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民国文学范文

民国文学精选(九篇)

民国文学

第1篇:民国文学范文

给现代孩子们上一堂“真善美”的作文课。

——“新概念之父”、萌芽杂志主编赵长天

2011年网络热议民国小学生作文,引发对当下小学生作文“假大空”的反思热潮,一时间成为炽(chì)烈话题。

想找到作文的秘诀吗?

读完爷爷奶奶小时候的作文,你便可以成为作文高手。

这些作文,来自已经远去的年代,出于我们祖父辈之手!文字或淳朴,或雅致,带着那个时期特有的风韵!立意的健康、表达的诚实,足以为现在小学生作文提供借鉴。率真的情感、童稚的趣味,更让人赞许和感动!

【精彩章节】

美丽的春天

刘炳章

在春天的时候,风和日暖,草木萌芽。我们若到野外去玩耍,真觉得有无限的乐趣。百花盛开,蜂蝶飞舞,地上绿的绿,红的红,光辉灿烂。树上的小鸟唱着很优美的歌,花间的蝴蝶跳着很活泼的舞,一切都显着活跃的气象:那黑黄色的高山也渐渐地改变了,红红绿绿,点缀得非常好看。竹子被风吹得软绵绵,山边田野的桃花,好像是女人穿着的花裙子,杨柳弱袅(niǎo)的枝条,随着风摇摆,实在有趣,因此大家都说:“春天美丽。”

夏天到了

张国昌

可爱的春天过去了,夏天来了。小燕子在巢里叫,青蛙在河边跳,小孩子们手舞足蹈。河边的青草,也随着风儿摇动。来来往往的蜜蜂,趁着温暖的日光,不住地做工;爱唱的布谷鸟儿,在树林的中间朗朗地吟着“快快布谷”的曲儿。各种花儿,白似银,黄似金,绿似翠,都有一种笑容,处处可以舒畅心情。好美丽的夏景啊!

村 景

王锦元

我家住在茅村的东南角上,大门前是一个池塘,三面有水田,一面是旱地。春季里,天气温和,我和邻家的小孩,一起在池塘旁边玩耍。那里的鱼多极了,池水澄清,水底的游鱼,我们看得明明白白。还有数十棵小藕,那圆形的荷叶,浮在水面上,摇摇摆摆。岸上的人物,映在水中很清楚。

仲春以后的风景,越来越美。田里的农人,他们拿了一把青秧,一棵一棵地插着,嘴里还唱着好听的歌儿;牛车上的孩子,等牛懒得拉车时,用鞭子去打。堤边有青青的垂柳,有小小的石山,有绿草红花铺在地上:这便是春季的美景。

第2篇:民国文学范文

政府性路径:重在加大政府的保障力度———此乃媒介素养教育发展之前提

首先,政府要在法令政策上引导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政府要完善各种相关的法规,规范媒介的传播行为,保证媒介素养教育必需的良好社会环境。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政府有关部门还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将媒介素养教育的要求和内容固定下来,成为各级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例如在《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中增加相关的条文,或将未成年人媒介素养教育列入实事工程,从而以更强大的舆论引导、更充裕的经费投入、更广泛的社会动员来推进此项工作。政府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只有政府介入才能保证学校媒体素养教育的顺利实施,政府必须颁发相关的课程纲要,使媒体素养课程在学校中具有合法的地位。这样,媒介素养教育便能够在学校和社会上引起人们的重视并正式开展。其次,政府应关注媒介素养教育,对媒介素养研究给予资金和人才支持,并积极推进大众化的媒介素养教育,使媒介素养教育走向基层、走进群众。在我国,相关部门已经作出了一些积极的尝试,例如:在2004年1月,中国传媒大学申请设置的传媒教育硕士点经国家教育部备案批准;2004年7月,《光明日报》公布了国家教育部的重点招标课题“媒介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等。这些实践活动,都表明了我国政府已经对媒介素养教育的推进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措施。

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实施媒介教育大众化,需要建立一定的组织机构来督导和协调此项工作。政府应该建立相应的督导与协调机构,有学者建议,由宣传部门牵头,组成新闻、教育、文化等部门共同组成的机构,负责此项工作的组织、协调,具体工作可由教育部门多承担一些。采用这样的方法可以更好地推动媒介素养教育。最后,媒体素养的师资培养更要靠政府介入,政府要考虑对一部分教师进行短期或中长期培训,让他们先到媒体素养教育的岗位上,并且还要把媒体素养的内容增设为师范院校的正规课程,培养未来的师资。这些都要靠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规定,持续关注媒介素养教育,对媒介素养研究给与资金和人才支持。政府部门除了加大对媒介素养教育的政策、资金等支持外,还需要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政府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提高政府机构工作人员的媒介素养,即对公务员进行媒介素养教育;二是提高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如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和新闻发言人制度。政府部门率先提高自身媒介素养,首先要提升政府官员的媒介素养,对公务员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政府作为社会结构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其自身的公信力影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因此,对公务员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让公务员了解媒介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并提高他们运用媒介的能力。尤其是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新媒介的广泛应用,给公务员的处事能力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提高公务员的媒介素养,是政府部门提高自身媒介素养的途径之一。提高政府自身的媒介素养,还要求政府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和新闻发言人制度。2008年5月1日起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明确了我国4.5万个政府网站应当承担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职能,条例规定行政机关应当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主动公开政府信息。但是,北京大学公众参与研究与支持中心的《中国行政透明度年度报告•2009》表明,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行政透明实施不尽乐观,同样是省级政府的门户网站,在主动公开信息方面有着天壤之别。因此,政府应该主动公开信息的内容,特别是行政收费信息公布应及时、全面;通过明确公开时限和建立多部门公开信息的协调机制,保障主动公开的及时性、准确性;政府公报的出版要连续性强,分类细致,便于查阅;政府网站的集成度高、检索功能完善、栏目设置合理,这样才能发挥政府信息公开“第一平台”的作用;新闻会制度必须规范化。

学校性路径:重在发挥学校的主体功能———此乃媒介素养教育之主导

我国许多高校在新闻专业正式诞生前,都开展过对学生广泛意义上的媒介素养教育。当然,现在我们所讲的媒介素养教育已经超越了高校新闻教育的范畴,是更大范围、更大规模、面向全社会的媒介教育。在媒介素养教育过程中,应该发挥大学的中坚力量。大学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先天优势,因而大学应该作为率先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主阵地,以大学为依托,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应该成为当下中国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实验和实践的突破口。由于媒介素养教育和高等新闻教育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高校新闻院系又有这方面最充足和宝贵的师资。因此,发挥大学的作用,充分依靠高等新闻院校,充分发挥新闻教师的作用,就成为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最佳选择。当前,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课程并没有在大学的专业教育中形成体系,对媒介素养有所涉及的只限于新闻等相关专业,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这种课程设置日趋落后。媒介素养教育不能只限于新闻等相关专业,应该在大学教育中扩大范围,将媒介素养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全部专业,使之成为基础课程。林爱兵、王希华两位学者在《面对当代受众:媒体的素养教育》一文中谈及在大学中施行媒介素养教育的两种策略。第一种方法是以新闻传播学专业为中心,向大学内部的其它专业和学生横向辐射,也就是说让新闻传播专业担负起探照灯的使命,通过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师和学生的力量,将媒介素养教育的影响传播到本校其它专业的学生。具体方法是,第一步将媒介素养教育辐射到本校一些相近的专业,比如文学专业、语言专业、艺术专业等;接下来将媒介素养教育进一步辐射到更大范围的其他专业。还有一种可行的方法,就是是通过大学进行外部横向铺延,这种方法的范围有所不同,指的是不同的学校之间进行交流。如大学与大学之间设有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科点相互沟通和合作,逐步丰富传媒教育资源和经验,建立成熟的媒介素养教育框架体系。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媒介素养教育需要的教材、组织相关专家进行师资培训、组织媒介素养专业人员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建立媒介素养专业网站、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论坛。等条件成熟后,向其它没有媒介素养教育专业的院校提供教学支持、宣传及推广媒介素养教育等等。从上面这两种方法可以看出,大学的媒介素养教育最主要的还是要学校来推进,这样可以取得巨大的成就。因为自上而上地推广媒介素养教育,能够全面、有效地实施。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比较可行的方法,这种方法是自下而上的推进媒介素养教育,其推动主体为大学生。例如有条件的大学或者新闻与传播院校可以选择当地一两所中小学或一两家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共同制订实施方案,先做些试点工作,再逐步推开。利用大学的优势在全社会推广媒介素养教育。同时,大学的新闻组织或者新闻社团,还可以在校内开设新闻与传播知识的选修课程和课外讲座,面向其他科系的非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学生普及媒介知识,推进媒介素养教育。

根据国外相关经验,建立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为依托的研究发展体系,开展切实的媒介素养研究工作,探究媒介素养教育领域的相关基本理论问题,且形成高质量的学术研究成果,从而推动这一领域的健康发展,是十分重要的。高等新闻传播院校是媒介素养教育和培训的重要阵地,他们是媒介素养教育的骨干力量,应该在大力宣传和推广媒体教育的基础上提供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经验以及逐步丰富公众媒介素养教育资源,建立较为成熟的大众媒介素养教育整体体系,如编制媒介素养教育相关教材、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培训、调查研究各地区各层次媒介素养现状、建立媒介素养专题网站论坛、向其它没有新闻传播专业的高等师范院校提供教学和培训帮助等等。在大学院校中,新闻传播专业则是高等师范院校媒介素养教育的枢纽,该枢纽不仅可给校内的其他专业提供支持,也可以联结其他院校的新闻传播专业来将媒介素养教育推向更广更深层次。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是创立、引进、推广和发展新学科领域的重要阵地,它理应成为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源头。

媒介素养教育应该有一套完整的方案,媒介素养教育才能够逐步推进。此外,媒介素养教育最关键的因素在于师资和教材。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对媒介素养的相关知识进行教育和再教育,其基本点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媒介素养,一是教育。从这个层面来说,在大学中,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师,理想状态下也应该有两点要求,一是要懂得新闻传播学的相关知识,另外还要知道如何对学生进行教育。大学应该承担培养媒介素养教育师资的责任。培养师资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以新闻院校为基础,制定完善的培养计划,对大学老师进行专业的媒介素养培训,使之成为传播媒介素养知识的先行者和实践者。有新闻专业的大学或院校,有深厚的新闻传播专业知识,课程建设也相对完善,而且具有传媒教育的实践经验,因而,广播、传媒、新闻等大学或学院有责任为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培训提供人力和技术方面的支持。在培养方式上,除了正规的媒介素养教育师资培训,这些有新闻和传媒专业的院校还可以开展多样性的在职培训课程,暑假进修课程等等,对中小学校教师进行短期培训,使他们具备媒介素养的基础知识。两种不同的师资培训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应有所区别,但都需要对媒介素养教育专业课程进行系统的学习,只有这样,才可以富有针对性地提高媒介素养教育师资培养的成效。开展媒介素养大众化教育,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要有一套适用的教材。媒介素养的相关知识,需要有一套教材,系统地进行讲解,这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套好的教材,不但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也为普通受众自学提供了便利。因为,有了好的教材,许多人通过自学的办法同样可以达到学习的目的。因此,尽快编写一套适合于向不同人群普及媒介知识的教材就成为当务之急。而目前的现状是,我国目前流行的媒介素养知识相关读本,大多数为泊来品,多为介绍外国的经验,很少有结合中国实践编写的,有特色的教材。大学和媒介素养研究学者,应该为编写具有中国本土色彩的媒介素养教材作出贡献。且这些读本应与新闻与传播院校专业教材有所区别,应该具备通俗性和实用性。专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区别在于,专业教育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新闻与传播理念和训练学生掌握为社会与公众服务的媒体操作技能,而面向大众的媒介普及教育则主要在于普及媒介知识,培养民众掌握和运用媒介更好地为自己的劳动、学习、工作、生活和娱乐服务的能力。

我国媒介教育现状中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对未成年人的媒介素养教育不够。由于未成年人集中于中学和小学,因而在中学和小学里面有针对性、科学地设立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这样才能富有成效地提高未成年人的媒介素养水平。国外和我国港台地区的媒介素养教育处于领先地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媒介素养教育往往具有针对性,对受教育人群进行细分,从而采取不同的媒介素养策略。我们应该学习发达国家和我国港台地区的媒介素养教育先进经验,同时结合我国大陆的实际情况,在中学和小学里,科学地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在我国的中学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应采取一种整合模式。整合是指从培养学生媒介素养的根本目标出发,整合多方面的教育资源,达到教育目标的优化组合。学校媒介素养课程实施可以采取专题讲座、主题班会与学科渗透相结合的方式。学科渗透是对中小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一种常用方法,具体作法是将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内容融入到现有教育体系的学科教学中,不单独另外开课。如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对涉及到媒介素养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以学科中的媒介素养成分为基础拓展相关媒介素养的培养,同时兼顾其它学科中与该主题相关的媒介素养要素,并根据媒介素养成分设置相关任务或讨论议题。专题讲座是国外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一种方式。在我国的中小学,尤其是一些落后地区的中小学,专题讲座的方式还是比较少见。专题讲座可以由专家指导或教师引导这两种方式展开教学。具体作法是将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分成不同的模块,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课程。随着我国近年来的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初中新课程改革增添了综合实践活动课,这为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教学实施空间。利用初中新课程改革给老师提供的这些教学空间,结合学校自身的条件与时间安排,确定媒介素养教育的专题内容。班会也是对中小学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一种方式。对中学生而言,学习课程繁多,学习时间紧张,所以在开班会过程中,可以以媒介素养教育为主题,对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尤其可以针对最近发生的一些社会现象,比如:“追星问题”、“网瘾少年”等,采用辩论、表演、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看法,教师可以在最后总结评价。

家庭性路径:重在树立家庭的主动意识———此乃媒介素养教育之关键

除了学校对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之外,还要在全社会范围内树立家庭媒介素养教育的主动意识。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个人的生活离不开家庭,家庭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首先要求家长具有一定的媒介素养水准。在阅读时代和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等)时代,家长还可以充当一个知识的权威,对孩子进行阅读、视听方面的指导,家庭对孩子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起着很大的影响。而如今,到了互联网时代,很多父母由于不接触网络,思想与孩子有了一定的代沟。年轻人由于接受更新潮的思想,容易接受新媒体,对社会新生事物也比较敏感,因而,在媒介融合时代,父母应该与孩子进行全方面的交流,了解孩子的思想和媒介接触状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给孩子予以指导和帮助。具体来说,成年人一方面要提高自身媒介素养水平,另一方面,在对孩子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时候,要改变传统的单向的传受教育模式,把孩子看成是需要互相学习的朋友,增强互动,共同提高,甚至要放低身段,以孩子为师。和谐的家庭关系能给孩子以安全感并满足其归属感,使其不会把电视和网络当作缓解紧张的避难所,不会依赖电视来躲避现实世界的难题和宣泄自己的情绪,因而会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所以开展家庭媒介素养教育,还要注意营造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

媒介性路径:重在加强和规范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此乃媒介素养教育之根本

媒介教育的起源主要来自媒介内容,媒介是媒介教育最显而易见的传达工具,作为信息源的媒体产业理应对媒体素养教育负责。部分大众传媒机构的社会责任心的丢失是当前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媒介素养缺失的原因之一,对此,深化大众传媒传播,同时规范大众媒介引导其责任意识尤为重要。首先,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媒介的传播优势,推广媒介素养的概念和内涵,促成全社会对媒介素养的重要性的认识;再者,媒介机构可以制作与媒介素养相关的学生关注焦点的主题片、纪录片等从社会角度进行宣传与讨论。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学生与社会的关系日益紧密,传媒逐渐成为学生社会化的新的重要途径,因此,媒介组织教育也应该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媒体产业机构应当有媒体自律,从源头上解决媒体内容对学生及社会发展造成消极影响,这就要求媒体机构当好把关人的角色,并且媒体从业人员要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其次,大众传媒本应是社会公器,因此传媒机构理应为媒体素养教育提供设备、资源与人才,为人们提供参与媒体实践的机会。媒介组织可以发挥自身的传播优势,推广媒介素养的概念和内涵,促成全社会对媒介素养重要性的认识。在德国、法国等西方国家,大众媒介不仅报道新闻信息,还传播媒介知识。例如,在报纸上开设专栏,专门讲授媒介信息教育方面的知识;在电台、电视台定期举办知识讲座,普及媒介知识,还通过电台热线参与给大家提供讨论的机会或在网络上开设专门的网络论坛,组织网民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进行交流或互动,并在必要的时候邀请专家给与问题的解答。这些活动本身,既利用了大众媒介传播优势,又扩大了媒介的影响力,达到普及媒介知识、理论的作用。在我国,也有媒介在做这样的普及与推广的工作。

社会性路径:重在营造社会整体的大教育氛围———此乃媒介素养教育之基础

第3篇:民国文学范文

新移民文化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海外多元文化的影响,在艺术特征上表现出强烈的济世情怀,以多元丰富的文化特征引导人们的思考,体现在文学形式上是以寓言化倾向以及敏锐的空间意识作为表现形式,体现出新移民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突破以往文化审美发展的藩篱,实现个性以及个人情怀的强烈抒发,在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成为独树一帜的文学形式。新移民文学代表人物主要有严歌苓、哈金、张翎、陈河、林湄、沙石、鲁鸣,在1990年之后,新移民作家的文化创作不断涌现,比如说严歌苓的文学创作更是以影视化的形式不断丰富实践,获得更多的认可和赞誉。

1 兴起

新移民文学的兴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以及全球化趋势下的产物,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大陆改革开发之后的“移民潮”的影响。据有关专家统计,从1979年到2009年,中国留学生总数达到176万,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的留学人数不断增长,在大批的出国人员中,由于留学、经商、求职、婚假等方面的因素,很多的人在留学出国之后就选择定居海外,成为新移民的主要组成力量。新移民文学的创作主要是由这些出国人员完成的,与移民文学相比,新移民文学的创作主体是拥有丰富知识理论的文化精英,这些人在国内的时候就已经接受到完整丰富的母语教育,在改革开发和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过程中,西方资本主义对于技术型人才的不断需求,是促使新移民作家涌向海外的主要原因。新移民的作家在满足基本的生活和生存的需要之后,对所生活的状态以及异域文化产生了一定的思考,所以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主要的创作是以生活境遇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思考为主要的方向。

2 审美内涵

新移民作家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有的人在生活得到满足之后通过文化方式的书写,将自己的异域生活展现在大众的视野之上;有的人在国内的时候就以及发表过文学作品,所以在海外的生活过程中依旧进行写作,以丰富的大陆母语文化和广阔的异域文化为主要的写作内容,通过创新的视角展现异域的文化生活。新移民文学的审美内涵主要是两个方面。

新移民文学的多元文化性。新移民文学主要的作家群体集中在北美、欧洲、澳洲,这些作家的写作风格主要是对于所处国家地区生活的思考和展现,在中国大陆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以异域的文化沉淀和积累,展现出对海外生活的真实展现,以丰富多元化的文化角度描写作品。比如说严歌苓的《扶桑》,张翎的《金山》,通过对海外华人在异国他乡旅居生活的描写,展现出海外的地方文化,以及这些作家在最初进入海外生活的境遇和生活,在世界人们的面前展现了中华人的气节和情操。

新移民文学对于国家历史的思考。新移民作家的出国动机很大部分和改革开放的移民潮有关,所以这批作家对于国家的历史现实关注比较敏感,在生活和生存条件得到基本的保障之后,他们通过自己的笔触将对国家的历史变化的思考书写出来,成为新移民文学集体性的历史反思。比如陈河的《布偶》、哈金的《等待》、苏炜的《米调》、王瑞芸的《姑父》等,通过大时代变迁下小人物的生活变化和心理变化,利用人物的生活轨迹变化引起对中国苦难历史的追思,在社会视角的角度下,将历史变化对人的心理状态造成的影响深刻的揭示出来,完整的展现了人的生命特征以及社会特征两种属性。

3 意义

新移民文学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主要是两个方面,其一是丰富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以独特又发人深思的文学作品体现中国当代文学的历史思考性和人性解剖性;其二是新移民文学对于海外华人生活以及异域文化的思考,不仅是展现了中国人在异国他乡的生活和境遇,同时也将中国人的生活理想以及国家修养传播到世界各地,新移民文学就是世界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国当代文学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时代历史的洗礼,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和社会变化、经济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当代文学试图走向世界,和世界的文学文化实现交流,新移民文学就是实现交流最好的媒介。新移民文化将世界的文化和中国的文化实现交流,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既有对海外生活的思考,也有对中国历史的反思,还有对异域文化的理性讨论实现了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是中国当代文化走向世界的“敲门砖”。新移民文学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成为中国当代文化的延伸和思考,成为中国全球化发展中的精神载体。

第4篇:民国文学范文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民族文化;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 J7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1-69-2

0 引言

我国一直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相互促进,共同进步。民族民间舞由来已久,它的发展是我国各民族文化发展的真实写照,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情,是我国名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民间舞蹈不是简单的肢体动作,它蕴含了丰富的民族文化,每一动作都具有其特定的含义与神韵,因此,要想真正的学会民族民间舞,就必须了解其特有的民族文化,才能使民族民间舞形神具备。所以说,民族民间舞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形式,学习民族民间舞蹈的过程也是接受中华民族文化洗礼的时候。

1 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民族文化的具体体现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因此民族民间舞蹈也具有多种样式,并且完整地保存于各个民族文化体系和文化形态中。民族民间舞蹈具有独特性,依据不同的民族文化使民族舞蹈语言也各有不同,因此进行舞蹈教学的时候先进行民族形态的渗透。民族民间舞蹈具有不同的肢体语言,在舞蹈教学的过程结合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和生活习性对舞蹈肢体语言进行解说,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区别各民族舞,掌握各民族的舞蹈特点,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民族民间舞蹈不是单纯的肢体动作,它也是各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民族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要提高学生对各民族文化的掌握情况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重现民族舞蹈的精髓。

例如,我国民族民间舞中的蒙古舞,起源于蒙古人民群众中,其舞蹈节奏感强、肢体动作热情奔放,具有鲜明的蒙古特色。其中,蒙古舞蹈中女子的动作具有抖肩、翻碗等动作,表现了蒙古女子爽朗、热情的特点;蒙古舞蹈中男子舞姿挺拔、豪迈,展现了蒙古男子的健硕、阳刚,这都表现了蒙古的风土人情和生活背景。因此在蒙古舞蹈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理解蒙古舞蹈中的热情奔放,充分地释放自我,这样的教学方式既有利于提高民族民间舞蹈的表现形式,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认知。

2 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民族文化渗透现状

2.1 在教学的过程中民族文化渗透部分缺失

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很大一部分教师还是延续传统的教学方法,只关注舞蹈肢体动作的教授情况,教学较为死板,缺乏沟通和主动性。传统的教学方法消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授内容死板、枯燥,影响舞蹈课程的教学效率。并且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没有对舞蹈背后的民族文化进行很好的渗透,致使学生的舞蹈表演缺乏文化底蕴的支撑,舞蹈表现力大打折扣。同时,学生对民族舞蹈背后民族文化背景的缺失,不利于学生对舞蹈肢体动作的理解,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影响教学效率。

2.2 民族舞蹈教师对民族文化的认知不足

在民族舞蹈教学的过程中,一些教师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对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性认识不充分,忽略了此方面的教学。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更加渴求的是具有专业技能和丰富文化知识的综合性人才,因此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上文中已经明确提出,民族民间舞蹈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要充分认识到民族文化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将民族文化与民族舞蹈教学充分地结合起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3 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民族文化渗透措施

民族民间舞蹈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弘扬民族文化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民族文化对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也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两者紧密相连。但是从上文中可以发现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很好地渗透民族文化,既影响了民族文化的弘扬,也抑制了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效率的提升。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以下措施,旨在提高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民族文化的渗透,促进民族民间舞蹈和民族文化的双重发展。

3.1 改变民族民间舞蹈教师的教学理念

舞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变革教学方法,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在关注舞蹈肢体动作的同时,也要强化舞蹈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还要正确认识民族文化对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重要作用,使舞蹈教学更加的生动活泼,使其具有丰富的文化基础,增强舞蹈的表现力。

例如,舞蹈教师在教授朝鲜民族的舞蹈时,应该先讲述朝鲜民族的文化特征以及人文风俗,并分析朝鲜舞蹈动作所表达的具体含义,通过舞蹈动作的示范,展现朝鲜人们的勤劳、智慧,以及其含蓄、内敛的品质,既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储备,又提高了对舞蹈动作的理解力,提高了教学效率。

3.2 舞蹈教学课程中设置专门的民族文化培训课程,分解舞蹈动作

首先可以在课程设置上进行融合民族文化的设计,例如在每个舞蹈教学单元中,将与这一舞蹈对应的民族文化课加入其中,为学生制造深入感受民族文化内涵的契机。同时,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不仅仅是要学生单纯地模仿教师的舞蹈动作,还要对舞蹈动作进行深度剖析,因为民族舞蹈中的每个动作都是基于其民族文化而来,例如蒙古族舞蹈中的抖肩、柔臂等动作都是源于草原马背文化,蒙古族舞蹈中还经常出现模仿马和雄鹰的舞蹈姿态,这些舞蹈动作,都无不体现着蒙古族人民勇敢、豪迈的民族心态,因此我们在跳此类舞蹈时,必须将豪放、潇洒等情感融入于舞蹈中,通过民族情感的融入,自然而然地展现出舞蹈的神韵,而非单纯的模仿。朝鲜族民间舞蹈多用自身肢体模仿鹤的形态,在舞蹈中可以感受到朝鲜族典雅、飘逸的气质。

3.3 抓住舞蹈中的典型动作

上文中已经明确地表明各个民族舞蹈都具有自己的肢体语言,具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并且可以通过具体的舞蹈动作展现出来。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各个民族的特点,抓住舞蹈中的典型动作,指出民族舞蹈的风格,进行着重教授,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对各个舞蹈的掌控力。例如,在进行傣族舞蹈教学的过程中,相对舞蹈的整体内容进行浏览,总结该民族舞蹈的特色以及典型动作,加重学生对这类舞蹈动作的掌握程度,提升整个舞蹈的表现力。例如,傣族舞中的“三到弯”是最具典型的代表动作,以点带面,提高学生对整个傣族舞蹈的掌控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是拥有多个民族的大家庭,这也表明了我国的民族文化十分的丰富多彩,而民族舞蹈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也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同样在民族舞蹈的学习过程中也要充分感受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使学生掌握民族舞蹈背后的民族文化才能真正的学有所成。民族文化在民族舞蹈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民族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渗入民族文化,才能促进民族舞蹈更好地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刘声超.中国民族文化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的渗透[J].音乐大观,2013(19):193-194.

[2] 苏京.把民族文化渗透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7(5):136-137.

第5篇:民国文学范文

2009年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为突出中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特色,少数民族中职语文教育必须在重视学生职业教育为特色的基础上,形成以“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能力”为目标的现有中职教育理念,努力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综合素养。综合素质不仅包括审美、创新素质培养,针对少数民族中职学生来说,还包括许多更重要的如重拾信心、积极的心态、自我制约能力、健康的个性等德育方面的内容。

(一)让学生重拾成功的信心,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由于少数民族中职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家庭,经济状况普遍不好,加之学生本身成绩不理想,经过中考的打击或者根本没有经过中考而被直接分流到中职学校,自身的价值长期以来得不到社会的承认,所以这些学生普遍缺乏自信心,与人沟通能力也较差,不爱学习,出现破罐子破摔混日子的情况。因而帮助这些学生们在新的学习环境中重拾成功的信心,树立成功的信念,以便充分挖掘出他们的潜能,学会良好的生存技能,成为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选择一些与他们有相似家庭出身或有相似学历背景的成功人士的事迹,作为学生励志的榜样。还可以多安排学生动手写作、动口讲述的环节,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勇敢地发言,讲述自己喜欢的人、事、物等等,对学生的发言与写作采取多鼓励多赞扬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希望,被认可的态度,这样便于他们更快更好地找回信心,树立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培养较强的自我制约能力与健康合群的自我个性

很多少数民族中职生因为父母长期外出务工等特殊原因,父母长期无暇管教或疏于管理子女,使他们养成贪玩、自控能力差等不良习惯,有的学生甚至自我封闭,性格孤独怪僻。而自我约束力欠缺,生活散漫,意志力比较薄弱,学业上不思进取,责任心不强正是影响其无法学会职业技能,形成良好生存能力的致命因素。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健全的人格教育应该成为我们语文教学的内容,可以多选取古今中外杰出人物通过对自身长期以来要求严格,不懈地努力不断追求才获得成功的例子来感染学生,同时,在教学环节中多设计学生之间协作完成的任务,培养学生沟通交际的能力,还应对学生的课堂考勤、作业、纪律做严格的要求与记载,以督促学生形成严谨的学习与工作态度,团结合作的集体观念,锐意进取的生命活力和坚强的意志力,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敬业精神,永不停息的拼搏精神和跳出现状的批判创造精神,为其将来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职业语文能力的培养

由于少数民族中职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差,加之学校教学条件也相对落后于中东部的中职学校,这些中职毕业生要想在社会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实用职业技能的培养尤为重要。语文课教学更应突出职业技能培养的特色,学生的学习要满足未来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

(一)强化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

当今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文字表述已经成为处理、存贮、传播、交流信息的一种主要的手段和媒介,应用文写作成为十分重要的实用技能。所以应用写作能力已经成为毕业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换句话说,它已经成为学生就业的一种竞争手段。常见许多单位批评中职毕业生连请假条也不会写,这充分说明利用中职语文课程培养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的重要性。

修订后的中职语文教学大纲也要求从应用文文种和写作要求两方面对教学进行强化。要求便条、单据、书信、启事、通知、计划、总结、求职信、应聘书等应用文写作种类必须入选我们的中职语文教材,同时,我们应该根据各专业的特色,有侧重点地选择不同种类的应用文进行教学,如工科、理学专业的学生掌握如计划、总结、报告等日常事务类写作就可以了,而经济贸易专业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如经济合同、标书、市场调查报告、广告等经济应用文类写作文体,而法律专业学生可以增加如诉讼文书类的应用文写作,做到“以就业为导向”的要求。

(二)强化实用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学生除了能写,还要会说,表达准确,语言文明,仪态大方,交际能力强,这不仅仅是单纯说话技巧的体现,本身也是一个人思维能力、知识水平等个人整体素质的体现。部分少数民族中职学生由于生活环境、语言交流障碍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普通的口语表达交际能力不强,因此,我们应该通过语文教学,充分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这样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敏捷性、灵活性和逻辑性,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找回自信、重拾信心,为将来成功就业,谋取更大的发展修炼扎实的内功。根据新大纲的要求,我们的中职教材应加入介绍、交谈、复述、演讲、即席发言、应聘、接待、洽谈、答询、协商、讲解、采访、讨论、辩论等训练项目,这些都是未来学生在工作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口语表达交际项目。特别是演讲与辩论项目,是最容易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教学内容,我们除了讲解相关的知识技巧外,还可以在课堂或课外,模拟如竞聘、述职等现实场景,要求学生在现实场景中扮演相关的角色,进行竞聘演讲与现场述职,这样既可以锻炼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也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另外,在课外,我们可以多组织学生辩论会,鼓励学生参与观看,努力快速地提高学生语言表达技巧与能力。

(三)注重学生阅读与欣赏能力的培养

少数民族中职学生相对来说阅读面窄,知识积累不丰富,视野也不够开阔,因而,在语文教材的编排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是不能或缺的。如从《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到现当代的新诗中可选择一些经典的篇目要求学生背诵,从孔孟、老庄、司马迁、唐宋家到现当代的鲁迅、老舍、郭沫若、朱自清,还有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沙翁、近代著名大师雨果、巴尔扎克、列夫托而斯泰等等,他们的作品都可作为学生课内外阅读欣赏的内容,以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储存,培养学生的阅读与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文化修养。同时,在教学模式的安排上,应尽量避开单纯的认字识词的基础知识教学,应该让教材的课文成为学生自身感悟、得到人文思想的熏陶和感染,提高人文品位,调动学生内心的人文关怀的佳作名篇,因而要求老师在讲解时不要一味的灌输,机械的分析,而只起恰当的点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诵读、多感悟,多思考,多谈自己的想法,这样才能加强学生敏捷、准确的“语感”能力,切实地提高学生的审美感悟能力,阅读与欣赏能力,增强自身的内在气质修养。

三、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渗透

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各民族创造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化的内涵。语文教育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少数民族地区中职语文教学中还要特别关注少数民族语言、风俗习惯、和经济文化等,可以将本地区本民族特色文学作品、文化民俗、旅游景区、特别是成功人物的事迹编入教材中,给学生一种贴近生活的亲切感,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使学生对自己本民族本地域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这样打造出的少数民族中职生必须具有自己的品牌特色,将来通过学生的流动宣传,也可以将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民俗等广为传播,这是双赢的教学模式。具体来说:

(一)将文学作品及文化习俗、民间工艺等的介绍融入教材内容中

将文学作品及对文化习俗、民间工艺等的介绍融入教材中,能使学生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加深对本地区本民族历史文化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以湖南湘西地区为例,湘西是土家族苗族聚居地,在湘西文学作品选择方面,应首推沈从文先生的《边城》。这部唯美小说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同时更多的向人们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乡村生命形式的美丽。其次,古华的小说《芙蓉镇》打破了唯美的模式,通过湘西芙蓉小镇的风云变迁史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寓政治风云于世态民情的风俗画、一曲哀婉而又严酷的山乡民歌,字里行间浓缩进作者对乡里乡亲乡镇浓厚的爱恋情怀。除此之外,湘西土家族、苗族地区有许多富于民族特色的文化习俗、民间工艺,如土司文化、丧葬嫁娶文化、祭祀文化、苗鼓、民族歌舞等文化习俗,挑花、织锦、银饰、泥哨、竹编、马尾斗笠等民间工艺,这些都是本土文化中的精品,民族文化的瑰宝。我们可以将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及反映民风民俗和民间工艺的历史、特色或制作流程等的优秀文章纳入语文教材,使学生学习了解,还可利用课外时间组织以“弘扬、传承民族文化”为主题的各种形式的专题活动,如指导学生实地考察、走访、参观,了解本地区本民族杰出人物、民族风情、民间工艺等,还可组织作文比赛、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等,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对本地区文化特色的充分认识。

(二)将本地区旅游景区介绍融入教材内容中

少数民族地区自古以来自然风光奇秀,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之大统,风景名胜区众多。如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区,著名景区就有张家界、凤凰古城、中国南方长城、里耶古城、猛洞河漂流、王村(芙蓉镇)、文学大师沈从文故居等。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张家界为例,它是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索溪峪风景区、天子山风景区三大景区构成的武陵源自然风景区1992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做为湘西中职学生来说,必须对这些著名风景名胜区及其相关的知识有较为系统的了解,这既是内在知识储备的需要,也是增强自身竞争能力的需要,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些知识纳入语文教材,也可以将这些知识做为音影资料在课堂中播放,或者课后专门组织学生观看欣赏,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三)将本地区本民族杰出人才的事迹融入教材以鼓舞激励学生

仍以湘西为例,湘西地区人杰地灵,俊才辈出,先后涌现出众多的杰出人物,如民国内阁总理熊希龄,以沈从文、萧离等为代表的湘西著名作家群,现代著名画家黄永玉,现代民间工艺美术家叶水云,现代著名歌唱家宋祖英等。这其中许多知名人士出身也比较寒微,他们的成功都经过自已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是自身不畏艰苦、不怕艰难,勤奋努力的结果。他们的成名经历、特别是那些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奋斗故事,完全可以做为入选语文教材的内容,用来激励学生向杰出人物学习,坚定信心,相信自我,不断向着成功进取奋进。

第6篇:民国文学范文

关键词:当代文学;新移民文学;艺术价值;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5-0104-01

2014年11月14日,首届“中国新移民文学研讨会”系列活动在江西南昌举行,包括严歌苓、张翎、虹影、陈瑞琳在内的近百名知名海外华人作家共聚一堂,分享了各自在海外的写作经历。在会上旅美华人作家陈瑞琳在阐释自己对“新移民文学”的理解时称:“我们新移民文学作家是从一个文化领域到了另一个文化领域,但是我们的根在中国,我们吸取了母国的营养,我相信我们新移民作家可以写出本世纪最好的华人文学作品。”而从这句话中,我们也能深刻地认识到新移民文学不论是在语言、形式,还是文学情感上都与中国当代文学有着深远的渊源。

一、新移民文学的定义

新移民文学主要是指上世纪70年代末,长期旅居海外的华人作家所创作的文学作品。

在经历了十年“”创伤后,中国社会需要修复的不仅是经济,还有思想,而在改革开放浪潮的推动下,中外之间的交流逐渐扩大,一大批华人在留学、经商、求职的推动下纷纷移居海外,而这些人中不乏一些优秀的作家,然而他们虽然身处海外,但却没有切断与中国大陆的乡土之情,这些人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可以接受到多样化的知识和文化,而这给那些经历了长期的思想禁锢的作家提供了一个更加宽广的文化探究视角,因此在这种思想、文化差异中,一些作家纷纷开始反思中国历史、文化、情感,并由此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创作者,其中严歌苓、哈金、张翎、陈河、林湄、沙石、鲁鸣等就是优秀的代表,而进入90年代以后,这些作家的创作热情更加高涨,同时在影视制作的支持下,许多优秀的作品被改编成了影视剧,如严歌苓的《陆犯焉识》、《金陵十三钗》、《第九个寡妇》、《小姨多鹤》等纷纷被搬上银幕,而这不仅表现出了中国社会对新移民文学的肯定,更表现出了新移民文学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中国当代文学视域中的新移民文学的艺术价值

如果将新移民文学比喻成一株植物,那么它的根扎在中国,它的枝叶则开在异国,因此,在中国当代文学视域中,新移民文学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文化的多元性,移民作家由于长期旅居海外,其对于当地的文化有着不一样的解读,而这种新的文化观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中,必然会产生新的文学审美,例如在《少女小渔》中,作者就是通过对小渔这个背井离乡来美国务工的少女的经历的描写,来体现中国人在西方社会中的艰辛,以及在生活的重压下所体现出来的东方女性独有的温柔与善良;其二,对中国历史的反思,在经历了“”之后,这些人移居海外,在观察、思考了他国文化以后,反观中国历史文化,这些人有太多话想说,因此在反思历史的情感的推动下,许多作家开始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对中国历史文化进行解读,例如在《小姨多鹤》中,作者放弃了描写抗日战争过后的余痛,而是将视角转向了普通的中国民众和日本妇女,而这在这样矛盾的身份冲突中,展现了人性的温情,民族间的差异以及对历史的思考。

三、中国当代文学视域中的新移民文学的影响

新移民文学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丰富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内容,任何文学作品都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新移民文学也不例外,这一新的文学形式打破了传统移民文学中只将创作情感集中在思乡、离愁等方面,而是以一种新的姿态和情感对中国移民在海外的地位进行确认,而这种全新的文化情感所催生出来的对中国历史的思考以及对人性的反思,是之前的中国当代文学所没有展现出来的,因此无论是从情感上,还是从思想上,新移民文学都称得上是当代文学思潮的一个创新;其二,推动了中国文学在海外的传播,移民作家以中国传统的文学情感,对海外华人的生活经历以及他们在中西方文化冲突中所展现出来的人性弱点和光辉进行细致的刻画,这不仅展现了中国人对世界文化融合的思考,也推动了中国价值观和民族修养在世界的传播。

四、结语

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渐融合,文学输出已经同商品输出一样被认为是世界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的根本性差异,中国文学作品在输出的过程中屡屡碰壁,而新移民文学的兴起则逐渐扭转了这一尴尬的局面,这些移民作家从中国文学中吸收养分,并利用其身处国外文化中的优势,将中国文学以一种更加容易被外国读者认同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搭起一座桥梁,这不仅体现了中国社会逐渐开放的态度,也体现了中国当代文学包容共存的人文情怀。

参考文献:

第7篇:民国文学范文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山东 滨州 250014)

摘 要:本文将后殖民时代的历史背景和内涵与后殖民时代的英国文学发展情况联系起来,深刻剖析了后殖民时代英国文学研究的困境以及英国文学与其殖民霸权主义之间存在的关系。

关键词 :后殖民时代;英国文学;困境

中图分类号:I56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1-0151-03

英国文学研究尤其青睐于那些经典的文学作品,而这些文学作品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试图用英国文学的方式颂扬人世间为人所永恒追求的真、善、美,但是后殖民时代这种英国文学的研究却陷入到了一种困境之中。

一、后殖民时代概述

英国文学为什么会在后灾民时代陷入困境,我们应当联系后殖民时代的历史背景和内涵这两方面来看待。

(一)后殖民时代的历史背景

所谓“后殖民时代”,自然是相对于“殖民时代”而产生的。这里的“后”不仅是从时间观点上来看的,并且也是从空间以及多方面的角度进行的抽象概括。作为殖民时代结束的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人们就已经开始了对殖民时代的反思和批判。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后殖民时代”也随之来到。

这种“后殖民时代”指的是人们摒弃对“殖民主义”一贯的支持和认可态度,而以一种怀疑和反思的新观点、新态度去分析前一个世纪中人们在不断的“殖民扩张”中发生的罪恶行为。但是,这种观点不久就陷入到了一种无奈的困境之中,因为当前的工业化大半是依靠“殖民时代”积累的血腥财富而建立起来的,如果否定了“殖民时代”那么是否也就否定了今天的工业化成果呢,这就使得英国人民传统的观念和信仰都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因此,许多人并没有因此而否定“殖民主义”,或者说,即使是自己认为的否定,也会在不知不觉将这种“殖民主义”带入到文学作品中,从而形成在文学出版上的“霸权主义”,即新形式的“殖民主义”。这种“殖民主义”不仅成为了西方发达国家无形中侵略发展中国家的新手段,并且也成为了“殖民主义”的反对者“后殖民主义”的源泉。许多人逐渐不满于新“殖民主义”给现代人生活带来的不快,而将这种不快融入到文学中就形成了后殖民时代的文学作品。

(二)后殖民时代的内涵

所谓“后殖民时代”目前包括了两种相对立的内涵,其一是指西方以英美为首的发达国家纷纷开始以各种无形的手段侵略他国,并借此控制他国人民的思想,从而达到他们在精神上殖民的目的;其二是指不少开明的西方民主人士,纷纷反对本国的殖民主义者的新殖民主义,并且以一种反思和批判的观点来痛斥殖民时代的血腥性。这二者都是相对于“殖民时代”来说的,他并不是意味着“殖民时代”的总结,因为新形势的“殖民主义”依然被许多发达国家的政客们所鼓吹。目前典型的西方新“殖民主义”的表现形式有发达国家对落后国家输出文化产品,并且将这种文化不断渗透到落后国家人民的生活中去,并且将落后国家的文化逐渐改造成发达国家所希望的文化。

二、后殖民时代英国文学研究困境的成因

后殖民时代英国文学研究困境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发展的形势是由多种原因推动而构成的。

(一)殖民时代的血腥

工业时代,由于资本积累的需要,殖民主义随之成为西方世界普遍认同的一种积累财富的手段。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不少文学作品都对殖民主义的行为进行粉饰,甚至于为殖民主义摇旗呐喊。然而在今天,以世界的眼光来看,殖民主义是一种对落后国家人民的血腥压榨,但是从某些“精英”们的眼光来看,这种行为却是合理合法的。因此,在后殖民主义时代,不少“精英”仍然坚信,只有“殖民主义”才能推动国家迅速发展,因此,这些“精英”选择了各种方法为新时代的“殖民主义”摇旗呐喊,而英国文学就成为了他们最喜欢的一种方法。因为通过文学将自己的思想进行传播,不仅具有隐蔽性的特征,而且能够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他们的观点,从而实现“殖民主义”思想传播的目的。因此,这些“精英”往往不希望重提“殖民时代”的英国文学去唤醒人们的警惕,更遑论对英国文学的研究了。

(二)左派文人的批判

由于在后殖民主义时代,英国都以隐蔽的方式对落后国家进行新型的“殖民主义”。为迎合这种政治上的需要,不少英国的御用文人们也将开始为“殖民时代”的行为作出各种冠冕堂皇的解释。例如,著名的文学研究学者雷蒙·威廉斯就仔细研究过英国文学研究传统的形成史,论证了这一传统紧抓不放的文化与资本主义现代文明嬗变之间的鸿沟。尽管不少反对者争相驳斥此类观点,但是依旧有不少英国学者对该类英国文学出现困境的缘由深信不疑。这就使得不少英国学者认为对殖民时代的英国文学研究已经可以画上句号,从而在思想上禁锢了其研究英国文学的动力。

(三)语境的巨大变化

每一代人都会产生每一代人的文化,而大学生活和市井社会更是容易催生出新的文化,这就使得英国文学的研究陷入了一个尴尬的状态。因为即使是土生土长的英国人,他们接受的语境文化也与许多经典的英国文学中的语境是完全不同的。这就使得英国文学研究学者在研究英国文学时不可能完完全全地切实领悟英国文学的真实内涵,甚至于可能出现理解上的偏差,最终导致英国文学研究的发展受到阻碍。要知道,“殖民时代”的英国作为一个庞大的帝国,其公民的心理与思想与当今的英国人民相比远远不同,这就使得英国文学的研究陷入了一种断层的阶段。

(四)殖民地的觉醒

在“殖民时代”,英国以其先进的技术和强悍的武力为其推动其文学向世界传播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这种文学的传播其本质上是将英国本土适用的方法、理念甚至机构都原封不动地搬到殖民地推广实行。不难看出,这种行为其本质上是一种霸权主义,是对殖民地人民思想和政治的禁锢。然而,在后殖民时代,许多原本的殖民地纷纷脱离了英国的控制,其逐渐开始希望恢复本国家的文化研究。在这样的背景下,摒弃英国文学研究,改而研究本国家的文学,也使得英国文学的研究陷入了困境。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1968年10月肯尼亚作家、学者恩古吉·瓦·蒂文哥在内罗毕大学做题为《论废除英文系》的演说,旗帜鲜明地提倡用非洲文学取代英国文学研究,将非洲文学和语言中心化,英国文学边缘化。

(五)后殖民的文本政治

后殖民文本政治由于其强调文本作为核心的作用,因此其希望用文学文本和文本解读介入到文化政治中去。这就使得后殖民文学研究成为了一种具有独特范式的文学研究,他的出现对于英国文学研究传统形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并且揭露了殖民时代权利与文学之间的共生关系。而传统的英国文学大多是以斯皮瓦克为代表的“话语暴力”,通过强调殖民地的从属关系,从而推断出殖民地对宗主国的干涉行为不具有话语权。然而在今天,这种“话语暴力”早已经成为“后殖民时代”所广泛抵制的文学行文,而英国文学研究也因此受到牵连,其文学研究也陷入了困境。

三、后殖民时代英国文学研究的困境

随着“后殖民时代”的到来,不少国家的有志之士纷纷开始反思“殖民时代”的血腥与混乱。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老牌西方发达国家的英国,其文学的研究也随之陷入了一种困境,比较典型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一)印度:并立与继承

在印度摆脱殖民地的身份后,其国内的学者不得不开始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处理好本土文学理论和英国文学理论之间的关系?经历长期的探讨与摸索,以罗伯特·弗雷德为代表的一批文学家提出了并立和继承的观点。在保持印度传统文化不变的基础上,也对英国文学进行有选择性地吸收继承。这样做不仅能够保留印度文学的传统性,而且能为后来者诠释印度今天的语言中为何掺杂着英语的原因。其遵循着“混沌”的原则,将印度的文学与英国的文学相互并立地进行研究,使得其国内的文学研究具有明显的“后殖民时代”的语言风格,即在其文学作品中往往容易看到印度梵语与英语同时出现的情况。

例如,《帝国的反写》与《后殖民小说:类型问题》等书中都与传统的文学风格不同,呈现出一种在后殖民时代用处的新语境、新词汇和新美学等特征。参考皮埃尔·杜里克斯的归纳总结,我们可以得出“后殖民时代”的英国文学主要有这样两点共同点:(1)其包含了浓郁的“后殖民时代”的政治特征,而这种特征又被巧妙地融入到了文学写作的精妙语句中。(2)其必然存在着由“殖民时代”到“后殖民时代”转变的历史印记。

(二)澳大利亚:批判

作为英国的殖民地,今天的英联邦成员之一,澳大利亚对于英国文学的研究有着更为深入的探索。由于其有着与英国文化近乎相同的文化,其关注点也不同于印度的本土文学与英国文学关系处理的问题,而更多的是对于“殖民时代”存在的错误行为进行批判。其主要批判的对象有:强调民族文化的优越性或地区文化的优越性,例如西方国家的文化总是优于东方的;强调种族的优越性或种族模式的优越性,例如白人的基因天生优于黄种人和黑人;强调殖民文学和后殖民文学之间的比较;关注混杂、混合等现象更为复杂的比较模式。

例如,比较典型的有阿尼亚·伦巴和马丁·奥尔金共同编撰的《后殖民莎士比亚》就将后殖民时代的英国文学进行评点,并联系莎士比亚的文学作品在后殖民时代的新认识,分析后殖民时代英国文学的困境。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后殖民时代”,更多的澳大利亚学者开始讲英国文学列入到他们的批判名单中。

(三)世界:独立的文学体系

我们可以看到,在当今的世界上,英国文学不再是“殖民时代”一家独大的地位了,许多曾经的英国文学研究学者也都纷纷选择对其他国家的文学进行研究,而英国文学因其“殖民时代”所贯彻的“殖民主义”存在,往往受到了不少国家学者的抵制。而曾经的殖民地国家,在经济与政治独立后,也纷纷迎来了文化上的独立,那些曾经被英国文学光辉遮盖下的本国文学纷纷浮出水面,对本国文学的研究也逐渐兴盛起来。这就使得原本对英国文学的研究体系逐渐打破,而世界各国纷纷建立起了独立的文学研究体系。这些文学体系不仅有着对“殖民时代”罪恶性的讨论,也有着对本国语言、语境、词汇的深入研究。

四、结语

在今天,英国文学的研究陷入困境其实质上是各国人民对于英国在“殖民时代”的行为作出的回应,也是对英国在今天依旧灌输在文学中的新“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的有利回应。我们不能说英国文学的研究是没有价值的,但是往往文学的价值总是与政治思想的表达联系在了一起,因此文学的研究也离不开政治环境的支持,或许,这就是英国文学的研究为什么会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吧。

参考文献:

(1)曹莹莹.雷蒙德·威廉斯国内研究综述[J].文学界(理论版),2010(06).

(2)段吉方.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发展和贡献[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04).

(3)潘道正.凯列班:人文主义者想象的他者——莎士比亚《暴风雨》的殖民主题与人文精神[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04).

(4)李媛媛.谈雷蒙德·威廉斯思想中的“大众文化”问题[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3(00).

(5)吴辉.As You Like It——莎士比亚:大众文化的回归[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05).

(6)罗世平.论殖民主义文学监视[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05).

(7)陶家俊.世界性/世界化:后殖民文本政治论的两大根源[J].当代外国文学,2007(04).

(8)陶家俊.语言、艺术与文化政治——论古吉·塞昂哥的反殖民思想[J].国外文学,2006(04).

第8篇:民国文学范文

一、民间文学艺术的界定

民间文学艺术,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知识的范畴。按照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定义,指由具有传统文化艺术特征的要素构成,并由某一国家或地区的一个群体或者某些个人创作并维系,反映该群体传统文化艺术期望的全部文艺产品①。WIPO和UNESCO《保护民间文学艺术表达免被滥用国内立法示范法条》界定了四种最典型的民间文艺表达形式,包括:(1)言语表达,包括民间传说、民间诗歌与谜语等;(2)音乐表达,以演唱或演奏的形式表现的民间音乐;(3)动作表达,包括民间舞蹈、民间游戏及各种艺术形式的民间仪式;(4)有形表达,包括绘画、雕刻、陶土艺术、玛赛克、木刻、金属制品、珠宝、框篮编、刺绣、纺织、制毯、装束、乐器、建筑。有学者总结,“民间文艺是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主要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他们独特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包含着丰富深刻的社会历史信息的各种民间文学艺术形态和形式的总称”②。

民间文学艺术具有与其他文学艺术形式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是界定民间文学艺术的范围及对其进行保护的重要参考方面。

首先,民间文学艺术有一个历史传承的过程,具有传统性。所谓传统性,就是指基于特定的文化传统,经过世代传承而形成其自身的鲜明特点。传统性的延续是以传承为手段的,民间文艺在传承的过程中延续着自己的生命。正是这种传承性,使得民间文学艺术在流传过程中,尽管有所变化,但主要内容和精神保持不变,这种相对固定的内容和精神构成了民间文学艺术的特性。③

其次,民间文学艺术是不断发展的,具有动态性。虽然民间文艺并非产生于现代社会,但它在不断传承和演进的过程中也融入了时代的因素,明显带有特定社会发展阶段的印迹。传统知识在代代相传中,并不保持绝对的同一性,历史上各种传统知识都在发生变化,每一种传统知识都会因时间的不同和空间的差别而发生质、量、内容或结构的变化。④

再次,民间文学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以特有的语言进行口头表述、以不同于其他民族的风格表演自己的艺术成果、以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方式举行各种礼仪活动和节庆活动、以自己独有的方式表达本民族或本区域的民众对自然界和宇宙认识、以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方式展示自己的具有历史传承的手工艺技能,这些均是文化民族性的特定化的具体表现。⑤民间文学艺术以特定民族及区域为其传承空间,构成该民族或区域的文化特征之一。

二、权利主体的确定

权利主体制度是民间文艺保护上的重点和难点,权利是指规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⑥法律关系主体是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关系中一定权利的享有者和一定义务的承担者。⑦权利主体的确定是对民间文艺进行保护的先决条件之一,没有清晰的权属界定,就无法进行下一步的保护行动,但是,民间文艺的特殊性决定了主体的模糊性。

如前文所述,民间文学艺术产生于特定的民族及区域,经过了在漫长历史中的传承,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经过了当时的人们的加工、修饰和创新,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原创人早已去世甚至根本无法考证,因此,从理沦上讲,原生作品的所有权和著作权应该属于产生这些作品的群体或民族,他们是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事实上的主体。⑧在权利行使层面,应当考虑民间文艺的这一特殊性,设计区别于传统知识产权法律的主体制度。在个人主义主体观处于核心地位的知识产权制度框架中,适当提升群体主义主体观的地位,并将其延引到传统知识保护的制度框架中,建立传统知识群体主义权利主体制度,对于传统知识权利主体问题的解决,应不失为一个较好的选择。⑨民间文艺的主体制度设计可分为如下几个层面:

第一、国家。流传范围及其影响及于全国范围并有着国家文化象征意义的部分民间文艺,应以国家为权利享有人,并由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如文化部、国家版权局等)具体行使相关权利。

第二、民族或地区。特定民族或地区是各类民间文学艺术产生的空间范围,流传于特定地区的民间文艺比较容易确定,但若以民族为单位,则会因为历史上的民族迁移和融合而导致一定的困难。由于民族特色的多样性和存续形式的复杂性,实践中认定“民族群体”的判断要素为:先占使用特定区域;文化特性,包括语言、社会组织、宗教和精神价值、生产方式以及法律和机构等的自愿永存;自我肯定,并得到其他群众的认同㈩经历过被征服、被排斥、被驱逐或被歧视,无论这种情况是否仍存在。⑩

第三,传承人。2009年5月26日,国家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计711人。确认传承人的权利主体地位,可以充分调动其保存和发展民间文艺的积极性,保持民间文艺的生命力。

三、民间文学艺术的国际保护

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根本特征,民族的文化同时也是属于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因此,提高对民间文学艺术的国际保护程度,规范对其开发和利用,是一个日益紧迫的课题。民间文学艺术的国际保护引起重视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传统文化的歪曲和滥用,发达国家把传统部族文化作为一个古怪而奇异的部分融入到主流文化中,这将直接损害传统部族的文化权利⑾。

1.文化的差异性,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碰撞。民间文艺国际保护的推进举步维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在西方主导的现代化语境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文化之间的差异。“从文化的角度看,现代化就是现代欧洲文化对各地原住民文化、传统文化的同化过程。从法律的角度看,现代化就是罗马法系和英美法系的法律精神和理念成为社会生活的指南。从文化和法律的关系角度看,现代化就是知识产权作为精神生产的产物得到欧美现代知识产权的周延保护。”⑿

由于西方文化是当今世界的主流文化,所以,包括民间文艺在内的传统文化就成为边缘化的存在,因为在知识产权法律领域乃至所有法律领域都以西方法律思想为指南,通行西方制定的规则,所以在民间文艺的保护上,无论是在法理基础上还是在实践层面上,都面临着巨大的障碍。但是有一点必须得到明确:一国对他国民间文学艺术的利用应该是有偿的,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应建立利益平衡机制。每一个拥有自己丰富文化传统的民族、地区或国家,都不应舍本求末,盲目追求与所谓“主流文化”融为一体,而是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开发利用以求发展。⒀

2.对主要国际公约的评价。在保护人类文化遗产方面,知识产权制度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民间文学艺术国际保护领域具有强制效力的现行法律制度。与民间文艺保护相关并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知识产权国际公约主要有两个,即《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以下简称《伯尔尼公约》)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

就《伯尔尼公约》而言,各成员国并未在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上达成共识,只是在1971年公约修正时,增加了如下规定:对作者的身份不明但有充分理由假定该作者是本联盟某一成员国国民的未发表作品,该国法律有权指定主管当局代表该作者并据此维护和行使作者在本联盟各成员国内的权利。⒁由于该条款授权成员国当局指定有关主管机关,对作者身份不明但有充分理由假定该作者是本联盟某一成员国国民的未发表作品维护和行使作者的权利,而民间文艺作品基本属于“作者身份不明”之作品,也不符合现代知识产权法意义上的“出版”。因此,可以认为,该条款所保护的对象包括民间文学艺术,但该条款仅保护“作品”,并非民间文学艺术表达本身,没有被有形载体固定的表达自然不能受到该条款所规定的保护。然而,可以被界定为“作品”的表达事实上都能得到知识产权法的保护,而最需要保护的恰恰是未被固定的“表达”,其面临着被扭曲以及灭失的风险。很明显,受困于知识产权法的“作品”范畴,《伯尔尼公约》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极为有限。

TRIPS协议是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的重要协议之一,规制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问题,该协议在全球范围内大大提高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首次把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与国际贸易紧密联系起来,实行交叉保护(或称跨行业保护),从而把知识产权保护放到更现实的基础上,使知识产权保护更加有力。⒂它涵盖了所有知识产权类型,全方位提高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规范了知识产权执法标准及执法程序,引进了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民事责任、刑事责任以及保护知识产权的边境措施、临时措施等;并且引入了WTO的争端解决机制,以解决各成员之间因知识产权产生的纠纷。TRIPS协议肯定了《伯尔尼公约》的适用性,但也仅此而已,在其第二部分(关于知识产权的效力、范围及使用的标准)并未提及民间文学艺术,也无法从其中推定出对民间文艺的保护。事实上,TRIPS协议的这一缺失,会导致民间文艺被任何人占用而不必经权利人同意,更谈不上付费。这样的制度安排无疑是有利于发达国家的,而发展中国家的合理诉求则未得到尊重。

结语

现代知识产权制度在发达国家的主导下,一方面,一再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水平,知识产权制度甚至成为戴在发展中国家头上的“紧箍咒”;另一方面,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上则躲躲闪闪甚至视而不见。这显然只是维护了发达国家的利益,而发展中国家则成为受害者。因此,“我们以现有的由发达国家早已决定好的框架‘国际知识产权’为基础制定知识产权战略时,切切不可忽视了一大部分尚未列入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框架内的信息财产。因为这一部分恰恰是我们的长项”。⒃抢救与保护作为民族身份、精神象征和动力源泉的民族文化遗产,保存与发展世界文化多样性与生动性,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责任与行动。⒄

在立法政策上,应旗帜鲜明地坚持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立场。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前人留下了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民间文学艺术是这一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在国际竞争日益强调软实力的今天,文化是一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我国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文化上的优势,尤其是要弘扬、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让和谐文化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对民间文艺的开发和利用日益加速,这就要求相关立法要与时俱进,在传播文明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加强对本国民间文学艺术及其权利人的保护。

在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模式上,应坚持在知识产权制度框架内寻求可行的方案。这种形式的法律保护是鉴于版权体系本身具有相当的包容性和发展性,鉴于民间文学艺术与版权客体之间的相似性,通过对版权制度的适当调整完全可以将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纳入版权体系之中。⒅针对民间文学艺术的特殊性,应综合考虑各类知识产权立法及其他部门法的协调运用,以著作权法为核心,综合商标法、专利法,结合文物保护法等文化立法,对民间文学艺术进行全面、有效的保护,对受到侵害的民间文学艺术进行救济,以最大限度地维护本土文化的传承,更好地保持世界文化的多元性。

注释:

①管育鹰:《知识产权视野中的民间文艺保护》,法律出版社,2006年11月版,第1页。

②同注1,第71页。

③张耕 郑重:《论民间文学艺术的国际保护》,载《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第10期,第90页。

④张树兴:《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7月第25卷第4期,第77页。

⑤费安玲:《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基本思考》,载《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5月,第13页。

⑥张文显 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版,第86页。

⑦舒国滢 主编:《法理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版,第151页。

⑧张革新:《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权属问题探析》,载《知识产权》,2003年第2期,第48页。

⑨严永和:《论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194、195页。

⑩谢茜:《西部传统知识法律保护对策研究》,载《情报杂志》2005年4月。

⑾同注9,第65页。

⑿同注9,第61、62页。

⒀同注1,第40页。

⒁《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第15条第4款(a)。

⒂林小龙:《内容及其评价》,载《国际贸易》,1994年第10期,第38页。

⒃同注1,郑成思代序,第2页。

第9篇:民国文学范文

关键词:民主思想;早期美国文学;文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I1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8-0269-01

一、背景简介

在哥伦比亚1942年第一次环游世界后,16世纪的初叶见证了从欧洲移民到北美的大潮。三个多世纪的时间里,这股移民潮从一小撮由几百名英国殖民者组成的少量人发展成为数以百万计的规模。受强大而纷繁的动机驱使,他们在曾经美利坚合众国的人们来自各个不同的大洲。他们有多种多样的血统,而促使他们来到这片新土地的一个最主要的动机就是对自由、自主与平等的追求,无论是经济、精神或是宗教层面上。当他们到达这里,看到的是一些原始森林,未经开垦的土地,茫茫的荒地一直延伸到他们目所能及的不远处,他们意识到肯定是上帝把他们派来这里,为了一个明确的目的,那就是像上帝选择了人们一样,他们注定要重建一个依附于圣经的教化的国家,去恢复那个失去的天堂,把这片荒夷之地建成一个新的伊甸园。

二、民主理想

最初的殖民者坚守的原则就是所有的社会成员都拥有同样的权力,所有的公民享有公认的自由和自主,这称为民主。民主就是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政府依靠人民,为一个国家的人民而存在。它赋予美国人以言论自由,对生活、工作和宗教的选择充分独立,同时避免所有会对有损于和平生活的非法活动的权利。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是很必要的,通过这些公民能被告知或者能表达他们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虽然“民主”这个术语被典型的用在直接意指民主的国家的政治性语境之中,它的一些原则也适用于私人机构和其他组织,比如文学社区。

三、贵族无政府状态下的文学创新

为了让调查更清楚和完整,我们还得回顾一下等级分明的工业化贵族的欧洲集团:那里“从未改变的那一群人同时担心着相同的主题,他们容易地聚在一起,达成一定的指导原则一致去归引他们所做出的努力方向。如果他们所关注的是文学,那么总的严格的标准之下很快生成制定遵守的规定”(托克维尔472)。这些人处于政治上的显赫之位,并且无疑会把权力遗传给他们的儿子和孙子。物质供应充足;社会荣誉高。他们享受着舒适的生活,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精神的娱乐上。文学是能给他们带来惊喜的活动。同时,这些出身高贵的人已经形成了他们在文学创作中必须服从的创作秩序和规则。而在另一片新的土地上,情况正好相反。

四、民主理想对早期美国文学的影响

17世纪初,在美国殖民地的移民以某种方式把民主原则同其他原则分离开来。居住在古老欧洲社会的中心的他们主张民主,反对其他原则,于是只把民主这个原则迁移并融入到了新世界的海岸。所以民主能够在那里的自由氛围中生长,在与更多的事物保持一致性中进步,在法律的观照下得到发展(托克维尔18)。

18世纪遗留下关于人的发展可能和完美性的乐观估计。崇高的民主理想声称,无论种族和所受教育程度(主要应用于白人男性的教育),个人的价值是最重要的。我们可以想象一个被古老传统所熏陶的民主,它使人们通过文化享受思想的乐趣。等级交错让人困惑,知识以及权力被无限的划分。民主是无处不在的,我可以这么说(托克维尔473)。

这些新式的思想之乐趣完全没能体现出同样的教育;他们并不像他们的父辈一样受同一方向指引。他们每时每刻正在改变,比如居住地,感觉和财富。所以在那里没有传统,或者一般习惯去铸就他们思想之间的关联。他们没有这个权力、希冀和时间来达成共识。民主破坏了封建制度,击败了国王。对简单、实用、完美、公正、自由和幸福的追求仍是美国人的特色。每个人都赋予以他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处理事务,立于个人的思想观点之上阐释自己,发展自身的特点。(托克维尔579)。

人民之原则在美国毫无争议的盛行开来。它是在实践中以最直接的、无限制的和绝对的方式提出来的。由于人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对这片新土地来说他们都是“陌生人”。人人平等的原则使他们重复着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一个新的系统的政府需要新的文学诞生。

五、特定社会条件下对文学特征的影响

所以如果我们想调查民主对文学产生的影响,研究那段时期的文学也是必不可少的。就是说,我们从实际的文学事件看民主。美国人对他们在世界上的文化地位非常自觉。许多人认为只有当他们已经创作了自己的文学作品时才会真正独立。到1850年,这个比率被保留下来,图书出版商、文学杂志和报纸开始兴旺起来。一个正在产生新生命的民族疾呼新的文学形式。

有三种类型的美国的书籍在当时很受欢迎。让我们逐个来看一下。

首先有一些初级的专著旨在教导人类知识的基本原理。这些书的大部分是在欧洲完成,美国人重印之后供他们自己使用(托克维尔470)。这些书种类繁多,包括如何培育土地,如何养殖绵羊等。还有无数的宗教书籍、圣经、布道、虔诚的故事,有争议的传单和慈善团体的报告(托克维尔470)。这些书籍通常是清教徒作家的作品。这些宗教书籍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法制观、风俗、仪式和一般的行为模式,影响到个人、团体、社区乃至整个国家。

他们想要提供一套行为规则将次序与和谐带到早期的美国社会,使这个社会以一种有组织、有系统的方式运行。历史上威廉・布雷德福带领他的“五月花”船队横渡大西洋,完成移民并占有殖民地(普利茅斯的种植园)。约翰・温思罗普在演讲中说他带领船队从旧世界移民到美国是“基督教慈善的一种模式”。这些都说明了第一批到达北美大陆的殖民者的宗教热情。

还有就是长长的政治小册子,因为在美国政党不通过出版书籍来反驳对方的政治观点,但小册子却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传播,虽然时间很短一下子就销声匿迹了(托克维尔470)。发行政治小册子是使美国取得政治和国家独立的最基本的力量之一,而政治的独立使得独立的美国文学在这片沃壤之上开花。这一时期的政治主题是革命和独立。美国建国先父们像托马斯・杰斐逊(1743-1826),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和约翰・亚当斯(1735-1826)吸收了英国哲学家的思想,对建立民主的美国作出了巨大贡献。

六、结语

在这样的一个彻底的调查之后,我们对目标有了一个清楚的认识。事实上,民主理念不仅使享有平等权利的人有条件去写作,而且在众多作者的作品中也反映出来。换句话说,民主理想有助于开发早期美国文学,甚至在这整个过程中民主理想贯穿于改进人们政治意识形态的工作中去。

おおげ慰嘉南祝

[1]Alexis de Tocqueville. Democracy in America. Trans[M]. George Lawrence. Eds. J.P.Mayer. New York. DOUBLEDAY & COMPANY,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