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医学技术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现状与研究

医学技术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现状与研究

【摘要】医学技术专业的研究对象是与疾病相关的诊断、检测、监测、治疗技术和技能等,其重点不再是关注疾病本身,具有医学与工程技术相交叉的学科特点。2011年该专业成为一级学科,本科生导师制度的建立是该学科的完善建设的必须且重要因素之一,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根据国内现状和实际教学需求,我们认为有必要对该专业本科生导师制进行分析与研究。本研究以相关问卷调查结果为评价基础,分析医学技术专业本科生导师现状,探索一条适合我国现状、开拓学生视野、促进医学技术高端人才培养的本科生导师制度之路。

【关键词】医学技术;交叉学科;本科生;本科生导师制;适应现状;人才培养

1背景

1.1本科生导师制的渊源及在我国发展状况

本科生导师制是一项与传统大班授课不同的教学模式,最早产生于14世纪,创办牛津大学新学院的WilliamofWykeham率先提出并实施了导师制,导师除了指导他们的学习,还要指导他们的生活。直至17世纪,这种教学模式在英国得到了普遍认可,许多大学采用这种方式来培养研究生[1-2]。现如今,导师制对于高等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高等医学教育,已得到了广泛认可[3-4]。新世纪以来,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国内高校流行起来,并对学校整体教育质量提升起到了明显推动作用[5]。国内的一些医学院校对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也做了一些研究,刘天壤等[6]分别探索的是临床医学生“全程双导师制”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研究和本科护生“全程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7]。张晓青[8]则探讨的是建立在一对一基础上的本科生导师制。

1.2医学技术专业本科生导师的特点

在作者所属的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11年,批准通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临床医学院提出的《新设“医学技术”一级学科调整建议书》,将医学技术由临床医学下的二级学科调整为医学类一级学科,这就为医技专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医学技术主要包括医学检验、呼吸治疗、放射治疗、医学影像、眼视光学、听力学、临床营养、康复治疗(含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及假肢矫形技术)、电生理技术等。医学中心本科生导师制度实施起于2013年,规定中级以上职称在职教师每学年指导本科生1~3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单一学科的发展已经难以满足社会需要,交叉学科的出现是对单一学科优势不足的补充和发展[9],医学技术专业的发展和地位的提高,就是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必然产物,比如该专业所包含的放射治疗专业方向,涵盖物理、医学、生物、数学、影像等多学科。医技专业本科生培养周期短,毕业有就业意向学生比例较高,学生就业压力相比临床医学等专业学生较早提前;有意深造或有意愿进行学术研究的资源获取较为困难,可借鉴条件有限;该专业学生对自身专业比较模糊,更需要人生规划方面的指导,这就需要导师运用创新思维,及时、全面、细致地对每个学生进行个体化指导。

2方法

基于本研究目的,作者团队在本院系医技类专业本科生群体中进行了两次问卷调查,时间间隔为半年。本次调研的主要对象集中于中、高年级本科学生及毕业后一年学生。第一阶段,在线上发起名为“我心目中的本科生导师制”的调查问卷,有效填写人次为68次。问卷内容主要集中在与导师沟通的有效性、方式、频率等方面;第二阶段,本研究团队将前一阶段问卷调查结果,反馈给本院系,通过召开专题会、通气会等形式,并采取线上、线下融合交流的方式,通过半年时间,对现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方式及时作出改革和调整。第二次问卷调查,有效填写人次为61次。增设了交流频次是否提高,交流方式是否增多等问题。我们将这二次问卷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评价,同时“下沉”到学生和部分导师中间,通过面谈、沙龙形式,进行深入探讨,总结出相关改革方法,并继续反馈给院系。

3结果

3.1第一阶段问卷结果

近80.00%(54/68)的学生对本科生导师制的认知完全了解、比较了解或基本了解;67.65%(46/68)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实行本科生导师制,认为能够给出学生生活学习的指导性意见,影响深远;51.47%(35/68)的学生几乎没有与导师进行交流;86.76%(59/68)的学生希望同导师建立良好的“益友”型关系;55.88%(38/68)的学生认为对现行导师制可进行小范围改革。选取主要结果见表1。

3.2第二阶段问卷结果

32.79%(20/61)的学生在最近半年与导师进行过交流,但不固定时间;仍有24.59%(15/61)的学生表示没有和导师交流过;与导师沟通交流的方式中,与导师预约见面的比重提高了,占到49.18%(30/61),见图1A;31.15%(19/61)的学生认为这一段时间,与导师沟通的时间变长了,见图1B;40.98%(25/61)的学生认为导师与学生的组合形式,应以导师的研究方向为主导,见图1C;图1D列出了学生心目中本科生导师应具备的特点。

4讨论

4.1导师树立高度责任心,提高与本科生交流频率,建立“双向选择”机制

本研究揭示导师与学生交流次数少,质量不高,归因于导师同时肩负临床、教学、科研三重压力,同时,缺乏定时见面沟通机制,及相关正式文件和辅导材料的指导。师生交流只能靠自己的理解去执行,存在过大的主观性,缺乏相应的监督和奖励机制。崔玲玲等也认为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不佳,其原因主要为本科生导师制度的激励和监督等配套措施不够完善,学生缺乏主动积极参与的热情等[10]。龙爽等[11]发现本科生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与学员期望值有较大差距。基于本研究,导师与学生之间交流次数少的重要原因之一,为导师和学生多分布在不同校区,属于不可抗拒因素。导师应掌握着指导关系中的主动权,只有首先树立起高度责任心,通过沟通方法的变通与创新去努力解决。王书峰等认为应充分发挥本科生导师制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并合理利用本科生导师制与其他创新活动的互补作用,全面培养本科生自主创新能力[12]。基于本研究,导师应在安排好本职临床工作情况下,提高与学生的线上交流的频率,及时为学生答疑释惑。与黄晓巍等[13]观点类似,本研究揭示院校应完善配套制度、大力引进人才、完备师资力量,以降低师生比。同时,应建立导师—学生“双向选择”机制,给学生充分自由度,使学生兴趣与导师的研究方向相吻合,这与孙瑞雪等观点相同[14]。

4.2探索“非正式”导师指导方式

“伙伴式”指导方式的探索更适宜用于本科生的指导,看似“不太正式”,但其指导方式灵活,往往交流效率高。Park等通过在本科生中进行调查发现,“非正式”导师指导方式,学生更加可以接受,更希望得到职业生涯规划等指导[15]。图1C显示,“以学生为核心”的导师指导方式,约占三分之一,在大学教育的新时代,教育者应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将导师研究方向与学生兴趣相结合。初入大学的本科生,会面临着人生规划方面的困扰,导师应主动消除与学生间的“疏离感”,充分取得学生的信任,同时要懂得“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对他们的未来规划做一定指导。医技专业学制时间短,对学生的专业辅导和职业规划任务更显紧迫,作为导师,无论是针对学生继续深造,还是就业,都要竭尽所能当好“指明灯”。对于有意向深造的学生,应给予他们充分的自主权,引导他们进行学术研究的基本功训练,如:指导查阅文献的方法,发表文章的注意事项,等。导师也应该结合交叉学科的特点,在与学生的沟通中发现学生的兴趣点并加以引导,因材施教,如果涉及到自己无法解决的相关专业问题,应积极帮助学生寻求相应专家的指导。

4.3构建“融合式”培养机制

一方面,导师除了担负本科生指导工作外,还肩负临床、科研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具有“普遍性”,例如专业方向判定、未来深造、毕业后就业意向等。基于第二阶段的调查问卷,选择“以导师的研究方向为主导”的培养方式,占比最大,这说明学生对自身的定位不明确,对未来计划较模糊,他们迫切需要来自导师的指导和把控。因此,通过导师间打破“壁垒”“融合性”沟通,来带动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提高培养效果。形式有导师课题讨论会、进展报告会等。以华西医学技术专业为例,院系会定期集中组织导师与学生的沟通会,给导师与学生间搭建沟通平台。基于第二次问卷调查,超过60.00%(39/61)的学生认为院系应尽早安排导师与学生“配对”,这也是学生的期望所在。针对医技专业特点,多给学生提供见习、上手操作机会。相关科室有需要则可设立志愿者岗位,使有职业从业意向的学生增加临床技能培训时间。导师本人也应努力提高自身的学术造诣、临床技能水平,积累丰富的本科临床教学经验,学院亦可将本科生导师制度取得的效果纳入评教考核。

5总结

本科生导师应及时跟进医技专业学生的各方面的需求,创新性的借助各种手段,提高与学生的沟通效率,构建以导师专业为主导、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兴趣的培养模式。探索“非正式”指导方式,构建“融合式”培养机制。院系应及时扩充本科生导师队伍,建立积极互动、多学科导师团队紧密联系的指导机制,并合理设置导师激励制度。

参考文献

[1]王重庆.中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导师制的现状分析与改进[J].河南化工,2019,36(8):56-57.

[2]张蓉,侯思阳.我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与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6(24):106-108.

[5]许敏,李岩.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创新培养模式探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9,35(9):35-38

[6]刘天壤,秦岭,李娟,等.临床医学生“全程双导师制”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17):52-53.

[7]薛淑好,高金玲,秦颖,等.本科护生“全程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6):26-27.

[8]张晓青.创新型临床医学本科生的培养模式[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30):74-76.

[9]孙嘉,张素素,陈宏,等.基于交叉学科建设对高等医学院校科研发展的思考和探索[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25(3):335-338.

作者:王世超 赵建玲 钟仁明 单位: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