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遗体捐献意愿分析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遗体捐献意愿分析

很多国家的解剖学实验室中注有拉丁文“Mortuivivosdocent”,英译为“Thedeadteachtheliving”[1],可见尸体对于医学专业学习的重要性。近年来,虽然通过计算机成像技术、模型、塑化或是蜡质标本可以部分替代尸体解剖[2],但尸体在医学教学中的价值是无法完全替代的,其不仅是培养医学生专业技能、教授其解剖学知识的一种手段,更是帮助未来医生熟悉、适应人体真实结构的工具[3-4]。目前我国医学院校可供使用的尸体数量远不能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要,而遗体捐献是医学院校尸体标本的主要来源,但目前新疆地区遗体捐献率低,要想突破这一瓶颈,必须以医学院校及医院做切入点。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生,如果从入校就接受并宣传遗体捐献,将会对这一公益性事业产生深远的影响。目前国际、国内有很多研究调查医学院校学生对遗体捐献的认知及态度,但针对新疆地区医学院校学生的调查尚属空白,因此本研究针对性选择新疆地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遗体捐献意愿调查,了解我区医学生遗体捐献认知现状,尝试分析影响医学生遗体捐献意愿的因素,为遗体捐献宣传以医学生为切入点提供数据参考,同时为更好地在医务工作者中推进遗体捐献工作,发挥医生、医学生对患者及家属的号召力、影响力,促进遗体捐献工作的深入开展做贡献。

1材料和方法

1.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新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大二学生,已学习过系统解剖学。本研究共发放问卷900份,回收864份,回收率96%,有效问卷864份,有效率100%。其中男生381人(44.10%),女生483人(55.90%)。

1.2调查问卷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与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教师、卫生统计学教研室专家、部分医学生进行交流,并经过预调查,把有歧义的问题剔除,从而形成了最终的调查问卷。问卷调查表主要包括:(1)一般资料,性别、民族、年龄等;(2)遗体捐献意愿,自己是否愿意捐献遗体;是否支持亲属捐献遗体;影响遗体捐献的因素;希望通过何种方式了解遗体捐献。

1.3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采用的统计学方法主要是描述性分析和χ2检验。在影响遗体捐献意愿的主要因素上,计算每个选项的百分比(%),依次排序;在医学生遗体捐献意愿、对亲属遗体捐献的态度和选择了解遗体捐献途径方面通过构成比(%)统计描述,并通过SPSS19.0软件进行χ2检验比较性别间的差异。

2结果

2.1被调查学生遗体捐献意愿分析

参与问卷调查学生864人,有遗体捐献意愿的158人(18.29%),其中男生85人(22.31%),女生73人(15.11%);遗体捐献意愿调查数据显示有遗体捐献意愿的学生较少,男生遗体捐献意愿高于女生(P<0.05。

2.2影响遗体捐献意愿的主要因素影响

864名医学生遗体捐献意愿的主要因素包括:担心自己的遗体没有受到妥善的对待、觉得作为实验对象被观察研究于尊严有损和对接受站不信任等,结果说明我区遗体捐献宣传、制度等工作目前还不尽人意,有待改善。

2.3被调查学生对亲属遗体捐献的态度

864名医学生中,支持亲属遗体捐献占15.97%,低于本人遗体捐献意愿。其中,男生比女生更加支持亲属遗体捐献(χ2=6.213,P=0.045)。

2.4了解遗体捐献的途径

864名学生中,选择通过专题讲座了解遗体捐献的学生有329名、希望通过专家咨询的学生有123人、支持对遗体捐献工作做公益广告的学生有207人、倾向于通过网络推送的方式了解遗体捐献的学生有205人。男、女学生在选择了解遗体捐献的方式上无差异(P>0.05)。

3讨论

3.1遗体捐献意愿低及影响因素分析

有研究表明潜在的遗体捐献者年龄集中在60~70岁及以上[5],而本研究的被调查医学生正处在青年阶段,很少或者根本没有考虑过身后事,这可能是遗体捐献意愿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次,医学生对遗体处理、使用过程更了解,由于个体感受差异,部分学生会认为一些操作对遗体不尊重,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他们的捐献意愿;第三,解剖学教学过程中教辅人员以及学生对待尸体、器官标本的不当方式也会影响医学生的遗体捐献意愿。Alexander等[6]报道医学生的遗体捐献意愿随着参与尸体解剖过程增多而逐渐降低,这与教辅人员对尸体操作动作粗鲁、尊重遗体观念淡漠有关[7],也与有些学生不尊重尸体、器官标本密切相关。本调查中,男生遗体捐献意愿高于女生,这与人们的传统观念有关,女性对待自己的身体更加保守,同时,亲属也会有同样的观念,不支持女性捐献遗体,这些都导致女性遗体捐献数量明显少于男性。但男、女性人体解剖学构造上有诸多差异,女性尸体短缺给解剖学实验教学带来了局限性。与张弛等[8]报道的某市居民遗体捐献意愿主要受中国传统文化和观念约束不同,医学生坚持人去世后入土为安的仅占少数。但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医学生对遗体是否能得到妥善地对待不放心,这与医学生上课过程中师生对待尸体的态度、行为相关[9]。教师在尸体标本搬运方式、实验操作上简单粗暴,学生上课对待标本不严肃等等现象时有发生,针对这些现象,各医学高校应以尊重尸体为核心,对师生开展相关人文素质教育[10],可将解剖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机结合,在医学新生中开展感恩教育,培养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同时应在解剖学课程中融合遗体捐献知识、适当开展宣传工作。本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应定期、针对性开展尸体操作规范化培训,力求科学、合理、规范使用尸体。同时,针对悼念遗体捐献者活动参与人员群体单一,人员少的问题,在今后应大力协调,组织不同社会群体参与悼念活动,这样做既可以告慰遗体捐献者,也能给予捐献者家属以安慰,更能使社会大众零距离了解遗体捐献的价值,积极加入捐献遗体的队伍。

3.2医学生对亲属遗体捐献的态度分析

目前,遗体捐献是否需要直系亲属的同意,尚无全国性法律规定,但遗体捐献者家属的态度已成为影响遗体捐献的重要影响因素[5]。本研究显示在医学生群体里对亲属遗体捐献支持率很低,Alexander等[6]也报道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医学生在本人、亲属、陌生人中,更愿意支持陌生人进行遗体捐献。医学生在遗体捐献宣传上的作用举足轻重,其专业背景无形中给人们以信任感,他们对待亲属遗体捐献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其亲属、周围人对遗体捐献的认知,进而辐射到更多的人群,所以从该项数据可以对我国当下社会遗体捐献现状窥见一斑,医学生对待遗体捐献的态度不积极也是制约社会遗体捐献工作的重要一环。

3.3针对医学生群体选择合适的遗体捐献宣传方式

医学生了解遗体捐献途径的方式上,专题讲座成为首选,这与受教育程度、专业背景、大学校园文化密不可分。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设有专业性的专题讲座,学生们了解、信任这种方式,更加青睐专题讲座形式;其次是公益广告,我们熟知的中华骨髓库的推广就采取了这一形式,效果良好,而遗体捐献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很少有媒体关注,相关的报道和宣传屈指可数。遗体捐献工作相关部门应加快联合各媒体平台深入推广;第三是网络推送方式,处在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已离不开各类网络平台,微信、QQ、微博等等,我们应充分利用,多渠道、全覆盖地进行遗体捐献宣传[11];选择专家咨询方式的学生最少,但为给民众了解遗体捐献提供方便,我们仍需建立完善、正规的专家咨询服务。

作者:朱璐 李建勇 王水泉 白鑫 陈胜国 刘凤霞 单位:新疆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