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传统民居建筑符号及应用浅议

传统民居建筑符号及应用浅议

摘要现代化的逐步发展,城市的迅速扩张。传统建筑开始走向消失。如何整合该地区的文化特色,构建现代景观设计已成为现代设计师的重要课题。总结和分析该地区的文化符号和建筑符号,并将其自然地融入到建筑设计中,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以符号学理论为基础,分析和探讨了传统建筑的设计及其意义,总结了成功的实践经验,探讨了在现代建筑和环境设计中制作和使用传统建筑符号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传统民居;建筑符号;环境设计

文化设计包括很多方面,不仅包括园林、寺庙、道观等,还包括传统的居住建筑。在工艺、美学、工艺和艺术展览方面,当地的文化建筑清楚地反映了中国的民族设计风格。它以传统农业文明为基础,表现出丰富的文化特色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当然,它已经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宝贵遗产,也是中国现代建筑设计的重要文化资源。然而,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和城市化,老年住宅建筑面临着重大而渐进的挑战。因此,根据现代设计和现代审美生活的需要,挖掘和定制该地区的传统文化符号,并将其自然地用于现代设计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1符号学、建筑符号学概况

虽然自古以来世界各地就有关于品牌的研究和争论,但符号学起源于欧洲。符号学用于不同的部分和组件,其中结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符号学史上,索绪尔和皮尔斯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基础,他们为符号学的发展做了非常重要的事情。正式了解符号学结构的学者是英国著名设计师查尔斯·詹克斯(CharlesJenks),他在20世纪中期开始研究现代艺术,在其中他使用符号学对现代设计及其设计的设计进行了深入分析。效应查尔斯·詹克斯(CharlesJencks)强调建筑的象征意义,认为项目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可以作为相互沟通和传达意义的手段。借助符号学,设计师可以更好地探索建筑规律及其含义,使研究更科学、更符合逻辑。设计符号学的不断发展为理解设计艺术开辟了新的维度,强调需要关注设计和分析意义上的文化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及开发新的设计方法。随着符号学的不断发展,符号学与现代设计的关系变得非常密切,人们开始积极地将视觉设计工具运用到实际设计和设计概念中[1]。

2传统民居建筑符号概况

2.1民居建筑符号的分类和特征

根据皮尔斯的符号三类型学说,可以将民居建筑符号分为以下三类。2.1.1图像符号。图像符号主要值得是在建筑中出现的有图案的符号,用以指示对象的象征意义的精神。由此可以看出,民居建筑的图像符号的出现是民居自身的一种形式,在内容上与人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对于符号而言,符号的特征是可以作为符号出现的基础内容[2]。2.1.2象征符号。象征符号主要是指建筑符号背后具有特定的象征的含义,通过人们对其赋予的意义,这种含义一般被大家所认可。比如皇宫中建筑颜色墙体红色、屋顶黄色,被大家广泛的认为这就是皇宫的象征,在皇家园林中“龙”的使用十分普遍,而龙象征着“皇权、皇位”。普通的传统民居也有象征意义的符号,一般体现在民居的构件上,少部分体现在建筑解构本身之上。例如西递古村中的民居,因为西递古村是当年有很多官员的村落,根据官员等级的高低不同,门口墙体八字开合和大小不同,开的越大说明官员等级越高(见图1、图2)。2.1.3指示符号。指示符号是建筑的主要部分,是由建筑的形式、内容和建筑的含义组成。主要以建筑得使用功能为主,具体表现在建筑得布局结构、材料选择等方面。指示符号是民居建筑构成的最主要符号,例如屋顶、墙体、庭院、结构、布局等等[3]。建筑山墙,说到建筑山墙马头墙一定必不可少,马头墙原本起源于徽派民居,与安徽相邻的江西、浙江等地也有马头墙的身影,在广东马头墙以另一种形式出现:“檴耳山墙”,灵动,粉墙黛瓦加之线条流畅的马头墙墙体,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几乎存在各种韵律美。从南方的青砖封火墙到北方的硬山,马头墙最为出名的要数徽派民居,但在广府民居中也常常使用,广府民居中马头墙成为“檴耳墙”,与徽派民居的马头墙功能相同,但外形有所不同,檴耳墙是弧形流线型,使民居建筑增添了分温和感[4]。照壁也是指示符号中的一种类型,在风水中,打开大门直接看到内厅是不吉利的,因此民居中影壁墙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古代还有一种说法是,鬼不可以走弯路,因此影壁墙还有了另外一种趋吉避凶的精神功能。在民居中影壁墙多用在大门入口的位置,也有的民居用在民居侧面围墙上,或者实在后院中。在现代影壁墙可以作为装饰之用,不仅仅用在民居中也常用在园林景观之中(见图3)。

2.2传统民居建筑符号的价值

传统民居沉淀了多年的古老艺术。传统民居建筑符号形成,历经长时间的历史文化的设计、计算和改良,汇聚了前人的智慧结晶,可以通过建筑传承、发展和再利用的方式,目的在于可以让更多的人学习和了解我们自己的优秀建筑历史和文化。对于传统民居而言,它不仅是实践推移中物化的载体,而且是时代积淀中民族文化的精髓,蕴含着当地生活习惯、民风民俗及其演变发展的全过程。面对当下社会迅速发展的现状,传统村落民居遭到很大程度的破坏,导致相关文化遭受侵蚀,人们内心深处对于文化都缺少了认同感,没有了精神文化的提炼,也就缺少了地域特色资源的吸引,这对于发展旅游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唤起人们对村落民居建筑回归自己本身,是对村落自身文化价值认同的体现[5]。

2.3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符号组合的应用方法

2.3.1引借。在运用引借与借的方法之前,需要根据现代建筑的创造性思维选择传统建筑符号。在现代建筑创作与设计过程中,其主要目的是使现代建筑具有地域特色。在中国传统风格符号的使用上,深圳万科第五园的设计是一次较为成功的尝试,它从中国传统园林中提取了“村、墙、院、素、冷、静”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到徽派建筑元素的影子,但是却都不是简单的抄袭照搬,反而是继承与发展,比如在其中看不到传统的马头墙,挑檐等,但是却有白墙黛瓦、变通的小窗、细纹的墙脚、密集的竹林、天井绿化、镂空墙、青石铺就的小巷、半开放式的庭院等。目前,民居建筑更新采用引借手法的还有很多建筑,例如瑶里古镇景区里,为了保持古镇整体风貌统一,新建的民居也具有传统民居建筑符号的特征,不仅仅是商业店铺,很多民宿也采用引借的手法,保持了当地的味道。在民居建筑中引借手法运用最为基础的普遍,在公共建筑中也颇为盛行,例如齐云山高速服务站,提取当地传统民居建筑符号运用在建筑中(见图4)。2.3.2抽象转换。抽象转换,简化传统的建筑符号,提取最清晰,最能表达其功能特性或原型的意义,对其进行处理,使其不仅可以表现传统建筑的符号特征,又符合现代建筑的风格。在提象抽取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简化符号本身并去掉细节,满足现代建筑简约的风格,又足够表达建筑空间以及形式的符号特征。对于传统民用建筑符号的现代手法重现,虽然我们可以借用传统民用建筑的一部分或者片段,但是由于现代生活方式和技术要求与过去大不相同,因此不能简单地依靠引用传统建筑符号为基础,应该对其使用夸张的手法,进行放大、缩放和拉伸、简化等抽象转换方法之后,然后应用于现代建筑之中,以寻求传统建筑文化的延续。2.3.3夸张。夸张本身是语言和文学中的一种修辞手段,夸张是从它派生出来的。建筑符号中的夸张手法是使建筑符号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突出其本质特征,进而夸大想要突出其特征的对象。可以说,通过夸张,我们可以突出建筑符号的特征,从而突出建筑的本质目的。在传统建筑符号演绎过程中,夸张是对建筑符号本身的原貌或部分进行夸张、强调和变形,从而产生一种新的建筑符号,通过加大其本质特征的形式,来达到传达文化内涵的意义,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共鸣。其过程为,提取传统建筑中的建筑符号,并对其进行夸张处理,如变形、分裂、等,同时还可以在材料、形式、规模、等被夸大,注入新的内容和意义与现代建筑的特点和审美情趣,在经过一系列变化,传统的建筑符号,将形成一个新的符号,唤起人们的理解和记忆。2.3.4解构。传统建筑符号在形成和组合的过程中有一定的规律性。解构就是打破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这一规律或固有模式,重新组合它。这一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将传统建筑符号进行分解,二是以不同的秩序和现代审美原则进行重组。不规则、不完整的建筑形象可以激发人们的想象力,让人们注意力高度集中,形成一系列联想。在对建筑符号的解构中,不是简单地否定理性主义,而是强调引入偶然、随机、自然的非理性事物。苏州博物馆中也采用了就够、重组手法,建筑师贝聿铭将苏州传统民居中的建筑符号提取出,苏州传统民居的粉墙黛瓦与叠山置石运用在博物馆设计上,运用本土文化与现代化进行融合,展现出一种全新的可能,也为后来民居设计提供了启示(见图5)。

3结语

现代建筑对传统建筑的继承和发展,是延续地域文化、保持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方面之一,也是促进现代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传统民居建筑符号进行现代解读,不仅传承多元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国现代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继承地域文化的同时,保持地域文化的多样性。民居建筑符号提取中要尊重当地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地理气候环境等外在的因素,分类归纳总结传统民居的图像符号、指示符号、象征符号,研究民居建筑符号提取的手法。民居建筑符号运用中注重欣赏旅游、历史文化、科学价值,采用残留增加、拓展补充、解构重组等手法,将民居建筑符号运用在现代建筑与景观设计中。

参考文献

[1]陈言.符号美学原理在湘南民居改造中的应用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7.

[2]郭书琪.晋南民居建筑文化符号在主题酒店中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2019.

[3]庞艳萍,焦斌.海南黎族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民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美与时代:创意(上),2021(5):4-6.

[4]于瑞强.仫佬族传统民居建筑符号特色及文化再生价值[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8(1):5-7.

[5]孙亚峰.传统民居门饰艺术的价值与应用研究[J].大舞台,2015(2):2-4.

作者:吴一戈 单位:湖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