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二级建造师重点总结范文

二级建造师重点总结精选(九篇)

二级建造师重点总结

第1篇:二级建造师重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 教授治学 二级学院党支部 政治核心

作者简介:张鑫,内蒙古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讲师;谭心、屈利明,内蒙古科技大学。

在高校内部管理中,发挥党总支政治核心作用,对于促进高校改革深入发展,推动高校内部管理机制创新具有重要意义。而在教授治学体制下,通过在高校设立各学科与专业指导委员会,可以充分发挥教授治学的优势,保证高校党总支作用的发挥。因此,在教授治学体制下,研究二级学院党总支政治核心发挥机制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教授治学理念概述

(一)教授治学产生背景

在大学中,教师是主体,而在教师中,教授又是其中的佼佼者,是教师群体的代表,他们代表了一所大学的学术成就,象征着一所大学的智慧。由于长期在学术及教学的一线工作,教授对诸多问题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如学科发展规律、学术研究方法、教学方法以及人才梯队的建设等。所以在人才培养和学术发展等方面,教授应该享有更多的决策权。教授治学体制在此背景下也应运而生。

(二)教授治学的内涵解读

教授治学具有丰富的内涵,其重点在于治“学”。所谓治“学”,具体是指治学术、治学科、治教学、治学风。教授治学的根本目的在于用学术本位取代行政本位,恢复教师作为学校主人的地位。治学本来就是教授的本业,也是他们的特长所在,教授治学就是坚持这一根本方向,避免教授从治学逐渐扩展到治校,致使教授们被学校的各种事务缠身而没有精力安下心来搞学术。

要想实现教授治学,就必须将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分离开。就一所学校而言,其要想得到科学发展,核心是做到教授治学和学术权力的相对独立运转,但这又非是全部。大学的科学发展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考虑各方面的利益,教授仅有治学的权力,这有可能造成学校学术发展同学校整体发展方面的矛盾,这时就需要行政权力进行一定的宏观调控。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是无法完全分离的,就一所高校而言,往往学术权力中有行政权力的成分,而行政权力中又有学术权力的因素,所以两者只能做到相对分离,学术权力中行政权力的适当介入也有利于促进大学的学科发展。

二、二级学院党总支政治核心作用研究

(一)推动发展的作用

就学院党总支而言,其最大的优势就是推动发展。教职工在党的团结一致带领下,在先进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下能够有力的开展各项工作。学院党总支坚持民主集中制,它可以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广泛听取党员的意见和建议,党总支成员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取长补短,建设起一支团结和奋进的领导集体,发挥榜样带头作用。这样就可以做到增强党内凝聚力。同时,通过发挥党总支和谐作用,可以将党员与群众更好的团结在一起,推动二级学院向更高、更远的方向发展。

(二)服务师生的作用

在学院内,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关键作用主要体现在调节师生关系,树立良好党员形象,服务教学工作等方面。为践行党的先进性,学院党总支应该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落实以人为本,发扬团结精神,积极引导党员树立起以师生发展为本的新的工作理念。学院党总支应广泛开展各种活动,活动的内容应以服务党员和广大师生为主,主动联系和亲近学校师生,真诚的为他们提供帮助。要在服务中凝聚力量,树立起为师生服务的良好形象,在思想、组织和队伍方面为学生、教师及学校的发展提供保障。

(三)凝聚人心的作用

在学院的发展和建设中,党总支具有凝聚人心的优势。党总支应该坚持和发扬党的群众路线,以人为本,做到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激励人,创造良好的氛围和宽松的环境,使师生的才智和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高校党总支应该用实际行动让学校的师生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切实的感受到党总支是关心他们的,使师生获得信心和力量,以此凝聚人心,获得师生的拥护和支持。

(四)促进和谐的作用

二级学院党总支肩负的任务,不仅是通过改革促进学院内各项管理的不断优化,服务于师生,满足师生的需求,更应当充分发挥其政治核心作用,加强对学院内师生的思想予以引导,提升其实思想政治水平,保证学院内部始终处于一个和谐的状态。因此,党总支在推动校内和谐,对师生进行有益引导。

三、教授治学体制下,二级学院党总支政治核心发挥机制构建策略

(一)建立起以教授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权力体系

教授委员会是教授治学的基本形式和重要平台。在二级学院权力结构以及治理体系中,教授委员会是学术权力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教授委员会在二级学院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学术管理以及人才引进等众多事项的咨询、论证、审议和决策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完善二级学院教授委员会,进一步保障教授群体能够参与学术事务管理的权力。

首先,成立教授委员会。将治学的事情交给教授,即在学术上发挥教授们的积极作用,又在治学上发挥他们的智慧和专长,切实实现对学院学术事物的管理权,提高学术管理水平。教授委员成员由个人申报,民主选举产生,由校长聘任受校长委托来管理学术事务。教授委员会构建起“教授治学”的平台,使“教授治学”有了组织依托。

其次,明确教授委员会在学术事务上的决定权。通过教授委员会的设立,发挥教授在“治学术”、“治学风”和“治教学”中的示范作用。为此,必须给予教授以足够的权力,通过适度放权给教授委员会,使其学术事务决策,不仅有助于推动教授委员会的发展,更能够促进学科建设的发展。通过教授委员会的成立,使教授,教师群体可以进行学术管理,行驶一定的决定权,从而保证学院内部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制衡,使学院教学、科研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再次,制定统一的教授委员会章程。通过实行相对比较统一的章程制度,并结合二级学院自身具体实际明确相关细则。在章程中,对教授委员会的权限予以明确,即那些事务不可涉及,对并针对其具有决定权、审议权、咨询权的的事务范围。同时,在章程中应对教授委员会主任的选举方式以及参考标准进行详细规定,从而选出能够既能与行政院长、党政核心融洽合作,又能做好学院学科学术建设工作的教授委员会主任。

(二)坚持以党政联席会为中心的领导决策体制

伴随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为确保党总支政治核心作用的充分发挥,必须始终坚持坚持以党政联席会为中心的领导决策体制。二级学院必须充分发挥院系党总支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在具体的工作中,结合实际情况,转变工作思路,结合新形势创新工作机制。

1.完善党政共同负责机制,健全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是完善党政共同负责机制的重要途径。需要从两方面努力:第一,要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第二,要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在二级学院党政议事中,应当始终将党政联席会议作为最高的决策中心,将党总支作为政治核心。具体而言:

一是推动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规范化建设。即必须做到议事的范围要明确界定,会议议题的确定要科学合理,议事程序要严格按照规定执行,议会决定的落实必须做好监督等。作为政治核心,党总支必须认真履行监督职能,特别是在党政联席会议上应始终落实“一票否决”。一票否决权适用于,包括且不限于如下情况:聘任的教师或引进的人才存在思想政治问题;违背党的教育方正及政委决策;违背职工切身利益;违反党风廉政建设规定等。

二是重视党政共同负责制关键人物。应当将选取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放在与院长选取同等重要的位置。即,要求党总支书记必须善于协调,能够与院长融洽的合作,同时要拥有一定的学术背景。在院长选定时,不得选用中共党员和党总支委员。在具体工作中,特别是干部人员的任用和推荐等,需要充分吸收党总支委员会的意见,发挥党总支委员会的作用,尽可能减少矛盾和摩擦的发生。

2.加强二级学院党总支队伍建设。二级学院党总支队伍建设应从如下三点入手:

一是抓好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具体应人员选定、干部培训以及干部聘用三个方面入手:第一,要将高素质、党性坚定、业务素质过硬的同志指派到关键的党务工作岗位上;第二,要认真做好干部培训工作,打造一批专业性、服务型、实干型的党务工作人员;第三,要为党员干部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其能够有条件、有平台可以施展才能。

二是加强党支部建设。党支部是党务工作开展的载体和平台,二级学院在实际工作中,必须结合本院实际,对党支部进行合理的设置和调整,充分发挥党支部的重要作用。一方面,落实党内关爱帮扶机制,做好党员服务工作,另一方面,要构建良好的内部氛围,促进党支部内部的和谐,最终实现使党员能够在集体中感受到温暖,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

此外,要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只有不断的输入新鲜的、优质的血液,才能永葆活力。因此,应吸引和鼓励一些高学历、高职称及学术水平高的中青年教师,促进党总支队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要积极将一些科研前沿的优秀分子吸收入党内,同时有意识的保留一些优秀的学术型教师,保证学院内各部分间的和谐运行。

3.创新二级学院党务工作机制。二级学院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应得到充分的发挥,党总支应该牢固树立这样一种思想,即党建工作的目标是育人、服务的中心是教学科研。在党建工作中,党总支应推动中心工作的发展,找准服务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切实提高服务效率。

一是从目标的统一性切入。院系的工作目标应该由相应的党建目标来加以推动和支持。在促进学院工作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党建工作应做好组织推动和实践支持,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避免“两张皮”现象的出现。

二是从内容的融合性切入。所增添的党建内容应该适应院系的发展要求,要紧贴党员的思想变化,所开展的活动应为群众和党员所接受,既要充分体现体现本学院的特色,也要与时俱进的体现时代特色。在党务工作实践上要更加务实,保证党组织以及校内各项工作事务的顺利开展。

第2篇:二级建造师重点总结范文

一、申报条件

从事工程建设施工和管理工作,业绩突出,无工程质量责任事故和拖欠农民工工资情况,职业道德行为良好,取得建筑业企业项目经理资质证书,现担任工程施工项目经理,年龄不超过60周岁。(年龄计算截止到2011年12月31日),并同时具备下列(一)和(二)中的各一项条件或符合(三)的条件规定,可申请山东省二级建造师临时执业资格。

(一)学历和职业年限

1、取得工程或工程经济类专业中专学历,累计从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或施工管理工作满13年;取得其他相近专业中专学历,累计从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或施工管理工作满16年。

2、取得工程或工程经济类专业大学专科学历,累计从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或施工管理工作满8年;取得其他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累计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或施工管理工作满11年。

3、取得工程或工程经济类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累计从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或施工管理工作满5年;取得其他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累计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或施工管理工作满8年。

4、取得工程或工程经济类专业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累计从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或施工管理工作满3年;取得其他相近专业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累计从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或施工管理工作满5年。

(二)业绩(业绩计算截止到2012年2月28日)

1、主持完成三级企业资质标准所要求的工程项目(标准见附件2)工程总承包1项。

2、主持完成三级企业资质标准所要求的工程项目施工总承包2项。

3、主持完成三级企业资质标准所要求的工程项目施工总承包1项和施工承包2项。

4、主持完成三级企业资质标准所要求的工程项目施工承包4项。

(三)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满20年,承担相应专业三级企业资质标准所要求的工程项目5项以上(不含企业自聘项目经理)。

二、申报材料

(一)山东省二级建造师临时执业证书申请表(一式二份)(附件1);

(二)省建设厅、省建管局核发的项目经理资质证书;

(三)身份证或军官证;

(四)主持完成每项工程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五)主持完成每项工程的竣工验收证明或质监部门竣工备案;

(六)符合学历和执业年限的毕业证书或有关证明;

(七)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及当地劳保局出具的劳保缴纳证明(含劳保档案号);

(八)2011年12月31日前取得项目经理资质证书的,应提供省建管局颁发的“山东省施工企业项目经理继续教育手册”。市政专业项目经理资质证书应有符合规定的年检记录,不需提供继续教育手册。

(九)具备申报条件中第(三)项申报条件的人员名单、申报材料单独汇总。

以上材料均提供原件及复印件。

三、申报程序

(一)申请人在山东省二级建造师临时执业证书申请系统()中如实填报《山东省二级建造师临时执业证书申请表》,网上申报成功后,打印自动生成条形码书面申请表。个人必须在申请表上签字。

(二)聘用企业对申请人的申请材料进行核实,并在山东省二级建造师临时注册证书申请表签署意见、加盖企业印章后,将所有申请材料和证书原件及山东省二级建造师临时执业证书申请人员汇总表(附件3)报企业工商注册所在地设区市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初审。省属企业按属地化原则报企业工商注册所在地设区市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初审。

(三)设区市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申请材料及证书原件进行审验,并组织专家进行严格初审,初审完成后汇总合格人员并出具初审意见函,将初审意见函、申请人的申请表(一份)报省建设厅执业资格注册中心,待省级评审结束后,原件退回申报企业,其余申报材料由设区市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分专业存档。

(四)省建设厅执业资格注册中心会同省建管局行业发展处及培训中心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审查完毕后,在山东省建设厅执业资格注册中心网站上公示结果,公示期间如有举报经核实后取消其申报资格。

(五)省建设厅执业资格注册中心会同省建管局行业发展处及培训中心组织专家对各市审查材料(含原件)进行抽查,对抽查材料合格率达不到90%的市,将令其重审该市全部申报材料。

四、培训测试工作

审核结果公示结束后,通过审核合格的人员应参加省建设厅统一组织的培训测试,经过培训测试合格人员方可获得山东省二级建造师临时执业证书。有关培训测试的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五、其它事项

(一)请各市建委(建设局)、建管局(处、办)组织专家严格审查,并由专家在申请表上签字,对所审材料负责。具有公务员身份的人员一律不得申报。

(二)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受理其山东省二级建造师临时执业证书申已取得二级建造师资格证书及临时注册证书的;重复注册的;申报中弄虚作假的;有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有《关于印发山东省二级建造师注册实施办法的通知》(鲁建发[2007]7号)规定不予注册情形之一的。

(三)申报人应当根据自身工程业绩情况,选择建筑工程、公路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市政公用工程、矿业工程、机电工程中的一个专业进行申请,工程业绩中本专业工程数量应占50%以上。根据建设部通知要求,港口、铁路、民航、通信四个专业不授予二级建造师临时执业证书,以上四专业项目经理持证人员不得申报山东省二级建造师临时执业证书。

(四)颁发的山东省二级建造师临时执业证书在省内按三级企业承包工程范围使用,可以作为招标投标、三级企业资质评审、个人资格管理的依据。

(五)省建设厅统一颁发山东省二级建造师临时执业证书,证书有效期至2012年2月28日。

(六)颁发山东省二级建造师临时执业证书工作原则上进行一次。

(七)各市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于组织专家初审前15天将初审工作方案报省建设厅执业资格注册中心,方案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专家名字、初审原则、要求等。初审期间,省建设厅执业资格注册中心会同省建管局行业发展处及培训中心对各市初审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各市初审结束后一周内将初审情况及申报材料报省建设厅执业资格注册中心。省建设厅执业资格注册中心会同省建管局行业发展处、省建管局培训中心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复查。

第3篇:二级建造师重点总结范文

为落实《赤峰市教育系统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犯罪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宁城县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实施方案》和《宁城县教育局“一个都不能少”班集体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及汐子镇总校工作安排,结合我校实际,开展“一个都不能少”为主题的班集体创建活动,特制订此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落实《宁城县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实施方案》精神及总校工作安排,实施“双线控辍”工作流程,坚持“依法控辍、管理控辍、教改控辍、情感控辍、扶贫控辍”工作途径,发挥班集体主阵地作用,突出“重点学段、重点时段和重点人群”工作重点,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从源头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二、工作目标:

打造不放弃、不嫌弃、不歧视、不疏忽的育人氛围,营造平等、和谐、友好、愉悦的育人环境,让每个孩子都能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努力做到在校学生一个都不能少。

三、具体内容

(一)加强师德师风教育。严禁教师歧视学习困难学生,无故体罚、变相体罚学困生,对学困生劝休劝退。对于散布违反国家政策法规和对学生不利言论、擅自办班或工作日参与有偿补课、收受家长财物等教职工师德负面现象,全体教师填写《教职工师德负面清单统计表》,教师都要面向全体、平等对人,用善良的目光欣赏学生,用向上的语言激励学生,用实际行动感化学生,用渊博的知识引导学生,真正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

(二)营造浓厚的班级氛围。各班召开主题班会,营造教师不放弃学生,学生不歧视和孤立同学的良好氛围,让“一个也不能少”成为班级目标,让“不离不弃、不掉队”成为每一位学生的誓言,打造有浓郁向心力、凝聚力、团结力的班集体。

(三)开展丰富的社团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班级每一名学生都要至少参与一项社团活动,特别是要为学困生开辟适合他们成长和发展的绿洲,让他们有信心、有兴趣在学校学习和生活。清除“唯分数”至上的思想,着眼学生的全面发展、特长发展,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为学生的兴趣、特长、多样发展开辟空间、搭建舞台。

(四)建立学困生帮扶机制。建立学习困难学生帮扶机制,班主任要分学科确定学困生名单,任课教师要制定学习困难生帮扶计划,定期开展谈心谈话、知识辅导,并纳入任课教师绩效考核。

(五)建立特殊学生关爱体系。残疾儿童、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单亲家庭子女、贫困生等特殊学生群体,是辍学高发人群。各班对重点关爱的学生要深入摸排筛查,要为这些学生建立档案,一生一案,跟踪管理。要建立关爱、帮扶体系,落实救助政策,班主任要及时掌握这些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难,让他们感受温暖,安心学习。

(六)转变家长的育人观念。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通过《给家长的一封信》、家长会等方式,宣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强化监护人法定责任意识,推动认真履行监护职责。灌输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转变个别家长读书无用论、升学无用论等观念,形成家校育人合力。

四、保障措施

(一)开展创建评选活动。每学年末开展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及时总结成绩,发现典型。

(二)创新质量评价体系。设立“一个不能少”优秀班集体创建特殊贡献奖,表彰激励在义务教育阶段无辍学学生工作突出的老师和班级。

(三)完善学生评价体系。实施《宁城县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以成长记录袋方式,记录学生发展过程,通过增值评价方式,监测学生学业发展轨迹。改变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四)落实贫困学生资助政策。将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低保家庭子女全部纳入各学段贫困学生享受资助政策范围,建立健全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不让每一名学生因贫失学辍学。

(五)落实双线控辍责任制。认真落实双线控辍责任制,规范双线控辍操作流程,与乡镇政府密切协作,及时向乡镇政府报告学生辍学情况,共同做好劝返复学工作。

(六)实施分级承包制度。实行校长负责制,建立学校班子成员包年级,班主任包班级、任课教师包学生的分级承包机制。

(七)建立追责问责机制。将控辍保学工作纳入学校考核体系,列为教师考核重要指标。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开展“一个都不能少”班集体创建活动,是宁城县教育局贯彻落实控辍保学工作要求,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一项重要内容,要高度重视。

第4篇:二级建造师重点总结范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2A-0021-02

我校实施和美教育,构建和谐校园的办学理念,是结合学校的发展历史和特色学科提炼出来的,将“和美”教育理念诠释为“和在自然,美在创造”。和美教育核心理念为“正心至和,励行尚美”,即要求我们端正心性,滋养心灵;勉励行为,求真尚美;和美做人,踏实做事;快乐体验,和谐成长。这一理念结合了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科学发展观及开拓创新的新课程价值观。

为了实施和美教育理念,我们着重从校园文化建设、教师队伍建设、课堂教学模式、德育培养四个方面来构建和谐校园:

一、构建“和美”管理理念下的校园文化建设

我校以校园环境为基础,坚持以“三和三美”为着眼点,匠心独运,着力营造诗意特色校园。学校充分发挥书法文化的积淀和辐射作用,大手笔改造校园环境,充分利用校园内的每一个角落、每一桩立柱、每一面墙壁的空间。我校在确定“和美”办学理念后,用传统文化提高校园品位,在环境建设上着眼于文化品位的提升,做到绿化赋情,美化蕴意,文化寓理。

首先是营造清新儒雅的环境氛围,开辟“和乐”园,书法长廊和艺术长廊,冬青黄菊环绕树木,使人赏心悦目之时,精神澄明。其次是增强翰墨飘香、浓郁厚重的文化气息,建设了与校园建筑风格和校园绿化基调形成鲜明对比而又和谐统一的传统文化景观区,入门的大理石雕刻“鸾翔凤集”,深涵“凤集人才济济”之意蕴。历代书法名作家的作品介绍长廊,让人如人文化银河,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艺术长廊、立柱上、教室过道两旁、楼梯间悬挂着的书法条幅,汇集古今中外名家名句,涵盖我国书法的各种字体,学生随时都能感受到中国汉字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学生所作一幅幅精美的书法作品,在稚嫩中透射着理想,在风骨中昭示着希望。

校园文化主题明确,理念、特色的一体化,环境开阔、大气,给人一种清新、自然之感,为师生提供一个优雅舒适的生活空间,一个弘扬个性发展的空间,一个关系和谐的心理空间。师生在优美的环境中愉悦身心,涌动热爱自然、热爱校园、热爱生活之情。

二、构建“和美”管理理念下的师资队伍“阶梯式”培养模式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证。为此我们做了阶梯式培养工作:

(一)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坚持“立足本校、加强自培、重在中青、形成梯队、塑造名师、辐射全体”的思路,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步伐,三年内将基本建成一支师德高尚、素质精良、结构优化的反思型、研究型教师队伍,造就一支善于管理、精于教育、勤政务实的复合型干部队伍。

(二)师资队伍建设途径。以北师大实验项目为抓手,以优师强校工程为契机,面向全体教师,突出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的培训。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着重抓如下工作:以“一种模式”打造师资,即抓实“课-研-训”一体化的教师自培模式;“两个强调”塑造师魂,即强调传承“和美真实”精神和强调职业道德;以“三个工程”铸造师能。

1.教师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计划。即教师根据具体情况,找到最近和最佳发展区,并制定出三年自我发展目标,明确发展方向。主要内容包括个人发展基础、发展目标与学校目标的相关性、实施目标的措施以及所需帮助等方面。学校建立教师成长档案,记录教师成长足迹。

2.强化校本研修,业务学习常态化。学校始终把校本学习培训作为教师学习提高的重要途径,并充分利用校内一切可利用的学习资源,以满足教师们的整体学习需求。教学研究点直指教学薄弱环节。例如,我校将学科研究重点定位于作文教学,并深挖作文教学问题的根本,商讨解决策略。在多次教研组研讨后,全体语文教师达成共识:必须提高学生阅读量,让学生喜欢阅读,使阅读成为学生的日常习惯。各语文教师为此做了一系列工作:在教研活动中推荐教师谈作文教学经验;各语文教师根据本班现状制定提升学生课外阅读量的计划,为学生开列近期推荐阅读的书目;受校区限制听研究课不便的情况下,开展年级作文课研讨,校行政领导聆听每一位语文教师的作文随堂课,给予中肯的指导评价。

3.实施名师和特长教师培养工程,提升教师的学历层次。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与教育教学相关专业的高一层次的学历进修,提倡教师具备硕士研究生班及以上学习经历。以多年坚持的循环磨课教研方式,引导和帮助教师提炼并形成独特教学风格、教学特长。总结骨干教师和名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经验、教学特色,编写《凤集教师风采录》。拟出台《凤集“和美”星级教师评选工作的实施方案》。设立德育、教学、管理、科研、教辅各类服务奖项,激励教师追求卓越和完美。

三、构建“和美”管理理念下的和悦特色课堂

在教学活动中,渗透“生本教育”的教学理念,打造“和悦课堂”,让人文精神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每位老师的教学潜能得以发挥,整体教学实力得以展现,促进课堂教学的和谐开展。通过各种途径,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和积极向上的激励环境,培养教学风格各异、和而不同的教师队伍。

(一)以生本课堂为切入点,更新教师教学观念。深化生本课堂理念,我们倡导“合作学习”,课堂中组织学生开展协作学习、探究学习,从而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主体精神,注重师生的平等交流与民主合作。学校要求改变教师传统的备“教”的备课形式,倡导开展以备“学”为主体的教学设计,从根本上变“授课”为“教学”。

(二)以课堂教学为基点,激活现代课堂教学研究。学校教师注重以“一二三四五六”的课堂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一是“一个理念”(学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教以博爱、启思、创新为先);二是“两个强化”(强化项目推进、强化学生主体);三是“三个全面”(全面听课、全面评课、全面促进);四是“四个了解”(了解课改动态、了解学生心理、了解学生差异、了解教学效果);五是“五个认真”(认真备课、认真辅导、认真批改、认真反思、认真总结);六是“六个优化”(优化教学目标、优化教育过程、优化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语言、优化教学评价、优化练习设计)。

通过以上有效措施形成生本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始终坚持“三项原则”:学得愉快,考得满意;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我们把教师课堂教学最常见的显性教学行为进行列举,并对以下每一个环节进行研究:如何指导学生做前置性学习;课堂中如何指导学生分小组自主学习;课堂中讨论的时机和方式,如何指导;课堂中在什么情况下需教师点拨小结;课堂中在什么情况下需组织合作学习,合作方式如何;课堂中如何提问有效,如何解

决生成的问题;给学生布置作业,布置什么样的作业有效;如何给不同的学生以激励,评价他们的学习;如何引导学生对课堂学习进行反思,进行哪些反思。

(三)以特色学科为重点,带动校本课程研发。我们学校的特色学科是写字学科,以此带动校本课程研发。

1.加强校本开发课程,保持特色。为顺应课程改革的新形势,我校《写字》校本教材已编写完成了一、二年级教学内容,我们将继续编写有本校特色的完整教程。学校将继续深入研究软笔隶书教学,立足于现有条件,挖掘和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努力将蕴藏于师生中的生活经验、特长爱好转化为课程资源。

2.精编“阵地刊物”。学校正在创编校刊《书志文化》,由写字教师和部分语文老师组成编辑组,校级领导组成审核组。以“总结书法教育经验、推动课程改革、服务素质教育”为宗旨,推动学校艺术书法教育工作的开展。

3.搭建多种平台,展示学生风采。我们将继续定期举办“百人书法大赛”系列活动和组织学生参加校外的书法比赛活动,定期展出学生优秀作业,从学生每天练习的作业中选出一部分在校园中展览。在全校开展“书法星级生”和“书法星级班”评比。

四、探寻和美教育理念下“和美德育”培养途径

“和美明德”就是在德育工作中,以发现美、欣赏美、传播美、创造美为核心,开展各类体验活动,把美作为一种手段.通过生活化的情景、主体性的参与,使美成为一个过程,让“美”成为最终的目标。学校坚持把德育研究放在首要位置,初步探索出了和美管理理念下的“自主选择―情感体验一评价激励一习惯养成”和美之星培养途径,即以主体性教育思想“和美”教育为指导,以尊重学生道德生活主体地位为前提,以教会学生自主选择、引导主动养成为特征,以培养学生现代公民基础素养为目标的道德教育新模式。

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德育的基础工程。学校在“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和美教育为核心、以活动体验为载体”德育理念的指导下,针对各自班情、生情、学情,抓好班级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和增强班级凝聚力。班级要有生命力就要有特色,走班级特色发展之路是现代班主任的必然选择。

为了丰富校园精神文化,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基础的工作是创建一个个具有特色的班集体。学校开展“班班创特色,班班有特色”的创建特色班级的活动,各班级从观念意识、行为活动、学习习惯、能力培养、才艺特长、心理健康等方面确定创建目标和内容,形成创建主题。如:行为规范特色班,学习才艺特色班,班级文化特色班等。以上特色班级可允许几个班级同时申报,申报班级需提供申报计划(目标、措施、成果展示、经验总结),学校根据班级提供的材料,结合平时检查汇总进行评比,并积极开展活动。学校根据申报表验收,正式任命特色班级。学校对特色班级进行授牌,颁发证书。对获得“示范班级”称号的班级,学校将进行定期复评。考评合格,继续保持荣誉称号,考评不合格,取消荣誉称号。

第5篇:二级建造师重点总结范文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市委九届六次全会和区委三届七次全会精神,坚定不移实施“十大工程”,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教育体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健全完善体制机制,为实现**教育体育事业大振兴、大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二、目标任务

围绕区委三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地实施“十大工程”。根据区委建设实力、繁荣、和谐的科学发展先行区的总体部署,在教育系统中实施以实现“四统、四化、三名”工作目标的“品牌塑造”工程,大力振兴**区教育体育事业。

三、方法步骤

整改落实阶段分为制定整改落实方案、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三个环节。

(一)制定整改方案,明确工作目标

根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分析检查阶段征求到的意见、建议,针对不适应、不符合、影响和制约我区教育体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党性党风党纪等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按照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制定整改落实方案。整改落实方案要做到“一公开、三明确、四涵盖”。“一公开”,就是指整改落实方案制定后,在**教体信息网上向党员、群众公布,接受社会监督。“三明确”是明确整改落实的目标、方式和时限要求;明确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和单位;明确具体措施,为整改取得实效提供依据和保障。“四涵盖”是完善建全教育管理体制;加大校建步伐,合理调整学校网点布局;加强干部及教师队伍建设,提高综合素质;找准学校发展定位,打造品牌特色学校等四个方面。局领导班子重点根据班子的分析检查报告,分类列出具体的整改项目,明确整改目标要求,落实整改任务,细化整改措施,广大党员干部要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十大工程”,积极建言献策,转变作风、改进工作。

(二)实施“品牌塑造”工程,突出实践特色

坚定不移实施“品牌塑造”工程,是做好整改落实阶段工作的有效载体,是实现**教育体育事业大振兴、大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建设科学发展先行区的现实选择,是提升各级干部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举措。

1、结合我区实际,着力建章立制,实现管理规范化

建立健全一系列教育竞争激励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职责,强化管理,促进竞争,逐步实现教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1)建立符合区情管理体制。要结合我区实际,健立健全与我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管理体制机制,理顺教育管理体制。同时实行区领导挂点帮促学校发展制度,每个副县级以上干部挂点1-2所学校,帮助学校解决现实困难与问题,督促、引导学校加快发展。

(2)确保教育经费落实到位。严格依法保障教育投入,确保教育经费“三个增长”,教育费附加全部用于教育事业。规范、简化教育经费使用审批的程序,加强经费的监督管理。

(3)设立全区教育发展基金。设立**区教育发展基金会,基金以区财政投入为主,同时接受社会各界捐资助学金。在乡镇和学校设立**区教育发展基金分会。基金主要用于学校建设、教师奖励、教学教研、困难学生帮扶。

(4)增设机构增加人员编制。在教体局内设机构新增挂纪检监察室、人事科、综治办、校建办的牌子,筹建区体校、区青少年活动中心。适量增配区教体局行政、事业编制,以加强和充实教体工作力量。

(5)建立优胜劣汰竞争机制。修订完善并严格执行《**区教师管理办法》,结合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实行教师聘任制,落实末位淘汰制,疏通不合格教师的出口。同时规范教师外借审批程序,严格限制教师外借。

(6)推进学校领导公推优选。出台《**区教育系统干部管理试行办法》,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坚持公推优选原则,由教育行政部门实行聘任制,严格实行目标考核与管理。

(7)加大学校综合治理力度。联合文化、卫生、环保、公安、工商、执法等部门定期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严厉打击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不法行为,为学生、教师营造一个安静、和谐、健康、安全的学习工作环境。

2、优化网点布局,加快校建步伐,实现硬件标准化

积极整合资源,调整学校布局,全面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城乡教育

的均衡和谐发展。

(1)规划均衡发展网点布局。编制全区教育发展规划以及学校网点布局规划,做到布局合理、资源优化,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2)出台学校自身发展规划。全区各中小学按照《南昌市城市普通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试行)》文件精神,围绕校园占地面积、校舍建筑面积、教学装备水平及教师配备数量等方面制定出台各自发展规划。

(3)推进标准化的学校建设。每年新建1-2所学校,改扩建2-3所学校。2009年学校建设重点:一是筹集2000万元,启动罗家新区九年一贯制学校和扬子洲学校小学部建设,申报南钢学校改扩建为南昌市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支持项目,加快京东学校二期建设;二是投入930万元抓好新世纪小学和豫东、南钢、江安学校扩建工程;三是加快推进区职校综合楼建设;四是筹集资金3000万元,继续改善学校软硬件设施,全力打造名师、名科、名校。

(4)逐步加强学校运动场馆建设。每年改善2-3所学校运动场馆建设,2009年完成罗家镇胡坊小学及青新小学运动场地建设。

(5)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完成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实现学校与互联网的连接,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今年重点加强新世纪小学、京东学校、文教路小学和铁路二小等学校的技术装备建设,打造省级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示范校。

(6)配套建设学校专业教室。每年着力配套建设部分学校专业教室,今年重点解决农村中小学专业教室严重不足的问题,逐步配齐中小学实验室、图书馆(室)及音乐、体育、美术、劳动技术、多媒体等专业教室,不断满足学校教学需要。

(7)加快学校必备设施更新。根据各学校实际需要,每年对学校校舍、破旧课桌椅、黑板、讲台、电脑、教学器材、教师办公桌等进行定期维修更新。

3、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实现师资优质化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我区教师整体素质,建设一支治学有方、管理有道的专家型学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为全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1)加大优秀教师引进力度。根据教育发展和各学校教学需要,每年定期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一批优秀教师,以充实我区师资力量。同时启动定期、不定期的学校领导和教师的交流,让更多的优秀校领导和教师走进相对薄弱的学校,带去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让更多“薄弱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走进“名校”,学习领悟“名校”的管理模式及“名师”教学方法,不断提升全区教育教学水平。

(2)落实提高教师待遇政策。出台**区教师绩效工资实施办法和**区教育系统教师医保补充规定,落实偏远地区农村教师津补贴,提高教师待遇。2009年投入1218万元,为每位教师每月增加工作津贴300元。

(3)健全教师奖励激励机制。重新修订《**区教育工作奖励办法(试行)》,奖励为我区教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及个人。特别是对在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和学科竞赛等方面获奖的优秀教师给予重奖。(部级5000元、省级3000元、市级2000元、区级1000元,在教育发展基金中列支)

(4)拓宽名师培训培养渠道。由学校拿出生均公用经费的5%,同时区财政按教师工资总额1.5%配套并在年初财政预算中予以保证。每年有计划地安排校长、教师定期培训及外出交流学习,不断提高校长的管理素质和教师的业务素质。

(5)开展三名工程评选表彰。制定区“三名”评选方案,原则上每两年在全区评选一批区级名师、名校(名校长)、名科,并对评为省、市、区“名师”(含学科带头人)的教师,评为“名校”的学校校长在获评期间每月给予一定的政府特殊津贴。其中省级每月奖励600元,市级每月奖励400元,区级每月奖励200元,连评连奖,但不重复计奖,且每届奖励省级享受三年,市区级享受两年。

(6)改革教师职称聘任制度。完善《区教育系统推荐聘任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积分测评细则》,打破教师职称聘任按教龄长短“论资排辈”的制度,对被评为国家和省级优秀教师,以及市、区两级“名师”等称号的教师在本校实行职称优先聘任。对引进特级教师、部级优秀教师及中青年骨干教师和高学历人才,优先解决用人编制。

(7)加强教研促进教学创新。加强区教研室建设,面向社会招聘配齐配足教研员。2009年6月将教研室搬迁至京东学校。继续在全区中小学校中开展“崛起杯”教学竞赛活动,浓郁我区教育教研氛围。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推进名科、名师的培育,每年新增2-5名在全市有影响力的教师,新增1-2门在全市有影响力的学科。

4、找准发展定位,推进一校一品,实现品牌特色化

特色就是效益,特色就是品牌,特色就是竞争力。集中精力,潜心研究,大胆实践,在科学管理、学科教学、特长培养、校园环境建设等方面创建自己独有的特色,改变传统的“百校一面”状况。

(1)推进人民满意素质教育。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优化课程结构,注重加强学校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教育,推动教师教学观念不断转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同时,筹建**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为全区素质教育发展搭建平台。

(2)培育学校办学特色品牌。出台《**区一校一品特色创建活动指导意见》,找准各校特色发展定位,按照“一校一品”、“一校一特色”的要求,全区每所学校均要结合实际打造至少一个特色或亮点。并在今年10月份举办学校办学特色展示周活动。

(3)提升非义务教育的品味。进一步巩固三所省级示范幼儿园办学条件,并以其为示范,引领带动提升全区学前教育水平。加快区职校综合大楼建设,在全省率先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着力建成一流的县区级职业教育中心。

(4)打造品牌效应示范学校。全面启动样板学校打造工作,率先将铁路二小、罗家镇胡坊小学、新才学校、扬子洲学校、京东学校及南钢学校等打造成区属示范学校,三年内力争全区建成3-5所全省一流标准的示范学校。

(三)完善体制机制,巩固活动成果

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充分运用学习调研、分析检查阶段的工作成果,建立健全保障和促进教育体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切实转变职能,要从提高服务科学发展的效能出发,对现有的规章制度进行认真梳理,做好规章制度的废、改、立工作,为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营造良好的政策制度环境。

四、相关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按照中央和省、市、区委的要求,充分认识到做好整改落实阶段工作的重要性,特别是要认识到实施“十大工程”是**区各项事业发展的战略核心。要全力以赴把时间、精力、智慧投入到推动“十大工程”上来,做到各项整改工作自觉围绕“十大工程”这个轴心来展开、延伸,使整改落实阶段真正取得实效。

(二)上下联动,稳妥推进。在制定整改方案和落实整改措施时要注意做到取信于民、先易后难、稳步推进,逐一制定和落实工作方案。同时,还要形成一批保证科学发展观长期发挥作用的制度。

第6篇:二级建造师重点总结范文

今年,在校领导、各职能部门领导和全系教职工的支持和帮助下,我自己有了很大的收获和提高,现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

我认真学习了党的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在两学一做专题教育活动中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反省,提高了认识,拓宽了眼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二、围绕重点工作、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改革求突破、质量监控更完善

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学》、《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实行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改革;继续实行和完善系领导和各教研室集体听课、反馈、跟踪制度。完善辅导员和授课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实行“一互动两促进三反馈”教学全过程监控的“123”工程,确保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二)学科专业建设稳推进,师资队伍建设显成效,智慧课程建设有进展

经过大家辛勤的工作,顺利完成土木工程专业学士学位授权指导评审工作;完成无机非金属材料本科专业的二次申报工作;工程造价本科专业开始招生,并成为学校向应用型转型试点专业。完成了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三个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和转型建设方案的制定工作。

1名教师升任教授职称,引进青年教师4名,其中,博士研究生1名。2名教师进行博士学位进修,2名教师进行硕士学位进修,进行了向应用型本科转型的调研,引进企业兼职教师2名,获省级二等奖1名;继续开展传帮带活动,有力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指导申报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项。申报《建筑材料》智慧课程建设。

(三)校企合作求内涵、基地建设上台阶、实践教学结硕果

多名老师参与公司的元葱碳煤基项目,参与了同煤集团的省级项目,参与省科技厅山西科技创新团队;共建建筑材料创新创业基地;完成了200万元的工程力学实验设备的招标工作、确定了实验室建设方案。并成功申报完成施工仿真实验室建设。新建1个校外实习基地,1个建筑材料创新创业基地。组织学生参加了全国的BIM毕业设计作品竞赛并获二等奖,BIM沙盘竞赛并获三等奖;获新型实用专利2项,学生也获一项新型实用专利。

(四)教科研工作待突破

教科研工作需要下大力气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力争有重大突破,是需要重点改进和提高的方面,本系今年立项校级课程2项,参与省级课题3项,结题省级课题1项;第二主编国家规划教材1部,部级论文5篇,发表省级论文9篇;国家新型实用专利2项;参与的多,缺乏层次上的突破,组建的科研团队需要有更多的交流机会,需采取更多的激励措施让更多的教师主持和参与教科研工作,不仅要在考核工作中加大科研成果比重,也要在日常工作中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三、党风廉政建设常抓不懈

第7篇:二级建造师重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保障机制 高校 师资队伍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的高等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高校迅速发展之际,高等教育需要适应新的发展形势,更新教育观念,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师资是高校最具核心竞争力的资源。人才强校、质量立校,师资队伍建设成为了决定性的因素,保持优质的师资队伍也成为大学人才人事工作的核心。

1 云南民族大学师资队伍的状况及特点

截止2010年11月,云南民族大学现有毕业于国内外156所高校的教职工1049人,其中少数民族教职工408人,占教职工总数的38.89%;学校师资队伍经过期间的规划和建设,师资队伍的规模、质量、结构等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并取得初步成效。

1.1 教师队伍根据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在规模上保持适度、合理的增长,结构上更加合理,保证了学校正常教学工作及管理的正常运转。近年来,随着我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抓引进,一方面抓培养,取得了显著成效。与“十・五”末期的2005年相比,专任教师由2005年560人增加到2010年的872人,增幅达55.71%(见表1)。45岁以下的专任教师约占专任教师总数的二分之一,中青年教师已成为我校教师队伍的主体。生师比基本保持稳定。师资队伍在规模、数量上保证了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

1.2 高学历教师比重稳步增长。截止到2010年11月,我校专任教师共872人,其士152人、硕士400人,分别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7.43%和45.87%,与“十一・五”末期的2005年相比,博士的增幅达533.33%,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专任教师比例由2005年的44.29%增加到现在的63.3%(表1)。整个教师队伍中高学历教师的比重得到稳步增长。

1.3 教师队伍职称结构得到极大的改善。教授人数由2005年的49人增加到现在的162人,增幅达230.61%,副教授人数由2005年的166人增加到现在的296人,增幅达78.31%,教授、副教授人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2.52%(表1)。通过发展,学校的综合竞争实力得到了充实和加强,办学水平、办学层次得到了提高。

1.4 人才质量明显提高。学校现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培养计划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1人,国家优秀教师4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才7人,“国贴”、“省突”、“省贴”教师25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高校学科带头5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254人

2 云南民族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的保障机制

师资队伍建设是一个相对的渐进过程,建设的目标和采取的措施与大学所处时代和社会背景及其自身所处发展阶段和办学特色有关。师资队伍建设一靠资源,二靠制度。资源短缺是每个大学面临的同样问题。好的制度可使资源得到有效合理的利用,从而克服资源短缺的不足。

总结分析云南民族大学近年来师资队伍建设取得的成绩,主要是得益于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中强化了以下几处方面的保障措施:

2.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统领发展。

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学校党委、行政始终贯彻人才强校战略,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把师资队伍建设置于根本性的地位,认真抓实。多年来,在校党委、校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学校致力于建设一支数量适度、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加强对师资队伍建设规律的研究,及时总结师资队伍建设的新经验和新方法,更新观念,以围绕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为中心,以引进、培养、用好高层次人才为主线,以培养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才、教学名师和学科带头人为重点,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为手段,以搭建人才发展环境为平台,全面推进师资队伍建设。

“十一・五”期间,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始终做好五个“坚持”:一是坚持与学校发展的目标定位相统一,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学校遵循“立足于培养,着眼于提高,有选择引进,激励现有人才活力”的方针,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二是坚持与学科建设的需求相适应,结合学校学科、专业规划,科学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发挥优势学科、强化特色学科、扶持潜力学科,促进师资队伍在各学科专业上的协调发展。三是坚持以人为本,为人才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发展的平台。学校通过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转变激励机制,让有才华的人有作为,让有贡献的人有发展,使优秀的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四是坚持德才兼备,业务与师德并重,教学科研兼顾,注重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五是坚持统筹兼顾,重点建设与整体推进相结合,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在数量、结构、质量的统一,注重师资队伍与其它队伍建设相结合,不断改善和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促进师资队伍的健康发展。

2.2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切实提高师资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

师德师风建设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多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和加强教师的思想素质教育工作,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通过加强理论学习,以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在教学中贯彻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的自觉性。制定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从政治思想、教态仪表、教学手段等方面规范教师的行为举止,保障师德师风建设体现在教学日常工作中;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把教师职业道德作为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晋升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同时,大力表彰和奖励在教书育人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促使广大教师切实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使广大教师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献身教育事业。优良的师德师风造就了名师,树立了典范,有力地保证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2.3 健全机制,完善制度,为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创造条件、搭建平台,确保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可持续发展。

“十一・五”期间,是我校实施跨越式发展的五年。为确保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健全机制,完善制度,为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围绕师资队伍建设,学校提出了“1234567”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了七个方面的工作:“1”是确立一个理念,即牢固树立“人才强校”理念,通过抓好师资队伍建设,从而确保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2”是发挥校、院两级职能,充分调动校、院两级的积极性,合力推进师资队伍建设。“3”是建设三支队伍,即建设一支高层次、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队伍,引领学校发展;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学名师队伍,支撑学校的发展;建设一支有发展后劲的教学科研骨干队伍,确保学校可持续发展。“4”是强化四项举措,即搞好组织和协调,优化师资队伍建设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大力实施人才建设工程,全面落实“人才强校”战略;深化改革,转变激励机制、调整分配结构,倾斜教学、科研队伍;业务建设和师德建设并重,实现“两手抓、两手硬”。“5”是体现五个优先,即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对师资队伍建设采取工作优先、政策优先、投入优先、分配优先、服务优先,全面提升教师的主体地位。“6”是实现六个到位,即确保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目标责任到位、政策措施到位、经费投入到位、服务管理到位,促进师资队伍又好又快发展。“7”是调理七个关系,即进一步调理人才强校、质量立校与特色兴校的关系;规模、结构与质量的关系;培养、使用与引进人才的关系;个人、团队与学科发展的关系;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关系;近期、中期与远景规划的关系以及师资队伍、管理队伍与服务保障队伍的关系,促进师资队伍实现了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回顾过去的五年,我校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和进步。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使我校师资队伍面临着严峻挑战:第一,与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民族大学的要求相比,我校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等有待进一步优化。第二,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高水平、高层次人才在学科之间的分布还不平衡、数量上还有不足。第三,与高等教育服务社会,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要求相比,我校师资队伍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方面还需进一步提高。因此,今后一段时间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是继续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现师资队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 开拓创新,突出特色,科学规制“十二.五”规划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和《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云南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在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指导下,按照《云南民族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要求,结合云南民族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状况,我校在充分调研、广泛征求学院意见的基础上,立足民大实际,结合学科特色,突出长远发展,科学编制了“十二.五”规划。

3.1 总体目标

今后五年,我校师资队伍建设要坚持扩规模、调结构、提质量、上水平、出效益的原则,稳定现有人才,激励优秀人才,培养拔尖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储备未来人才。按照学校办学规模的发展要求,经过五年的建设,到“十二・五”末期的2015年末,全校教职工达2000人左右,专任教师总量达1540人左右,使我校生师比控制在18:1以下,教学、科研和教学辅助人员占学校人员总数的70%以上;职称结构得到不断优化,在全校教师中,教授达300名左右,副教授480名左右,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占60%以上;教师中的学历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博士和硕士学历教师占全体教师的比例达到80%以上,其士450名左右,占专任教师30%左右。培养或引进部级高层次人才达10名以上,培养部级教学名师达3名左右,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数量达15名以上,省级教学名师达15名左右。

3.2 主要措施

3.2.1 深化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健全全员岗位履职考核制度,提高教师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根据上级有关部门要求,完善岗位设置和聘用工作,健全全员岗位履职考核制度,强化岗位聘后管理。分类确定各学院的教师编制和各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岗位职数,明确各类岗位职责,科学、严格和规范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及考核制度。努力创造一个激励与约束并存,竞争与合作协调的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

同时,充分发挥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的激励导向作用,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分配制度,向关键岗位、高层次人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成绩的人员倾斜,向教学、科研一线倾斜。建立健全优胜劣汰、有序竞争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全校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2.2 加大经费投入,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有力的经费保障。

要进一步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经费的投入,设立引进人才、教师培养等专项经费,确保师资队伍建设的经费需要。通过提供安家费、科研启动费、科研配套费、住房补贴等优惠政策,面向海内外引进一批学科带头人和高学历紧缺人才,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3.2.3 整合资源,促进学科间交流与融合,积极探索综合大学教师资源共享的新途径。

要通过学科调整等途径,跨学科、跨学院整合学术资源和教学资源,组建以项目为依托的科研团队和以学科、专业为依托的教学团队,争取以团队的力量竞争更大的科研项目,促进不同学科间的交流与融合,培养跨学科人才。进一步充实与平衡各学科、专业的教学力量,加强教学经验与信息的交流和共享。

3.2.4 以人为本,营造人才稳定和发展的良好环境氛围。

在全校范围要树立依靠教师办好学校的意识,建立尊重人才的风尚及和谐的人际关系,处理好引进人才和稳定人才的关系,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健康的学术气氛,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潜能,变人才拥有优势为人才产出优势。从鼓励人才、稳定队伍出发,重点奖励为学校事业发展和学科建设做出突出贡献、学术成果丰厚、教学科研业绩突出的教师,做到重贡献、重绩效、树典范,激励优秀中青年人才脱颖而出,以“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实现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3.2.5 实行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目标责任制,明确各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和责任。

各学院要根据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总体规划,结合本学院学科、专业实际,制定本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同时,学校建立各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目标考核体系,实施绩效评价和考核。通过学校与学院签订师资队伍建设责任书的形式,把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引进、师资培养等任务完成情况作为配置学院办学资源和干部晋升职务、职称的重要依据之一,充分发挥和调动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服务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武汉科技大学人事处2008年10月

第8篇:二级建造师重点总结范文

一、年教育十项建设工程

1.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年,我市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计划投资9700万元,其中市级投资4000万元,改扩建农村(山区)中小学30所,改造校舍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

2.义务教育统一规划和集中建设工程(未央区试点建设)。从年起,我市与未央区政府联合对未央区基础教育设施进行统一规划和集中建设。到年,计划投资3亿元,完成36所定点学校改造建设及50所学校远程教育系统建设,更新60所学校的教育实验设备。其中年计划投资14435万元,改造中小学18所。到2017年,完成100所中小学校的改造任务。

3.阎良区创建省级教育强区的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年,计划总投资4012万元,新建校舍24330平方米,改造校舍10000平方米,新建塑胶跑道和人造草皮57600平方米;年,全区规划定点小学全部改扩建到位,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全面完成。年,完成新布点小学、九年制学校建设,启动新布点高中建设。

4.莲湖区民族教育学校规划建设工程。莲湖区民族教育规划建设中学2所,小学4所,幼儿园1所。年,启动一期工程,总投资865万元,将市25中打造成为标准化高中,利用贡院门小学旧校址建设一所市一级标准的民族幼儿园。二期工程:一是按照一级标准打造鼓楼小学和洒金桥小学,二是加强合并后的贡院门小学建设,三是继续办好回民中学。

5.市启智学校建设工程。利用现有教育资源进行市启智学校建设。计划总投资1500万元。其中:投资800万元,新建3000平方米启智楼、2000平方米学生公寓和餐厅等后勤设施;投资200万元,对原有4000平方米教学楼、综合楼进行改建,设立康复中心;投资500万元购置康复、教学、后勤设备。启智学校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我市特殊教育体系,并将成为全省乃至西北地区的智障教育实验基地、资源中心、培训中心和教学研究中心。

6.市中小学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建设工程。基地在市102中学基础上建设,开展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德育教育、素质教育,承担军训﹑社会实践﹑课外活动﹑拓展训练和基础教育课改等活动。基地占地65亩,建筑总面积190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500名学生开展各类活动。年,拟建设5379平方米的第二综合楼公寓楼、7170平方米的餐厅报告厅、300米环道训练场,扩建检阅台和观礼台,建设6500平方米的拓展训练基地等。

7.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工程。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在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和旅游职业中专学校分别建设市职业教育电子类、机电类和旅游类公共实训基地,依托文理学院建设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依托教育电视台建设动漫设计制作实训基地。其中,职业教育电子类、机电类和旅游类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规划和分年度实施计划已基本确定。年,建设总面积9.924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亿元,计划于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8.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一期)建设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规划占地549亩(净地),总建筑面积23.99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5.9亿元。其中:一期建筑面积15.05万平方米,总投资3.42亿元;二期建筑面积8.94万平方米,总投资2.48亿元。

9.市教育科研大厦建设工程。为提升我市教育综合实力,建立教育支撑体系,启动建设“市教育科研大厦”。“大厦”将容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市学校后勤服务管理中心、市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市勤工俭学管理中心、教育电视台、市动漫设计制作实训基地等单位,占地12亩,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总投资约7000万元。

10.文理学院二期建设工程。市政府决定投入1.8亿元实施文理学院二期工程(第二教学楼)建设。该项目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主要功能包括教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目前已开工建设,计划年8月竣工交付使用。

二、年市推动教育发展八项改革措施

1.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交流与合作,完善制度,以调研检查为手段,以提高教师适应新课改能力、课堂教学、学分认定与管理为重点,充分发挥教育行政部门行政推动、教研部门专业引领以及学校的主体作用,努力探索不同区域、不同层次学校课程改革的新路子,使高中课改成为我市高中发展的关键点和突破口,成为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契机,成为促进高中教育再发展的强劲动力,建设一批在省内乃至在全国有影响、有特色的知名学校,树立、推出一批能走出、迈出省界的著名课改专家、校长和教师,形成鲜活的、有借鉴意义的课改及教学管理经验和一批有学术价值的课改研究成果。

2.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认真筹备实施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工作。

3.积极稳妥推进高中招生模式改革。通过局部试点,分步实施,努力促进生源均衡配置,不断降低择校生比例,逐步建立起以统一学业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为主要依据,以“差额投档、分批录取、扩大选择机会、多样化招生、网络支持、管理规范、社会有效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公平、公正、透明的高中招生模式。

4.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根据市场需求,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采取“订单教育”、“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强化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校校联合等新路子。

5.推进高中阶段教育结构调整和改革。保持普通高中适度规模,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教育资源。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努力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

6.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推行学校教职工岗位设置和全员聘任工作,进一步推进学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构建以高层次人才引进、教师公开招聘、专家队伍建设、名师工程培养为支撑的四位一体教师队伍建设体系。加强支教工作,建立区域内中小学教师转任交流机制,促进师资在城乡间和区域内的科学合理配置。

第9篇:二级建造师重点总结范文

一、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

市30中学地理位置优越,师资队伍相对年轻,生源相比有所不济,校园可利用面积有限,如何在知识经济时代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与兄弟名校齐头并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校全体教职员工讨论、争论最多的话题。经过全校自下而上的反复酝酿,并经校四届六次教代会通过,形成了我校发展的三大目标。即从现在起用三到五年时间力争创建成为省级精神文明校园、晋升省级重点中学,进而建成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型学校。学校领导领导班子建设目标是:艰苦创业、勤政廉洁、同心同德、追求卓越。在学校发展三大目标下又细分为行政管理目标(规范、和美)、教学管理目标(善学、求实、创新)、政教管理目标(耐心、严慈、引导)和后勤管理目标(热情、及时、到位)四项子目标。

二、切实建设一流的领导班子

首先,提升领导班子的学习力。坚持每周一次的中心组学习制度和学习心得交流制度。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活动中,我们班子集体集中学习和讨论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人民日报社论《在新的发展起点阔步前进》以及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等重要文件。通过学习使班子成员了明确认识,加深了理解,提高了领导班子成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坚持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利用暑期组织教职工集体学习,在保证学习时间的同时,学校对理论学习的内容做了细致的安排,《教师法》、《教育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精神、总书记关于"两个务必"的重要讲话、十四届四种全会公报等都是理论学习的重点内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核心的"三德"教育也都是学习的内容之一。为了使学习不流于形式,学校采取相应的检查措施,如:领导班子成员每人每年的学习笔记不得少于6000字,教职工的学习笔记将作为年度考核的一项主要内容。这些安排和措施有力的保证了理论学习的效果。

其次,提升领导班子的决策力。我们注重建立完善的领导班子内部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始终把民主集中制贯穿于工作决策的全过程,严格按照《市三十中学党总支议事规则》、《市三十中学行政议事规则》规定的程序议事、办事。主要是开好两个会和搞好一个调研。一是开好党总支会。一般情况下每月召开两次,遇有重大问题随时召开。在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对研究的事项进行补充和完善,进行集体决策,最后形成党总支工作决议。二是定期或不定期开好校长办公会及行干会。汇报工作,沟通情况,分配任务,查漏补缺,及时改进。一个调研是学校发展现状和职工工作现状调研。采用教师问卷和召开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座谈会的形式,采集信息,了解一线教师对学校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掌握第一手资料。本学期,完成了《学校岗位管理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第三,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注重团结协作。我校把"同心同德"确定为班子建设的首要目标,每一位班子成员都牢固地树立"一盘棋"意识,在认真抓好分管工作的同时,关心整体,心系全局,通力合作,明确个人分工,发挥个人最大优势,落实目标责任制。班子成员做到了日常工作经常碰头,交叉工作经常协商,重大问题反复研究。通过相互沟通,广聚群智,彼此提醒,汇融善道,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了从善如流、集思广益的民主作风,凝聚了力量,增进了团结,鼓舞了士气,增添了活力,确保了班子整体功能的发挥,从而有效提高了整个班子的运行效率。

第四、确立公仆和服务意识,领导班子的执行力有了很大提高。在工作中,我校领导班子成员坚持以教师和学生为本、以学校发展为根的工作理念,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甘当职工的勤务员。在职工婚丧嫁娶、生病住院等方面,学校主要领导都要亲自参加,给予关心和慰问。我校班子坚决贯彻执行市教育局和相关上级部门的通知、决定和指示,在招生、收费、基建等方面,不遗余力执行好政策,解释好政策,事事不拖延、不隐瞒、做到实实在在、明明白白。

第五、保持校务公开品牌形象,提升领导班子的廉洁力。我校曾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教育系统民主管理先进单位"称号,如何使校务公开工作再上新台阶,促进班子廉正建设,我校班子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积极发挥教代会的作用,有关学校发展和改革的重大问题一律提交教代会表决;二是丰富校务公开内容,凡是能公开的如职工教学论文获奖、职工月考勤统计表等细节工作都尽量创造条件公开。三是设立班子建设意见箱,全校师生员工对领导班子有任何意见和建议均可投入意见箱,形成对班子成员的有效监督。四是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青少年廉洁教育"活动。主要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座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精神,将诚信守法、廉洁奉公的有关内容纳入学校德育体系,认真宣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内容,通过"崇廉憎腐"教育,净化学生心灵,使其从小树立"崇尚廉洁、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三、建设一流的教师队伍

拥有一支勤奋敬业、博学多才的教师队伍是打造一流学校的前提和基础。我校采取的主要措施表现在:

(一)突出师德师风建设。一是将《陕西省教师行为八不准》和《教师行为规范》制成宣传栏在教学楼长期摆放,时刻提醒教师注意行为操守。二是在全校开展向优秀教师学习活动。组织一线教师到已故模范校长肖靖同志曾经工作过的户县振华中学参观学习,感受肖靖同志"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师德真谛。三是搞好对口支教工作。我校把对口支教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举措。今年10月份组织14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赴对口学校户县秦镇中学送教下乡,将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优秀课件与对口学校进行了交流,增进了友谊,感受到了新时代乡村教师淳朴、乐于奉献的崇高师德。四是开展师德师风大讨论和演讲活动。每一位教师都参加讨论和写出心得体会,共评选出6篇征文在全校展出。在教师节,我们组织别开生面的庆祝活动并进行师德主题演讲,各个学科都选派教师参加,讴歌和弘扬了"红烛"精神,展示了我校在师德师风建设中所取得的成效。高二年级组长曾月琳同志的《重师德建设,促年级组工作》工作论文在西安市"师德论坛"上作了大会交流。

(二)实行局部优化组合。将业务水平一般、能力不强的教师调离教学一线,同时加大外聘教师的力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立教师激励制度,探索实施评聘合一,绩效挂钩。05年我校高考升学率比前年翻了一番,获新城区教学质量一等奖。

(三)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新老教师结对子,发挥老教师"传帮带"的作用,新教师一到学校,由老教师讲示范课,然后按学科自愿结成帮教对子。从备课、讲课批改作业到课外辅导等各个教学的基本环节,全由中老教师进行辅导帮助。除了新老教师"结对子"外,我校还加强教学管理,组织了听课小组,主要由校领导和专家组教师组成,对全校新教师进行听课评比,提高了新教师的教学水平。

(四)发挥党员教师的带头作用。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东风,我校通过党员示范课、党员示范班、党员示范年级的展示活动,进一步在校内树立党员教师模范典型,通过"党员师德风尚"演讲活动弘扬我校党员教师的先进形象,这些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

(五)学习外地先进教育教学经验。我校在教育经费相当紧张的情况下,先后选派各学科教学骨干共15名教师到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西安户县、铜川耀州等中学进行教育教学考察。洋思中学的"四分钟教学法"、"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和"年级管理承包制"等教育教学理念为我校教育教学发展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目前,我校正在交流研讨洋思中学教育教学经验,以便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结合实际,以热爱学生为先导,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六)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我们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学习活动,加强师德和法制教育。先后为语文组、英语组牵线搭桥,到西铁一中去听名师的观摩课,领略名师风采,聆听名师教学箴言,以人之长补己之短;聘请市教研室的教研员来我校听课、评课,开展讲座,进行调研,给教师最直接、最精当的指导,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提供服务。学校现教中心组织专业计算机老师对教师进行全员微机培训,共18次,约543人次,分教师和行政人员两个班进行。使全体教师掌握基本的微机操作规程,能熟练进行文字处理和文件编辑,会运用一种软件制作课件,为熟练进行多媒体教学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基础。

加强教师专业培训,使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尝试建立科学、规范的师德评估和管理制度,执行学生评议教师制度,并将评议结果纳入全员量化考核和职称评定的管理系列。在结构工资中设立师德工作奖,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

四、奋斗一流的工作业绩

我校三大目标的实现,关键在务实、创新,打造自己的品牌。我们的方法是:

(一)综合管理工作常抓不懈。学校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使管理工作在常规化、制度化、规范化下进行。为此,我们重点制定了各处室和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班主任工作职责,进一步明确了责任,做到了有的放矢。

进一步抓好学习型学校创建活动。我校被市总工会确定为全市教育系统"创建学习型组织"首批试点单位后,我校以创建学习型组处入手,把创建学习型组织同创建文明处(室)活动结合起来,从而使创建学习型学校活动落到实处。抓好一支队伍,建立以年级组长、党支部书记、班主任为核心的创建文明骨干队伍。强调团队意识,让教师在合作与互助中自主发展,共同提高;构建学习网络,创建学习型组处、支部、年级,形成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氛围;构建发展型培训机制,鼓励教师自我超越,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激发教师内在的发展潜能和动力,引领教师不断走向新的起点,迈向成功,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在今年10月份市委召开的全市创建学习型城市工作推进会上,我校的创建学习型学校工作汇报材料和宣传光盘被确定为大会交流材料,市上领导给予了积极评价。

不断推进管理工作进程。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整改提高阶段,学校在每个党支部制定整改方案的同时,每个行政处室也制定出本处室整改方案,涉及整改目标共四大类二十九条。在党员个人、党支部、各处室制定整改方案的基础上,最终形成我校先进性教育整改方案,涉及整改目标共五大类三十五条。

(二)狠抓学生管理工作,将先进的校园文化融于有效的德育管理之中。在新学期伊始,我校召开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讨会",并以此为契机,认真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我校通过一系列精心组织的活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理想教育、成年教育等,办好学生广播站、办好学生校刊校报、办好学校的宣传橱窗,成立文艺类社团、体育类社团、学科类社团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我校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将学生养成教育作为突破点,通过"克服陋习讲文明,自强素质树新风"活动,有效改善了学风。

切实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亲子关系、家校关系出发,以互动方式和家长学校形式,解决矛盾,释放、舒缓压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宽松、健康的心理氛围,让每一个人都发挥最大的能量,获得成功,让每一个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

充分、合理利用德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社区等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及志愿者服务等教育活动,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诸如爱国主义、环保、安全、团结合作、奉献等多方面教育。9月份组织高二和初二学生赴市教育军训基地接受军体锻炼,10月份参加市直属单位军体操比赛获得二等奖。作为省级艺术特色学校,我校学生多次获省市各级各类文艺活动多项大奖。近期捷报频传,市教育局文艺调演一等奖;市首届中小学健美操比赛中学组获得一、二等奖,团体总分第三名的好成绩。

在坚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我校从活动到机制,从方法到模式,从系列到系统,创新务实,形成了"五个结合":一是爱国主义教育与各项重大活动相结合,促进学生热爱祖国和中华民族崇高精神的形成;二是爱国主义教育与课堂教学渠道相结合,使优秀的人文内涵"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到学生的心田;三是爱国主义教育与校园文化相结合,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提升爱国情操;四是爱国主义教育与社会实践、社会关注的热点相结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卓越人才;五是爱国主义教育与学生自主发展、卓越发展相结合,为学生卓越发展提供平台。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学校如火如荼地展开,极大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三)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为教学打下坚实基础。由学校教务处负责规划全校教研工作,各学科组于本学期初均向学校提交了课题计划和实施方案。经过不懈努力,我校教研课题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高中地理选修课《环境教育》和历史选修课校本教材已于近期编写完成,即将付梓;《新教材教法探讨》、《资源与学案评价体系探讨》已出版;体音美教研组承担的部级音乐和艺术研究课题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抓好常规教学管理,是教研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我们组织开展大型的以课堂教学五环节为主要内容的检查评比活动,本学期先后组织开展两次。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听课45节,搞公开教学4次,主讲人达50人次之多,每次都进行了说课、评课,有记录,有总结,并将有关情况存入教研活动档案,这就使广大教师真正重视常规教学,推动了教研工作向纵深发展。

五、重视精神文明校园的创建。

(一)根据情况及时调整创建省级文明校园领导小组,成立了由党总支书记秦健为组长、三位校长任副组长、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领导机构,并制定出台了《西安市第三十中学创建省级文明学校规划》,进一步明确了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形成了人人参与的工作机制。同时利用各种媒介、抓住各种机会反复宣传创建工作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使广大干部群众树立了较强的创建意识。

(二)把开展创建学习型学校活动作为创建省级文明校园的主要内容来抓。为在全校形成浓郁的创建氛围和扎实的创建行动,学校六次教代会全票通过了《西安市第三十中学关于创建学习型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决议》。创建学习型学校的目标是:建立终身教育的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健全学习型组织系统,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增强教师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

六、后勤服务热情、到位。

1.能按要求认真编报年度经费预算,不随意变更标准,严格执行市政府《预算外资金管理条例》,认真实行"收支两条线",认真履行报批手续,严格执行《西安市教育财会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年初预算确定的专项资金项目,专款专用。

2.以创卫工作促进校园改造步伐。每个班级都划分了卫生区,坚持每日两扫制度,由专人对打扫结果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纳入班级量化考核。在学校正在改建的条件下,总务处租购花木,组合花塔,美化学校。每学期开学,学校都要求各个班级对本班的教室进行布置,做到整洁优美、富有班级特色和浓郁的文化气息。不仅如此,学校还雇请了4名保洁员对教学区的卫生进行不间断的保洁,以维护环境卫生的持续整洁。

七、实行安全工作一票否决。

(一)学校非常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学校领导亲自挂帅,担任校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组长,抽调专人负责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在安排好传达人员的同时,专门成立了校卫队,购置制服和用具,设立值班室,安装了专门的值班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二)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点。本学期,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起草了《关于开展学校消防安全大检查的实施意见》、《关于学校安全综合治理宣传活动月活动实施方案》、《关于建立学校安全工作领导机构报告》等文件,学校多次开会研究部署安全工作。加大了宣传力度,在校园内醒目的地方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办理了有关安全知识的板报,对广大师生进行宣传教育。反复排查校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重申了值班纪律,严格了门禁制度,切实保证学校师生的安全。

(三).我校在师生健康保健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学校在教学用房比较紧张的情况下,腾出两间房子做为校卫生室,选派责任心强、有医务工作经验的老师在培训后担任校医,负责师生的日常卫生保健和学校的计划生育工作。学校采取墙报、专栏、讲座等形式,加强对疾病预防知识的宣传,尤其有针对性的教育学生学会对多发病、常见病的预防,并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教育,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

(四)学校坚持每年为师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对在检查中发现问题的,通知本人或家长及时进行治疗。除了正常的体检,还积极联系为女教工进行专项体检。学校计划生育工作形成一把手负总责,领导小组成员齐抓共管的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工作格局,努力转变计生工作理念,改进工作方法,规范程序,加强管理,完善设施,热情服务,明确责任。学校在教职工中大力宣传计划生育政策,鼓励晚婚优育,做到无早婚、早育和计划外生育,模范地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实现了计划生育率和节育率100%。

以上是我校在创建精神文明建设和宣传工作上一些做法。今后我校建设和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大力推进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和完善教职工聘任制;积极稳妥地推进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为学校早日实现三大办学目标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和服务;加大学校硬件和软件建设步伐,力争操场改造工程启动、新建一座带多媒体的地理教室、建立30中学网站、推进无纸化办公的进程。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