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体验式教学在环境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在环境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摘要:环境设计课程在环境设计专业本科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环境设计课程中引入体验式教学模式,提出目标体验、过程体验与实践体验的阶段教学方法。构建系统的逻辑框架并有计划,分阶段,有次序地加以指引,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全面培养以及兴趣点的深度建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环境设计,体验式教学,教育培养模式

0引言

环境设计专业是以人工环境为主体,在其内外空间所展开的人居环境进行美化与装饰的空间艺术。“环境设计课程包括室内设计与室外景观设计,是环境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作为培养学生实践和创造力的重要手段,其在环境设计教学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该类课程实践性强,内容驳杂,要求在有限的课时内引导学生全局性的认知学科,形成认识主观世界并且主动建构自我知识体系的能力。体验式教学正为这种主动性发挥创造了条件,帮助学生的“先行后知”与“知行并举”,让学生成为体验的主体,在体验中完成学习对象与自我的双向建构。

1目前设计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设计课程在环境设计专业中承担了重要作用,是促使学生将理论应用于设计实践的纽带。该类课程以项目案例联系相关学科,打通知识节点,衔接上下游课程所学知识;以课程设计为依托,帮助学生有目标的主动研究探索,训练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全局性、关联性以及综合性的思考,并最终落实在设计实践中。相应地,由于设计课程所具有的属性特征,目前在课程的“教”与“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逻辑“错位”。

1.1课程内容与认知层面的错位

就学科特征而言,环境设计是一门多层次、多结构、综合性的专业,内涵丰富,外延广泛,无论是教师与学生,都必然面临着海量的信息。设计类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安排在本科2年级~3年级,与理论原理、工程技术以及考察实践等课程并置,应对“面宽点多”的学习内容时,学生往往难以把握全局、分清主次。由于背景知识和基础理论的缺失致使学生对于专业没有系统认知,难以树立起正确的设计观。而设计教学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常单纯强调知识层面的引导,学生所获得的大多是零散、不成系统的基础知识,当面对设计题目时,很难整合诸多如功能、空间、文化等因素,顾此失彼,往往会出现设计方案几易其稿、难以深入的状况。

1.2教学流程与接受方式的错位

环境设计课程中通常采用“理论教学—设计分析与练习—课程设计”的流程来进行教学,即首先由教师进行设计方法以及基础知识的讲解,其次由学生进行案例的分析以及相关作业练习,教师从练习中发现问题,最后采用课题式的综合设计实践,使学生熟练掌握设计手法。这一流程中教师主要承担“讲”与“传授”的角色,学生则是以“听”和“接纳”为主,教师占据教学中的主动位置。这就导致了教师在讲解时所“想”,与学生听讲时所“想”往往存在着认知逻辑上的“误差”。同时该流程侧重于专业知识技能属性,在培养学生关注与理解社会问题等方面明显不足,闭门造车式的假设性教学课题,往往剥离了环境设计所应具有的社会属性,从而使设计为了单纯的形体与功能训练。

2体验在环境设计类课程中的作用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体验”的解释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1]。体验本身就是个体知、情、意、行合一的过程和结果的统一,体验式教学就是在师生双边教学活动中创造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反思、实践的过程来培养学生认识主客观世界和主动建构自我知识体系的能力。

2.1体验与知识储备

体验式教学侧重实践过程(行动层面)的同时,也强调知识与信息的储备(知识层面)在教学中的作用。“知行合一”思想是体验式教学中的重要逻辑框架,其反映了“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和“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的两层含义。也就是说,感受、观察与实践等体验依赖并渗透了理论知识。理论决定了体验的目的与对象;同时实践中体验到的对象,也需要理论工具加以阐述和解读。设计课程中有着较多的考察调研环节,作为事件活动,考察前的准备与现场解读都与学生的认知维度和知识储备密切相关,学生的现场理解与认识同样受到个人知识背景的限制。因此“体验渗透理论”或称之为“行动渗透知识”这一思想为设计类课程教学的逻辑框架提供了重要依据。

2.2体验与知识认知

认知心理学研究证明,认知加工对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刚刚学习到的新知识如果要和以往的知识关联起来,就要经过长时间的选择和加工过程,从而对自身的知觉起到刺激的作用,这样才能够记住所学的知识。这一过程便是认知加工的过程。学生是具有自主性、能动性与适应能力的主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时,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生命感受会不断得到增生与更新。设计类课程设计对象是室内外空间,是人们平时所能感知感受的空间,因此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场地环境与课堂场景中,在经历过的场地空间中深化思考,从对事物的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形成对设计知识的认知,并且通过体验深化与升华。

2.3体验与知识内化

体验式教学主张知识为工具,学习是实践参与,强调营造现实问题解决情境,在应用中学习。以让学生在真实的问题解决中来有效运用知识、掌握知识、领悟知识,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2](knowledgeinternalization),即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身能力。环境设计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一名合格的设计师,除应具有专业知识、设计理念以及经验技巧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加深对专业的理解和思考,真正地把知识与技能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设计类课程教学中,不可避免的有社会化的工程的介入,自然将实践中各种约束条件带入到课程中来。因此,教师引导学生熟悉基础知识与掌握设计方法的同时,要帮助学生应用所学内容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体验专业的社会性与复杂性,形成一定的设计理念与取向,从而对社会文化和审美需求进行创造性表达。可以说,体验过程就是专业思维不断展开和提高的过程。

3体验式教学在环境设计类课程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与现有的设计课教学行动层面在各个环节相互契合,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环境的选择,教学过程的组织以及教学评估。这一系列环节是为了形成更为真实有效的体验。同时设计方案的生成也是一个不断的从“提问题”到“找答案”的过程,即发现设计问题→寻求设计线索→制定设计策略,因此课程教学应尤其注重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思维方法的全过程训练。

3.1目标体验———结合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在设计任务开始之前,对于背景的了解是认知对象最初的模糊体验阶段。其特点是学生对研究对象缺少真实感受,但期望接受知识与了解信息。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探究欲,通过多种途径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知。一方面从授课方式上,可将初始的讲授过程转为“以点链线”的讲座式学习,以设计需要达到的目标为出发点,有所侧重的引发问题,引导学生从“知识点”去探索相关专业知识,就问题从上下游课程中寻找答案。使得知识的建构更具有目标性,同时学生由点及面,由易及难的增加知识储备,也会引发较大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从教学组织上,利用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性特点,邀请校外专家及相关人员讲解,去尽可能的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探求专业的社会性与复杂性。通过这一过程也能有效推进教师与学生的讨论、双向交流以及互相激发,提供学生与本专业广泛接触的机会,促进其专业知识的全面培养以及兴趣点的深度建构。

3.2过程体验———多元化考察调研模式,增强学生体验感受

在具备了前期知识储备后,带着对于设计对象的问题,进行实地调研,这是设计过程体验阶段。实地考察、参观、调研等活动是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常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将学生有序带入工地现场参观考察,直观深入了解实际工程设计与建造;或将学生带到材料市场,近距离感受装饰材料的规格、颜色、性能、构造细节美感以及实际使用要求等。而传统的调研考察过程中,多为教师讲解说明,学生走马观花观摩与浏览,难以达到调研的目的。因此,在这一阶段,教师应营造现实问题情境,不仅仅让学生用眼睛去记录,更要调动他们身体的五感去记录场地,验证已有信息等。如以身体丈量场地,从而了解环境的空间尺度;或以体验者的角度彼此互相访谈,设身处地的体验设计的真正意图与服务对象的需求感受。通过这样的拓展强化学生在调研中的参与过程,获得更多感同身受的实际经验与体验。

3.3实践体验———开放的问题体验情境,激励学生批判与创造

设计实践中是通过反思、研究达到操作应用的阶段。这一阶段学生经过了一系列体验过程,对设计任务形成了独立的观点,将前期知识与现场认知情况通过一定设计手法,落实到设计实践中。这个阶段,教师主要承担参与者与指导者的角色,“教师的工作是通过向学生问他们自己应当自己问自己的问题,来对学习和问题解决进行指导和建模[3]”。面对具体设计,学生所体验的并非封闭式的提问情境,而是具有开放的,具有复杂性的真实矛盾,教师所讲述的是问题的“可能性”而不是简单告诉学生结论。针对于体验的复杂性,可以在实践体验中组织阶段性成果进行汇报,在课堂上引发讨论,讨论的过程中,一方面能够加深学生对实践中各种约束条件的转化,同时也激励学生不断思考,不断进行发散性的、批判性的以及创造性的思维训练,逐渐认识、寻找、形成自己的设计方法,来达到教学目的。体验式教学以学生的实践性思维发展为目标指向,以实践性问题的有效解决为基本依托,是一种关注学生个人发展和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本文结合环境设计类课程特征,提出引入体验式教学的系统方法,以分阶段“学程式”的教学设计优化与改进现有模式,帮助学生在知识层面与行动层面建构自我专业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19.

[2]周天梅.知识内化的心理机制[J].江西社会科学,2004(7):176-178.

[3]戴维•乔纳森.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郑太年,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张祎 单位: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