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游戏活动总结范文

游戏活动总结精选(九篇)

游戏活动总结

第1篇:游戏活动总结范文

游戏是为了寻求快乐而自愿参加的一种活动,但幼儿游戏决不是单纯感觉上的快乐,而是伴有生命充实感的快乐。游戏是幼儿主动自愿的活动,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游戏不是在外强制的情况下进行的,而是幼儿出于自己的兴趣与愿望自发自愿主动进行的活动。幼儿游戏的类型很多,本学期我们班创设了角色游戏和晨间自选活动,其中包括奶茶屋、小超市、医院、跳房子、踩高跷等游戏。下面对我们班本学期的游戏活动作一总结。

一、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突破了传统教育中幼儿处于被动、静止状态的局面,不是教师把知识告诉幼儿,让幼儿被动、静止地接受,而是教师通过设计、提供可供幼儿操作的环境特别是各种活动材料,让幼儿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地得到发展。

本学期,我们创设了"小超市"、"人民医院"、"七彩奶茶屋"等,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体验到了售货员、医生、病人、顾客等等不同角色,在角色的扮演过程中,幼儿摆脱对本班老师,熟悉环境的依赖性,有了更广阔的想象、发现和创造的空间。幼儿间的合作交往更为主动、积极,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晨间自选活动

除了角色游戏,晨间自选活动也是幼儿在园游戏的一部分。它是幼儿园一日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始,因而要精心组织每日的晨间活动,做到有目的、有计划,让每个孩子都能积极愉快地参加,每天都有新收获。为了让幼儿轻松愉快的进行晨间活动,我们采取了让幼儿自由组合、自由选择。如:有的幼儿喜欢跳格子、有点喜欢拍球,都可以让她自由选择。

三、游戏评价

不论是角色游戏还是晨间自选活动,我们都会在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评价。评价的方式有很多,有时是全班进行,有时是分组讨论,也可以让幼儿自己评价,由老师指点迷津等。幼儿的自主评价主要是鼓励幼儿把自己在游戏中的所见所闻、感受体验表达出来,与同伴交流分享,如:以教师的鼓励性言语来鼓励幼儿的"你搭建的楼房可真高,可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搭建经验吗?"由幼儿主动评价的"我发现了什么问题?为了以后玩得更好,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又如:以教师的全面评价为主的"今天哪一组小朋友收拾玩具最快?"等等。

当然,在本学期的游戏活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注意和改善。如幼儿人数少、游戏相对集中、游戏的角色分配较少等。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是游戏激起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增长了幼儿的生活知识。在以后的游戏活动中,我们会加强对幼儿游戏的观察和指导,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地成长和学习。

(2)幼儿园大班游戏总结

时间就像一只小鸟,瞬间就飞到了六月。六月是灿烂的六月、是开心和充满回忆的六月、是永远不忘的六月、在这难忘的六月里。孩子们即将结束了幼儿园三年的学习生活,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成为一名小学生了。我们也将结束了这一学期的工作,我们的游戏活动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孩子们的游戏水平大大的提高了,在游戏中的角色意识较强、想象力、创造力很丰富,区域活动中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儿能自己设计游戏情节,在活动中积极主动的表现自己、快乐的活动。能主动和同伴进行交流和协商,解决游戏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还会积极主动地收拾游戏材料。

一、总体发展情况

本学期我们为了迎接综合考评,大家积极的将游戏的内容与环境作了一些添置的布置,主要围绕花桥老街的特色进行打造,通过游戏环境的改造,我们发现幼儿对各种游戏的参与性越来越强,对游戏的喜爱近乎疯狂,不仅在游戏活动中能积极动脑、动手。主动交流。还能在游戏中好学好问,大胆发表自己的主见,把自己的想象在游戏中得以实现、完成。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活动量也增大了,各种能力也有了提高。对游戏的材料准备、游戏的规则的遵守、游戏的操作能力有明显的提高。特别是对材料的使用方面更巧妙、更丰富、更富创造力。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和班级的环境设施,对本学期创设了大舞台、老街一日游、工艺坊、成衣坊、洋行、中药铺等角色游区。以及利用班级空间创设了一些活动区如:美工区、益智区、建筑区、表演区、阅读区,他们在区域里写字,画画,做算式题等,我们能及时对游戏角和区域活动更换或增添不同的操作材料、半产品,同时也根据主题和季节变化,及时更换游戏角和区域活动材料。科学合理地制定符合幼儿游戏计划。按计划进行实施,让幼儿有目的的进行游戏活动。

二、具体完成情况

(一)自主性游戏

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本学期我班开展了《娃娃家》、《成衣坊》、《工艺坊》、《中药铺》《洋行》等角色游戏区。和孩子们共同创设温馨的有活动价值的游戏环境。为幼儿提供各种形状的彩纸、海绵、纸盒等半成品鼓励他们创作游戏中所需的“食品”、“玩具”、“机器”等。同时指导幼儿加强游戏和区域活动及各主题间的交流,使游戏主题不断深化,游戏中幼儿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不断提高。幼儿能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通过同伴间的相互商量来分配角色。通过游戏活动,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增强了幼儿对角色的理解和兴趣、提高了幼儿对角色、道具、材料的使用能力。指导幼儿在角色中大胆地进行交往、模仿和学习成人生活中的角色,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同伴间的合作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成衣坊:配合游戏内容,让幼儿通过模仿成人的劳动,发展幼儿的劳动技能,让幼儿体验劳动的快乐和欣赏劳动成果的喜悦。

动物乐园:结合班级特色——画动物。通过特色课,让幼儿绘画各种动物的造型。并结合主题活动和节日进行一些手工制作活动。同时,充分挖掘废旧材料的价值。师幼共同收集各类废旧材料如:瓶、纸箱、盒子、纸棒等等。利用晨间来园、午间和游戏时间指导幼儿进行创作活动。幼儿制作的动物、玩具形象栩栩如生。幼儿对自己制作的玩具手更是喜爱有加,充分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幼儿的绘画、折纸及剪贴技能和创造力、想象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智慧岛:为幼儿准备丰富的科学材料,让幼儿在主动探索中促进语言、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引导幼儿开展:“种子的发芽”、“小工具”、“声音的产生”、“水的秘密”、“磁铁的特性”、“春天在哪里”、等活动。幼儿在探索活动中能主动提问、互相讨论。。

书画的海洋:提供丰富多彩的阅读材料,如:图书、识字卡、图片、标记图、台历等。围绕主题活动及时收集并投放相关内容的图书如:《科学家的故事》、《人们的劳动》、《迷宫》等。组织幼儿看报、剪报进行阅读。开阔了幼儿的眼界,幼儿的知识丰富了、语言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星光大道: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表演材料。如:头饰、木偶、小鼓、彩带、花朵、等。引导幼儿在音乐伴奏下,选择自己喜爱的材料扮演角色进行表演。学习自制一些表演道具。鼓励同伴间相互商量设计情节,创编内容。发展幼儿的操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益智区:自制一些标志卡、式题卡、及一些拼图、棋谱、迷宫图等。引导幼儿在晨间和午间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进行游戏,根据主题活动及时投放材料。指导能力强的和能力差的结对游戏。游戏中幼儿的规则意识明显增加。游戏的坚持性也有了提高。让幼儿了解小学生的生活内容及作业本的简单使用方法,对小学生学习有好奇心。

建构区:引导幼儿观察物体的特征,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提供各种建构材料,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构造《心目中的小学》、《未来的小学》等活动,增加主题构造活动。在游戏中幼儿能相互分工合作,表现了极强的创造力。

(二)有规则游戏:

1.结构游戏:

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建构材料如:纸盒、毛线、易拉罐等。鼓励幼儿进行主题构造活动,幼儿对积木特别喜爱。教师通过启发提问,引导幼儿丰富构造内容,指导幼儿同伴间相互合作、相互协商。让幼儿有目的的认识各种材料,有意识的拼搭,从简单到复杂。指导他们搭建《我们的幼儿园》、《机器人》、《春天的公园》、《各种各类的房屋》、《大马路》、《美丽的家园》、《未来的小学》等幼儿喜欢的物体。培养他们多观察生活周围的物体,激发他们对物体塑造的兴趣。并且根据主题添置材料,安排活动场所,引导幼儿自觉遵守结构游戏规则,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游戏,让幼儿学会了幼儿自己整理材料,评价结果。

2.表演游戏:

有目的指导幼儿完成本学期所学的故事、诗歌等表演,向幼儿作示范性的表演,不仅可以激发幼儿对表演的愿望和兴趣,还可以帮助他们积累表演的能力,学会各种表演的技能技巧,教师参与幼儿的表演活动,给幼儿起到引导、启发的作用,鼓励幼儿大胆去尝试、体验角色的含义,理解作品的内容。幼儿同伴间相互商量设计情节、分担角色、准备道具。与幼儿共同制作表演所需的纸偶、头饰等。很好的完成了本学期表演游戏活动的目标。

3.音乐游戏:

是幼儿爱好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大胆地唱歌、跳舞,感受音乐美、抒发幼儿美的情感。提高幼儿对作品的理解能力,并指导幼儿创编游戏情节。在音乐中创编自己喜欢的动作及舞姿。提示幼儿遵守音乐游戏的规则。对本学期音乐内容有计划的进行,很好的完成。

4.体育游戏:

我们加强体育游戏的开展。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为幼儿制作了沙包、尾巴、纸棒等体育小器械。同时利用幼儿园的环境设施利用晨间、午间将开展一些体育活动,如:走轮胎、踢足球、过吊桥等。幼儿能遵守游戏的规则。在游戏中幼儿的创新能力、勇敢精神和集体荣誉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儿在游戏中的合作能力,游戏的主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5.智力游戏:

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如:棋类、拼图、接龙卡等。鼓励幼儿主动收集、材料,要求幼儿遵守游戏的规则,鼓励幼儿之间相互学习,通过语言讲解游戏的规则。要求幼儿能独立地进行游戏,鼓励幼儿自行选择游戏的内容。引导幼儿共同研究,自行解决遇到的问题,在教师的鼓励下一些胆小幼儿都能积极参加游戏。培养幼儿对智力游戏的兴趣,养成幼儿爱动脑,善于思考、克服困难的习惯,。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都明显提高。

第2篇:游戏活动总结范文

【关键词】 区角游戏活动 创设 引导 反思

幼儿园区角游戏活动是我国幼儿园普遍都涉及的教育活动。在区角游戏活动中,游戏的形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性学习,其适合幼儿学习的年龄特征。区角游戏活动的空间区布局上更加细化,充分利用了有限空间,让游戏种类最大化,保证每种游戏都有独立的空间、每位幼儿都有材料可操作。游戏中的教师也转变了自己的角色与定位,在游戏活动中更多的是引导者、记录者,而不是主导者。

1 区角游戏活动的目标确定

1.1 以《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目标方向,其区角游戏活动倡导个体独立、自主、专注、愉悦、探究等多种学习品质,注重游戏活动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以及良好品质的培养。在此基础之上,选择游戏种类,制定出适合本班年龄的游戏目标,并把目标细化,使每种游戏目标与班级孩子的能力、发展相匹配。

1.2 每种区角游戏活动目标设定之后,及时思考、适时调整目标。依据游戏目标的特点来规划游戏材料的投放。有了规划之后,才能更有效、更有层次的升华各个区角游戏活动,并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

1.3 在实施目标时还需注意幼儿能力的差异,根据幼儿差异性适当调整每种游戏的层次目标,以及制作材料难易度的把握。还需注意幼儿性别的差异,尽量选中性的游戏,考虑男孩的发展需要。因为幼儿园基本上是女性教师,所以在设计游戏种类以及目标达成方面有性别趋向。

1.4 区角游戏活动还有主动性原则、探究性原则、安全性原则的目标要求。主动性原则就是趣味性强,简单明了的目标要求,幼儿一看就知道该如何操作;探究性原则就是给孩子一定的思考空间,具有可操作性;安全性原则就是通过不同的形式,提前拆除安全隐患,为幼儿成长提供真实的环境。

2 教室区域的布局

班级老师对本班空间仔细分析,初步设计本班的空间布局以及游戏种类。在最初设计空间布局时,就会把所有的游戏种类、游戏点,划分到具置。当然类似的游戏种类最好放在一起,以免日后操作时相互影响。例如:中班区角游戏活动计划。①地面上有声游戏种类如量一量、装箱工、跳格子会放在相近的角落;②墙面、门面较安静的游戏有串编小鱼、我家住几楼?玻璃画;③固定桌面操作的游戏如装配笔、瓷砖画、这是谁的电话号码?拧螺丝、开箱取宝等;还有空中游戏如挂果篮、晾衣服、晾袜子等。

经过班级老师初步设定之后,年级组一起教研、讨论。在讨论中不仅分享自己的设计意图、空间布局,还梳理出适合本年级组幼儿的游戏种类。还可以去各班教室实地考察、分析,给出一些建议。值得注意的是,别人的意见只作为参考,最终还是根据实际情况而设定本班的游戏种类、游戏点以及空间布局。

3 游戏材料的投放

3.1 年级组讨论后,以年龄组的形式发出书面邀请家长倾听讲座《区角游戏活动对幼儿的发展》,其目的是让家长了解区角游戏对幼儿的发展。讲座之后再书面通知家长需要哪些废旧材料?在通知书上一定要注明“我们需要哪些废旧材料?这些材料我们将如何用?游戏活动对幼儿有哪些发展?等等。”只要继续让家长知道幼儿园的目的和用处,他们都会主动配合,收集很多的废旧材料。小到一只废弃的笔,大到巨大的纸箱。

3.2 班级内部整理材料时,尽量用各种纸箱、盒子装好每份材料,并在每份材料盒上贴上标记,以便日后定点定份投放。在每份材料投放之前,还需在固定的位置上贴上与盒子上相同的标志,以便操作时取放归还,培养幼儿良好的整理习惯。

3.3 投放游戏材料时一定要循序渐进,且只需2~3种游戏材料试投(如果年级组有游戏种类相同,可以分工制作,这样省力省料。)每个游戏活动都应该由易到难。在投放之后要继续观察,根据幼儿能力的差异性继续调整、更换,这样才能充分尊重幼儿的个体发展。例如:(中班)走迷宫,能力弱的幼儿做10个点迷宫游戏、能力稍强可练习15~20个点的迷宫游戏、能力强的幼儿还可以玩立体迷宫图等。

4 区角游戏活动中的引导

4.1 首先在游戏之前建立一定的游戏规则是必要的。一定要把“游戏点、一种游戏一点一人玩、幼儿找点”等游戏规则告知幼儿。其次是游戏时,也不可一味地要求幼儿探索,什么都不介绍、引导,幼儿在茫然的状态下也会出现许多情况,这种做法对幼儿的发展也是非常不益的。在幼儿提出问题后,应及时解答,如果真的不知道,要告诉幼儿大家一起收集资料解决,但要注意自己的态度、语言,千万不要扼杀幼儿的好奇心……所以在游戏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态度及引导语对幼儿的探究行为有很大影响,教师在游戏活动中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中班案例:盒子里的秘密

材料准备:大纸箱、电筒

游戏目标:幼儿学习装配手电筒,并用它找纸箱里的秘密。

游戏玩法:①把纸箱的一面掏出2~4个各种形状的洞;②打开纸箱底部,在纸箱墙壁上贴一些照片、时事政治等图片。形式不限,但不宜在开始时太多。(可选取平常不爱表达的幼儿图片或新来的小朋友图片,让大家多认识他、关注他等。)③放在光线不强的地方,让幼儿用手电筒观察,在观察之后讲述所见所闻。

观察记录:一名幼儿玩“盒子里的秘密”游戏时用了10分钟左右摆弄手电,手电筒未发光。一名生活教师走过去看了看,告诉他:“你装的电池不对,正负极没有对齐。”然后自己装上手电筒递给幼儿,转身离开。

分析:教师的行为对吗?她的引导语正确吗?

讨论结果:分情况引导。①幼儿没有多次尝试的情况下,直接询问教师,教师应引导他多去尝试;②幼儿多次尝试,没有求助于教师的情况下,教师应该给他充分的探索时间,不能直接介入并帮助幼儿完成任务;③幼儿多次尝试之后,不能自己解决并求助于教师时,称其这对电池没电,教师应蹲下来操作一次,使电筒发亮。告知幼儿有电,请继续尝试;④幼儿在得知有电的情况下,仍然不能使手电筒发光,并求助与教师时,教师应蹲下身来,慢慢装上电池,使其发亮,并慢慢滑出电池。让幼儿仔细观察,不讲解任何问题;⑤幼儿得知电池有电时,并多次操作后未求助于教师就主动放弃时,教师应及时介入,安抚幼儿情绪并鼓励他尝试,并按上述方法操作一次;⑥幼儿在上述方法中还是不能观察到,教师可以直接告诉他方法,尽量用比喻、有规律排队等方式引导。

4.2 在游戏中,总会有一些幼儿会成为“边缘人”游离于活动之外,不管是什么原因,老师都应适时介入、引导。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教师除了适时介入之外还应思考,为什么会这样?是材料太少了吗?还是游戏本身设计有什么问题?等等。

4.3 如果幼儿游戏时情况良好,老师应该及时记录、了解幼儿实际的操作情况,并在活动中观察空间布局怎样才会更好?游戏种类是否适合当前幼儿的发展?幼儿互动的情况如何?这些都是需要教师在现场发现问题的,并及时记录下来。

通过上述,可以看出区角游戏活动中教师的角色也很重要。教师的引导态度、语言,对幼儿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教师在引导时一定要多思考、勤反思,创造更好的游戏环境,培养幼儿更强的学习、探究能力。

5 游戏活动中的反思与总结

5.1 幼儿游戏后自我总结反思。每次游戏后都要归纳、总结、反思。其原因是幼儿在游戏活动中都是相对独立操作的,所以需要一定的时间分享、交流、总结,并能让每位幼儿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与发现,所以分享总结的时间相应的多了,这样的分享总结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更优质的游戏活动。

5.2 教师总结游戏活动。游戏活动结束后,并不能以幼儿分享、总结为止,教师还需整理幼儿的讨论、反思,并做下记录。记录之后,还把各个问题抛出与各位老师一起讨论,“今天的活动现场有哪些问题?有什么需要改进……”以便以后游戏。还需准备“区角游戏问题本”,这个不仅作为日常观察记录,还可作为问题讨论本以及突想本等。有专用的笔记本在公用的地方大家都可记录、反思、总结,对每个幼儿的评估也有依据。

5.3 班组长教师总结反思。班组长教师不仅收集幼儿、教师的意见外,还要善于与教师交流,并有计划、有目的的归整近期游戏活动内容。在区角游戏活动中,班组长教师还善于分配任务,如果只靠个别教师来完成这么大的工作量,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老师之间的分工与合作,都需要班组长教师协调并密切配合才行,这点是非常重要的。

陶行知教育专家曾说过:“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幼儿教育还需不断地努力实践、总结,才会适应当下幼儿教育的发展。在区角游戏活动实践中,应继续思考并实践,让区角游戏活动为幼教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徐萍.幼儿区角活动[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

第3篇:游戏活动总结范文

一、游戏的选择

选择游戏应与教学计划相吻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在内容选择上应考虑不同素质的提高,教材内容应多样化。

(1)选择一般身体发展的作为准备活动的游戏(如“拉网捞鱼”等)。

(2)选择配合基本教材的作为辅助练习的游戏(如“迎面接力跑”等)。

(3)选择完成某些教学训练任务的为教学训练手段的游戏。

(4)选择能使游戏者大脑皮层的兴奋性达到高度集中,把其注意力集中到教学训练中来的游戏。

二、游戏的讲解

(1)首先应注意教师与游戏者站立的位置,教师应站在游戏者都能看得见和听得清的地方,讲解要简明扼要。并注意不让游戏者面向阳光或迎风站立。

(2)讲解游戏的顺序为“游戏的名称;场地布置;游戏者的队形及站位;游戏的方法;游戏的规则与要求;游戏的结果。

(3)讲解的要求:为了让学生掌握游戏的过程和方法,应采用讲解与示范,既要讲解示范游戏的方法、规则和要求,又要讲解示范动作的结构和要领,帮助游戏者掌握正确的动作。此外,在讲解游戏内容时,还要对游戏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及其自然常识的教育。

三、游戏的领导

游戏应在教师规定的信号下开始,在进行中,教师应观察游戏者的行动,及时补充说明游戏的方法和规则,使游戏能正确地进行;及时教育参加者自觉遵守规则、尊重裁判员,对于违犯纪律的行为,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教育;教师要善于观察与调整游戏的活动量,如发现运动负荷不足或过大时,应增减活动的紧张程度、比赛的次数,扩大或缩小场地,或者进行轮流活动和短时间的休息。如发生偶发事件应及时进行教育。

四、裁判员和裁判工作在游戏过程中,裁判员要严肃、认真、公正、准确

只有客观地评定游戏结果和监督遵守规则的情况,才能保证游戏的教育作用,否则就会降低游戏者的情绪,甚至会发生互相争执。裁判员通常是由教师担任,也可以由游戏者担任,以培养他们的独立工作能力。教师要全面观察整个游戏的过程,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

五、游戏的结束与总结

游戏结束后,对游戏应进行总结,首先要公正地评定游戏的结果。对整个游戏与个别人要作出奖评,指出各队在发挥集体力量和遵守规则、执行规则方面,在技术、战术的运用和发挥上的优缺点。对在游戏中表现好的,应提出表扬,对游戏的失败者,不应指责,而要多从积极方面鼓励他们,克服缺点,争取下次取得胜利。

第4篇:游戏活动总结范文

一、亲子游戏与亲子关系的内涵

(一)亲子的概念

“子”是指孩子,“亲”就是指孩子以外的家庭内部成员,主要指孩子的双亲。亲子教育不同于我们通常理解的以家长为中心的“家庭教育”和以儿童为中心的“儿童教育”,其核心内容是父母与其子女相互尊重、共同教育、一起成长。

(二)亲子游戏的内涵

亲子游戏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和祖父母与孙子女之间的游戏行为。它是以孩子为主体,父母为主导进行的,是亲子教育中的核心内容及主要元素,也是实施亲子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在游戏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亲子游戏的发生先于其他游戏,即孩子一生下来就与父母和看护人有了直接接触,从而发生了最早的亲子游戏。

二、当前亲子游戏活动在幼儿园开展所面临的困境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本研究将选取我园50组家庭作为研究对象开展调查研究,结合文献研究法,让成人充分认识到婴幼儿时期亲子游戏活动对培养良好亲子关系的重要性,并且寻找到更多好的亲子游戏活动或有效的对策来促进亲子关系的发展。

2、调查方法:(1)文献研究法(2)调查研究法

(二)问卷的编制与实施

问卷以封闭式问题为主,开放式及半封闭式问题为辅。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家长、幼儿对亲子游戏活动的态度,亲子游戏活动的类型、条件创设及指导策略等方面的情况。初测问卷编制完成后,在随机选取的对象中进行试测,请有关专家对问卷的每个问题打分,问卷回收之后,对于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修改,然后请专家进一步矫正,最后形成正式的调查问卷。

(三)调查结果

1、家长与幼儿对亲子游戏活动的态度

(1)幼儿对亲子游戏活动的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在家庭中,幼儿常常喜欢与父母亲一起玩,而且幼儿常常要求父母陪他们一起玩,这表明多数幼儿都有与父母一起游戏的意愿,他们的游戏态度是积极的。

(2)家长对亲子游戏活动的态度。

99.3%的家长认为“与孩子一起玩,可以促进孩子身心发展,又可以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密切家庭关系”;在问到“在空闲的时候,是否经常与孩子一起玩”时,6.1%的家长选择“总是”,45.4%的家长选择“经常”,46.7%的家长选择“有时”,1.8%的家长选择“偶尔”;当孩子要求和家长一起玩时,68.9%的家长“先答应孩子,忙完自己的事情后,再与孩子玩耍”,29.6%的家长“欣然接受,立刻与孩子玩耍”,1.5%的家长“不想与孩子玩耍,会找各种理由加以拒绝”。

2、亲子游戏活动条件的创设

(1)亲子游戏活动的空间和时间。

75.8%的家长选择家庭和户外作为开展亲子游戏活动的空间场地,15.4%的家长选择在家庭中与孩子游戏,8.8%的家长选择在户外与孩子游戏。

(2)亲子游戏活动的类型

家长与孩子常玩的游戏类型依次为体育游戏(占总人数的74.4%)、智力游戏(占总人数的73.3%)、结构游戏(占总人数的68.9%)、角色游戏(占总人数的44.7%)、音乐游戏(占总人数的42.5%)、表演游戏(占总人数的41%)。

(四)开展亲子游戏活动存在的问题

由于对亲子教育的研究在我国起步时间还比较短,亲子教育的理论还不很完善,许多儿童家长对亲子教育、家庭教育对其社会的意义等问题还不十分明确;很多教育机构对亲子游戏活动如何开展还缺乏有效的研究方法;在教育理论上,对亲子关系、亲子教育、亲子游戏活动以及有关家庭教育中的种种文化现象没有进行详细的、动态的、情境化的描述;亲子游戏活动的主体,家长还普遍存在着缺乏科学的育儿经验,对亲子游戏活动认识不足以及不清楚如何开展积极、有意义的亲子教育等问题。常常有如下表现:

第一,家庭中房屋的面积很大,儿童的活动空间很大,为了孩子的智力开发,提供给儿童的图书、玩具也很多。

第二,家长往往因为没有时间或对亲子游戏活动不屑一顾的缘故,忽视甚至拒绝亲子游戏活动,而满足于孩子的单独游戏,从没有或极少参与孩子的游戏。

第三,活动内容简单、重复、单调,教育意义不充分,智力开发作用不明显。

三、关于幼儿园开展亲子游戏活动的对策

(一)主观层面上

1、正确认识游戏与学习的关系

游戏适应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游戏的过程是幼儿主动学习、主动建构经验的过程。在游戏中,幼儿一方面主动地去探索环境,并以原有经验为基础理解环境中新信息的意义,另一方面又主动地作用于环境、改造环境,实现着对原有经验的改造与重组,使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经验变得更为精确,进一步加深了对于先前经验意义的理解。

2、正确认识成人在幼儿游戏中的价值。

首先,成人参与游戏,无形中给幼儿以支持,这种支持行为可以被视为一种无言的沟通;其次,参与幼儿的游戏是与幼儿建立融洽关系的最好方法;再次,成人参与幼儿游戏,可以减低幼儿游戏时的不专心,延长游戏的时间。但是,成人的参与必须是正确的、适当的,过多地干预或纠正幼儿的玩法,可能会妨碍幼儿的创造或干扰幼儿游戏的进行,产生反效果。

(二)行为层面上

1、家长要为孩子选择玩具

玩具是开发幼儿智力的天使,它是为特定年龄阶段的婴幼儿设计和制造的。因此,家长要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特点正确选择玩具。科学研究表明,不同年龄的幼儿由于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不同,所需要的玩具也不同。

2、推广亲子园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亲子教育的理念凸显。亲子教育是家庭教育内涵的深化和发展,它包含亲职教育和亲情教育两个主要部分。前者是指“怎样做父母”的尽职教育;后者是指父母“如何与子女建立正向的亲子关系”的高情感教育。

第5篇:游戏活动总结范文

作为传统体育学校,我们不仅把精力要花在参加比赛上,更重要的是要把工作花在平时的教学中,只有通过平时的教学,在全体师生中形成乐于参与体育活动,形成一种氛围,才能促进学校体育整体工作的推进,这种工作必须在以游戏为中心的前提下才能完成。因为游戏是小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它的内容丰富多样,形式生动活泼,融趣味性、娱乐性、竞争性、健身性和教育性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符合儿童身心特点,对激发学生参加运动、掌握动作技能、增进身心健康和促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开发学生智力,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等,都有积极、重要的作用。因此,它是实施小学体育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实的有效手段。

游戏是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低年级教材主要内容之一。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游戏,是以课程目标导向来选编游戏内容、组织教育活动、实施教育评价的“主体性”游戏。这些游戏是以自身锻炼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标。

通过十几年的小学体育教学,我认为在组织游戏教学中,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结合游戏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游戏教学具有一定情节和思想内容,教学时要结合游戏特点进行思想教育。教学开始,要使学生明确游戏的目的、意义、要求,从而使学生自觉、积极地参加。在游戏过程中要针对学生表露出来的各种行为和情绪,运用表扬、批评、激励、鞭策等手段,及时进行教育。结合游戏规则,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结合奔跑、跳跃、投掷等各项游戏,向学生说明掌握这些基本活动技能的实用意义,启发学生自觉积极地学习和锻炼。要把思想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游戏教学的全过程。

二、做好游戏的组织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游戏比较简单,但必须做好各项组织工作,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进行新内容时,教师要讲清游戏的方法、规则,做必要的示范后,可先让学生试做一遍,教师给予指正后,即进行游戏或正式比赛。在学生练习时,要纠正错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动作。

要用最简单省时的方法调动队形,要充分利用场地和器材,要针对不同的游戏采用不同的队形,要做好游戏的分组。分队比赛的游戏,要做好人数不等的处理;以及做好体育骨干和裁判员的训练和使用等等。

游戏的分组十分重要,分组要考虑到游戏时要有适当的密度和运动量,要根据游戏的激烈性、对抗性和运动强度的大小,以及学生的身体状况,掌握和调节运动量。对体弱多病的学生要区别对待。对于竞赛性较强的分组,一般情况可以把男女生分开进行。在分组时,要做到各组人数相等,实力相近。如果各组人数不等,可以让多出的学生当裁判。

游戏规则要明确,裁判要准确、公正,并用最快的办法宣布成绩。要注意安全教育,预防伤害事故。

三、以传统的游戏教材为主要资源,进一步开发、创新

游戏内容浩如烟海,但不是一切游戏都可以作为教学内容。小学体育游戏,主要以具有我国民族特色作为教学内容。如“老鹰捉小鸡”、“破鱼网”等。根据这些游戏名称了解其方法、过程、功能、重点难点、教育内涵,以及与其他游戏及活动教材的纵横关系等,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情况确定教育方案,提高教学效果。此外,这些游戏具有进一步开发、创新的余地,在这些游戏原做法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多变化开发出一系列新颖做法,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尽情参与,积极动脑,不断领悟游戏内涵和提高活动技能,使学生越“玩”兴趣越高、思路越广、自信心越强,学生在游戏中的主体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使课程标准和各项目标得到全面实现。

四、充分做好游戏的准备工作,提高教学效果

为了保证游戏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前要充分做好对游戏教材的选择,确定课的基本任务,根据任务来选择教材。还要做好场地、游戏器材和教具的准备,布置要合理规范。

充分做好游戏教材的选择,教师选择游戏教材时,应以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为出发点,确定课的基本任务,根据任务来选择教材。还要充分做好对游戏场地、游戏器材和教具的准备,布置要合理。

五、游戏的总结

第6篇:游戏活动总结范文

关键词: 体育教学; 体育游戏; 玩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3-0198-01

玩是人的天性,人人皆不例外,只要很好地给予引导,这种“玩”就能得到升华,就能达到我们想要达到的锻炼身体的目的。体育游戏作为“玩”的高级形式正是实现这一目的的绝好途径:在“玩”中学习,学习动作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在“玩”中掌握,掌握了解锻炼身体的正确方法、要求;在“玩”中享受,享受愉悦身心的情感体验;在“玩”中体会,体会陶冶情操的崇高境界。

那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科学合理有效地运用这种“玩”的艺术,更好为体育教学服务,更好地担负起阳光体育运动所赋予的使命,笔者认为应该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合理选择游戏项目。这是一节课中运用游戏的的关键环节,游戏选择是否合适,会大大影响学生的练习兴趣。首先,要明确所选游戏的目的以及该游戏和本节课教学任务的关系。每一种游戏对于游戏者来说都是全身心性的,但多少还是有一些它的活动特点及其倾向性的,比如:跳绳接力游戏的主要特点是,以活动下肢为主,结合上肢与全身协调性的活动形式,身体活动的倾向性应为下肢,所以,它就比较适合以上肢活动为主的教学课,如:体操、排球、羽毛球等教学课程。在内容上有所搭配,在运动量、运动强度上也要尽可能合理,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一节课中上、下肢以及躯干都能得到全面的锻炼,同时使身体能够承受较合适的运动量、运动强度,真正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其次,要根据不同的季节选择不同的游戏,冬天应主要以活动大关节为主,如传统的打渔网、二不成三等。夏天应主要以活动小关节为主,如篮球的拍球、运球比赛等。再次,应注意性别、不同年龄段等的区别,大多数男生喜欢做求速度,有冒险,好刺激等类型的游戏,而大多数女生这则喜欢玩有智力,有技巧,讲配合等类型的游戏。高年级学生总体好动,低年级学生总体好静等等。因此,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游戏,才能得出不同的结果。

第二,游戏和主要教材的搭配原则。首先,以主要教材来确定游戏教材。游戏教材的内容必须以主要教材为依据,主要教材的内容确定之后才可以确定游戏内容,游戏教材的活动内容、活动的身体部位等尽量不要和主要教材重复,没一节课都要体现身体的全面发展,且不能影响正常的教学。当然,如果只是游戏课或练习课则另当别论,但仍要有主次之分,课的目的、任务要明确,万不可漫无目的、随心所欲。其次,运动量、运动强度要合理。要大小结合,轻重缓急。不可都大或都小,这样就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再次,主要教材和游戏教材的搭配,要做到使身体全面发展,要体现既要活动上肢,又要兼顾下肢,当然也离不开躯干,既要有一定的耐力内容,又要考虑有一些力量、速度、协调、柔韧等方面的因素,尽可能全面发展、全面提高。总之,主要教材是为了更全面的完成教学计划而准备的,但它同时也能够提高游戏的活动质量,游戏教材虽始终是为主要教材服务的,但和主要教材的合理搭配则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第三,控制好体育课中游戏时间以及不同环节中的游戏强度。体育课中的游戏时间和游戏强度在不同环节中是有所不同的,在一节课的准备部分中,游戏内容不能代替准备活动,活动关节、徒手练习都是每节课必不可少的,因此,游戏内容不得超过准备部分总时间的三分之二;在基本部分中,游戏内容不得超过本部分总时间的三分之一;而在结束部分则可以稍多一下,只要能达到放松的目的就可以了。这些时间概念仅作参考而已,不必过分强调。而游戏的强度大小则有所不同,除基本部分的后半部分强度可稍大一些外,其余部分的游戏强度尽可能不要太大,以免影响正常的教学内容。

第四,同一游戏在同一个班级的使用频率不要过高。无论是哪一种游戏,在同一个班级进行,尽量不要有过多的重复,以免引起学生的反感。

第五,转换不同角色,不断创新游戏。任何一种游戏玩过一段时间后,自然就缺乏新鲜感,刺激感,这是学生适应的结果。为了能不断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可以采用转换不同角色,提高不同难度,老游戏新改编等手段,以提高学生的练习热情和兴趣,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等优良品质。

第六,做好安全保障,防止不安全事故的发生。游戏有徒手的、持轻器械的以及通过障碍的等等,无论是哪一种游戏都要做到安全第一,活动第二,保障人身的绝对安全,避免体育课中的意外伤害事故发生,同时还要教育学生注意爱护器材,以保证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和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七,体育游戏在陶冶情操中,学生活动后,恢复身心活动是体育课必须具备的教学程序,放松运动的游戏内容和形式力求做到轻松、活泼、精彩幽默,使机体的生理、心理得到放松。在教学时,如我们可以选用“信任”游戏,将全班分成每五人一组,其中一人站中间,闭眼、双手交叉放在胸前,其他同学手拉手在他周围围个圈,圈里的那位同学和围成圆圈的四位同学按相反方向慢慢转圈,当圆圈里的那位同学问:“同学们,我可以信任你们吗?”另外四位同学回答“可以”!这时中间那位同学往某一方向倒,其中四位同学必须确保这位同学的安全,把他牢牢接住,如此方法依此进行。也可以选用“放礼花、爆气球、遨游太空”等等游戏形式进行放松教学。因为小负荷游戏的运用,学生做起来认真,积极性高,有利于消除疲劳,促进身体机能尽快恢复,让学生从兴奋紧张状态过渡到相对平静的状态,使体育教学在愉快的、欢乐中完成,融学习、锻炼、娱乐为一体,完美地结束一堂课的学习。

总而言之,作为体育教师应不断积累知识,努力探索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利用“体育游戏”进行教学时非常适合新课程改革理念。合理选择好体育游戏,可以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因为通过教师的引导,创造情景,给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使传统的体育教学转变为快乐的体育教学,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体会到玩在其中、乐在其中、修行在其中,真正做到了“懂、会、悦”三者有机结合,提高体育课教学的实效性,最终达到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目的。游戏可以贯穿体育教学的始终,在每个教学环节中都要尽可能的渗透游戏的要素,这不仅要体现在活动内容上,在语言描述、肢体表述等方面要都要尽可能的有所准备。让学生听起来有滋有味,动起来生龙活虎,做起来认真踏实,使体育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多姿多彩。

参考文献:

[1] 学校体育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第7篇:游戏活动总结范文

一、历史经验

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第一个系统地研究了儿童的游戏,并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础。他认为:“儿童早期的各种游戏,是一切未来生活的胚芽;因为整个人就是在游戏中,在他最柔嫩的性情中,在他最内在的倾向中发展和表现的。”继福禄贝尔之后,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创建了幼儿园教育的一系列教学法。蒙台梭利课程,包括感觉、动作、肢能、语言和道德发展等,使个体成为一个身心统整合一的人。“自由”与“纪律”合一,“个性”与“群体”兼顾。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游戏是有益于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发展的活动。从以上的历史经验来看,我们思考如何通过游戏活动加强幼儿行为规范的养成是一条正确的道路,但是如何设计、实施这样的游戏活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这就需要广大幼儿教师多思考、多观察、多学习、多总结,从实际教学中得出可行的“游戏教学”。

二、实施方式

(一)明白游戏的“隐性”价值

“隐性”的教育指的是潜在的、非正式的教育,是一种建立潜在经验的方式。而游戏就是“隐性”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和组成方式。日常的游戏活动是一种无计划的学习活动,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来促进儿童行为规范的养成的。例如,在自由活动的时候,幼儿自己决定和谁一起玩,玩什么,在哪里玩,如何玩等。在这之中,幼儿无形中学会了选择,制订规则,遵守规则,这就是游戏的“隐性”价值。这里的“隐性”价值亦是幼儿在行为、思考中的“迁移”,一种已有经验的转移运用。

(二)掌握幼儿游戏设计的基本原则

1.娱乐性与认知性相结合的原则。游戏活动的目的首先在于借助游戏的娱乐性以改变儿童对某些枯燥、乏味的传统教学方式的厌倦心理;使他们积极地投身到教学活动中去。例如,在音乐歌唱活动中,教师如果只是单一的、多次的重复式加强幼儿对于某一歌曲的训练,这样极易造成乐感疲劳。如果教师在歌唱活动中加入舞蹈动作或引导幼儿为歌曲创编舞蹈,或者以歌唱比赛的游戏形式进行活动,这样就能引起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与快乐情绪,使活动的目标更易实现。

2.具体活动和反省抽象相结合的原则。教师在组织游戏活动时既要让幼儿有具体实际的游戏活动,又要引导幼儿对游戏过程和游戏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从而帮助儿童从具体的活动对象及活动过程本身中抽象出概念、定义、原理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及规律。例如,在健康活动《我们的鼻子》中,教师就是这样来做的。通过欣赏PPT中不同的鼻子,了解鼻子的功能,知道一些保护鼻子的方法。在活动中,幼儿通过游戏,掌握了生活习惯、安全意识这两方面的行为规范。

3.自由选择与全面参与相结合的原则。教师在组织游戏活动时既要使儿童有选择的情感,又要引导和组织全体幼儿参与到规定的游戏之中,并成为游戏活动的主体。例如,美术教学活动《梦想画》中,教师组织孩子说说自己的梦想,并要求孩子将梦想画下来,从说梦想到画梦想的过程中,既有幼儿自由选择梦想的情感,又有全体幼儿参与到规定的游戏之中的目的。

(三)教学设计与游戏设计目标相一致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目标的制订是关键的,制订的目标既要符合(纲要)规定满足儿童的身心发展,又要考虑到上行计划的实施。所以,我们在设计游戏时要充分考虑到游戏对幼儿行为规范养成的实际作用,从而设计游戏,不能单一地为了“游戏而游戏”。

三、评价与反思

在学前教育实践中,对学前儿童游戏进行评价也是实施游戏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教育反思是对我们已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的一次“再创作”,是教育教学后的再学习。教师要对自身在教育教学中所进行的游戏活动进行长久、持续、科学的验证,不断地总结经验,进行反思,改进游戏,从而达到我们自身与幼儿共同的“最近发展区”。

第8篇:游戏活动总结范文

一、游戏教学的设计原则

英语游戏教学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强调的是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创立一个自然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在完成英语教学游戏的过程中,通过意义的磋商来交流,通过游戏来使用语言,从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特别是语言交际能力。

1.游戏应体现教学目的。课堂游戏的设计应体现教学的目的,设计的游戏应能更好的帮助完成教学。曾听过一节公开课,内容是关于问路。开课的教师所设计的其中一个游戏是:请五位同学到讲台上来,教师给他们出示一些关于颜色的单词卡,请这些同学快速说出来,谁说的快且准,谁就是获胜者。此游戏的目的是复习单词,但内容却是关于颜色,与本课的话题――问路没有多少的联系,且参加的对象只有这五个学生,与教学目的不一致,纯粹是“无用功”,像这样的游戏明显背离了英语教学目的。

假如用“交通指示图标”的卡片代替“颜色”的单词卡,让全班学生抢答,快速用英语说出这些图标所表达的意思,也许效果就大不相同了。如把全班分成四组,来个竞赛,比比哪组说的快,答得准,那大家就都被动员起来了,同学们都将认真地看、做出回答,这么一改,学习效率就大大提高了。由此可见,要让英语游戏教学真正达到提高英语课堂效率,应对游戏活动精心设计,力求使游戏活动自始至终都不偏离教学目的。

2.游戏活动情景交际性。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提出这样一个概念,他认为,一个语言学习者不仅应该有判断句子是否符合语法规则的能力和造出语法正确的句子的能力,而且他还必须懂得准确地使用语言,即对不同对象使用不同的语言。因此,培养学生英语的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即要培养他们能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恰当地使用语言。真正的交际活动应有三大特点:信息沟、选择性和反馈。缺少这些特点的对话就很可能是简单的句型操练,而不是真正的交际。例如:教学:

A:Is this a pen?

B:Yes, it is.

对话双方都知道该物品,只是为了练习词汇和句型才进行以上对话,这样的对话也不是真正的交际活动,因为两人之间没有信息沟的存在。当一个人不了解某事与另一个了解某事的人交换信息时,信息沟就存在。因此,教师在设计语言教学游戏活动时也应注意交际活动的三大特点,让学生产生交流的愿望,变“让我说”为“我要说”。而游戏能创造接近现实的生活情景,能创造接近生活现实的语言情景,语言情景又可提供语言交际场景。如:找主人的英语教学游戏,学生不知道教师手里的物品到底是谁的,只有通过用语言最后找出答案,这样就产生了信息差,让学生产生了一种说的愿望,也就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就是说,游戏活动设计的语言要近于交际,要设置一个舞台场面,让学生借助这个舞台进行语言的交际,避免一些机械的句型操练。教师要通过创设生活中的模拟场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言的游戏活动,尝试在语言游戏过程中使用甚至是创造性地使用语言,进而促进他们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进行沟通的能力。

二、游戏活动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明确游戏活动的规则。学生明确游戏规则是游戏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教师在游戏前一般会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介绍游戏规则:语言讲述法,它适用于规则比较简单、易于表达的,大部分学生都已熟悉掌握的游戏;肢体示范法,它主要适用于单靠教师的口头表述难以理解的比较复杂的游戏。教师可以选几个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与其合作示范着演示游戏,或在教师口头讲解后让其示范游戏。

2.游戏活动应面向全体。教师在设计游戏活动时,应充分注意学生的参与面,要尽量设计适合多人参与的游戏方式,特别是要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具有团结协作的竞赛类游戏,要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能有展示自己的才华同时又能为集体争光的游戏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潜能。教师对表现出色的学生和进步明显的学生要及给予表扬、肯定,进行点评,并进行适度物质鼓励,这样才能让游戏的效果达到最佳化。

3.关注学生参与的热情。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直接影响着游戏的效果。学生的热情是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心理倾向的体现。兴趣越浓,学生的参与热情就越高涨,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掌握知识也就越快。热情调动起来之后,教师还要注意热情的保持。在分组游戏时,各组的实力应注意均衡,如果小组间实力悬殊,胜负没有悬念,肯定会大大抑制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在活动竞赛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微调得分标准,尽量避免造成小组间的差距太大,这样即使落后一方也会全力以赴,继续争取,始终给他们以希望。

4.注意调控活动间的纪律。游戏活动要组织有序,活而不乱。在游戏过程中,学生往往过于兴奋产生一些“混乱”的现象,教师要善于观察,注意维持好游戏过程中的课堂纪律。但恰到好处的约束需要艺术,太紧太呆板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学生的积极性。游戏时教师可利用游戏规则和奖罚机制来有效控制课堂纪律,切忌失态发火,要耐心用“及时刹车法”“表扬法”来鼓励学生,有序有规则地进行游戏。

5.活动后应及时总结。游戏后的总结不仅重要而且必要。有些学生在游戏时兴致高昂,但有时对游戏中的知识一知半解或模棱两可,总结可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进一步明确游戏所操练的句型结构和所要掌握的语法知识。教师也可从中总结游戏的成功与不足,更好地为今后教学服务。

三、结语

第9篇:游戏活动总结范文

一、创设情境——体现游戏的生活化 

《指南》中指出要让幼儿“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因此教师要创设有助于促进幼儿成长、学习的游戏环境,让游戏贴近幼儿的生活,教师将数学问题巧妙地设计到生活情境中,以此来组织数学游戏活动。例如“过小桥”游戏,教师创设建桥的生活情境,引导幼儿在竞赛过桥游戏时发现桥有宽窄不同,影响比赛的公平性,要想公平,幼儿就要搭建同样宽度的桥,这就必须会测量、选择同样宽度的砖进行搭建,这种“生活化”的数学游戏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充满数理逻辑的生活情境,让幼儿以数学的思维和方法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幼儿感受数学的有趣,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同时也暗示幼儿“数学来自于生活,而又回归生活”。 

二、增加变式——体现游戏的递进性 

教师根据游戏和幼儿的实际需要,适当地改变游戏的材料、方法与规则,这就是游戏的变式。游戏的材料、方法与规则直接影响游戏环节上的递进性、层次性。教师可及时地对材料进行添加、更换,让幼儿反复操作,给幼儿提供更多的游戏和发现的机会,不断地给予幼儿新的刺激,使幼儿变被动为主动发现,同时也是游戏前一个环节为下一个环节作铺垫,层层递进,环环紧扣。例如在序数游戏“占房间”中,教师先从一层开始,让幼儿辨别从不同方向找房间,然后通过楼层的增加、任务标志的更换和干扰,对幼儿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和准确性提出挑战。 

三、丰富形式——体现游戏的多元化 

数学游戏中可以采用一个游戏主题贯穿始终,也可以采取各个环节运用不同形式的游戏。例如“闯关探宝”游戏就是融情境游戏、操作游戏、竞赛游戏、运动游戏的多种形式的一种游戏。游戏中通过设置小组队员通过三座不同难度的城堡闯关探宝的情境,以及幼儿在音乐的伴随下走过平衡桥去选择、操作、镶嵌正确的图形,看哪一队用最快的速度过三关得到宝藏这一多元化的游戏形式,更好地增强了游戏的趣味性,给予幼儿多方位的刺激,又能适应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 

四、适时指导——体现游戏的自主性 

幼儿是游戏的主体,教师是幼儿游戏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在数学游戏中,教师应丢弃自己预设和认为的完美,应追随幼儿的游戏节奏和思维,给予幼儿适时灵活的指导,以促进师幼、幼幼之间有效的互动。教师要按照“最少的干预、最大的激励”的原则把握指导策略,观察幼儿的游戏过程,鼓励幼儿独立思考,支持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促进幼儿主动学习。教师也要尝试和幼儿一起玩游戏,从教学中抽身出来,在游戏中主要起服务、引导与协调的作用,或以参与者、评价者的身份进行启发与引导。 

五、重视分享——体现游戏的延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