔要准确,线条要流畅生动,尽显教师基本功,对学生有启发,有感染,重点之处反复强调,加强学生印象,而且在辅导时重点加以指导,评价作品时也要把五官位置作为重要的评价内容。

反思的问题。

1、根据学生的情况,教学内容有些多,头像侧面可以先放一放,侧面对学生来讲有些难,关系到透视问题,本课教师虽然讲了,学生根本无暇顾及,这部分删去更好。

2、关于五官位置的摆放,是否应特意安排一次训练,我还在犹豫当中,待实践解决。

3、关于学生的评价环节还很欠缺,学生不能用美术语言评价作品,有待于加强评价方面的训练。

小学我的老师教学反思范文三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难点,它对语文老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上星期二下午我讲海伦·凯勒的《我的老师》这篇课文。这是一节自读课,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主要目的,在阅读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读自悟,提高能力素养。在指导学生理解、品味课文之后,我提出了问题:你认为莎利文老师教育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

生:我认为是莎利文老师的耐心细致,不怕挫折的精神。她教海伦识字,比如教“水”字,一遍又一遍地在海伦手中写着,直到海伦懂得为止。

生:我认为最关键的是莎利文老师对海伦的爱,她是真诚地想帮海伦,所以想尽办法教育海伦。当海伦失去信心发脾气时,她耐心地引导、启发她。。。。。。

师:是莎利文老师用爱心开启了海伦封闭的心扉,是莎利文老师用爱心点燃了海伦智慧的火花,是莎利文老师用爱心使海伦成为著名的成功残疾人士,谱写了一曲爱的颂歌。

此时,播放CD童声合唱《爱的奉献》,会唱的学生打着拍子,齐声高唱:“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感人的音乐声在教室里飘扬,学生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与震撼,引起了共鸣。

师:爱是人类最美的语言,爱是永恒的话题,现在请同学们根据你对爱的理解,调动你的语言积累,以“爱”为话题,说一句最美的话,长短不限。老师先说一句:爱是阳光,哺育我们成长。)

生:爱是一把火,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

爱是一杯清茶,令人温馨。

爱是一件毛衣,可以抵御风寒。(课堂气氛相当热烈,下课时间到了,还有很多学生举手想发言。)

第8篇:教师教学反思范文

“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问题,将“学会教学” 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反思性教学具有如下特征:1.反思性教学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具有较强的创造性。2.反思性教学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3.反思性教学强调两个“学会”,是全面发展教师的过程。4.反思性教学以增强教师的“道德感”为突破口。由此可见反思性教学对促进教师成长、对当前的课程改革实验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几年来,我们对目前我国反思性教学的研究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①考虑教师因素多,考虑学生因素少;②理论探讨多,实践探讨少;③研究通用型反思性教学多,研究具体教学情境下反思性教学少;④理论与实践研究“两张皮”现象严重。针对以上不足,我们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与探究,试图从实证出发,研究与探索反思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提高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意识及自我教学意识,增强自我指导、自我评价、自我纠错的能力,冲破经验的束缚,不断对教学诊断、纠错、创新,提高教学能力,然后再回到实践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反思,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反思中互动,不断提高教与学的水平。同时,通过对反思的尝试与实践,试图构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将理论回归实践。教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反思的主要内容

(1)反思教学观与数学教学观

是静态的、片面的、机械的数学观,还是动态的、辨证的模式论的数学观;是传统的数学教学观还是现代的数学教学观。是否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2)反思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反思不是一般的回顾教学设计情况而是深究先前的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对不合理的行为和思维方式进行变革,重新设计教学方案。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学目标的反思,对教学内容的反思,对教学方法的反思。

(3)反思数学课堂教学过程

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包括教师、学生、教材三个要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反思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就是要深究教学过程中诸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修正意见,以提高教学质量和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它包括两个方面:反思数学教学过程中师生合作与情感交流;反思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提问。

(4)反思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数学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在数学教学中,评价应建立多元化的目标,关注学生个性与潜能的发展。

2、反思的基本途径

(1)写教学反思

教育学家曾经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 教师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或教学结束后,应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总结反思,这种反思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记教学中的得失,并对得失进行剖析探索,找到教育心理学上的理论依据,积累经验,吸取教训;记“智慧的火花”,包括教学机智与灵感、学生创新的见解、好的思想方法等,都可以作为教学教材的养分及教学资源,使以后的课堂教学得到补充和完善;记再教设计,通过反思,对教学的得失有清晰的理性认识,并写出简要的再设计,为再教时提供重要的参考。

(2)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是教师对典型教育事件进行具体描述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归纳、概括出具有普遍性结论的研究方法。教学案例研究是研究课程教学中成功或失败的课例,找到之所以成功的教育理论的支撑点,重新运用到新的课例;失败的案例研究则为他人提供前车之鉴,或者证实某个教育理论的局限性。美国学者波斯纳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会出现滑坡。”案例分析的质量,取决于案例反思的深度。案例反思是教师对自己遇到过的教育事件,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进行检讨与思考,它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与理论功底,其中理论功底尤为重要,因为缺少理论支撑的反思只是简单的就事论事,这样的案例研究以自己的单个案例研究为主。另一种是教学叙事,利用学校的集体备课制度和公开课制度,教师在课前把课堂教学叙述出来,供老师们集体讨论,通过讨论发现自己的教学收获与缺陷,加以分析并修改,使之成为一个较好的案例。

(3)说课评课

反思性的说课应结合课堂教学情境,以教育理论做为支点,理性地分析教学活动;应分析自己的设想在教学中的体现情况,检验教学设计;应回顾教学组织,对课堂教学的组织与调控技巧,对突发事件的处理等进行总结,找到自己处理方法的合理性;应展示教学中成功与失败之处,并加以理论分析与说明;还应分析教学效果,探讨成绩形成的原因。

反思的评课不仅仅是由评课者将自己的意见简单地传达给执教者,而应是评课者、执教者、学生三者之间的交流与探讨。教师之间的交流可以是质疑――释疑式,即有评课者提出问题,执教者解释与说明,评课者进行补充说明或者提出不同的观点。这种方式要以教学实践为基础,教学理论为依据,寻找教学的最优化;也可以是中心问题分析式,即根据研究的主题,结合教学内容,共同讨论同一问题,针对该问题各抒己见,形成统一的思想认识,总结和提炼教学经验。

(4)师生交流

第9篇:教师教学反思范文

教学反思主要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某种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活动,是一种通过提高教师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教学监控能力发展,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当前“教学反思”几乎成了我们老师必谈之话题,写案例必写之内容。但是我们所进行的教学反思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和误区,尽管教学反思本身没有错,但过度的反思,为了反思的反思,形式化,模式化,套话连篇等现象很多。特别是把反思的着眼点多集中在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的效果等“教师怎么样教”这一层面,对“学生的学”进行反思的并不多见。

我自己所上的美术课都有课后反思,但是现在我再翻看的时候,发现了这样的问题:我一直在写自己是如何如何的不行,反思自己在很多方面需要改进,对“教师的教”做了不少分析。但对“学生的学”却极少提到。现在看来这种“重教师而轻学生”的做法是很局限的。

新课改以来,改变了学生以往被动的局面,主张课堂上“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理念。教师的教最终应以学生的学习发展为宗旨和归宿,忽视对学生的分析和思考也就放逐了反思的意义和价值。那么如何从学生的角度进行反思呢?经过学习和以往的实践,我们可以考虑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和创造能力方面进行反思。

1.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是课 程内容与不同年龄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教师在课前可以从学生的兴趣方面进行反思,或者是课中或是课后。

2.从学生的学习方式入手

本次课程课改,改变以往传统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学生不再是“接受器”,被动的接受知识。通常以这种“探究”、“体验”、“合作”等学习方式来代替这种“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探究式”是当今最热门的学习方式之一。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反思教学中要重视从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方式上考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从学生的创新能力入手

一位马约尔先生写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我们留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给子孙后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给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子孙后代。”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创新教育”的重要性。现在的学生正是未来的创造者,而他们的创新能力将影响着一个民族能否自立于世界之林,能否位于科学技术的制高点。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采取启发、体验、欣赏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