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文学批评政治品格的坚守

文学批评政治品格的坚守

摘要:全球化时代,文化既有趋同倾向,也呈现出多元化。文学批评借助不同的理论主张展示了文学存在与文学意义的多样性。但是,对文学批评多样性的追求并不意味着文学批评放弃了政治立场和价值判断。在多元化语境中,文学批评要坚守社会责任与担当,就应当将我们的政治体验描述出来。

关键词:文学批评;多元化;政治体验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总是同中国的社会现实紧密相连,现实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决定了文学批评政治体验的多样性。当前消费主义盛行,文学批评与现实生活有渐行渐远之势。因此,文学批评要对现实产生作用,就不能自说自话,而是应有责任担当,坚守文学批评的政治品格。

一、多元化语境中的文学批评

在全球化的今天,趋同性是其重要表现。商店的橱窗里摆放的服饰是广告竭力兜售的,快餐店里的食物、装饰风格都是相近的,大街上的汽车多是世界几大汽车制造商的旗下品牌,电视里的娱乐节目也是大同小异的。无论是我们的衣食住行,还是我们的生活方式,都具有模式化的倾向。与此同时,全球化还带来了对差异性的追逐。每个商家都竭力兜售“私人订制”或者“专门为你设计”。在意识形态领域,形形色色的主张影响着我们对生活的判断与选择。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中的文化主要分为三种,即代表国家意识形态的主流文化、承载启蒙功能的精英文化和充满欲望的消费文化。这些文化交相呼应,形成了文化的多元化共存现象。当前,消费文化势头正劲,既对主流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更对知识分子所代表的精英文化造成了冲击。即便知识分子对消费时代的一些现象有一定的思考和批判,消费文化也仍大行其道。不过,中国社会中的文化思潮是复杂的。马立诚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中除了占据主导地位的邓小平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还有老左派思潮、新左派思潮、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民粹主义、民族主义、新儒家思想,等等[1]17。这些思潮是不同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同时也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即便在当今,也有其生长的土壤。总之,全球化在给世界带来趋同性的同时,还给我们营造了一种多元化的氛围。在这样的语境中,文学批评者十分重视外国理论的引进与消化,并借用这些理论,依托中国现实这一问题域,展开对文学现象的研究。因此,中国文学批评界对形形色色文艺理论主张的解读,运用理论观点对文学现象的阐释,使得中国文学批评界出现了一片繁荣的景象。特别是文学批评者们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议题,重新审视文学与现实关系,围绕着中国现实展开论证,发挥了文学批评的作用。文学批评也借助于不同的理论主张展示了文学存在与文学意义的多样性。李安执导的影片《色•戒》,引发了人们对张爱玲小说的重新关注,而不同的学者依据不同的理论主张对《色•戒》的主题作出了截然不同的结论。孟繁华从民族主义的立场,指出“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汉奸电影。……对汉奸的美化,对特殊环境中人的情感和内心变化的同情、欣赏,使这部电影完全丧失了历史叙述的基本立场。”[2]110王桂妹则从女性主义的视角读出了张爱玲以女性体验质疑父权社会的压抑,认为作品以丰富细腻的“自我”解构了“宏大的革命乌托邦和英雄叙事”[3]。陈戎女则从心理学的视角否定了《色•戒》为“汉奸”翻案的论断,认为《色•戒》是张爱玲“对人性弱点和心理困境的冷静观察和透视”[4]。倪梁康则从伦理学的视角认为《色•戒》的主题为道德本能和道德判断之间的相悖,道德本能的自然性与道德判断的理性形成了人性中某个不可调和的因素,也就具有了悲剧意义[5]。如果说“诗无达诂”可以解释《色•戒》主题的多样性的话,那么,不同学者对《色•戒》的评价,既有其理论基点,同时也有其价值指向。这种价值指向并没有随着文本阅读的结束而结束,它会影响人们对现实和历史的判断。诚如戴锦华所说,“在‘汉奸电影’与‘悲情中国’的矛盾指认之间,在历史的景片和血污之间,原为繁复沉重的现实仍在延伸。文本之外,历史并未终结。”[6]因而,在多元化的语境中,如果对文学作品的批评中出现了价值判断的多元化的情况,那么,文学批评的受众就会变得不知所措。因为在批评者提供了诸多选择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个最基本的问题,那就是对选择进行选择的困难。这也是全球化所衍生出来的一个问题,即在一个多元化的世界,对多元化的倡导往往不容易形成共识。威廉斯认为,艺术要想取得成功,要想成为“他所在共同体的喉舌”,就需要艺术家能够很好地组织和传递一种经验,并得到大家的认可,而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艺术家对观众的反应做出选择与组织[7]40-41。不同立场的艺术家就会有不同的艺术作品,而不同的接受群对不同的艺术也会有不同的看法。每种艺术也都有存在的价值和必要,但是艺术最重要的是要能起到“沟通”作用,单纯的艺术表现若没有受众的回应或者接受,那么这种艺术的功能就无法达到。因而,受众面的广狭自然就成为评价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尺。在当前社会,受众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集合体。因而,文学批评要想发挥其影响力,就需要争取更多的受众。这就需要文学批评坚持差异性研究,因为“差异性研究体现了全球化语境下对多元文化的诉求”[8]。但是,我们对文学批评差异性研究的追求并不意味着文学批评没有政治立场和价值判断。我们知道,专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造成了学科的分化,而文学批评对意义的探寻与挖掘不可避免地沉溺于繁琐的专业术语和推演模式中。具体来说,文学批评在多样的方法论中提出了对文学的各种异见,彼此之间的差异却掩盖不住内容的偏狭和对重大问题的冷漠,诸如责任、道德等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后现代所倡导的非中心化、边缘姿态、多元化固然瓦解了启蒙者的中心地位,但是这种多元性所酿造的多个世界,无疑具有西方的价值观和政治立场的影子。因而,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面对多元文化之时,仍旧要警惕这种多元主义的实质,特别是仍要发挥文学批评的责任与担当。

二、文学批评政治品格的坚守

文学批评的担当自然需要建立在批评者的政治体验的描述上。尽管我们所处的中国社会与西方语境下的后现代社会有很大的不同,但后现代社会中的消费至上、感性至上却引发了我们生活方式的很大变化。现实被虚拟化,虚拟的东西被现实化,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体验方式及结果,可以说,我们生存在一个拟态环境中。我们对于社会和文本的认识与价值判断已经无法“个人化地”表述我们的体验了,因为我们所使用的概念及概念所代表的观念都已经是被设定了的。况且我们每次所描述的体验仅仅是一次体验,它只不过是我们诸多体验中的一个变项而已,似乎并不存在一个坚固的内核。不过,“文学文本的政治效应必须被预测,不是抽象的而是适当地联系历史具体的、各种各样的模式。可能不会有完整的、最终的且一次性提供所有文学作品政治价值的评估……它们会无穷尽地被重复创作、无穷尽地因为政治结果和政治效应而被重塑,文本的地位在完善的物质的社会进程中必须成为质询的对象。”[9]112然而,这种对文本政治效应的推崇在当下确实面临着挑战。一方面是我们的艺术感觉整体上走向了迟滞。我们每天所面对的各种感官刺激,挑逗着我们的生理极限和心理极限,人们已经缺乏阅读作品的耐心和信心了;另一方面是多元化的观念让我们很难对他人所描述的体验有公允的评价。其实,文学批评中的多元化并不能掩盖批评者立足点的片面,多元化在提倡个人化的生存方式的同时,却使个人迷失在有关自身的想象之中,无法观照到整个社会。而马克思主义要求文学批评能够有一种整体性的视野,恩格斯认为巴尔扎克的作品充分反映了法国社会的整体生活。丁玲在评价瞿秋白的《多余的话》时就用知人论世的方式指出:“我觉得我们当今这个世界是不够健全的。一个革命者,想做点好事,总会碰到许多阻逆和困难。……比如秋白在文学与政治上的矛盾,本来是容易理解的,但这种矛盾的心境,在实际上是不容易得到理解、同情或支持的。其实,秋白对政治是极端热情的,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坚定不移的。”[10]54在不同时期,都存在着一种感觉的标准化或者政治体验的一体化,在这样的环境中如何表达出属于个人的声音委实要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当然,力排众议并不意味着完全地个人化,但文学批评如何在个人性体验与总体性认知之间得到平衡,这依然值得注意。因为我们既要个人性地感受作品,同时又要试图通过描述我们的这种感受从而与其他人分享并沟通我们的政治体验。在感官受到不断刺激的时代,我们的个性如何在这种生活方式中发展,决定了文学批评中政治体验的表达。在多元化语境中,文学批评者试图影响文学创作者的努力似乎越来越微弱,批评者同文学创作者一样,也只是在描述自己的政治体验。批评者在不得不面临“启蒙者”身份被解构的窘境时,他们也顺应着这个社会的潮流,融入学科体制,适应社会生存。互联网技术所推广的媒介批评也在某种程度上压低了学院派批评的声音,文学批评似乎成为批评者自娱自乐的方式。然而这种生存方式并不意味着他们不需要有任何的社会担当。市场意识形态的深入人心,使得许多作品及其批评越来越趋于低俗化、庸俗化和媚俗化。这也造成了体验的标准化和流行化,从而使得文学及其批评越来越趋于规范化,却少了感染力。其实,多元化在无形中造成了不同的受众群体的不断地聚合、离散、再聚合、再离散的过程,因而,文学批评就要对如此多变的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做出符合人民需要的价值判断,并描述这一政治体验。本雅明曾说,“实用关怀是天才的讲故事的人所特有的倾向”[11]294,这种倾向具体来说体现为“一个讲故事的人总是扎根于人民的,而且首先是扎根于工匠们当中。……工匠的概念也有许多个不同的层次,而不同的层次给我们传下来的是不同经验的蕴合。”[11]308如果一个文艺创作者应该面向人民传达经验的话,那么文学批评者应该通过文学批评传达这种经验,并使之成为影响社会共同体验的有效手段。在我们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中,我们的思想、体验与现实总是交织在一起,如何将我们的思想和体验作用于现实,就需要探究我们拥有怎样的现实体验。在多元化语境中,我们应当坚守社会责任与担当,用文学批评的方式将我们的政治体验描述出来。这是我们决定性地改变我们有关自身与社会关系的出发点,也同样会让我们积极地参与到公共性活动当中去。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政治体验并非让人们免除思考从而造成政治体验的丧失或者肤浅化,而是要让政治批评成为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的能力,让每个人拥有属于自己的政治体验而不被异化,或者说,让文学批评成为一种生存方式。

参考文献:

[1]马立诚.最近四十年中国社会思潮[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5.

[2]孟繁华.文化批评与知识左翼[M].长春:吉林出版社,2009.

[3]王桂妹.中国文化、文学中的“色戒意识”与张爱玲的逆向书写[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48(3):140-145.

[4]陈戎女.戏梦人生:论张爱玲《色•戒》与李安《色•戒》[J].中国文化研究,2008,16(1):135-143.

作者:毛郭平 单位: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