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民族音乐学下高校音乐教学改革与创新

民族音乐学下高校音乐教学改革与创新

摘要:文章主要从民族音乐学的角度出发,对我国地方高校音乐教学现状进行研究,基于现状提出了音乐教学改革创新的一系列策略,以促进地方高校民族音乐文化的提升,为民族音乐文化更好地推广与发展打下基础。

关键词:民族音乐学地方高校音乐教学改革

一、地方高校音乐教学现状

湖南科技学院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永州市。永州又名零陵,《史记•五帝本记》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这里是舜帝道德文化、理学文化、瑶文化、女书文化发祥地。

(一)课程设置

目前,音乐与舞蹈学院主要开设:视唱练耳、基本乐理、声乐基础、声乐表演、钢琴基础、和声、曲式与作品分析、歌曲写作、歌曲伴奏,民族民间音乐概论、中国音乐史与欣赏、西方音乐史与欣赏、合唱与指挥、音乐美学、地方音乐研究及教育部所规定的公共课等课程,其中,地方音乐研究主要是由黄华丽教授开设的瑶族声乐演唱课程。

(二)教学科研团队

为促使教学与科研的发展,学院组织部分青年教师和学生结合地域性音乐文化(女书、瑶族文化)和民族民间音乐资源(零陵花鼓、祁阳小调、瑶歌、壮歌、侗族音乐等)进行科研活动,建设了“瑶族音乐文化”“祁阳小调”“女书音乐文化”“零陵花鼓”和“祁剧”等研究课题。

(三)教学获奖

近年来,教师根据地方音乐文化改编创作的节目由学生竞赛荣获:2011年湖南省第三届大学生艺术节展演比赛一等奖(祁剧高腔《木兰辞》);2015年全国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节目声乐类节目一等奖、优秀创作奖等(瑶族《盘王大歌》)等。

二、地方高校音乐教学改革策略

(一)课程改革

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学院可以根据地域音乐文化与民族音乐文化进行课程开设,将地方音乐文化融合到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提升地方高校民族音乐文化的研究。如瑶族音乐,学院可以邀请年长的传承人进入学校课堂。通过传承人的讲解、演唱、教唱,不仅可以使学生们更直观的了解瑶族音乐文化,同时青年教师也获得很好的学习机会,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瑶族音乐文化提供基础。地方音乐文化课程的开设可以先选择选修课形式,等课程建设成熟以后,再进一步开展成必修课程。初步开设的时间可以从大一开至大三,每学年开设两门不同的地方音乐文化课程,这样能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课程选择,同时,也可以确保每位同学至少选择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地方音乐文化进行学习,由此可以凸显地方性高校办学的特色性。

(二)师资建构

地方性高校音乐教师应根据地方音乐文化选择今后的研究方向。尽管目前学院领导带头组织对祁阳小调、祁剧进行研究,但是瑶族音乐、女书音乐、零陵花鼓等研究尚未系统展开,因此,教师们的教学科研任务任重而道远,也无形之中给教师们一定的压力。教师们可以结合自身专业对地方音乐文化的某一音乐进行深入研究,而不是面面俱到,侃侃而谈。教师们首先要确定好研究方向,而后需大量阅读文献资料,进行田野调查。然而,教师们整体素养的提升并不是参看文献、实地调查即可,教师们仍需不断加强自身的科研能力,不断向民族音乐学的权威人士及专家多学习、多请教。学院可以多鼓励教师们外出学习、参加学术会议,了解学术界当前的学术研究动态以及最新的研究成果,教师们通过学习,将最新研究动态带入课堂,提升教学能力及教学效果。

(三)团队建设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带领学生进行学术团队建设。如瑶族音乐团队的建设,首先,在课堂之中教授瑶族音乐的历史发展脉络,着重对永州地区的瑶族音乐进行讲解梳理,同时,教授学生基本的田野调查规范。其次,教师以小组形式带领学生到永州地区不同的瑶族乡进行实地田野考察。每小组的成员最好是3-5人,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喜好安排调查地点。与此同时,为了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其中,教师需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任务安排。比如说采访时的录音、摄像、访谈、现场笔记等工作安排。田野调查结束后,教师需教授学生如何整理调查资料,并以小组形式撰写田野调查报告,最后,课程的结业以小组形式提交的田野调查报告以及演唱调查点的一段瑶歌作为考试的最终成绩。教师带领学生参与实地调查并学唱瑶歌,既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体现地方性高校教学的特殊性。

三、地方高校音乐教学发展对策

(一)教学方式

民族音乐学视域下的地方高校音乐教学需要教师适当调整教学方式,如《中国音乐史与欣赏》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相关内容扩展地方音乐文化。比如说在古代音乐史的讲解过程中,根据不同时期的音乐历史发展,教师可以将瑶族的历史迁徙路线与课程相结合;在近现代音乐史讲解中,传统音乐部分可将女书音乐文化、零陵花鼓、祁阳小调、祁剧等相关音乐知识穿插进课堂,可以将让学生不仅仅是掌握基本的书本知识,同时,可以拓展地方性的音乐文化知识;在其它课程的讲解中,教师均可拓展地方音乐文化的教学,让学生们从多角度去审视地方音乐文化。如《歌曲写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根据地方音乐素材进行改编与创作等。

(二)教研相长

民族音乐学视域下的地方高校音乐教学需要加强师资能力及学术团队建设,其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教师不仅在课堂之中能够思路清晰的梳理与讲解地方音乐文化,同时,教师需带领学生下乡进行实地调查。这种高要求的教学方式促使教师们不得不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评价。学术团队建设可以从两个方面同时进行:其一,教师学术梯队的建设。这需要学术能力较强的学科带头人来领导教师进行学术研究。学术带头人根据教师的研究方向发放科研任务,并定期检查教师的科研进度。其二,教师引导下的学生团队。教师带领学生下乡调查,并带领学生撰写的田野调查报告,结课时要求学生们以小组形式提交田野调查报告。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与教师而言均是一种双赢的局面。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学习了田野调查的基本要求与规范,为学生们今后的学术科研道路起到一个很好引领作用。而对教师来言,教师可以将田野调查过程中较为繁琐的基础工作分配给学生们,让学生参与到基础的科研工作中来,这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参与性,而且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社会实践

民族音乐学视域下的地方高校音乐教学需要教师带领学生们多参与社会实践,参与音乐的社会学研究,探讨音乐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考察音乐与社会诸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音乐作为人类精神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音乐行为作为一种社会行为,来解释和探索这种行为过程的社会原因和整个音乐实践的历史和现实的演变。学生参与实践过程中,可以跟当地村民进行交谈访问,了解地方音乐的文化生境。通过人文环境与生态环境,进而了解和分析地方音乐的音乐本体。学生们通过社会实践,可以更直观、更深入的了解地方音乐文化。民族音乐学视域下的地方高校音乐教学改革是建立在地方音乐文化的基础之上。永州拥有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资源,如瑶族音乐、女书音乐、零陵花鼓、祁阳小调、祁剧等。作为地方高校音乐教师,人们有责任和义务将民族音乐文化进行推广与传承,而传承最好的方式之一则是将地方音乐文化进入高校课堂,既可体现出地方性高校办学的特色性,又可突出地方性高校教学的特殊性。

参考文献:

[1]伍国栋.音乐学的学科跨界研究———以民族音乐学为例[J].音乐研究,2014,(01):19.

[2]谢嘉幸,郁文武.音乐教育与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夏艳洲.音乐社会学学科规训及操作机制新论[J].音乐艺术,2005,(03):123.

[4]于润洋.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林春菲 单位:湖南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