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技企业管理制度范文

科技企业管理制度精选(九篇)

科技企业管理制度

第1篇:科技企业管理制度范文

第一条为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020年)》,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的环境,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规范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管理,促进其健康发展,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020年)〉的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科技企业孵化器(也称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创业中心)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为宗旨的科技创业服务机构。创业中心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核心内容。

第三条国务院和地方各级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全国及所在地区的创业中心进行宏观管理和业务指导。

第二章主要功能与目标

第四条创业中心的主要功能是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为入孵企业提供研发、中试生产、经营的场地和办公方面的共享设施,提供政策、管理、法律、财务、融资、市场推广和培训等方面的服务,以降低企业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企业的成活率和成功率,为社会培养成功的科技企业和企业家。

第五条创业中心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完善服务功能。在提供高品质服务的同时,逐步实现自收自支、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同时要充分利用当地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企业和企业服务机构的研究、试验、测试、生产等条件,扩大自身的服务功能,提高孵化服务水平。

第六条为提高创业中心的服务水平与质量,国家鼓励建立专业技术型创业中心。专业技术型创业中心是指围绕某一特定技术领域,在孵化对象、孵化条件、服务内容和管理团队上实现专业化,培育和发展某一特定技术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的一种创业中心形式。

第三章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的认定与管理

第七条地级以上(含地级)城市建立的创业中心,在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后,可依照本办法申请认定。

第八条国务院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的认定和管理工作。

第九条申请认定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发展方向明确,符合本办法第二条所规定的条件;

2.领导班子得力,机构设置合理,管理人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70%以上;

3.可自主支配场地面积在10000平方米以上(如是专业技术型创业中心,则可自主支配场地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其中孵化企业使用的场地占2/3以上;

4.服务设施齐备,服务功能强,可为企业提供商务、资金、信息、咨询、市场、培训、技术开发与交流、国际合作等多方面的服务;

5.管理规范,具有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自身及在孵企业的统计数据齐全,并至少连续2年按科学技术部要求上报相关统计数据;

6.在创业中心自主支配场地内的在孵企业达80家以上(如是专业技术型创业中心,则在孵企业应达50家以上);

7.累计毕业企业在25家以上,毕业企业及在孵企业为社会提供1000个以上的就业机会(如是专业技术型创业中心,则毕业企业在15家以上,毕业企业及在孵企业为社会提供500个以上的就业机会);

8.创业中心自身拥有300万元以上的种子资金或孵化资金,并与创业投资、担保机构等建立了正常的业务联系;

9.实际运营时间在3年以上,经营状况良好;

10.专业技术型创业中心自身应具备专业技术平台或专业化的中试基地,并具备专业化的技术咨询、专业化的管理培训能力。

第十条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的孵化企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企业注册地及办公场所必须在创业中心的孵化场地内;

2.属新注册企业或申请进入创业中心前企业成立时间不到2年,

3.企业在创业中心孵化的时间一般不超过3年;

4.企业注册资金一般不得超过200万元;

5.属迁入企业的,上年营业收入一般不得超过200万元;

6.企业租用创业中心孵化场地面积低于1000平方米;

7.企业从事研究、开发、生产的项目或产品应属于科学技术部等部门颁布的《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范围;

8.企业的负责人是熟悉本企业产品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

第十一条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的毕业企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之中至少两条:

1.经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2.有2年以上的运营期,经营状况良好,主导产品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年技工贸总收入达500万元以上,且有100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和自有资金;

3.企业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和健全的财务制度。

第十二条申报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应首先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后,由省、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上报国务院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国务院科技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审,并依据评审意见进行认定。对符合本办法第九条、第十条和第十一条的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颁发“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标牌,予以公布。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的单位与其主管部门的隶属关系不变。

第十三条国务院科技行政主管部门每年将对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进行考核,对连续2年达不到条件的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将取消其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的资格。

第四章政策与措施

第十四条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自认定之日起,一定期限内免征营业税、所得税、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和税务行政主管部门制订。

第十五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各地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在规划、用地、财政等方面为创业中心提供政策支持。

第十六条国务院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将全国创业中心工作纳入国家科技发展计划。各级地方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机构要将创业中心工作纳入当地的科技发展计划,为创业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

第2篇:科技企业管理制度范文

论文摘要: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和知识经济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主导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企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知识型员工作为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才,是高科技企业竞争的优势,如何通过薪酬管理来激励知识型员工成为各高科技企业关注的焦点。本文分析高科技企业知识型员工薪酬管理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论文关键词:高科技企业;知识型员工;薪酬管理;现状;对策

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高科技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高科技企业的核心资产就是其拥有的高素质的知识型员工,他们决定了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水平。仅从目前高科技企业知识型员工的薪酬管理而言,就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并已成为制约高科技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如何通过薪酬管理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成为高科技企业管理中最关键、最敏感的一环,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高科技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特点

所谓“知识型员工”是指用智慧所创造的价值高于其体力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员工。作为高科技企业的核心资源,知识型员工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具有相应的专业特长和较高的个人素质。知识型员工大多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具有较高学历,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由于受教育水平较高,大多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二是具有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愿望。工作对他们而言并不仅仅是为了生存,他们的最终目标在于自我价值的实现。三是他们的忠诚度更多的是针对自己的专业而不是雇主,他们有自己的福利最大化函数,他们是否加入某个企业是出于自身的选择,而不是被迫加入的。四是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如果当他们发现待遇不公、收入未达到期望值,或者所处的环境难以施展其才华、无法实现其愿望时,往往会发生流动。五是具有很高的创造性和自主性。因此,知识型员工更倾向于拥有宽松的、高度自主的工作环境,希望在工作中拥有更大的自由度和决定权,同时也看重支持。六是工作过程难以实行监督控制,工作成果不易加以直接测量和评价。这一特点为企业正确评价知识型员工的个人价值和给予合理的薪酬带来一定困难。

知识型员工是追求自主性、个性化、多样化和创新精神的群体,他们更多追求来自工作本身的满足。因此,要根据知识型员工在个人特质、心理需求、价值观念及工作方式等方面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薪酬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发挥知识型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高科技企业薪酬管理现状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我国高科技企业知识型员工的薪酬管理出现了许多缺陷,集中表现为薪酬激励不足,具体现在:

一是薪酬战略意识不强。目前,我国高科技企业对知识型员工的薪酬激励普遍缺乏理性的战略思考,极少将知识型员工的薪酬作为其发展战略实施的杠杆。

二是总体薪酬水平偏低。根据文魁、吴冬梅主持的北京市软科学项目《适应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人才机制研究》调研报告,虽然高科技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收入水平同国内其他行业相比明显比较高,但高科技企业所给薪酬与员工认为应得的仍有一定差距。知识型员工总体薪酬水平偏低,对自身薪酬满意度不高,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是薪酬结构过于简单。高科技企业并没有根据知识型员工的个性特点进行富于个性化的薪酬设计,浮动薪酬、绩效薪酬所占比例偏小,谈判工资、利润分享、价值分享等国外已经很普遍的薪酬形式基本上还很少见,这种薪酬结构设置状况不足以对知识型员工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

四是薪酬确定标准不够科学。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企业在员工薪酬标准上一直缺乏人力资本价值意识,造成知识型员工的薪酬水平与其业绩脱钩甚至严重失衡的现象。即使知识型员工的贡献很大,最多也只是给予一定的奖金,无法参加企业的纯利润分配。这使得很多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呈现降低趋势,并且流动意愿增强。

五是职业发展通道单一。中国传统“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反映到企业员工相对价值的定位上,依“官阶”的大小,认定他们对企业贡献的多寡,单一的纵向职业发展通道会诱导知识型员工将其精力放到职务晋升上,显然不利于知识型员工实际价值的体现。六是长期激励效果不显著。目前,在知识经济即将到来和越来越激烈的国际化竞争的双重挑战下,我们高科技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离职率也越来越高,跳槽现象也越来越普遍。员工离职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企业对其长期激励效果不够。由于知识型员工的工作成果不易测量和评价,导致对他们的考核流于形式,最终使得知识型员工的劳动成果缺乏保障,缺乏持续工作动力,影响对知识型员工长期激励的效果。

三、知识型员工薪酬管理具体对策

面对着全球化背景下人才争夺愈演愈烈,我国高科技企业必须想方设法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针对自己薪酬管理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是从传统薪酬管理转向战略性薪酬管理。战略导向性是理性薪酬体系构建的首要原则。薪酬政策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企业的总体战略。这就要求企业必须牢固树立起战略性薪酬管理的理念,能从战略高度全面认识知识型员工的薪酬激励问题,系统策划薪酬分配制度。

二是通过薪酬调查来确定企业的薪酬水平。在新经济时代高科技人才竞争激烈,高科技企业的薪酬定位必须要考虑市场因素,以增强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企业需要进行科学的薪酬调查,参考劳动力市场上的薪酬水平,并根据企业自身的经济能力,最终确定薪酬水平,有效解决薪酬的对外竞争力问题。

三是从经济性报酬为主转向全面薪酬回报。目前,企业一般将薪酬仅仅理解为经济性报酬,而忽视了非经济报酬,如优越的工作条件、良好的工作氛围、晋升机会、培训机会等。随着薪酬水平的提高,非经济报酬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作用会更大。因此,高科技企业要树立全面薪酬理念,从相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转变为“士为知己者死”,走出过去薪酬激励“单行线”,将内在薪酬与外在薪酬相结合,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并重,对员工进行全方位的激励。来源于/

四是从基于职位的薪酬转向基于人的薪酬。这就意味着薪酬体系从过去以职位评价为基础的职位薪酬体系,转向以对人的评价为基础的技能或能力薪酬体系。而后者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灵活性,还对员工学习新技能、增长新能力的行为提供报酬,满足了高科技企业及其知识型员工的要求。

五是提供多种职业发展道路。随着组织的扁平化,职位层级越来越少,传统的纵向职业发展道路就不能满足所有员工发展的需要,同时员工职业选择的多样性,单一的职业发展道路也不能满足员工个性化的要求。多种职业发展道路的出现,既解决了企业的难题,也满足了员工的需要。

六是从侧重短期激励转向侧重长期激励。短期性质的薪酬容易导致员工工作行为的短期化,而员工尤其是关键岗位上的优秀的知识型员工工作行为的短期化和人才流失,必然会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长期发展战略的实现。为了留住关键的人才和技术,稳定优秀的员工队伍,引导员工将关注重点放在企业发展的长远目标上,企业可以尝试员工持股计划、股票期权等长期激励方式,以提高对员工的长期激励效应。

薪酬制度改革的目的就是要用一流的薪酬吸引一流的人才,用一流的人才创造一流的业绩,再用一流的业绩来支撑一流的薪酬。高科技企业应该适应全球化竞争和知识经济挑战的需要,从战略高度系统设计知识型员工的薪酬体系,并在实践中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恰当的薪酬激励,充分发挥知识型员工的积极性,才能促进知识型员工的智力资本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转化为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

主要参考文献:

[1]蒋春燕,赵曙明.知识型员工流动的特点、原因与对策[J].华东经济管理,2001.2.

[2]闫宝义,任航.高科技企业员工管理中的激励机制[J].企业研究,2006.7.

第3篇:科技企业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科技创新;工商管理;重要性;策略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企业市场环境竞争形势愈发激烈,各大企业都在积极推动自身体制改革优化,尤其是在工商管理项目的过程中进行科技创新,是提升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企业工商管理科技创新过程中,能够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调控,可以确保企业的市场经济项目运作。但是在推动企业科技创新进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这就要求企业相关领导部门对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才能充分发挥出企业工商管理中运用科技创新的职能和效用。

二、企业工商管理中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分析

(一)企业工商管理中科技创新能提高企业竞争力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深化,各个行业的运营机制也在日益转变,企业想要提升核心竞争力,对工商管理系统进行科技创新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手段。综合科技创新的各项优势,提高企业对其重视程度,积极促进整体管理控制和企业运营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加强企业项目中科技创新含量,向科技型方向转化,规范项目管理和标准要求之间的系统化流传,从根源上实现项目运行和技术转化的战略目标。

(二)企业工商管理中科技创新能确保企业可持续性发展

对于企业工商管理系统,科技创新能够有效促进企业从传统工商管理模式转变为现代化工商管理模式,符合市场经济形势发展趋势。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的运用,可以提高企业领导阶层对项目运行和企业管理的认知程度,以创新意识的思维模式制定出适合企业自身的可持续性战略发展目标。科技创新的工商管理模式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高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积极增加科技创新程度,为企业积蓄发展动力和创新潜力,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三)企业工商管理中科技创新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运营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要平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所以,企业领导阶层要对管理体系中的各个部门进行综合性评价性监督,增加关注度和重视程度,体现出科技创新的特点,完善企业整体管理系统的构建,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四)企业工商管理中科技创新能优化企业管理控制模式

企业管理系统的优化得益于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的运用,企业要有机地把工商管理系统与科技创新产业相结合,转变传统管理控制模式,实现企业管理系统的现代化和科技化。管理职能和成效提升有利于规避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市场风险,也可以保证企业效益的长远性发展。

三、完善科技创新在企业工商管理中的策略分析

(一)加强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的地位,增加对其重视程度

企业工商管理系统的成效性能够体现出企业自身的整体运营实力和综合管理水平,可以反映出与市场需求的符合程度。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加强企业项目运营中科技创新的含量,提升科技创新地位,对于提升企业管理控制的成效性有明显作用。科技创新项目的实施,需要企业高层领导的高度重视,上层管理部门对科技创新的态度直接影响基层项目管理的运行。提升企业管理控制阶层对科技创新的认知,转变落后的意识形态与思维模式,积极构建符合市场需求与经济形势要求的管理模式。

(二)利用科技创新持续优化企业工商管理系统

任何一个企业的良好运转离不开管理系统的合理性与完善性,经济形势不断发展过程中,企业的管理模式也应不断随市场形势持续优化。近年来,我国企业工商管理系统的运行模式和项目结构在不断发生转变,根源在于科技创新的引入,增加了管理系统的科技性与时效性。科技创新代表了先进化技术与开拓性的思维方法,企业积极加快对科技创新项目的产业化进程,有助于提升管理控制水平与企业竞争实力。加大资金投入,持续对工商管理科技创新项目升级更新,确保企业运行框架和发展需求,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在企业工商管理中建设创新型团队

企业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想要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样离不开高端专业人才的引导。因此,企业要制定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建立一支具备科技创新型能力和意识的高水平管理团队,主要对企业项目运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处理,对企业管理控制模式不断改革优化。团队建设要提高员工对科技创新的认知程度,着重培养员工对企业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和项目经验的掌握,确保创建的团队符合企业管理阶层的实际需求。

(四)在企业工商管理中将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战略

从目前我国企业的发展状况来看,传统的工商管理模式已经逐渐被市场经济形势所淘汰,总结经验不难看出,在企业工商管理中将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战略是符合当前环境的有效措施。因此,需要企业管理阶层充分意识到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的重要性,培养科技创新理念和思想,将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战略,最终实现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企业工商管理中的作用,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和市场形势,理清科技创新与工商管理之间的关系,加快推动企业整体管理控制系统化进程。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的地位,加大领导阶层对其重视程度,建立企业工商管理科技创新型团队,将在企业工商管理中将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战略,为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亚鹏,许恒源.论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的重要性[J].商,2015(47):122-122.

[2]傅宏.论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的重要性[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13):137-137.

[3]宋美静.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的重要性研究[J].经贸实践,2016,5:110.

第4篇:科技企业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建筑企业;科技;档案管理

近些年来,为了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建筑企业档案管理人员要加强科技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以解决网络环境下建筑企业单位科技档案管理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而切实地提高科技档案信息的管理工作效率,实现建筑企业科技档案管理体系的合理科学地发展,以便更好地为我国建筑企业服务。然而,目前的建筑企业科技档案管理机构的档案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利用先进的网络化、数字化的科技档案管理手段,有利于推进我国数字档案安全管理体制的完善,进而实现我国科技档案管理的专业化发展目标。

1.建筑企业科技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探究

1.1建筑企业科技档案管理模式落后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我国建筑企业发展的需要,建筑企业科技档案管理程序十分混乱,使得建筑企业的档案管理制度得不到有效的落实。由于绝大多数建筑企业都配备了相应的档案管理设备,这为建筑单位科技档案资料的保存和归档管理工作创造了优良的条件。[1]但是由于归档设备仅能够存放在建筑企业个人的手中,使得科技档案管理人员不能够熟练地掌握和合理有效地利用好档案管理设备的性能,容易导致档案管理人员无法及时有效地录入重要的科技档案材料,为科技档案的有效归档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科技档案资料管理资料的不完善也导致了一些原始的建筑企业科技档案资料很难全部保存下来,使得科技归档管理人员对部分建筑科技档案资料失去了合理的控制。

1.2建筑企业科技档案的管理流程不规范,档案保管设备较陈旧

落后的档案保管设备和不规范的建筑企业科技档案管理,使得建筑企业科技档案很难实现集中统一的管理模式,还容易导致科技档案资料的分散和毁损。[2]建筑企业科技档案归档的不及时使得一些具有较强技术性和秘密性的建筑企业科技档案材料无法发挥其有效的价值。档案管理人员往往忽略了对建筑技术方案和建筑构造技术进行相应的文字说明,容易导致一些建筑技术思维构造失去其利用价值。因而建筑企业科技档案管理单位如果不认真落实建筑科技档案的归档制度的实施,就很难实现对建筑科技档案管理制度的有效控制。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感是影响管理人员工作主动性发挥的核心因素。档案保管设备的陈旧落后也容易导致科技档案的流失和档案管理程序的混乱。

1.3建筑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意识比较薄弱

在进行建筑企业科技档案的管理过程中,许多建筑科技档案资料只存有部分建筑设计的技术资料。档案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往往缺乏档案的及时保存意识,使得其往往忽略对建筑技术资料和设计方案的归档。归档内容的不完整性使得建筑科技档案的数量比较少,很难反映建筑科技档案主体方面的情况,领导开会及视察的内容和建筑技术人员的设计方案等的档案资料保存和记录十分简洁,使得建筑科技档案的真正价值得不到充分有效地发挥。建筑企业科技档案归档意识的缺乏使得有些科技档案资料由个人长期保存,无法完整地将科技档案移交至档案室进行统一安全地保管,导致一旦出现机构调整或者人员变动,就会发生建筑单位科技档案的失控和流失问题。科技档案队伍的不稳定性使得一些新档案人员对建筑科技档案的归档范围缺乏清晰的认知,这不利于建筑科技档案实现科学有效的管理。

2.强化建筑企业科技档案管理的策略

2.1创新建筑企业科技档案管理模式

为了提升建筑企业科技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建筑企业应当创新建筑企业科技档案管理模式,完善建筑企业科技档案的保管工作流程。同时引导科技档案人员对建筑企业科技档案管理的认知度,适时地扩大宣传建筑科技档案管理流程,增强立档单位有关科技档案材料的归档意识,完善建筑单位科技档案资料的每一个工作环节。建筑单位的领导人员和管理人员也应当主动了解本单位科技档案的保存和管理现状,切身地与档案管理人员共同投入到科技档案管理模式优化的对策讨论过程中。同时还可以适时借鉴国外建筑企业有关科技档案管理的经验,加大科技档案管理制度的宣传力度,强化科技档案的分类管理意识,充分利用科技档案材料的利用价值,积极发挥科技档案的积极作用,提升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规范建筑企业科技档案的管理流程,更新科技档案管理设备

建筑企业为了改善科技档案管理的混乱流程,在管理过程中应当结合建筑单位具体的情况,不断完善和优化建筑企业科技档案的具体管理流程,使科技档案的归档流程朝着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应当及时更新科技档案管理设备,积极落实好科技档案的归档制度,完善科技档案的积累、收集、归档和管理等环节,引导科技档案管理人员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归档和保存工作,努力采取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推动建筑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2.3创新建筑企业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提升综合素质

建筑单位为了加强建筑企业的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应当提高企业管理者和档案管理工作者对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度,积极组织建筑企业科技档案管理人员参加定期的业务培训和定期考核制度,创新建筑企业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这有利于实现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使科技档案管理人员能够明确归档标准,熟练掌握优秀的科技档案管理方法,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具体实践操作能力。科技档案管理人员还应当完善业务指导工作,提高和改善建筑单位科技档案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

3.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是实现建筑企业科技档案移交、归档、管理和利用的基础,有利于引导建筑单位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归档对策,实现建筑企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促进建筑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有效落实。因而,完善建筑单位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对提高我国的信息服务水平至关重要,有利于保障科技档案信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安全性,进而提高我国科技档案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第5篇:科技企业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民营科技企业;人才流失;吉林省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6)11-0115-02

[作者简介]崔然红(1978-),女,朝鲜族,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客户管理、品质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一、我国民营科技企业人才流失现状及原因

民营科技企业指的是以科技人员为主体创办,实行自筹资金、自愿组合、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从事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的经济实体。根据相关统计分析,我国民营科技企业人才流失现象已经十分普遍,人才流失率较高。目前,部分民营科技企业技术人员流失率约为30%,中层管理人员流失率直逼技术人员流失率,中高级人才流失率高达60%。面对民营科技企业人才流失现状,专家指出,一个健康发展的民营科技企业人才流失率应在15%以下,超过这一指标则说明企业一定在某些环节存在问题。由于外资或中外合资企业具有工作条件优势,直接导致一大部分民营科技企业中基层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流入外企。中基层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是民营科技企业的中流砥柱,这部分人才的流失给民营科技企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具体而言,我国民营科技企业人才流失现状及原因如下。

(一)高层次人才流失比重较大

民营企业的高层次人才对职业以及职业规划要求较高,当高层人才在现有的工作岗位上无法更好地发挥其价值,便会考虑去寻找更能实现其价值的职位。同时,高层次人才通常都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属于市场紧缺型人才,跳槽对他们来说机会成本较低。因此,我国的民营企业中高层人才流失相对比重较大。

(二)中高层人才流失带来羊群效应

在我国民营企业中,由于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机制等原因,中高层人才流失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在中高层人才离职的同时,常常会造成连锁反应,也就是俗称的羊群效应,底层人才随着中高层的流失而流失,严重影响着我国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人才流失现象的行业差异性较大

在我国民营企业涉及行业中,工业、矿业、制造业等行业的工资待遇偏低,且劳动强度较大,人身安全系数较低,人才流失问题相对严重。此外,劳动密集型、竞争激烈的行业人才流失也较严重。计算机、金融、证券等专业人才在市场上紧缺,造成人才需求竞争激烈,人才流失现象也较为严重。因此,民营企业人才流失情况与企业所属行业有着密切联系。

(四)人才流向外资企业的比重较大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外资企业大量进入我国市场,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外资企业为更好地吸引人才,提供了优越的工作环境、较高薪金待遇,导致民营科技企业人才大量流入外资企业。

二、吉林省民营科技企业人才流失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管理模式落后,企业和人才发展空间有限

吉林省民营科技企业管理模式比较落后,传统家族式企业管理模式占主导,管理水平普遍较低,企业科技更新较慢,人才的整体结构有待提高。薪资薪酬设计缺乏公平性,整体待遇偏低,部分科技人才为了追求更高的工资或更广的发展空间,工作几年后跳槽南下的比例较高。

(二)忽视企业文化建设,人事“监管”氛围浓

吉林省民营科技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滞后,这也是民营科技企业人才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民营科技企业缺少宽松的文化氛围,在人事管理上推崇“监管”的管理制度,管理信赖度较低,阻碍了人才的创新发展,最终导致企业人才的流失。

(三)企业管理缺乏战略意识,家族式用人机制占主导

吉林省内有许多民营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意识比较淡薄,缺少科学的管理战略。企业在用人机制的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薪酬分配不均衡,管理者分权力度不够,传统的家族式管理模式占主导。高级科技人才数量较少,工作环境和薪资待遇缺乏竞争力,科技人才专业水平与技术能力偏低。

(四)人才流失面广,员工工作更换较频繁

吉林省民营科技企业人才的流失问题比较严重,高层管理人员到普通科技人才都大量流失,人才流动率较高。1/3的高层管理人员至少换过三个以上的工作单位,一半以上的普通员工换过两个以上的工作单位,其中科技人才也有超过一半的人换过了三个以上的工作单位。这也充分说明了民营科技企业面临的找人难、留人难、人才流失快的局面。

(五)重“人治”轻“法制”,相关制度不健全

重“人治”轻“法制”不只是吉林省民营科技企业的通病,也是全国民营科技企业的通病。民营科技企业缺乏管理系统化和人才科学化,在对人才的引进和使用过程中缺乏完善的规章制度,企业老板专权现象严重。同时,企业对知识产权及商业秘密的保障制度不健全,部分高端人才的流失对企业打击较大。

(六)培训滞后,缺乏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吉林省民营科技企业人才培训资金投入相对较少,整体的培训重视程度有待提高。据调查,科技企业员工如果在两年内没有接受过任何培训,企业的发展就会滞后。而吉林省的很多科技企业员工培训缺乏系统规划,企业内部培训状况差异大,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过程监控、培训结果反馈工作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忽视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培训目标缺乏战略规划。员工在技术能力、素质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受到限制,导致人才流失率提高。

三、吉林省民营科技企业人才流失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建立现代化管理模式和人才流失预警系统

改变“老板独裁”“唯亲论”的传统家族式管理方式,结合运用互联网和物联网,从购销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人员晋升管理制度等方面优化现有家族管理模式,实现企业管理的制度化、公平化和透明化。建立人才流失预警系统、后续人才流失处理措施,防范于未然,合理处理人才流失事务。企业人才流失预警系统可以使企业清晰地认识到企业目前的人才现状以及人才管理中存在的隐患,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人才危机。在人才预警方面,要通过调查、分析和诊断找出人才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制定出解决方案,科学、严谨、公平和合理地处理人才管理问题。

(二)建设“和谐共进”企业文化,扩大员工权益

落后的企业文化是导致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企业要坚持诚信为本,共创融洽、和谐、共同进步的工作环境及文化氛围,提升企业的凝聚力。扩大员工的参与权、知情权、选举权、决策权等权益,大力开发员工潜力,为员工提供发展机会,从而降低人才流失率。

(三)完善企业规章制度,降低人才流失风险

完善民营科技企业的人才流失保障措施,减少因人才流失造成的各种损失,特别是高端人才流失引起的技术及企业机密的泄露。企业要提前通过合同、规章制度等保障自身权益,降低人才流失带来的风险。同时也要通过规章制度的建设,给予人才最大的发展空间,以“留人”“育人”为目的,完善企业规章制度,降低企业人才流失率。

(四)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做好员工职业生涯管理

吉林省民营科技企业应以薪酬激励,遵循公平、效率、竞争为原则,制定梯度式薪酬激励政策。全方位进行员工绩效考核,确保大多数员工的薪酬公平性。但目前吉林民营科技企业大多“重盈利、轻培训”,对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工作不到位,员工对自身的发展前景不清晰。因此,应完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加大培训力度,增加科技人才的培训频度,保证让每名员工两年内至少参加一次培训,关注新技术和新技能的应用。培养员工良好的职业道德,增强员工的敬业精神,把员工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四、结论

吉林省民营科技企业的人才流失现象较为突出,其原因涉及管理、制度、员工自身素质三个方面。企业应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建立现代化管理模式,完善企业规章制度,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加大培训力度,重视激励与职业生涯规划,有针对性、有重点地采取相应措施,控制人才流失,确保企业和人才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家斌民营科技企业人才流失问题及对策研究[D]安徽:安徽大学,2012

第6篇:科技企业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科技型企业;内部控制;科技咨询

由于科技型企业研发风险显著,建立与之匹配且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更好地控制风险,这将有利于企业及时进行自我监管,保证研发目标的正确性和研发进程的顺利执行,保证财产安全,提高决策效率。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能为科技型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助力。

1科技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科技型企业在内控方面存在较多问题。笔者曾对天津数家科技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分析与研究,发现了如下内部控制问题。

1.1缺乏内部控制环境

企业内部的制度和架构是内部控制环境主要规定的内容。内控环境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它甚至可以奠定企业的发展基调,同时也会影响员工的道德价值观和工作积极性。根据实地走访和搜集的数据来看,目前大部分科技型企业并没有建设有效的内部控制环境,这将难以保证后续制度的建立与执行。有些科技型企业领导的权力过于集中,授权审批环节缺乏制度约束,从而导致了不合理的决策和失去平衡的权力制约,形成了管理者独行其是、浪费资金的局面。

1.2企业风险意识薄弱

目前,社会普遍认为,科技型企业的特征之一是风险巨大。科学技术本身的超前、探索、不成熟特性决定了科技型企业成功的概率远远低于非科技型企业。基于业务本身的巨大风险,科技型企业势必要努力控制财务风险,避免业务风险与财务风险的同时出现。控制企业风险是内部控制要达成的目的,为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必须保证信息的真实性,推动经营活动顺利开展,提高企业的资产安全性,使各项政策及制度得以有序施行。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为了进一步打开市场,科技型企业会进行大量的投资和借贷,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内控制度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则将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风险贯穿于企业经营的每个环节,但是从科技型企业的内部控制现状来进行分析,其风险意识并没有提升到应有的高度,仍然存在一部分管理者在处理业务时没有从整体考虑,他们往往将业务割裂开来,只从个体的角度来辅助决策,忽略各业务之间的关联性。而这一情况也会影响管理者忽视建立内控制度的重要性,导致企业缺乏经营管理中必要的各种制度,同时也会影响很多原本就存在的制度不注重实质,只流于表面形式。

1.3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

内部审计的权威性、独立性和有效性与领导层次成正向关系。然而,目前科技型企业内审机构大都受其他部门领导,这使其独立性的程度大打折扣,内审结果的真实性不能得到保证,内审机构提出的建议也不能得到有效落实。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因内审机构组织地位低下,内审人员能够获取的信息被限制,内审范围仅限于纠正错误,无法发挥其在经营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其次,虽然原则上内部审计人员有一定的经营管理责任,但由于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在实际生产或研发过程中可能会抽调内审人员去参与非审计性任务,待到事后作为局外客观评价者对于此项经营活动的管理评价会有失偏颇;最后,在实际执行方面,内审独立性无法得到有效落实,内审机构层级低,受经营管理者的领导,对于审计事项的处理只能服从他们的决策。另外,内审人员的工资水平和职级调动与被审计对象息息相关,出于自利的角度,他们也许会回避不理想的审计结果,从这个层面说,内审人员无法保持其独立性。

1.4高层舞弊限制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发挥有效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负责人的角色。在我国现行治理环境下,强化独立性较强的部门检查监督机制、考察内部控制责任是否落到实处更为合理。有些观点认为,内部控制应由公司管理层负责,然而,最大问题在于即使管理层主导的内控制度机制可以保证运行,但在一定程度上会忽视股东和债权人的权益。近年来,不少案件的根源表明,舞弊行为的直接原因大多在于高层的主观行为。这也证实了COSO报告中提到的内部控制更多是由企业上下整体共同完成的。

1.5缺乏有效的党建工作

加强企业党建工作有助于加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企业内控建设要与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相结合。但科技型企业党建方面也存在问题,例如某些管理者没有认识到党建的重要性,党支部只是形式上存在,对于党员的教育并没有付诸行动,只停留在口头;或者党建工作内容针对性不强,只是传达相关思想等,并没有从细节处结合实际进行剖析,使得党建工作较为空泛,达不到理想效果。建议在开展党建工作时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党员更加生动深刻地了解党的思想和方针。

2咨询助力科技型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质量、运行的落实直接影响到内部控制目标能否实现[1]。在内部控制出现问题的情况下,科技咨询专家能够全面、系统、专业地分析内控建设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企业自身需求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帮助企业逐步完善内控制度,助力科技型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逐步完善科技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以推动科技型企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2.1改善科技型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在各种所有制企业中,科技型企业效率最低,其原因在于科技型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不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产权制度改革不及时等[2],以致于科技型企业难以更好地在市场经济中长久发展。由于管理层在生产经营中拥有相对于股东的不对称信息优势,部分经营者会以此来提高自身经济利益所得,导致企业大量的资产流失、浪费和现有资源得不到充分、有效地利用。为减少类似问题的出现,需要企业不断提高管理层的职业道德素养,协调好管理层与所有者之间的委托关系。

2.2建立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

未来企业经营的风险会逐步增加,竞争也会逐步加剧[3]。为了更好地防范风险、应对风险、化解风险,科技型企业要建立以规避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制度。大多数科技型企业缺乏风险意识,而要在市场中稳定、长久发展就必须以实际行动应对风险。因此,企业应逐步实现风险控制的制度化,并在实践中不断对其完善。企业的风险管理流程主要包括收集信息并进行风险评估、制定风险管理流程制度、风险管理实施与改进等内容。首先,科技型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并结合行业属性,选择合理的指标来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其次,通过对信息的收集和分析识别风险,并结合行业的发展趋势分析风险,预测各种风险规避措施的实施难易度和利弊关系;最后,结合自身利益倾向选择合适的风险规避方案。与此同时,针对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过的问题需要总结经验,并以此为基础来改进内部控制制度,避免再次面临风险。

2.3提高内部审计的有效性

科技型企业应当重视内部审计,企业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很广,其中最主要的是内部监督和内部评价工作[4]。内部审计是企业自我监督的一种措施,其有效性可以通过加强审计部门的独立性来提高,以促成好的控制环境的建立。所以,企业应该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全体员工应配合审计部门、监督机构的工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总结经验来提升预防问题的水平,为企业长期发展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内部审计程序的有效性需要通过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性来保障。科技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需要审计人员从企业内部组织层出发,充分结合组织员工的配合、反馈,并以此为基础逐步提高内部审计的有效性。因此,企业需要注重提升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一方面要保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要提升员工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配合度。此外,审计工作应该加强对会计部门工作的日常监察,同时定期对各个部门进行检查,确保企业的内控制度真正得到贯彻落实。科技型企业不仅要从制度上确保员工对内审机构工作的配合度,也要在内审过程中逐步引导员工进行自我监察,这才是内审的最终目的。企业员工形成自我监督、自我审计意识的前提是内审地位的提升。首先,企业要建立独立的内审委员会,负责人应由独立董事担任且为会计专业人士;其次,还需要重视内审报告,参考内审报告中的可行性意见,对问题给予相应改正和反馈;最后,可以通过对相关违纪人员的警告和处罚,刺激全体员工对内审的重视。

2.4完善科技型企业治理制度

科技型企业要完善内部治理制度,明确董事会、管理层的职权,发挥监事会的重要作用。减少科技型企业内部控制不合理的关键是要求内部控制管理机制不断完善,科技型企业应当依照《公司法》的要求,在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的前提下,重塑并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体系,逐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法人治理结构。企业要通过行之有效的内部权力分离和制衡制度,建立起权责明晰、有效运行和制衡的内部治理部门。这种法人治理结构的逐步完善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明确各部门的角色。首先,科技型企业应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专责监督企业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其次,科技型企业应当形成重视内部控制的风气,形成内部审计常态化。此外,科技型企业还要保证内审部门能够将其发生的问题直接向董事会报告,以此来保证问题传达的及时性和完整性。监事会也是影响科技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制定和实施的监督机构,其首要任务和工作重心是代表股东对董事会的内部控制工作进行监督。明确将监督内部控制程序的有效性列入监事会的职责范围,同时,建立规范的考核制度保证监事会对上述职责的履行情况。值得注意的是,监事会履行职责时如果能以监督企业内部控制为主要任务,就能自然地把握好监事会的其他监督职责,就可以将监事会过去以事中、事后为主的被动监督模式变为以事前为主的主动监督模式,达到事半功倍的监督效果。

2.5完善相应的反舞弊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

科技型企业制度的健全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先决条件,企业需要完善相应的制度,才能够更好地落实科技型企业的内部控制。科技型企业要完善反舞弊机制。首先,确保企业内上下级之间的相互监督和平级之间的相互制衡,辅以一定的惩罚措施保障反舞弊的实施;其次,企业应公开规范的举报处理程序,通过提高举报有效性来不断增加科技型企业内部舞弊的成本;同时,企业应完善对举报和投诉者的保护机制,确保反舞弊机制有人可行、有人愿行。科技型企业应当明确组织内责任追究机制,设置独立的岗位和人员,对相关责任人的行为一视同仁地追究,以此来保障非科学决策行为的减少。同时,科技型企业要完善离任审查机制。管理层在任职期间由于权力优势,可能会有随意使用资金、输送利益等行为,履行完善的离任经济责任审查程序,才能真正杜绝,才能防止公司成为管理层捞取利益的土壤,保障公司长久、稳定地发展。

2.6发挥党建在内控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发挥党在科技型企业中的领导作用,其基本内涵是要对科技型企业改革进行战略性、方向性的领导,目的是提高科技型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一方面,避免党建工作的形式主义,有效发挥党的凝聚力对科技型企业管理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党在领导和完善科技型企业公司内部治理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了一些屏障与阻碍,要求科技型企业在内部控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中要辅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以适应我国现代企业的发展要求。党建是争创世界一流企业的“法宝”,作为科技型企业,应将党的建设与企业内控建设相融合,保证党组织领导核心和凝聚力的充分发挥,这也是落实党的精神的重要体现。

3结语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下和未来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导向[5]。科技型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高质量发展是其未来发展追求的趋势,这就要求科技型企业必须建立全面高效的内控机制。管理实践证明,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科技咨询促进科技型企业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提升资源配置效率、防范经营风险,助力科技型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林钟高,曾祥飞,储姣娇.内部控制治理效率:基于成本收益视角的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1,26(1):81-89.

[2]边新立,王红宝.从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看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必要性[J].科技经济市场,2007(A09):143-144.

[3]覃小登.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和未来发展[J].金融经济:下半月,2011(12):140-141.

[4]邱静.国企内控制度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7(13):17-18.

第7篇:科技企业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科技开发,管理,创新

作者:牟东

一、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我们都知道科学技术创新与发展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生产力。是国家经济保持高速运行的原动力。科技创新就是在原来企业技术进一步提升与发展,再把所产生的科技成果变为推动企业进步,提升消费者的认可度实现其价值,从而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综合效益的过程。企业技术发展与创新是新时期推动我们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是我们的企业在面对激烈的国内外竞争环境,保持企业高速平稳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果是企业具有生命活力的外在体现,在将来的行业竞争中,只有能开发出新技术新专利的企业才能够永葆基业长青。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到来,企业生产方式和经营理念的转变,促使人们开始重新关注重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从专业知识的属性分析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本质,从知识协同增长的过程描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增长的机制和途径,对了解和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最近几年来,我国的一些企业技术开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很明显的成绩。同时我们也存在很多问题,在西方国家对我高新技术出口的限制背景下,我们对企业技术开发投入也很不足,企业技术开发项目自筹资金不能落实到位。由于自己不能到位,造成企业挪用和挤占生产经营的流动资金,拖欠银行贷款、企业贷款的现象普遍存在,影响了企业生产与经营。还有就是是银行对企业技术开发信贷投入偏少,力度不够,缺乏政策支持。去年以来,国家实行适度从紧的微妙货币信贷政策,从而限制了对企业技术开发在内的贷款,企业技术开发贷款增量也随之减少。

二、科技人才队伍对企业的重要作用

限制企业科技创新的原因很多,其最主要就是科技人才储备。科研单位的人才力量主要是强在科技创新的研究、发明、创造阶段,也就是出科技成果以前的过程。这是中国多年的科技体制和政策引导的结果,是非常正常的。科研单位的职责主要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不仅要能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难题和重大技术问题,还要超前研究农业发展的前瞻性问题,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发展作科技储备。然而,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科研成果与生产企业无法完美对接,很多科技成果成为藏品,科技成果转化率很低,很多科技成果对实体经济的指导作用不大。一方面企业生产中需要大量的科技服务,另一方面大量的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不了,作为原动力的科学技术对实体经济的发展贡献率不高。但我国广大中小企业的现状是人才匮乏,没有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引进,培育和利用机制。尤其面对现在的金融动荡的局面,企业要想考虑到自身的生存问题,就必须对包括出口汇率等相关知识和外贸政策有必要了解。因此,专业方面的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他们可以研究和分析汇率的变化甚至是国际经济形势,对中小企业发展给予必要的指引,这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需要的。中小企业只有不断补充新鲜血液,形成人力资源更替的良性循环,才能使企业长期具有战斗力,在逆境中存活。

三、新技术开发与管理应用

十二五期间,随着欧债危机的进一步扩散,我国企业管理面临更大的挑战。可以定论的是企业管理创新是未来企业发展长期趋势,是企业保持活力乃至整个经济发展的根源。现在我们的企业所面临的国内、国际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没有创新的新鲜血液就无法生存,更别说发展我们的企业。只有真正适应时代的变化,作出变革与创新,才能在这个残酷竞争的社会中生存并发展。企业管理和创新首先以强化内部管理为基础,在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是企业富有活力、不断发展的坚实基石,也是增强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源泉。在知识经济下的新时代,企业能否实现由小到大、由大到强的转变,能否成为21世纪赢家,这将取决于传统管理思想的转变,取决于能否在实践中创建自己特色的管理模式。在企业发展中,企业的改革创新和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是互补的。通过改革创新为企业科技创新创造条件,而加强企业管理则是企业改革创新的基础。如果一个企业没有科学的管理作基础,即使企业所要求的外部环境条件具备了,它也很难经得住市场经济的巨大冲击。有一些企业的亏损与破产与企业技术创新的管理有着重要因果关系。因此,企业的管理层也就是决策者应该眼睛向内,扎扎实实地抓管理,练好内功,才能适应形势发展。

四、科技创新管理的具体实施办法

(一)科技开发管理

企业的管理机制一定要超前,通过完善科技创新部门的人才储备的实力,建立适应时展的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所以,在企业的组织制度和组织机构上应采取一些措施。一是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两权分离”,实行决策层与执行层的分离,彻底改变过去自己决策、自己执行、自己裁判、自己监督的角色错位现象。分别建立董事会、监事会,从而使各方的行为规范化、制度化,使企业既具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灵活应变、快速决策能力,又实现比较有效的激励、约束和制衡。二是企业必须做到制度化管理,特别是人、财、物的管理,需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并严格落实,真正达到管理制度化、执行规范化;另外,还需建立适合自身实际的目标责任制度、分配制度、奖惩制度等,形成比较完善的管理体系。三是建立和实施关于决策的一系列制度包括决策前的调查研究制度,决策中的程序化制度,决策后的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四是构筑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实施文化管理企业要健康发展,必须提高广大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同心同德艰苦创业。文化管理以共同构筑的精神理念和行为为准则、为“无声的命令”,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第8篇:科技企业管理制度范文

摘要:我们认为,目前造成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各类原因中,企业内生因素的缺陷是最根本的。文章通过分析影响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路径选择的企业制度、企业资源、资金需求主体的非均质性、信用缺失和信息不对称等企业内生因素及其缺陷,为企业修炼内功指明了方向。

从资金供给和需求的角度,我们可以把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归结为两大层面:一是外部条件的约束,即资金供给方(商业银行、风险投资、私募基金、资本市场等)的偏好(或歧视);二是内生因素的缺陷,即资金需求者(高科技中小企业)自身的不足。而在市场化迅速发展的今天,高科技中小企业还想通过资金供给方的优惠或制度层面的支持来获得资金,可谓一厢情愿,因此,企业如何独善其身,完善自身的不足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分析影响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路径选择的内生因素及其缺陷,为企业修炼内功指明方向。

一、企业制度层面

企业制度包括企业产权制度、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企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健全完善的企业制度。高科技中小企业在企业制度层面就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这也是导致企业融资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不足主要表现在产权关系模糊、治理结构不完善和组织结构不科学等方面。

(一)产权关系模糊,产权结构封闭

产权关系模糊已经成为制约中小型高科技企业迅速成长的瓶颈。根据调查,高科技企业有个人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家族企业、有限责任公司、上市公司等产权模式,主要由国家公职人员、科研人员、大学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乡镇企业改造、国有民营等方式创办(见表1;陈凯,2006)。表面上看高科技企业的产权问题比较清晰,但实际情况是由于政治经济等复杂因素的存在,使一些企业的产权在创办初期就模糊不清,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有不少是脱胎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其母体的产权关系往往难以理清;(2)一些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在创业之初,由于企业生存的需要,戴上了国有或集体的“红帽子”,以享受国有企业或集体企业的各种优惠,或者免遭政策此视,结果造成其在产权关系上的模糊状态。

表1不同产权模式、创办模式的科技企业举例

企业名称企业性质创办方式

联想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研院所创办

清华紫光上市公司高等院校创办

桑普太阳能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科研院所企业化模式

伟豪铝业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资本扩张模式

时代集团公司合伙制科技人员自愿组合

用友软件公司上市公司科技人员下海

四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技人员下海

创维集团有限公司家族企业&有限公司家族人员创办

产权关系模糊、产权结构封闭的缺陷给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外部股权融资设置了重重障碍。首先,产权关系模糊直接影响了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使企业无法按照规范的股份制企业进行运作,更不可能通过上市募集资金。其次,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所有者由于担心分散其对企业的控制权而不愿进行股权融资。再次,由于股权融资的交易方式是直接的,即使投资者愿意投资,他们也需要对资金使用者有所了解和判断。但是,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决策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高度集中、内部约束机制严重缺乏的现状,使投资者很难控制资金使用者的行为,而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在产权归属上所存在的问题也使投资者的收益面临着更大的不确定性,进而因担心投入资金的去向和利益分配问题而裹足不前。目前中关村仍有2000多家科技企业被不清晰的产权所纠缠。早期投资权益、技术专利权益和企业家权益边界不清是阻碍中关村老企业向产业化、国际化迈进的核心问题。

(二)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不健全

公司治理是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的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害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化,从而最终维护公司各方面的利益。高科技中小企业虽然普遍选择公司制,但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区别是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股份高度集中,所有者与经营者制衡的机制在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中形同虚设。目前,高科技中小企业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仍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

1.内部治理结构的缺陷。

(1)股份过分集中,股权结构不合理。许多企业没有脱离“家长制”管理模式,一股独大或家族控股的现象普遍存在,极大地限制了企业继续发展的空间。部分上市公司则体现为国有股一股独大,代表国有股的董事在董事会中占有绝对优势。

(2)“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有些企业董事会和执行层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董事长或CEO是由政府主管部门任命的,而且,董事会与执行层高度重合,执行董事往往在董事会占有压倒优势。有些企业实行集权管理,任人唯亲,企业经营决策也限于狭小的圈子,家长或家族意志左右着企业的发展,难以形成真正行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无法为职业经理人的引进和正常行使经营权提供有效的制度保证。总之,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重合导致企业决策权高度集中,从而形成“内部人控制”的局面,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效率。

(3)家族式管理,内聚力缺乏。高科技中小企业中大多数为民营企业,它们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家族式管理。家族式企业普遍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对企业高级管理人才的“信任危机”,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家族式管理就会成为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投资决策失误,融资方式单一,都是这一管理模式的副产品。同时,这种家族式管理使非亲非故的高级管理人员缺乏被信任感,而这种不信任和隔阂会对企业的向心力产生严重侵蚀,最终向心力会变成离心力,造成高科技中小企业缺乏内聚力,最终削弱其竞争力。

2.外部治理结构的缺陷。

外部治理结构又称为市场控制机制,包括股票市场、经理人市场、产品市场及并购市场。其中,除了产品市场由于竞争激烈,市场结构接近于完全竞争或垄断竞争,因此,对高科技中小企业而言,产品市场能明显对经营者产生压力,达到约束经营者行为的效果之外,其他几个市场都存在缺陷。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可以通过资本市场约束经理行为,如果经理没有使企业的股东价值最大化,股票价格会下降。一方面,这会带来接管威胁,经理面临失去原有职位的威胁;另一方面,新发行的股票收益相对来说较低,抑制经理进行扩张。但是对于大多数未上市的高科技中小企业而言,股票市场这一外部治理机制空缺。

高科技中小企业现有的职业经理人市场也非常欠缺,因为大多数中小企业尚属家族管理,根本不是由职业经理人来管理,因此,职业经理人市场这一外部治理机制对中小企业而言,也可以说是空缺的。

并购市场又称控制权配置。公司控制权争夺被视为一种制约经营者行为的有效手段,控制权市场的激烈竞争不仅把所有的公司都置于潜在的接管风险之中,而且还对公司经营者形成了强有力的威慑,因机会主义行为或业绩不佳而被替换的危险随时存在,对中小企业而言,由于公司资产规模小,更容易被其他公司接管或兼并,因此,对于中小企业并购市场也是约束公司经营者的一个强有力的机制。但由于企业产权关系模糊、与并购相关的政策制度欠缺等原因,使得高科技中小企业尚未形成健全的并购市场,也未能有效发挥其外部治理的机能。

(三)内部组织结构不科学

在企业调研中我们发现,在高科技中小企业中存在两种组织结构不合理现象,一种是组织结构过于简单;一种是过于繁杂,犯了所谓的“大企业病”。

高科技中小企业在创业初期,由于人员数量少,往往会以一种简单的组织结构方式进行管理,这种简单化的组织结构在创业初期往往会有很高的效率。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过于简单化的组织结构,常常就会出现组织结构分化不明显、企业成员之间分工不明确、各部门以事务型管理为主等现象,使得部门职能过于笼统、权责不清,管理层更是身兼多职、缺乏有效的协调手段。

高科技中小企业在创业初期不易犯“大企业病”。但当企业走过创业初期,企业经营规模、市场占有率都有较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也逐渐发展成型,甚至成为行业领导者,步入企业发展期,此时就可能出现“大企业病”的症状。就是指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经营上出现规模不经济,管理上面临规模极限,将大企业组织结构模式移植过来,当外部环境变化加速时,由于这种官僚化组织设置的管理层次过多,它的信息传递和处理系统变得过于臃肿而复杂,这样,该种组织对环境变化的反应往往会很迟钝,即所谓的“大企业病”。

“患”此病的高科技中小企业往往会出现诸多问题:一方面,工作的审批程序规范而复杂;另一方面,由于人员不多、管理层次多,出现每一层只有一个人,即企业的沟通模式成为:员工——部门经理——副总经理——总经理,在这样的流程指挥链上,沟通效果极差,办事效率不高。

二、企业资源层面

(一)人力资源管理是高科技中小企业的薄弱环节

资金、人才、技术与管理是中小企业生存的四大问题。其中,技术与管理须靠人才去实现,没有优秀人才,也就难以奢谈新技术与管理。一个企业要想在现代市场中立足,靠的是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也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的兴衰之本。毋容置疑,如何有效加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改善提升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素质,已逐渐成为中小企业当前的首要难题和制约中小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中小企业的“瓶颈”因素和薄弱环节。

就目前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现状来看,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缺乏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匹配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众多高科技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忙于处理人事管理的日常事物,没有能力去分析和开发企业的人力资源,更没有能力去研究和建立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导致这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缺乏统一而科学的体系,滞后于企业的整体发展步伐。

2.重视“事”而忽略了“人”。

人力资源管理停留在粗放式的人事管理上。目前有很多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往往只是承担了招聘、调配、考核、薪酬核发、培训、建立人事资料等方面的日常性工作,他们没有精力和能力去挖掘人力资源管理的深层次和新课题,忽略了对“人”的研究和开发,是一种着重眼前的被动性的管理。

3.缺乏科学、高效、适应现代管理的用人制度、分配制度和激励制度。

很多高科技企业仍然沿用传统的、以经验判断为主的考核评估手段,缺乏规范化、定量化的员工绩效考评体系,使考核缺乏客观性和公平性。不少企业在选人用人上只重学历和资历,忽视对人员素质、业绩和潜能的测评和分析。不少企业的激励力度有限,往往只限于物质和金钱上的奖励及制约,没有一套完善的机制调动和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企业归属感。

4.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出现投入不足与忽视人力成本核算并存的现象。

虽然不少高科技企业都深刻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少企业本着“少花钱多办事”的宗旨,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资金、人力、物力以及时间的投入不足。同时,在人力成本核算方面也缺乏系统、科学的核算体系和方法。

5.缺乏一支业务精通、训练有素的人力资源管理者队伍。

目前,乃至全国高科技企业均缺乏这方面的专业人士。同时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仍然处在二线参谋部门的位置,只承担着行政性和作业性的工作,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人力上、组织上和机制上得不到支撑和保障。

(二)财务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财务控制薄弱。一是对现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有些企业认为现金越多越好,造成现金闲置,未参加生产周转;有些企业的资金使用缺少计划安排,无法应付经营急需的资金,陷入财务困境。二是应收账款周转缓慢,造成资金回收困难。三是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呆滞。四是重钱不重物,资产流失浪费严重。

2.管理模式僵化,管理观念陈旧。就高科技中小企业而言,一方面,大多数企业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这种模式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负面影响。在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中,企业领导者对于财务管理的理论方法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研究,造成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控不严,会计信息失真等企业没有或无法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即使有,也很难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质差,管理思想落后。

3.难以规避财务负债的陷阱。过度负债可说是高速度成长企业的典型通病,也是财务危机的根源。战略需求效应由企业的战略布局驱动,或表现为现有业务的发展,或表现为新业务的开拓,规模和数量的扩张经常明显快于内涵质量的扩张,在高成长阶段都将出现某种程度的资金短缺。高成长战略造成资金短缺,企业就不可避免地要负债经营。组织放大效应和内部担保则加剧债务水平,造成负债过度。在过度负债的情况下,企业经营成本和财务压力加大,支付能力日渐脆弱。

4.财务风险意识淡薄,企业始终在高风险区运行。这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过度负债。其结果是债台高筑,财务风险极大。二是短债长投。一些企业将短期借债用于投资回收期过长的长期项目投资,导致企业流动负债大大高于流动资产,使企业面临极大的潜在支付危机。三是企业之间相互担保,相同资产重复抵押,或为了融资而不断投资新项目,甚至“拆东墙补西墙”,形成复杂的债务链。这不仅加大了银行对企业财务状况判断的难度,也给财务监管带来很大困难。

(三)技术创新投入不足导致核心竞争力欠缺

国内外的经营实践证明:培育以核心技术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加快技术创新,是提升高科技中小企业适应市场变化能力的重要保证。通过调查发现,高科技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和核心竞争力培育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关键人才缺乏,技术创新人才外流严重。

2.技术创新经费投入不足导致技术进步的可持续性相对较差。

3.知识产权意识淡薄,边际收益下降进一步挫伤技术创新动机。

4.战略缺乏针对性和稳定性。大部分高科技企业选择的主要技术战略是低成本战略与差别化战略,这样的战略选择缺乏针对性。加之部分企业在发展上缺乏长期战略安排,变化频繁却很难在某领域取得领先地位。

5.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支撑。在目前高科技企业的庞大群体中,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企业并不多,甚至可以说的大多数高科技企业所运用的高技术是在相关领域中知识产权属于外国企业的高技术,即本土企业在目前所运用的技术往往是所谓的“外源性技术”而非“内源性技术”。

(四)市场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高科技中小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则必须学会在市场缝隙中求得机会,做好市场补缺者的角色,要将自己定位于市场的某个细小部分,瞄准某个特定的目标市场,或者重点定位经营一个产品和服务,才能创造产品和服务优势。

许多不成功的高科技中小企业在创业以后经营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仍无法明确自己的经营理念和定位,总是跟在别人的后面,结果老是处于被动的局面,总是处于利润最薄的下层,一有风吹草动,最容易被淘汰出局。如今的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高科技中小企业必须在产业定位问题上紧密结合自身优势,才能从小的市场缝隙中寻求到大的发展机遇。

我们在对高科技中小企业调研中发现,很多高科技中小企业都将自己定位在“以开发为中心”,所占比例超过70%。这种战略定位,出发点也许是好的,但是结果却不好。产品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周期长、风险大,这是弱小的高科技中小企业难以承受的。

三、资金需求主体的非均质性

这里所讲的非均质性是指高科技中小企业在经营者素质、财务制度的健全程度、信用等级、信息披露状况、资产负债率水平、远期发展规划的制定、抵御风险的能力以及其他与企业经营管理相关的问题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较大、良莠不齐的现象。中小企业存在严重非均质性问题的情形下,银行掌握这些企业信息难度较大,成本较高;而那些规模小、资金需求量少的企业贷款额也较低。但是贷款额越低,抵押比率越低,中小企业从大银行获得贷款就越少,就越容易遭遇信贷配给。高科技中小企业的非均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多数中小企业缺乏中远期发展规划、抵御风险能力弱。

很多中小企业在企业计划或发展规划方面相当薄弱。调查发现60%以上的中小企业根本没有企业计划、发展规划或营销计划。他们缺乏对市场信息的了解,自以为其产品在本地区甚至在全国具有相当的竞争能力;他们很少考虑企业发展战略,当银行和外商潜在投资者等询问企业产品、市场、未来计划等问题时,他们无法提供一份真实描述的文件和一份好的资金使用计划,这大大影响了其融资能力。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淘汰率高,市场上每天都有新的中小企业诞生,也有不少悄然退出。而市场风险是导致贷款风险的最主要外部因素,直接影响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

2.中小企业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

部分中小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不愿按银行的要求提供所需信息是它们在较高层级资本市场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在不存在制度歧视和政策倾斜的前提下,如果不考虑资本市场资金拆借的利息成本和执行成本,那么影响中小企业融资力的主要内部因素将是各层级资本市场要求的信息披露机制。现在中小企业担心自己在信息披露之后会加大自己的经营风险,所以在信息披露机制的建立上没有积极性,或者本身由于企业治理结构的不完善,没有能力建立信息披露机制。

3.中小企业信用观念的缺乏,影响其融资能力。

中小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是商业银行,但是中小企业到期贷款不还或无力偿还银行贷款现象较为普遍,甚至有些企业借钱时就没有准备归还,有些企业则想方设法悬空或逃债。信用观念淡薄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整体形象,也大大挫伤了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资金支持的积极性。

4.内部管理制度建设不健全,经营管理效率低下。

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是对企业各项日常管理事务的详细规定,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基木准则和依据,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证。然而,高科技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许多民营科技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程序、民主管理等方面的建设比较差,直接影响其经营管理效率的提高。

5.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会计信息失真严重。

6.中小企业制度更新滞后,产权关系混乱,与市场环境转换不同步。有关内容在前面已经作了分析,这里不再赘述。

四、企业信用缺失问题

信用缺失已经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掣肘。除了前面提到的由于高科技中小企业信用观念缺乏而挫伤商业银行对其资金支持的积极性之外,在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企业信用缺失还大大削弱了风险投资、私募基金等资金的投资动机。一些企业缺少诚信,利用高科技背景,凭借其技术知识壁垒性较强的特点,对投资项目进行刻意包装、宣传误导,诱导投资者注资;在企业融资过程中,为达到融资目的,还出现做假帐、做假合同、假订单、偷税漏税的行为;有的企业为达到上市(如香港创业板)圈钱的目的,伙同会计师事务所编造、美化会计报表;有的融资企业商业计划书报给投资方的团队组合非常豪华,但实际上这个公司可能只有一两个人;有的公司虽然宣告成立了,但是它的资金并没有到位。在企业融资过程中,由于存在失信和欺骗问题,造成投资者有资金不敢投,即使有好的项目,也得不到投资者认可、信任,进而得不到资金。

信用收益与成本不对称是企业信用生存环境缺失的根本原因。由于信用收益和成本的不对称,经济信用的丧失给企业带来的直接收益是超额利润或暴利,超出常规利润的这部分利得恰恰是信用成本转化而来的。而在缺乏信用生存的环境下,企业丧失信用的趋利行为和短期行为是完全理性的,企业恪守信用要比丧失信用付出更加昂贵的成本。

五、信息不对称导致“信贷配给”

信息不对称是金融市场上常见的现象,而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问题比大企业更加严重。因为大企业的公开信息很多,金融机构获取相关信息的成本比较低;而中小企业的信息基本上是内部的,具有非透明性,这导致了中小企业在寻求贷款和其他外部资本时很难提供相关的信用信息。同时,由于中小企业对资本与债务需求的规模较小,进行事前审查与事后监督的平均成本、边际成本都很高,因此金融机构为了避免逆向选择不愿意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于是,在正式的债务市场上,中小企业债务融资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市场失效(杨思群,2001)。

(一)中小型高科技企业融资假设条件及特征

1.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就高科技中小企业而言,信息不对称主要是指技术创新者、风险投资者和其他投资者(股权人、债权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技术创新者往往掌握自己开发项目的发展前景及可行性等私人信息,而外部投资者不了解这些。这种信息的不对称性,导致面对一些前景较好、风险较低的投资项目时,技术创新者会倾向于内部融资,而对一些风险较高的投资项目则倾向于风险投资或其它融资方式。作为技术创新者博弈对象的投资者,则会认为技术创新者要求外部融资的风险项目一般风险较高,因此,倾向于不向这类投资项目投资,最终结果将导致风险投资市场的失效。信息不完善性主要来自于高新技术项目的未来盈利的不确定性,对于这一点,技术创新者同外部投资者一样,并没有特别的信息优势,这是导致高科技企业风险普遍高于一般企业的原因。对于这种风险,要求与其相应的证券市场(如创业板市场)、完善的退出机制等相匹配,一般的证券市场往往不适用于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当然,一般企业也存在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善性,但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善程度远大于一般企业,量变引起了质变,这最终导致高科技企业融资困难,甚至失败。

2.风险等级不一致。

风险等级的不一致性实质上主要来源于信息不对称。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风险等级明显不同于一般企业,其风险等级的不一致包括两个层面。第一层面:当高科技企业同一般企业相比较时,将表现出具有不同于一般企业的融资策略,如高科技企业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和市场风险等。这一层面的风险主要来源于信息的不完善性,未来高度的不确定性导致技术创新者、外部投资者都无法控制这一风险的发生。通常情况是,不同发展阶段的风险等级不一致,一般在高科技企业的初创期,企业的风险较大;进入企业发展的稳定期后,其风险等级会接近或小于传统企业的风险等级。第二层面:不同的高科技企业由于信息的严重不对称,也将有不同的风险等级,投资者(风险投资者、债权人等)一般对这一风险等级并不完全了解;同时由于上述提到的高科技企业的风险——收益关系并不对称,信息不对称程度也加重了。超级秘书网

(二)信息不对称导致高科技中小企业陷入信贷配给的困境

银行为实现其配置性均衡而挤出中小企业的“信贷配给”行为,是一个全球性现象。信息不充分是中小企业信贷弱者地位的直接原因。在信贷市场中,由于信息的不充分,使得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比比皆是,因而即使没有政府的干预,由于借款人方面存在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信贷配给可以作为信贷市场的一种长期均衡现象存在。由于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陷阱的困扰,使得银行从贷款中可能获得的预期收益不仅取决于贷款利率,而且直接取决于贷款项目的拖欠风险。换言之,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银行将无法对贷款企业的风险做出完全的信息估计。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经济学的“利率均衡”则难以作为筛选厂商的工具。作为逆向选择的结果,提高利率可能导致低风险者被高风险借款者挤出市场;而道德陷阱的存在,却可能在高利率下把借款者吸引到更高风险的投资项目上来。因此,利率提高可能导致平均风险水平的上升,银行贷款并不是利率的单调递增函数。从这个意义上讲,配置性均衡是金融机构在“利率均衡”失效的条件下所选择的一种新的均衡路径。一般认为,在这种均衡格局中,中小企业的融资弱势地位形成“定格”(罗正英,2004)。

结语

高科技中小企业要想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融资现状,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融资路径,就必须深刻反省,寻找自身存在的不足,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加紧产权制度改革,明确产权关系;建立现代化的企业治理结构,优化企业组织体系;有效加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改善和提升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素质;强化财务风险意识,优化企业财务资源管理;加快技术创新,培育核心竞争力,重视企业发展战略研究,找准市场定位,提升高科技中小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内部管理制度和企业财务制度,克服非均质性影响;强化社会公德意识,重塑社会信用体系,坚持诚实守信,改善中小企业整体信用形象。

参考文献:

[1]陈凯、汪晓凡.北京民营科技企业内部管理问题及对策探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6(6).

[2]罗正英.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第9篇:科技企业管理制度范文

摘要:我们认为,目前造成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各类原因中,企业内生因素的缺陷是最根本的。文章通过分析影响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路径选择的企业制度、企业资源、资金需求主体的非均质性、信用缺失和信息不对称等企业内生因素及其缺陷,为企业修炼内功指明了方向。

从资金供给和需求的角度,我们可以把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归结为两大层面:一是外部条件的约束,即资金供给方(商业银行、风险投资、私募基金、资本市场等)的偏好(或歧视);二是内生因素的缺陷,即资金需求者(高科技中小企业)自身的不足。而在市场化迅速发展的今天,高科技中小企业还想通过资金供给方的优惠或制度层面的支持来获得资金,可谓一厢情愿,因此,企业如何独善其身,完善自身的不足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分析影响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路径选择的内生因素及其缺陷,为企业修炼内功指明方向。

一、企业制度层面

企业制度包括企业产权制度、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企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健全完善的企业制度。高科技中小企业在企业制度层面就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这也是导致企业融资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不足主要表现在产权关系模糊、治理结构不完善和组织结构不科学等方面。

(一)产权关系模糊,产权结构封闭

产权关系模糊已经成为制约中小型高科技企业迅速成长的瓶颈。根据调查,高科技企业有个人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家族企业、有限责任公司、上市公司等产权模式,主要由国家公职人员、科研人员、大学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乡镇企业改造、国有民营等方式创办(见表1;陈凯,2006)。表面上看高科技企业的产权问题比较清晰,但实际情况是由于政治经济等复杂因素的存在,使一些企业的产权在创办初期就模糊不清,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有不少是脱胎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其母体的产权关系往往难以理清;(2)一些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在创业之初,由于企业生存的需要,戴上了国有或集体的“红帽子”,以享受国有企业或集体企业的各种优惠,或者免遭政策此视,结果造成其在产权关系上的模糊状态。

表1不同产权模式、创办模式的科技企业举例

企业名称企业性质创办方式

联想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研院所创办

清华紫光上市公司高等院校创办

桑普太阳能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科研院所企业化模式

伟豪铝业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资本扩张模式

时代集团公司合伙制科技人员自愿组合

用友软件公司上市公司科技人员下海

四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技人员下海

创维集团有限公司家族企业&有限公司家族人员创办

产权关系模糊、产权结构封闭的缺陷给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外部股权融资设置了重重障碍。首先,产权关系模糊直接影响了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使企业无法按照规范的股份制企业进行运作,更不可能通过上市募集资金。其次,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所有者由于担心分散其对企业的控制权而不愿进行股权融资。再次,由于股权融资的交易方式是直接的,即使投资者愿意投资,他们也需要对资金使用者有所了解和判断。但是,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决策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高度集中、内部约束机制严重缺乏的现状,使投资者很难控制资金使用者的行为,而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在产权归属上所存在的问题也使投资者的收益面临着更大的不确定性,进而因担心投入资金的去向和利益分配问题而裹足不前。目前中关村仍有2000多家科技企业被不清晰的产权所纠缠。早期投资权益、技术专利权益和企业家权益边界不清是阻碍中关村老企业向产业化、国际化迈进的核心问题。

(二)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不健全

公司治理是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的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害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化,从而最终维护公司各方面的利益。高科技中小企业虽然普遍选择公司制,但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区别是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股份高度集中,所有者与经营者制衡的机制在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中形同虚设。目前,高科技中小企业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仍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

1.内部治理结构的缺陷。

(1)股份过分集中,股权结构不合理。许多企业没有脱离“家长制”管理模式,一股独大或家族控股的现象普遍存在,极大地限制了企业继续发展的空间。部分上市公司则体现为国有股一股独大,代表国有股的董事在董事会中占有绝对优势。

(2)“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有些企业董事会和执行层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董事长或CEO是由政府主管部门任命的,而且,董事会与执行层高度重合,执行董事往往在董事会占有压倒优势。有些企业实行集权管理,任人唯亲,企业经营决策也限于狭小的圈子,家长或家族意志左右着企业的发展,难以形成真正行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无法为职业经理人的引进和正常行使经营权提供有效的制度保证。总之,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重合导致企业决策权高度集中,从而形成“内部人控制”的局面,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效率。

(3)家族式管理,内聚力缺乏。高科技中小企业中大多数为民营企业,它们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家族式管理。家族式企业普遍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对企业高级管理人才的“信任危机”,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家族式管理就会成为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投资决策失误,融资方式单一,都是这一管理模式的副产品。同时,这种家族式管理使非亲非故的高级管理人员缺乏被信任感,而这种不信任和隔阂会对企业的向心力产生严重侵蚀,最终向心力会变成离心力,造成高科技中小企业缺乏内聚力,最终削弱其竞争力。

2.外部治理结构的缺陷。

外部治理结构又称为市场控制机制,包括股票市场、经理人市场、产品市场及并购市场。其中,除了产品市场由于竞争激烈,市场结构接近于完全竞争或垄断竞争,因此,对高科技中小企业而言,产品市场能明显对经营者产生压力,达到约束经营者行为的效果之外,其他几个市场都存在缺陷。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可以通过资本市场约束经理行为,如果经理没有使企业的股东价值最大化,股票价格会下降。一方面,这会带来接管威胁,经理面临失去原有职位的威胁;另一方面,新发行的股票收益相对来说较低,抑制经理进行扩张。但是对于大多数未上市的高科技中小企业而言,股票市场这一外部治理机制空缺。

高科技中小企业现有的职业经理人市场也非常欠缺,因为大多数中小企业尚属家族管理,根本不是由职业经理人来管理,因此,职业经理人市场这一外部治理机制对中小企业而言,也可以说是空缺的。

并购市场又称控制权配置。公司控制权争夺被视为一种制约经营者行为的有效手段,控制权市场的激烈竞争不仅把所有的公司都置于潜在的接管风险之中,而且还对公司经营者形成了强有力的威慑,因机会主义行为或业绩不佳而被替换的危险随时存在,对中小企业而言,由于公司资产规模小,更容易被其他公司接管或兼并,因此,对于中小企业并购市场也是约束公司经营者的一个强有力的机制。但由于企业产权关系模糊、与并购相关的政策制度欠缺等原因,使得高科技中小企业尚未形成健全的并购市场,也未能有效发挥其外部治理的机能。

(三)内部组织结构不科学

在企业调研中我们发现,在高科技中小企业中存在两种组织结构不合理现象,一种是组织结构过于简单;一种是过于繁杂,犯了所谓的“大企业病”。

高科技中小企业在创业初期,由于人员数量少,往往会以一种简单的组织结构方式进行管理,这种简单化的组织结构在创业初期往往会有很高的效率。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过于简单化的组织结构,常常就会出现组织结构分化不明显、企业成员之间分工不明确、各部门以事务型管理为主等现象,使得部门职能过于笼统、权责不清,管理层更是身兼多职、缺乏有效的协调手段。

高科技中小企业在创业初期不易犯“大企业病”。但当企业走过创业初期,企业经营规模、市场占有率都有较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也逐渐发展成型,甚至成为行业领导者,步入企业发展期,此时就可能出现“大企业病”的症状。就是指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经营上出现规模不经济,管理上面临规模极限,将大企业组织结构模式移植过来,当外部环境变化加速时,由于这种官僚化组织设置的管理层次过多,它的信息传递和处理系统变得过于臃肿而复杂,这样,该种组织对环境变化的反应往往会很迟钝,即所谓的“大企业病”。

“患”此病的高科技中小企业往往会出现诸多问题:一方面,工作的审批程序规范而复杂;另一方面,由于人员不多、管理层次多,出现每一层只有一个人,即企业的沟通模式成为:员工——部门经理——副总经理——总经理,在这样的流程指挥链上,沟通效果极差,办事效率不高。

二、企业资源层面

(一)人力资源管理是高科技中小企业的薄弱环节

资金、人才、技术与管理是中小企业生存的四大问题。其中,技术与管理须靠人才去实现,没有优秀人才,也就难以奢谈新技术与管理。一个企业要想在现代市场中立足,靠的是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也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的兴衰之本。毋容置疑,如何有效加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改善提升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素质,已逐渐成为中小企业当前的首要难题和制约中小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中小企业的“瓶颈”因素和薄弱环节。

就目前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现状来看,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缺乏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匹配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众多高科技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忙于处理人事管理的日常事物,没有能力去分析和开发企业的人力资源,更没有能力去研究和建立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导致这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缺乏统一而科学的体系,滞后于企业的整体发展步伐。

2.重视“事”而忽略了“人”。

人力资源管理停留在粗放式的人事管理上。目前有很多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往往只是承担了招聘、调配、考核、薪酬核发、培训、建立人事资料等方面的日常性工作,他们没有精力和能力去挖掘人力资源管理的深层次和新课题,忽略了对“人”的研究和开发,是一种着重眼前的被动性的管理。

3.缺乏科学、高效、适应现代管理的用人制度、分配制度和激励制度。

很多高科技企业仍然沿用传统的、以经验判断为主的考核评估手段,缺乏规范化、定量化的员工绩效考评体系,使考核缺乏客观性和公平性。不少企业在选人用人上只重学历和资历,忽视对人员素质、业绩和潜能的测评和分析。不少企业的激励力度有限,往往只限于物质和金钱上的奖励及制约,没有一套完善的机制调动和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企业归属感。

4.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出现投入不足与忽视人力成本核算并存的现象。

虽然不少高科技企业都深刻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少企业本着“少花钱多办事”的宗旨,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资金、人力、物力以及时间的投入不足。同时,在人力成本核算方面也缺乏系统、科学的核算体系和方法。

5.缺乏一支业务精通、训练有素的人力资源管理者队伍。

目前,乃至全国高科技企业均缺乏这方面的专业人士。同时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仍然处在二线参谋部门的位置,只承担着行政性和作业性的工作,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人力上、组织上和机制上得不到支撑和保障。

(二)财务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财务控制薄弱。一是对现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有些企业认为现金越多越好,造成现金闲置,未参加生产周转;有些企业的资金使用缺少计划安排,无法应付经营急需的资金,陷入财务困境。二是应收账款周转缓慢,造成资金回收困难。三是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呆滞。四是重钱不重物,资产流失浪费严重。

2.管理模式僵化,管理观念陈旧。就高科技中小企业而言,一方面,大多数企业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这种模式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负面影响。在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中,企业领导者对于财务管理的理论方法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研究,造成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控不严,会计信息失真等企业没有或无法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即使有,也很难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质差,管理思想落后。

3.难以规避财务负债的陷阱。过度负债可说是高速度成长企业的典型通病,也是财务危机的根源。战略需求效应由企业的战略布局驱动,或表现为现有业务的发展,或表现为新业务的开拓,规模和数量的扩张经常明显快于内涵质量的扩张,在高成长阶段都将出现某种程度的资金短缺。高成长战略造成资金短缺,企业就不可避免地要负债经营。组织放大效应和内部担保则加剧债务水平,造成负债过度。在过度负债的情况下,企业经营成本和财务压力加大,支付能力日渐脆弱。

4.财务风险意识淡薄,企业始终在高风险区运行。这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过度负债。其结果是债台高筑,财务风险极大。二是短债长投。一些企业将短期借债用于投资回收期过长的长期项目投资,导致企业流动负债大大高于流动资产,使企业面临极大的潜在支付危机。三是企业之间相互担保,相同资产重复抵押,或为了融资而不断投资新项目,甚至“拆东墙补西墙”,形成复杂的债务链。这不仅加大了银行对企业财务状况判断的难度,也给财务监管带来很大困难。

(三)技术创新投入不足导致核心竞争力欠缺

国内外的经营实践证明:培育以核心技术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加快技术创新,是提升高科技中小企业适应市场变化能力的重要保证。通过调查发现,高科技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和核心竞争力培育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关键人才缺乏,技术创新人才外流严重。

2.技术创新经费投入不足导致技术进步的可持续性相对较差。

3.知识产权意识淡薄,边际收益下降进一步挫伤技术创新动机。

4.战略缺乏针对性和稳定性。大部分高科技企业选择的主要技术战略是低成本战略与差别化战略,这样的战略选择缺乏针对性。加之部分企业在发展上缺乏长期战略安排,变化频繁却很难在某领域取得领先地位。

5.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支撑。在目前高科技企业的庞大群体中,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企业并不多,甚至可以说的大多数高科技企业所运用的高技术是在相关领域中知识产权属于外国企业的高技术,即本土企业在目前所运用的技术往往是所谓的“外源性技术”而非“内源性技术”。

(四)市场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高科技中小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则必须学会在市场缝隙中求得机会,做好市场补缺者的角色,要将自己定位于市场的某个细小部分,瞄准某个特定的目标市场,或者重点定位经营一个产品和服务,才能创造产品和服务优势。

许多不成功的高科技中小企业在创业以后经营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仍无法明确自己的经营理念和定位,总是跟在别人的后面,结果老是处于被动的局面,总是处于利润最薄的下层,一有风吹草动,最容易被淘汰出局。如今的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高科技中小企业必须在产业定位问题上紧密结合自身优势,才能从小的市场缝隙中寻求到大的发展机遇。

我们在对高科技中小企业调研中发现,很多高科技中小企业都将自己定位在“以开发为中心”,所占比例超过70%。这种战略定位,出发点也许是好的,但是结果却不好。产品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周期长、风险大,这是弱小的高科技中小企业难以承受的。

三、资金需求主体的非均质性

这里所讲的非均质性是指高科技中小企业在经营者素质、财务制度的健全程度、信用等级、信息披露状况、资产负债率水平、远期发展规划的制定、抵御风险的能力以及其他与企业经营管理相关的问题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较大、良莠不齐的现象。中小企业存在严重非均质性问题的情形下,银行掌握这些企业信息难度较大,成本较高;而那些规模小、资金需求量少的企业贷款额也较低。但是贷款额越低,抵押比率越低,中小企业从大银行获得贷款就越少,就越容易遭遇信贷配给。高科技中小企业的非均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多数中小企业缺乏中远期发展规划、抵御风险能力弱。

很多中小企业在企业计划或发展规划方面相当薄弱。调查发现60%以上的中小企业根本没有企业计划、发展规划或营销计划。他们缺乏对市场信息的了解,自以为其产品在本地区甚至在全国具有相当的竞争能力;他们很少考虑企业发展战略,当银行和外商潜在投资者等询问企业产品、市场、未来计划等问题时,他们无法提供一份真实描述的文件和一份好的资金使用计划,这大大影响了其融资能力。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淘汰率高,市场上每天都有新的中小企业诞生,也有不少悄然退出。而市场风险是导致贷款风险的最主要外部因素,直接影响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

2.中小企业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

部分中小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不愿按银行的要求提供所需信息是它们在较高层级资本市场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在不存在制度歧视和政策倾斜的前提下,如果不考虑资本市场资金拆借的利息成本和执行成本,那么影响中小企业融资力的主要内部因素将是各层级资本市场要求的信息披露机制。现在中小企业担心自己在信息披露之后会加大自己的经营风险,所以在信息披露机制的建立上没有积极性,或者本身由于企业治理结构的不完善,没有能力建立信息披露机制。

3.中小企业信用观念的缺乏,影响其融资能力。

中小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是商业银行,但是中小企业到期贷款不还或无力偿还银行贷款现象较为普遍,甚至有些企业借钱时就没有准备归还,有些企业则想方设法悬空或逃债。信用观念淡薄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整体形象,也大大挫伤了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资金支持的积极性。

4.内部管理制度建设不健全,经营管理效率低下。

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是对企业各项日常管理事务的详细规定,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基木准则和依据,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证。然而,高科技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许多民营科技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程序、民主管理等方面的建设比较差,直接影响其经营管理效率的提高。

5.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会计信息失真严重。

6.中小企业制度更新滞后,产权关系混乱,与市场环境转换不同步。有关内容在前面已经作了分析,这里不再赘述。

四、企业信用缺失问题

信用缺失已经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掣肘。除了前面提到的由于高科技中小企业信用观念缺乏而挫伤商业银行对其资金支持的积极性之外,在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企业信用缺失还大大削弱了风险投资、私募基金等资金的投资动机。一些企业缺少诚信,利用高科技背景,凭借其技术知识壁垒性较强的特点,对投资项目进行刻意包装、宣传误导,诱导投资者注资;在企业融资过程中,为达到融资目的,还出现做假帐、做假合同、假订单、偷税漏税的行为;有的企业为达到上市(如香港创业板)圈钱的目的,伙同会计师事务所编造、美化会计报表;有的融资企业商业计划书报给投资方的团队组合非常豪华,但实际上这个公司可能只有一两个人;有的公司虽然宣告成立了,但是它的资金并没有到位。在企业融资过程中,由于存在失信和欺骗问题,造成投资者有资金不敢投,即使有好的项目,也得不到投资者认可、信任,进而得不到资金。

信用收益与成本不对称是企业信用生存环境缺失的根本原因。由于信用收益和成本的不对称,经济信用的丧失给企业带来的直接收益是超额利润或暴利,超出常规利润的这部分利得恰恰是信用成本转化而来的。而在缺乏信用生存的环境下,企业丧失信用的趋利行为和短期行为是完全理性的,企业恪守信用要比丧失信用付出更加昂贵的成本。

五、信息不对称导致“信贷配给”

信息不对称是金融市场上常见的现象,而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问题比大企业更加严重。因为大企业的公开信息很多,金融机构获取相关信息的成本比较低;而中小企业的信息基本上是内部的,具有非透明性,这导致了中小企业在寻求贷款和其他外部资本时很难提供相关的信用信息。同时,由于中小企业对资本与债务需求的规模较小,进行事前审查与事后监督的平均成本、边际成本都很高,因此金融机构为了避免逆向选择不愿意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于是,在正式的债务市场上,中小企业债务融资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市场失效(杨思群,2001)。

(一)中小型高科技企业融资假设条件及特征

1.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就高科技中小企业而言,信息不对称主要是指技术创新者、风险投资者和其他投资者(股权人、债权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技术创新者往往掌握自己开发项目的发展前景及可行性等私人信息,而外部投资者不了解这些。这种信息的不对称性,导致面对一些前景较好、风险较低的投资项目时,技术创新者会倾向于内部融资,而对一些风险较高的投资项目则倾向于风险投资或其它融资方式。作为技术创新者博弈对象的投资者,则会认为技术创新者要求外部融资的风险项目一般风险较高,因此,倾向于不向这类投资项目投资,最终结果将导致风险投资市场的失效。信息不完善性主要来自于高新技术项目的未来盈利的不确定性,对于这一点,技术创新者同外部投资者一样,并没有特别的信息优势,这是导致高科技企业风险普遍高于一般企业的原因。对于这种风险,要求与其相应的证券市场(如创业板市场)、完善的退出机制等相匹配,一般的证券市场往往不适用于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当然,一般企业也存在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善性,但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善程度远大于一般企业,量变引起了质变,这最终导致高科技企业融资困难,甚至失败。

2.风险等级不一致。

风险等级的不一致性实质上主要来源于信息不对称。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风险等级明显不同于一般企业,其风险等级的不一致包括两个层面。第一层面:当高科技企业同一般企业相比较时,将表现出具有不同于一般企业的融资策略,如高科技企业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和市场风险等。这一层面的风险主要来源于信息的不完善性,未来高度的不确定性导致技术创新者、外部投资者都无法控制这一风险的发生。通常情况是,不同发展阶段的风险等级不一致,一般在高科技企业的初创期,企业的风险较大;进入企业发展的稳定期后,其风险等级会接近或小于传统企业的风险等级。第二层面:不同的高科技企业由于信息的严重不对称,也将有不同的风险等级,投资者(风险投资者、债权人等)一般对这一风险等级并不完全了解;同时由于上述提到的高科技企业的风险——收益关系并不对称,信息不对称程度也加重了。超级秘书网

(二)信息不对称导致高科技中小企业陷入信贷配给的困境

银行为实现其配置性均衡而挤出中小企业的“信贷配给”行为,是一个全球性现象。信息不充分是中小企业信贷弱者地位的直接原因。在信贷市场中,由于信息的不充分,使得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比比皆是,因而即使没有政府的干预,由于借款人方面存在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信贷配给可以作为信贷市场的一种长期均衡现象存在。由于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陷阱的困扰,使得银行从贷款中可能获得的预期收益不仅取决于贷款利率,而且直接取决于贷款项目的拖欠风险。换言之,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银行将无法对贷款企业的风险做出完全的信息估计。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经济学的“利率均衡”则难以作为筛选厂商的工具。作为逆向选择的结果,提高利率可能导致低风险者被高风险借款者挤出市场;而道德陷阱的存在,却可能在高利率下把借款者吸引到更高风险的投资项目上来。因此,利率提高可能导致平均风险水平的上升,银行贷款并不是利率的单调递增函数。从这个意义上讲,配置性均衡是金融机构在“利率均衡”失效的条件下所选择的一种新的均衡路径。一般认为,在这种均衡格局中,中小企业的融资弱势地位形成“定格”(罗正英,2004)。

结语

高科技中小企业要想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融资现状,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融资路径,就必须深刻反省,寻找自身存在的不足,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加紧产权制度改革,明确产权关系;建立现代化的企业治理结构,优化企业组织体系;有效加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改善和提升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素质;强化财务风险意识,优化企业财务资源管理;加快技术创新,培育核心竞争力,重视企业发展战略研究,找准市场定位,提升高科技中小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内部管理制度和企业财务制度,克服非均质性影响;强化社会公德意识,重塑社会信用体系,坚持诚实守信,改善中小企业整体信用形象。

参考文献:

[1]陈凯、汪晓凡.北京民营科技企业内部管理问题及对策探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6(6).

[2]罗正英.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