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现代雕塑造型设计创新路径分析

现代雕塑造型设计创新路径分析

现代雕塑造型设计是当前整体艺术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展现时代特色、彰显文化精神诸多层面上发挥着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这一定意义上是我们阐述和探讨雕塑造型设计这一宏观性命题的思想基础。站在历史的维度上而言,雕塑造型设计艺术是一门古老的艺术门类,古已有之,在我国及其他地区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差异化的时代特征,从整体发展轨迹上而言又具有前后明显的历史继承性,是一门特色鲜明、绵延数千年的艺术形式,一定意义上构成了世界文化整体结构中的重要元素,值得相关主体的高度重视和持续关注。尽管雕塑造型设计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艺术形式,但变革或变异历来是这门艺术形式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特征,在当前特定时代语境下,现代雕塑造型设计艺术所面临的时代环境区别于任何历史时期,这从本质层面上决定了现代雕塑造型设计艺术实现优化创新的历史必然性,也是时代向现代雕塑造型设计艺术提出的时代命题,需要各相关主体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探究。这方面的主题研究近年来得到了学界的高度重视和持续关注,一大批相关的主题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不同的研究主体从各自差异化的研究视角对现代雕塑造型艺术这一宏观命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专题研究,而在多元化的研究成果中,吴顺平老师编著的《现代雕塑设计与技法》一书具有代表性,是一本汇集学界重要研究成果的著作,本文将对该著作进行较为系统的阐述和评析。

吴顺平老师编著的《现代雕塑设计与技法》一书是2001年3月由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并在全国发行的专业研究性著作。全书紧密围绕现代雕塑设计这一特定命题,结合当前“新媒体时代”语境下雕塑设计所表现出的独特形态,重点介绍了现代雕塑造型设计艺术的技法,引导学习者在系统学习雕塑造型设计技法的过程中切实感受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同时启发读者对现代“新媒体时代”语境下雕塑造型设计艺术的创新这一时代命题进行系统而全面的思考和探究。《现代雕塑设计与技法》一书的编著者吴顺平老师20世纪50年代末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受过系统的雕塑造型专业教育,此后一直致力于雕塑造型艺术创作和相关教学工作,现任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专业教授。此外,他还担任中国室内装饰工程设计委员会委员等社会性职务,是我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在雕塑造型设计艺术领域拥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发表过一系列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理论著作和专题论文。如《现代雕塑构成论———造型观念的更新》(《美苑》,1988年01期)、《论黑龙江地区金代早期的陶瓷工艺》(《北方文物》,1989年04期)及《当代世界玻璃艺术的新发展》(《美术》,1989年02期)、《元“一路连科”纹浮雕铜盘》(《黑龙江文物丛刊》,1984年01期)等专题文章均发表于20世纪八十年代,在当时具有开拓性的学术突破意义,一定意义上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雕塑造型艺术学科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而吴顺平老师近年来致力于雕塑造型设计艺术作品的创作,曾先后创作出了诸如《动的规》(不锈钢雕塑)、《谷的系列》(玻璃作品)、《想的意志》等享誉世界的重量级作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作品《力度》被捷克国家玻璃美术馆永久收藏,近年来吴顺平老师积极开拓全新的研究领域,注重考察雕塑与环境、建筑以及社会结构的关系,努力构建全新的学科理论框架,为我国雕塑造型艺术设计与世界接轨做着不懈的努力。而《现代雕塑设计与技法》一书是吴顺平老师近年来最为重要的学术成果之一,凝结了作者多年的专题研究成果,成书过程中曾几易其稿,既代表了一位在雕塑造型艺术设计领域默默耕耘40多年的老艺术家的理论素养,同时也体现着当前我国在现代雕塑造型艺术设计领域内的整体成果,是一本值得学界高度重视的理论著作,著作出版发行近20年来得到了学界的充分肯定,其学术价值可见一斑。

从宏观层面上而言,雕塑造型设计是一个系统性的宏观命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层面。首先是雕塑造型设计作为一门较为独立的艺术门类,具有自身系统性的理论框架,具体涉及中国古典美学、空间造型艺术以及传统美术、建筑学、力学诸多层面上的内容,如《茶文化内涵与现代雕塑造型设计的创新分析》(陈立新:《福建茶叶》,2017年07期)一文就立足古典茶文化与雕塑造型设计这两大艺术门类,论证了新时代语境下两者实现互相利用、互相促进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其最为本质的内容是茶文化与雕塑造型艺术精神特质和艺术源流上的吻合。因此,任何关于现代雕塑造型设计主题的阐述和探讨都必须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基础上。一定意义上而言,雕塑造型是中国古典文化主题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其他艺术形式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现代雕塑设计与技法》一书的编著者吴顺平老师在众多雕塑造型设计作品中着重体现从简单的造型中体现非凡的艺术设计理念,充分体现出了作者在哲学和艺术等多方面的修养。其次,雕塑造型设计的宏观性具体体现在历史层面上,众所周知,广义层面上的雕塑造型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史前时期古老的岩画、壁画等即属于雕塑造型设计的范畴。同时更为重要的是,雕塑造型设计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得到了良好的传承,不同历史时期的雕塑造型设计艺术一脉相承,意味着我们阐述和探讨雕塑造型设计需要立足于历史这一维度,现代雕塑造型设计艺术不是独立于古典时期的雕塑造型设计而存在的,两者之间存在必然的前后继承关系,需要考量和挖掘不同历史时期雕塑造型设计的具体倾向,明晰历史维度上雕塑造型设计艺术的发展轨迹。而吴顺平老师编著的《现代雕塑设计与技法》一书在上述两个命题上表现突出,作品一方面集中体现了现代雕塑造型设计学科内部庞大的体系,具体的叙述不仅仅局限于雕塑设计技法层面上,同时广泛介绍和探讨了雕塑设计与传统美学、古典哲学的辩证关系,在内容编排上显得充实而系统。另一方面恰当地体现了现代雕塑设计及其技法与以往历史时期雕塑设计的关系,现代雕塑造型艺术设计及其技法应该从传统技法中继承有益的内容,同时融入现代化元素,积极实现现代雕塑造型艺术设计的历史性发展,这是《现代雕塑设计与技法》一书的独特价值所在。

从《现代雕塑设计与技法》一书内部结构的剖析过程中能够更为明晰地看到作品的独特品质,特别是作品在上述两个层面上的优秀表现。从作品内部结构层面上而言,《现代雕塑设计与技法》一书共分为九章,每一章都具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叙述内容。第一章为“现代雕塑的阐释”,在这一章节内容中,作者集中阐述了关于现代雕塑的几个基础性内容,如现代雕塑的基本内涵、现代雕塑与民族传统文化间的关系等内容,特别探讨了现代雕塑与古典时期雕塑、近代雕塑之间的内在继承关系,这样的内容安排有助于读者进入到现代雕塑的叙述场景中去,为后续更为系统性的叙述奠定了基础。第二章的内容旨在剖析现代雕塑的基本构成元素,作者介绍了构成现代雕塑的基本元素内涵,同时涉及了物理及心理力学元素、合一性元素及整体构成元素等内容,从不同的视角和学科体系中审视了现代雕塑的构成元素。第三章一定意义上是全书的核心部分,这一章作者系统性地阐述了构成现代雕塑基本元素的展开与模式语言,从球体构成、立方体构成、角锥体构成以及圆柱体构成、动感雕塑构成等不同的角度探讨了现代雕塑这一宏观性命题,对于读者深刻认识现代雕塑设计艺术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这一主题的研究尽管在学术界先后涌现过不少,但大多都是零星式的成果呈现,不利于从整体上认知现代雕塑,而《现代雕塑设计与技法》一书较为理想地做到了系统性和深刻性的有机融合,这是作品本身的极大突破。第四章为“封闭空洞与半封闭空洞”,这是现代雕塑造型设计艺术实践过程中较常见的类型,直接意义上决定着艺术设计者的设计品质,因此作者详细阐述了封闭空洞与半封闭空洞的结构层次,明晰了空洞类型及其差异化构成。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别为“向空间的伸延”“横向系列与逆向构思”,立足指向性空间、增殖性空间及界定性空间等类型,探讨了现代雕塑造型艺术设计过程中的常见技法,同时紧密围绕横向系列与逆向构思两大重要思路介绍了倒转句法构成、简体法构成、弹性变形及拓朴构成、软雕塑———多种构成方式的集合体等类型,有利于帮助读者构建全方位的现代雕塑造型艺术设计技法体系,从而切实提高学习者的设计水平。第七章的内容聚焦于现代雕塑与环境体系的辩证关系,这也是吴顺平老师近年来的重点研究领域,从整体的内容来看,具体涉及建筑空间以及现代雕塑与特定建筑的融合性等核心问题,表明作者在这一主题上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理论构建任务,其学术开拓意义较为突出。第八章的内容关注了现代雕塑设计程序与操作的问题,从设计定位、设计启动以及材料界定等层面上系统介绍了相关内容,实践层面上的指导价值较为显著。第九章为“现代雕塑的现状及展望”,属于一个结语性质的内容安排,作者重点叙述了现代雕塑造型艺术设计体系中的“现代化”元素,同时就引进、开发、投标技巧等核心命题做了简要阐述,值得一阅。从本质层面上而言,现代雕塑造型艺术设计及其技巧是一个系统性的研究命题,其中既包括基础性的设计技法等内容,同时也广泛意义上与古典美学、现代建筑学等内容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吴顺平老师编著的《现代雕塑设计与技法》一书在上述一系列命题上表现优异,在多元化的既有研究成果中具有代表性,值得相关主体认真参阅和积极探究。

作者:龚吉伟 单位:四川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