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肿瘤影像学范文

肿瘤影像学精选(九篇)

肿瘤影像学

第1篇:肿瘤影像学范文

输尿管肿瘤的CT表现:输尿管管壁不规则增厚狭窄或管径增大,输尿管管内有软组织充盈缺损,病变向周围侵犯时,局部可见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有助于清晰显示病变。本组经CT确诊为输尿管肿瘤26例,CT诊断符合率86.7%。其他4例患者输尿管不规则狭窄、截断和充盈缺损征,实质密度降低,肾盂、肾盏扩张积水。输尿管肿瘤的MRI表现为:输尿管不规则狭窄、截断和充盈缺损征,实质信号降低,肾盂、肾盏扩张积水,本组确诊输尿管肿瘤28例,诊断符合率93.3%,其他2例表现为输尿管不规则狭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原发输尿管癌多发生于输尿管下段,多发生于50~70岁,病因不明,90%为上皮细胞性肿瘤,男性多于女性[3-5],鳞癌、腺癌和未分化癌均极少见,绝大多数为移行上皮细胞癌[6]。输尿管管壁增厚和肿瘤肿块小的患者输尿管管腔没有扩张,观察肿瘤基础图像的多层螺旋CT轴面像可观察输尿管管壁增厚,螺旋CT平例,外侧半月板前角撕裂2例,外侧半月板后角撕裂3例,内侧半月板后角撕裂6例,内侧半月板前角撕裂2例。

T2WI序列冠状位扫描内侧副韧带形态异常18例,明显增粗14例,迂曲挛缩4例。韧带内片状高信号影22例,韧带周围高信号20例。股骨附着处撕脱性骨折4例。胫骨外侧缘及股骨外侧髁外侧缘骨挫伤9例。关节内积液19例,其中4例可见脂液平面。前交叉损伤5例,后交叉损伤3例。半月板撕裂8例,外侧半月板前角撕裂1例,外侧半月板后角撕裂2例,内侧半月板后角撕裂4例,内侧半月板前角撕裂1例。质子压脂序列冠状位扫描膝关节图像信噪比较高32例,T2WI序列冠状位扫描膝关节图像信噪比较高14例。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的解剖:内侧副韧带为1条宽而强大的结构组织,呈扁平状,长度平均约6.8cm,股骨段平均宽度约3mm,胫骨段平均宽度约2mm,起于股骨内侧髁内收肌结节的下方,呈拉紧的细带状,向下止于胫骨平台下方[1-2]。膝关节内侧副韧带由深、浅两层组成。浅层是由平行的和斜行纤维所组成,起于股骨内侧收肌结节之下,止于胫骨的内侧,相当于胫骨粗隆水平。深层由浅层下方的关节囊增厚所致。深浅两层的后缘相互融合成后韧带。深浅两层之间有一小滑囊协助两者之间的活动。膝关节内侧副韧带的作用:深层纤维的内缘和半月板紧密结合。如果该韧带断裂,不仅丧失了对半月板的控制,而且造成关节旋转的不稳[3]。内侧副韧带有限制膝关节过伸及阻止膝关节外翻的作用。当前交叉韧带功能有缺陷时内侧副韧带浅层和半月板具有阻止胫骨前移的作用。内侧韧带损伤发生率较高,主要原因是受到外翻力所致。内侧副韧带损伤以近端最常见,韧带中部次之,而远端最少见。根据MRI表现分级:Ⅰ级:韧带的周围存在一定程度的水肿,但韧带本身无明显异常表现。Ⅱ级:韧带本身存在水肿和出血高信号,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Ⅲ级:韧带完全撕裂,连续性中断,形态信号异常[4-5]。内侧副韧带损伤MRI表现:Ⅰ级损伤:病理为皮下水肿和出血,在T1WI上表现为皮下低信号,而在T2WI、STIR像及FS像呈高信号;亚急性出血时,T1WI上可表现高信号。韧带形态无改变。Ⅱ级损伤:水肿和出血使韧带与周围脂肪分界不清,韧带可有移位。部分韧带断裂,韧带在T2WI、STIR像及FS像呈高信号。Ⅲ级损伤:表现为韧带的连续性中断,或韧带增粗、肿胀,在T2WI、STIR像及FS像呈弥漫性高信号。

直接征象为内侧副韧带形态信号异常,表现增粗、断裂等表现,边界不清楚。间接征象为韧带附着处撕脱骨折、皮下水肿、出血等。Ⅲ级韧带损伤易合并其他结构的损伤,包括附着骨骨折、半月板撕裂等。有时Ⅱ级、Ⅲ级不好区分[6,7]。膝关节侧副韧带主要由胶原纤维组成,其内的氢原子固定在多肽链形成的网架上,不能参与MRI成像,因此在所有的序列上均呈低信号,韧带损伤时,多肽网架破坏,水肿或出血表现为长T2高信号[8,9]。且内侧副韧带损伤在冠状位图像上显示最佳,韧带可以全面显示。尤其质子压脂冠状位韧带周围的脂肪抑制呈低信号,对韧带的损伤显示更敏感、准确,且质子压脂冠状位对于半月板及关节软骨病变非常有效,其图像信噪比也明显高于FSET2WI,能充分显示皮下水肿及出血、韧带的形态信号异常及骨髓信号异常等。

作者:王明坤 王建 姬丽娟 张宝鑫 单位:河南省沁阳市人民医院 河南省范县人民医院 河南省焦作市人民医院

第2篇:肿瘤影像学范文

目的分析CT检查应用于脑肿瘤卒中及高血压脑出血的影像学鉴别效果。方法所有脑肿瘤卒中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实施头CT平扫及CT灌注成像检查,观察两组的出血量极值、平均出血量、出血灶血流灌注量(BF)、血容量(BV)和毛细血管表面渗透性(PS),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B组其出血量最小值、最大值及均值均显著高于A组(P<0.05),B组其出血灶血流灌注量、血容量及毛细血管表面渗透性均显著高于A组(P<0.05),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肿瘤卒中与高血压脑出血应用CT影像学检查可实现显著高效的鉴别诊断,用以指导临床。

【关键词】

脑肿瘤卒中;高血压脑出血;CT平扫;CT灌注成像

在临床上,颅内原发或继发性肿瘤在自身增殖过程中可尝试进行肿瘤血供的建立,但因肿瘤血供的建立并无基因调控指导,因此在此过程中肿瘤瘤体及肿瘤血管结构可反复发生坍塌、坏死,进而引发出血,或是肿瘤本身对周围脑组织血管造成物理性破坏而导致出血,以上是脑肿瘤卒中的大体致病机制。高血压脑出血其成因是由于颅内血管血压过高、兼以严重的脑动脉硬化,最终造成血管破裂出血,此类患者由于大量的血液弥漫入脑实质内,可对脑组织造成显著压迫,故能引发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而本病的根本诱因多为原发性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研究指出,脑肿瘤卒中其出血量常小于高血压脑出血,但并不绝对。无论是脑肿瘤卒中还是脑出血,只要其出血量越过颅内代偿容积的临界值,就可引发显著的颅内压升高及神经功能障碍,进而可诱发脑疝,导致患者死亡[1]。当前,医学影像学科技已日趋成熟,CT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的作用日趋显现,其无创、快捷、出血灶定位精准等特点受到了临床上的广泛认同,有助于医师用于指导临床,评估病情、制订诊疗方案。而在此基础上,CT灌注成像更是在既有的病灶形态学基础上丰富了病灶的血流动力学信息。为此,我院近年来展开了CT检查应用于脑肿瘤卒中及脑出血的影像学鉴别诊断专项研究,成果显著,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纳入患者群均为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9月确诊并收治、且实施了头颅CT平扫及CT灌注成像的患者,合计148例。其中脑肿瘤卒中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各74例。所有患者均按照以下纳入标准收入:①脑出血发生12h内入院;②生存期不小于40d;③头痛、呕吐症状显著,有程度不一的肢体活动障碍及二便失禁;④患者家属均自愿参与受试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将脑肿瘤卒中患者编入A组,男38例、女36例,患者的年龄在37~73岁,平均年龄(52.58±10.22)岁。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编入B组,男35例、女39例,患者的年龄在35~77岁,平均年龄(53.16±12.35)岁。两组年龄、性别等比照无显著差异(P>0.05),故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1.2.1头颅CT平扫:

全部病例入院后紧急实施头颅CT平扫,应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制造的HD750型CT机,其扫描层厚设定为10mm,扫描间距设定为10mm,扫描时间设定为1~2s。

1.2.2CT灌注成像:

全部病例在头颅CT平扫基础上实施CT灌注成像扫描。首先为其在肘部建立静脉通道,而后配置碘对比剂,选用碘海醇60mL,生理盐水30mL,灌入高压注射器内,而后将高压注射器连接在静脉通道上。准备完成后,同时启动高压注射器注射及头颅快速扫描。对比剂注射速率为3mL/s。CT成像曝光时间1s,合计实施为期40s的连续扫描,即扫描40层。扫描工作完成后,将影像数据传入工作站内实施后期处理。观察两组的出血量极值、平均出血量、出血灶血流灌注量、血容量和毛细血管表面渗透性,并进行组间比较。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实施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卡方检验,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出血量比较:

B组其出血量最小值、最大值及均值均显著高于A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CT灌注成像指标比较:

B组其出血灶血流灌注量、血容量及毛细血管表面渗透性(PS)均显著高于A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在临床上高血压病诱发的最严重可预期病理后果即为高血压性脑出血,此类患者长期的原发性高血压直接加剧其脑底小动脉发生纤维性硬化,使小动脉管壁出现玻璃样或纤维样变,甚至诱发局灶性出血、缺血及组织凋亡,使血管壁的密闭度大大降低,并发生局限性的扩张,最终导致微小动脉瘤的生成。一旦患者因情志过激、过劳、温度变化等因素诱发血压迅速攀升,即可导致发生病变而生成的微小动脉瘤破裂出血。脑肿瘤系神经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原发性脑肿瘤可起源于颅内任意组织,而继发性脑肿瘤可因其他部位原发癌灶转移而生成。本病的确切致病机制目前医学界尚无法彻底阐明,目前公认的几大可能性为:①癌基因和遗传学因素:人体内癌基因发生激活并进一步亢奋性表达,可诱发肿瘤形成而如神经纤维瘤病、血管网状细胞瘤及视网膜母细胞瘤等临床公认其家族发病倾向明确。②物理因素:放射线可诱发正常细胞发生基因突变,直接造成肿瘤生成。③化学因素:主要的致癌物为蒽类化合物,如甲基胆蒽可促进胶质瘤发病,苯丙芘可促进垂体瘤的发病等。而甲基亚硝胺、乙基亚硝胺其致癌风险更强,尤其可诱发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生成。④病毒因素:部分病毒进入细胞后,其在细胞内的异常DNA转录、复制活动可改变细胞基因特性,导致正常细胞增殖失控,诱发肿瘤。在临床上,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率始终居高不下,而随着肿瘤人群比例的不断提升,相应地脑瘤及脑肿瘤卒中患者群也在显著增多[2]。因此,高血压脑出血与脑肿瘤卒中的临床鉴别工作成为了医学影像学领域亟需探索的全新课题。普遍的影像学研究指出,脑肿瘤卒中由于肿瘤其瘤体特定时间内坏死面积、坏死规模有限、遭到破坏的血供血管数量有限、肿瘤产生的颅内压有限,故一般脑肿瘤卒中出血量不会如高血压脑出血一样[3],进而患者引发的相应神经系统症状可相对更轻,相比之下,瘤体本身对脑组织的破坏和挤压引发的脑疝才是更主要的致死因素。而事实上,临床上近年来也不乏单纯因脑肿瘤卒中出血量大而致死的病例报道[4]。因而,笔者认为绝不能忽视脑肿瘤卒中所引发的颅内出血所产生的隐患,故临床上必须首先对患者进行完善的诊断,以迅速采取科学有效的干预手段,为患者争取更良好的预后。在临床上,脑肿瘤有很高的风险对周围正常脑组织血管造成破坏,引发大量出血,并迅速形成颅内血肿,进行单纯CT平扫时,由于血肿掩盖了大部分瘤体,故有一定风险误诊。本次研究中,两组脑出血量虽然有显著差异,但是更多时候并无法获得直观而明确的诊断特异性。为此,本次研究在平扫基础上实施了CT灌注成像,该方案的实验预期机制为:单纯性脑出血实施CT灌注成像后,病灶区因为弥漫出血构成的主体,因而其灌注指标极其显著;而脑肿瘤卒中由于瘤体本身是组织实体,瘤体内部血管数量有限,因而其灌注指标有限。基于这一设想,最终得出的研究结果表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群其灌注成像指标显著高于脑肿瘤卒中患者群,且数据指标具有极显著特异性,能够准确地将二者鉴别开来。

4结语

综上可知,CT应用于脑肿瘤卒中及高血压脑出血具有显著的影像学鉴别作用,尤其是实施了CT灌注成像后,二者指标产生了极显著特异性,可更好地指导临床。

作者:刘大勇 单位: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CT科

参考文献

[1]孙树杰.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断和治疗[J].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2010,7(3):1274.

[2]陆永明,陈振湖.血管母细胞瘤的CT和MRI诊断[J].上海医学影像,2011,10(3):209.

第3篇:肿瘤影像学范文

9例海绵状血管瘤中7例位于眼球后肌锥内,2例累及肌锥内外,增强扫描后均呈渐进性强化。6例反应性淋巴细胞增生均位于眼眶外上象限,CT表现为条状密度均匀的软组织肿块,MRI表现为稍长T1稍长T2信号,增强后明显均匀强化,病变均包绕部分眼球。多形性腺瘤5例,MRI表现为眼眶外上象限分叶状的稍长T1混杂T2信号,增强扫描后明显不均匀强化。神经鞘瘤2例,位于眼球上方、下方各1例,MRI表现为近似椭圆形等T1稍长T2信号,边界清晰。淋巴管瘤2例,表现为形态不规整的长T1混杂T2信号,可见明显液平面,增强扫描后出现斑点状轻度强化。IgG4相关硬化性疾病2例,MRI表现为眼眶外上象限信号均匀的稍长T1近似等T2肿块,可见包绕眼球征象。1例黏液囊肿表现为筛窦窦腔扩大、窦壁硬化,累及同侧眼眶。9例恶性淋巴瘤表现为眶内稍长T1近似等T2信号,增强后轻度或明显不均匀强化,均有包绕眼球生长趋势,其中1例为眶内填满型。3例腺样囊性癌位于眼眶外上象限,其中1例CT检查可见邻近眶壁骨质破坏,MRI表现为边界欠清晰的不规整稍长T1混杂T2信号,增强后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内部可见液化坏死区。

2讨论

眼眶内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种类繁多,临床表现不一,肿瘤较小时可无临床症状,肿瘤较大时可表现为眼球突出、眼球运动障碍及复视等,肿瘤压迫或累及视神经时可出现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眼球突出为最常见症状。儿童及成人眼眶内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报道较多,而对于老年患者的报道罕见,国外文献报道老年患者眼眶内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发病率与成人及儿童有明显差异,老年眼眶内肿瘤的恶性率明显增高〔1〕。眼眶内良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表现多边界清楚,形态规整,无骨质破坏征象,恶性肿瘤多表现为边界不清晰,密度或信号不均匀的肿块,骨质破坏及T2加权呈等信号是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2〕。起源于泪腺的眼眶内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诊断在于病变位于泪腺区这一特定部位,最常见的为泪腺多形性腺瘤及腺样囊性癌。多形性腺瘤是位于眼眶外上象限的椭圆形或分叶状的病变,肿瘤沿眶壁向眼眶深部蔓延,肿瘤较大可使眼球及邻近骨质呈受压改变,CT表现为眼眶外上象限的等密度肿块,MRI表现为稍长T1混杂T2信号,多呈类圆形或分叶状,增强后明显强化。本组5例泪腺多形性腺瘤MRI增强扫描后均呈较明显强化,应注意与脑膜瘤鉴别,脑膜瘤多呈扁平状,宽基底与邻近眶壁相邻,可引起骨质的增厚等改变。泪腺腺样囊性癌呈扁平状、分叶状及不规则形肿块,CT表现为等密度影,部分可见邻近骨质的破坏征象。文献报道肿瘤局部呈一个或数个圆钝突起,呈“生姜”状,此征象被认为是泪腺恶性上皮肿瘤的标志之一〔3〕,本组中病变呈分叶状,1例行CT检查可见邻近眶壁呈虫蚀样骨质破坏改变。除眼睑及泪腺部外眼眶内无淋巴组织,因此眼眶内淋巴增生性病变多数位于眶隔前间隙及肌锥外间隙,可弥漫性生长累及整个眼眶。眼眶淋巴增生性病变包括反应性淋巴细胞增生、非典型淋巴细胞增生及恶性淋巴瘤,多表现为形状不规整,边界不清晰的实性肿块,CT上呈等密度,MRI上多呈均匀等T1、等或稍长T2信号,信号较均匀,增强扫描后呈轻度较均匀强化,包绕眼眶结构是其特征性表现〔4〕,文献报道约86%的眼眶淋巴瘤包绕眼球〔5〕。

第4篇:肿瘤影像学范文

[关键词] 胎盘;肿瘤;超声诊断;鉴别诊断

胎盘肿瘤分为原发性滋养细胞瘤及继发性胎盘绒毛膜血管瘤、胎盘囊肿、胎盘畸胎瘤等[1],临床诊断胎盘肿瘤主要依靠超声等影像学手段[2],本研究就胎盘继发性肿瘤的影像学诊断、鉴别诊断及临床处理做综合概述。

1 胎盘继发性肿瘤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的超声诊断

1.1 胎盘绒毛膜血管瘤 胎盘绒毛膜血管瘤是发生于绒毛间胚叶组织的良性肿瘤,发生率为0.5%~1%[3]。它可以生长在胎盘及脐带的任何部位。主要由血管及结缔组织构成,超声图像可见:①胎盘发生体积和形态上的变化;②肿块可以发生在胎盘内靠近胎儿面或母体面,也可位于胎盘边缘部位;③肿块为类圆形或椭圆形,有包膜,边界清楚,大多从胎儿面凸出,个别可悬浮;④肿块内部依其所含血管和结缔组织的比例不同,回声也有所不同:血管成分多者为低回声,结缔组织成份多者则回声增强;⑤常伴有羊水过多,尤其是肿块靠近脐根部,直径在5 cm 以上者;⑥一般不伴胎儿畸形。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为:肿块内血管丰富,比胎盘组织血流明显增多,有多条红蓝两色并行的血流信号,脉冲多普勒分别显示持续低速的小静脉血流频谱与搏动性小动脉血流频谱,其频率与脐动脉一致。追踪血流源头为脐带动、静脉血管[4]。

胎盘绒毛膜血管瘤应注意与下列情况鉴别:①副胎盘:为一胎盘的副叶,附着于胎盘与主胎盘之间有胎盘间隔,并有血管相通,形态扁小圆形,内部回声及血流显像与主胎盘一致;②子宫肌瘤:大的黏膜下肌瘤合并妊娠极为少见,肌瘤应位于羊膜囊之外,与胎盘无必然联系,亦不会有血管相通;③胎盘早剥、血肿形成:起自剥离胎盘下缘母体面的暗隙,包膜内血液暗区并有弱点状回声或杂乱分布的机化膜,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其内无血流信号;④胎盘静脉湖:一般体积较小,定期复查体积变化不明显。子宫肌壁的局限性收缩动态观察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消失[5]。另外陈春贵[6]等报道胎盘血管瘤误诊为骶尾肿瘤一例;寇海燕[7]等报道胎盘梗死误诊胎盘血管瘤1例。

胎盘绒毛膜血管瘤常为单发且体积较小,一般无临床自觉症状;血管瘤较大者往往能引起各种并发症,如:羊水过多/过少、贫血、胎儿水肿、心衰等,对血管瘤的治疗主要针对并发症。如:针对羊水过多行羊水穿刺引流,以及脐血采样、宫内输血纠正胎儿贫血、改善胎儿水肿等。然而对该病本身的治疗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也有对血管瘤激光消融或注射无水乙醇的报道[8],但目前国内开展较少(尤其是后者),我国普遍处理为:加强产前超声检查,若发现直径>5 cm的血管瘤需严密监测及选择时机,终止妊娠;若瘤体直径

分娩方式的选择:肿瘤大或有并发症者选择剖宫产;肿瘤小或无合并症者选择阴式分娩。[9]

1.2 胎盘囊肿 临床上约有10%~20%的胎盘有小囊肿形成, 囊肿直径常在0.15~2 cm之间, 偶尔可大到8~10 cm ,非常少见[10],病理改变为胎盘隔内或绒毛间的类纤维蛋白烃化或液化区域, 声像图特点为:囊肿多发生在胎盘的胎儿面, 向羊膜腔突出, 亦可发生在胎盘的母面及实质中, 有包膜, 内呈均匀无回声区, 透声好, 无超声多普勒信号。

超声诊断胎盘囊肿应注意与下列肿物做鉴别:①胎盘静脉血池:胎盘静脉血池是胎盘绒毛叶中心部分无绒毛处,在胎盘实质中呈现为一较大的近圆形液性暗区,偶而实时超声观察其中可见致密细小回声突然由侧壁流入暗区,犹如飞雪状,系血液湍流所致,超声多普勒可发现血流差频[11];②胎盘绒毛膜血管瘤:声像图表现肿块内部回声不均质,以实性组织为主。胎盘囊肿对妊娠及分娩无临床重要性。而绒毛膜血管瘤直径5 cm以上或生长部位靠近脐带附近,可压迫脐静脉伴发羊水过多。其他如产前出血、早产、产后出血、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低体重儿等偶可发生;③另外,此囊肿应与胎儿骶尾部脊膜膨出、脐带囊肿相鉴别, 三者的临床诊治是不同的。鉴别的关键是找出囊肿的出处。此外胎儿骶尾部脊膜膨出无血流显示, 并多伴有羊水过多; 脐带囊肿则有脐血流附着。超声检查可以实时动态观察囊肿大小、内回声、囊肿周围血流情况以及最为关键的囊肿出处。

胎盘囊肿对胎儿及母体无严重危害, 因大多囊肿较小又多突向羊膜腔, 故对胎盘无明显压迫, 胎盘功能不受影响;不需做特殊处理。但应注意若有囊肿破裂因可引起局部出血, 严重时引起胎盘早剥, 危及母婴安全,故需严密观察,选择最佳时机终止妊娠[12]。

1.3 胎盘畸胎瘤

胎盘畸胎瘤临床较多见,其声像图特点为:①胎盘明显增大,尤其是胎盘厚度>3.8 cm;②肿瘤多位于胎盘的胎儿面羊膜盒绒毛膜之间,有时在胎盘边缘的胎膜上;③肿瘤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其内部回声为多种多样的

囊实性。内有强光团,后方有声影[13], 本病的产前诊断主要靠B超,产前检出胎盘肿瘤有利于分娩方式的选择。

2 胎盘继发性肿瘤的其他影像学诊断

近年来,三维超声也已逐渐运用至产前检查,尤其对胎盘绒毛膜血管瘤,三维超声的应用能更清晰显示肿瘤内的血管构成[14]。除超声外,核磁共振成像(MRI)也开始用于产前检查,刘彩霞[15]等报道运用MRI成功鉴别出2例胎盘血管瘤及一例胎盘囊肿。

胎盘是胎儿获取营养的重要器官,它的病变对于胎儿的成长有极大的影响,目前产前检查运用二维及CDFI已能大大提高胎盘继发性肿瘤的检出率,与此同时更多影像学诊断技术如三维彩超、MRI的加入,为临床提供更多更确切的诊断依据,有利于临床决策,提高优生优育率。

参考文献

[1]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432.

[2] 吴忠瑜.实用妇产科超声诊断学.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5:91,146.

[3] Ghourab S. Ultrasound in the management of Chorioangioma .Saudi Med J, 2001, 22(7): 585 589.

[4] 郑玉凤.21例胎盘血管瘤的超声诊断分析,福建医药杂志,1999,21(5):1314.

[5] 何晓红.胎盘血管瘤的临床特点及病理分析..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4):227229.

[6] 陈春贵,阎敏,李玉兰.胎盘血管瘤误诊骶尾肿瘤一例.内蒙古医学杂志,1993,13(4):19.

[7] 寇海燕,张宏.胎盘梗死超声误诊血管瘤1 例.武警医学,2004,15(07):541.

[8] Quarello E, Bernard JP, Leroy B, et al. Prenatal laser treatment of a placental chorioangioma. Ultrasound Obstect Gynecol, 2005,25:299301.

[9] 杨慧琳,姜红伟,张雅琦.胎盘血管瘤临床分析.现代诊断与治疗,2008,19(6):371.

[10] 王淑贞.实用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254.

[11] 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11741176.

[12] 刘志娟,黑冬梅,牛振英.胎盘囊肿的超声诊断.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2,3(9):701702.

[13] 阮红,周连春,董燕,等.胎盘畸胎瘤的B型超声诊断.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4,10(12):67.

第5篇:肿瘤影像学范文

颌面骨肿瘤(包括龈癌)是较常见的肿瘤,本文总结了我 院1990年2月至2010年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放射影像资料较完整的颌骨肿瘤(20例),着重对肿瘤的放射影像学方面的表现及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进行讨论报告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14~70岁。平均42岁,其中30岁以上16例(占80%),吸烟者12例,饮酒者9例,嗜烟酒者7例。

1.2 临床表现主要症状和体征 颌部肿瘤20例,局部压痛13例,肿物质硬14例,按之如乒乓球感3例,肿物固定11例,牙痛、牙松、脱牙以牙病就医4例(口腔龈癌),早期同侧颈颌区淋巴节肿大5例。

1.3 病理 造釉细胞瘤4例,巨细胞瘤3例,圆柱瘤2例,骨化纤维瘤1列,间叶源肿瘤1例,成骨肉瘤3例,软骨肉瘤1例,恶性纤维细胞瘤1例,纤维肉瘤1例,神经纤维肉瘤1例,牙釉质母细胞瘤1例,其中病理显示恶性肿瘤未能分类1例。

手术切除15例,局部刮出2例,年龄及身体健康因素等不能手术化疗3例;20例患者中均作过随诊复查对比。但患者病后生存年限各有不同。

2 影像学检查方法及表现

2.1 20例具有普通正位,侧位及斜位颌骨平片,其中8例具有颌面骨CR片,2例有口腔科就诊拍牙片。12例有CT扫描片,CT扫描机我院采用美国产螺旋GE1800及日本产东芝Asteion(型号TSX-021B)多层螺旋4排机器。主要采用颌面骨扫描条件,主要数据为:一般扫描层厚2 mm,140KV,200 mA,扫描时间1.0 s,螺距为1.5 mm,重建间隔2 mm。特殊情况下有必要时行病灶薄层高分辨(HRCT)多平面(MPR)矢状面冠状面及横断面,重建扫描技术,采用数字多平面重建和缩小扫描视野;层厚为0.5 mm。140KV,200 mA,时间为1.0 s,视野为 (FOV)180 mm。

2.2 部位 上颌骨3例(左侧2例,右侧1例),下颌骨17例(左侧9例,右侧8例),下颌体部10例,支部5例,颏部2例。

2.3

2.3.1 造釉细胞瘤影像学表现,颌骨囊状骨质透亮,根据其房室大小,单囊或多囊分为三个基本类型:

①多房型:房室呈圆形.卵圆形,边界清楚,内呈大小不等之分房状透亮,互相重叠,间隔清晰。由于肿瘤表面有大小不等的结节,似肉芽样突入骨壁,结节间的骨嵴隆起,形成大小不等之多房性改变;②单房型:房室呈圆形.卵圆形,边界清晰,边缘整齐或有分叶切迹。由于瘤体大而包膜完整,瘤压迫骨壁形成骨质凹陷而出现边界锐利或有边缘切迹的单囊状改变,周边可硬化,瘤内可含牙根部等现象;③蜂窝型:卵圆形或不规则,边界清楚,内呈密集成簇样蜂窝小房,房隔较厚,呈不规则网格状,之间有较大的透亮区,内可有点状钙化。

2.3.2 牙根侵润型 当肿瘤穿破纤维包膜时,可沿牙根间槽浸润时,可出现牙根浸润征,影像上表现为牙槽骨蜂窝状透亮。牙根中断或推移。

2.3.3 周边硬化征 瘤缘可呈致密硬化带高密度影,环绕于肿瘤周围。这是由于肿瘤逐渐生长膨大,对骨壁产生慢性压迫所致。

2.3.4 少见的征象为:囊壁骨质破坏影,系肿瘤浸润骨壁所致,囊内含牙(牙齿包埋于瘤体中),瘤内点状钙化。

2.4 颌骨恶性肿瘤影像学表现:

2.4.1 颌骨局部骨密度减低,边缘迷糊,骨小梁破坏,这是肿瘤较早的表现,薄层高分辨CT(HRCT)及MPR(多平面重建矢状面冠状面横断面)扫描颌骨能尽早为发现可疑病灶破坏小碎骨。是临床上疑似颌骨肿瘤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之一。

2.4.2 颌骨溶骨性破坏,骨质呈斑片状、虫蚀状破坏,边缘不整齐。肿瘤进一步侵蚀骨质,形成不规则骨质破坏。

2.4.3 不规则骨质致密,瘤体发展过程中,骨破坏和肿瘤骨形成相互交替进行,或在骨结构破坏后形成新生瘤骨,部分瘤骨呈骨针状。

2.4.4 局部软组织肿胀,肿瘤侵犯骨质后,穿破骨膜,继而侵犯软组织。

2.4.5 骨膜反应平片少见,扁骨骨肉瘤较之长管骨其骨膜反应平片少见,平时由于等因素往往也难以显示,而CT(HRCT)及MPR(多平面重建矢面冠面横面)扫描技术能弥补平片难以发现影像改变(包括骨膜反应.小死骨等)。

3 讨论

3.1 在颌骨肿瘤中,良性肿瘤较恶性肿瘤多见,而造釉细胞瘤是最常见的牙源性肿瘤。作者统计中造釉细胞瘤4例,占20%,成骨细胞瘤及巨细胞瘤等次之。这符合邹氏统计[1]理论造釉细胞瘤占牙源性肿瘤首位的观点。在恶性肿瘤中以成骨肉瘤较多见3例,占15%,软骨肉瘤、纤维肉瘤次之。

3.2 鉴别诊断 ①造釉细胞瘤多见于中青年人,病程长,以下颌骨为好发部位。由于肿瘤具有膨胀性和局部浸润性两种不同的生长方式,导致其形态多种的囊状透亮区,牙根浸润征及周边硬化征为其特点,也是放射影像学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②颌面骨髓炎,多为牙源性,以病牙为中心,病程长,骨破坏内有死骨,伴有骨增生硬化;③颌面骨恶性转移灶:为其他部位恶性转移到颌骨骨髓内,可侵犯颌骨造成骨质破坏,围绕齿根发生较广泛的溶骨性破坏,常引起唇颏麻木,有原发灶病史者不难确诊;④颌骨中央型鳞癌:少见来自齿囊上皮岛状残留颌骨内恶变,溶骨性破坏完全在颌骨内,有时破坏区内见小斑点骨岛。对放射影像不典型的造釉细胞瘤、巨细胞瘤、圆柱瘤必要时行细胞学检查病理定性。

3.3 颌面部肿瘤放射影像学的诊断价值 可确定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及范围,邻近器官的侵犯情况,CT(HRCT及MPR)对颅底骨的观察尤为特殊细致全面,协助临床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放射影像学显示肿瘤呈单房性,边缘锐利,通常提示肿瘤包膜完整,可作手术刮除,一般预后效果较好;放射影像学显示肿瘤呈多房性,边界欠锐,通常提示可能有局部浸润,应提示临床作切除术为宜,以防肿瘤复发,总之颌骨疑似占位性病变时,一定行全面检查,应警惕漏诊及错诊,及早排除不良病变,减少对周围组织的侵犯为之。

第6篇:肿瘤影像学范文

转化医学(translationmedicine)是近年国内外医学领域流行的一个新概念,2003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正式提出“转化医学”概念。它以人的健康为本、以重大疾病为研究出发点、以促进科学发现转化成医疗实践为宗旨。其主要目的是打破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领域固有的隔阂,搭建两者间的桥梁,使日新月异的基础医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改善人类健康的防治措施[3]。因此,转化医学本质上是一个双向开放、往返循环、持续向上的研究过程[4,5]。转化医学理念已逐渐成为世界医学研究领域的共识,其应用有利于推进临床医学更好、更快速地发展。

2肿瘤影像医学教学的现状

肿瘤影像学是医学专业中较为特殊的一门学科,其教学主要包括肿瘤医学影像诊断和肿瘤医学影像技术两方面。肿瘤医学影像诊断的教学模式比较成熟,主要注重临床常见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但肿瘤医学影像技术教学则较为欠缺,尤其是对肿瘤影像新技术的研发、功能拓展、临床医学与工程技术结合及运用等方面的授教还较为薄弱。目前肿瘤影像医学教学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传统的肿瘤影像医学教学授课的模式过于单一,跨学科联系较少,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②现行课程安排中有关学习方法、获取知识手段的课程较少,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③缺乏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法,单纯从理论和阅片等教学手段难以让学生对肿瘤影像表现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地理解。④教学内容陈旧。该学科知识更新快,教材、教案等教学内容和方法不足以满足临床工作的需求[6]。⑤学生技术研究能力的培养与临床实际应用能力脱节。肿瘤影像医学教育要求培养既会诊断又会技术研究,既有转化理念和能力又有肿瘤影像学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经验的综合型人才。因此,开展转化医学教育尤为必要,它是当前培养综合型人才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提倡“从实验桌到病床旁”的转化医学教学理念在肿瘤影像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转化医学教育理念在肿瘤影像医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3.1促进肿瘤影像医学教学多学科的合作

不同学科、不同思想、不同理念的相互碰撞有利于创新思维的产生,而一个学科的发展壮大,也需不断加强不同学科间的知识与技术合作,加强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因此建立肿瘤影像学、基础肿瘤学、工程技术学、物理学等多学科的科研小组,让各组组员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形成多学科交叉研究,通力合作及协调发展,形成纵横交错的综合体系,才有望实现肿瘤影像医学的可持续发展[7]。转化医学教育强调理念的改变,它打破以往的单一学科或有限合作的教育模式。首先为学生提供一个学科交叉的开放式研究平台,鼓励将物理工程实验室发现的有意义的成果转化成能为临床提供实际应用的手段,有效将肿瘤的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到临床实践中,同时也对肿瘤影像征象进行基础研究。其次,不同的影像成像手段各有优劣,将彼此的优势互相融合已成为医学影像设备研发的潮流。转化医学教育对这一潮流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从而进一步为肿瘤的诊断提供更多的成像手段,有利于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如在既有的CT、MRI、PET、B超等设备的基础上研发PET-CT、PET-MRI或将几种成像设备融合的机器。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平台具有稳定而强大的效果,所形成的多学科介入机制能够满足临床及基础研究的需求。

3.2为肿瘤影像医学教学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转化医学理念的应用一方面能增强肿瘤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学生加深对临床知识的重视和理解,另一方面也为临床医技人员提供进入实验基地探索基础研究的机会。以转化医学理念为指导,重视从临床中凝练课题,可以培养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意识,自觉做到理论联系实践,使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8]。如肿瘤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学生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发现某种肿瘤具有相同的影像征象,但是纯粹的临床实践无法为其提供相应的基础理论支撑依据。转化医学理念主张临床医生与研究员密切合作,提倡由临床医生仔细观察肿瘤的影像特征,将相关信息提供给基础研究员,再由基础研究员对此进行研究,进而将科研成果反馈到临床,为临床提供有力的依据,通过探究性研究达到解决临床问题的目的,从而提高医疗总体水平。

3.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转化医学理念的应用为肿瘤影像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多学科合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并在交流过程中获得多种学习方法,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9]。如肿瘤影像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X射线、CT、MRI、PET、B超检查等的成像原理时,可与物理学专业的学生合作学习。通过观摩物理学专业学生的操作,共同探讨相关问题以获得深层次的实验体验,从根本上理解相关概念及原理,将枯燥、深奥的理论学习转化为有趣且自主参与的实验操作。另外,通过与其他学科学生的交流,可进一步培养肿瘤影像学专业学生的团队精神,培养适应学科发展所需的医学影像技术工程师,塑造能灵活将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融为一体的专业人才,构建合作融洽的专业团队。

3.4有利于培养具有转化医学理念和能力的学生

肿瘤影像医学蓬勃发展,临床应用技术不断更新,而现有的教材、教案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却停滞不前,不利于医学生第一时间掌握肿瘤相关研究新进展及新技术。许多学生毕业后开始到临床一线工作,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相应的技术问题时,常常无法到实验室通过相关研究来解决当前技术的缺陷,不利于技术的改进与发展。转化医学的应用一方面为肿瘤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人员熟悉和参与临床工作创造了条件,鼓励学生到临床进行实践,让学生在相关教材内容还未能及时更新的情况下,通过到临床实践仍能及时掌握最新的技术。另一方面,为学生参加工作后再次进入实验室进行技术研究打下铺垫,真正做到将临床影像医学的应用与工程医学授课有机结合,有利于培养具有肿瘤医学影像诊断能力和肿瘤医学影像技术研发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4结语

第7篇:肿瘤影像学范文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像;转移瘤;胶质母细胞瘤

DOI:10.14163/ki.11-5547/r.2015.17.046

弥散加权成像(DWI)是水质子在组织自由运动的功能MR成像技术, 是现今活体上进行水分子扩散成像的唯一方法[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脑内单发转移瘤及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MR资料, 探讨DWI和ADC值在脑内单发转移瘤及胶质母细胞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肿瘤的患者共28例, 其中男15例, 女13例, 年龄 32~61 岁, 平均年龄 51 岁。22例术后均经病理证实, 6例发现原发病灶。胶质母细胞瘤共 16例;其中头痛、恶心22例, 4例伴呕吐, 部分患者伴有精神和肢体障碍。

1. 2 MR影像学检查方法 采用GE 3.0 T超导型SIGNA磁共振。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I、DWI检查。T1WI轴位TR 2678 ms, TE 10 ms;T2WI轴位TR 4500 ms, TE 109 ms;FLAIR TR 9602 ms, TE 115 ms。DWI采用单次激发自旋回波一回波平面成像, TR 4500 ms, TE 70 ms, 扩散敏感系数:b值分别为0、1000 s/mm2。

1. 3 图像处理及ADC值测量 原始数据利用GE ADW 4.3工作站Functool软件处理, 选取ADC图软件。测量肿瘤实体部分、肿瘤边缘水肿的ADC值。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脑转移瘤与胶质母细胞瘤MR影像表现 12例单发脑转移瘤MR影像表现:10例位于幕上, 2例位于幕下;8例病灶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其中4例囊变、坏死。16例胶质母细胞瘤MR表现呈等T1、稍长T2信号混杂信号, 可有坏死出血, 水肿明显。转移瘤、胶质母细胞实质部分在DWI多见为等或略高信号, 偶而为高信号, 其 ADC均值分别为(12.15±1.32)×104 mm2/s 、(13.30±3.51)×104 mm2/s, 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瘤及胶质母细胞瘤边缘水肿区有差异, ADC均值分别为(16.60±1.28)×104 mm2/s、(13.52±1.80)×104 mm2/s, 转移瘤瘤周水肿范围较大, DWI多见为等、低信号, ADC值较胶质母细胞的要大。

2. 2 增强扫描特点 转移瘤与胶质母细胞瘤均可呈斑片状、结节状、环状强化;其中转移瘤环状强化, 环状强化壁相对较薄, 胶质母细胞瘤强化壁相对较厚。

2. 3 脑单发转移瘤与胶质母细胞瘤鉴别 脑单发转移瘤发病年龄相对较大;一般有原发肿瘤病史;其影像学表现一般为小病灶大水肿, 其水肿区的ADC值较胶质母细胞瘤的稍大。

胶质母细胞瘤发病年龄一般>50岁, 病程较快;常发生额颞叶深部白质, 占位效应明显;增强扫描一般呈花环状强化。胶质母细胞瘤与转移瘤的肿瘤实体部分的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肿瘤边缘水肿区的ADC值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DWI是利用人体内不同组织、不同病变下水分子弥散程度不同而成像的一种MR新技术。通过不同条件下的不同b值, 计算得到ADC图。水分子弥散运动受限, DWI呈高信号, ADC图呈低信号, ADC值越小 [2]。

脑内转移瘤占颅内肿瘤20%~40%, 其中肺癌占40%~60%, 多发生在幕上大脑半球, 约占80%, 以大脑中动脉分布区小病灶大水肿常见, 可合并出血等[3]。胶质母细胞起源于神经上皮组织神经胶质细胞, 是星形细胞瘤中恶性程度最高的原发性脑肿瘤, 占颅内肿瘤的12%~15%。本研究发现, 胶质母细胞瘤和脑内单发转移瘤近瘤周水肿区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于柯等[6]报道的结果相一致, 认为瘤体实质部分ADC值对胶质瘤和脑内单发转移瘤鉴别意义不大。

综上所述, DWI作为一种新的MR功能成像, 其在胶质母细胞瘤与脑转移瘤的鉴别诊断方面无疑是常规MRI的有益补充;随着医学影像学发展、随着MR技术的进步, 弥散成像必将更广泛的运用到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 为临床提供更大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闫新成, 鱼博浪, 张明, 等. ADC值测量在颅脑DWI高信号肿瘤诊断中的价值.现代肿瘤医学, 2014, 22(11):2721-2723.

[2] Gulani V, Sundgren PC. Diffusion tenso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J Neuroophthalmol, 2006, 26(1):51-60.

[3] Tuntiyatorn L, Nantawas B, Sirachainan N, et al.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s evaluation of pediatric brain tumors. J Med Assoc Thai, 2013, 96(2):178-184.

[4] 黄薇园, 余永强, 钱银锋, 等. MR扩散加权成像瘤周水肿区ADC值在脑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临床放射性杂志, 2010, 29(1):27-30.

[5] 宋莉, 王霄英, 谢晟, 等. DWI以及ADC值测量在脑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5, 21(3):354-357.

第8篇:肿瘤影像学范文

【关键词】 滑膜肉瘤; 下肢软组织; MRI; 诊断

中图分类号 R44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24-0039-02

软组织滑膜肉瘤是下肢恶性肿瘤之一,滑膜肉瘤来源于间叶组织,预后较差,有临床研究显示其5年生存率约为50%,复发率较高,软组织滑膜肉瘤发病率较低,组织异型性较大,且分化程度不一,影像学表现多样,影像学定性诊断较为困难,本文就下肢软组织滑膜肉瘤的MRI扫面影像特点及MRI扫描对限制软组织滑膜肉瘤定性诊断的价值进行分析,为限制软组织滑膜肉瘤的影像学定性诊断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均为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4年1月手术病理证实的下肢软组织滑膜肉瘤患者的MRI资料。其中男5例,女4例,患者年龄18~56岁,平均(43.00±11.60)岁,患者均以下肢肿物为主要临床症状,其中8例伴有下肢不同程度疼痛,1例伴有关节活动障碍,所有患者肿物表面皮肤均无改变。患者病程1~4年,平均(2.1±0.6)年,均为初诊患者。

1.2 MRI扫描方法

MRI检查采用飞利浦 Achieva1.5T MR扫描仪,采用表面线圈,参数设置:层厚4~7 mm,层间距0.2 mm,矩阵184×256,行横断及冠状或/和矢状位扫描,获取自旋回波平扫和增强T1WI(TR 400~722 ms,TE12~20 ms)以及快速自旋回波T2WI(TR 3500~4500 ms,TE 90~132 ms)。反转回复法脂肪抑制STIR(TR6500 ms,TE 30~60 ms,TI 140 ms。增强造影剂Gd-DTPA(北陆公司生产的),剂量为0.2 mmol/kg。

1.3 分析方法

MR图像由两名MRI诊断医师进行独立阅片分析,阅片过程采用双盲法,阅片内容包括病灶边缘及形态、信号强度以及周围组织浸润及破坏等。阅片结果不一致时进行共同沟通分析,如结果仍不一致,由科内集体阅片进行讨论并确定最终阅片结果。

2 结果

9例患者共计11处病灶,其中2例为2处病灶,病灶大体形态为结节状,内有纤维分隔及坏死。肿瘤边界清晰或不清晰,肿瘤病灶位于肌组织间隙或关节肌腱附着点附近,其中1例病灶跨越关节。MRI扫描显示,T2WI肿物与肌肉组织比较为稍高信号8例(88.9%),高信号1例(11.1%),高信号或稍高信号区内可伴点片状高信号区及低信号区(100%),肿物内可见低信号分隔带8例(88.9%),部分肿瘤呈现高、中、低信号混杂征象(66.7%)。T2+脂肪抑制肿物信号增高,高信号区内可见结节样低信号区(88.9%)。T1+脂肪抑制图像肿块不均匀增强信号,呈现高信号与稍高信号混杂征象(100%)。右侧大腿股中间肌与半膜肌滑膜肉瘤见图1。

3 讨论

软组织滑膜肉瘤是临床少见的恶性肿瘤,中青年为高发人群,男女发病率多无显著差异,四肢临近关节部位为软组织滑膜肉瘤的好发部位,尤其下肢大关节附近,为主要的发病部位,滑膜肉瘤来源于间叶组织,多无明确的分化来源,不仅发生在滑膜组织及其临近部位,在无滑膜组织生长的部位,也可发生滑膜肉瘤。滑膜肉瘤组织多呈现双向分化,滑膜组织内的结构成分较为复杂,其组织内可包括肉瘤组织、上皮组织等多种组织成分,肿瘤多呈现结节样生长,多无明显的包膜,部分生长较为缓慢的肿瘤,周围组织可被压迫成为假包膜。滑膜肉瘤内组织分化程度不一,肿瘤生长过程中可伴有肿瘤内部的出血、坏死及钙化,或者出现纤维间隔。滑膜肉瘤有侵袭性,转移率高,早期既可发生远处转移及临近部位骨质的破坏,甚至部分患者以转移灶为首发症状。手术切除是治疗软组织滑膜肉瘤的主要方法,但是切除后肿瘤复发率高,临床预后较差。

软组织滑膜肉瘤组织来源多样,因而在CT等影像学检查上影像表现较为多样,多缺乏特异性的影像学特征,影像学定性诊断较为困难,既往的研究结果显示,在CT扫描上滑膜肉瘤多为密度不均匀的结节状肿物,虽然增强扫描能够提示肿物的血供特点及丰富的血管征象,但是由于其内部组织成分的复杂,对于肿瘤的定性诊断存在一定的困难。MRI具有独特的成像原理,其信号的强弱与组织中H+的定向排列有关,因此对肌腱、肌肉、韧带、滑膜等软组织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尤其对临近关节的软组织肿瘤,在判断其对关节及滑膜等结构的影响上具有一定的优势。本组9例患者均行MRI扫描,对患者MRI资料进行分析发现,9例患者共计11处病灶,其中2例为2处病灶,提示软组织滑膜肉瘤可能多中心生长。病灶大体形态为结节状或多结节状,部分结节在生长过程中可能发生融合现象,在融合结节中间可伴有或不伴有纤维间隔,提示肿瘤多浸润生长,具有较高的侵袭性。肿瘤内有纤维分隔及坏死,并伴有钙化征象,提示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不一或多向性。肿瘤边界清晰或不清晰,部分肿瘤与周围组织缺乏明显的界限,浸润周围的骨质或软组织,并伴有临近骨质的破坏。本组9例患者肿瘤病灶均位于肌组织间隙或关节肌腱附着点附近,其中1例病灶跨越关节,与关节囊及肌腱等关节周围组织缺乏明显的界限,提示其对关节功能存在明显的影响。在对MRI扫描信号分析发现,T2WI肿物与肌肉组织比较为稍高信号,稍高信号区内可伴点片状高信号区及低信号区,提示肿瘤内部存在出血及钙化现象。T2WI扫描肿物内可见低信号分隔带,将肿瘤分隔成分叶状,其可能为肿瘤内部纤维组织生长出现的纤维分隔。在部分肿瘤组织,T2WI呈现高、稍高、低信号混杂征象,既“三重信号征”。是软组织滑膜肉瘤颇具特征性的MRI表现,三重信号征的出现与肿瘤组织内的组织多样性有关,其中低信号区可能来自类肌肉组织、纤维组织等,稍高信号区可能与肿瘤组织内的脂肪组织等有关,而高信号区与肿瘤内部的出血、坏死及液化等病理改变有关。T2+脂肪抑制肿物信号增高,高信号区内可见结节样低信号区。提示肿瘤内部的出血及钙化等病理征象共存,部分肿瘤组织表现为铺路石样改变。T1+脂肪抑制图像肿块不均匀增强信号,呈现高信号与稍高信号混杂征象。也提示肿瘤内组织成分的多样。

分析结果显示,在MRI扫面上,部分软组织滑膜肉瘤具有典型的影像学征象,如T2WI上的高、稍高、低信号混合的三重信号征,T1+脂肪抑制图像上的不均匀团块信号征的铺路石样改变,结合T2WI上的团块样肿瘤形态及内部低信号分隔等信号改变,能够为软组织滑膜肉瘤的影像学定性诊断提供有价值的线索。但是在影像学诊断时,仍需与其它软组织肿瘤进行鉴别,如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滑膜肉瘤等,恶性纤维组织瘤因内部含有较多纤维组织多表现为T1WI 及 T2WI低信号,增强后呈现渐进性相对较为均匀的强化信号。而滑膜肉瘤因内部肌样组织较多,T1WI多表现为接近肌肉组织的信号强度,可加以鉴别。研究结果提示,MRI扫描对软组织滑膜肉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尤其在对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上,具有较好的分辨效果,能够为滑膜肉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参考文献

[1]冉雄,邱士军.滑膜肉瘤的影像学表现[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2):262-265.

[2]孙燕,孙保存,赵秀兰,等.滑膜肉瘤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2005,32(10):575-578.

[3]梁长华,毛华杰,陈阳阳,等.软组织滑膜肉瘤MRI、CT影像表现与鉴别诊断[J].实用癌症杂志,2013,28(3):285-287,294.

[4]潘颂华,孙红梅,潘绵顺.软组织滑膜肉瘤的CT和MRI影像诊断价值(附8例误诊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22): 55-56.

[5]张朝晖,孟悛非,张小玲.四肢滑膜肉瘤的MRI诊断[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6,25(10):841-944.

[6]方挺松,许乙凯,彭加友,等.四肢滑膜肉瘤影像特征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9,20(2): 106-109.

[7]夏建东,江新青,黄丹萍,等.下肢滑膜肉瘤的CT及MRI诊断[J].中国CT和MRI杂志,2013,11(5): 99-103.

[8]王勇朋,刘衡,谢娜,等.滑膜肉瘤X 线、CT及MRI表现[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2,37(5): 461-464.

[9]彭业胜,邓东,黄仲奎,等.滑膜肉瘤的CT、MRI特征探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3,30(6):928-930.

[10]郑红伟,祁佩红,薛鹏,等.滑膜肉瘤的CT、MRI影像表现与鉴别诊断[J].中国CT和MRI杂志,2013,11(4): 101-103.

[11]连海英,李卫东,朱砚.滑膜肉瘤的CT和MRI诊断[J].医疗卫生装备,2013,34(5): 69-70,121.

[12]郁万江,汪敬群,韩成坤,等.滑膜肉瘤的临床影像学诊断(附33例报告)[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3): 402-405.

第9篇:肿瘤影像学范文

【关键词】 血管造影; 核磁共振; 软组织肿瘤; 体层摄影术; 三维重建; X线计算机

Abstract:Angiography techniqu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echnique in the diagnosis of vascular diseases, espcially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s, coronary arterial and extremity arterial diseases. Preliminary application of angiography has been carried out on the diagnosis and pre-operative evaluation of some kinds of tumors such as musculoskeletal tumors. In this review, current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gres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an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on the diagnosis of musculoskeletal soft tissue tumors are described and analysed.

Key words:angiography; magnetic resonance; soft tissue tumor;tomography; three 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X-ray computed

软组织肿瘤系指发生于人体支持组织的中胚叶组织非上皮骨外组织肿瘤,由于起源不同,分类繁多,临床表现各异,诊断较困难。影像学检查作为主要的检查之一,尤其是MRI、CT均具有较高的组织密度分辨率,弥补了X线的不足,目前已成为骨与软组织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诊断和术后复查的重要手段。其中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及MR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作为无创性血管成像方法,具有费用较低、操作较简便、诊断准确性较高等特点,正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软组织肿瘤的诊断和术前评估。

1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

外科手术切除是治疗软组织肿瘤最为理想和有效的方法。但手术经常面临的难题是肿瘤血供丰富,出血多,完整切除肿瘤比较困难,甚至出现休克和危及生命[1]。近年来骨与软组织肿瘤术前介入诊断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大大提高了疗效[2]。DSA对减少手术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尽可能完整地切除肿瘤和减少肿瘤复发,都有极大的帮助。术前行DSA检查可清楚显示肿瘤与重要血管的毗邻关系,供血动脉及分支、侧支循环状况、血管分布有否异常以及肿瘤新生血管与病理循环的关系,有效地避免对于多个侧支供血血管发生“漏栓”而影响外科手术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外科医生充分了解肿瘤局部和周围的血管分布情况,尤其是肿瘤的供血动脉情况,为临床医师选择手术入路、术式提供可靠依据,也可为术中能否结扎某些血管提供重要依据。骨与软组织肿瘤手术,尤其是骨盆及骶尾部肿瘤,因部位较深且血供丰富,尤其适用于动脉栓塞[3]。术前行DSA和动脉栓塞能使外科医生在术前更加心中有数,有效地减少术中出血,使手术中肿瘤暴露清楚充分,从而有助于安全快捷地将肿瘤最完整地切除。因此,术前的DSA是非常必要的。当然,DSA作为术前辅助检查并非适用于所有骨与软组织肿瘤,只适用于瘤体接近重要的血管、无转移的恶性肿瘤、瘤体较大需行瘤段截除、血供丰富估计出血较多的肿瘤。另一方面,DSA和动脉栓塞也已成为许多恶性软组织肿瘤辅助性治疗及姑息治疗的有效手段。术前DSA无论对介入医生和外科医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比较CTA与DSA,两者并非重复,前者既可以评价肿瘤,又可了解血管情况;而DSA是动脉栓塞前所必须的步骤,CTA对DSA及动脉栓塞也有较大的指导作用。张毅军等[4]认为:栓塞前的血管造影应避免采用普通血管造影,而应选择DSA。因为只有DSA可以减除骨骼、器官和组织等与血管无关的结构重叠影,而更加清楚而全面地显示血管的形态、分布、粗细、动静脉异常交通的有无、尤其是血管与肿瘤的关系。及时而准确地发现动静脉异常交通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避免栓子进入非靶器官、靶组织,甚至进入体循环而引起误栓,及其可能由此引起的严重并发症。由于DSA需穿刺,注射碘造影剂,属于有创性和辐射性检查,其局部和全身并发症分别为7.3%和1.8%[5]。同时费用较高,限制了其在软组织肿瘤诊治中的广泛应用,逐步为CTA和MRA所替代。

2 CT血管造影(CTA)

多排螺旋CT的出现,动态扫描及灌注技术的应用,显示出CTA诊断软组织肿瘤的优势[6]。2004年研制成功并推向市场的64层螺旋CT及后来的128层螺旋CT,空间分辨力和时间分辨力空前提高。64层螺旋CT机还开发新的血管探针技术(vessel probe,VP),为CT血管成像提供了一种新方式。该技术显像快捷简便,诊断信息丰富准确,已被用于冠脉显像,但尚鲜见其在软组织肿瘤中的应用报道。通过使用简单的血管减影技术去除骨骼,血管的显示清晰、流畅,CTA的成像质量大大提高[7、8]。CTA可以提供比传统CT增强更为准确的肿瘤血供信息[9],对软组织肿瘤良恶性鉴别有较大帮助。其诊断良性软组织肿瘤的敏感性较恶性肿瘤者高些。多种良性肿瘤,如脂肪瘤、血管瘤、纤维瘤和腱鞘巨细胞瘤等本身具有特征性(如密度、钙化、均匀性、特殊部位等),能较好的鉴别。CTA的最大特点在于CTA及数据经后期图像处理获得的三维重建影像可以提供软组织肿瘤的一些重要信息,如肿瘤的发生位置及发展方向、肿瘤的主要供血血管及血供丰富程度、肿瘤与周围重要动脉之空间关系、肿瘤与周围组织器官之关系,可以显示MRA不能显示的软组织肿瘤与周围结构的三维关系,并可对图像进行全视角旋转观察。使医生能够更好地进行手术设计、术中安全分析,大大方便了临床手术方案的制定,确定最佳的手术入路,有利于术中对周围重要血管和组织器官的识别和保护,减少术中并发症的发生,以保证手术疗效。目前CTA诊断软组织肿瘤的文献报道不多。Karcaaltincaba等[10]将CTA应用于4例骨骼和肌肉肿瘤,认为可以减少费用、降低造影剂用量和有助于肿瘤的处理。方先来等[11]研究发现CTA检查诊断软组织肿瘤具有准确、快捷及复查方便等优势,CTA与手术、病理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各为90%、100%、83%。尹东等[12]认为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对软组织肿瘤术前评估有独特的价值,有助于手术方案的制定。CTA在肿瘤的定位及定性诊断效能与MRI基本一致,在显示肿瘤的三维轮廓、肿瘤与血管关系方面更具优势。CTA成像不依赖血流信号,空间分辨率高,对细小血管分支的显示优于MRA。CTA创伤小,避免了DSA因麻醉及插管的并发症。CTA这种新的影像技术在一些巨大的、深在的、复杂的骨科软组织肿瘤的术前诊断评估中将会发挥更多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保障。不足之处在于不能进行治疗性操作、不能动态显示动脉充盈情况、不能反映血流速度和血流量、有放射性而且使用大剂量的碘对比剂等。

3 磁共振血管造影成像(MRA)

目前,磁共振仍是软组织肿瘤最常用的检验手段,磁共振有多参数、直接多平面成像优点,有较高定性、定位价值。通过观察组织血流分布示踪剂的药物动力学模型分析,可从肿瘤的动态增强MRI提供的成像组织血流灌注的数据中获得更多的信息。其中液化作用、动态增强的开始时间以及病变大小均是具有鉴别意义的参数,动态与静态增强MRI结合可有效提高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病变的确诊率[13]。MRA技术一般通过对肿瘤进行矢状面、冠状面常规磁共振检查,从而了解肿瘤的大小、性质及与周围重要脏器的关系,然后推注造影剂,通过对所得到的影像进行三维重建,可对肿瘤与血管的关系进行系统评估。其中增强MRA对血管轮廓显示清晰,信号强,伪影少,图像质量可与DSA相媲美。在软组织肿瘤诊断中,MRA可清楚显示病变、软组织、骨组织及血管之间的关系[14],提供一个完整的血管影像资料,包括肿瘤对血管的推移,侵润或包绕,这对术前评估肿瘤的可切除性有着极大的帮助。MRA不仅是对血管腔内结构的简单描述,更是反映了血流方式和速度的血管功能方面的信息。MRA的优点在于:MRA与DSA或CTA不同,不需要注射含碘对比剂,无过敏之忧;无放射线损害;无穿刺痛苦和损伤;MRA使用顺磁性对比剂,用量少,造影剂反应和并发症显著减少,安全性好,无肾毒性,即便是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亦可进行MRA;MRA无X线辐射,可以重复多次检查;MRA可以根据血管结构进行冠状位或矢状位成像,用较少的层面包含较大的血管范围进行高分辨扫描,扫描时间短;MRA较CTA易于后处理,因为MRA成像时只有靶血管结构显示,其他的背景组织则无信号,因此无须进行手工切割处理等步骤,避免了血管成像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且一次数据采集后可多角度重建血管影像。尽管磁共振及常规MRA对肿瘤病变的显示能力佳,但同时显示肿瘤与血管较困难,此方面不如CTA。MRA是利用磁共振扫描时的特殊流动效应而形成的成像方法,易受不同性质病变、不同血液流速及其体内复杂的生理因素影响。磁共振灌注费时较多,同时由于空间分辨率的限制,静脉图像的污染使末梢的动脉显示不清,它显示细小分支血管的能力不如DSA[15],由于时间分辨率的限制,不能像DSA那样提供丰富的血流动力学信息,在某些方面不能完全替代常规的DSA[16]。这些不足目前限制了MRA在软组织肿瘤中的应用。但是由于MRA具有简便、安全、无创、无辐射等优点,而且在判断肿瘤与周围结构、特别是与血管的关系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将来在骨科软组织肿瘤诊断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总之,DSA是许多血管和肿瘤相关疾病诊断的金标准,CTA、MRA与DSA检查各具特色,三者之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将在骨科软组织肿瘤临床诊断及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CTA和MRA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CTA和MRA将会更趋完善和成熟,可望在诊断上作为一种常规血管造影检查方法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 Bendszus M, Wannuth-Metz M, Klein R,et al.Sequential MRI and MR spectoscopy in embolized meningiomas: correlation with surgical and histopathological findings[J].Neuroradiology,2002,1:77-82.

[2] Nibu K, Sugasawa M, Asai M,et al.Results of multimodality therapy for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maxillary sinus[J].Cancer,2002,5: 1476.

[3] Jayakamar PN, Desai SV, Kovoor JM,et al.Percutaneous embolication of mandibular hemangiomai, a case report[J].J Oral Maxillofac Surg,2002,60:945.

[4] 张毅军,唐军,边宏宇,等.外科肿瘤切除手术前DSA及动脉栓塞的作用[J].中国介入放射学,2008,1:39-41.

[5] Christine M, Flis H, Rolfjager,et al.Carotid and vertebral artery dissections clinical aspects,imaging features and endovascular treatment[J]. Eur Radiol,2006,10:345-347.

[6] 薛彩霞,王绍武,袁飞,等.软组织肿瘤的多层螺旋CT、MR灌注成像初步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4,11:1135-1140.

[7] Alexander M, Sean O, Methmet T,et al.Carotid bifurcation calcium and correlation with percent stenosis of the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on CT angiography[J].Neuroradiology,2005,1:1-9.

[8] Christine M, Flis H, Rolf J,et al.Carotid and vertebral artery dissection clinical aspects,imaging features and endovascular treatment[J]. Eur Radiol,2006,5:340-346.

[9] Koenig M, Kraus M, Theek C,et al.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the ischemic brain by means of perfusion related parameters derived from perfusion CT[J].Stroke,2001,2:431-437.

[10]Karcaaltincaba M, Aydingoz U, Akata D,et al.Combination of extremit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and abdominal imaging in patients with musculoskeletal tumors[J]. J Comput Assist Tomogr,2004,2:273-277.

[11]方先来,贝抗胜,孟志华,等.双螺旋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诊断下肢软组织肿瘤[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4:2205-2208.

[12]尹东,王毅,李宏宇,等.CT血管造影在诊治骨科软组织肿瘤的作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8,9:710-712.

[13]Van Rijswijk CS, Geimaerdt M J, Hogendoorn PC,et al. Soft tissue tumors:value of static and dynamic gadopentetate dimeglumine enhanced MR imaging in prediction of malignancy[J].Radiology, 2004,2:493-502.

[14]Gjonnaess E, Morken B, Sandbaek G,et al.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colour duplex and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of the lower limb arteries from the aorta to the tibioperoneal trunk in patients with intermittent claudication[J].Eur J Vase Endovasc Surg,2006,1: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