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论文9篇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论文9篇

第一篇: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

一、初中历史课堂存在的问题

1.1历史老师方面的问题

就历史老师而言,对于初中历史的教学可以说是完全按照框框条条来教学的,对于中考有要求的则大笔墨的进行描述,对于不在考纲之内的则完全不予考虑,这就给学生在历史学习中造成零散的错觉,无法形成一个整体,对于历史发展的脉络把握不清楚,只能对历史进行片面的断章取义,这是十分不利于学生日后的历史学习。而且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由于历史至于语数英处于次要的地位,不受到重视,历史老师也就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所以历史老师在备课和讲课的过程中,并没有像语数英那样完全投入自身的精力,总觉得反正历史不是中考的目标,只是进行等级考试,就在心态上比较放松,往往是照本宣科,没有任何的新意,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力。

1.2学生方面的问题

在初中,语数英才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因为其他科目不是中考考察的科目,往往只要通过了等级考试,就可高枕无忧,所以对于这些科目并没有多加用心,尤其是对于历史而言还是开卷考试,只要在考试前将书看一遍就可过关,因此学生并不把历史的学习放在心上。此外,由于语数英老师布置了比较多的作业,有些学生为了节省时间,就会在其他课上进行主课的学习,比如说历史,这样就给历史的学习设置了障碍。此外,历史老师无聊的言论和腔调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缺乏兴趣,往往在历史课堂上开小差,睡觉等,这都是不利于高效历史课堂的构建的。

二、如何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

2.1历史老师方面

要想提高历史课堂的效率,首先就要从历史老师身上抓起。在历史课之前,历史老师就要做好充分的备课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并不只是将历史课本进行简单的梳理,还要加入自己的思考,进行总结。同时为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两个有趣的和本堂课有关的历史故事,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的听课效率。在进行历史课的教授过程中,历史老师要掌握良好的授课技能,做到口齿清晰,声音洪亮,要让班级每个学生听到你的声音,不能让自己的讲课成了学生的催眠曲。同时,在讲课的过程中不能够只关注与自己的,只一味的谈天说地,还要注意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因此可以进行问题的提问或者请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历史老师再进行分析和讲解,这不仅拉近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也在第一时间内加深了学生对这一节课内容的掌握。同时在历史课堂之上,历史老师要有魄力,要镇得住学生,这样才可以保证课堂纪律的稳定。有时为了能够增加自己的威信,可以杀鸡儆猴,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历史课上有所畏惧。在历史课后,历史老师也要布置适当的练习,对学生的学习加以巩固,在晚自习的时候,可以常到班级和学生进行交流,增加学生对历史老师的认识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2学生方面

要想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学生作为事件的主人翁当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要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在历史课之前,学生可以先预习一下将要上课的内容,做到一个大概的了解,并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并针对整篇的内容进行思考,自己进行问题的提问,实在不懂的话,可以在历史课上举手问老师,历史老师必定会对你的问题进行回答,由于这个问题你已经思考过了,所以经过历史老师的点拨,马上就能够心领神会,并且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记忆;在历史课上,学生要做到专心致志的学习历史知识,切不可因为历史不是主科就在心态意识上有所放松,更不可以在历史课上做其他科目的作业,这既是对历史老师的不尊重,同时也是对自己历史学习的亵渎。因此在历史课堂上,学生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并对历史老师的教授进行问题的提问以此来加深自己对本节课的认识。此外,在历史课堂之上,学生也要遵守基本的课堂纪律,切不可因为自己的缘故而打乱了历史老师讲课的思路,因此不要做与历史课无关的事情。在历史课后,学生要完成历史老师布置的作业,要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复习,做到温故而知新,如果还有余力的话,还可以找几本课外的历史读物进行阅读,这样既可以增加自己的历史知识,同时也让自己的历史修养得到了提高,一举多得。

三、小结

综上所诉,要想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的效率,构建起一个高效的历史课堂,就要从当前历史课堂的现状出发,抓住历史老师和学生两条主线,分别分析他们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解决这些问题,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历史课堂的效率,从而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

作者:王晓光 单位:大连市汇文中学

第二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

一、教师应转变角色

把知识的填鸭式、灌溉式转化为积极鼓励、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新课程越来越真实地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和方式,教师不再扮演以往知识的灌输者的角色,而是积极激励、引导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使学生了解和理解真正的学习方法,在以学生为主体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对于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积极发挥其主导作用。对于历史课而言,减化课堂教学过程部分步骤,为学生积极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和激励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人翁心态。

二、教师应加强语言表达能力,提升课堂有效效率

历史教学的过程主要是通过语言来表达其意思,借助于语言表达方式来向学生传授知识。因此,教师很注重用语言表达方式和方法,语言表达能力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效果。经常听到有人说“文史不分家”“言之不文、行之不远”,因此,教师除了具备内在素质以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内才”)还要必备卓越的“口才”。在教学中能及时准确地表达出想要表达的意思,说出来口齿伶俐,滔滔不绝,活灵活现,讲起人物故事栩栩如生,学生听起来津津有味。反之,在教学中教师上课时表达不清楚、不准确,只会使学生云里雾里,稀里糊涂,严重影响课堂效率。

三、综合采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古人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夸美纽斯也曾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力量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指人对事物的特殊认识倾向,是人的认识需要情绪表现。在初中阶段的学生,在教学中过程中有时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抓住这些特点,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特别是学生个人的兴趣和爱好,经常是左右各门课程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的潜在方面。在我们的历史教材中,每一课都有“课前提示”,它不但具备新课标准和目的导向作用,而且对怎么样很好地学习这节课指出方向,以此我们极其注重和有效综合利用“课前提示”。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之前,我都要引导学生去正确地使用“课前提示”,把课前提示看成学习好本节内容关键点,从而引起学生对本节所学的思考,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积极组织和开展课外教学实践活动,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课外教学实践活动具备了很强的实践性、主观能动性、综合运用性、方式多样性的特征。积极组织和开展实践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生活、了解和熟悉社会、从其中学习历史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学会关爱别人、慢慢地培养和形成责任感,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

2.对于课外实践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有时是很难做到的。课外实践活动优势吸引了许多学生积极参加其活动,参加社会实践,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学习历史知识。社会实践活动方式灵活,时间上、空间上的限制因素少,更加有利于直接或间接获取第一手感性材料。课外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和形成学生社会生存、发展的基本能力,比如,社会交际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课外实践活动要求学生手脑都动起来,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且学生还学会了生活基本技能。除此之外,课外实践活动积极地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可以很好地缓解或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感。

综上所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要深入教材教案形式和内容,剖析学生心理特征,转变教学观念和方式,综合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应用多媒体传递历史信息,积极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任正权 单位:重庆市綦江区石角中学

第三篇:初中历史课堂活动实施策略

一、明确课堂活动的主题

一堂成功的历史课应该具有明确的主题,主题明确的情况下,才能够开展下一步课堂活动。只有拥有一个完整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活动主题,才能确保课堂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样,主题的选择也很重要,不仅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重要的帮助作用,还要与历史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紧密相关。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发挥引导作用,这样才能确保活动的范围不偏离主题,活动的内容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认知能力。因此,教师在设计主题时不仅要有明确的设计思路、新颖的活动主题,而且要明确课堂活动的重点、难点,有层次性,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地进行。

二、教学工具的合理利用

课堂活动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等辅助性教学工具也是不可缺少的。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视频、形象的图画引导学生热爱对历史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探索历史问题的决心与信心。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一些教具或实物展示使课堂活动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例如:地球仪、世界地图等让学生全面感知浩瀚无边的宇宙、源远流长的历史。只有这些工具的合理运用才能使历史课堂活动变得充实、丰富、操作性强、成功率高,学生的掌握与吸收才能更充分。

三、与社会实践紧密相连

研究历史,应该对历史的环境进行一定程度的了解,了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当时所处的环境和条件,这是研究历史的基础。历史绝对不是孤立地存在于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而是长期存在的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因此,对于初中历史课堂活动来说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现在尤为重要。例如:在讲述侵华战争中割让土地的条约等教学内容时可以紧密联系钓鱼岛领土问题、香港澳门回归等与我们切近的问题,不仅使学生了解历史知识,更能增加学生的爱国热情,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问题探究法、问卷调查、小组合作等方式方法密切联系社会实践,让历史课不再是空洞的简述,而是对历史的真正洞察。

四、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

历史课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与政治、地理、文学等许多学科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它所涵盖的知识也很广泛,不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可能会觉得有些庞杂、对学习中的重点、难点不清晰。因此,在开展历史课堂活动时,可以将这些科目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仅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宽广也使知识能够融会贯通。这样,学生将掌握知识分析归纳的方法,在学习中会更得心应手,使各个学科共同进步。

初中历史活动课能有效帮助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发展创新思维。因此,历史活动课的顺利实施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在课堂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不断合作学习中感受历史的源远流长、感受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传承,相信,经过师生不断交流、合作,历史活动课一定会有更加重大的历史意义。

作者:王文 单位:辽宁省本溪县第四中学

第四篇:初中历史课堂的价值

一、借助历史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鼓励对比记忆,培养自主意识

历史知识相对其他科目来说比较零散,知识点也比较多,所以,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进行对比记忆,不仅可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而且对学生理清知识结构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授课的时候,我们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对相关的知识进行整理,进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中国近现代史时,一些条约内容是我们最容易记混淆的,所以为了让学生能够轻松地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在授课的时候,我采取了对比记忆法。以《北京条约》和《辛丑条约》为例进行简单介绍。我引导学生按照“条约名称、签订时间、主要内容、严重危害”等几个方面进行对比,而且在主要内容的位置要着重对比,可以按照“割地、赔款、通商口岸、有关税则”等内容进行细致对比,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将知识系统化,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在对比学习中加深记忆,从而使学生在自主整理中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2.创设辩论活动,提高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一般都是满堂灌,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之后,便是学生的死记硬背,这样的教学过程只会让学生找不到学习的乐趣,越来越不愿意学。所以,在素质教育下,我们可以创设辩论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在激烈的辩论中明确历史观点,进而为高效课堂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在教学《辛亥革命》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与局限性,所以,在授课的时候,我组织了以“辛亥革命是否为一场胜利的革命”为辩题的辩论。正方的观点是“辛亥革命是一场胜利的革命”。反方的观点是“辛亥革命是一场失败的革命”。让学生结合材料内容以及自己的已知进行激烈的辩论,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正确地理解辛亥革命,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活跃课堂气氛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在这个辩论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也会得到发展,进而使学生在激烈的辩论中锻炼自我。

二、借助历史材料培养综合应用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历史考试中材料分析题占的分值越来越大,它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且对打破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授课的时候,教师要有意识地出示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材料题,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进而逐渐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例如:在教学《经济大危机》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相关知识,在导入新课时,我首先引导学生思考了以下几则材料,如:

材料一:罗斯福在就职演讲中说:“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机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的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就像真正有外敌入侵时一样,把那种大权授予我。”思考:材料中所说的“危机存亡的关头”是指什么?罗斯福的新政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材料二:罗斯福在就职演讲中说:“这个伟大的国家将坚持下去,并将获得新生和繁荣。因此,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的坚定信念,即我们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思考:为了获得新生和繁荣,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两则材料的思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重要内容,而且,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提高学习的效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授课的时候,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材料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并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小结

除上述之外,我们还可以借助多元化评价模式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使学生在正确认识自我的过程中找到学习的乐趣,进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促使学生能够以积极的态度走进历史课堂。因此,作为历史教师,要认真贯彻新课程基本理念,充分发挥历史教学的价值,让学生从中汲取精华,使学生在多样化的历史教学中获得综合性的发展。

作者:杨芳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东胜区伊克昭中学

第五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一、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为辅,引出学生情感

科技的迅猛发展在教育界中也能充分体现,越来越多的教室用上了多媒体教学。为原本书本黑板为主的课堂添加了更多元素,甚至能将过去发生的历史场面再现。这不仅大大加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从视觉听觉等方面提高记忆效果,更能在有效的时间里,增加信息量,达到教学目的。通过播放影片,英雄战士的照片等,将厚重的历史场面显示出来,使学生身临其境,从感官上加深印象,融入情感。许多关于抗日战争的精彩电影,例如《七七事变》、《西安事变》等,通过观看这些不仅可以使学生们对这些历史事件印象深刻,还能令他们在宏伟的电影场面中激发出自己的情感,迸发出民族的使命感。

二、在教师的情感烘托下,激发学生情感

学生的学习同教师的教授密不可分。如今,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品德的培育者。塑造一堂完美的课程,要在讲述历史的同时,融入历史之中的深刻意义。薄薄的历史教材,自然无法将源远的历史完全囊括,为了达到学习目的,仅以历史大纲为主,将历史事迹与人物在事件背景和事件结果上加以记述,并不包含过多的分析与介绍。像是事件所引申的历史意义,人物所表现出的精神,都不会多加描述。这些都需要历史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自行扩充,使情感的教育更完善。所以说历史教师的任务任重道远,不仅要求丰富的历史知识,还要有合适的教学方法。在教会学生课本内容的同时,也要带领学生领会其中蕴含的意义与精神。以恰当的提问,有趣的课余活动,将学生自然而然的带入对历史的探索与思考。其次,还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自学与思考的能力。学习历史是为了超越历史。在教授的过程中要适当的诱导,恰当的提问,诱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自然而然去思考,然后探索。例如向学生们讲述中国的四大发明时,不仅要让他们在为中国的渊源历史和人民的开拓精神而感动,同时也要激发他们的创造精神。初中生意志行动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喜欢模仿,善于模仿”[2]。一个好的历史教师,要在具备深厚文学功底的同时,也具备着高尚的情操。身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在教授的同时应以身作则,以正确的人生观引导学生。

三、根据学生性格特点,培养学生个人情感

青少年时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是形成人格品质非常重要的阶段。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不同的家庭与生长环境,不同的境遇,这些都造就了每个人独一无二的性格与人格品质。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意志品质引入相应的情感教育。例如,教胆小怯懦的学生以勇气与自信,教懒惰的学生以勤奋和刻苦,教铺张浪费的学生以勤俭和节约…通过历史中前人的经验我们可以总结出许多人生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品质。每个学生的品行中都有优有缺,教师要在保证成绩的同时以正确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发扬优点,改善缺点。初中生也正是需要正确的偶像来引导的年纪,历史上不乏各式各样的英雄,“有诸葛亮、岳飞、林则徐、秋瑾、孙中山、、等,为实现政治理想、勇于探索和献身的精神美;有苏武、、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为追求人类和平和进步,坚定不移的道德情操美;有司马迁、徐光启、李时珍等为科学理想而奉献毕生的创新精神美;有人民大众默默无闻地创造历史活动的质朴美。[3]”为不同的学生引导向不同的精神偶像,培育出更完善的人格素养。再摆脱幼稚迈向成熟这一阶段的青少年,他们的个性品德已经逐步形成,也有了一定自我判断的能力,为了让他们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也能够自我评价,严以律己,教师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加以教导。例如可以教学生们学习摘抄,在朗读课文或是观看历史影片后相互讨论抒发自身的感想与见解,引导着他们主动思考,学会总结。

四、结语

学校教育追求的最终目标是素质教育,历史学科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部分,对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意志品质有很大助力。而作为教师则需要发掘出历史之中的积极因素,对学生施以正确的情感教育,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方面提高和发展。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体系也需要不断的完善,需要教育工作者们在教授的过程中不断实践摸索,将知识的教育与情感教育和谐统一。

作者:王郁 单位:河北省深州市第一中学

第六篇:初中历史课堂现状及对策

一、初中历史课堂现状

教师是学生学习生涯的引导者,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方式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影响和吸收,对于初中历史的教学,教师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普遍会出现就教材讲教材,习惯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画出关键内容让学生循规蹈矩地背诵,使学生因为大量的枯燥背诵和理解的内容对历史学习失去了信心,导致厌学和弃学的不良现象。历史学科是有着丰富的知识和思想的人文学科,它自身有着难易理解和记忆的内容,并且需要学生有着自己独特思考历史的思维。因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方法是及其重要的,诸如,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或人文思想、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分类形成清楚系统的知识框架,进行有效科学的教学是当今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强和改进的。然而,现今大部分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是十分枯燥无味的,教师讲解的内容拓展不够,只是一味地教材讲解,进而做大量习题,在课后反馈的时候又不能解决学生根本对于哪个地方的知识不理解,就题讲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造成了“熊瞎子掰苞米”的尴尬局面。

二、解决初中历史课堂低效率的对策

1.教师应当提高自我教学素养

教师是学生的导师,因此,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学生的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严谨的态度和高超的教学技巧,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加强自我素养的训练。教学之前需要完善自己的教学计划,做出系统科学的教学方案,对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十分清楚的设计出来,有效帮助学生清晰一堂课的学习内容,将知识框架很好地展现出来,避免讲课的时候条理不清晰。准备教材讲解之外还要注重学生课外知识的拓展,历史学科需要知识的不断整合,因此,准备课外资料帮助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积累也是教师至关重要的教学任务。

2.创新教学模式

新课改要求课堂为“学生为主,教师与学生共同合作”的和谐自主的新课堂。因此“小组讨论模式”“多媒体教学模式“油然而生,这些新形式的教学模式极大促进了初中历史教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鼓励学生之间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再加以剖析。教师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找到更多的历史学习资源。让学生更轻松有趣地进行历史学科的学习,同时,学会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学会以史为鉴。

3.注重实践

学校多组织学生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感悟学习在生活中的真谛。尤其是历史学科,需要学生不断开拓自身的眼界,因此,多带领学生参观历史纪念馆和博物馆,多参加一些爱国主义活动,在参加活动过程中总结出自身的感悟,对于历史的理解,注重实践对于历史学科来说极大促进了知识的吸收和理解。

三、结语

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效率是当今初中教育中刻不容缓的重大话题,不断加强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是教育永不停歇的步伐,因此,重视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成果,不断改善和提升教学质量,对于弊端勇于提出不足加以改正汲取教训,以史为鉴,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的效率。

作者:赵世晶 单位:辽宁省本溪市三十二中学

第七篇:初中历史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

一、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小组分配因素

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中开展小组合学习,不仅需要这样一种学习与教学方法,更需要科学的分组方法。分组方法不科学,会使得小组内成员的学习分工不尽明确,导致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降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就必须要进行科学分组。在教学实践当中,一些教师只是简单地按照学生的座位顺序对学生进行分组,有时是让学生依据自己的意愿进行自由分组。同时,在这样的分组方法之下,作为小组成员的学生又不能够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与具体的职责。这就使得许多合作性学习的小组在课堂上发挥不正常,一些小组成员无视小组学习任务,不进行资料的查询,也不参与小组的讨论活动。还有一些小组过分依赖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让其一人独立完成小组学习任务。因此,小组分配不合理,会影响到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的教学效率,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产生负面作用。

(二)学习目的因素

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当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为学生安排科学合理的学习任务,或者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学习任务。只有这样,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才能具有针对性,才能对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许多教师的教学过程中,他们为了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而进行小组合作,没有从具体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出发,只是将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无论进行什么内容的教学或者什么形式的教学,教师都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对于一些没有思考与讨论价值的问题与主题,教师依旧让学生们分成小组进行探究与学习。这样的引导之下,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找不到讨论与探究的重点,根本实现不了学习能力的提升。小组合作学习出现的资料过多,环节过于死板,会使学生丧失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长期开展。

二、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分析

(一)合作小组构建合理化

在进行分组之前,教师要对班级内学生的学习水平整体情况进行了解。从人数以及小组能力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控制。在进行分组之时,教师要注意小组的人数要适当,规模不要太大,避免人数太多过于混乱的现象出现。如果人数太多,学生不能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个人价值得不到体现与肯定。如果人数太少,那么小组学习的热烈氛围又很难营造起来。教师要严格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原则进行分组。使每一个小组的整体学习水平保持一致,又要使每一个小组中具有不同学习能力层次的学生。课堂中的小组合作人数最好保持在四到六个。这样的分组,可以使基础层次、中等层次与优秀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另外,教师还要注意小组内学生的男女比例和学生的性格差异,有效的男女搭配,会使合作学习的效率更高。而科学的性格搭配,会使合作学习的成果更加丰硕。

(二)合作小组分工合理化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就是通过每一个小组成员的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共同提高。因此,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每一位小组成员都要有所分工,有明确的小组合作学习职责。教师要告诉学生,小组内的每一个成员都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在合作的过程当中,他们要互相支持与配合,担负起自己的学习责任。只有每一个小组成员都明确自己的责任,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才能提高。在课堂教学的实践当中,小组内要有一个领导者与激励者,要有操作者与协调者,还要有一个检查者。

(三)合作学习内容科学化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是与具体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相关的,因此,教师要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对于教学成效的促进作用。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小组合作学习引导。要为学生设计具有探究意义的话题与学习内容,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在有效的情境之下将任务转移到小组成员身上。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入到学习状态当中,更好地与其它小组成员进行互动。比如,在学习《文明的起源》时,教师可以从文明的定义与文明对于现代生产与生活的影响说起,使学生认识到文明对于社会的推动作用,认识到文明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在这样的情境之下,教师可以向学生抛出一个问题:文明是从何而来的呢?文明的起源在哪里?在这样的契机下提出的问题,可以快速引导学生入境,跟随教师进行思考。教师在这时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就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可以大大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内容的科学性与针对性。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规范教学方法,设计好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关系越发密切,从而促进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成效的提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学生合作学习能力与探究学习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历史与社会学科,通过历史知识与社会知识的传递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在小组中进行学习,学生会意识到思维与观念的多元化,加强自我思维的扩展与提高。恰当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毛良明 单位:浙江省江山市城南中学

第八篇:初中历史课堂的师生互动教学

一“、互动式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的崭新面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理念等问题作为教学中心,对于新课程来说,前两者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教学理念一样对教学特别重要。在实施互动式的教学模式时可以让学生自行分组,并且自行推选出本组的组长,在组长的分工下各司其职,共同学习,最后由教师扮演最终总结的角色,使得学生在学习时体会到教师的教学不容易,学会感恩。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在互相协作和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学会了沟通与合作,在互相讨论的过程中学会将各个知识点进行融会贯通,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一直扮演的是主体位置,拥有绝对的自主权以及被引导权,而教师则是一个配角,所以教师就只能对学生进行引导,将“学生作为主体,教师作为引导”的原则坚持到底,这种学习模式不仅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还能够更加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指导,所以一直以来都广为学生欢迎。

二、如何开展初中课堂的互动式教学

1.教学环境的好坏能够间接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影响

教师与学生要共同努力,争取为学生创建一个较为愉悦、欢快的课堂气氛。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一直是一个教学整体,但是学习时却需要学生与教师的双向努力,教师与学生要在平等的课堂氛围中进行教学,所以互动式教学才会顺利进行。要想更加顺利地进行互动式教学,就要将情感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因为,情感是人们体验不同态度以及各种事物而产生的体验,也是人们进行一切行动以及教学的基础。将这种体验充分运用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促进作用,培养他们的自主精神以及自信心,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其在今后的发展以及自主学习有很好的作用。

2.在课堂上运用各种互动式体验方式

传统教学中学生一直是被动的地位,他们不用发表任何意见,只要用耳朵听课就可以了,但是改革之后,学生的地位就由被动转为主动,更多的元素参与进来之后,历史教学就不再变得无趣与乏味,所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一直被强调。传统教学正是因为忽略这一模式才会失去了教学的意义,甚至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在当今的网络时代,快速的信息传递能够只在几个按键中获得。课堂的主体要以学生为主,学生占据主要位置,这样才能够将学生的兴趣提起来。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前让学生进行预习,然后让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并且成为课堂的主导者,使其自身的潜力得到更好的开发,鼓励其自主学习。像这种互换角色的做法能够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让他们对历史有想要了解的冲动,在学生进行讲解过后,台下的学生还可以对讲解学生所疏漏的知识点进行补充,鼓励其共同进行讨论,这样课堂上的热烈教学气氛就被营造出来了。教师在最后要充当补充以及答疑的角色,对于课堂上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奖励,对于表现一般的学生进行鼓励,进而对其学习效果进行肯定,这样学生就能够在学习中得到充分的自信以及正面的肯定,学生不仅能够学到知识,还能够将自身的各项能力进一步提升,例如学生对问题的纠错能力,上课答题时的口才等。教师也能够做到对学生的真正尊重和平等。

三、结语

对于课堂教学质量来说,学生都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其不能够很好地学习,所以,我们也会找到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去应对这些影响因素。在当今,互动式教学方法在历史课堂上越来越受欢迎,也是未来历史教学的发展方向。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构建出相应的互动方式,使得学生在体验之余更加有效地对历史进行理解以及学习,这样的形势才是今后历史教学的发展目标,才会对其产生促进作用,教学效果才会更好,将预定的目标超越。教学没有固定的方法,能够将历史教学发展得更加全面才是最适合的教学方法,所以我们要根据教学情况的不断变化,反复改变教学模式,对于教学的得失进行及时总结,这样才能够体现互动式教学真正的价值。

作者:许敦敬 单位: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新圩中学教师

第九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

一、活动设计要引导初中生学习历史的学习方式发生积极转变

新课改的实施,我们的教学方式要发生质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要有相应的转变。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营造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积极实践的态度和能力。我们首先应该让学生积极参与各种课堂“活动”,让学生真正明白他们已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把自己当做课堂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主人。

二、有利于高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中真正“活动”起来,我们要当好“导演”,要真正做到我们搭台,让学生唱戏。许多历史课堂因为有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如朗读、表演、探究等,才使我们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生动形象,有了学生的踊跃参与,教学可谓“热闹非凡”。但是学生的活动不应该是盲目的,不能为了“热闹”而“活动”,不能“华而不实”追求形式主义。课堂教学“活动”必须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也就是教师要引导学生不能只为了感官的刺激而活动,而是要明确活动的目的,既要保证学生的积极、有效、全员参与,又要防止学生偏离中心。并在学生“活动”中随时提醒学生本次“活动”的目的和意图。例如,讲“明清专制集权的加强”一节中八股取士时,我就安排了学生课前收集资料,课堂上表演八股取士历史剧,看剧评史等活动,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让学生表演八股取士历史剧和看剧评史的活动,学生非常踊跃,积极发言。我对学生的发言都做了积极肯定的评价,并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意见,这样留有余地又尊重了学生的差异性,也避免了学生太偏离主题。结果学生很快高效地完成了学习任务,深深理解了八股取士的危害性。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能重形式而轻内容,不能因活动而偏离中心和抛弃重点。让历史课堂中学生的活动既要形式新颖又要主题鲜明,既要目的明确,又要任务清楚。

三、有利于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

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活动”不是简单地要求学生对历史知识的阅读、记忆,而是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和思考,让学生在感知历史中不断思考、探究和积累。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开拓进而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自信心以及团结合作的精神等。历史教学中的“活动”形式不是单一的,而是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的。教师在引导学生积极活动时要尽可能地让他们自主有序进行,同时不要局限活动的形式和内容,鼓励学生大胆开拓和创新。例如:“小老师”的活动我们都不会陌生,在讲《近代前夜的盛事与危机》一节时我就组织了“小老师”上课的活动,把学生分为三个组,分别负责“盛世”“近代化因素的萌发”和“危机”的教学。第一节课进行分工准备,每一小组的组长负责布置具体任务,并让他们的每个组员分别都有具体的任务;第二节课让三位“小老师”正式讲课,“小老师”们也充分发挥了学生得主体性,表演历史剧、说快板、讲故事等丰富的活动,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听的也非常入神。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有效掌握了历史知识,还懂得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还体验到了教师的苦与乐,对教师敬佩、崇敬之情油然而生。这样的历史课堂学生“活动”就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自主性,当然,历史教师要做大量的课前准备,给予学生必要、及时的指点和帮助。

四、活动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实际

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的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是有所不同的,因此,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学生活动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符合他们自身特点的“活动”。课堂中的学生活动还应该尽量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中的分组和任务分工都要具体、合理、充分。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例如,七年级、八年级的学生表现欲望非常强,我们就可以设计学生表演、背诵大比拼、历史故事比赛等活动;而九年级的学生不再喜欢那些过于表现的活动,他们的能力思维已经更加深入,所以我们应该让他们组织演讲、专题讨论、记者采访等形式的历史活动。所以,历史课堂的“活动”要具有针对性,符合学生实际,对不同阶段的学生组织相应的学生“活动”,以收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总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历史知识,还要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为学生获得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这就需要让学生在历史课堂的“活动”中真正动起来,让他们成为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

作者:高德利 单位:河北省霸州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