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民族乐器二胡与流行音乐融合探究

民族乐器二胡与流行音乐融合探究

摘要:在当代流行音乐的发展中,传统音乐的基础以及持续融合起到了推动作用。二胡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乐器演奏以及二胡乐曲,都具有民族特色,也能够展示出一定的时代特色。流行音乐的发展壮大,需要考虑到音乐受众群体的需求。在我国的流行音乐中加入传统的元素,符合于大众的音乐审美需求,同时,也能够促进我国流行音乐特色的形成。其中,二胡与流行音乐的融合就具有代表性。基于此,本文对民族乐器二胡与流行音乐的有机融合这一主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民族乐器二胡;流行音乐;有机融合

流行音乐是大众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欣赏流行音乐、演唱流行音乐,大众可以获得审美的体验,这种体验与日常生活中的情感与感受有所融合,通常表现得又更为集中。流行音乐需要具有丰富的艺术成分,在流行音乐中融合传统的音乐元素,可以使大众对此更为认同。需要注意的是,在传统音乐的影响下,流行音乐的受众群体将更为固定,融合的程度以及融合的方式需要慎重的选择。

一、我国的流行音乐发展状况

流行音乐的发展,与大众娱乐的兴起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相对传统音乐,流行音乐中对人们现实生活、情感的描述更为具体,能够激发起大众的情感共鸣。在我国流行音乐发展的最初阶段,本土流行音乐从业者,在数量以及水平上都较为有限。因此,港台流行音乐大行其道,占据了大众的视野。实际上,港台流行音乐极大地受到了欧美、日韩流行音乐文化的影响,许多流行的曲目都是由外国音乐作品改编而成,可以说,我国的流行音乐发展总体水平有限。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社会的文化教育水平也得到了提升,我国的各类高校培养出大量的音乐人才,一部分音乐专业的人才,选择从事流行音乐相关的事业,本土流行音乐得到了迅速地发展。在音乐行业成长的同时,大众的审美品位以及审美的需求也有所变化。我国民众对于传统文化逐渐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关注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融合。在这一时期,各类具有古典民族音乐元素的作品得到了大众的认可[1]。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国风、古风风潮的初期发展阶段中,港台流行文化依然具有启发性与引导性的作用。在20世纪的60年代末期,一批音乐人发起了“民歌运动”,关注本土原创音乐。一大批具有本土特点的创作者以及歌手,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在这一时期,较为突出的音乐代表作品,包括《龙的传人》《月满西楼》等音乐作品。这些作品中,已经融合了民族音乐的元素,因此,大众在聆听流行音乐的过程中,也能够建立起民族文化的共识,流行音乐的发展逐渐走向独立的道路。二十一世纪之后,我国的流行音乐发展出现了新的趋势,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得到了大众更多地关注,同时,音乐创作者以及歌手,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了解更为深刻,能够巧妙地在现代音乐创作中融合传统的音乐元素。在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大众文化娱乐与流行音乐共同发展,这些具有融合性与实验性的音乐作品,得到了更多的认可。可以说,在当前我国的流行音乐与传统音乐元素之间的融合,仍旧在持续当中,融合的模式逐渐多样化。需要对此进行总结与研究,寻求音乐文化发展的未来之路[2]。

二、二胡在我国民族音乐中的地位

二胡是我国的一种传统弦乐器,最早的记载见于唐诗。然而,追溯二胡这种乐曲的形成、发展、传播的过程,可以发现其有着明显的“胡风”特点,在唐诗中的记载名称为“胡琴”,这一称谓在后来的历史中也长期应用,据此可知,二胡应为我国北部地区少数民族传入中原的一种乐器。见载于唐诗,说明这种乐器在当时的社会中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处于一个较为成熟的阶段。然而,在宋元文化高速发展的时期中,二胡所得到的关注有限,是一种处于边缘地位的乐器。直到明清时代,二胡才成为一种流行的乐曲,广泛地流传于我国的不同区域中。这一时期,我国的民间戏曲逐渐发展成熟,二胡是戏曲中重要的伴奏乐器,受到各地戏曲风格差异的影响,胡琴形成了不同的乐器风格。到近代,二胡这一名称得到了确立,同时,二胡独奏受到了大众的欢迎,代表的曲目有《二泉映月》。相较于其他的民族乐器,二胡在我国民族音乐中的地位并不突出,同时,独立发展的时期较短,仍旧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3]。

三、流行音乐与二胡的有机融合策略

(一)对二胡乐曲直接借鉴

在不同的地区中,地方戏曲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也有代表的剧目。作为戏曲中主要乐器的二胡,在戏曲音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流行音乐创作中,可以借鉴戏曲中二胡的旋律,并且继续应用二胡进行演奏[4]。为此,流行音乐的创作者需要对我国的戏曲文化进行系统的学习与研究,深度体验不同地区中戏曲的特点与差异,并且从中获得灵感,摘取戏曲的曲调旋律。不可忽视的是,地方影响力较强的剧种,其著名唱段的旋律往往也广为人知,通过加入这种大众较为熟悉的音乐元素,能够迅速拉近戏曲与大众之间的距离,使得戏曲获得大众的认可。例如,在我国许多古装电视剧的歌曲编曲中,就采用了这一策略,直接在歌曲中融合二胡演奏的戏曲旋律。

(二)应用二胡展示音乐特色

实际上,在当代的音乐发展中,二胡这种乐器仍旧处于一种相对较为次要的位置。流行音乐的特点在于大众认同,二胡这种乐器对于大众而言,既陌生又熟悉。首先,在许多的传统音乐表演中,二胡经常出现。然而,著名的二胡独奏曲目较少,相较于其他传统乐器,大众对二胡又较为陌生。这种陌生感,正是发挥二胡特色的重要着力点。需要让经常聆听流行音乐的大众,对二胡的演奏更为熟悉,并且产生认同。为此,可以对许多流行音乐曲目进行编曲的改编,应用二胡独奏或者加入二胡演奏的元素进行音乐的展示。在音乐的差异中,大众将会感受到二胡的独特魅力,有助于二胡与流行音乐的有机融合。例如,在当前许多流行音乐节目中,歌曲的编曲改编以及重新演绎是重要的表演形式,需要在其中增加二胡的应用频率,达成展示二胡音乐特色,获得大众认同的目的[5]。

(三)应用二胡元素打造音乐品牌

流行音乐文化中,演唱流行歌曲的歌手是人们目光的聚焦点,在商业宣传以及其他形式的信息传播中,流行歌手本身就具有品牌效应,往往人们会由于一名歌手而对一个领域进行关注。为此,根据流行文化的发展特点,打造出能够代表二胡表演的流行明星。首先,可以借助于现有的明星资源,应用二胡元素进行音乐品牌的打造。在大众中具有知名度的歌手,其本身的号召力较强,音乐作品的影响力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能够迅速地得到大众关注。例如,在歌手的专辑中,集中的应用二胡元素进行音乐展示。随着专辑中的歌曲流行,二胡元素也将得到更多的认可。其次,可以打造带有民族音乐元素特色的歌手、乐队等,作为代表二胡的音乐品牌。相对第一种模式,这种模式的稳定性存在不足,尤其是在网络直播等娱乐形式的影响下,大众对于传统流行音乐的关注逐渐减少。面对这种状况,需要开辟多种途径,实现大众音乐与二胡乐器元素的融合。如借助于网络短视频平台,对流行音乐作品进行演绎与宣传。

(四)在不同风格的流行音乐中应用二胡

现代流行音乐的风格多样化,较为常见的流行音乐种类包括爵士、摇滚、说唱、民谣等。这些音乐的风格不通,表演的形式也有所区别。例如,在民谣中的表演中,乐曲的旋律是较为简单,也通常选择单一的乐器作为伴奏乐器。因此,二胡能够适应于民谣中演奏的需求,给民谣的表演带来新的特色[6]。需要注意的是,流行音乐虽然有着商业化的特点,受到大众传媒与娱乐行业发展状况的影响,然而,表演者的综合素质是有所差别的。需要一批高水平的,同时,了解流行音乐发展状况的人才,进行二胡的表演。面对这种需求,我国的民族音乐院校,可以适当地优化教育引导的模式,促进民族音乐在商业娱乐流行文化中的参与。

(五)总结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融合的发展经验

美国是流行音乐文化的起源地,然而在这种商业文化崛起之后,许多欧洲的歌手、乐队跟随着流行音乐的发展趋势,迅速地走红,不仅在本土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也能够将影响力反向辐射到美国,风靡全球。究其根源,美国的流行文化发展与黑人音乐的关系密切,然而,美国缺乏音乐发展的传统,可以借鉴的音乐元素有限。相对而言,欧洲有着丰富的音乐发展传统,古典音乐文化成就辉煌,传统的乐器种类多样。在这种情况下,欧洲的流行音乐发展迅速。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乐队,包括英国的“披头士乐队”、“甲壳虫乐队”等。当欧洲的传统音乐文化以流行音乐的方式渗透到美国的本土,美国流行音乐的丰富性提升,得以实现继续的发展。东方文化中的音乐元素,相对西方的古典音乐并不逊色,需要总结流行音乐中传统音乐元素产生的影响,更为全面的融合二胡乐器以及传统音乐的元素[7]。

四、结束语

我国二胡融入流行音乐将肩负起传承和弘扬我国民族音乐的使命,可以促使民族器乐向世界范围发展,让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屹立于世界音乐文化之林。需要认识到,二胡与流行音乐的融合是艺术发展道路上的一次大胆尝试,是将流行音乐进行融合再造,使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对于传承优秀传统音乐、丰富流行音乐的音乐表达、提升流行音乐的音乐层次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思思.现代音乐中民族乐器的应用和发展探讨[J].中国民族博览,2019(16):139-141.

[2]王滔.流行音乐创作中的中国形态[J].艺术研究,2019(06):60-61.

[3]周密.论流行音乐的民族性及流行音乐民族化发展[J].大众文艺,2013(10):146-147.

[4]邢伟.论民族乐器在当代音乐中的应用与发展[J].黄河之声,2017(19):84.

[5]张丽.浅谈民族乐器二胡与流行音乐的有机融合[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4(04):102-104.

[6]韩晟.论民族乐器在当代音乐中的应用与发展[J].音乐生活,2017(04):67-68.

[7]周显宝,熊楚月.民间文艺复兴:草根乐风与多元审美——中国网络古风流行音乐考察与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16(01):101-109+8.

作者:李若男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