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美术课堂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美术课堂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摘要:在美术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热情,加深学生对美术知识点的理解。文章从整合教学资源扩展学生创作视野、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创作欲望、营造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创作能力、渗透德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四个方面,重点探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美术课堂中的运用,以进一步提高美术教学质量,为美术现代化课堂的构建奠定基础。

关键词:多媒体;美术课堂;辅助教学;全面发展

一、运用多媒体整合教学资源,扩展学生创作视野

在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因学习资料的匮乏,加之自身生活经验的不足,在美术作品创作方面处于无所适从的状态,甚至会感到不知所措。而教师以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开展美术教学活动,可以以美术教材知识点为蓝本,通过互联网途径高效整合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大容量、模拟性强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有利于扩展学生的认知视野,为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级美术“彩墨脸谱”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京剧、粤剧、沪剧等剧种的脸谱,开阔学生的认知视野,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加深学生对京剧脸谱艺术特征、色彩、谱式等基础知识点的理解。

二、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指导之下,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诉求制定美术课程教学方案,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与美术知识点相承接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有效调动学生美术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就是说,运用多媒体所创设的美术课堂教学情境,可以将书本中的静态图画转换为动态视频,使抽象的知识点变得形象化,进而为学生创设集看、听、做于一体的全新教学情境。例如,在人教版小学美术“鸟语花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制作课件,其中包括五颜六色的花朵、各种类型的禽鸟,并通过禽鸟的叫声刺激学生的感官,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产生想要画禽鸟的想法。由此可见,直观形象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在美术教学中有效发挥了自身的价值,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运用多媒体营造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创作能力

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之中解放出来,将美术课堂教学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尊重学生在美术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要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高效整合各项美术教学资源,如图像、音频、视频等,通过电子白板播放的形式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与听觉感官,引导学生感受到美的环境氛围,积极主动进入到美术创作活动中,达到培养学生创作能力的目的。例如,在人教版小学美术“学画山水画”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齐白石《山居图》等艺术大师的山水绘画佳作,并在音乐旋律的带动之下引导学生陶醉在山水画的美妙意境之中。当学生感悟到山水画作品的内涵与魅力之后,教师则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创作一幅山水画作品。这样的方式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无形之中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四、运用多媒体渗透德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素质教育背景之下,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美术理论知识、传授美术绘画技巧的同时,还需要对学生渗透德育,以实现美术教学与德育的有效融合。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美术课堂中的德育时常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教师以课堂宣导、温习巩固为主,无法充分凸显美术课程的德育功能。而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应用则可以有效解决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不足的问题,将美术教材中的德育资源加以深入挖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落实培养学生良好道德情操的教学目标。例如,在人教版小学美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北京紫禁城、苏州四大名园、岳阳楼、布达拉宫等中国古代建筑的图片,并引导学生分析中国古代建筑与现代建筑有何不同之处,进行交流讨论后再归纳总结,加深学生对古代建筑外观造型、建筑结构、装饰色彩等方面的了解。教师通过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使学生更加赞叹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之处,树立正确的审美理念。综上所述,在美术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可以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之上通过多种方式整合美术课程资源,创设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诉求、贴合美术课程知识的教学情境,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并且将德育逐步渗透其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应用为美术教学改革开辟了新思路。因此,教师要掌握多媒体技术,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思想,并对现有的教学方法加以创新,进而实现美术课堂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戈娟.利用多媒体进行小学美术教学[J].当代教研论丛,2015(10).

[2]孙长红.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造型•表现”教学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8(03).

作者:齐秋晓 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景城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