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戏剧活动以当代文学为中心探讨

高校戏剧活动以当代文学为中心探讨

【摘要】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传统必修课程,近年来由于人才培养方案的不断修订,中国现当代文学课时受到一定程度的压缩。为了更好地进行戏剧环节的教学,在第二课堂积极开展戏剧活动是有效策略。本文就此对部分院校所面对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就其进行教改的方式与意义进行探讨。

【关键词】戏剧;第二课堂;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话剧作为舶来品,其最早的演出形式可追溯到1899年上海圣约翰书院的学生演剧活动,其后无论是被认为现代话剧开端的春柳社,或是中国北方话剧摇篮的南开剧社都与学生群体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现代中国,话剧活动是校园最为活跃的项目之一,话剧因其产生的特殊背景而承担了宣传、教化等社会功能。从对西方戏剧的搬演、改译到戏剧文学的创作、演出,中国话剧运动经历了漫长的探索,也催生出一批优秀的作家和作品。长期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由于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中戏剧环节课时有限,课堂教学内容仍然多停留在对作家作品的文本讨论上,但戏剧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所包含的内容远不止于此。然而就非艺术院校而言,“综观中国的现代教育制度,戏剧从来没有在全民教育的课程表中得到正式的承认。”[1]那么,如何利用第二课堂组织戏剧活动,对中国现代当代文学戏剧教学环节进行有效补充和拓展,是值得一线教师不断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一、现当代文学戏剧教学环节的现状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专业课,近年随着课时的压缩不断给任课教师提出挑战。百年文学史涉及相当复杂的思潮、争鸣、作家、作品等各个层面,就题材类别又有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影视几大类别。在文学史教学中,小说、诗歌、散文往往承担着教学重点和历年考研考点的任务,相对而言,戏剧多聚焦于经典作家作品,戏剧艺术的整体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很容易在教学中被忽略。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学中,过去对戏剧环节的教授和研究多倾向于文本研究与作家研究,到了二十一世纪前后,由于国内戏剧研究视野、方式、方法均有所改变,发展趋势之一就是不再将戏剧作为单纯的案头之作而开始进行全方位的研究。但是作为一门传统学科,并非所有的教师都能够主动把握学术动态并进行知识体系的更新,这就使得接受传统教学内容的学生,有可能错失在专业中进行戏剧艺术体验的机会。对于另一部分教师而言,在有限的课时中,若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戏剧进行整体性把握,带领学生了解戏剧文本、演剧之间的表达差异,内化戏剧理论与技巧,熟悉舞台行为逻辑,最好的方式就是使其在戏剧的编创、排演过程中去亲自感知戏剧知识,将课堂教条通过实践活动生动地演化、吸收,最终达到切实领悟专业知识的目的。但是,有限的第一课堂中,这一理想愿景几乎无法达成。因此,在第二课堂中进行戏剧活动就成为一个可能性的补充和拓展途径。

二、戏剧作为第二课堂活动存在的问题

新时期以来,戏剧社团仍然是当下各高校较为活跃的团体,但若要将戏剧社团活动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有效结合,也仍然存在实际的问题。首先,部分高校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目前并非所有高校中文专业都能配备具有戏剧研究背景的专业教师。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是中文专业的传统课程,在教学中多采用的较为单一的教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法。教师大多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毕业,在专业学习范围内,若非涉及戏剧研究相关方向则会由于知识体系的有限性,很难对戏剧有全面的认知、理解和实践,这样就限制了其对于剧本创作、戏剧排演的有效指导,具体活动难以展开。其次,教学与管理脱节。高校社团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往往依托于团委,由学生工作者直接展开领导与组织。即使一些具有专业背景的教师,因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与科研压力,能够全面投入学生或社团活动的情况并不在多数。而缺乏管理系统的支持,则在实际展开中会遭遇各种困难。一场演剧完成过程中,剧本创作、戏剧理论的外化、导表演体系的介绍,演出节奏的控制与把握等等,庞大的知识体系涉及各个环节,如若缺乏专业的指导,多会流于模仿式的娱乐表演而缺乏创造性的作品。因此,教学与管理的脱节导致教学第二课堂的目标难以实现。业余戏剧活动缺乏一定的重视。“戏剧对年轻人最有用的方面,是能将他们放置在一个境遇中,在那里他们面对选择,并且做出选择,让他们有机会让自己更加(或更少)富有人性。”[2]在目前众多的第二课堂活动中,戏剧的育人功能并不低于其他活动。通过戏剧创演,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发现自我与世界的精神联系,提升自我认知,并在团体中学习与他人协作的能力,因此,以戏剧活动为手段对学生进行精神塑造和知识内化是极为重要的途径。众所周知,戏剧的创演需要较大的时间、精力、资金等方面的投入,虽然目前很多非艺术院校极为重视对校园戏剧的扶持与发展,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等,但能够从学科层面、经费层面、管理层面给予大力支持的毕竟不是所有高校。因此对许多院校而言,管理层面重视力度不够也是带来阻碍的原因之一。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校际差异与地区差异性,以上情况仅适用于部分高校,并不具备普遍适用性,但即使如此,也仍然是我们经常会面对的困境与难题。对这些问题的改善,不仅需要一线教师的努力,还必须得到多方支持与重视。

三、改进的方式与意义探讨

在将戏剧作为第二课堂活动参与到中国现当代文学戏剧教学环节的教改探讨中,在讨论如何改进的同时也要认识到戏剧活动参与教学的意义,在此基础上的探讨才不失价值。首先,教师应当具备主动参与意识。当教师选择在第二课堂以戏剧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补充时,应当有计划、有目的、有方向地组织和开展活动。戏剧所特有的魅力总是会将年轻人凝聚在一起,这是历久不更的事实。教师如能主动参与其中,在剧目的编创上可以有倾向性地选择与文学史相关的内容,在编剧方法与技巧、编剧理论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则一方面可以通过实践强化学生对文学史与思潮史的理解,对历史、文化的整体把握,另一方面也可以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同时在排演过程中适当参与,对舞台、场记、调度、服装道具等问题做出一定的专业指导和要求,可由此加强学生对舞台概念的感知力,提高组织策划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对戏剧基本各要素的理解。当然,前提要求是教师本身具备足够的专业素养,能够不断完善自我知识体系,以求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能游刃有余地进行有效指导。其次,加强教学、管理层面的合作。一部优秀的剧目从策划到最终上演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投入,各部门的协调与组织,经费的来源,全面的排练,道具服装的准备,舞台的搭建等等决不是一般非专业学校可以轻易做到的,加之学生并非表演专业,形体、语言的控制能力都未曾经受训练,无法与专业表演相比较,在训练过程中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与精力。但我们应当清醒地知道,戏剧是载体,教育是目的。在非艺术专业院校,虽然学生的主业是学习,但课外的活动同样精彩且必要。维各托斯基认为“表演是一种建设性的行为,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对周围世界的判断力”。[3]因此,教学层面与管理层面应当加大协作力度,在保障学生完成学业的基础上推动校园戏剧的展开,使学生加强对事物的感受能力和对自我的认知,并通过舞台的现场表演进行充分的个体展示与表达,提升心理素质。此外由于戏剧是团体活动,哪怕独角戏也需要多方面的幕后合作,因此可以达到增强合作意识和责任感的教育作用,使学生在走向社会时具备更好、更快的适应能力。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培养身心健全的综合型、应用型人才也是高校教育的终极目标。再次,提高对校园戏剧活动的重视。著名剧作家李婴宁曾写到:“我们知道戏剧本身是具有教育功能的,这是任何人想‘去’也去不掉的固有功能。只要有戏剧,就有教育作用,只是看你放大还是缩小,还是故意歪曲、掩盖而已。”[2]戏剧的教育功能毋庸置疑,校园戏剧一般受众数量较大且多为在校学生,戏剧表演不仅能够教育台下观众,培养观众的审美能力与艺术感受力,更能够使组织者与参与者得到自我教育。一场戏剧的创演需要各种人才,在创演过程中指导教师要注意让学生依据特长发挥各自优势,增强自信心,也要鼓励学生走出舒适圈,挑战自我,以此更好地完善自我。因此,校园戏剧无论对参与者或是受众群体,意义都极为重大。

四、结语

尽管本文讨论的是将戏剧活动作为现当代文学课程的第二课堂展开讨论,但教师的职责绝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本身,还在于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人格的完善、品德的建设,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正如戏剧学家奥斯卡·G·布鲁克所说,“教育应该是协助学生,舍弃享乐与物质的目的,来发挥他们的潜能,而戏剧正具备了人类力量的最大强潜能,不仅可以作为课程的要素,达到人性的目标,而且很明确的,他是一个强而有力的媒介。”[4]因此,以戏剧活动作为第二课堂不仅能够让学生以“浸入”的方式来内化专业知识,同时也能够培养实践能力,拓展个人技能,完善自我发展,它所衍生的教育功能甚至从某方面来说,较第一课堂更为丰富。更为重要的是,话剧在中国至今不过百年,在一百余年的话剧史上,它也曾融入百姓日常生活之中,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戏剧却仅在较大城市能够得到良性的发展,戏剧与大众之间的距离仍然存在。但无可否认,一部优秀的戏剧给创演者和观众带来的心灵触动与情感净化决不亚于其他任何艺术形式。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无法准确把控学生潜力走向与未来的发展方向,但在戏剧环节的教学工作中如若能极尽所能地依靠第二课堂,去拓展学生的眼界、知识、能力,并注重学生全面发展,这不仅是在实现前文所言的对综合素质的培养,更是在将戏剧的火苗无声地种在年轻大学生的心里,而这些,都将为中国戏剧的繁荣打下基础,悄然培养着一批又一批未来的戏剧观众和戏剧爱好者。

参考文献:

[1]孙慧柱.戏剧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戏剧艺术,2002,(1):4-9.

[2](英)大卫·戴维斯.想象真实:迈向教育戏剧的新理论[M].曹曦,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002,006.

[3]金李俪.论英美戏剧教学中表演与实践的意义[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5):59-61,81.

[4]张晓华.教育戏剧理论与发展[M].台北:心理出版社,2004.26.

作者:杨华 单位:石河子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