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西教育差异论文范文

中西教育差异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西教育差异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西教育差异论文

第1篇:中西教育差异论文范文

一、中西教育思维的差异

(1)中西方教育思想中,对知识获取方式的界定不同。中西方自思想文化产生以来就存在了强烈的对比和差异性,同时也为教育理念的不同埋下了伏笔。中国古代有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墨子、孟子,在古希腊同样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三大哲学家。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主张,他尊重学生“材”的多样性,针对学生的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案。而苏格拉底认为人的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教师的作用是“助产”,通过不断地引导和诘问,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学生逐渐发现自己的错误,从而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2)中国教育求“稳”,而西方教育求“变”。季羡林教授认为。东西方思维模式的不同在于东方文化体系的思维模式是综合,而西方文化则是分析。东方人思维缜密做事谨慎,西方人个性张扬直截了当,反映到教育思维模式上就表现为东方教育重“和谐、统一、稳定”,而西方文化重“竞争、创新、变化”。中国人都有较强的群体文化心理,很注重“别人怎么看”,这种从众倾向的思维模式导致了在教学过程中,很少有学生主动表明观点,很少有学生敢反驳老师。与中国文化求“稳”截然不同,西方的个体文化鼓励独特、推崇个性、倡导变革。

二、中西方教育内容上的差异

傅斯年认为,由于中国与西方的社会结构(性质)不同,所以形成了中、西方教育内容上的不同。中国是一个政治型的国家,其教育内容首先是为政权、为政治服务的。这就形成了中国的教育重视人文学科而轻视科学技术的传统。而欧美等西方国家以工商立国,加之它们的实用主义哲学和抽象思辨的民族思维方式,它们的教育内容也就以科学技术和实用技能为主。

三、中西方课堂教学方法的差异

(1)中西方课堂教学中知识的讲授顺序不同。顾泠沅教授曾用一个学游泳的例子来说明中西方教育的差异,西方:先把学游泳者全部扔入泳池中,他们相信总有一部分人会浮出水面,当然也有部分会淹死,然后捞上来进行动作教学。中国:在学游泳前将动作要领说清楚,然后将学习者扔入泳池,绝大部分人不会淹死,然后继续进行巩固。从学游泳例子中可以看出中西方课堂教学最大的不同是理论与实践的先后之别,中式的课堂教学当中,虽然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差一些,但学生所学内容都已经总结成纲,这要比探究性学习更节省时间、效率更高,而且中式课堂教学的最大好处就是低错误率。这两种课堂教学模式都有其精妙之处,但这样的教育模式是在固有的文化思维模式和教育思想及背景下产生的,别人的方法固然优秀,如若生搬硬套拿来就用必然会造成自身的不适应,因此中西方教育者不断地寻求两者之间的融合,以提高教学效果;(2)中西方课堂教学中信息的传递方向不同。本研究按照中西教育思维的不同,将这些教学方法进行分类,即中式课堂教学法和西式课堂教学法,中式课堂教学法更侧重于讲授式、解说式、示范式教学,其知识信息是从教师向学生单方向传递的,教授顺序是先理论归纳后实践练习;西式课堂教学方法更偏重于讨论式、探究式、提问式、情境式教学法,其知识信息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双向传递的,教授顺序是先实践练习后理论归纳。

四、教学目的的差异

中国教育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西方教育重视创造力的培养;中国教育注重知识的灌输和知识的熟练掌握,重视“精”和“深”,西方教育注重对知识的灵活应用,重视“广”和“博”。西方人比较重视儿童自我意识的自然发展,鼓励儿童自由且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力图使儿童通过自身的体验和经历发现自己的存在和认识与开发自己的能力。中国人认为孩子都是富有可塑性的,其必须经成人的帮助才知道去发现社会的存在和要求,于是老师和家长比较注重通过不断引导孩子了解自己的位置和调整自己的行为来成为适应和符合社会需要的人。

五、教学活动的差异

第2篇:中西教育差异论文范文

关键词:中西方音乐 差异化 艺术 教育

音乐如同语言一样,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民族、地域的差异,会让音乐艺术存在差异。就像不同语言之间语法、词汇的诸多差异,中西方音乐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的,这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是分不开的。音乐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文化地域性差异形成的时候,音乐的差异性也就随之产生。究其原因,中西音乐文化的差异根本在于中西方人们的宇宙观、世界观的差异。这些差异在音乐文化的产生与塑造成型过程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具体来说,则是中西方社会意识形态上的差异,也就是哲学体系上的差异,中国的哲学体系经过以儒、释、道为主要代表的诸多哲学派系长期作用,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中国传统音乐的创作思维一般是“砌砖式”,即越加越高,越加越长;然而西方传统音乐的创作思维却是“细胞分裂式”,即越变越多,越变越长。

我国在近现代基本采用的是国外的一些音乐教育方法和内容,并在1952年教育部颁行的教学计划中规定音乐为中小学必修课。为了加强对艺术教育工作的领导,1989年国家教委设立了社会科学研究与艺术教育司(后改设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这是我国第一个主管艺术教育的职能机构。1989年,国家教委制定并颁布了《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部有关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文献,为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对学校艺术教育目标、任务、管理、教学、师资、设备和科研等各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是学校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蓝图。

音乐,从广义上来说,是文化的外延,是文化孕育出来的精华的一种结晶形式。从这种意义说,中国传统音乐是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活动中积累的丰富的审美经验。新中国成立以后到今天,尤其是改革开放的30年里,音乐教育得到了相当的重视和长足的进步,也缩短了我国和其他国家的差距,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和普及全民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音乐教育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而可以说,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以及音乐社会功能在不同历史时期所体现出的功能也在转变。

中国的音乐教育注重的是技能学习,而国外的音乐教育注重的是悟性开发,即给被教育者更多的空间和机会自己教育自己。中国人强调的死记硬背,而西方人重视的是引导解决的方法,给他寻找钥匙的方向和思路,而不是直接打开门就让他进去。在我国音乐教育中,比如在声乐教学中长期存在老师贯穿给学生的东西学生不能消化,而学生又不能另辟蹊径,如果和老师的方法技巧等稍有差别,便被认为不尊师,从而使不能按照自己的条件方法训练,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不得不承认,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古国的音乐艺术,在国际乐坛中的影响力及生命力,已经远远不及西乐了。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诸如挽救“民族艺术瑰宝――京剧”这样内容的文字见诸报端;我们也时常听到流行音乐的fans们随口就是一句不听大陆流行乐的理由,日韩学欧美,港台学日韩,大陆学港台!在我们大多数青年爱乐人的心目里,瞎子阿炳和肖邦、海顿绝对不是一个等级的人物,大谈“波洛乃兹”、“惊愕”也远远比小议“金蛇狂舞”、“二泉映月”更有品位与层次。但音乐欣赏是多么自由、多么个人的体验啊,我们就是为了这种天马行空般的体验而喜爱音乐的,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萦绕在我们周围的许多音乐已经越来越没有想象力,越来越不人民,越来越不让人快乐了。这样讲话是不是很刻薄?身为一个中国人,其实一直都很相信,我们有自己拿得出去的作品与艺术形式,而且这样的作品与艺术形式是随处可见的,比如:一个能吼出几句信天游西北壮汉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就绝不低于一身顽疾的卡列拉斯。比较才能让我们产生优越感或发奋图强,但无论怎样的比较也不会让我们丧失信心,因为我们知道,发现不了自身的潜能比发现自己问题一箩筐更可怕。所以,人们常说,国内培养“钢琴师”,国外培养“音乐家”。这里不是说中国的教学模式错误,西方如何如何的好,但确实有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的地方,怎么把我国音乐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更好的提高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应该是每一个热爱音乐的人需要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奥]沃尔夫岗・马斯特纳特.音乐教育学导论[M].余丹红,张礼引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孙继南,周柱铨.中国音乐通史简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3]杨秋仪,吕忠福.中外音乐教育比较[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蔡觉民,杨立梅.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第3篇:中西教育差异论文范文

关键词:中西方自然教育观 差异 影响 全球化

一、序言

中西传统文化对待自然的态度大相径庭,中国人认为自然是万物的本原,对自然保持着敬畏与呵护的态度;西方人则认为自然为上帝的造物,且从上帝处获得了掌控自然、征服自然的权力。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深刻地影响了中西方人的思想观念。因此,在看待问题、接受教育上会有不同的方式。

二、中西方自然教育观概述与比较

中西方传统与观念的冲突,尤其是中西方哲学与自然科学所形成的不同背景,可以从中西方对人与自然的认识差异中找到合理的诠释。

在中国,自然教育观首先出现在以老庄为首的道家思想之中;在秦汉时期,黄老之学对自然教育观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老子的自然教育观的核心是“无为”。他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1]但老子的“无为”绝不是什么也不做,排除一切人为。

在西方,最早的自然教育思想发源于古希腊时期,形成于文艺复兴时期,成熟于近代。例如:在西方教育史上,古希腊教育家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教育应当效法自然的观点。他进一步指出:“教育的目的及其作用犹如一般的艺术,原来就在效法自然,并对自然的任何缺漏加以殷勤的补缀而已。”[2]

中西方自然教育观是在两个不同的地域独立发展的,但存在着差异。

中西方自然教育理论对于培养人才的理解是大相径庭的。在中国,由于自然教育理论发展较早,因此中国自然教育理论所要培养的人是“圣贤”。而在西方,自然教育理论所要培养的人是“公民”,就是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所要培养的具有高尚的道德、丰富的知识的人。

三、中西方自然教育观的影响及对当今教育的启示

纵观中西方自然教育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自然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会促进自然教育的进步,相反则阻碍自然教育的发展。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一些问题进行反思,从中得出一些经验,以对后人有所启示。

(一)自由、民主是学术发展、繁荣的坚实基础。

在思想发展的历程上,只有宽容不同学派自由发展,才能繁荣学术,激发活力,促进思想的发展和实践的进步。而学派之间的自由发展,需要民主来保证。例如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国之间的斗争,形成了短暂的民主氛围,从而造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而西方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引导下,自然教育观得到了长远的发展,这得益于西方自由、民主的学术环境。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有识之士一直在思考中国和西方的差异,意识到思想上存在巨大的差距。

这种认识是比较全面的。中国确实不能坐井观天、自以为是,虽然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落后。落后就意味着和西方有一定的差距,这就要学习西方,但不能只限于学习西方的经济,更要将改革深入到制度、思想的层面。

(二)对当代教育改革的借鉴意义。

当代中国的教育不是顺从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而是违背了这一规律。中国教育研究者对这种现象并不是无动于衷的,而是积极地提出许多对策,例如近年来所倡导的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等。自然教育观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重视学生的个体需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努力使教育顺应学生的天性,而不是对学生的天性进行压抑。

在现实的教育中,自然教育存在一个难题,即如何在现代教育制度下使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然、充分的发展,这可能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的两难问题。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然的发展是教育的理想。在这一过程当中,应主动掌握理想的教育形态和具体表现形式,在现实发展过程中为了理想的教育而不懈努力。

四、结语

自然教育理论在中西方教育思想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自然教育思想源远流长,远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关于自然教育的论述;早在古希腊时期,一些哲学家的思想中就包含有自然教育的思想。自然教育理论在不同的年代有其不同的表现,但其核心是不变的,就是教育要适应人的天性,教育要遵循自然的本性。

参考文献:

[1]李存山注译.老子(第四十八章).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63.

第4篇:中西教育差异论文范文

关键词:浅析;体育文化;差异

体育是源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实践,在文化的给养中发展。文化的不同造就了体育的不同。体育具有多方面的功能,能够满足个体和社会的发展要求。随着人类的不断探索和社会的进步,对体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文化的角度去审视东西方体育的差异,能够更清晰地辨别文化的不同,有利于清晰地辨别两者的差异,有利于对体育文化进行定量分析。从而使我们更好地比较和借鉴优秀的文化,积极地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为我国文化和体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通过查阅各种文献资料就有200多余种解释。文化是一种彰显国家软实力的符号象征,它体现着一个国家在文化方面的成就和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是人类社会环境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由于地理环境条件、历史发展和人类思维方式等各方面的不同而形成了东西方不同的文化。体育文化作为文化的分支,亦是如此。东西方在自然观、思维方式、发展观、人生价值、民族性格等各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使得中西体育文化在自然地理环境,历史发展,人文价值取向等各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文化的不同造就了体育的不同。它是抽象出来的概念,是一个区域在长期的文化传承中积淀下来的在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等领域中形成的、不同于其它地區的独特形态,包括物质文明及其态度、精神文明及其价值论、政治文明及其方法论,体育具有多方面的功能,能够满足个体和社会的发展要求。随着人类的不断探索和社会的进步,对体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文化的角度去审视东西方体育的差异,能够更清晰地辨别文化的不同,有利于清晰地辨别两者的差异,有利于对体育文化进行定量分析。从而使我们更好地比较和借鉴优秀的文化,积极地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为我国文化和体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一、中西方体育文化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

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中西方形成各自独立的文化体系。从中国的地理环境来看,东部是大海、西北荒芜沙漠,西南耸立着青藏高原,内部有大河流淌,土地肥沃,气候温暖。在中国这些自然条件为中国的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形成了独立的农业文化,自给自足的环境同时阻碍了对外交流。在这种开阔又相对封闭的大地上生存的人们,经济能自给自足,生活相对安定,社会心理上要求社会稳定、人际关系和谐。在这种自然发展下,中国人的发展观和思维方式具体封闭的特点。

与此相反的西方文化发源于地中海地区,该地区主要由岛屿构成。这些岛屿,夏季少雨,土地贫瘠,农业不像东方大河流域那么发达,经济不能自给自足。因而,古希腊发展商业、航海与贸易来缓解人口压力和资源枯竭的威胁,进而生成了商品经济之上的西方开放式的文化体系、向外型的民族性格以及崇尚个人主义的社会心理。在这种模式下,古希腊人富于冒险、外向自信、崇尚独立、锐意进取。西方体育的这些文化特点,强调身体的外部运动,强调突破身体极限,达到最佳运动成绩。追求战胜自然、他人,崇尚竞争、对抗、冒险和刺激。通过与自然与他人较量,去超越对手,超越自然障碍来实现自身价值。所以,体育一直向当前发展的,不断完善,更加具有对抗性。体育文化与文化的其他领域一样,也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发展阶段,并规范人们的行为,而且也影响人的价值观念。

二、中西方体育文化在发展历史方面的差异

自然界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阴阳”学说体现在中国传统哲学领域的辩证思想,是对世界普遍存在的矛盾现象的辩证论述,包含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互换等几方面。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无论是“五行”还是“阴阳”之说,都强调了天地一体、天人合一的自然价值观。古代中国人认为人与自然是统一的、不可分的,主张的是“道法自然”,强调尊重“天意”。

古代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就有“五行”和“阴阳”的说法。“五行”认为金、木、水、火、土五个元素是构成世界万物的五个基本元素。它们之间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形成物质“气”,而他们形成了世界万物。相反地,以古希腊为历史源头的西方文化认为天地万物都是分立的、不连续的,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它强调“天人对立”,主张去认识、征服和改造自然界。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主张天人相分。主张人和自然是“自我”和“非我”,人应该去战胜自然。这种“天人相分”的思维模式,为西方文明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成为西方文化发展的一条主线。这些思想反映到体育上,造就了中西方体育形式、理论体系的不同。西方体育理论是建立在力学、解剖和生理学基础上。

在体育形式上,东方传统体育多是动作悠缓、精神安逸的形式。这和中国文化背景是相一致的,是宇宙观的自然体现。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的传统体育如养生术、气功、太极拳等中都充满着“天人合一”、“阴阳之道”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动作的内部结构和谐统一。与此相反,西方体育多采用动作剧烈,神经兴奋的运动形式。在健身理念方面,我国古代的哲学家认为人是由“气”组成的,存在着“阴”和“阳”两种状态。要求“气”要充盈,而且阴阳平衡。阴阳和(相对平衡)则寿,阴阳离(相对不平衡)则夭。崔晓宇等认为中西体育文化由冲突、保持、借鉴吸收到共同发展,在这个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中,中国传统体育能够依然保持着自身的相对独立性,这本就是为世界体育文化的繁荣做出了莫大的贡献。

三、中西方体育文化在人文价值取向的差异

从文化的角度讲,西方体育滋生于基督教文化,带有浓郁的批判性;中国传统体育则更多的受佛教、道教文化的影响,带有明显的内敛性。两个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的文化体系,造就了东西体育的两大基本范畴,使其形成了各自为伍的形式规则与美学差异,体现着各自的文化涵义。君子之为之也,确然不动其心,俨然不改其容,未得之而不慑,既得之而不骄;小人之为之也,俯身伸臂,挟巧取奇,苟得而无愧,岂非观人之道欤!由是言之,圣人取以为礼,宜矣!”

四、中西方体育文化在传统观念的差异

中国在体育指导思想中渗透着儒家仁爱、调和、大同和严格的等级观念,而且还进一步将体育纳入道德教育之中,把体育视作一种培养人遵从礼仪、维持情操的手段和体现“德”、“礼”的方式。中国文化高度重视伦理规范与道德教化,形成了以“重德”、“明礼”为主的伦理型文化。礼仪文化渗透于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自然也体现在中国体育运动之中。因此,中国传统体育竞赛的目的不是为了创造新的成绩,争取更大的胜利,而在于通过比赛来增进友谊,遵从礼的规范,实现道德的升华。比如:中国文化中包含的宽容、谦虚、忠诚等内涵在武术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习武之人均强调“德艺双修”、“习武先习德”。在“重德讲礼”价值观的影响下,人们逐渐形成了过分内向、含蓄,习惯于忍让、依赖的性格,缺乏对抗与竞争,这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竞技运动的竞赛性。

中国古代对待竞技的胜负也持有顺其自然的态度。体育锻炼是个人的事,通过自我锻炼、自我修养去达到人格的完善和精神的愉悦。不求外力,不用与别人较量来实现自己的目的。因而,体育是朝向平稳的、缓慢的、缺乏竞争性的个人模式发展。思维方式上,与中国文化相一致中国体育也有重“道”求“稳”的特点。从事体育活动目的在于健身、防病、延年益寿和内在精神的培养。排斥竞争、对抗,不求最佳成绩。在“道法自然”、“天人和一”的理念指导下,追求内心的修养,与自然相和谐,按“道”去行动。

五、中西体育文化在体育思维方式的差异

古代奥林匹克尽管是建立在对古希腊诸神崇拜与祭祀的基础之上,但是古希腊的神与人同一的,是人化的神,人们在对神崇拜的同时更注重于对神的超越与突破,注重体格的健壮,形体的健美,体现人的创造能力与主动精神。现代奥林匹克是在对古代奥林匹克的不断挖掘与发现中展示出来的,它不但体现了古代奥林匹克的精神内涵,同时也充分体现奥林匹克精神对现代社会的实效性,体现体育对于社会的教育价值。中国则长期处于稳定的农业文化形态,缺乏自然实证科学的社会基础,中国文化的理性思辩只是停留在直观的理论思辩层面,强调和谐与统一,而缺少与实践相关的实证分析研究。

六、结语

东西方体育文化的互融与整合是世界体育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中西方体育文化在不同的社会文化层面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差异,这也是长期的历史大战的自然选择。文化多样化问题是全球化进程中的普遍问题,东西方体育文化的融合,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多元化。所以,东西方体育文化的互融与整合是世界体育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用开放的眼光看待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差异性,善用异种文化的特质弥补竞技体育发展中的异化现象,使得不同文化之间互补,才能为世界体育的健康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以西方競技体育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在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携带下席卷全球,充分展示了以自由、平等为内涵的文化魅力。但是西方体育文化与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一样难免会出现各种弊端。其人们在不断利用先进技术提高人类成绩、不断超越的同时,显露出违背人类自身发展的弱点。暴力事件、兴奋剂的使用、赛场作弊等等几乎成为现代体育赛场的另一主角。这类事件严重影响了体育的健康发展,如果没有新的文化元素对这些因素进行抵制,任其发展甚至会成为体育自身的毒瘤。另外,奥运会标准或价值的单一化、奢侈化的趋势,使得奥运会外在规模与内在价值呈现不平衡的发展态势引起有识之士的关注。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上任伊始就提出:奥林匹克的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强。当然我们要保留这个格言,但是在新世纪来临的时候,或许对体育来讲需要新的格言,那就是更人性、更干净、更团结。”东西方体育在文化特质上有着显著差异,不同的历史发展过程与地域差异造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

代表西方文化的竞技体育在异种文化面前表现迥异:同种文化会得到很好的接纳,并使之得到良好发展;当兼容性强的异种文化与竞技体育文化融合时,竞技体育会得到更快的发展;当保守的异种文化与竞技体育发生冲击时,各种文化交融的不适会抑制竞技体育的发展。世界文化发展趋势是多样化的融合,任何文化的发展都遵循发生、发展、繁荣、衰退、消亡的自然规律。只有不断吐故纳新,同异种文化相互交融、补充新鲜血液,才能长青于世界文化之林。

参考文献: 

[1]曹胜高.东亚文化特质在全球环境下的出路[J].长白学刊,2006(1). 

[2]林肖.从北京与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析中西体育文化之异同[D].首都体育学院,2014. 

[3]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4. 

[4]郑雪荣.从中西文化的对比中探究体育的差异[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6 (S1):4-6. 

第5篇:中西教育差异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均衡发展,基础教育,城乡差异

 

教育公平是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性公平,是现代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内容,体现了现代社会文化价值观。我国政府为了实现教育公平,一直在不断努力着[1]。

1 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状况的城乡比较

西部义务教育资源不仅总体落后,而且教育资源过多集中于城市,城乡之间义务教育的差距尤为明显[2]。

1.1 城乡学校在办学条件方面差异迥然

在初中教育阶段,城乡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之比为13:3,城乡生均实验室面积为8:1,城乡生均计算机数之比为7:1(均根据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计算整理而得)。在西部,有些城市投入上千万元建设所谓“示范性学校”的同时,西部农村不少学校却在危房里上课。按照《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6年的数据测算,农村学校尚有危房32963503 m2。

1.2西部城乡家庭教育文化性支出比较

由于经济发展的水平不同城乡差异,西部城乡家庭教育文化性支出也存在很大差别。如下表1 所示,2006年,城镇家庭教育文化性支出人均为1021.43元,而农村家庭人均仅为47.97元。城镇家庭教育文化性支出占全年可支配收入的10.5%,而农村家庭该比率为1.54%。

表1 西部城乡家庭教育文化性支出比较

 

 

  人均教育文

化性支出(元)

人均教育文化性支

出/人均消费性支出(%)

人均教育文化性支出/人均

全年可支配收入(%)

城镇

1021.43

13.61

10.50

农村

47.97

第6篇:中西教育差异论文范文

中国教育注重综合,讲究基础概念和宏观理念的统一培养,注重学生整体性、全面性的认识,对已知的知识不断累积,故有“温故而知新”,又善于多方位的进行思考,还有学而知新的创新理论,“新是故中之事,故是旧时底,温起来以尊德性,然后就里面讨得新意,乃为道问学”;而西方教育大都是基于人文思想而展开的,注重在一个点上的深入培养,强调学生个性表现和创造力的挖掘,强调自我意识、实践及分析能力,鼓励思想的自由开放。由此可见,就艺术设计教育而言,中国这种统一化的教育模式,对思想的自由度有一的限制,进而影响到设计创造力的发挥,这对侧重于开发设计思维的学科而言缺乏科学性,以至于学生往往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对事物有总体的理论认识能力而缺乏相应深入的个体分析能力,不肯脚踏实地的研究分析事物的细节,这种习惯也就间接影响了中国学生在做设计时的效率。西方教育虽然它注重个体深入的分析,但同时也缺乏综合思考能力的培养,缺乏对事物环境的宏观认知,也存在不足之处。中国的教育思想讲究“温故而知新”,注重先前知识和后续知识之间的联系关系,侧重综合、宏观的看待问题,强调面的整体性,善于全面的思考问题,但在纵向的深入研究上会有所欠缺;而西方的教育思想则正好相反,注重个体的探索创新,提倡个体间的差异,在某一个点上会深入的研究,容易发现新的事物,但在知识的系统性上又会有所疏忽。我们东方传统文化注重宏观设计理念,注重从总体到局部的逻辑思维过程,西方侧重个体问题的深入分析,突出个体研究差异。如在2011年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论坛上,中外嘉宾的切入点有明显的差异,西方设计师多从作品和设计细节入手,详述具体案例设计思考的过程,而中方嘉宾则是更多的涉及宏大的理论思考,以及中国未来设计发展走向的展望。当然这种差异除了传统文化对设计思维的影响外,还有设计环境和条件不同的现实原因。

二、这种传统文化根源对设计教育的影响也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首先,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目前我国设计类院校很多情况下教授的知识还是停留在当下社会的实际应用,对未来的发展趋势预测不足;而设计较为发达的西方国家,其教授目标则是为了探究事物的发展规律及未来趋势而教学,尽可能的遵循人性自身的本质特质,最大限度地开发个体的创造力。其次,在课程设置和要求上。在西方的高校教学中,课程设置较为独立和深入,强调个体思维深度的训练,课程内容差异化明显,不太注重设计的关联性和实际的社会联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对个体之间的差异化要求严格,学生作品风格多样化,个性鲜明,这对学生个体创造力的开发有很大好处。相比之下,我们的课程要求上差异化不足,学习过程中对学生作业雷同现象严重,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挥。再次,在课堂的授课方式上。西方在上课的方式上多采用互动讨论式授课,课堂氛围活跃,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注重学生之间的观点交流,对统一的标准要求较为宽松,对未来的可能性留有空间。而我们多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课堂气氛严肃沉闷,对不成文的标准要求过多,学生显得过于拘谨,严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开发。

三、结语

第7篇:中西教育差异论文范文

国内外有关健康人格的研究内容和成果,为本研究的实施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法借鉴。目前,在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实践中,对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理论研究及实践研究成果并不多,对于文化差异对大学生人格培养的影响关注不足,这影响了高职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完整性。因此,关注文化差异对高职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影响分析及实践刻不容缓。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随着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深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内容。对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界定,不同的院校存在着解释上的偏差,但是对于“人格健全”这一内容的要求都能够达成共识,纷纷写入人才培养目标之中。在英语教学中,这一培养目标也得到重申,关注文化差异对人格培养的影响,不仅是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也是高职英语教学目标的需要。满足现代社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停留于人才的技能发展,更倾向于选择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甚至在招聘和干部晋升的过程中,更重视人才的人格健全发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不仅要关注英语技能的培养,更应该重视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关注英语所处文化对人格培养的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人格优化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2]。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不仅要为社会培养人才,为学生提供就业技能及岗位,更重要的还在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在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的过程中,势必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手段,不断完善学生的人格,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也是高职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需要。

2文化差异教育与高职大学生人格培养的关系分析

2.1研究目的通过对不同文化教育氛围下学生人格研究分析,判定文化差异教育对高职大学生人格养成的影响。引导学生明晰中西文化差异,正确有效地做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真正吸取中外文化精华,内化为自身优秀的品格,成为一个会做人、会做事、讲究诚信、追求真善美的人格健康的高职大学生。

2.2研究对象为明确文化差异教育对学生人格的影响,本研究选取高职教育中文化熏陶教育差异较为显著的两个专业(英语专业和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分析。经专家访谈和分析,最终将安徽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大二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分别选取外语系英语专业大二学生100人、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大二学生100人,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5份,回收有效率为97.5%,被试具体分布见表1。

2.3研究方法及实施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运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成人)对研究对象进行测验。此问卷中,人格特征主要通过四个因子进行展示,分别是E(内向-外向)因子、P(神经质)因子、N(精神质)因子和L(掩饰性)因子。在调研实施过程中,由主试和被试相互配合,采取统一施测的方法,问卷现场发放,统一回收,对搜集的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4研究结果分析

2.4.1大学生人格特征描述性统计分析对本次调研的大学生样本进行人格特征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将本次调研的人格分析数据结果与全国大学生EPQ常模进行比较,发现本研究的被试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得分,除L(掩饰性)因子外,其余维度均显著高于全国大学生的常模(见表2)。结合艾森克人格问卷设计标准,这一研究结果说明,本研究选取的被试,与全国大学生常模相比,更倾向于外向的性格,情感更易于冲动,好奇心重,喜欢冒险;常常焦虑,自控能力较差,情绪不够稳定;易于以自我为中心,难以适应外部环境。出现这一特点,与选择的被试多为高职类学生有关。高职院校的学生相对于本科院校学生而言,所承受的社会压力要大。一般而言,高职院校的学生多为未能考取本科院校的学生,自控能力较差,通常表现出对事物较强的好奇心,但是这种好奇持久性不足,导致了情绪的不够稳定。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学生较之本科院校学生更为活跃,虽然在学习成绩方面有所欠缺,但是高职院校更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而这类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冒险意识和探险精神。在精神质因子方面,学生以自我为中心,难以适应外部环境变化,这是目前独生子女的一个显著特征,在本次选择的被试中表现也较为明显。

2.4.2大学生人格特征差异分析选择高职教育中文化背景差异较为显著的英语专业和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进行文化差异教育分析,判断不同文化差异教育背景下,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差异。结果发现,英语专业学生在E(内外向)因子、P(精神质)因子方面的得分高于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学生,N(神经质)因子、L(掩饰性)因子方面的得分显著低于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学生。这一研究结果充分验证了不同文化背景影响人格形成的观点,前述分析也讲到,“人格”实质上是一种文化人格,人格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文化内化的过程,因而不同的文化教育熏陶,势必造成不同的培养效果。英语所依赖的西方文化背景和汉语所依赖的本土文化背景存在着较明显的区别,尤其是在人格塑造方面,西方文化中所倡导的人格特征是以内在自我为核心和基础,塑造出社会自我和人际自我,而中国文化倡导的人格特征是以人际自我为核心,来塑造完整的人格。这种文化的差异,直接影响了个体人格的形成,这也使得在西方文化熏陶下的英语专业学生,人格表现出明显的外向性和独立性,在人际关系方面,以自我为中心,难以适应环境,同时喜欢张扬自我;在中国文化熏陶下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学生,表现出明显的人际自我的特征,能够很好地适应环境,同时善于掩饰自我。但同时,由于中国文化关于注重人际关系,使得个体对于人际关系中的表现过于敏感,经常表现出焦虑情绪,甚至在冲突激烈的环境下难以控制情绪。

3启示

在对不同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人格特征差异分析的过程中发现,文化差异对于学生人格培养的影响较大,这一研究结果也为目前高职英语教学提供了借鉴,对于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启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3.1重视西方文化熏陶,提高学生人格自律性前述提到,西方文化强调以内在自我为核心,强调只有自我发展,才能为人际自我和社会自我奠定良好的基础。在人格发展中,更加强调“自律性”。这种文化对于提升学生的独立意识和创新意识具有引导作用,所以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在培养高职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同时,更应该利用西方文化熏陶,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这不仅是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也是未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需求。在具体英语教学中,可以尝试通过情景教学的模式或是利用西方文化的交流方式,将学生置身到西方文化氛围之中,让学生接受西方文化的反复熏陶,强化个体自立意识,逐步改善人格发展中“依赖性”,重视人际自我的同时,关注内在自我的发展。

3.2借鉴西方思维方式,关注学生人格全面发展在中西方文化差异中,存在思维方式的差异。西方文化中思维方式一般为先实现较好的自我发展,集体的发展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国的思维方式则是从大到小,先关注集体再关注个人。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也使得学生在人格培养中存在差异,正如前述分析中提到的不同文化差异教育下,学生的人格表现出明显差异。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受制于思维方式,在人格发展上也往往体现出关注整体的发展,对于人格细节发展关注不够,使得个体存在某种缺陷,如有的高职毕业生技能水平很高,能顺利适应工作,但是人际关系处理不足。针对这种情况,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还应该利用高职英语所处文化中的思维方式,改变学生思维定势,在关注集体的同时,也需要关注个体的发展,形成全面发展的意识,进而实现人格的全面发展。

3.3巧用西方文化引领,使学生能够“悦纳自我”西方文化中崇尚自由,在家庭生活与社会交往中,喜好张扬自我,外向型性格较为明显;中国文化强调谦虚谨慎,为人低调,而这种过度的谦虚导致了很多中国人性格中存在着自卑情结,甚至有些学生因为性格内向而觉得自我人格发展不足,努力寻求变成外向的方法。这两种对比显示出不同文化对于人格培养的差异,对于学生个体而言,有必要让学生意识到,在西方文化中并未认同外向型人格一定优于内向型人格,只是西方文化在人格上强调自律,完善自我发展,通过观念的转变,让学生学会“悦纳自我”[6]。遇到类似情况,也可以运用西方文化典故或西方文化在社会交往中对于个体性格的认可,引导学生关注到无论内向还是外向,在社会中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并非外向的人才能取得成功,内向的人同样能够达到自我的实现,使学生能够积极悦纳自我,发展健全人格。

第8篇:中西教育差异论文范文

【关键词】基础教育 均衡发展 民族教育

【中图分类号】G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002-02

教育不仅使学生实现社会人格的塑造和社会角色的整合,同时提供脱离身份,经济不平等而公平竞争、向上流动的机会和平台,因此提供均衡的教育是世界各国政府所极力追求的状态[1]。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当今世界教育民主、教育平等的基本理念与发展方向。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由于历史、国情各方面的原因,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在许多方面都相当不平衡。这一点在广大的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体有明显的突出表现。随着国家发展的需要,在义务教育已经基本普及的基础上,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势必得到重视[2]。

1.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

教育均衡发展是当今遍及世界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也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发展观,近年来也成为我国教育发展,尤其是基础教育发展的政策导向。在普遍观念中,基础教育的主体是学前教育[3]。有观点认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应该是基础教育的平衡发展。要求基础教育的发展无论在数量特征上还是在质的规定性上,都要体现出平衡的特点。它不仅是指一个静态的结果平衡,更重要的是指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的平衡[4-6]。依照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现状,均衡发展可包括教育资源配置的相对均衡,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区域基础教育政策和投入上的相对均衡等方面。

随着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的重视,对这一问题的理论研究连同实践探索有着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理论上,不仅能完善教育均衡理论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方面的解释力,阐释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必要性,而且探讨了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和路径[7]。实践中,更有利于提高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从而使我国基础教育整体水平更加一致,为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2.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基本现状

建国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形式日趋完善、少数民族师资队伍壮大以及积极推进少数民族语文教学和民族文字教材建设等方面[8-10]。目前我国关于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主要从教育经费投入、办学水平、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等几个方面与全国或其他地区平均水平进行比较。研究展开的地区多为西南、西北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域,如云南,贵州,陕西等,且多与经济落后地区结合进行研究。

2.1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现状

以西北民族地区2003年教育情况为例,在教育经费投入上,不论是省级教育拨款方面,还是生均教育投入,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都低于东部五省区(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广东)数倍,最高水平省区与最低省区相差十多倍。平均受教育年限,小学入学率、辍学率和升学率等办学水平指标显示,西北民族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均存在差距。尤其是入学率、升学率数据在西北各省区发展水平梯度并不完全一致,这说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普及阶段的非均衡发展,即小学阶段教育办得好的地区,初中阶段的教育未必办得好,或者说初中阶段教育办得好的地区,小学阶段的教育未必办得也好。

师资力量和师资水平是衡量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在教育落后地区其作用更加不可忽视。师资数量上,2003年西北五省区和东部五省区普通中小学专任教职工数占全国的比重的差异是极为明显的,而且这种差距在西北各省区之间也是十分突出的。这一方面说明西北地区师资数量严重不足,另一方面也说明西北地区教师资源的分配也极不均衡。师资质量上,差异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在不断地加大,东西部地区差距在高中阶段越来越显著。

上述几个方面的比较分析说明,西北地区的整体基础教育发展水平与全国水平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与东部地区相比,则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西北地区的基础教育发展水平目前仍然是我国最为落后的地区,基础教育发展水平与全国和其他地区相比,存在着极不均衡的局面,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整体教育水平的提升,同时也不利于西北地区摆脱基础教育发展长期落后的境地[2,11]。

2.2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实证研究

目前,云南省教育的发展与东部地区差距仍然巨大:一方面,尽管云南省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与东部地区差别不明显,但是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的绝对数差距很大[12]。另一方面,从各级教育生均教育事业费来看,云南省与东部地区的差别更加明显,普遍是云南省的2倍以上。这说明云南省的基础教育发展水平目前仍然是我国最为落后的地区,基础教育发展水平与全国和其他地区相比,存在着极不均衡的局面[13]。

云南省是少数民族聚居省份,民族地区间的基础教育也多有差异。在师资上体现为教师学历水平和教师收入差异。从学生情况对比可以看出,学生辍学率在沧源和怒江是很严重的,辍学发生在小学阶段的比例都已过半,这和经济水平有关。在人均GDP较高、经济发展前景较好地一类和二类地区,学生辍学多发生在初中阶段,结合访谈资料了解到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这些地区在城区,娱乐场所等诱惑较多,产生偏多的问题学生。

近年来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育经费、师资力量、办学水平等方面与其它地区的差异。其中,教育经费投入的差距是最明显的,即使有国家政策的特别扶持,由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限制,仍不能与发达地区相较。师资力量方面,除了教师待遇普遍偏低、师资缺乏,同时掌握少数民族、汉族语言文化的教师的缺口非常大,这是少民教育中紧缺的人才,直接关系到民族学生能否良好接受两种文化,打好稳固的基础。基础教育虽然主体是义务教育,但是学前儿童的教育开展情况,以及民族地区对于目前主流教育的思想观念直接影响适龄儿童的入学状况,以及入学儿童的文化水平,各地状况不一、水平参差不齐,必然导致基础教育难度加大,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成果。

3.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制约因素

3.1 经济发展水平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确立了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战略政策,这一战略政策导致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远远领先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己经在开展义务教育高质量和推进义务教育现代化,而中、西部地区才处于刚普及、正巩固提高的阶段[14]。这些差距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大部分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第二,单一省区内民族聚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于非聚集区;第三,民族人口集中的西部省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于中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制约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经费的投入,对引入师资也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3.2 文化差异因素

我国的少数民族有着各自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教育政策能否正视文化差异的存在,是否能够尊重差异、适应差异往往决定了民族教育平等权益能否充分实现。由于在目前统一的教育体制中,更多的是汉文化与城市文化,民族文化并没有很好的体现,民族学生的需求得不到很好的满足。他们接受的知识与生活实际、民族实际严重脱节,令他们处于文化劣势地位,而所学也无法应用于实际生活。此外,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而汉语言是民族学生在社会立足的工具,因此双语教育十分重要,这就对师资力量和双语教材提出了要求。

3.3 民族地域分布

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区域十分广阔,大体上可以用“大聚集于西部,小聚集于各省的偏远地区”来形容。由于地域特点而导致的经济发展差异、生活条件差异以及对外交流差异的制约,为教育的不平衡发展提供了条件。地域的劣势直接导致了教育资源分配的劣势[15]。地域劣势使民族教育在发展起点上就远远落后于汉族,并且教育发展的后劲也不足,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对教育的需求也不高,给教育的普及和发展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4 思想观念因素

少数民族地区思想观念已经成为制约当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少民族地区民众思想保守,观念陈旧,不仅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而且成为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重大障碍。保守封建的观念令他们固步自封,对本民族外的文化、思想和观念难以接受借鉴。

4.对我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的思考

基础教育的主体既包括教育实行者,也包括受教育者。应该看到,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受限,不仅与国家投入、当地建设有关,也与学生自身的水平和能力有关。有关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现状的研究应该受到重视,不仅需要关注现状,也需要相关的政策帮助规范体系、教材等条件,同时应该就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的教学方式、内容,如何为学龄前民族儿童建立知识背景,如何与义务教育有效衔接以及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现状进行研究。

师资水平是衡量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提高教育水准的重要力量。深入探讨教育发展不均衡地区师资配比和利用情况,有助于了解在条件有限的民族地区采用什么样的师资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也方便政府制定相应政策,调配人才去向。更进一步,有助于国家在培养民族教育人才时明确培养目标和方向。这样,不仅在政策上倾斜,财政上帮扶,也在贴近教育前线的位置给予了更为实质性的,能产生长远有利影响的科学支持。

参考文献:

[1]娄碧贵.西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11.

[2]杨军.西北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

[3]田芬.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04.

[4]贺新宇.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8):226-229.

[5]郑克岭.推进教育公平,促进民族教育均衡发展[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4):189-192.

[6]冯江英,石路.中国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研究综述[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94-103.

[7]常永才,哈经雄.建设和谐社会、文化多样性与民族教育均衡化发展[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59-63+96.

[8]曹萍,梁积江.试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民族教育研究,2009(4):44-49.

[9]韩刚.教育公平与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5):171-176.

[10]马晓龙.试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现状问题及其对策[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4):341-342.

[11]杨军.现状与对策:西北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21-27.

[12]刘钱玉.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对策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2.

[13]赵昊.云南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综述[J].继续教育研究,2013(2):96-98.

[14]彭丽萍.教育公平视角下的少数民族教育研究[D].山东大学,2013.

[15]张凤飞.如何突破制约民族教育均衡发展瓶颈探究[J].河西学院学报,2007(2):77-79.

第9篇:中西教育差异论文范文

文化作为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综合概述,不仅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寄托和展示内心思维活动及实现模式的平台,同时由于文化所特有的多元性和导向性也决定了文化不仅是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助推器,更是决定生活模式及发展趋势的关键因素。人类共同的实践活动体现了文化的普同和融合;各民族不同的生产活动、交往活动及各异的环境造就了文化的多元。有些学者强调文化一元论,也有些学者更注重文化的差异性,认为民族文化之间的不断冲突和碰撞将是本世纪文化发展的主流。面对着各异的文化发展理论,教育者无疑应该更加深入、客观地研究和剖析文化的本质和特征,形成正确的文化认知观。这一方面是因为文化涵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教育者因其“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特征,更需要能够为教育对象提供科学的文化指导。

1 中西文化互补理论研究

中西方文化作为两种不同体制、不同形态和不同环境下的人类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一种表现形式,必然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差异,这些差异不仅是真实存在的,也是显而易见的。

近年来,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中西方文化进行了详尽地多方位对比,这不仅使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和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探寻差异背后的互补可以实现文化的共同发展。

1.1 中西文化互补的前提

中西文化在长期交流的过程中,其差异性愈发明显。因此有些学者认为,这些差异的存在会使得文化冲突愈加强烈,而互补则无从谈起。其实不然,文化差异是互补的前提,正是存在差异,才能实现互补。“越是异性、异质的文化,互补性也就越强。任何一种文化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并不是自我封闭,而是在相互交流中保护自己的特色,在竞争和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1]p102-103正是由于差异的存在,才会使得各种文化各具特色,呈现出纷繁的魅力;才会使得各种文化在竞争中发展,在互补中壮大。因此可以说,中西文化差异的存在有益于文化自身发展,它构成了文化互补的前提。

1.2 中西文化互补的要求

1.2.1 正确的文化认知观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和发展的灵魂和根基,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文化的多元性也要求民族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吸纳和融合。研究表明,一个国家或是地区的民族文化越是单一,那么它的排它性就越发明显。这种过度地对于民族文化的封闭看似是出于对于自身文化的保护,但从根本上来说其实是阻碍了民族文化的生存和进步。对于一种文化的正确认知源于人们在思想和认识上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的形成、转变和发展不是内化的,它首先需要的是一种外在的接触、碰撞,然后才会通过筛选、摒弃,以至求同存异,在交往中实现吸纳与互补。这种文化认知观的形成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具备继承性,它需要外在的合力。只有对于主流文化形成正确的认知观,民族文化才能健康发展。

1.2.2 教育是决定文化发展的内核

教育对于文化的决定性作用源于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就教育目的而言,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教授指出,“教育的根本目的包括:一是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吸收世界上所有的先进文化,以及新文化的创造;二是开启心智,培育精神,提高人的全面素质,使教育真正成为‘养成人格之事业’。”[2]可见,教育是以文化的发展为出发点并服务于文化,所谓开启心智、培育精神也可以理解为是依托教育的途径打造并形成健康的文化认知观。其次,就教育对象而言,实现大众教育不仅是一个社会文明的标志、文化进步程度的体现,更是促进文化发展的主要渠道。同时大众教育的普及性也使得它对于文化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可以说,教育是文化发展的内核。

2 中西文化互补有助于高校外语教学的发展

外语教学作为实现跨文化交际的一种工具是近年来高校课程建设和改革的重点所在,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的改革成效远没有达到一种理想的水平。束定芳指出,我国外语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如:应试倾向明显、教学形式和方法缺乏创新、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中小学外语和大学外语严重脱节。[3]p3 这表明我国的外语教学并不是在单一层面上存在问题。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对英语缺乏兴趣原因必然是多方面的,例如学习动机不明确、教师授课方法缺乏创新以及教材陈旧等。但笔者认为,文化教育的缺失在很大的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语言是抽象和枯燥的。这些符号系统对于母语的使用者来说无疑是信手拈来,但对于外语学习则不然。语言以一种抽象的模式出现,如果再抛开对于文化的掌握,以抽象的模式去吸纳,那么这一过程无疑是晦涩无味的,甚至是痛苦的。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是形象生动的、具体的并且有血有肉的。长期以来,中国的外语教学重视语法讲解和对词汇的呆板记忆,忽略了语言承载着文化,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增加了外语学习的难度,同时也阻碍了学习者知识领域的延伸和扩展;忽略了对于目的语文化的了解和掌握,更加使学生在枯燥中对外语学习失去了兴趣,使学习变得被动无效。

3 外语教学中实现中西文化互补的途径

文化教育的缺失阻碍了高校外语教学的发展和进步。一方面,应试教育造成在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把关注点放在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分数,通过各种考试;同时学生对于外语学习也同样以目的性动机居多,这种教学模式和学习动机或许可以在短时间内取得成效,但从长远来看对教与学来说无疑是不利的。另一方面,文化教育全面深入课堂得到了很多教育者和学生的认可,然而不可否认,文化是一个包含范围极广的领域,因此习得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它对成绩的提升并不会在短时间内效果显著,因此面对着应试教育的现状,文化教育的深入无疑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通过中西文化互补有助于推动外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实施。

3.1 淡化差异性,强调互补性

外语学习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知识的学习,它与中国文化的差异存在于各个层面。教育者习惯于在二者之间找出不同,却通常忽略了内在的互补。差异学习虽然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中西文化的迥异风格,但同时却在无形中使中国学生对西方文化感到陌生,无法融入到语言生存的文化之中。这就好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个体,看似没有共性、没有交集,只有差异,那么二者之间便也不会有希望彼此了解,相互融合的愿望。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淡化差异性,以互补的视角为学生搭建起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是非常有益的。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西文化比较》中提出:“不同文明的接触,以往常常成为人类进步的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学习希腊,阿拉伯学习罗马,中世纪的欧洲学习阿拉伯,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学习东罗马帝国。”[4]p146这种学习源于对差异文化的欣赏、接受、从而实现互补与发展,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淡化差异的文化理念不仅不是对民族文化的背弃,而是以一个更开阔、进步的视角去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

3.2 实现文化互补的多样性

文化是多元的,不同形态、形式的文化共存造就了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文化也是动态的,在碰撞、交融与互补中发展。纵观我国高校外语教学现状,不难发现教学内容与模式相对单一。虽然教师也在不断尝试用各种方式去活跃课堂,但却很难有所突破。其主要原因应归结于忽略了文化互补对于多样性的要求,没有搭建起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桥梁。实现外语教学中文化互补形式的多样性应关注学生兴趣点的多样性,同时培养学生多样性的文化认知意识。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他们往往会缺少理性的思维,因此教育者应帮助学生以更加多样、综合的视角去认知文化。目前高校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多以课堂为主,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兼顾文化教育,而文化互补作为一个综合性课题并不是有限的课堂教学内能够达到理想效果的,因此促进互补模式的多样性发展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