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二级建造师培训总结范文

二级建造师培训总结精选(九篇)

二级建造师培训总结

第1篇:二级建造师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干部教育;专业培训师;角色定位;技能规范

【中图分类号】D261.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码号】1674―0351(2015)03―0127―05

人才队伍建设是干部院校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提高办学水平、增强办学实力的根本。不断探索建设适应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需要、适合学院事业发展的特色人才队伍是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实施“人才强院”战略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学院在建设一支敬业精神强、专业水平高、创新能力突出的干部教育专业培训师队伍(以下简称专业培训师)方面做了许多工作,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打造专业培训师队伍的重要意义

专业培训师是指具有一定资历、培训设计策划能力、培训项目设计能力、培训组织管理能力、教学及研究实施能力、培训评估和培训保障能力,并承担学院培训班次管理工作的专业技术与管理人员。目前,干部教育专业培训师工作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但是,这项工作的开展,对于推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创新发展,构建先进的干部教育培训管理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打造专业培训师队伍是推动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的重要尝试

专业培训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就是要探索构建将项目管理、流程管理与职能管理有效结合的干部教育培训组织结构,同时培养培训管理的专业人才。这种组织结构涵盖培训设计、培训管理、培训保障及培训评估四个环节,彰显专业培训师工作的综合性、实效性、科学性和针对性,综合体现教育培训的目标规划、课程设置、方式选择、过程控制、保障落实、效果评估等。这项工作的开展,既是创建名牌学院,不断提升办学水平的创新性工作,也是推动教育培训改革的重要尝试。

(二)打造专业培训师是提升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抓手

干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遵循干部学习规律,还要遵循干部成长规律;不仅涉及训前的需要调研、训中的教学实施,还涉及训后的跟踪服务;不仅要提高干部的思想水平,还要提升干部的执政能力。这就要求在培训中做到及时调研、创新设计、悉心实施、科学评估,努力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科学发展。但是,目前的干部教育培训中,理论和实践的脱节明显,一些教育培训主要是理论者在阐述相关理论和论证理论,忽视了实践者的参与性,特别是忽视了理论对实践的实际应用性和适用性,导致理论的应用性不强,使实践者对相关理论失去信心。因此,在培训中应根据干部的特点,综合运用讲授式、研究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教学方式。这对培训开发者、设计者、教师与组织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打造专业培训师有助于打破培训组织的分割模式,实现培训开发、设计与组织管理互融互通,紧密结合,形成一个平台。这样就能充分地了解和把握培训设计和目标,更好发挥教学引导、组织、催化作用,不断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科学发展。

(三)打造专业培训师是提升培训组织管理专业化水平的内在要求

干部教育培训的专业性主要体现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理论方面涉及到成人学习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终生学习理论。实践方面涉及到培训需求多元、培训内容广泛、培训方式多样。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者不仅要熟悉管理方面的知识,还要具备突出的组织、协调和创新能力。因此,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培训组织管理人员是适应干部教育培训发展的新趋势、新变化的迫切需要。打造专业培训师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内在要求。按照申报条件、岗位要求、申报与评聘及管理与考核等一整套制度要求,通过几年的发展,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最终建立一支数量适中、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专业培训师队伍。

(四)打造专业培训师是创建名牌学院、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举措

打造名牌干部学院,对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名牌干部学院不仅要求管理队伍精干高效,师资队伍敬业专业,保障队伍稳定熟练,而且还要求培训师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以增加培训能力,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在提升办学水平方面,专业培训师作为全程参与培训设计、实施、管理以及培训效果评估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在整个培训中,结合不同培训项目特点,可以重点就培训需求适配度、课程设计科学性、师资选配合理性、教学内容满意度、教学方法有效性、教学组织有序性、学风校风良好度以及培训对干部能力素养提高的帮助程度等方面,来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培训工作,提升办学水平,增强办学实力。

二、专业培训师的专业要求

(一)专业培训师的角色定位

从2012年开始,围绕建设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名牌学院的战略目标,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不断提升管理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培养打造高端的培训策划师、培训组织师。中国延安干部学院《2013―2017年建设和发展规划》提出按照培训管理专业化要求,选拔培养一批熟练掌握培训管理工作方法、实践经验丰富、组织协调能力强的专业培训师队伍。《关于建设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名牌学院的若干意见》指出,稳步实施专业培训师队伍建设工程,使专业培训师成为培训项目的策划者、项目实施的组织者,建立专业培训师层级评定标准、考核激励机制和退出机制,促进专业培训师队伍科学发展。

在我国,培训师这一概念来自企业培训,2002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了《企业培训师国家职业标准》,这标志着培训师作为一种新兴职业在我国出现。对于干部教育领域专业培训师的界定,要突破企业培训师的局限,重点关注专业培训师所体现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职责。《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中指出,“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理论研究,不断深化对干部成长规律和干部教育培训规律的认识。建立理论研究交流平台。推动干部教育学学科建设” 。未来干部教育有望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而专业培训师的定位则从属于干部教育专业。专业培训师是干部教育培训项目的设计者、培训的协调者、学习的推动者、绩效的监督者。它的重要作用集中体现为以下三方面:一是在教学的各个单元间要起到“承上启下”的“导学”作用;二是在培训的各个环节中要起到“穿针引线”的“催化”作用;三是在管理的各个空白处起到“查遗补缺”的“联缀”作用。兼具设计师、管理师、催化师和评估师等四个方面的职责,具体如图1所示:

(二)专业培训师的胜任力模型

胜任力模型是对组织或培训机构中的某一个职位,依据其职责要求所提出的能力支持要素的集中表示。它指明了从事本职位的人需要具备什么能力,才能良好地完成该职位职责的需要,是从事本职位人员自我能力开发和学习的指示器。

下面以国内外有关培训师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培训工作实际,引入项目管理的理念,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对专业培训师胜任力进行综合分析。在横向维度,按照项目开发、设计、管理等工作环节做分析;在纵向维度,按照助理培训师、培训师和高级培训师三个层级做分析,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专业培训师胜任力模型。具体如图2所示:

这个结构模型体现了干部教育专业培训师高效完成工作的胜任力特征,即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较强的语言表达和文字组织能力;有一定的研究水平,掌握干部教育现代培训理念和方法;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掌握需求分析、项目设计、项目实施、培训质量评估等环节的基本原理及方法、技巧;能够胜任教学设计、项目管理、培训组织管理工作,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助理培训师、培训师和高级培训师所应具备专业知识与技能包括:设计规划能力,通过培训需求调研,制定培训项目计划方案;课程方案研发能力,根据培训项目计划方案,确定课程模块,建构课程体系,设计课程内容,拟定培训形式;教师资源维护能力,具有良好的沟通、合作与开发能力,熟悉培训领域相关教师的专业背景、研究方向及授课水平,并能够为培训项目的开展提供师资保障;流程组织管理能力,通过培训组织管理流程,做到管理的规范、细致、准确,并能在培训项目运行中发挥催化、引导的作用,确保各项学习培训任务有序进行;跟踪评估能力,及时跟进培训项目的运行,提出评估报告,根据评估报告能够独立完成项目改进与优化方案;成本控制能力,根据培训项目方案,制定培训预算与决算方案,对项目执行过程中预算使用状况的把握和测算,并根据使用状况及时调整和控制;自身建设能力,不断学习、研究当前国际、国内先进的培训理念、方法,并能够结合培训项目实际适时应用。

(三)专业培训师的技能规范

按照助理培训师、培训师、高级培训师三个层级所承担的工作职责、工作任务与绩效标准、所需专业知识与技能等要求,确定所需技能要求。三个层级技能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的涵盖低级别的技能要求。

助理培训师的技能规范包括规划设计、培训管理、培训组织、训后评估4项工作;培训师和高级培训师的技能规范包括规划设计、课程研发、师资维护、培训组织、训后评估及职业培训六项工作。

作为助理培训师,在培训设计方面要能够独立开展培训需求调研,可以将培训需求与课程有效对接,并设计主题单一的培训日程。在培训管理方面,能够与相关部门进行有效沟通;在学员学习平立创建班级,能在学员学习平台上熟练进行学员分组、学员信息的导入工作;能设计、制作培训班教学手册;能检查培训班开班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及工作状态。在培训组织方面,能够指导班委工作,开展入学动员,能进行教学设计说明;能全程参与教学活动,开展课前导入、课后总结,能策划和组织学员论坛和分组研讨;能策划和指导班委会组织学员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公益活动;并能开展培训质量评估。在训后评估方面,能够全面分析总结培训班情况,能评估培训效果,完善和改进培训项目;能够编制各类培训班次信息记录档案,在此基础上完成统计、生成培训数据。

作为培训师,在规划设计方面,要熟悉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发展趋势与要求,能设计与培训项目相关课程并独立设计培训项目及培训日程。在课程方案研发方面,能设计现场教学课程,构建与现场教学点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对课程基本内容有一定的描述并能独立开发并讲授现场专题课。在师资维护方面,能开发培训项目需要的师资并熟悉相关师资学术背景、授课水平,为培训项目提供师资保障。在培训组织方面,能开展课前引导、教学催化及课后总结,建立、完善与培训项目相对应的组织流程,建立、完善与培训组织流程相适应的管理程序,能够运用基本的研讨工具与方法。在训后评估方面,能对培训内容进行判断,评估培训内容是否有错误或异常,就教师的授课方法与技巧提出建议,开展培训质量评估并编制评估报告,合理控制培训节奏。在职业培训方面,能对初级专业培训师进行培训,并能编制初级专业培训师的培训计划和培训大纲。

作为高级培训师,在规划设计方面,能够把握国际、国内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发展趋势及前沿动态,编制各类培训项目与培训计划。在课程研发方面,能利用已有课程模块和新的培训需求,设计全新教学模块,独立开发并讲授课堂课。在师资维护方面,能为培训项目提供优质师资保障,熟悉课程相关领域学术队伍状况,为师资库的拓展提供优质师资。在培训组织方面,能编写、完善培训组织管理相关制度和配套的培训组织流程,熟练开展课前教学引导、课中的教学催化及课后的总结与提升,熟练运用研讨工具及方法。在训后评估方面,能利用前后培训评估记录,分析和判断影响培训效果的关键因素,把握培训需求并根据培训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培训计划,就教师的课程内容、基本观点、授课技巧、方法等提出改进建议,改进与优化培训项目。在职业培训方面,能培训、指导助理培训师、培训师,编制培训师的培训讲义,为其他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相关教育培训工作提供指导。

三、专业培训师队伍建设与管理

目前,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域,专业培训师队伍建设管理尚存在体制性困难和操作性问题。 一是缺乏统一的培训师标准;二是没有培训师资格认定机构;三是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等存在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人员和事业编制人员两类人员,专业培训师属于哪种职业类型和职称系列,还没有明文规定;四是在实际操作中与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人员的有关法规条例可能存在衔接上的困难,要解决这些问题,做出相应制度设计。因此,根据国家人事部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和学院工作实际,为提升管理队伍的结构层次,提高开放办学的核心竞争力,营造教学相长、学学相长、教教相长的良好学风,培养和造就一支精干、高效、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培训师队伍,建议为专业培训师设置专门的职称系列,从参公人员和事业编制管理人员中选拔,设立助理培训师、培训师和高级培训师三个层级,实行评聘分离的管理体制,并建立以下三个机制来加强专业培训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

(一)专业培训师的评聘机制

专业培训师主要承担培训需求调研、培训项目的设计、组织、实施和考核评估等工作。按照事业单位岗位分类管理办法,专业培训师宜作为特设岗位加以管理,不受原有职务级别的影响,不占用专业技术岗位比例。在岗位设置上,坚持科学合理、职能高效的原则,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在岗位聘用上,按照个人申请、资格审查、等级评定、内部公示、专业培训师工作领导小组决定等选聘程序,实行资格认证、公开竞聘、择优聘用。在岗位管理上,按照学院院管干部有关规定和权限,坚持身份管理和岗位管理相结合办法,实行职级控制和数量比例控制,积极鼓励相关人员一岗多能。

(二)专业培训师的考核机制

专业培训师的考核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着重从态度、能力、业绩三方面进行考核。态度考核主要看提供培训资料是否及时、教学准备是否充分、工作状态是否热情等。能力考核主要看科研水平、培训项目开发能力、把握学员需求及成长规律等。业绩考核主要看学员、教员的评价、完成项目情况等。按照全面、客观、系统的原则进行考核,坚持一项目一考核,一人一考核,培训质量考核由学院与培训方共同实施,建立淘汰制度,根据考评结果,执行职业岗位退出政策。

(三)专业培训师的激励机制

专业培训师既要做好本职工作,又要做好培训管理工作,还要接受培训效果的考核。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鼓励学院所有在职人员都能够成为培训师队伍中的一员。在能力等级、岗位职责、资格条件、薪酬福利、考核细则等方面,加大建设力度、完善配套制度;加大选拔、培养、使用力度,实行动态管理。在晋级上,设立高级、中级和初级三个层级的培训师职级,按照职务、职称、管理绩效、学术成就、市场“身价”等因素,给培训师定职定级定岗,鼓励有真才实学的脱颖而出。在待遇上,实行项目报酬制度,能者多劳,劳者多得。严格考核制度,实行三年一聘;建立奖励评先制度,按年度和聘期对培训师进行考评,定期评选表彰优秀专业培训师。在考核中未能达到规定要求的则要退出。

四、推进专业培训师工作的实施路径

(一)加强专业培训师制度体系建设

为健全和完善干部教育专业培训师制度体系建设,学院制定了《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干部教育专业培训师管理办法》,其中涵盖了专业培训师评聘、考核与管理、专业培训师职业技能规范等相关内容,围绕专业培训师的申报条件、基本能力、职业技能、申报与评聘、培养与使用、管理与考核、工作量核算办法以及工作流程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形成了学院专业培训师队伍建设与管理的制度,为进一步推进这项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根据专业培训师管理办法与技能规范等相关制度,结合学院培训组织管理工作的实际,按照培训组织管理与项目设计两个方向,通过个人申报、“专业培训师办公室”资格审查、“专业培训师领导小组”评选,聘用了学院首批助理培训师、培训师和高级培训师。

(二)强化专业培训师内训活动的力度

不断提高培训师的理论素养和能力水平,是打造专业培训师的必备条件。一是围绕专业培训师的基本要求、培养方向、价值理念进行系统的培训。二是重点对部分课堂讲授课的催化引导演练等内容进行专题讲授和具体操练。三是不断加大对专业培训师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严格专业培训师工作流程、技能规范,推动专业培训师工作的规范、高效。四是建立规范、统一的专业培训师考核档案及培训档案。

(三)加快专业培训师工作标准的建立

推进专业培训师工作标准的建立,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一些培训班次开展试点工作,要在规范流程、细化环节、强化理论素养、凸显技术含量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扩大班次试点规模,以点带面、典型示范,逐步探索建立标准化工作流程与专业职能。其次,要以“专业培训师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首批选聘的专业培训师为主体,通过认真研讨、总结经验,最终要形成体现学院特色、具有一定指导性和前瞻性的专业培训师的管理制度与学院标准,并将相关标准规范印制成符合培训组织管理的简要操作手册。

参考文献:

[1]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培训师职业标准(试行)[Z].2004年10月.

[2]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彭剑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第2篇:二级建造师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人力资源制造业人才培训

一、上海电气人力资源基本状况

上海电气集团共有企业387家,其中资产管理公司277家、有限公司103家,总公司下属7家。

集团共有职工114709名,其中,在岗职工为74584名。所属企业中,资产管理公司拥有职工68211名,其中32899名职工在岗;有限公司拥有职工45467名,其中40654名职工在岗。

在岗职工中,有专业技术人员共18221名,占职工总数的24.43%;有技术工人35535人,其中技能人才33139名,占职工总数的44.43%。根据电气集团人力资源分类统计表,在岗劳务工用工总数13480人。集团在岗职工中,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学位职工1277名。占专业技术人员的7%,占在岗职工的1.7%,职工的学历学位层次有待进一步提高。集团共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938名,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10.6%,占在岗职工的2.6%。集团共有高级技师202名,技师1685名,两者分别占技术型人才的0.6%和5.1%,占在岗职工的0.3%和2.3%,技师、高级技师占技术型人才比例为5.7%,占技术工人比例为5.3%,占工人(含劳务工14066人)比例为3.8%。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型人才比例为24.4%,占技术工人比例为22.74%。

在职工教育培训投入方面,2006年。上海电气职工教育培训投入3501.6万元,在岗职工人均469.5元,其中,技能人才教育培训总投入1049.8万元。技能人才人均316.8元。技能人才培训占总投入比例为30%。有限公司职工教育培训投人2313.5万元,人均投入569.1元,其中技能人才投入566.1万元,技能人才人均276.8元。有限公司技能人才培训占总投入比例为24.5%。

同时根据调查,45%的职工在过去一年中参加了企业组织的培训。但有77.5%的职工表示过去一年中没有参加过企业外的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群体中有52.5%的职工表示过去一年中没有参加过企业组织的培训,有26.7%的职工表示过去一年没有参加过企业外的培训。35岁以下本科以上学历群体中38.2%的职工表示过去一年中没有参加过企业组织的培训,其中有65.20%的职工表示过去一年没有参加过企业外的培训。企业高层领导中23.1%的人员表示过去一年中没有参加过企业组织的培训。68.5%的人员表示过去一年中没有参加过企业外的培训。

综合上述情况可见,上海电气集团已经拥有一支专业配套、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的人才队伍。近三年来。职工队伍建设态势良好。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占在岗职工比例在2004年、2005年、2006年分别为1.87%、2.17%、2.28%,高技能人才占技术工人比例在2004年、2005年、2006年分别为7.68%、8.8,%、10.03%,呈现上升趋势。

二、上海电气人力资源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级技能人才在总量、结构和素质上还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根据2006年西门子年度报表,2006年西门子共有员工474900名。其中173000人(36.42%)的员工具有本科学历。2006年,西门子在世界范围内新雇佣了75200位员工,其中36%具有本科学历,在拥有大学本科学历的新员工中,有60%是科学家职务或者是工程师。西门子公司高级技术工人占技术工人总数的30%以上。而上海电气高级技能人才从质量到数量都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技师、高级技师人数偏少;二是学历结构上偏低;三是高技能人才年龄偏大;四是劳务工技能等级低。缺乏相应的培训。

2、高端、紧缺、关键人才不足。对集团人才队伍存在问题的反映主要有:一是高端管理和科技人才比例较缺乏。西门子公司大学本科以上员工占50%,而上海电气仅16%;二是适应战略发展需求的人才缺口很大:三是高级技术工人的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大的差距。西门子公司高级技术工人占1/3以上,而上海电气高级技术工人只占技术工人总量的24.4%。值得关注的是,根据电气集团人力资源统计表不完全统计,党政管理人员中的本科及以上学历3223人,占党政管理人员总数的25.16%;同时党政管理人员的总量较大。共有12809人,占调查企业人员总数的22.93%。

3、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存在不足。调查显示,54.6%的职工表示过去1年内没有参加过企业组织的培训。77.5%表示过去1年没有参加过企业外的培训。技术人员群体中52.5%表示过去1年内没有参加过企业组织的培训,76.7%表示过去1年没有参加过企业外的培训。中基层管理人员中33.6%表示过去1年内没有参加过企业组织的培训。68%表示过去1年没有参加过企业外的培训。35岁及以下本科以上学历群体中38.2%表示过去1年内没有参加过企业组织的培训,65.2%表示过去1年没有参加过企业外的培训。企业高层领导中23.1%表示过去1年内没有参加过企业组织的培训,68.5%表示过去1年没有参加过企业外的培训。三、进一步加强上海电气人力资源建设的对策

1、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技术工人队伍。上海电气作为是中国最大的装备制造业集团,技术工人的水平和质量应该走在全国前列。按照集团发展规划和先进制造业发展要求,到“十一五”末,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比例要超过30%,其中技师、高级技师比例要达到8%,45岁以下中青年高技能人才占高技能人才比重达80%左右,并涌现一批中青年领军高技能人才,带动中、初级技能工人队伍相间梯次发展。全面提升职工队伍整体技能、素质水平。

要加强劳务工的建设。参加教育培训、提升工作等级已经成为劳务工的迫切需求。上海电气集团职工队伍结构老化的矛盾较为突出,劳务工的加入使得职工队伍老化的状况大大改善。目前集团一线劳务工10175人,占一线职工的35.7%,占劳务工总数的75.48%。如在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电焊和冷作两个主要工种中。劳务工已占在职工人数的30%,10年内30%的在职焊工和冷作工退休。在职技术工人学历层次偏低,年龄偏大;劳务工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对技术技能的掌握也比较粗浅。76.9%的劳务工比较希望和非常希望参加教育培训,目前有39.4%劳务工参加过技术培训,55.9%的劳务工没有参加培训。要立足上海、延伸国内外,在外省市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围绕企业实际需求,加强对技术工人教育培训工作的领导与计划工作,通过教育培训、鉴定考核、择优选拔,建立分层、分类实施的技术工人培养体系,造就一支高、中、低合理配置的技术工人队伍。

企业通过建立能级体系,制订相对科学的、合理的人力资源开发规划、培训体系,推进企业各类技术工人队伍的建设工作。

2、实施科技专家、项目科技带头人、首席技师的选拔制度,建立研究生培养基地。培养科技创新领军旗帜型人才。要实施上海电气科技专家、上海电气项目科技带头人、上海电气首上海电气席技师的选拔制度。以推进集团科技进步、技术自主创新,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激发广大员工的创造激情,培养和造就一批科技和高技能领军人才。与高校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以加强上海电气人才资源的投资和开发,大力提高人才资源对上海电气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构筑上海电气人才资源建设,使之成为上海电气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3、加强制度体系建设,使人力资源建设与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一是要坚持和完善学习培训制度。建立培训——上岗——使用——考核——奖惩的配套制度。完善制度建设,为教育培训工作有序开展奠定基础。制定规范和促进教育培训工作开展的制度,《生产人员持证上岗及技能鉴定实施办法》、《师傅带徒制度》、《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四支”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生产一线员工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供电企业生产一线用工管理暂行办法》、《“首席岗位制”管理办法》、《员工培训考试考核奖惩规定》、《兼职培训师管理办法》、《首席工程师管理暂行办法》、《优秀人才管理办法》。《高级管理人员学习培训制度》、《技术创新人员学习培训制度》、《技术工人学习培训制度》、《劳务工学习培训制度》等。

二是建立培训激励制度。要完善的岗位任职资格要求,建立公平、公正、客观的业绩考核标准;公平竞争的晋升规定和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分配原则。

为充分调动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公司建立员工能力素质模型,实施职业生涯管理,设立管理、技术、技能人才三通道职业生涯发展体系。对优秀高技能人才,在晋升、工资、福利、带薪学习、休假等方面予以适当倾斜,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学习的积极性。

第3篇:二级建造师培训总结范文

1.注重质量培养师资

为了推广注册建造师继续教育的品牌效应,学院按照中国安装协会关于举办第一、二期机电工程专业一级注册建造师继续教育师资培训班文件的精神,先后两次在学院和两个培训中心选聘人才,参与师资培训,根据培训要求,目前已有15名专业教师取得机电工程专业一级注册建造师继续教育师资资格。学院还成立了“机电工程专业一级注册建造师继续教育教学团队”。将三家单位的精英教学力量集中,不仅能够充分保证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新颖性,也能够充分发挥优势互补的特点,使继续教育培训工作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编好专业教材,抓好知识基础建设

按照办法对注册建造师继续教育必修课、选修课的总体要求,在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的统一部署下,2011年,由中国安装协会牵头,经过充分论证,多方征求意见,最终形成《一级注册建造师继续教育必修课、选修课教学大纲(机电工程)》。由中国安装协会、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协会、中国冶金建设协会、中国电力建设协会共同组织行业内知名工程项目管理专家、大专院校教授依据大纲编写完成继续教育教材,学院有幸也参与其中,有5名教师参与了继续教育教材建设与编写工作。

3.授课形式推陈出新

学院结合培训学员实际情况,设计了符合继续教育特点的“教师授课为导,学员自主学习为终”的教学方案,并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在培训内容设置方面,坚决严格遵守国家住建部的相关规定展开授课;在授课形式上,通过体验式教学,情景式教学等理论+实践的形式,最大限度地挖掘互动式教学的优点,让参加培训班的学员在现有认知的基础上,学习到更丰富、更实用的最新行业知识;此外,还通过分组教学,团队帮扶等新型学习模式,让学员之间更好的进行互动交流,达到互相促进,交叉提升的目的。

4.服务企业、送教上门

按照中国安装协会下发的《关于加快做好机电工程专业注册建造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针对2013年6月底前,将2010年前已注册建造师完成120学时继续教育培训的要求与目标,和学院兼顾目前国家石油工程项目多、施工任务繁重,重点岗位管理人员工学矛盾突出的现状,学院积极研究、实地考察,采取了送教上门服务的办学模式,先后在北戴河、大庆、洛阳、任丘等地举办培训,既不降低培训的要求和质量,也为行业内单位着想,节约了大量培训成本。

5.完善管理体制建立工作流程

学院为了使培训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制度化,更好地提高培训教学质量、完成培训任务,每期培训都按照项目管理闭环模式进行管理,每期培训结束后,都要认真思考、总结经验,加大力度找出“木桶中的短板”。严格按照工作流程执行,增强每一位授课教师、管理人员的责任、品牌意识。

二、对机电工程专业一级注册建造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展望

2013年11月,学院被中国安装协会评为2013年度继续教育优秀培训单位,学院以此为契机更为动力,按照办法中关于“注册建造师继续教育以集中面授为主,同时探索网络教育方式”的精神,以及中国安装协会指示,全力参与、积极配合,为2014年一级注册建造师继续教育选修课网络学习做好基础性工作。

第4篇:二级建造师培训总结范文

1、秋风送爽,丹桂飘香。在这丰收的季节,罗雄二中以崭新的面貌和无限的生机,又迎来了新的一年。罗平县罗雄镇第二中学位于罗平县城风景旖旎的南片区,与布依风情园毗邻而居,是曲靖市半军事化管理和校本培训示范初级中学,属于半寄宿制学校,为二级一等学校。

2、罗雄二中建校于1985年,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多。学校现占地46亩,在校学生1800余人,有教学班31个,教职工108人,其中专任教师107人,高级技工1人;本科学历72人,专科学历36人,学历合格率达100%。

3、学校以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潜心钻研、个性鲜明”的教师队伍为学校师资建设的总目标。多年来,学校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师生发展为本,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办学思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取得了突出的办学成绩和良好的社会效果。

4、近年来,学校在各级党委政府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和重视下,累计投入近2300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至2012年10月,大规模校建工程基本结束,硬件设施得到极大改善,学校面貌焕然一新,为师生提供了舒适安全的工作学习环境。各级领导多次深入我校检查指导工作,对我校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宝贵意见,帮助并解决了学校办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困难。如今的校园布局合理,环境幽雅,校园文化建设不断丰富,整洁、优美、舒适的校园已成为教书育人,求知学习的理想之地。

5、作为曲靖市首批校本培训试点学校,一直以来,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帮助。随着罗平县“四有”课堂教学模式的不断推进,学校大力实施新课程改革,全面深化素质教育。这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新挑战、新困惑、新矛盾,同时也为校本培训工作创设了新的探究课题,这就需要新老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重新认识自己,树立现代教育的育人观和终身学习思想,积极投身教育事业,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6、我校在认真总结了过去几年校本培训工作的得与失后,将2011-2012学年的校本培训主题确立为“进一步推进‘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把“自主、合作、探究”确立为校本培训的指导思想。一年来,学校坚持以教师自学为主,分组合作探究,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取经,实施“三名”教师工程和“四有”课堂教学模式实验,邀请专家到校讲课,骨干教师公开课交流,学校领导牵头组织分层学生会。组织全体教师参加了菜单式培训、组织58名教师参加了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组织15名教师参加了“国培”计划项目培训等,把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提升了教师的业务理论水平、专业能力、教学反思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了教师的成长,推动了学校的全面发展。

7、为把校本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切实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对校本培训进行总体的规划指导,安排部署及监督考核,充分保证了校本培训的有序开展。

8、思想认识是行为的指针,更新教育理念是校本培训工作的关键,校本培训是促进教师不断学习,提高教育教学业务水平和师德修养的重要途径。为此,学校坚持把提高教师教育理论水平和更新教育理念作为校本培训的首要工作,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校本培训的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使全体教师认识到参加校本培训的必要性,积极主动地参与培训。

9、为把校本培训工作落到实处,我校把培训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把校本培训与“四有”课堂教学模式相结合,制定了《校本培训三年规划》、《校本培训工作计划》、《校本培训实施细则》、《校本培训考核实施办法》、《罗雄二中关于积极推进“四有”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施方案》、《罗雄二中“三名”教师工程》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和考核措施,把每位教师的校本培训成绩记入个人成长档案,并与年终考核、晋级、评优评先挂钩。加强过程管理,认真落实教研,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10、按照学校校本培训的计划要求,各教研组根据学科特点,制定出学科培训计划。学校根据各教研组的计划,进行统筹安排,采取自主研修、讨论学习、公开课、讲评课、专题讲座、网络学习、外出学习、分层学生知识讲座等学习方法,对新课标、新教材、考试要求、论文撰写、课件制作、集体备课、基本功训练、计算机应用、体育技能培训等进行了学习培训。培训促进了教师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11、为人师表是教师的天职,教师个人的言谈举止是学生生活学习的榜样,不仅塑造着自己的心灵,同时也塑造着学生的心灵。建设一支品德高尚、知识渊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基石。我校历来注重师德师风建设,重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培养,本学年多次组织全体教师集体学习《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等教育法律法规精神,学习后,要求每位教师写出心得体会,每学期写出个人师德师风总结等。提高了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依法执教能力。

12、学校还采取了“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为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组织了初三教师到寻甸仁德二中进行课堂教学交流学习,到罗雄三中、长底民中参加片区教研活动。2012年10月组织语文、数学等十个科目的教师到曲靖市参加课堂教学竞赛和观摩,参加学习的教师返校后上一节示范课,在本教研组召开专题讲座,结合我校及个人教学实际,写出个人教学反思,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13、通过对校本培训各项措施的落实,全体教师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过去的一年有多位教师的教育教学论文、课件制作、教案设计、课堂实录等在省、市、县级获奖。涌现出多名市、县级优秀教育工作者、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等;多名教师参加片区“四有”课堂教学竞赛获奖;多名师生在市、县级书画、摄影、手工制作、民族工艺竞赛中获奖。

第5篇:二级建造师培训总结范文

一、职业院校助学奖学工程

为解决职业院校学生生活困难和鼓励优秀学生报读职业学校,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实施“职业院校助学奖学工程”。

(一)扩大资助职业院校家庭困难学生的规模。对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含职业高中、技工学校、中专,下同),在原对低保家庭子女、福利机构监护的未成年人、革命烈士子女、五保供养的未成年人以及残疾学生免收学费、代管费的基础上,将贫困助学的资助对象扩大到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1500元以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00元以下的低收入家庭子女,使免收学费的资助面扩大到在校生总数的10%左右。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资助,按国家有关高等院校学生资助政策执行。

(二)设立职业教育奖学金。根据我市“二三三”产业结构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职业教育奖学金主要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在校学生和培养紧缺专业的本市学生。奖学金标准为每人每年1000元,受奖学生总数控制在在校生总数的5%,高等职业教育奖学金仍按高等学校奖学金有关规定执行。

(三)经费筹措。中等职业教育助学奖学所需经费由各级财政给予保障。鼓励各地通过开展“献爱心”等形式,扩大经费来源。

二、新农村致富带头人培养培训工程

(一)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根据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技能岗位要求,应对全市回乡初高中毕业生按不同专业、不同等级职业资格分别进行6个月到1年的职业技能培训。每年全市3000名左右学生需接受培训。培训工作由办学条件较好的职业学校和化技术学校承担,受训学员参加相关职业技能鉴定并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由有关部门和培训基地帮助推荐就业或指导自主创业。培训经费由政府和个人共同承担。

(二)根据新农村建设需求,“十一五”期间为农村培养1000名种养技术和农产品加工与经营的专门人才。实行全额免费教育,经费由省、市承担。

(三)建立20个新农村培训示范基地。根据新农村建设需求,依托职业院校和省、市示范化技术学校和农民培训机构,全市建立20个新农村农民培训示范基地,作为农民学文化、学技术、受教育中心。

三、校企合作工程

校企合作是激发职业教育发展活力,破解职业教育发展难题的有效举措,对发挥校企双方积极性、加快培养应用型人才、促进职业教育与地方结合具有重要作用。为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实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程。

(一)建立职业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市、县建立一批由教育部门、劳动部门、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专业指导委员会负责预测劳动力需求,制订专业设置标准和培养目标、编写专业课教材、组织教学交流和技能大赛等。

(二)建立50个校外实习示范基地。实习基地主要为己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的学生提供更加熟练掌握技能的机会,并充分利用企业的先进设备,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全市建立确定50个校外实习示范基地,其中10家为市级校外实习示范基地。

(三)建立20个校企合作的职工培训示范基地。依托各重点骨干职业院校、省、市示范性化技术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建立20个校企合作的职工培训示范基地,为中小企业开展职工教育培训提供服务。

四、实训基地和品牌专业建设工程

为切实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实训条件,提高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服务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重点建设好一批为学生校内技能培训服务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和品牌专业。

(一)建设目标。到2010年,全市要建成5个省级先进制造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实训基地、2个省级现代服务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实训基地、2个省级综合性公共实训基地、1个省级现代农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实训基地,25个省示范专业和30个全市一流、全省有影响力的品牌专业。

(二)建设原则。1.统筹规划。实训基地建设紧紧围绕“二三三”产业调整机构和紧密结合地方产业,突出重点骨干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体现特色。2.资源共享。实训基地应在区域范围内,向其他学校、农村劳动力培训、企业职工培训开放;通过校际合作、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基地。综合性公共实训基地要跨区域开放、接纳其他学校学生比例要高。3.注重效益。实训基地建设要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提高实训基地使用效率。在保证学生实训的基础上,开展对外加工生产和学生勤工俭学。

(三)资金筹措。省级实训基地资金由学校举办者筹措,省、市、县财政给予奖励性补助。省财政原则上按建设所需经费的50%给予补助,对每个先进制造业实训基地,省级补助不超过200万元;对每个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实训基地,省级补助不超过150万元。对列为综合性公共实训基地的,省级补助再追加100万元。被评为省级示范专业,省级补助20-25万元。其余50%,三县由县级财政解决,市直属学校由市本级财政解决。市级品牌专业,每个专业奖励50万元,经费由各地财政负责筹措。

五、高技能“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工程

建立一支结构合理、高技能“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效益和实施职教品牌战略的重要保证。为帮助职业学校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对职业学校教师进行全面培训和重点培养。

(一)专业课教师全员培训。用两年时间对全市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进行培训,每位教师必须完成96学时的培训。培训以“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为主要内容,重点培养教师的实训指导能力。到2010年,全省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90%以上成为“双师型”教师。

(二)专业骨干教师培训。争取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相结合、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到2007年,有236名教师参加省级高级工培训,使高技能“双师型”教师在专业课教师中的比例达到50%以上,力争培养技师200名、高级技师20名、特级教师4名。

(三)专业负责人培养。通过理论研修、专业调研、技能培训、校企挂钩等途径,用两年时间培养30名中职学校专业建设和管理的领军队伍。

第6篇:二级建造师培训总结范文

建设改革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区委、区政府各部门,区级、区属各机关党委(党组),各街道党政组织,区各人民团体党组,各有关单位:

《**区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方案》已经区委、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市**区委员会

**市**区人民政府

2019年7月4日

**区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发〔2018〕4号)和《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津党发〔2018〕3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明确目标任务,全面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为首要任务,以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为基本前提,以提升教师素质能力为核心内容,以理顺教师管理体制机制为强大动力,以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为基础支撑,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二)工作原则

——确保方向,突出师德。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执教,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

——统筹规划,优先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优先谋划教师队伍建设,优先保障教师队伍建设投入,优先满足教师队伍建设需要。

——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抓住关键环节,优化顶层设计,推动实践探索,破解发展瓶颈,把管理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作为突破口,把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作为真招实招,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的重要举措。

——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根据各级各类教师的不同特点和发展实际,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定向发力,确保实效。

(三)目标任务

到2022年,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更加健全,职业发展通道更加通畅,事权人权财权相统一的教师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教师地位待遇进一步提高,教师职业吸引力显著增强。教师队伍规模、结构、素质能力基本满足各级各类教育发展需要。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培养造就一大批在全国有影响的骨干教师、卓越教师和教育家型教师。教师管理体制机制科学高效,实现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的良好局面全面形成。

二、坚持党建引领,全面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

(一)

全面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

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宣传引导凝聚师生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是选优配强教师党支部书记,配齐建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实施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推进教师党支部书记与学科、年级组等负责人“一肩挑”。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教师党支部书记校级集中轮训。

二是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干部教师培养培训的重要内容,系统开展“四个自信”专题教育,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建设10个**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主题教育,深化“维护核心、铸就忠诚、担当作为、抓实支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党员教师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四是深化“五好党支部”创建工作,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规范党员组织关系管理、党费按时足额缴纳等常态化管理监督机制。严格执行党支部换届选举制度,完善党务公开制度,实行年度发展教师党员计划单列,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注重在优秀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

五是完善“双培养”机制,由学校各级党组织书记和党员行政负责人、党员学科带头人联系优秀教师,实行“一人一策”,开展经常性思想工作,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科研、管理骨干。

(二)全面提升教师队伍职业道德

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创新师德教育,完善师德规范,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争做“四有”好教师。

一是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将师德教育贯穿教师教育全过程。树立先进典型,宣传教育名家、名师和新时代优秀教师的模范事迹;加强师德宣讲团建设,形成强大正能量,树立优者从教的职业导向;建设10个**区师德涵养基地,强化师德实践。

二是加大教师表彰力度,按照有关规定表彰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激发教师职业荣誉感和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开展区级教学名师、教学成果奖评选,打造教育品牌,奖励贡献突出的教学一线教师。

三是严格执行《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加强师德师风考评监督,建立教师个人诚信档案,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

四是实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在教师职务晋升、考核评优、岗位聘任等工作中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着力解决师德失范、学术不端等问题。制定《**区教育系统进一步贯彻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及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实施方案》,持续开展中小学在职教师参与有偿补课专项治理活动,防止教师队伍中出现“微腐败”现象。

三、坚持完善体系,全面提升教师队伍专业素质能力

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培养层次,提升教师培养质量。开展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实行培训学分管理,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

一是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校长队伍。面向全体中小学校长,加大培训力度,提升校长办学治校能力,打造高品质学校。重点开展骨干校长培训和名校长研修,支持校长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形成办学风格,营造教育家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

二是按照“分级负责、分类培训、需求导向、注重实效”的原则,形成结构完备的领军人才、名教师(校长)、首席教师、学科带头人、新锐教师的五级优秀人才体系,培养和聚集10名部级人才、100名市级人才、1000名区级中青年骨干人才、100支教学科研团队,形成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有效满足各级各类教育发展需要。

三是强化教师培训经费投入,明确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按照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10%用于教师培训,保障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制定《**区教育系统第六周期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建立**区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制度,实施教师继续教育大数据管理。制定**区优秀教师出国(境)培训研修规划,支持优秀教师出国(境)培训研修计划的实施,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教师。

四是建立教师专业荣誉体系,激发教师专业活力。加大教育名家宣传推介力度,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五是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应用培训,培养一批智能教育引领者,推动一批“人工智能+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验学校建设,实施优质课程资源建设项目。

六是推进“追求卓越”幼儿师资培训项目,鼓励幼儿园与师范院校协同建立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基地,采取集中培训与跟岗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训幼儿园教师。

七是全面提高职业院校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加强职业院校校长和骨干教师人才梯队建设,推进职业院校教师专项培训,培养职业教育教学名师,打造专业化的教学团队。

四、坚持深化改革,完善教师队伍管理体制

(一)健全教职工编制管理机制

创新和规范中小学教师编制配备。为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需要,在现有编制总量内,统筹考虑、合理核定教职工编制,采取多种形式增加教师总量,优先保障教育发展需要。

一是加强中小学教师编制管理,将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岗位、职称总量、比例结构等核定到区教育局,并根据我区教育实际实行动态调整、统筹使用,具体使用情况报区机构编制和人力社保部门备案。制定《**区教育系统编制统筹管理实施方案》,落实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采取教师编制配备和政府购买服务相结合的方式,缓解幼儿园等师资不足问题,满足教育快速发展需求。

二是严格教师准入,提高入职标准。创新教师入职培养机制,进一步完善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标准,推行新任教师持教师资格证书和培训合格证书“双证”上岗制度。完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办法,充分考虑教育工作特点,创新专业教师招聘办法,在面试环节突出试讲、说课等能力测试,提高面试分值比重,招聘适教、乐教、善教的教师。

(二)推进教师岗位职称制度改革

适当提高中小学中级、高级教师岗位比例,畅通教师职业发展通道,实现职称与教师聘用衔接。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拓展职业发展空间,促进校长队伍专业化建设。加强聘后管理,激发教师的工作活力。

一是规范教师聘任制改革,统筹管理中小学中级、高级教师岗位比例。提高中小学、幼儿园高级教师岗位比例,畅通教师职业发展通道。

二是深化岗位管理制度改革。完善符合中小学特点的岗位管理制度,实现职称与岗位聘用有机衔接。按照生师比与班配比结合的方式计算教师岗位总量,适当提高专业技术高级岗位设置数量,建立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岗位动态调整机制。

三是完善教师职称评价标准。建立符合中小学岗位特点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坚持德才兼备、全面考核、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将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作为申报高级教师职称和特级教师的必要条件。

四是加强聘后管理,细化考核办法,规范考核程序,用好考核结果。不简单用升学率、学生考试成绩等评价教师,杜绝形式主义的考核检查。

(三)优化教师资源配置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行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实行教师聘期制、校长任期制管理。

一是探索实施义务教育教师“区管校聘”,完善区域内义务教育教师、校长交流轮岗机制,健全激励措施,加强过程管理。实行教师走教制度,对交流轮岗的校长、教师(含走教教师)给予相关补贴。落实银龄讲学计划,鼓励身体健康、乐于奉献的退休教师到基层学校支教讲学。

二是加大人才引进培育力度,制定《**区教育系统引进优秀人才及短缺专业人才实施办法》,满足我区对优秀及紧缺人才的迫切需求。建立公费师范生接收机制,为公费师范生预留编制岗位,加强公费师范生入职竞岗力度,强化公费师范生考核。

五、坚持完善政策,提高教师地位待遇

确立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特殊的法律地位,明确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强化教师承担的国家使命和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强化保障和管理,真正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一是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在核定中小学绩效工资总量时,要统筹考虑本地区公务员上年度实际收入水平,学校所在地调整公务员工资待遇时,必须同时间、同幅度考虑中小学教师,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

二是完善教师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将岗位职责和工作完成情况作为基础性绩效工资发放依据。加大对工作量、实际贡献和工作绩效的考核,不断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办法,绩效工资分配向班主任、特殊教育教师倾斜。制定**区教师绩效奖励考核分配办法,将特殊教育补贴费标准提高到按本人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30%发放。

三是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突出教师主体地位,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落实教师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探索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拓展校长职业发展空间,促进校长队伍专业化发展。加强中小学校长考核评价,完善优胜劣汰机制。

四是完善学校、个人、政府合理分担的民办学校教师社会保障机制,民办学校要与教师依法签订合同,按时足额支付工资并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保障教师福利待遇和其他合法权益。依法保障和落实民办学校教师在业务培训、职务聘任、教龄和工龄计算、表彰奖励、科研立项等方面享有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权利。

六、坚持狠抓落实,确保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要切实加强领导,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要的基础工作,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区委常委会每年至少研究一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领导,组织、教育、人力社保、财政等部门要形成合力,全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的落实。

二是强化经费保障。区级财政要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投入重点予以优先保障,完善支出保障机制,确保关于教师队伍建设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优化经费投入结构,优先支持教师队伍建设最薄弱、最紧迫的领域,重点用于按规定提高教师待遇保障、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制定严格的经费监管制度,规范经费使用,确保资金使用效益。

三是强化监督问责。有关部门要将教师队伍建设列入督查督导工作重点内容,并将结果作为党政领导班子和有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奖惩任免的重要参考,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到位,真正取得实效。

附件:**区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任务清单

第7篇:二级建造师培训总结范文

一、建体系,为教师搭建成长阶梯

首先,建立了教师培训的组织体系。将师资提升工程纳入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工程,由分管市长任工程总指挥,教育、财政、人事、组织为组成部门。具体工作由市教育局牵头,安排师资处、教科所、电教中心、职成教中心、基教处分工协作,充分利用培训资源,有效地开展师资培训工作。

其次,建立三级培训平台,分别是以学校或片区为单位的校本基础培训、以县区为单位的全员提升培训、以市为单位的骨干高端培训,三级培训有机结合,有效衔接,层级提升,梯度攀升,形成良好的培训生态。

其三,建立了五级梯度攀升机制。2008年启动“兰州市师资提升工程”,先后出台了教学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班主任、名师(名校长)等培养、评选、管理办法,建立师资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大力推进教师成长的“五级梯队”建设,形成了“教学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金城名师”层级梯度攀升的“金字塔”式教师能力提升机制。

二、创模式,关注高层次人才培养

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长出来”的发展策略和“分类、分层、分岗”师资培训模式。“走出去”方面,我市在美国、瑞典、新加坡等国建立教师培训基地,每年派100人出国研修。与中国教科院联合举办“全国校长发展学校”,在北京、南京、深圳、苏州等教育发达地市组织开展了16期培训活动,400多名骨干校长参加了高端培训。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合作建立了兰州市中小学校长网络培训中心,举办了3期远程培训班,实现全市中小学校长、副校长、中层干部全覆盖培训。还选派近200名骨干校长到外地挂职,选派320名校长到实践基地担任“影子校长”,贴身学习先进管理经验。

“请进来”方面,近年来加大了交流合作的力度,每年邀请100多名全国知名专家到兰州开展学术讲座,进行教研课题合作交流、教育教学活动观摩指导,使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成功经验在兰州落地。

“长出来”方面,为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尽快建立工作室,市教育局为每个工作室拨付活动经费,在西北地区率先创建了40个名师工作室、20个名班主任工作室、15个名校长工作室,使名师工作室成为新的名师脱颖而出的孵化器。另外,举办了“教师发展学校”,有300名骨干教师参加了培训,通过名家讲座、名校考察、观摩教学、专家评课、课例解析、学员交流、岗位实践和总结反思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

在教师培训中,我们加大了分类培训、分层培训和分岗培训力度。分类培训主要为普教师资培训、职教师资培训、特教师资培训和幼教师资培训,分层培训主要为新教师的“入格”培训、青年教师的“升格”培训、中年教师的“风格”培训,分岗培训主要为校长培训、教导主任培训、班主任培训、教师培训等,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教师开出丰富多彩的“培训菜单”,增强培训实效性。

三、搭平台,促进农村教师发展

一是搭建农村教师进城培训平台。每年让1000名农村学校教师进城进行为期两周的集中培训与到名校结对跟班培训;采取“一课两上三活动”方式,即:农村教师到城市优质学校后要在自己认真听课、精心评课的基础上,邀请城市学校教师帮助自己一起备一节课,参与说课、备课、上课及评课。二是搭建城乡教师互动交流平台。选派100名农村教师到城市进行为期1年的跟班跟师培训,还将选派100名城市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开展为期1年的支教,加强城乡教师交流,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三是搭建网络资源共享学习平台。依托兰州教育网,建立了“兰州数字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兰州市中小学数字图书馆”等资源平台,建立教师网络研修社区,为所有教师免费提供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方面的优质资源。

四、优课程,贴近教师实际需求

科学的课程设置有利于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此,我们重点在这些方面下功夫。

一是树立大课程观,优化课程诸因素。将课程视为一个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合作、教学过程等各因素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来优化课程。

二是按需施教,因师设课。校长发展学校与教师发展学校的课程,采取异地办班方式,每期不同主题、不同师资、不同选题;课程内容上,突出实践性,尽可能选最优秀的专家讲课;在培训形式上,努力做到集中与分散交流结合,考察参观与论坛结合,高端专家为辅与一线教师为主结合等。对到外地挂职学习的校长、教师,提出“贴身式学习,影子式培训,深耕式研究”的要求等。对农村进城顶岗跟师培训课程,以典型教学案例为载体,创设真实课堂教学情境,开展主题鲜明的技能培训。

五、抓研训,促进教师自主发展

首先,创建三方互动机制。在校本教研实践中,创建了以教育行政支持为推动,教育科研部门积极引领为导向,教师大面积参与研究为基础的有效机制。

其次,形成点面结合、大小互促的研究体系。鼓励教师从学校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资源优势和特色开展行动研究,形成“个人小课题研究校本教研与培训联片教研国家和省级课题”的研究体系,激励教师在工作中研修,在研修中发展。

其三,创设教师研修路径。倡导“成长=经验+反思”的教师发展模式,创造了有利于教师研究的氛围,鼓励思维的独立性与创造性,加深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最大化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六、保投入,培训经费逐年增长

第8篇:二级建造师培训总结范文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思路

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围绕省、市、区实施的重大战略部署及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中心任务,以农村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特别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培训对象,按照“政府推动、部门实施、机构培训、农民受益”的总体要求,组织开展培训,强化监督管理,提高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着力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生产经营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美好乡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目标任务

2014年,全区计划阳光工程农业职业技能培训240人,农业专项技术培训1700人。

二、实施内容

主要面向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以及从事农业经营管理和农村社会管理的农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其中突出培训植保员、畜禽水产养殖技术员、村级动物防疫员、农机手、农民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沼气工等农业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人员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训内容以农业生产、农产品贮藏加工、农机操作及维修、沼气建设及维护等技术及农业经营管理和农村社会管理知识等为重点,同时辅助开展以农业农村政策法规、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普知识等为主要内容引导性培训。

培训按照农业部制定的分类培训规范执行。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方式,培训时间一般累计约4天。补助标准为人均约650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人均约600元(按2012年中央补助资金测算,具体额度待2014年中央补助资金下达后确定),市、县(区)配套每人50元。

三、实施步骤

(一)准备与部署(2014年1-2月)

1.摸清培训需求。通过认真调研、广泛征求意见,摸清培训需求。在此基础上,申报年度培训需求计划。

2.组织申报项目。根据省下达培训任务,组织开展项目申报工作。

3.认定培训机构。区农委和财政局根据培训需要,严格按照培训机构认定条件,公开招标、择优认定培训机构,经公示后与培训机构签订培训合同,明确责任、权利和义务。

4.制定实施方案。区农业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研究制定年度实施方案,全面部署培训工作。

(二)实施与验收(2014年3-10月)

1.制定培训计划。培训机构根据培训合同和分类培训内容,结合我市主导产业发展和农民培训需求,制定培训实施方案,经区农委批复后实施,在此基础上制定每期培训班教学计划,针对性地安排培训内容。

2.确定培训对象。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培训政策和进行招生,充分发挥乡镇和村“两委”的力量组织生源,引导和鼓励农民参训。

3.落实培训教师和教材。择优选聘培训教师,确保培训师资质量。根据培训需要,科学选用培训教材,确保受训农民人手一册省级以上统编教材和地方编印教材(讲义、明白纸)。

4.集中授课与实训实践。因地因时制宜,分类办班,组织教师进行集中授课。在开展理论培训的同时,安排学员到实训实践基地,进行实践操作,给予现场指导。

5.督查与验收。开展项目检查,加强培训全过程监管,及时研究解决培训中存在困难和问题。培训机构在完成培训班次培训任务后,适时向区农委提出验收申请,区农委会同财政局组织进行验收,对验收中发现问题立即整改,整改后再验收。验收结束后,对验收合格及时拨付培训补助资金。

健全培训档案,每期培训班要建立培训台账(台账后附学员身份证复印件)、学员签到簿、培训过程影像资料等。学员签到簿、项目验收表和档案目录等继续按照省农委《关于印发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培训台账、验收表格和档案目录的通知》执行。

(三)总结与评价(2014年11-12月)

区农委在项目验收基础上,认真做好总结工作,并对年度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自查自评,接受省农委年度评价。

四、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把培训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美好乡村建设重要举措,实行目标管理,建立职责明确、分级负责管理机制,逐级落实责任。完善议事协调制度,定期研究、统筹谋划培训工作,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多部门协作、多方面参与、上下联动培训工作机制。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合同、管培分离等各项管理制度,推动培训规范化、制度化实施。

(二注重能力建设。严格培训机构认定和管理,确保培训机构具备与培训内容相适应的培训条件。健全区级新型农民培训讲师团,增强师资力量。实行省级以上统编教材和地方编印教材(讲义、明白纸)相结合,提高教材质量。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培训机构要与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和农业科技示范园等,协作共建培训实训基地,适应农民学习技术技能需要。

(三)创新培训工作。一是围绕需求培训。紧密围绕粮油棉高产创建、粮食生产三大行动、农民合作社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和美好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结合地方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发展,组织开展培训。二是创新培训方法。实行培训与农时农事相结合、培训与指导服务结合,理论培训与实训实践相结合,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强化跟踪服务。采取培训教师入户指导、建立电话咨询、手机短信和QQ群服务平台、在媒体开设专栏等形式,开展培训后跟踪服务,提高培训效果。

(四)强化项目监管。坚持实行第一堂课制度,上好每期培训班第一堂课,宣讲培训政策,督查培训机构组织开展培训工作情况,了解学员到课情况和参训要求等。建立满意度调查制度,每期培训班结业时,现场调查每位参训农民对培训的满意度。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培训机构开展检查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落实。严格项目验收程序,确保项目实施到位。完善项目绩效评价办法,创新评价机制,实行日常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根据省统一安排,全市重点组织开展中期和年终两次评价活动。改进培训效果回访制度,原则上采取随机走访方式回访学员,市级在中期和年终评价时采取按适当比例电话抽查的方式了解学员参训情况及效果。

第9篇:二级建造师培训总结范文

1.1实训基地的建立与培训观念的改变

为提高技能培训质量,包钢高级技术学校从1992年初步建立了通用工种的实习基地,初步完善了电教等实验条件。先后筹措资金建起了钳工、车工、电工、电焊、气焊实习车间,2003年建起数控实习车间,2012年建起实训中心,扩大实训规模,包钢高级技术学校已建成西北地区最大的技师培训基地,这是必须引起重视的突出技能训练的基本条件。由知识灌输型为主转变为实践能力提升型为主。随着受教育者知识的积累,更需要实践能力上的提高。如何使知识转化为能力是当前企业职业技能培训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各级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应积极探索引进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拓展训练、考察实习等新的培训方式、方法,丰富培训内容,将培训逐渐从知识灌输型转变成能力提升型。员工培训必须保证实习条件,努力提高包钢职业技能工人的操作能力。提高员工的实践素质,这是培训教育适应市场竟争的一大优势。

以往的企业培训,最大的特点是强调满足培训对象的需要,包括满足企业的需要,并经常将是否满足需要作为测量培训成果的一个重要指标予以评价。这无疑是正确的。但社会经济瞬息万变,仅仅靠个人和企业原本的经验进行培训需要的选择已远远落后。而作为职业的培训机构,他们的成熟标准之一在于能够预见并提出社会、企业、个人等在不同层次、不同方位的多类培训要求,从而有可能将适时培训和预期培训较好的结合起来,以期用前瞻的眼光和创新的思维设计新的培训目标和内容,直到引导社会、企业、个人培训的积极作用。包钢高级技术学校从2000年到2014年开展了通用工种培训,培训工种有钳工、工具钳工、机修钳工、电工、维修电工、车工、磨工、铣工、刨插工、镗工、钻工、加工中心、电焊工、气焊工、起重工、起重机驾驶员、汽车驾驶员、冷作工、油漆工、锻造工、计算机系统操作工、管道工、汽车修理工、叉车工、叉车司机25个工种。包钢公司积极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大职工培训教育力度。对已进行职业技能鉴定的工种,严格执行持证上岗。鼓励和引导在岗职工持“双证”及“多证”上岗。在社会经济转型时期,知识更新型培训永远是需要的。但这些知识的学习今后越来越多的依赖于技能的增强。人们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和更新知识、而技能的培训则将更多地依仗培训机构的努力、包括精心设置的环境、课程,特别是成功的模拟或实训。包钢高级技术学校现已达到培训初级、中级、高级技术工人和技师25个工种实训规模。

1.2下面以钳工为例,如何提高技术。

1.2.1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钳工牵涉的知识面较宽,因此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是很高的。按钳工的特点备好课做好每次讲课计划,有足够的信息量,体现科技发展的最新内容,对钳工关键技术和最新技术内容讲授不能停留在一般概念介绍上,要给予全面系统的讲授。在保证教学内容完整的前提下,及时抛弃陈旧过时的内容,将前沿钳工技术引入教学。教师要有足够的潜质,不断充实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只有经常不断的学习最新钳工知识,才能使自己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只有经常不断的到生产场去熟悉最新的设备,向操纵者学习操作技术,才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钳工教学的需要。

1.2.2采用合理实践教学方法

钳工是理论与技能很强的一门工种,在钳工技能培训中分17“课题”,依次为平面划线、錾削、锉削、锯削、钻锪绞孔和攻套螺纹、复合作业(一)锉配、矫正与弯形、复合作业,(二)刮削、立体划线、复合作业,(三)一般夹具制作、部件装配、液压件的性能试验、和卧式车床总装配,下面以最简面划线为例说明如何进行技能培训。第一步:教师演示阶段,教师亲自动手划线,边划线边讲解,通过教师演示,使学生对划线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此阶段的目的也就达到了。第二步:学生动手操练阶段,教师先进行划线演示,这次演示的目的和重点与第一步阶段时的演示有较大的不同,这次演示重点要传授学生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教师演示后,再安排学生进行分组单独操练,安排学生操练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轮训形式,也可以是比赛形式等等,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能动性和创造性。第三步:巩固总结和评估阶段,在安排学生动手操练的过程中,教师要不停的对各个组进行巡视和指导,收集学生操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易犯的错误进行重点总结。最后可以采用课堂提问或随机选取学生进行操练抽考等形式进行考核,以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为进一步进行课堂后评估提供帮助。

二、总结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