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服装设计与面料的运用分析

服装设计与面料的运用分析

面料是服装设计的一大要素,服装面料的运用是现代服装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大量服装设计创作创意灵感都来源于服装面料。所以,服装面料的运用与服装设计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特别是随着社会大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们对服装提出了越来越多个性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需要不断推进服装面料的创新运用。虽然当代服装设计师不断推进创新设计,而因为资源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创新设计的开展。因此,应加强对服装设计中服装面料运用的探索研究,以期推动服装设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将基于对《高级服装设计与面料》一书的评述,阐述面料原有的自然肌理,探讨面料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方式方法。《高级服装谢十与面料》(克莱夫•口合利特、阿曼达.约翰斯顿编著,东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动物纤维,主要介绍了羊毛、奢华动物纤维、蚕丝;第二部分是关于植物纤维,主要介绍了亚麻、棉;第三部分足关于人造纤维,主要介绍了合成纤维、再生纤维。本书内容丰富,层次分明,阁文并茂,在之前版本基础上引人了人造纤维与面料的内容,为读者介绍了古往今来服装设计师对面料的运用方法,以期推动广大设计师对面料与服装的关系开展创新性探索。《高级服装设计与面料》一书不仅可供高校服装设计相关专业学生、服装设计行业从业人员等学习使w,对本文研究服装设计与面料的运w也可提供有效帮助。结合《高级服装设计与面料》一书而言,依据材料性质不同,可将面料分成天然纤维面料、人造纤维面料及新型服装纤维面料。这一系列服装面料在生产形成过程中巾于材质、织造手法的差异,进而产生了各不相同的面料肌理。比如,麻布、粗呢、平纹等面料具有粗旷、自然的面料肌理;府绸、棉涤等面料具有平滑、优雅的面料肌理。由此表明,通过不同的面料肌理效果可呈现出各不相同的服装设计风格。而对于服装面料肌理所具备的基本表现形式而言,主要包括有材料质感、线型及面料的组织结构等儿方面。其中,面料的质感、纹理主要取决于面料的原材料。比如,棉纤维具杳柔软的触感,木质化纤维、麻纤维手感粗糙等。各种纤维的不同质感表现,可使服装面料设计产生各不相同的视觉效果。为此,服装设计师应结合服装设计实际需求有效的选择面料。线型则是面料肌理构成的一项重要因素,即不同线型的面料可呈现出不同的面料肌理效果。最后,组织结构是面料肌理效果的一大影响因素,透过服装面料组织结构,指引服装设计师的面料设计。

面料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可从再造设计和创意设计两方面着手:首先,再造设计。作为以服装设计风格为前提的创造活动,面料再造的全面设计应当紧扣设计风格,建立起服装面料与服装设计的和谐统一关系。对于服装面辦造设计的方法而言,主要包括有加法再造、减法再造、变形再造等。其中,加法再造主要是指通过增添材料,使服装面料变得更具视觉层次,进而达到改良服装面料肌肤触感的目的。该种面料再造方法乂可分为印花、扎染、刺绣、填充等。印花适用于相对轻薄胃的服装面料,是借助扩印、缩印等形式将绘制好的印花图案印制刊艮装面料上,进而实现一种趋于立体的视觉效果。扎染是对服装面料开展局部印染,即将服装面料的部分借助工具封扎,防止全部面料都附着色彩。刺绣作为我国一项十分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其可在服装面料上设计出多样丰富的图案造型。填充是一种基于现有材料进行材料添加的再造工艺,不仅可变换面料原本的体积,还可创造出立体化的花纹。减法再造指的是针对服装成品或者半成品开展减法处理,依托镂空、剪切等手段对服装成品或者半成品原本的面料结构予以重构。现阶段,常用的减法再造方法包括有激光、撕扯、磨毛、缝合等。比如,对于拥有良好弹性及相对小密度的服装面料而言,可通过镂空的途径予以减法再造,进而增强服装面料的通透性,使服装可为其穿着者带来轻快、凉爽的体验。变形冉造指的是对原本的面料进行拉伸、挤压等物理处理。比如,对于毛织物类的面料,可通过加热处理以提升面料的弹性,进而增强面料的可塑造性。其次,创意设计。为了让服装面料可呈现出更丰富的设计效果,凸显出鲜明的艺术魅力,需要引人综合设计手法。

作为服装设计中一项重要设计手法,面料创意设计一方面可充分地呈现服装的风格特征,另一方面还重要影响着服装造型、色彩的呈现效果。面料创意设计方法多种多样,比如,可对服装面料开展增型处理,通过引入多种不同材质,在面料间有形态基础上,借助黏合、秀、补、车缝等方式,谢十出可实现更丰富层次感的服装面料。乂如,还可针对服装面料开展减型处理,即为通过引人镂空、抽丝等方式,设计出虚虚实实、有条不紊的视觉效果。通过运用各式各样的面料创意设计方法,可有效体现各种面料在服装设计中的特有魅力,以此既可用作服装设计的整体表现手法,还可开展局部的设计创作,设计出可满足人们多元需求的服装设计作品。总之,面料创意设计作为一项重要设计手法,近年来在国内外服装设计领域得到越来越高度的重视,并不断实现了与新材料、新技术的有机融合。因此,为进一步展现服装面料的表现力,应根植于现代艺术土壤,有序融人变形、夸张等艺术表现手法,进而不断开拓服装面料设计的发展空间。

作者:杨冠南 单位:郑州轻工业大学易斯顿美术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