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英文科技期刊跨越式发展途径

高校英文科技期刊跨越式发展途径

【摘要】文章从英文科技期刊的双重属性入手,讨论我国高校创办英文科技期刊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了高校创办英文科技期刊的先决条件,提出在政府决策部门、出版管理部门和高校的通力合作下,通过成立高校期刊专业出版机构,充分利用高校原有期刊资源和校友资源,服务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校英文科技期刊跨越式发展的举措。

【关键词】英文科技期刊;一流学科建设;媒体属性;科研属性;话语权;影响因子

一、高校创办英文科技期刊的历史机遇

1.国家高度重视英文科技期刊的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记录科研成果、反映科技进步的科技期刊也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我国科技期刊的数量已经超过5000余种,其中,作为国际学术交流重要窗口的英文科技期刊数量从1979年的13种发展到2016年的302种[1]。但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的数量仅占科技期刊总数的6%,期刊的学术水平和质量也有待提高。为此,国家近年来不断加大对英文科技期刊的投入。例如,中国科协等6部委组织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项目资助中国英文科技期刊,鼓励创办新刊,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效,涌现出一批如《细胞研究》《光:科学与应用》《国家科学评论(英文)》《纳米研究(英文版)》等发展较快的期刊,其中不乏高校主办的。

2.一流学科建设呼唤一流国际期刊

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该方案指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引导和支持高等学校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创新学科组织模式,打造更多学科高峰,带动学校发挥优势、办出特色”[2]。作为国际学术交流重要平台、记载科技研究成果的英文科技期刊,已成为我国高校建设一流学科历史进程中令人关注的热点。拥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高端英文学术期刊,不仅能掌握该学科领域的发展方向,打造所在领域的学科高峰,也是国际一流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为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加快“双一流”建设,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8年8月8日印发了《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在第十一条“深化国际合作交流”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荐高校优秀人才在国际组织、学术机构、国际期刊中任职兼职”[3]。事实上,我国高校主办英文科技期刊已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不少高校优秀的中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到期刊审稿、约稿、宣传等工作中。

二、高校创办英文科技期刊的紧迫性

英文科技期刊不仅具有媒体和科研双重属性,还具有引领科学技术发展、抢占科技成果制高点的功能,是我国从科技大国迈向科技强国历史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资源。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权[4]。因此,创办一大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科技期刊,高校责无旁贷。为抢占科技成果的制高点,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拥有为数众多的英文科技期刊。截至2016年底,反映期刊国际影响力水平的SCI数据库共收录8856种英文科技期刊,其中美国主办的英文科技期刊为2962种,占33.45%;英国主办的英文科技期刊为1854种,占20.93%;荷兰主办的英文科技期刊为700种,占7.90%;德国主办的英文科技期刊为600种,占6.78%;而我国主办的英文科技期刊只有179种,仅占2.02%[1]。从SCI数据库影响因子的学科分区看,2016年我国英文科技期刊位列Q1区的仅有34种[1],面临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

三、高校创办英文科技期刊的先决条件

1.主办单位的科研水平居国际领先地位

英文科技期刊要反映全球的科技成果,打造高端的学术交流平台。成功创办一本高水平的英文科技期刊的条件之一是主办单位要有深厚的学术积淀和一批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这样才有底气建造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参与英文科技期刊的国际竞争。例如,《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版)》于2011年改版成信息类专业期刊之后,紧密依托清华大学信息学院的学术资源,2015年被SCI收录,2018年荣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

2.掌握全球高端学术资源

创办英文科技期刊要组织高水平的稿件,这就要求组稿团队要充分了解学科的发展方向,掌握全球高端的学术资源。以清华大学出版社《纳米研究(英文版)》为例,其主编团队由清华大学和美国斯坦福大学等国际著名高校的科学家组成,在2008年创刊伊始就组织了众多国际一流的稿件,期刊国际影响力大增,杂志创刊仅一年半就被SCI收录,在所属4个学科中均位居Q1区。2013年,该刊荣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

3.主编团队与出版团队紧密配合

一本英文科技期刊在创刊之前要进行期刊的可行性分析,组建国际编委会,制订尽可能详细的出版计划。由于期刊具有媒体和科研双重属性,在对期刊进行筹划和顶层设计过程当中,主编团队和出版团队一定要密切配合、无缝衔接。《摩擦(英文)》在创刊之前,主编团队和出版团队对13种国际同类期刊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与研究,准确定位该刊的作者群和读者群,并提前设计出两年的出版量,落实了每期的组稿人。《摩擦(英文)》2013年创刊后,由于学术水平较高,2016年被SCI收录,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2018年6月公布的杂志影响因子达到1.869,是国际同类期刊的第4名[5]。

四、实现高校英文科技期刊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举措

1.围绕服务学科建设下功夫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公布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所涉及的一流学科共计464个,其中一流学科有5个或5个以上的高校就有25所[6]。只要有一流学科建设项目的高校,在具备条件的基础上,经过充分论证,就可以办好一批高水平的英文科技期刊。高校可以围绕国际一流学科建设,选择各自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优势学科创办英文科技期刊。以清华大学为例,现公布的理工类一流学科共有30个,清华大学出版社已出版的12种英文科技期刊覆盖物理学、化学、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10个一流学科,占理工类一流学科的三分之一。

2.制定科学的长期规划

英文科技期刊具有科研属性,是科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还具有建设周期较长的特点,一般从期刊创刊到平稳发展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高校可以将创办英文科技期刊工作纳入本校科研体系,给予长期和稳定的支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英文科技期刊,使其成为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亮点。

3.细化专业出版分工

由专业出版团队承担创办期刊的主要工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专业团队可以是高校已有的期刊编辑部,可以是高校出版社,也可以是高校以外的期刊出版机构。在期刊的筹办阶段,出版团队要对期刊进行可行性分析,进行顶层设计和各发展阶段规划,与主编团队充分沟通,共同组建国际编委会;确定创办意向后,再办理创办期刊的有关手续,建立期刊网站和审稿平台等。期刊创办后,出版团队要重点做好稿件跟踪、管理、录用、网络、编辑加工、出版发行、国际宣传以及申请国际检索机构评估等一系列出版工作。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011年成立期刊中心,加快了英文科技期刊的创办与出版工作。近年来,清华大学出版社先后创办和出版了12种专业化、国际化的英文科技期刊,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逐年提升。

4.充分利用高校原有期刊资源

高校学报是我国高校科技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为数不少的英文学报。这些学报在创办伊始大多数为综合类期刊,随着期刊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其中一些学报逐步转化成专业化期刊,在国际期刊的激烈竞争中站稳了脚跟,并培养出一支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出版队伍。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原有的期刊资源和人才优势,拓宽创刊的思路与途径,打造一批与高校英文学报相关联的新刊。如《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版)》改版成信息类期刊后,瞄准计算机领域热点研究方向,连续出版了40期专辑或专栏,内容涉及大数据、云计算、普适计算、生物信息、计算机可视化、无线传感网、物理信息系统、物联网和信息安全等。这些专辑或专栏的出版提高了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掌握了全球高端学术资源,引领了学科的发展方向,并逐步形成了围绕该刊创办的国际一流学科子刊群。现已创办的新刊包括《计算可视媒体(英文)》《大数据挖掘与分析(英文)》,另有多种该领域新刊正在陆续策划和筹办之中。

5.高校校友资源助力期刊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出国留学的优秀人才中涌现了一大批世界一流的科学家,他们与我国高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与母校互动更是积极。高校在创办国际一流期刊的过程中,要密切联系在国际上有学术地位和影响力的校友,请他们为期刊的发展出谋划策,聘请他们担任国际编委或专辑的特约编辑,与期刊编辑一起策划、召开高端国际学术研讨会,组织出版高水平的专题等。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7)[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33;45;3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EB/OL].(2015-11-05)[2018-08-09].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EB/OL].(2015-08-27)

[4]新闻思想讲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8:164.

[5]徐军,陈禾,张敏.提升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的策略与实践——以Friction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29(8):853-859.

[6]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EB/OL].(2017-09-21)

作者:陈禾  张昕 单位:清华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