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多元技法在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实践

多元技法在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实践

摘要:肌理画是一种特殊的绘画形式,作画方式新奇、独特,不拘泥于以笔为媒介进行作画。肌理画不仅注重幼儿对技能的掌握,而且更加注重幼儿的情感发展与表现创造,这种方法更能激发幼儿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基于此,本文将从肌理画多元技法概述、适宜性、应用策略等方面,探索肌理画多元技法在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的运用。

关键词:肌理画;多元技法;幼儿园;美术教育

一、肌理画多元技法概述

(一)肌理的概念

肌理指物体表面的纹理,其颜色、大小、形状等不尽相同,但都呈现出自然的形态。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纹理结构。在美术作品创作过程中,运用不同的工具、材料配合不同的色彩创作而成的美术作品,其视觉质感有所不同。

(二)肌理画的概念

通常情况下,肌理画指的是用笔以外的工具通过特殊手段完成的画作。肌理画是运用水彩或水粉颜料与生活材料结合制作而成。“画面肌理是指能够显现在画面框架空间上的肌理。”[2](P6)肌理画不是纯粹以自然肌理为对象,而是在自然肌理的基础上,作画者通过解读描绘对象,表达自身情感而呈现出的各式各样的美术作品。在创作肌理画时,儿童也会根据自己的判断和意识进行情感表达与创作。

(三)肌理画的多元技法

肌理画是满足幼儿绘画心理与幼儿园美术教学需要的一种新颖绘画形式,有工具肌理和材料肌理两种类型。工具肌理包括蜡笔涂画、刀片刮画、牙刷点画或溅泼等;材料肌理包括揉搓画、湿印画、底纹按压画、喷雾等。肌理画创作技法多元。按创作技法划分,肌理画可分为油水分离画、刮刮画、喷喷画、水彩加盐画和泡泡水彩画等。教师应掌握肌理画的多种创作技法,了解肌理画的多元表现形式,并将其合理运用于幼儿园美术教学中,不断提升幼儿的审美素养。

二、肌理画多元技法的适宜性

幼儿园美术教学多以绘画为主,以笔作为绘画工具,作画过程简单,且便于使用与整理。但是,单纯用笔进行作画,很难完全展现幼儿的绘画情感。肌理画作画方式新颖,在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表现出独特的教育价值。

(一)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1.促进幼儿手、眼、脑协调性的发展

幼儿手、眼、脑的协调性较弱,因此,在作画时,经常会出现曲曲折折、断断续续、不按常理连接在一起的线条,难以全面显示他们想要表现的内容和情感,教师只能通过稚拙、形象变形的线条等推测幼儿作画的趣味和意图[3]。肌理画有画、剪、粘、贴、涂等多种操作方法,需要手、眼、脑的相互协调才能更好地完成作品。所以,在创作肌理画的过程中,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与手、眼、脑的协调能力得以不断发展。

2.促进幼儿观察力、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

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是为了培养幼儿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美的能力。肌理画技法多元且独特,能不断激发幼儿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开展水彩加盐的肌理绘画活动时,幼儿在创作过程中会观察画面的大小、盐与水彩结合所呈现的画面等,以此逐渐培养自身的观察力。幼儿运用相关生活材料进行创作时,会根据材料创造出新形象,如利用棉签粘贴小动物的造型,运用树叶、树枝、蔬菜、水果等材料创造新的形象等。通过此类活动,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二)促进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开发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民族地区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关注与重视。将肌理画教学纳入园本课程,能够丰富幼儿园集体美术活动内容,促进幼儿园特色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如幼儿园开展的布依族蜡染活动、水族剪纸艺术活动等都使用了肌理画多元技法。总之,将肌理画技法应用于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能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利用幼儿熟悉的工具与材料设计美术教育活动,既能满足新课改对园本课程开发的要求,满足幼儿感受美、体验美与创造美的愿望,又能丰富幼儿园自身教育资源,突出幼儿园的闪光点,形成幼儿园园本课程特色。

三、肌理画多元技法应用策略

通过对幼儿园肌理画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发现,有的幼儿园开展肌理绘画活动,选择的材料针对性不强,很难使幼儿顺利地进行创作;有的肌理画内容较为单一,作画形式不够多元,课堂活动不够丰富。因此,要使肌理画教学得以顺利进行,让幼儿积极参与其中,笔者提出以下对策。

(一)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工具材料,使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幼儿的心理认知和感受力与成人差异巨大,如果选取的工具和材料超出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幼儿便无法较好地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教师应做好课前准备,选择符合幼儿心理认知能力的工具和材料设计教学情境,让幼儿用熟悉的事物进行创作。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选择工具与材料时,要考虑其使用的安全性与可操作性,其中,安全性是幼儿顺利学习的保证;可操作性是指材料的选择要具有针对性与层次性,能充分发挥材料的优势,供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使用,促使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二)科学安排肌理画教学内容,形成幼儿园园本特色

不同的民族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幼儿园应充分根据本地区文化特色,围绕肌理画教学主题进行活动设计,形成独特的教育体系。教师可选择幼儿熟悉、便于幼儿理解、贴近幼儿生活的内容开展活动,满足幼儿园课程创新的需求,形成幼儿园园本特色。

(三)丰富肌理画表现形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肌理画技法的表达方式多元,可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创作。肌理画注重幼儿在美术课堂中的主体性,能让幼儿自由表达审美感受。为激发幼儿对肌理画创作的兴趣,教师不仅要在工具和材料上进行创新,还可引导幼儿进行工具制作、材料收集等,使其利用自主制作的工具与材料进行肌理画创作。另外,教师还应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式来引导幼儿进行肌理画创作,激发幼儿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让幼儿充分参与到课堂中。

(四)注重课堂活动多样化,让美术活动更富趣味性

与传统美术相比,肌理画创作方式新颖,形式多样。肌理画的创作可使幼儿在美术学习中摆脱简单的模仿,让美术课堂变得富有创造性与趣味性。为此,教师应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如设计肌理画竞赛活动、创意比拼活动等,使课堂活动多样化、创意化,将故事、音乐、游戏与肌理绘画学习结合起来,使美术教学更富趣味性,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四、关于肌理画多元技法运用的思考

幼儿的绘画通常是在“玩”中展开的,但是需要一定的指向性。因为幼儿的一笔一画都充满想象力,每一步操作都有自己的想法。幼儿能否从绘画中获得成功的愉悦与满足,取决于幼儿的体验。因此,教师应关注幼儿在绘画中的感受,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注重幼儿的感受与欣赏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4](P57)。在肌理画学习中,要培养幼儿基本的感受能力与欣赏能力。教师可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具体事物,不过多干扰幼儿,多关注幼儿在此过程中的表达与感受,并科学、多元地评价幼儿在观察后创作的美术作品。

(二)充分考虑幼儿的表现与创造

在学习肌理画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创作属于幼儿自己的作品。幼儿在学习制作肌理画时,教师可不为其提供范画,避免出现模仿的现象,而应让幼儿自由表现自己喜欢的事物,满足其探索事物的好奇心理,让幼儿在轻松的状态下“做中学,学中做”,使幼儿最大限度地进行创造。

(三)注重教师专业水平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必须要有扎实的美术专业基础,掌握肌理画的多种创作技法,便于在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开展不同类型的肌理绘画教学。教师还应不断探索新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课堂感受,提升幼儿的欣赏水平与创造能力。同时,教师还要不断探索肌理画材料的应用与多元的作画形式,更好地满足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王化斌.画面肌理构成[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

[3]朱春桃.水粉画多元技法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学前教育研究,2012(10):49-53.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 陈亚萍 单位: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