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工作创新研究

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工作创新研究

摘要:随着“互联网+”与教育的不断融合,高校二级学院传统教学管理模式的缺点日渐显现,原有的工作理念与方法也面临着信息技术带来的挑战.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出现了资源共享,教学改革深入化;信息融通,教学管理时效化;科技运用,教学管理服务便利化的新特点,但同时也面临着师生传统教学思维固化,教学管理人员工作技能欠缺以及高校软硬件技术更新速度缓慢等问题,因此,强化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工作的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教学管理;存在问题;新特征;创新措施.

1传统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1.1课程形式单一,学生自选课缺少弹性空间

传统高校二级学院在授课任务安排上以院内教师课堂讲授为主要安排形式,只有部分专业选修课与通识选修课为学生自主选择课,但也只可以选修本校或本学院教师开设的课程.专业必修课与通识必修课通常是几年甚至是几十年都由同一位教师进行讲授,这就形成了某些学院“一个院,一门课,一位教师,一本教材”的固化模式.对于教师来说不利于其专业创新与专业成长;对于学生来说课程形式过于单一,自选课缺少弹性空间,学生没有便利条件去接触其他学校、其他教师的课程,不利于学生个体开拓眼界及个性化发展.

1.2运行与管理机制僵化

“教学管理工作具有繁琐、杂乱、零碎等特点,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工作机制,将会大大影响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2]传统高校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工作中,由于缺少方便快捷的管理系统,大部分工作靠教务管理人员人脑手工进行.如在安排新学期课程时,传统方式为教务管理人员将需开课程及任课教师进行记录,然后通过纸笔进行反复的调换分配,在安排上课教室时需要与其他学院进行反复沟通以免出现撞课情况,耗费时间长且容易出现错误.在这种教学管理机制运行下易出现重复性工作量大、错误率高、信息传递慢、简单工作复杂化等问题.

1.3学生成绩评定方式单一,存档工作繁琐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学生成绩考核工作占有重要地位,此项工作是检测学校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传统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中的学生成绩评定主要通过纸质试卷考试、课后作业及课堂表现来进行.这种成绩评定方式没有考虑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对于实验课程及操作性较强的课程考核内容不够全面.对于成绩评定材料的存档,以纸质版装订封存为主要方式,该种方式存在装订工作量大,保存环境要求高,保存期限短,查找困难等问题.传统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不仅存在以上问题,还伴有时效性差,将简单问题复杂化,管理形式单一等缺点.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会对二级学院的教学秩序、教学质量产生不良影响,进而影响整个高校的教务管理及教学工作,阻碍高校的正向发展.随着互联网与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结合,这些传统性问题得到了改善与革新,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工作呈现出新的特征.

2“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新特征

2.1资源共享,二级学院教学改革深入化

随着数字教育资源及教育服务平台在高校教学方面的广泛使用,迎来了高校教育网络化的新模式,资源共享是此种模式的重要表现形式,在资源共享的推动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学改革呈现深入化态势.超星学习通、智慧树等在线课程系统的广泛运用,打破了学校与院系间的壁垒,学生可以通过在线课程系统修读其他学校的优质慕课.学生的自选课空间得到扩充,打开了学生的眼界,满足学生足不出户也可以聆听全国各专业优秀名师课程的需求,学生的自主性与创新性得到了显著提高.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MOOC、微课及翻转课堂得到普及,教师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与课业辅导,学生不仅在课堂中进行学习,课后也可以通过电脑、手机进行课下学习提问与作业完成,这“既强化了教师的过程指导,又强化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3].随着信息化带来的教学改革深化打破了二级学院传统教学的单一性与局限性,学院教学水平得到提高,教师专业发展取得进步,学生创新性与学习积极性得到激发.

2.2信息融通,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时效化

信息科技在高校教学管理的深度融合与应用,使传统教学管理工作的琐碎、重复与繁琐现象得到了很大改善.在传统二级教学管理中,教学管理员如果要进行信息往往要通过给每个人打电话或者发短信的形式进行通知,而在现代管理中可以通过通知系统、微信群、QQ群等途径进行统一,减少了消息漏发、通知过程耗费时间精力的问题.现代教学管理为教学管理人员减少了大量重复性工作,提高了教学管理的时效性,如:教学秘书在课程安排与课表制作时,可利用教务管理系统进行开课计划、教学任务及编排课表工作,教务管理系统客户端将直接提示某一时间段是否有课程冲突情况及课程安排是否合理.课表编制完成后,教师及学生可以通过教师与学生客户端口登陆教务系统自行查看课表.这就大大减轻了教学秘书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其工作效率与质量.

2.3科技运用,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服务便利化

教学管理工作要做的不仅是进行管理,更重要的是为学生与教师做好服务.与传统教学管理中查询信息需要等、特殊事宜处理困难、更改信息操作繁琐的情况不同,“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管理模式,不仅为教学管理人员带来了便利,也为专任教师与学生带来了方便.教师可以通过教务网络管理系统进行教学任务与教学安排查询,还可以进行监考情况查询与成绩评定与分析反馈,并可以在系统中进行调串课查询与申请;学生可以通过该系统进行课表查询、考试安排查询、等级考试信息查询与报名缴费以及网上评教、成绩查询等事宜.学生通过网络系统对自己的学业进展进行及时掌握,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广大师生可以随时随地地感受信息技术为大家带来的便利,教学管理服务水平也实现了质的飞跃.

3在“互联网+”背景下提升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水平的措施

3.1培养师生"互联网+教育"新思维模式

2015年7月4日经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意见》中指出:“不仅要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更要转变思想,用互联网思维解决各领域的关键问题,推动各领域改革和发展.”转变思维模式,也是高校与时俱进解决教学管理存在问题,推动高校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关键.在传统教学管理中,教师的定位是教育的主导者,是教育者的身份;学生是学习与被教育的主体,是被教育者身份.而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与学生需要转变原来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的思维模式.在信息技术时代,教师与学生“是信息利用的共享者、课程加工的合作者与课题开发的合作者.”[3]教师与学生已经由原来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身份转变成共享者、合作者身份.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要突破原来的教书匠形象,积极参与到MOOC、微课的建设当中,将优秀教师好的教学方式、前沿的学术信息与优质的教学手段作为典范进行学习.受信息技术影响,教师培训也进入到“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师培训要紧跟新思维模式步伐,采取线上线下培训相结合的模式进行,高校及二级学院可出台教师培训政策,对线上线下学习时间及取得学习分数进行规定,教师根据自身教学与专业发展情况自主选择培训内容,有针对性地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进而增强自己的业务水平.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在体验互联网为教学带来的便利中也培养了互联网新思维模式.受“互联网+教育”影响,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已经从原来只关注学生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培养转变成追求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个性化发展全面培养阶段.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本、教室、课堂,学校要培养学生掌握多渠道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以便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需求进行知识与能力的学习与提高.数字化校园的推广不仅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方便,更为学生掌握自己学业状况、了解自我学习状态提供了条件.学校及二级学院要着手培养学生自主关注学业状况与学习状态的习惯,当教务系统中出现学业预警与学习状态提醒情况时,学生能够马上了解情况并及时做好相应处理.当然,互联网的普及与运用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把双刃剑,对于一些自控力较差的学生可能会难以抵挡网络不良内容的诱惑或形成对网络的过度依赖,“互联网+教育”不仅要着眼于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与终身学习能力,也要教会学生如何抵制网络不良诱惑及网络无养内容侵蚀.

3.2加强对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人员能力培训与激励优化

“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管理工作,对于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人员来说是一个挑战.随着高校教务网络管理系统的运用,教学管理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教学管理条例与知识技能,还要学会操控网络管理系统并把所掌握知识与系统做到匹配.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学管理人员还需要具备对新技术、新系统的快速接受能力.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二级学院教学管理队伍,是在互联网模式下不断提高学校教学管理质量的重要保障,优秀的教学管理人员会利用网络管理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总结,为师生提供针对性建议.如: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学生与同行评教数据情况总结出任课教师在教学方面存在的优缺点并给出指导性意见;也可以通过对学生成绩大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出有关教学质量、学生学业情况、毕业率等重要信息.高校及二级学院应对教学管理人员进行经常性专业化培训,以保证该队伍对前沿技术及专业知识的及时掌握.在高校中,教学管理人员属于教学辅助性人员,具有辅助与协调教学工作的作用.但是无论是高校还是下属二级学院对于教学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往往没有像专任教师那么高,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学习机会及工资待遇也都与专任教师存在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高校教学管理队伍的积极性.高校应从学校总体利益出发,优化教学管理人员激励政策.做到在学校与学院两级层面肯定教学管理人员的作用与地位,完善这部分人员的培训学习制度及评职晋升制度,让教学管理队伍获得职业荣誉感与自豪感,激发其工作热情与积极性,进而推动教学管理各项工作的稳步进行.

3.3高校紧跟技术潮流,不断完善信息系统软硬件建设

在信息化时代下,“互联网+教育”已经成为高校发展的主方向,未来大学校园可能以一种突破时间限制与空间要求的流动形式存在.为了适应互联网高灵活性、时域性与更新速度快等特点,高校应紧跟互联网技术潮流,加强顶层云端设计,做好软硬件的更新建设工作.在推动高校网络化与信息化的前提下,学校可针对下设二级学院各专业特点与要求,引进先进设备系统以推进各专业的蓬勃发展及与世界先进技术的交互.现代大学校园已经进入到互联网教学改革阶段,教学管理中的课程设置、教学质量监督、课堂管理、实践教学、教师培养等方面已设置了相应的软硬件管理系统.我们不仅要做到软硬件管理系统的及时更新升级,还要提高提取数据与分析数据的能力,使数据不是只以一个符号的意义存在,而是更好地为学校、教师与学生服务,将互联网功能发挥到极大值.未来高校需要“构建软硬件资源的开放性接口,打破软硬件资源、信息资源孤岛.开放公共软硬件服务资源、信息资源与数据资源.”[4]使大学建立完善的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大型常态化机制,推进各学校间的MOOC、微课等网络课程的学分互认机制,推进各高校间翻转课堂的多样化进行.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互联网+”实施的战略目标是:“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与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可见,“互联网+”不是简单地把网络与传统产业进行组合,而是“将信息技术与各行业进行深度的结合,将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技术融入传统行业的每一条脉络.”[5]高校作为各种应用型人才的输出地,更应该与时俱进地革新互联网技术,注重与国际的交流.大学教育最终可能会形成一个全国性,甚至是全世界性的高校融通大数据库,实现高校教育中的教学资源、科研资源、服务资源与管理资源等的多平台与多渠道高度共享.

4小结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工作已经走向由繁到简,由固化到开放,由单一到丰富的全新时代.互联网也为高校及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是我们要意识到,在互联网与高校教学管理的链接上也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师生传统教学思维的固化,教学管理人员工作技能的欠缺以及高校软硬件技术更新速度的缓慢等,都为“互联网+”教学管理的发展造成了一些障碍.我们要把握好互联网多变的发展特点,加强培养高校师生的互联网新思维模式,增强教学管理人员的职业荣誉感与新技术掌握能力,加快高校教学管理软硬件的及时更新.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互联网时代,对于符合时代潮流的,有利于高校全面发展的技术与信息要努力掌握与积极拓展;对于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产物要坚决抵制.在提升“互联网+”高校教育的领域中,国家与政府要积极推进,将高新技术与信息引领到校园当中来,鼓励高校与企业间的合作,一方面为师生发展做好服务,一方面以智慧校园为基地为地方企业输送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EB/OL].

[2]耿雪莲.“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创新研究[J].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学报,2017(4).

[3]李黎,王冠愚.“互联网+”模式下的教育教学管理与改革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16(4).

[4]张兴旺,李晨晖.当代图书馆遇到“互联网+”[J].图书与情报,2015(4).

[5]吴旻瑜,刘欢,任友群.“互联网+”校园: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新阶段[J].远程教育杂志,2015(4):8-13.

作者:叶晓婷 单位:通化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