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文学作品教学范文

文学作品教学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文学作品教学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文学作品教学

第1篇:文学作品教学范文

初中是学生学习知识、丰富知识的最佳时期,初中语文作为一门比较基础性的学科,有利于为中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对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起到关键作用。而外国文学作品是作为初中教学的重要内容,是中学生了解外国文化的直接途径,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中学生对外国文化作品的学习与解读,不仅能提升中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能培养中学生的人文精神。

2.初中语文中的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现状

新形势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适应新课改的教学目标,加强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教学,为语文老师的教学工作带来很大挑战。据相关的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比较感兴趣,但由于语文阅读资料有限,导致中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量较低:一方面,部分老师对外国文学作品认识不足,对外国文学作品的解读比较粗略,采用与国内相同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学习兴趣,很难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另一方面,外国文学作品的学习和中学生年龄的偏好有关,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比较喜欢学习具有研究性、戏剧性较强的文学作品,这与中学生的思想和个性相关。例如,中学生在学习外国作品《汤姆叔叔的小屋》和《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说》这两篇文章时,会产生不同的兴趣,对《汤姆叔叔的小屋》这中故事性的文化作品学习学习,学生会产生很大的学习兴趣,而对像《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说》这类演讲稿之类的学习,需要学生静下心学习,仔细揣摩作品的意思,这会导致学生缺乏耐心学习。

3.初中语文中的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策略

3.1合理讲解外国文学作品

教师对中学生的培养,不应该只是灌溉学生知识,更多的是培养中学生的文化素养与人文精神。外国文学作品和中国文学作品有很多的相似之处,都是优秀的文化的文化遗产,尽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外国文学作品只占据一小部分,但同样担负着文学作品教学的任务,老师不能因为外国文学作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内容少、考试分量少就忽视它。经济全球化时代下,语文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学习与阅读更多、更好的外国优秀文学作品,这是让中学生了解、认识世界和文化时展的窗口,有助于开拓中学生的文化眼界,增强中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从真正意义上的了解外国文学作品。例如,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战争与和平》、《荒岛余生》、《悲惨世界》三篇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时,教师可以按照教学的重点,对前两篇作品进行讲解,让中学生充分认识,并了解外国先贤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中学生的正确爱国意识,激发中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学习欲望与学习热情;进而让学生自行预习第三篇文章,并利用开课前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谈谈自己阅读后的感受,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情感的认同,而且还能促进中学生更有效的理解作品内容,切实提高中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学习效率。

3.2鼓励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调整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借助有效的奖励与惩罚的方式,这样一来,能够促进中学生从“害怕失败”上升到“获取成功”的转折。此外,科学、合适的学习动机是中学生学习外国文学作品前提条件,同时也是中学生学习稳定的表现所在。初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中,教师可通过鼓励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式,巩固中学生对于外国文化学习的动机,端正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并协助中学生养成优秀的学习习惯,使中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实际上,无论是中国文学作品还是外国文学作品,从作品自身的发展情况来看,都是以人为的书写为核心。因此,从外国文学作品的学习角度出发,中学生应该降低功利性的学习动机,更多的是体现文学作品中的人文主义精神,并以此来看待外国文学作品学习,使中学生深入的认识到外国文学作品的真正价值,促进中学生主动投身于外国文学作品的学习中来,更进一步提高中学生的外国文学素养。

3.3提升老师的外国文学素养

老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以适应新课程对语文教学目标的要求。语文教学课程有十分明显的人文精神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中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每一位中学生都接触外国文学作品教育。在语文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积极的引导中学生把握外国文学作品的语言使用规律,培养中学生的文学语感,提升学生对作品的把握力。例如,老师在为学生讲解《威尼斯商人》这一篇外国作品时,老师可以上网先收集相关资料,深入了解作者莎士比亚生平的一些经历与写作意图,关注如何展开戏剧中的冲突变化,感受作者戏剧作品中的语言魅力,并以此来提升老师自身的外国文学素养,进而丰富课堂内容,更好的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4.总结

第2篇:文学作品教学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

初中语文教育在我国现代教育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初中语文教育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其中,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主要是对外国优秀作家、优秀作品进行赏析与学习。当今的世界处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之中,教育也不能盲目闭关自守,也应该用开放的眼光看待世界教育和世界文学的发展。每一个国家的文学作品都反映着该国家的民族文化和风土人情,这些对初中学生开拓视野、丰富知识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初中语文教育中进行关于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初中语文教育关于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现状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非常必要。然而,我国现在有关初中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影响到其发展及学习效果的实现。

(一)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的形势挑战与教学弊端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文化多样性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并不断发展。当今社会,外国文化的影响已相当普遍。这些,对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也产生了冲击,对我国基础教育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所以,当今语文教育必须进行重大改革。新课标改革就提出了学习中西方文化,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汲取世界文化中的营养的要求。若要达到这一要求,初中语文外国文学的教育就可以直接实现。现在的语文经过新课标改革,教材随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给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都提出了新的问题。在外国文学作品教学中,教师常常忽视其重要性。中国文学的教育和外国文学的教育有一定联系,但也都各有其特殊性,所以,在教学中必须考虑到二者的特殊性,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现在初中一般都采取中国文学的教育方式进行外国文学作品教育,这样教育的效果自然难以达到。还有教师对外国文学作品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有些作品在教育中直接被忽视。还有,当前初中教育,学生课业负担太重,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阅读相关的外国经典文学作品。文学的学习是由内而外的,必须从心灵上感受到其魅力,从内心深处感受作品,然后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影响与教育。

(二)教育理念陈旧,教学方式落后

另外,外国文学作品的学习缺乏相关的保障。虽然我国教育已经认识到外国文学作品学习的重要性,并且做出了相关的调整,但是这些还不够。教师、学生和家长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那就是学习就是为了考试,考什么学什么。虽然这样的思想是错误的,但是这种思想在短时间内也不可能改变。目前,初中生升学压力比较大,所以在学习上也有一定的取舍。因为外国文学作品在中考考核过程中所占分值较小,所以一般都会被教师和学生忽视。在外国文学作品的学习方法上,教师也只要求学生记忆一些相关的文学常识,学生能够应付考试就算完成了自己的教学目的。然而,教师这种做法已经背离了文学学习的根本理念与目的。文学的学习,相关文学常识的记忆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需要学生用心去感受文学作品中蕴含着的人文情怀和情感寄托。

(三)探究初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新路径

探究初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新路径,解决传统的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问题,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

1.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式。实践决定认识,但正确的认识对实践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更新初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理念,是教育发展的需要。其作为一种正确的教育意识,对教育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新型的教育理念应该是与时代需求和世界教育发展紧密联系的。教师须认识到学习外国文学作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我国初中教育和我国社会人才需求的标准,更新教育理念,与时俱进,不断进步。传统中国文学作品的教学方式,如死记硬背,并不适应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所以,教学方式必须适时改变。新的教学方式应该引导学生用心灵学习文学,感受其魅力,并且在课后也要有充足的时间阅读相关的外国文学名著,不断获得发展。

2.提高教师素质,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初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的教育主要由教师直接引导学生完成,所以对教师也应有严格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对课程中涉及到的文学作品进行全面的了解,还应该对其写作背景与写作艺术有通透的了解。在课堂上,教师应发挥其引导作用,一步步将学生引入外国文学的宫殿中,引导他们用心学习。在课堂、课下都留出时间,让学生能够对学到的知识、感受到的内容沉淀、消化,最终能学以致用,全面发展。

二、结语

学生的发展,不仅依靠知识,还需要高尚情操的陶冶和精神境界的提升,外国文学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可让初中语言教学变得更加灵活和丰富。

参考文献:

[1]林淑玲.初中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教学的意义和现状[J].新课程:中学版,2011(3):123.

第3篇:文学作品教学范文

一、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的现状

1.教师重视性不够

教师对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通常只重视教读课文而轻视自读课文,有的教师认为自读课文不是重点课文,考试也一般不会考到,所以随便让学生自己课后读几遍,掌握了字词就算上完了。有的教师干脆把外国文学作品统统处理为自读篇目,至于学生读不读,怎样读根本不顾。即使教读课文,有些教师也无视外国文学作品与中国文学作品在诸多方面差异,在课堂上就事论事地把一些文学常识硬灌给学生,将学生领入一个只着眼于课文本身的狭小天地,而对外国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风土人情、所表现的独特的欣赏习惯和审美趣味则很少提及或根本不提及。

2.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学生由于长期以来处于被动地跟着教师的思路走,自己很少主动思考教师没有提出过的问题,只是机械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和死记硬背教师灌输的知识,断章取义地了解教材中节选的不完整内容,没有习惯和兴趣去读原著,去了解作者,去拓展一下自己原本就很窄的知识面,对作品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艺术特点等也无法正确把握,甚至还会产生误解。

3.教师思想陈旧

大多数教师在组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时,往往立足甚至迷信教材的助读系统或者教参,课文解读存在比较突出的一元化倾向;无论是课文理解还是形象分析,往往只在文本表面讲读,一些陈旧的甚至错误的术语、套话、观念等充溢其间,让本来就“薄弱”的外国文学作品彻底堕入深渊。如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其“研讨与练习”模块指导学生思考问题:“后来,一个小孩子最先说出了真话,紧接着老百姓也都说真话了,而皇帝和他的内臣们仍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作者这样写,你是怎样理解的?”,“‘不过,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心理的确感到不大自然’,皇帝为什么会‘感到不大自然’?”这些问题本来对学生很有启发性,但有的教师在处理课文时却没有抓住这些问题来组织教学,而是按部就班的读课文、释词义、分段等。

二、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策略

学生必须改变文学理念,面向世界,更多更好地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拓展文化视野,增强内在综合素质。教师应改变对待外国文学作品的态度,重视外国文学作品教学,深入钻研教材,改进教学方法,使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真正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渠道。

1.以作品内容为载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语文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而且还要“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初中生正处于各种思想观念形成的阶段,语文教师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在教学《最后一课》时,教师就应在介绍作品的写作背景的基础上,通过讲解课文的内容、分析作品的主题,让学生了解普法战争,法国阿尔萨斯人民在自己家乡即将沦为普鲁士的殖民地时的悲愤心情和普鲁士侵略者剥夺他们学自己国家语言的权利的行为后,以此激发学生的爱憎之情。同时,通过分析韩麦尔先生和小弗朗士师生对自己祖国语言的深厚感情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和崇高的品质。契诃夫的《变色龙》,通过耐人寻味的对话,生动地刻画了奥楚蔑洛夫这个媚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典型形象,揭露了沙皇俄国的黑暗现实。要让学生认识到奥楚蔑洛夫为了适应社会环境,保护自己,谋取利益,随着对狗主人的不同判断而变化判案的态度,确实是一条变色龙。让学生懂得在现实生活中要反对奴性,反对妥协,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以艺术特色为抓手,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中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外国文学作品都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皆高的名篇佳作,这些作品不仅语言风格独特,充满艺术性,还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表达范式,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如高尔基的《海燕》,在语言上就很有特色,它大量使用了象征、拟人、对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不仅语言相当优美,而且节奏较强,感情色彩也较浓。教师在教学时应抓住这些特点,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可借助多媒体录音示范来训练他们的听力,在正音和找准感情基调后,再让学生自己带着感情反复朗读,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又有助于他们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和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又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在人物心理的描写上有独到之处,他不是采用常用的直接描写的方式,而是利用人物外部的语言、行动、表情来揭示人物的心理。因此,在介绍这一课的艺术特色时,教师可重点分析这一特点,然后让学生讨论这种写法的好处,并在课后用这种方式写一篇小作文。通过这些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自然也就提高了。

3.设计多样的教学方案,优化教学过程

外国文学作品能够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能够让学生感受独特的表达艺术。但由于东西方、国与国之间文化的差异,意识形态和语言习惯不同等原因,教师在教学中就不能采用与中国文学作品相同的教学方法,而应根据外国文学作品和初中生的特征进行教学设计。要具体问题具体处理,既不能小题大做,低估初中生的水平,也不能太专业化,苛求于他们。对于作品中出现的特定的规定、做法、专用词汇、特殊用语等,要采取多种形式介绍相关背景知识,特别是课文中涉及的一些学生理解起来易出错的词语,要做一定的解释,这有助于学生对文本、事件、人物的理解。对于内容浅显、主题明确的课文,教师则不要在课堂上大讲特讲、面面俱到,只须加以引导性的点拨。如教师上《皇帝的新装》一课时,一方面要突出童话的故事性、娱乐性;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童话的内涵,体会童话蕴含的美学特征。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教科书上的思考题在课后复述故事、回答问题、说出受到的教育,然后让学生依照课文内容演个课本剧,大家评点,既评表演水平,又评作品本身。让他们学着编或写点童话,不拘一格。最后还可以来些评比、展览。通过这些教学环节,学生既了解了安徒生的创作及童话的结构、虚构、象征性特点,又能深刻地体会到《皇帝的新装》中发生的一切,即隐含的现实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昏庸无能、骄奢淫逸以及自欺欺人、人云亦云的不良社会风气。

4.开展课外阅读交流,激发阅读兴趣

第4篇:文学作品教学范文

关键词:外国文学教学部编版教材

一.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的现状

从教师的角度来讲,外国文学作品虽然一直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席之地,但因为外国文学在中考中处于边缘地位等原因,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从学生的角度来讲,学习外国文学作品也有一些困难。因为外国文学作品是翻译过来的,不同出版社的翻译水准不一,有些低水平的翻译导致语言晦涩难懂。而且学生外国文学的基础知识普遍薄弱,缺少对异域文化的了解,外国文学作品很难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二.如何改进初中阶段的外国文学作品教学

1.添加背景知识

外国文学作品是翻译过来的,如果学生对其文化背景,地域,时代等不够了解,就很难理解作品的内容,更无法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所以教师在授课时应加入外国文学作品背景知识的介绍,可以使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主流文化以及意识形态,来帮助学生理解外国文学作品的主旨。例如新教材九年级下册中的《海燕》。我国很多学生并不认为海燕这种海鸟有什么特殊之处,而在俄语里“海燕”一词含有“暴风雨的预言者”之意。所以在高尔基的笔下,海燕是给人一种鼓舞人心的强大力量的勇敢形象。这是外国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属于某个民族特有的文化,教师在授课时一定要将背景介绍清楚。又例如新教材九下中的《变色龙》,创作于各种社会矛盾激烈交织,沙皇统治下的封建社会正在走向末路的重大变革时期。但统治者仍在挣扎,任用两面派官员,竭力强化警察统治等。了解了这样的背景后,就不难理解契诃夫为什么会刻画奥楚蔑洛夫这样一个警察形象,也能更好的理解作者所讽刺、揭露的是那个穷凶极恶的沙皇专制主义。

2.要考虑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由于地理位置、气候、社会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的差异,中西方文化始终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中华民族是讲人情,所以中国文化更重“情”,情感制约着人的价值取向和心理机制。而西方文化更重“理”,强调通过概念、判断、推理来认识和思考社会、自我、自然,强调对事物作较为理论的、冷静的、抽象的把握。“情”与“理”的冲突,导致了以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来理解某些外国文学作品的价值观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在教授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学作品时,要尽可能的创设与该国相应的文化知识的情景,拉近学生与作品之间的距离。如七年级下册中茨威格写的《伟大的悲剧》,写的是失败的英雄斯科特带领其他四个队友在归途中悲壮牺牲的故事。特别是其中奥茨为了不成为朋友们的负担,在一个暴风雪的早晨理智的做出了决定:“我要到外边去走走”。其他人都知道他在做最后的道别,却也是因为“理”而没有去阻止他。这里需要教师结合中西方文化差异加以讲解,才可以使学生消除隔阂更好的理解这一行为。还有本文的标题,全军覆没的悲剧却要用“伟大”来形容,所以一定要结合西方文化思想,从古希腊的“悲剧是把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讲起,到作者想要表达的“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这样讲解的文章才可以真正触动学生的内心。又比如九年级上册的《我的叔叔于勒》中冷漠的亲情,以中国重“情”的传统观念来看,菲利普夫妇的因为于勒没钱了而不认亲兄弟的行为让人难以置信,但当学生了解了西方重“理”的传统以后,就很好理解以钱为真理的菲利普夫妇会做这样冷漠的决定了。

3.进行对比阅读

每一个民族文学都有其自身的优点,通过与中国文学的对比阅读,我们可以发现其他民族文学的优点。可以通过同题材文章的比较阅读,让学生在相似的文章题材的对比中,让学生先读我国的文章,再读类似的外国文章,既可以降低阅读和理解难度,更可以在对比之中认识到外国文学作品某些方面的优点。例如新教材六下的《别了,语文课》和七下的《最后一课》,所写题材都是关于不能再学习母语的,但前者是因为自身原因要移民所以不能再学了,后者则是因为祖国战争失利后失去了学习母语的权利。按教材的安排,在学习《最后一课》时可以把前一年学过的《别了,语文课》拿来作比较阅读,从立意等角度进行对比阅读教学。也可以通过不同文章相似人物形象的比较阅读,让学生在相似的人物形象的对比中,体会到中外文学作品各自的优势。比如六年级下册的《青山不老》和七年级上册的《植树的牧羊人》,所写的都是致力于植树造林的人物。《青山不老》重在强调“以有限的生命创造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植树的牧羊人》的重点则在于,天天和树打交道的牧羊人,通过亲身经历证实了孤独者“找到了过得美满幸福的好办法———爱让生活多份阳光”通过同题材文章和相似人物形象的比较阅读,可以促进学生阅读与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并可以使他们从更易接受多元文化。

三.如何过渡到整本书阅读

1.外国小说整本书阅读的意义

借用叶圣陶老先生曾经提到的“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就可以得出外国文学作品整本书阅读的意义。首先,可以大幅扩大学生的阅读空间。读不同国家的整本的书“可以使学生对于各种文体都窥见一斑,都尝到一点味道”。其次,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有限的时间内要读完整本外国文学作品,不但可以练分重点章节的精读,也可以练习速读。第三,更是有助于学生养成阅读习惯。读整本外国文学作品能够给学生带来阅读的成就感,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兴趣的提高很有帮助。

2.以理解内容为目标制定阅读策略

第5篇:文学作品教学范文

一、选取符合教学目标的作品

在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材中可供学习的外国文学作品较多,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更贴近教学目标的课文进行教学。外国文学作品以不同的视角展开了对学生的教育,初中语文中《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讲述的是一个皇帝被骗子诱导不穿衣服进行游行大典,理由是只有不称职或者愚蠢的人才看不见皇帝穿的新装,最后一个小女孩说出皇帝未穿衣服的事实。这种独特的角度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也深刻教育学生要勇于面对现实,接受别人合理的批评,敢于直面缺点并改正缺点,做一名诚实守信的中学生。教师要鼓励学生建立真挚美好的友谊,重点讲解《威尼斯商人》。《威尼斯商人》讲的是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为了帮助自己的好朋友能够顺利结婚,于是向高利贷夏洛克借了很多钱。夏洛克非常不满意安东尼奥借别人钱却不给利息的行为,在借约上写安东尼奥三个月内如果不能还钱就割肉抵债。夏洛克就提起诉讼要求安东尼奥还钱。教师要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可以讲解富有人生意义的诗歌,例如普希金的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其中写道“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人生不可能一直是风平浪静,可能会遭遇不测,也可能在生活事业爱情方面不得志,怀抱希望,在悲伤的日子里学会自我调节,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学会感恩。教师要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可以重点讲解《伟大的悲剧》。教师要让学生变得坚强乐观,奋发向上,就重点讲解《我的信念》和《未选择的路》。

二、教师加强自身对作品的学习

初中语文老师对外国文学的学习量不足。语文教师常常局限于课本的教学任务,并没有进行更多西方文学作品的阅读,导致学习量不够,文学素养偏低。语文教师作为学生学习外国文化知识的重要领路人,应审时度势,更新观念,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精通教材的同时也要加大文学著作的阅读,广泛涉猎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给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初中生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好奇外国的文化习惯,因此希望在外国文学作品的学习中有所收获。这样的情况下,语文教学要具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效果,这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要能旁征博引地讲解不同国家的不同的思想观念,不同的政治经济体系,提高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理解程度。例如在讲到莎士比亚的作品《威尼斯商人》时,教师应利用一部分课堂时间给学生扩展莎士比亚更为优秀的作品,这要求教师多阅读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同时才能提高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文陈述了保尔临死之前的话,他说道“我的毕生精力和全部心血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教师可以引出更多关于生命意义和思考的文章,启发学生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让学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重大积极影响的人。

三、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