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建筑专业课程思政改革办法与实现路径

建筑专业课程思政改革办法与实现路径

关键词:建筑专业;课程思政;改革;路径

引言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高校要将立德树人放在第一位。在新时代,随着改革开放,整个社会不断发展,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给人们的思想品德方面带来了巨大的考验。如今,我国进入多元文化时代,各种思想鱼龙混杂,功利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严重侵蚀着人们的思想,尤其是对高校的青少年产生了各种不良影响。网络以及信息技术的发达,各种负面信息攻击着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这种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仅仅依靠专门的思想政治课程是远远不够的。于是,“课程思政”应运而生,这也是时代的要求。要实现“课程思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于文科专业是相对容易的,对于工科专业而言,实现“课程思政”并不容易。但是,“课程思政”是时展的要求,也是和立德树人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所以,各专业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摸索,大胆创新,总结经验,为实现“课程思政”而努力。

一、立足育人之本,构建建筑专业多元化课程思政体系

对于建筑专业课程而言,如果要在课程内容方面挖掘思政元素是很困难的,这是因为这类专业内容包含的思政元素非常少。尽管如此,并不能说明建筑专业课程无法实现“课程思政”。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课程思政”其实也是教书育人的一种延伸,任何课程都有育人的功能。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并没有挖掘课程中的育人元素,将重心放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专业技能的学习上,而忽略了对学生在价值观、世界观方面的教育。现在提倡“课程思政”,其实就是要求教师挖掘课程中的育人元素,不仅要教学生专业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在思想道德方面加强教育。因此,实施“课程思政”,并不会被课程性质局限,不管是人文社科还是工科课程,都可以实现“课程思政”。各学科教师一定要结合各个专业课程的特点来进行教学设计,充分挖掘课程中隐含的思政元素,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各个环节进行改革创新。对于建筑专业课程而言,专业教师要让学生掌握建筑专业的知识,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建筑行业职业道德,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在建筑专业课程中,教师要将建筑设计中艺术修养的培养、建筑大师学习的引领、爱国主义教育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等隐性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专业设计课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实施课程思政建设,坚持立德树人。在该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丰富而深刻的建筑文化,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在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设计方面大胆融入我国的历史、风俗民情等文化元素,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实现“课程思政”。

二、建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和实践途径探索

对于建筑专业课程思政而言,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思政的内容是不应该分开的。当然,将专业知识的内容和思想政治内容机械地拼凑在一起也是不可取的。教师是实现“课程思政”的关键因素,应当充分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积极探索,大胆尝试,用于改革,用心寻找建筑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教师应充分调动积极性,积极尝试,大胆探索,不断深挖课程所蕴含的思政素材,将专业知识内容和思政内容完美地进行融合,使两者相辅相成,从而产生协同效应,真正实现“课程思政”。

1.专业课教师要树立课程思政的新理念。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教师是实施者。在实现“课程思政”的过程中,教师属于中坚力量,起到决定性作用。所以,专业课教师必须坚决抛弃原来的传统教学观念,传统的专业课教学只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完全忽略了思政教学。在“课程思政”模式下,专业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观念,充分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不只是思政教师的任务,更是所有教师的任务,所有教师都有育人的义务。首先,教师要充分理解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将其和专业知识学习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其次,专业教师也要认识到思政教育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才会产生学习的动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大大提升学习效率;最后,“课程思政”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是非常有帮助的,这和学生今后的就业以及学生在社会上的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专业教师要深刻认识到“课程思政”的积极作用,从而积极践行“课程思政”。高职院校也应当经常举办各种思政教学讲座以及会议,组织各专业教师学习,给专业教师提供充电学习的机会,使各专业教师能够把课程思政教学的理念以及方法逐渐在专业课教学中进行渗透。

2.建筑专业课程教学目标制定体现思政育人要求。在传统的建筑专业教学中,教师制定课程教学目标往往都是以学生的知识以及技能要求为中心开展的,根本不会考虑到思想品德素质方面的要求。这样的课程教学目标直接导致学生产生很强的功利主义,功利心过重,只在乎学习的内容是否实用,是否对自己有利,是否对今后的就业有利,却不注重提升自身的思想认识水平,很显然,这根本就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下,专业课教师一定要从顶层设计入手,抓好顶层设计,并将“课程思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进行贯穿和落实。建筑专业教师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上要围绕“课程思政”进行修订,认真强化思政育人的目标,对所有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相应改动,将思政育人目标落实到每一堂课的教学设计过程中。也就是说,专业课教师不仅要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主要阵地,更要让课堂成为思政育人的主要工具,做到时时育人,处处育人。为此,专业课教师需要认真研究建筑专业的教学目标,并认真研究每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具体的知识学习目标和立德树人目标,做到每堂课有目标,每堂课不落空。

3.在教学内容方面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建筑专业课程属于工科专业,有很多教学内容会涉及到理论知识以及计算方面的知识,晦涩而且非常枯燥。专业课教师平时在教学过程中一般只关注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具体的实践技能的掌握,并且注重这两方面的训练。这种教学方式过于机械,忽略了学生在科学态度以及精神方面的培养。为了实现“课程思政”,建筑专业教师必须在教学模式上大胆改革,特别是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除了让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更应当在课堂引入大量的建筑方面的实际案例,例如,民用建筑给排水项目工程、空调安装工程、电气工程安装类项目导入。除此之外,专业课教师还要将现在我国在建筑设备领域的最新成就、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等视频资源加入教学环节中,使学生能够对我国建筑工程的一线情况有所了解,培养民族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自豪感;同时树立工程发展理念,以及严谨认真的科学设计和科学施工作风,及时吸取工程经验教训,杜绝在建筑工程设备安装工程上的粗制滥造、偷工减料现象,使学生逐渐形成一定的责任意识。建筑专业教师有意在课堂融入我国建筑设备的具体情况,学生了解这些信息后,便会真正领悟大国“工匠精神”以及新时代的创新、创造精神,从而自然而然地产生努力学习的动力。这样的教学方式赋予了冰冷的机电设备强大的生命力,使学生被科技的光芒照耀,去除功利主义和急功近利的思想,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不断拼搏,奋发向上。建筑专业虽然属于工科专业,但是终究离不开人,也离不开人文精神。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引入该专业的优秀案例、优秀工匠,特别要在网上搜集一些关于建筑行业优秀工匠的纪录片,然后在课堂上播放,让这些优秀工匠的言行透过屏幕来影响学生,发挥榜样的力量,从而达到思政教育的效果。另外,建筑专业教师经常要让学生观看世界上一些优秀的建筑,去领略建筑中的美和人文精神,感受建筑的魅力,使学生从根本上改变学习只为就业的观念,为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建筑工匠而努力学习。这也正是思政教育最终想要实现的目的。4.教学方法上推陈出新,注重引导,强化育人功能。在建筑专业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改变传统的讲授教学模式,使教学方法丰富化,尽可能将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在一起使用,像项目导入法、案例分析法、实地观摩法、查阅图集法这些方法都可以在课堂灵活使用。丰富的教学方法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建筑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能够接触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亲身去体验工程一线的施工状况,而不是只是停留在书本层面,纸上谈兵,真正将课堂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检验,使学生能够活学活用,并培养建筑行业职业素养。除此之外,建筑专业教师要经常带领学生到实际工地参观学习,让学生去观看各种建筑设备,以及建筑工人的整个工作过程,使学生能够学习建筑工人认真严谨、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这也是思政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

结语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是时展的要求,也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为此,高职院校建筑专业要积极实践“课程思政”教学观念,在教学体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方面贯彻和落实“课程思政”的基本理念,从而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艳,何勇,徐洋.高校机械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浅谈[J].课程教育研究,2018(28):232

[2]田雨波,李锋.对工科课程中思想教育的思考与探索———以“电磁场理论”课程为例[J].中国电子教育,2018(03):10-14

[3]金丽霞,朱金玲.高校专业课程思政化的路径研究———以浙江中医药大学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为例[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8(24):60-61

[4]杨玲,陈莉,王勇波,刘雯,左伋.基于遗传学家故事的医学遗传学“课程思政”的设置与实践[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8,26(09):127-128

作者:朱平 刘靖 单位: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衡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