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价值实现管理创新论文

价值实现管理创新论文

1管理本质和管理创新定位

从泛义的角度而言,管理创新是各类创新的基础和保证,无论何种管理创新范式,都强调把新思想、新体制、新机制、新方法引入管理过程,以提高资源整合效率并产生效益,从而有效实现既定的创新目标。当前,在全球创新呈现庞大而复杂变化的景观下,按照宏观创新框架,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源和逻辑并非技术创新问题,而是管理创新演进的问题,技术进步只是管理创新演进的结果。虽然管理创新不能替代技术创新,但技术创新的根本要素是人,即所谓的“非道弘人,人能弘道”。通过管理创新内激形成的动力机制,可以极大地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推动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思想解放程度、市场发育状况、科技进步水平和政府执政能力等指标,在本质上都可以通过管理创新水平反映出来,尤其是当社会发展进入后科技时代,涉及体制机制的管理创新难度越来越大,这类深层次问题的任何突破,都将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2管理创新史迹及启

示管理创新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不懈追求,已经成为根植于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信念,不断影响着全球竞争格局的变化。现代竞争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地区和组织的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创新机制,只要勇于创新和积极竞争,后来者就可能成为具有竞争优势的先行者。第一次产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借助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有效地通过管理创新推动社会变革,实现了工业大发展,使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借鉴英国的管理理论,积极推动本国管理创新,实现经济飞速发展并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20世纪70年代,日本借鉴美国的管理经验,多层面推动管理创新,创造了经济腾飞奇迹,势头直逼美国。20世纪90年代,面对知识经济的兴起,美国企业着力推动二次管理革命,“75%-80%的美国大公司都进行了流程再造”,为实现美国经济复苏并持续多年繁荣发挥了积极作用。美国知识经济的发展经验昭示,越是处于高科技时代,管理创新对内涵发展的推动作用就越是重要,其中包括传统管理加快向创新型管理转变,传统型生产快速向知识型生产转型,传统人事管理迅速向以人为本的管理转变等等。历史上,发达国家的多次管理革命,直接带动和促进了全球管理创新,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一次又一次地展现管理创新的价值,有力证实了管理就是生产力的论断。实践证明,管理创新能量堪比技术革命。近现代社会,世界上每次管理革命都带来了生产力、创造力和竞争力的极大提升,尤其是20世纪以来,管理创新的一系列成果,更是对科学技术发展产生了直接而重大的影响。实践表明,很多时候管理创新只需对生产要素进行重新组合,而不必增加新的生产要素2,就能产生1+1>2的整合效应,并构建起新的竞争优势,由此彰显出管理创新的魅力和效力。“田忌赛马”并未改变现有要素,但是新的管理思路和管理策略产生了大相径庭的结果。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总负责人韦伯W博士曾说:“我们没有使用一项别人没有的技术,我们靠的就是科学的管理”。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总结美国曼哈顿工程的成功经验时说:“使科学充分发挥威力的是科学的组织管理”。美国权威人士曾指出:“美国经济发展水平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前列,靠的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20世纪30年代,欧洲大力推进计算科学基础研究并获得众多重要成果,对后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奇怪的是,尽管当时基础理论研究的优势在欧洲,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却于1946年诞生在美国,而且大半个世纪以来,在计算机科技创新上美国几乎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其中的道理令人深思。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在总结一些国家与美国在生产力水平上存在差距的原因后指出:“不仅英国,而且整个欧洲的工业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原因,主要不是在技术和工艺方面落后于美国,而是在于组织与管理方面的落后。”

3管理创新的价值实现

3.1强化管理创新引导,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管理科学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大至一个国家,小至一个组织,管理创新都是维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管理创新的目标之一在于提升管理功能与外部环境互动所产生的积极效应,以实现期望目标。如果没有科学管理意识的自觉,就不能自觉地进行管理创新。例如地方政府绩效评价是衡量其行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手段,其中包含了对管理创新的判断。由于评价功能本身是中性的,其对地方政府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于是评价设计的导向具有特殊意义。如果遵循先发展后治理的倾向性管理思路,那么对地方政府实行以GDP为导向的考评模式,最终将导致以污染环境为沉重代价的悲剧。在此过程中,必须通过管理创新的引导,强化评价功能的正面效应、弱化负面作用。就评价而言,其固有功能只是一种体现特定效能的内部性机制,其内在特性使其独立而稳定地保持中性特征;但是评价作用所产生的却是一种体现显在效应的外部性影响,它通过评价功能特征与外部因素互动而产生相向效应,不同的互动方式将产生不同的评价作用和效果。简言之,评价功能无好坏之分,但评价作用却能产生或优或劣的影响。由此可知,对同样的事物,采取不同的管理思维,将会导致管理功能与外部环境互动结果的明显差异,。事实上,人类社会充满高度的管理复杂性,因此管理创新面对的挑战也是巨大的,而且经济社会发展越是高级化,管理创新就越需要沿着制度学、社会学、伦理学、哲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方向进行探索,这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3.2加快管理创新进程,完善创新政策供给

制度经济学认为,合理的政策设计和安排可以产生影响系统变革的机制,保证创新过程能够在更合理的方式下进行,因此在管理创新推动其它创新的过程中,创新政策供给是重要影响因素。当前我们的创新政策供给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创新政策供给的决策研究力度不足,时常出现总体供给不足和局部低效供给的结构失衡和错位现象;二是创新政策供需双方的目标函数不一致,往往导致好政策难有好的实施效果;三是创新政策供给或多或少捆绑部门利益,造成创新政策供给偏向;四是创新政策供给缺乏竞争机制,不利于激励创新政策供给质量的提高。2013年7月考察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时指出,要坚决扫除影响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体制障碍,有力打通科技和经济转移转化的通道,优化科技政策供给,最大限度调动科技人才创新积极性。创新政策供给是一个涉及系统因素的动态过程,不能只关注某个创新点,而必须关注创新政策的组合性,努力形成创新政策的完整链条。创新政策的有效性离不开创新实践的有效性,因此创新政策必须从供给导向为主逐步转变为需求导向为主,要发挥市场对创新政策的引导作用,包括完善创新政策的采购机制,努力推动创新政策供给的管理变革。

3.3提升管理创新份额,优化创新系统结构

近年来,中国科研投入已高居世界第二位,但是科研产出却远未达到相应水平,个中因由颇值得深思。系统论告诉我们,任何创新过程都是由不同创新元素承载的,既包含技术创新成分也包含管理创新成分,技术创新的责任在于发明新技术,管理创新的责任在于推动技术发明转化并形成变革,技术创新的功能只有通过管理创新的推动才能趋于完美。大量事实表明,缺乏管理的发明可能被荒弃,有效管理的发明可以变成竞争优势。例如,科学家在实验室的创造充其量仅为一项发明,只有当这项发明变为商品进入千家万户并占领市场,才算是实现了产品创新,才能真正产生巨大效益。这个从实验室发明到商品市场化的转化过程及其所包含的各个中间环节,都必须依靠管理创新的推动才能实现。我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人财物力投入,但是成效仍然差强人意,如何把有限的资源用到刀刃上,如何高效实现科技创新目标,这不是仅凭无限加大科技投入所能办到的。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不但科技基础不够雄厚,而且经济社会环境复杂多变,如果缺乏管理创新的支撑,创新系统将无法协调运转,各种创新元素作用的发挥也难以得到保障。发达国家的经验显示,管理创新在国家创新结构中的占比,是考量一个国家整体创新发展水平的重要衡标。因此,要保证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顺利推进,就必须把管理创新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对于大科学系统和区域创新体系这类宏观尺度的创新任务,更应该坚持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按照三分技术七分管理的系统模式完善创新结构。只有具备良好的创新系统结构,才能保证系统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科学协调,进而使创新活动保持良性运行状态,这是提高创新品质的必要基础,也是有效实现创新价值及整体目标的重要保障。

3.4捕捉管理创新需求,突破约束市场瓶颈

市场经济环境下,管理创新的发展动力及现实功能,在于及时回应效率与公平不断提出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指明了管理创新在理论和实践上应重点突破的方向。例如,当市场需求牵动着技术创新飞速发展时,管理创新却不能感受市场需求而明显滞后。从本质上看,现代科技成果转化已远不是技术问题那么简单,产品创新不仅是技术的产物,更是管理的产物,因此管理创新作为产品创新和市场效益的最终实现者,如果不能及时满足市场的需求,将会对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形成压制。又如,当前我国人才管理模式仍不能很好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人才需要逾越的壁鱼太多,优秀人才很难被推到最需要的地方,人才配置的低效率并不鲜见;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具有不确定性和随意性较大等特点,容易诱使人性的弱点寻机而乘。因此对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规范成为管理创新必须面对的问题。再如,人力资源管理有时容易脱离市场经济活动的逻辑起点,忽视人的社会性和经济性,对于人力资本交换机制中的交易成本尤其是制度成本约束日益成为重要因素的问题缺乏研究,不能很好理解营造良好人才制度环境的真谛。客观上,如果人才价值的实现无法大于其付出时,人才潜能的激发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的,对于此类问题,管理创新必须做出解决方案。

3.5明确管理创新责任,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大多是由于管理创新不足或者创新滞后造成的。我国各地尤其是基层的管理创新不仅能力较弱,更大的问题还在于动力不足。社会的现代性,使得竞争焦点正逐渐管理竞争转移,事实上,管理创新差异已经越来越成为国家、地区和组织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从政府层面而言,管理创新带有明显公共性特征,因此应该明白政府管理的责任是什么,边界在哪里,如何通过管理创新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和水平,这些都是当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如果说政府管理创新是必要的,那么完善政府管理创新的监督和促进机制则是必须的,政府应以责任人的身份从全局角度把握管理创新需求,并将其作为创造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机遇。管理创新更多的是属于一种实践活动,因此必须体现出一定的时空属性,事实表明,任何管理创新能否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并不完全取决于管理者的决心和热情,而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创新的时空环境,如若误判则难达目的。只有在最需要的时候,进行最合理的管理创新,才可能达到理想效果。在类似问题上可以参考“成本-效益”原则并从两方面给力:一是提高创新成效。管理创新不必面面倶到,只需针对性地选准目标,突破管理创新关键环节,就能获得理想的创新成效;二是降低创新成本。当前,无论是国家、地区还是组织,创新的最大成本并非技术层面,而在于行政管理(包括制度成本等),因此必须注重从体制机制进行突破,包括通过顶层设计的引导和杠杆作用,提高管理创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用水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举措,对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有力推动,已经在管理创新方面展示出很好的范例作用,成为发挥管理创新价值和潜在效力的生动而现实诠释。

作者:袁兆亿 单位: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广东省人才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