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反腐倡廉网上群众路线浅论

反腐倡廉网上群众路线浅论

疫情暴发以来,网上信访已占到国家信访总量的70%以上。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积极适应互联网覆盖面广、参与形式便捷、互动性强等特点,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有效聚合群众监督效能、放大廉政宣教效果,意义重大。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普及,进一步拓宽了群众监督的形式和渠道,例如,我国早在2005年就公开了中央纪委信访室、监察部举报中心网址,2014年开通了中央国家机关举报网站等。但在具体工作中,网络监督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存在碎片化、片面化甚至舆论误导等问题。因此,要充分尊重网民主体地位,调动和发挥网民参与热情,坚持和发展好反腐倡廉网上群众路线。

一、突出人民主体地位,将“一切为了群众”化为网络反腐倡廉原动力

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对腐败问题最为关注和关心。网络反腐倡廉,要回应群众关切、响应群众呼声,用心解民忧、纾民困。一是要抓住要点。网络反腐倡廉,关键是要发挥网络监督面广、方式灵活等优势。重点围绕公权力运行监督,着力督促“权力上网”,进一步深化“阳光政务”,把医疗、教育、文化等更多联系群众紧密的工作“搬”到网上,为人民群众通过互联网行使监督权奠定基础。二是要找准痛点。网络反腐倡廉,要重点聚焦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将网络监督的触角延伸到民生领域,突出问题导向,围绕网民议论最多、反响最深的民生热点、难点问题,深入腐败问题最为集中的领域,着力发挥网络反腐倡廉政治功用,更多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三是要突破难点。网络反腐倡廉,要着力解决网民监督的无序性和随意性。要通过流程再造,完善网络监督群众意见表达、收集、办理、跟踪、评价程序,形成工作闭环。强化网络舆情监控制度建设,加强社会监督组织管控,防范滥用“人肉搜索”“舆论封杀”等不良监督行为,制定提倡文明监督公约,营造良好网络监督政治生态。

二、调动群众参与热情,将“一切依靠群众”化为网络反腐倡廉生力军

网络反腐倡廉,必须最大限度和最为广泛地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是增强群众网络监督意识。要加大宣教力度,强化互联网廉政宣传阵地建设,以网民更易接受的短视频等形式传递反腐倡廉信息,宣传国家关于反腐败的方针政策和取得的成效,积极探索推广“以案四说”“以案促改”等好的经验做法,全力提升群众网络监督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二是畅通群众网络监督渠道。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一网一端一微”建设为契机,加大大数据筛查和区块链溯源等互联网先进技术的应用水平,全力强化网络监督主渠道应用功能。加强官网与自媒体平台互动,推动网络监督和线下监督相融合,实现同频共振,鼓励实名监督,提升监督效率。三是保障群众网络监督权益。要强化群众网络监督激励和保护机制,加强网络监督法治支持,落实政策规范和保密工作等。既要确保群众监督举报意见条条有回应、件件有着落,充分激发群众网络监督热情,又要严格按照《纪检监察机关处理检举控告工作规则》,细化落实网络监督保护工作,有效保障网民隐私权和知情权,免除群众网络监督后顾之忧。

三、坚持深入基层一线,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化为网络反腐倡廉新形式网络反腐倡廉必须围绕群众做文章,贴近基层做工作。一方面,要从群众中来,充分引导并规范群众发挥网络监督作用。要引导群众树立网络反腐主人翁意识和民主法治意识。既要让人民群众“愿参与”,还要让人民群众“懂参与”。要着力丰富网上举报、网上评议、廉政留言等方式,引导群众强化规则意识、法治意识,实事求是反映问题、讲究证据,不夸大、不虚构。2020年,“中国舆论监督网”的创始人李新德被以非法经营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就是最好的反面例证。另一方面,要到群众中去,切实担当起网络反腐倡廉领导责任。讲好反腐倡廉“党言党语”,积极纾解社会矛盾、密切干群关系、凝聚社会共识,坚决抵制网络造谣以及诋毁党和政府的行为。强化网络反腐服务意识,提升党员干部网络交流能力水平,讲好网言网语;突出便民利民,在硬件上提升智能化水平;提升工作效率,在软件上优化管理;强化互动交流,运行机制要贴近群众、融入群众。

作者:赵荣华 单位:中共重庆市渝北区纪委书记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