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农村公共文化广场的利用分析

农村公共文化广场的利用分析

摘要:农村公共文化广场作为提供公共文化的主要载体,在满足农村居民文化需求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农村公共文化广场的利用为研究基础,力求探索出满足农村居民社会文化需求的新模式。

关键词:公共文化建设;文化需求;文化广场

1公共文化广场在农村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1.1接收先进思想、展现农村积极风貌

首先,公共文化广场是农村居民的聚集地,在文化广场中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能将先进的社会思想、主流价值观念带到相对偏僻的农村,这种思想和观念能够对农村居民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其次,公共文化广场承载的文娱活动的方式更容易让农村居民接受,比如每天早晨和夜晚的广场舞、电影放映等活动,在给广大农民带来精神层面满足的同时,还能提高其科学文化素养。同时,农村公共文化广场集中展示新时代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以文化广场为窗口,对外宣传当前我国农村的新面貌、新风尚。

1.2休闲娱乐作用

农村公共文化广场一般都开设图书室、乒乓球室、篮球场等休闲娱乐场地,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大幅度提升,精神层面的放松成为农村的主流娱乐方式。农村公共文化广场可以为广大农村居民在劳动之余提供休息、娱乐的场所,由于公共产品所具有的公共性、均等性,任何村民都可参与进来,不同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的群体都可以在公共文化广场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文娱生活,以G省W县Z镇D村为例,该村文化广场开展的活动越来越广泛,由最初的广场舞、扭秧歌逐渐演变成乒乓球队、红歌演唱队、太极拳、围棋、读书会等团体,随着自我认知的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广场不仅为村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也为广大群众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和平台。

1.3社会交往、人际调节作用

在钢筋混凝土筑成的现代社会,传统市民社会邻里交往的习性也逐渐淡化甚至消失,农村居民渐次搬上了小洋楼,再加上信息社会进入飞速发展的时代,传统交往方式开始式微。但随着公共文化广场的建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放下手机,参与集体社交,由于没有年龄、性格、身份、地位的限制,各群体可以依照兴趣自由交流,人际交往的方式更加多元化,在学习、娱乐的过程中,使心灵得到抚慰,情绪得到调节,也使得人际关系更加融洽。

2农村公共文化活动广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农村公共文化广场建设力度、标准滞后

随着我国《公共文化权益保障法》的颁布与实施,对农村地区尤其是西部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站、文化广场的建设越来越重视,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公共文。化广场的建设与民众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建设标准、建设体系、建设质量参差不齐,有的文化广场中图书室、电脑室、歌唱室、篮球场、乒乓球场等一应俱全,但有的文化广场仅仅是一块平地,并没有相关配套设施,文化功能弱化,并没有切实发挥公共文化设施的作用。

2.2农村公共文化广场建设差距较大

从我国整体经济情况来看,当前存在东强西弱、城强乡弱的现状,公共文化广场也跟该社会背景和经济水平相一致。经济条件较好的区域,公共文化广场开展的文化服务更多,方式也更加多样,主题更加丰富。而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公共文化广场的建设和活动的开展比较单一且流于形式,一般只有老年舞、广场舞等活动,主体趋于老年化,更有甚者,文化广场就是一块空地,并没有相应的文化活动内容。

2.3公共文化广场管理力量薄弱

公共文化广场尤其是农村文化广场的管理人员力量不足,多数村落的文化站管理员都是兼职人员,例如村主任或者村委会工作人员兼任文化广场管理人员,更有甚者,是建设广场后才补充设置专业人员管理,致使文化广场缺乏管理,秩序日渐混乱,影响了广场文化功能的发挥。

3如何有效利用新农村文化广场

3.1加大建设力度

通过多渠道、多方式筹措资金,完善公共文化广场宣传栏、篮球场、乒乓球场、图书室、娱乐室等设施的建设,同时增加文体娱乐活动,例如定期举办读书会、篮球比赛、主题研究、学习党的最新精神等活动。

3.2充分利用,提升内涵

推动公共文化广场的进一步发展,可扩大文化广场活动的内涵,不能拘泥于广场舞、老年操等单一的形式,如在传统节假日和当地民俗日期间,可举行一些具有良好群众基础的民俗民风活动;在农闲时期,可定期开展普法活动,崇德尚学读书、评书活动等。

3.3带动群众,培养专业人才

政府可以培育一批贴近大众又具有一定才艺或某项技能的文艺带头人,由带头人在广场上以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形成一支集宣传、教育、娱乐、科普为一体的复合型综合文化队伍。同时,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让群众成为文化活动的主角。

参考文献:

[1]王小红.浅谈新农村文化活动广场的建设和利用.大众文艺[J].2017(4).

[2].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农户满意度研究——基于全国267村4078户农民的分析.云南行政学院学报[J].2018(2).

作者:杨旭峰 单位: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