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科技期刊编辑队伍素养提升策略探讨

科技期刊编辑队伍素养提升策略探讨

摘要:高校科技期刊应充分利用“双一流”“双高计划”建设带来的资源,提高期刊的办刊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促进高校学科建设以及科技发展。结合高校办刊实际情况,从体制机制、编辑自身、社会环境等层面提出了高校科技期刊编辑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新时代高校科技期刊编辑应具备编辑素养。从国家政策层面、高校制度层面、编辑部建设层面以及编辑自身发展层面,以“导师制”培养编辑素养、加强继续教育培训体制建设、提倡编辑“走出去”、建立和完善高校科技期刊编辑考核和激励机制等途径提升高校科技期刊编辑素养。

关键词:“双一流”;“双高计划”;高校科技期刊;编辑素养

高校科技期刊作为高校教学与科研成果展示的平台,是进行国内外学术交流、共享最新科研成果、传承优秀文化、传播学校文化的主要媒介和重要载体,是展示高校重要科研成果、高校学术水平、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窗口,也是国家科技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办刊水平和知名度可用于衡量一所高校的教育发展和学科建设水平。某种程度上,高校科技期刊建设与“双一流”“双高计划”建设的总目标是相辅相成的,两者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高校期刊办得好可以提高学校的学术影响力和知名度,对“双一流”“双高计划”建设的开展具有推进作用。相对的,“双一流”“双高计划”建设的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加大学科建设,以学术论文为载体的科研成果必然会带动高校科技期刊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双一流”“双高计划”建设方案的提出给高校科技期刊的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高校科技期刊发展也推动了“双一流”“双高计划”建设方案的实施[1][2]。而高校期刊办刊水平的提高离不开一支优秀的编辑队伍,“双一流”“双高计划”建设方案的实施必然对高校科技期刊的编辑队伍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高校科技期刊编辑队伍存在的问题

与校外普通期刊相比,由于办刊性质的限制,高校科技期刊编辑队伍往往存在一些自身独有的问题。第一,各高校普遍存在优质稿件不足的现象,甚至本校的教师也不愿意投本校期刊,更多的教师首先考虑校外的核心期刊、C刊,以至于大多数情况下编辑陷于坐等来稿的窘境。第二,高校期刊基本上属于非盈利性机构,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高校期刊编辑人员办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校编辑人员缺乏主动约稿的积极性、追踪前沿科研成果的热情以及特色组稿的创新性。第三,由于学校体制的限制,高校期刊的编辑部往往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难以受到重视,大多数的编辑人员待遇并不高,难以吸引高学历、高专业技能的人才,因此,编辑队伍缺乏高质量的人员补充,持证上岗的比例更是不高。第四,由 于高校普遍实行领导轮岗制,导致期刊负责人在办刊方面苦心经营多年,就要轮岗到其他岗位,这使得高校期刊办刊政策的连续性、管理机能、人员沟通等方面受到一定的影响[3]。第五,受网络化出版的影响,编辑对数字化出版、新媒体传播等新技术缺少了解,长期依赖传统的办刊模式,缺乏创新性和持续学习新知识的热情。第六,编辑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机制不健全,高校期刊人员技能培训普遍以完成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要求出版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必须进行72学时的培训时长为目标,而不进行额外的技能培训,学校层面往往也缺乏相应的培训机制。第七,目前高校科技期刊缺乏专业型编辑,大多青年编辑并非科班出身,对期刊行业标准、编辑出版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编辑校对知识也了解不多,缺乏实际经验。

2高校科技期刊编辑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编辑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编辑队伍的质量,高水平的编辑队伍是期刊办刊水平的重要保障,从本质上看,高校期刊编辑的职业素养要求就是培养复合型编辑人才。一名优秀的编辑要具备坚定的政治素养、基本的文化素养、专业的编辑技能、组稿策划能力、社交能力、精准的判断力和信息捕捉能力、基础的科研能力、与时俱进的学习能力、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以及持续的创新能力等素养。

2.1坚定的政治素养

曾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出版作为保障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阵地,编辑人员要自觉筑牢意识形态防线,不断加强自身的政治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首先,在思想上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贯彻党的方针和政策,坚定正确的出版方针和价值导向,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尽量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其次,把意识形态融入日常编辑工作中,注意文章的选题和内容的政治审查,严把政治内容审读关,从源头上维护好出版物的意识形态安全[4]4。再次,学习和掌握国家关于编辑出版的政策法律法规,严格遵守国家的各项规定,做到有法必依。最后,准确把握科技期刊的发展方向,坚定期刊办刊宗旨,秉持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增强保密意识、版权意识和规范意识,立足岗位,捍卫科技期刊论文质量的最后一道防线。

2.2完善的知识结构

高校科技期刊编辑人才归根到底属于复合型人才,需要多种知识体系的储备。一是编辑业务的必备知识,包括编辑出版的相关法律法规、期刊行业标准、编辑出版流程等基础业务能力。二是专业的编辑技能知识。编辑工作需要较强的专业性,专业的编辑技能是实现高质量出版的基础。尤其对于科技期刊来说,文章中存在大量的符号、公式、图表以及参考文献,编校难度大,耗时长,因此,高校科技期刊编辑更应该具备过硬的编辑技能,严格按照出版规范进行编辑加工。三是具备基础的科研知识。高校科技期刊作为反映高校科研成果的科技类学术刊物,面向的作者群体来自于各个学科领域,作为一名编辑需要具备一定的科研知识,才能大致判断出稿件的学术价值,初步筛选出优秀稿件,才能与作者进行基本的科研交流,确保文章顺利发表。四是具备新时代下的新技术和新知识。新时代下,互联网新媒体技术蓬勃发展,编辑工作要不断融入新技术以提高办刊质量和办刊效率。例如,利用互联网传播技术实现各个环节的及时沟通;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电子图书馆等途径实现期刊的广泛传播,并实现数字化出版;利用编辑校对软件实现智能校对,降低编校差错率,提高期刊出版质量。五是扎实的文化知识。期刊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属性,本质上属于文化产品,因此,编辑实质上是文化知识的加工者和传播者,需要扎实的文化知识。近年来,高校期刊引进编辑人员一般都要求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这说明高校期刊编辑队伍更倾向于高学历化,这使得编辑队伍的文化素养得到了保障。

2.3组稿策划能力

组稿策划是期刊编辑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引领着期刊内容的选择,专题策划是增强期刊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5]。高校科技期刊在栏目设置、选题等方面往往缺乏创新,没有自身的特色,编辑常常缺乏品牌意识和问题研究意识,编辑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自身在高校办刊的优势,在充分了解“双一流”“双高计划”建设过程中涉及的热点学科内容的基础上,实时动态追踪高校科研创新平台,与高校优秀作者沟通约稿,及时约到具有学科特色的优质稿件,培育特色栏目,提高办刊层次,避免栏目设置趋同,打造品牌化、特色化、前沿化期刊。

2.4良好的社交素养

编辑在工作中要与不同的群体进行沟通,包括作者、读者、审稿专家以及同行编辑,与作者沟通进行约稿和后续稿件修改,协同提高稿件出版质量;与读者沟通,及时了解读者需求,了解市场动态,采纳意见,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与审稿人沟通,及时了解审稿进度和审稿意见,提高审稿效率;与同行编辑沟通,拓宽眼界,提高认识,及时了解自身不足。因此,在编辑工作中拥有良好的社交素养非常重要,它既是一门技能也是一门说话艺术,不仅能实现对各个群体进行无障碍沟通,还能让对方产生好感,进而在潜移默化中维护期刊的良好形象,达到积累人脉、宣传期刊的目的,为后期的稿件来源、业务拓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2.5精准的判断力和信息捕捉能力

“双一流”“双高计划”建设必然离不开学科建设,而学术论文是评价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准,因此,编辑需要对优秀稿件拥有精准的判断力和信息捕捉能力。编辑在严把质量关的同时,能准确把握国家发展的大政方针和学科建设的热点论题,对各重点学科发展的现状和动态有一定的了解[6],能在众多稿件中精准地发现能够体现“一流学科”价值的优秀文章,这需要更多的学科知识储备、宽泛的眼界、高度的学术敏感度和精准的洞察力。

2.6与时俱进的学习能力

社会主义新时代高校科技期刊编辑工作需要不断的知识积累,尤其网络化出版、人工智能、区域链、新媒体传播等新技术、新思想的出现,更加要求期刊编辑要不断学习,加强自身修炼。编辑的学习内容更加多元化,不仅包括编辑校对的专业知识等相关业务知识,还包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学习、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新媒体知识,使得自身不仅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在新技术应用能力和专业技能方面也不断得到提高。

2.7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

作为文化产品的加工者和把关人,以打造精品内容、创办精品期刊为工作宗旨,编辑要具备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编辑每天都要面对大量的稿件,而且很多稿件之间具有相似处,长此以往,很容易感觉枯燥乏味,对编辑校对缺乏耐心,降低了校对质量,在日常工作中,编辑更要守住“匠心”,以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职业素养投入到工作中,能够耐心的对待每一份稿件,尽最大努力实现期刊的高质量出版。

2.8持续的创新能力

文化产品的灵魂来源于其自身具有的创新性。编辑工作不是简单的重复性工作,需要不断持续的创造才能为期刊出版提供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编辑只有在选题策划、栏目设计、稿件修改润色等工作中融入创新意识,才能创造出高质量、有影响力的优质期刊,提高期刊的核心竞争力。

2.9无私的奉献精神

各行各业实质上都需要奉献精神,而编辑的奉献精神主要体现在智慧的奉献[7]。编辑在对文章进行编辑加工时往往倾注大量的智慧和心血,在这个过程中,编辑需要拥有无私的奉献精神、博大的胸襟,才能主动地、积极地将自己的知识和智慧毫无保留地奉献给期刊。正是这种“为他人做嫁衣”也要追求文章精益求精的精神,促进了期刊的高质量发展,同时,在日常工作中,老编辑无私奉献的精神也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青年编辑,不断为期刊编辑队伍输送新鲜的血液,维持期刊编辑队伍的高质量。

2.10熟练的英文能力

无论是“双一流”“双高计划”方案的建设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还是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方向———培育世界一流期刊,都是要求与国际接轨、扩大国际传播范围、提高国际影响力,这就要求高校科技期刊能具备英文版的办刊能力,至少具有英文版的目次、标题和摘要。因此,高校科技期刊的编辑要具备一定的专业英文水平和英文排版知识[8]。另外,具备一定的英文能力,编辑才能查看英文参考文献,与外国作者交流,参加国际性会议,接触更多高水平的专家学者,从而拓宽国际视野,提升稿源质量和数量,为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提供基础。

3高校科技期刊编辑素养提升策略

新时代背景下,尤其在“双一流”“双高计划”“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目标下,高校科技期刊编辑人才培养面临着更多、更高的要求,而编辑工作的学科性和专业性,以及编辑队伍对复合型编辑人才的需求决定了编辑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人才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应从国家政策层面、高校制度层面、编辑部建设层面以及编辑自身发展层面群策群力、协同合作,提供各种平台,建立相应制度,发挥主观能动性来提高编辑的素养。

3.1以“导师制”培养编辑素养

“导师制”是指由从事编辑工作多年的、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资深编辑对新入职编辑进行编辑技能指导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青年编辑通过“导师制”在编辑专业知识、行业规范、工匠精神、职业道德等方面都能得到有效的传承。实行“导师制”的关键是要选好导师,导师不仅要具有专业的编辑技能、较高的职业素养、循循善诱的教学能力,还要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传帮带”的热心[4]6。实施“导师制”不是简单的“师傅带徒弟”,要倡导教学相长,学与教是互相的,青年编辑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与导师相互切磋、相互交流与学习,导师可以学习到徒弟懂得的互联网新技术,感受到青年编辑的活力和创新力,在教的过程中也能巩固自身知识,发现知识体系的不足,良性的互动有利于持续完善“导师制”培养体制。

3.2加强继续教育培训体制建设

继续教育是编辑在进入工作后提升编辑素养的重要路径。编辑出版人才继续教育培训体制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加以强化,以提高继续教育的实效性。宏观上,政府部门应做好顶层设计,从政策制度上完善继续教育制度,包括继续教育的考核制度、评价机制、选拔制度、教育机构管理条例,以及定期举办编辑技能大赛等[9]21。微观层面上,编辑人员不能局限于政府组织的专门培训,而是要将培训学习融入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高校期刊编辑部可以通过定期举行内部编辑技能比赛和团队技能学习交流会,营造“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随着时代的发展,继续教育培训在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上也要与时俱进。在培训方式上可以采用面授、线上授课、慕课教学等多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形式,尤其在疫情期间,线上授课的形式更加能凸显出它的优势。在培训内容上要因材施教,应根据培训人员的从业时间和技能水平的不同,采用不同层次的培训内容。对于新编辑的培训内容应以编辑校对基础性知识为主,对资深编辑要以研究型培训内容为主,辅以基础性知识[9]21。

3.3提倡编辑“走出去”

高质量的期刊不是编辑工作者简单的在工作岗位上闭门造车,它需要编辑人员“走出去”拓宽视野、打开思路、拓宽眼界。这里的“走出去”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指走进市场,做好市场调研工作,了解市场最新动态,尤其在“双一流”“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更应以此为契机,跟踪最新科研热点,提升编辑的市场调研能力、判断力、洞察力,进而提升期刊质量。第二阶段是走进编辑行业。走进编辑行业就是通过参加与编辑相关的各类学术研讨会、出版行业交流会,或到其他院校或企业期刊进行调研,加强与编辑同行之间的交流,一方面积累更多的人脉,锻炼自身的沟通交流能力,另一方面聆听资深编辑大家、一流期刊负责人传授工作经验和出版心得,在相互交流中提升自身的编辑素养。第三阶段是走出国门,参加国际性编辑会议,去国外高校期刊调研,以提高编辑自身的国际视野。2019年8月,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指出未来五年,跻身世界一流阵营的科技期刊数量明显增加,科技期刊的学术组织力、人才凝聚力、创新引领力、国际影响力明显提高的建设目标[10]。国家在政策上鼓励期刊进行国际化发展,因此,高校科技期刊编辑不能固步自封、妄自菲薄,要有决心和信心创办出世界一流科技期刊。

3.4建立和完善高校科技期刊编辑考核和激励机制

编辑素养的提升归根结底还是要靠编辑发挥自身的主观意识去完成。高校科技期刊编辑一般不受学校重视,编辑的职称评定和职业晋升与其他岗位相比缺乏优势和机会,再加上编辑工作的重复性和枯燥性,很难激发编辑的办刊热情和自主提高编辑素养的积极性,因此,建立和完善高校科技期刊编辑考核和激励机制显得尤为重要。高校科技期刊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逐步建立完善编辑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将技能提升考评奖励体现在收入待遇上[11]。例如,对在各级编辑技能竞赛中获奖的、获得编辑职业资格考试证书的人员给予奖励,以此鞭策和鼓舞编辑的学习干劲,敦促他们努力提升自身的编辑素养。同时,制定期刊质量考核奖惩机制,若期刊质量考核合格则予以团队奖励,否则给予问责,以此增强团队责任感和荣誉感。另外,高校科技期刊应严格遵循按劳分配的宗旨,通过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增强编辑的获得感、责任感,激发编辑人员提高自身能力的积极性。高校科技期刊的蓬勃发展离不开高水平的编辑队伍,而高水平编辑素养是编辑队伍建设的核心。高校科技期刊编辑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身的编辑素养,不断学习,拓宽视野,逐步适应新时代下“双一流”“双高计划”建设对高校科技期刊提出的新要求,并逐步推进互联网、人工智能、新媒体等新技术条件下的数字化出版。同时,高校科技期刊要充分利用“双一流”“双高计划”建设带来的丰富的政策资源、人才资源、成果资源和经费资源,努力提升高校期刊编辑队伍的编辑素养,通过建立和完善编辑人员的继续教育制度、职称晋升制度和激励政策,努力实现编辑人员学习有途径、晋升有政策、获奖有奖励,激发编辑的学习主动性,打造一批综合素养高的专业型编辑队伍,努力提高高校科技期刊的核心竞争力,积极融入各高校的学科建设中,不断提升自身作为高校学术孵化器的作用,推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和科研水平,为“双一流”“双高计划”建设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实的基础,也为我国科研水平的提高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铄.高校社科学报发展与“双一流”建设关系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7(4):146-151.

[2]高慧芳.高校科技期刊在促进“双一流”建设中的作用[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9(2):91-95.

[3]周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学报转型路径探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41(3):86-91.

[4]苏雨恒.实行导师制培养模式加强青年编辑队伍建设[J].中国编辑,2019(1):4-7.

[5]王璐.“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高职学报发展策略探讨[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1):65-67.

[6]晏小敏,等.高校“双一流”建设与学术期刊融合发展研究[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9,36(5):112-118.

[7]周江川.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亟需职业化编辑[J].科技与出版,2019(6):150-152.

[8]朱海玲,张品纯.做一流编辑创一流期刊[J].编辑学报,2019,31(3):339-342.

[9]曹建,董芸芸.新时代编辑出版人才继续教育的新要求和新方略[J].现代出版,2019(1):20-21.

[10]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EB/OL].(2019-08-16)[2020-01-08].

[11]成燕玲,等.新时代科技期刊人才队伍素养建设与发展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6):89-92.

作者:魏子凡 胡小勇 张晓雁 单位:无锡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