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医学本科病原生物学教学策略探讨

医学本科病原生物学教学策略探讨

摘要:随着医学院校的专业不断细化,高等医学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逐步改变。在病原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应针对不同专业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同时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应用体系,探索适合病原生物学和相应医学专业的教学模式,并为其他基础医学课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病原生物学;教学策略;自主学习

病原生物学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存在着病原体种类繁多难记、寄生虫生活史复杂、概念易混淆等特点,易引起厌学情绪。如何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是病原生物学教学中需解决的难题。随着医学院校专业的不断细化,而以往的教学模式在针对不同专业的教学中并没有明显的差异对待。对此现状,我们针对不同专业采取不同的授课策略,突出其专业侧重点,并结合多种现代教学改革手段,旨在提升病原生物学教学质量,并为其他基础医学课程提供参考。

1因材施教,结合各专业特点授课

1.1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相关专业包括临床医学、急诊医学、口腔医学等,学生今后需要直接面对各类感染性疾病。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结合临床,对于重要病原体及其所致疾病,尽可能以临床案例来体现其传播、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微生物学诊断及防治原则的基本特征,注重临床思维的建立[1]。同时,以素质教育为目标,加强德育渗透,在学习过程中建立各类传染病的职业防护意识,并建立科普教育意识。例如在HIV部分,以医务人员在手术过程中意外的职业暴露为例,既强调了其传播途径,又可引出HIV的人工被动免疫方式和职业防护措施;在肝炎病毒部分,引用某高校学生因为携带HBV受歧视而自杀身亡的新闻报道,启示学生如何科学看待乙型肝炎的传染性,如何与患者进行日常相处,如何对身边的人群进行宣传教育等,增强医学生对于今后自身的职业定位和社会责任感[2]。

1.2护理学

护理学是在临床工作中与患者接触最为密切的一个岗位。正常菌群、感染的基本特征、消毒与灭菌的概念和方法、无菌操作技术、交叉感染、医院感染的形成与预防控制,临床标本的采集运送等内容对于护理专业至关重要,授课中应多结合临床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并尽可能应用互动、场景模仿等方式进行。例如消毒灭菌部分,充分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实际问题,如人体伤口如何消毒?手术室如何灭菌?护理人员工作中怎样洗手才是正确的?护理人员在医院感染的发生过程中处于哪一环节,如何预防?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也能深刻体会其实践意义。同时,职业防护对于护理职业而言亦非常突出,在授课过程中也应与临床医学专业一样重点强调,让学生充分理解护理职业防护的意义。

1.3中医学

中医相关专业包括中医学、中西医结合、针灸推拿等专业,部分学生为文科来源,理科思维较为欠缺。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理论体系不同,但中医学体系中包含许多病原微生物致病认识。正常菌群部分内容可引入中医常提到的“上火”,《诸病源候论•口舌候》载:“足太阴脾经也,脾气通于口,脏腑热盛,热乘脾气冲于口舌,故口舌生疮也”[3]。口腔菌群是舌苔的重要成分,不同疾病、不同证型的舌苔状况,反映了各种微生物口腔生存微环境的差异[4]。在寄生虫部分的教学中,引用与疟疾、血吸虫病相关的古诗词,亦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关注力及记忆点。疾病防控方面可例举中草药的应用,如中药治疗胆道蛔虫症优于西药,并可免于手术的案例,使学生了解中医中药在各领域的应用,既提高了学习兴趣,也增强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的信心。

1.4药学

药学相关专业包括药学、中药学等,核心课程以药物、化学类为主,授课中应将知识点与药物研发生产联系。如讲消毒灭菌时,以2008年安徽华源“欣弗”不良反应事件为例,因未按批准的工艺参数灭菌,造成全国10个省份不良反应事件报告81例,死亡3例,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制药流程中灭菌的重要性[5]。讲真菌时,适当引入一些药物的研发事例,如青霉素的发现者AlexanderFleming、万古霉素的发现者Pittenger和Brigham的研究轶事,引导学生思索今后工作中自我价值的实现。总之,要把授课内容与药物开发、生产和临床实践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本课程的实际意义[6]。

1.5生物技术、检验医学

生物技术、检验医学是以技术操作为主的专业,今后的就业方向多为生物实验室或检验部门。学生在高年级还将继续学习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和寄生虫学检验技术等专业课程,故在基础课程的学习中并不需要过于注重实验室检验技术,而应把病原体的形态、生长特征、培养方法和基本的致病特征阐释清楚,再引导学生思考其实验室诊断的基本原则,为今后的检验技术专业课程夯实基础。实验教学中,对技术类专业的学生要尤其强化基本实验操作技术和无菌操作观念的培养。例举一些实验室与临床医生的良好沟通如何提高感染性疾病诊断率的事例,亦能让学生对今后自身的职业定位更为清晰。

1.6其他专业

心理学、医学信息、医疗保障等专业,专业背景与感染性疾病联系较少,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引入生活实例。如真菌部分以酵母菌发酵面食、酒类,霉菌制作豆腐乳、霉豆腐等导入;病毒部分以近年广受民众关注的禽流感、艾滋病展开。针对心理学专业,可介绍肠道正常菌群对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影响的新研究进展;针对信息专业,可以让学生讨论医学病毒与计算机“病毒”在行为特征上的共同点。这些内容的扩展,使学生了解到微生物非常贴近生活,也体会到微生物作为一把“双刃剑”,思考其与人类的关系,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7]。

2构建在线自主学习平台,按需学习

除传统教学外,现代教育理念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8]。高等医学教育需要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角度来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专业知识为主轴的自主学习应用体系。我们构建了病原生物学平台微信公众号,此平台即一个完整的病原生物学课程框架,涵盖基本授课内容、测试、知识拓展、师生交流等。基于专业需求,还开设了行业标准专栏,提供国家卫计委的所有与病原体及感染性疾病相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包括实验室检验、临床诊断、治疗、防控等各专业的职业条例。因其普及性和便利性,公众号平台可有效培养学生随时、随地的自主学习习惯;学生亦可根据专业需求和自身学习能力差异制定计划并进行自我检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获得了极佳的反馈,并通过网络传播,用户覆盖面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每个学科都有各自的知识框架和课程特征,面对的学生也各有不同。故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千篇一律、照本宣科,应结合实际情况具体分析,摸索适合课程和相应专业的教学模式,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培养适合未来职业发展的专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璟璇,李琛,吕艳霞,等.整合医学教育模式下的临床医学课程体系改革[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1):70-71.

[2]饶朗毓,吕刚,陈锦龙,等.医学微生物学乙型肝炎病毒说课设计[J].基础医学教育,2019,21(1):1-3.

[3]巢元方.诸病源侯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84.

[4]李响.舌苔形成的微生态学机制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2014,41(6):1102-1105.

[5]魏桂梅,张金甲.浅析“欣弗事件”-药品质量管理认识[J].中医临床研究,2015,7(25):123-125.

[6]梅建凤,杨胜利,陈建澍.结合专业特色,提高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质量[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11):966-968.

[7]韩丽珍,谢和,辛智海,等.改进微生物学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创新能力[J].微生物学通报,2016,43(4):815-819.

[8]张静.大学自主学习教学体系的构建[J].高教学刊,2019,(23):49-51,54.

作者:饶朗毓 陈锦龙 李丽花 牛莉娜 伍丽娴 崔秀吉 范志刚 吕刚 单位:海南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