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地域文化视角下古城的发展

地域文化视角下古城的发展

摘要:本文以昭化古城独特的地域性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为背景,对古城的空间格局和文化遗产现状进行分析,就如何保护与发展昭化古城提出策略,以此促进地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昭化古城;地域性;空间格局;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

昭化古城位于川北门户四川省广元市境内,古称葭萌。昭化二字意为“昭示皇恩,以化万民”,此称谓可追溯至北宋开宝五年[1]。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昭化古城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结构转型的主要动力,如何在保证古城历史文化不被破坏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开发是现今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昭化古城建制演变

昭化古城历史悠久,自古以来为蜀道上的重要城邑和驿站,至今已有两千三百多年的连续建县史,古城的建制从最初的吐费到现在的昭化镇经历了多个时期,发展过程跌宕起伏。

二、昭化古城空间格局

1.依山傍水的自然山水格局

古城在选址布局上充分考虑到了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古城选在区域内地势较高较为平缓的地段。古城不仅四面环山,而且三面临水,白龙江、嘉陵江、清江在此交汇,嘉陵江水在此洄澜,水系宛成,太极天成,因此古城又有“天下第一山水太极”的美誉[2]。这样的布局不仅是在为军事战略防御做考虑,同时也是在适应地域内的山水自然景观。

2.因地制宜的传统聚落格局

古城的传统聚落形态是随着江河流域走向而发展的。建筑随着道路的走向错落有致的布置,整体形态上体现出一定的有序性。古城内的道路蜿蜒曲折,一是古时战斗时有利于巷战,二是有利于防风,在一定基础上能抵挡川北地区冬季盛行的寒风。

3.错落有致的庭院空间格局

古城的传统民居保留了明清时期川北地区的风格,主要特点为外封闭、内开敞、大出檐、小天井。庭院建筑布局有着自身的规律,庭院内空间结构丰富、变化多样,包含有入口区、花池种植区、主要用房区、辅助用房区等。主体建筑多采用穿斗式构架,部分建筑沿着主体建筑交替围合、错落有致的布置,形成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单元。建筑主要朝向沿街布置,整齐划一、成排成行。以辜家大院民宿客栈最具代表性,内有数进院落,青砖黑瓦,是目前西南地区少有的大宅院落,其建筑风貌古朴如初,庭院设施保存完好,展现了明末清初川北地区富庶人家的印迹。

4.自由灵活的青石街巷格局

古城保存最为完善的是街巷格局,从蜀汉设城开始到现在基本没有改变。古城内的街道,并非十字形、井字形或田字形,而是呈鱼骨状,纵横交错排列,这样的设计在当时主要是防御敌人。古城街道分为四条主街和五条巷道两个体系,均用当地青砂石按三横两纵、中间高两侧低的瓦背风格铺砌而成,现具有典型的明清街巷风格[3]。

三、昭化古城历史文化

1.三国文化

“蜀汉兴,葭萌起”。昭化古城是三国文化的重要起源地之一,也为蜀汉政权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蜀汉政权建立之后,葭萌县改名为汉寿县,象征汉室江山,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寿的美好愿望。“蜀汉亡,昭化止”。公元二六三年,在魏国强大的攻势下,蜀汉将领姜维镇守昭化,依据昭化北蜀道的剑门天险使得魏军始终不得前进,后因刘禅下诏迫使姜维投降,昭化被魏军占领,随后蜀汉政权逐渐颠覆。现古城内部及附近有多处与三国文化相关的遗址。三国的文化给古城留下了深厚的影响,这也是昭化古城区别于其他古城最独特的文化,三国时期的历史氛围在古城中继承发扬。

2.明清文化

昭化古城虽拥有众多的三国文化遗址,但是由于时代的更迭,许多建筑都被损坏,在明清时期又进行了大量的修建,这也使得古城内的许多建筑具有明清特色。瞻凤门。古城的东门瞻凤门始建于汉代,原为夯土结构,在明代进行改建修筑,并命名为“瞻凤”。现今的瞻凤门是按照明代城楼的原样进行修复的,整个建筑大气凝重,具有典型明代建筑风格。昭化考棚。主要是为该区域内的学子应试岁考或参加科举而建立的(下图)。该建筑始建于清朝同治年间,后因年久失修,大部分遭到损坏,2008年才重新进行修复。古城还有多处具有明清文化特色的建构筑物。此外,古城街巷两旁的许多商住建筑也多为明清穿斗木结构,也具有典型的明清川北民居特色。

3.民俗文化

刘备入关。刘备入关表演,生动形象的再现了蜀汉先主刘备于建安十六年率兵入驻葭萌关的历史事件,主要目的是突出展示昭化作为蜀汉政权发源地和蜀道军事重地这两大主题。城隍会。昭化古城城隍庙中所塑造的城隍为蜀汉昭化守城名将霍峻。在每年春节、清明、五月城隍诞辰以及每月朔望之日举办庙会,进行烧香奉祀、祈福唱戏、城隍巡城等活动。射箭提阳戏。该戏剧是以酬神、娱人、祈福为主的民间传统戏剧,天戏、地戏各有三十二出,是目前中国剧目保存最完整、传承最正宗、内容最丰富、最优代表的传统傩戏品种,由人和木偶同台演出,其演出形式十分独特,属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昭化古城保护与发展的SWOT分析

1.优势分析

①资源优势。昭化以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及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古城内保存着各种类型的物质文化遗产,并且还活跃着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在风水文化方面昭化古城是独一无二的,这就使其更拥有独特的吸引力。这些丰富的资源优势对于推进古城的保护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②品牌优势。昭化古城是国家4A级景区,同时也是国家的历史文化名镇,见证了中华名族城市发展的变迁,是古代最早推行郡县制管理的县治地之一,在历史的发展中展现出了独特的文化魅力。

2.劣势分析

①区域空间边缘化。昭化古城位于广元市城区的西南边缘地带。随着多年的建设发展,广元市的城市空间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同时城市的经济与政治中心也集中分布于市区内,使得古城的地域空间位置发生了偏移,因此古城失去了原有的战略军事政治地位,成为了城市的边缘区域[4]。区域空间的边缘化造成古城职能弱化,虽然古城现今旅游业在发展,但古城的基本职能仅仅体现在商住上,古城的发展与城市中心区存在较大差别,古城内具备一定经济条件的原住民和年轻人都外出工作或定居,常住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除了节假日能引来大量游客,平时人口流量较少,片区内活力较为低下。②规划建设片面化。对于昭化古城来说,首先,很多的规划建设都是基于物质文化遗产而进行的,这些建筑物在保护实施过程中较易操作,而对于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设与保护涉及较少,没有实际有效的措施来阻止这些文化的流逝。其次,古城过度的注重商业化的发展,对于一些公共基础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也不够。最后,古城的旅游主要体现在观光层面上,缺乏让游客体验当地传统民俗的互动环节,旅游开发也缺少与传统文化的衔接,造成古城旅游产业链不够完善,难以吸引游客长时间停留,平时古城空置较为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地域内旅游业的发展。③保护意识浅显化。政府对于古城的保护虽然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措施,但是由于地方居民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意识不够,使得古城内部分在使用的建筑经过修缮之后保护较好,部分未使用的建筑未经修缮,随年代的久远,现已逐渐衰败。

3.机遇分析

①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机遇。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能促进旅游需求的增加,提高居民的出游率,从而使旅游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另一方面,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为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②交通设施改善的机遇。国内自驾游的迅猛发展以及四通八达的道路相继修建完成,为昭化古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4.挑战分析

①旅游需求多样化的发展。随着旅游者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对旅游地的选择也多种多样,更为注重旅游内容的丰富多元化,需求的旅游产品也多种多样[5]。这就对旅游地的开发和建设有更高的要求。②保护与发展两者的矛盾。由于旅游者中所接受的文化教育程度不同,对旅游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开发程度的要求也会不同,即文化传承原真性的保护问题。如何平衡保护与发展两者之间的矛盾,是昭化古城旅游发展中尚需认真思考的问题。

五、昭化古城保护与发展策略

1.多维度整体性保护

昭化古城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和历史文化,在保护时应采取多维度整体保护的策略,要全面地、系统地对古城进行保护。除对其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进行保护外,还应注重自然环境资源的保护。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在保护古城特色的同时,充分将旅游业与当地的三国文化相结合,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产业链。只有做到全方位、多维度的整体性保护,才能使昭化古城这一极具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城,在新的环境下延续其长久的生机与活力。

2.渐进式更新保护

在保护的过程当中,虽然应考虑整体性,但也应从局部出发,渐进式更新。对古城的保护从细节出发,以小见大,妥善的处理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使传统与现代相互融合,达到协调统一,从文化意向上来吸引游客驻足。

3.全民参与式保护

对于古城的保护,地方政府应号召全民参与,积极鼓励当地居民加入到古城的保护和旅游产业链的开发中来,认清古城物质文化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一方面,通过对古城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提供载体;另一方面,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使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得到更大程度的体现。

六、结语

昭化古城因其独特的地域性和大量的历史文化资源,使古城具有较高的价值。古城的地域特色和建筑对研究古城传统聚落的格局等都具有一定意义,同时古城所具有的三国文化和明清文化等,对研究历史和文学等也具有重要的价值。对于古城的保护和发展只有找到合适的方法,对其进行合理的保护,才能促进其可持续发展,促进地域旅游的兴盛。

参考文献:

[1]刘慧.历史文化名镇昭化镇保护与发展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8.

[2]符永利.浅谈昭化古城的保护与旅游开发[J].沧桑,2014(04):124-127.

[3]宋戈.军事防御视角下的四川昭化古城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5.

[4]聂慧君,王金平.边缘化古城的保护与发展方略———以秀容古城为例[J].城市问题,2018(09):43-47.

[5]肖刚.体验经济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0.

作者:付玉冰 梁爽 王嫦鸿 白杨其 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