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患者护理中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患者护理中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在白内障患者的护理干预中采取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将本院在2019年1月~12月接收的70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5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为常规组,另外35例患者在本研究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度评分、住院天数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①将两组患者之间的知识掌握度评分以及住院时间等进行对比可见,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更短,知识掌握度评分明显更高,两组患者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度,可见观察组更高,两组患者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白内障患者加强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同时有效拉近了护患之间的关系,对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有较高的价值。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白内障;效果;护理满意度

白内障作为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是在各种因素(如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中毒、辐射等)的影响下,均可导致人体眼睛中的晶状体代谢出现紊乱,从而使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进而使其浑浊,最终引发疾病[1]。该疾病主要多发于老年群体,且疾病发生后患者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主要有视力障碍、瞳孔变白、眼压升高等;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正确的治疗措施,患者可能会发生一系列并发症,如青光眼、玻璃体积血、葡萄膜炎等[2]。目前,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白内障患者,虽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但因手术存在一定的创伤性,再加上大部分患者缺乏对疾病的认知,依从性不高,从而对手术效果造成影响,不利于患者恢复[3]。因此,本文研究将本院收治的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后,对其应用效果进行探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在2019年1月~12月接收的70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5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为常规组,男性占比62.86%(22/35),女性占比37.14%(13/35);年龄47~74岁,平均66.82±2.46岁。另外35例患者在本研究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研究组),男性占比57.14%(20/35),女性占比42.86%(15/35);年龄48~73岁,平均66.76±2.51岁。两组患者比较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纳入标准:①均对研究知情,并签订同意书;②均对本研究手术无禁忌证;③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④均完善眼科相关检查,确诊为白内障。排除标准:①中途退出研究者;②合并心肝肾等器质性疾病者;③合并恶性肿瘤者;④存在精神、沟通或认知障碍者。

1.2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包含正确眼部保健方法、用药指导、生活指导等。研究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1)入院时:以热情、和蔼的态度接待患者,向患者介绍医院的规章制度、探视制度、科室环境,减少患者的陌生感;对患者入院时的状况进行全面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为患者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发放并同时讲解表格的意义、作用,可提高患者的认知度。(2)心理干预:①术前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可通过转移等方法来减轻患者的紧张感与不安感;②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患者心理状态为患者制定合理的心理疏导方案,与患者讲解疾病发生机制、治疗方案等,提高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从而愿意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开展;③告知患者术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同时密切关注患者术中状况,保证患者的心理状态在手术过程中一直处于最佳状态;④护理人员在同患者互动的过程中,仔细观察患者是否存在不合理观念,对于认知错误者,需及时帮助患者改变对疾病性质的不合理与歪曲的认知;⑤采用沟通技巧或是图画、视频的方式,帮助患者掌握与疾病相关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护理人员应耐心解答。(3)入院第1~2d: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讲解与疾病相关的知识(包含病因、治疗方法、症状等),并协助患者完善各项检查,让患者明白遵医的重要性;给予患者易消化、纤维素与维生素高的食物,预防便秘;告知患者正确用药的方法与注意事项。(4)术前1d:向患者讲解正确冲洗结膜囊与泪道的方法、需要注意的事项、手术方法等,有助于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于存在不良心理者,应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5)手术当日:提前做好手术准备工作;告知患者术中需要怎么配合手术以及术前排便等。(6)术后。①术后1~2d:密切观察患者的切口,指导、监督患者合理正确地应用药物;如若出现流泪、疼痛等症状后,需立即告诉医护人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②协助患者采取正确的体位(平卧位);嘱家属多协助患者的日常生活与护理。③叮嘱患者尽量不要咳嗽、低头,排便时切勿用力过猛,防止眼压突然上升,从而发生眼内出血、人工晶体脱出的情况;④保证患者眼部清洁,避免脏水进入眼内。(7)出院指导:告知患者术后3个月尽量不要低头、剧烈运动,遵医用药;做好饮食与眼部卫生指导,叮嘱患者定期复诊。

1.3观察指标

①疾病知识掌握度评估:由本院自行设置问卷调查表,内容包含白内障疾病的发生、病因、危害以及眼部护理,总分10分,分值越高则代表患者掌握程度越高。并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②护理满意度评估:分为满意、较满意以及不满意,分值在0~100分,80~100分为满意,60~79分为较满意,护理分值在59分及以下为不满意,护理总满意度为满意率与较满意率之和。

1.4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正态计量资料表示为%、x±s,使用SPSS20.0软件计算,如P<0.05则表示对比存在明显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度评分与住院时间比较

将两组患者之间的知识掌握度评分以及住院时间等进行对比可见,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更短,知识掌握度评分明显更高,两组患者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度,可见观察组更高,两组患者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3讨论

白内障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眼科疾病,指的是任何先天因素或是后天因素导致晶状体浑浊,同时还对视力产生影响[4]。有相关数据资料显示[5],50~60岁的人群发生白内障的概率已高达60%~70%左右,70岁以上的人群发生白内障的概率已达到80%左右,由此可看出,白内障已经成为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生活质量的疾病之一。目前,手术治疗是白内障患者最常见的治疗方式,但手术有一定的创伤性,在手术完成后可能出现并发症,对患者的眼部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同时,再加上部分患者对疾病不够了解;所以,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各种不良心理,从而影响治疗效果[6]。因此,在此过程中需要对该类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此来保证手术疗效,提高预后。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后,其疾病知识掌握度评分、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主要是在对患者护理的过程中,为其制定具有顺序性、时间性的护理计划,以此来为患者实施标准化的治疗流程、护理流程,使患者能够得到最佳的治疗措施与护理服务。该护理模式主要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为患者制定护理工作流程图,这不仅能降低护理人员在工作的失误与重复性,还能给予患者更加优质、安全系数更高的护理服务。除此之外,对白内障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用眼方式,促使患者养成好的生活习惯,从而减少眼部发生疾病的风险,进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综上所述,对白内障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不仅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缩短住院时间,还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作者:李洪峰 单位: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