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财政资金投资建设项目超概原因

财政资金投资建设项目超概原因

摘要:工程超概算问题是我国工程建设领域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作者通过结合实际工作中碰到的各类问题,分析归纳在财政资金投资建设项目各个阶段存在的问题以及“超概”现象的产生原因分析。

关键词:政府财政投资;超概算;原因分析

一、财政资金投资建设项目超概原因

决策阶段:主要存在立项深度、可研深度不足、概算编制粗糙的问题。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粗糙,漏项和单价过低等情况是造成政府投资项目超概的主要原因。由于部分政府投资项目急于启动,项目前期准备工作过于简单,简化相关审批手续,有选择性的优化审批过程,无视前期工作的科学性,对概算不重视,都为后期的超概埋下隐患。特别是大型工程,涉及的部门繁多,专业性较强,由于前期忽视某一个关键内容,导致后期概算出入较大。概算依据严重滞后,由于咨询公司编制概算的数据来源于几年前的造价数据,同时过去数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形势变化太快,物价波动较大,劳动力价格快速提升,新技术广泛传播,导致原有的概算指标无法满足当前的发展。决策不合理项目普遍存在。由于建设项目是否上马基本上来源于领导个人主观决策,导致某些建设项目存在不合理性,前期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流于形式,无法达到为项目把关的目的,造成大批量项目无法达到预期建造目的,甚至在实施过程中不顾地质等其他因素的干扰强行推进,造成建造过程中大量不可预见的情况发生,建设投资无限量加大。设计阶段:主要存在设计缺陷、施工图可行性不足的问题。设计人员没有超概的经济责任,由于当前我国设计单位的收费是以工程造价作为收费的基数,工程造价越大,其收费越高,并且工程技术人员缺乏经济观念,在设计阶段无底线迎合建设单位的无理要求,无视“限额设计”,不会因为节约投资而花更多人力成本去深化细化图纸,甚至以“工程安全”作为理由拒绝更先进、经济的方案。从而导致设计计算保守、建筑功能多余、重复、材料浪费严重。同时设计单位在设计中由于设计人员对施工工艺不够熟悉,方案优化研究不深、设计深度不足,设计图纸“错、漏、碰、缺”现象时常发生,施工单位中标后只能采取变更处理,不可预见费用大增,无法控制施工成本。建设单位唯上取向、缺乏充足前瞻性。在项目前期提出需求阶段,建设单位理应一次性提供设计任务书给设计单位,明确项目规模及相应的使用功能要求,以避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自身原因及领导决策导致变更项目目的,从而造成不必要的资金浪费。招投标阶段:施工合同的漏洞成为“超概”的突破口。由于目前我国存在“重技术、轻商务”的普遍情况,并且严重缺乏技术与经济复合人才,招标文件及工程量清单编制的准确性、完整性、合规性存在不协调。造价编制人员由于不熟悉施工工艺,不熟悉地质及施工条件,在编制招标清单过程中易发生重项、错项、漏项等情况,导致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工程量清单的错误产生纠纷致使建设单位被索赔,造成原本可避免的费用支出。合同管理是工程管理三大管理的灵魂,是项目规范化、法制化、制度化的有力保障。由于政府项目施工合同普遍存在简单套用国家标准施工合同范本的情况,并没有依据不同项目对范本的专用条款进行细化,从而错过在招标时能够把握的主动权。个别施工合同的签订中,某些关键条款达不到控制工程费用的目的,条款语焉不详、表述不清等情况时有发生,这些都为项目管理过程中建设单位被索赔等情况埋下伏笔。施工阶段:施工单位的盈利取向及监理的不作为。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施工单位由于自身的利益驱动,在项目建造过程中尽可能地使自己的利润最大化,建设流程中参与各方存在的漏洞就成为他们打破合同束缚、增加投资的重要渠道。由于目前建设单位大部分都缺乏专业的工程建设管理人员,缺乏基本建设管理经验,因此在项目现场管理过程中,总是被动控制较多,出现问题才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导致被施工单位钻了空子,造成返工、浪费、设计变更,施工签证缺乏有效复核,从而造成投资控制被动,超概等情况发生。整个监理制度运行环境较差,行业内监理人员素质偏低,业务水平较差。虽然监理企业受雇于建设单位,但是其监理行为无限迎合建设单位要求,对于施工现场出现的方案论证等行为本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无法站在一个中立的立场上为业主节约投资、为施工方争取合理利益,推进建设项目出谋划策。

二、结语

鉴于目前“超概”现象的普遍性及对当前财政的影响程度,对“超概”原因的分析刻不容缓。财政资金投资建设项目的“超概”现象不是某一方面能够造成的,而是多方面、多原因共同造成的。我们只有对建设项目中参与各方、各个阶段加以研究和分析,才能找到超概的根本原因,进而解决该问题。确保政府投资安全、合理的落地。

参考文献

[1]嘉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课题组,姚中华.强化政府投资项目超概监管刻不容缓[J].浙江经济,2016(6).

[2]阳海银.浅析政府工程造价“超概”原因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6(16).

作者:蔡欣玮 单位:福建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