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学作品的教学方法范文

文学作品的教学方法精选(九篇)

文学作品的教学方法

第1篇:文学作品的教学方法范文

对于初中语文文中散文的教学,主要思考点在于怎样让初中学生养成散文阅读正确方法的阅读习惯和对散文鉴赏的审美习惯;因而本文着眼于初中语文教育过程中,散文作品阅读与鉴赏的实际教学情况,通过对初中散文特点的分析,针对初中学生目前对于散文问题的阅读、鉴赏习惯,总结出提高初中生现代散文作品阅读与鉴赏的教育方法。

1.初中散文作品所呈现出来的特点分析

对于散文的研究,在我国已经有着一段相当长的历史;根据史料记载,"散文"这个词语最早要追溯到我国的北宋年间,《辞海》对与散文的概括,主要指的是泛指除去诗歌以外的所有文学艺术体裁;只是在后来的社会发展中,中国文学逐步受到了西方文学的影响,学界对于散文的归纳也逐渐的细化明确了起来。现代对于散文的理解,是将其归纳到"集诸美于一身"的文学体裁,主要是呈现出来三个方面的特点,其一在作品的篇幅上比较精简短小;其二在意境上独具美感,艺术形式浓烈;其三这是作品的语言文字的表达与运用上形象生动。

初中学生所学习的现代散文中,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总计散文文章达到47篇之多,主要以我国现代文学作家为主,其中也不乏一些外国散文作品,如居里夫人所创作的《我的信念》以及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如此之多的散文,为初中学生提供了基础的阅读鉴赏素材,为学生打牢散文阅读和鉴赏学习的基础有着重要的作用。

从这些散文的内容上来说,以叙事、抒情散文为主,在情感方面的表达尤为出众,如朱自清的《背影》、鲁迅的《社戏》等文章都寓情于事,通过叙事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因而初中学生在理解课文本身大意上,比较轻松,但也因为文章情感表达的深刻性与含蓄性,就需要学生对于意境的理解有着更深的领悟才行。从这些散文的写作技巧上来看,都遵循着散文"形散神不散"的重要特征,语言优美而凝练,如高尔基《海燕》中的那一句"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语句简短,情感却表达得直接凝练。对于初中的学生而言,对于语言的运用就成为了需要学习的重点。总的来说,基于散文的基本特点,初中学生对于散文的学习中,文字的表达易于理解,但是对于散文总体含义的归纳总结、意境的理解与鉴赏和对于精美语言的运用上成为我们教育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重点。

2.目前初中散文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

首先,需要提出的问题是,由于教学方式的不对,局限了学生阅读能力与鉴赏能力的提升在以前的初中语文散文教学中,特别是在教育改革提出之前,对于学生的应试能力培养大于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往往在散文教学的课堂上,老师都是通过介绍性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散文的内容,而并非讲解;尤其是为了一味的应付考试,甚至直接偏向与考试的重点进行授课,而忽略了对于学生语法、结构、意境等方面的理解;这样也就促使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散文的阅读缺乏了艺术美感的思考,丧失了对于散文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散文的阅读与鉴赏上没有过多的进步。

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忽略学生理解的重要性,将教师对于散文作品的理解强加在了学生之上,通过照本宣科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讲读;对于一些比较优秀的散文作品,就强行要求学生背诵记忆;这样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鉴赏能力的提升有着极大的阻碍;很多学生往往知道典型的优秀散文有哪些,却没有办法从结构、语法以及所表达的主要思想上面进行文章的鉴赏,更没有进行学生自我分析的认知。在做相关的散文鉴赏答题的过程中,反而依照一贯的鉴赏写法形成了通用式的表达,可谓是形成新的"八股"特色。

再者,缺乏对于学生散文创造方面的引导。往往在我们的课堂上,我们往往提到某篇散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对于语言的运用如何如何的优秀,当学生明白了具体的写作技巧与手法的时候,却也无法得到有效的运用。尽管在常态的测试之中,很多会以作文的形式进行展现,但是作文的评比也都是以单调的评分的方式给予学生反馈,甚至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学生作文的运用得到并不理想的分数时候,却并不知道为什么得低分了呢?在散文的阅读与鉴赏上面,如果学生不明白如何进行散文的相关写作,又如何对其他散文进行鉴赏呢?所以初中语文散文作品的阅读与鉴赏的教学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3.提升学生现代散文阅读与鉴赏的方法分析

首先,读更多的散文,利于学生对现代散文更全面的认知。杜甫曾经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从写作层面来说,读更多的书利于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而在学生散文阅读与鉴赏上面来看,读更多的散文,就利于学生对于散文特点的总结,便于学生自主的通过阅读的过程中形成对于散文的分析与鉴赏。我们不可否认,尽管在初中的语文教材中,散文多达40多篇,但这相对于杜甫口中的"万卷"而言,由有不及。

其次,融入意境的领悟,引导学生对于散文表达思想的认知。现在看来,散文生动形象的语句上,由于其文体的自由性,很多学生对于至于明面的含义理解不成问题,但是对于文章所表述的意境之美难以感悟,很难与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形成共鸣;这些问题一方面是学生的生活阅历造成,一方面是缺乏对于文章意境融合的引导。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强调的就是学生需要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及情感经历,与文章中表达的情感进行碰撞,产生意境的领悟。具体到我们的教学中来说,就是需要我们通过现代化教育的技术,加强对于学生在散文鉴赏方面的引导。

第2篇:文学作品的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作品教学 教育技术作品教学 作品教学法 作品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2-0021-01

一、作品教学的理论

作品教学的理论包括对基本概念、思想、设计和体系等内容的研究。

1.作品的概念

对“作品”一词的普通解释是“指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品”,“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够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教育技术作品是指部分或全部使用数字技术和艺术手段创作的作品。

2.作品教学的概念

作品教学是指以作品的学习、创作、管理(包括实现、评价、制度或规定)等为内容的教学。“作品教学”的说法及其思想,是各种关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开展创新教育、研究性学习、自主创业等思想、活动、说法的进一步的作品形态和教学形态的落实。作品教学属于终端性、成果性教学。

3.作品教学的功能

作品教学是解决若干教育难题的一个重要途径。作品教学同时具有三个重要功能。第一,激活作用。作品创作能够最大限度地激活师生个人和群体的各种素质潜力,使他们有可能通过亲身投入创作实践,“深知创作的甘苦,并在创作实践中练出了灵敏活跃的艺术感悟力”。[1]第二,表征作用。学生作品成果反映教育技术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能够有效地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教师作品成果反映老师的个人水平和综合能力,能够满足学生对教师的要求。第三,带动作用。作品教学能够带动系统的知识、技能或学术、技术、艺术的学习乃至整个人格的培养。[2]

4.作品教学的思想

大学以大师、大楼(指优越的设施、设备和技术)、大作为条件,以出成果、出人才为天职;以能力培养能力,以成果培养成果,以人才培养人才,是大学教育的基本方法。提高教师进行作品教学的能力,是一个根本的教学条件。教育技术作品教学的思想,最重要的一点是,如何利用数字媒体技术独有的能够广泛深入地联系到各种先进的理论和实践领域的表现力,创作出任何别的技术、艺术形式难以表现的作品,为人类和社会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5.作品教学融入现行教学生态问题

在作品管理上,把作品教学内容和要求纳入到现行的教学计划管理体系之中;在作品学习上,要能在作品系统和现行的知识系统、技能系统之间实现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在作品创作上,要把基于数字技术的“技术――艺术”手段同传统的基于实物、人工技能的“技术――艺术”手段结合起来,把“技术――艺术”创作手段与创作内容的选择和设计统一起来,即实现“科学•技术•艺术”的统一;在作品使用上,把作品创作同社会服务统一起来。

二、作品教学的体系

作品教学体系包括一般作品教学体系和学科作品教学体系。前者适用于作品的基本知识、技能和理论的教学,后者适用于对某一学科的具体的作品教学。本文主要讨论一般作品教学体系。

1.作品教学内容

教育技术作品教学的内容,应当同时练习创作多种作品类型和突出个性特长的作品类型;课程方面,应当在教育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开设《作品研究》课;基于对“知识•技能•作品”三类教学内容的关系的考虑,在现行的教育技术专业课中,练习、考试设计中的作品内容,要占到一半左右。

具体的作品教学内容,应包括如下主要教学单元:作品的理论、结构、内涵、创意和方法;优秀作品的学习、研究和模仿;完整作品的设计制作和总结。

2.作品教学方法

模仿、创作、展示、竞赛、电子档案袋等方法,“干中学习”“样例学习”的方法,所有这些在一般知识和技能教学中提倡和使用的方法,在作品教学中,有着更多的机会、更直接的条件和更明确的要求。

作品教学方法中,特别需要强调提高教师的作品能力;强调在创作中学创作的方法;强调感觉教学,即注意发现、表述、交流、体会、积累、强化、使用各种所需要的作品感觉。

作品教学方法中最根本的,是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一是思维的方法,二是实做的方法。关于思维的方法,我们特别强调开设专门的教育技术思维课程,以强有力的思维理论研究,总结、描述成熟的和正在发生的各种思维经验,用来启发、指导师生的作品思维实践;[3]关于实做的方法,要充分运用教育技术手段进行作品教学,要强调并落实作品创作的训练强度,要鼓励师生参与各种社会服务以及竞赛、竞标等活动。

3.作品教学管理

作品教学管理应体现全体性和层次性两个原则。要组织全体学生和相关专业教师参加作品教学活动,并对其作品进行评价;要区分类型与层次,并以尽可能高层次的作品成果,来激励整个作品教学工作。管理上,要把过程管理、结果管理、定量管理以及设备管理、资源管理、信息管理落到实处;要研究团队合作进行作品创作的各种形式以及教师对学生进行作品指导的方式和具体的工作量计算办法;要建立科学、有效的作品考核和评价体系。

三、结论

作品教学过去、现在和未来,都面临着极大的难度与挑战。教育技术作品教学的实践和研究,需要我们密切关注教育行业以及相关领域的技术、艺术等领域的新动向,尤其是要紧跟教育技术作品及其教学领域不断涌现出来的新作品、新思想、新方法,及时调整、改革现有的作品教学方案。只有这样,才会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人才和作品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陶文鹏.学习钱钟书.从古代文学作品中抽象出理论来[J].文学遗产,2003(5):9

第3篇:文学作品的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文学课 审美鉴赏教学

近年来针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文学课的这一尴尬现状,不少学者提出了诸多教学改革建议。笔者认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文学课的教学要坚持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为目标,注重审美鉴赏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传授基本审美鉴赏方法,使之在将来的汉语教学当中能够学以致用,成为跨国际文化交流中中国文化的优秀传播者。

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文学课加强审美鉴赏教学的必然性

1.专业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培养的必要途径

作为中学语文课与高校中文专业文学课中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审美鉴赏教学同样适用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文学课。从教学目的而言,不同专业的学生通过文学课的学习来提高人文素养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其他文科专业的区别决定该专业文学课开展审美鉴赏教学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文学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文学课的开设,除了人文精神、文学素养的培养,更重要的目的在于通过文学学习文化、了解文化,进而完成文化传播与文化国际交流的目的。而汉语国际教育文学课中开展审美鉴赏教学,不仅是加强学生的人文精神、文学素养,更是要培养其审美鉴赏能力。学生只有审美鉴赏能力提高了,才能读懂文学作品,领略文学作品的美,进而理解文学背后的文化内涵。近些年来不少高校开设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文学课不仅被压缩,教学方法上也存在偏差。如课堂上教师讲解古文作品时,注重字词句的分析,注重文字和内容分的理解,却往往忽略了对文学作品的美的分析。诚然,课堂上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基础文字、内容的讲解上,这可能跟学生的语文底子差有关,但如果把文学课上成古代汉语课或现代汉语课,当学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时候不震动于诗歌奇诡壮丽的想象之美,当读到巴金的《家》中“鸣凤之死”时,感受不到动人心魄的悲剧之美,这就违背了开设文学课的初衷。尤其与其他文科专业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相比,他们可以有更多课程、更多方式加强对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因专业课程的限制,有限的文学课学习,不仅是对文学知识的掌握,更是培养、提高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文学课开展审美鉴赏教学是一种必然。

2.汉语国际教育文学课教学的重要教学方式

审美鉴赏教学不仅能让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的美,培养审美鉴赏能力,更可以学以致用,在成为汉语教师后,把这一教学手段,即对文学作品进行审美鉴赏的方法运用到将来的汉语教学当中。汉字教学仅仅是低级汉语教学,有学者认为,当前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汉语学习者已经不再把汉语当作一种全球交际语来学习,而是希望能更进一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1]。因此,文学课进入汉语国际教育是学习了汉字之后的必然。文学承载了一个民族成长的历史,以独有的方式纪录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情感以及心里缩影,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总能展现出一个民族的某些文化特性。同时,文学作品以其丰富的语言表达,书写方式、修辞技巧,使学生在学习文学的过程中,能更进一步学习文字与文化。

文学课既然会在中高级汉语教学中出现,那么如何教好文学课,让汉语学习者们能真正把握文学作品,不仅要读懂,了解文学作品体现的文化特征,更能从中领略文学作品的美,提高对中国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力,是文学课教学的重要目的。因此,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学课教学,审美鉴赏教学同样是重要的教学方式。

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文学课审美鉴赏教学策略

1.强化审美思维训练

在文学课上老师常常会听到学生面对文学作品时“读不懂”的抱怨。其实很多时候,读不懂文学作品的原因不是文字看不懂,句子不明白,而是审美鉴赏能力的不足。在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中,审美鉴赏力可以理解为运用审美思维鉴赏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因此学生“读不懂”文学作品很大原因就是不能用审美思维来理解作品。审美思维作为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特殊思维方式,从感性体验开始,以理性认知为审美活动的结束。审美思维活动让人们辨别或者认识什么是美,并且人们可以通过长期的学习和训练来强化这一思维活动。“通过审美活动,人逐步在头脑中储存了审美信息,经过加工整理,即理性认识,这些信息形成某种审美习惯和思维定势”[2],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文学课上,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开展审美思维的训练,锻炼学生的审美直觉,强化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这是审美鉴赏教学的核心思路。

文学课上文学作品的讲析可以与训练学生的审美思维相结合。例如分析诗歌时可以训练学生的审美想象思维,引导学生运用联想与想象,通过激发想象力,充分调动个人的感觉器官,并结合个人生活体验,用心体会文学作品所表达的、形象、内容、情感。如分析戴望舒《雨巷》,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作品想象“丁香姑娘”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可以想象诗中“雨巷”的画面(或场景),并用语言描绘出来。审美思维训练也包括对文学作品情感体验的激发。“必须培养学生具有真、善、美统一的审美观念,使所从事的艺术创作与鉴赏能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符合客观发展规律,达到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3]文学是人学,任何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都记载了作家的人生体验,表达了作家对人生的思考。文学课的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情感体验,感受作品表达的真善美,在情感力量的感染中培养自己的健全人格和审美情操。

2.以作品为“体”,以方法为“用”的教学方式

“体用”作为中国哲学的一对概念,在此“体”指的是文学课教学的根本,即作品的分析解读。但汉语国际教育的文学课毕竟不是单纯的作品欣赏课,也不能上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文学史课,教师应在分析作品的基础上,有意识的介绍分析作品的方式和方法,即是“用”――用什么方法对文学作品展开审美鉴赏。不仅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文学课上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人文情怀与同时学习审美鉴赏方法两者并不矛盾冲突。

文学作品审美鉴赏方法在运用上有共性,例如文学作品审美思维有其一致性,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离不开想象和联想,阅读文学作品的必须融入读者的情感体验与共鸣等等。但具体到不同的文学类型,审美鉴赏方法是不同的,例如对诗与小说的鉴赏方法的不同:诗歌作品更强调从意象的运用、语言的优美、修辞的运用、意境的表达等来鉴赏,小说体裁则注重分析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设置、叙事技巧等。因此要结合文学作品的体裁类型,抓住特点分析鉴赏。同时,文学课的审美鉴赏教学方式是灵活多样的,问题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情境教学法等其他课堂上常见的教学手段,同样可以围绕审美鉴赏教学目的,通过精心设计,运用到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文学课堂上。有效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能更好的帮助学生领略文学作品的美,例如讲解郭沫若的《凤凰涅》,考虑诗歌的特性,结合学生对那个时代的历史隔阂,可以安排听一听朗诵音频,身临其境的感受诗的音韵之美,在民族觉醒的激情宣言中体会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

另外,突出对文学作品语言美的鉴赏,把文学和语言的学习融合起来。文学是的语言艺术,教师要注重对文学作品语言文字美的分析,注重引导学生体会文学作品语言的内涵与形式,分析语言的凝炼、音韵的优美,感受特定语境下的语言表达之美,这也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注重语言学习的要求。

3.注重中外文学的审美比较

文学课应注意比较方法的引入,针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培养方向有意识的拿别国的文学与中国文学进行比较学习,培养跨文化比较意识。例如笔者所在学校开设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主要培养面向东盟方向的汉语教师,因此在讲解《三国演义》的时候,可以提到《三国演义》对泰国文学的影响,如泰国文学史上的新散文体――“三国体”,更可以把《三国演义》与由《三国演义》衍生开来的各种泰国文学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了解两国文学作品的差异性,并通过文学了解不同民族的审美特性。

两国文学的比较可以是多方面的,从审美鉴赏教学的角度说,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中外文学的审美比较。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文学在审美思维方式、审美价值、美学追求等方面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通过比较,看到相同与差异,透视共性与个性。张爱玲可以与艾米丽・勃朗特比较两者间的审美特性;分析沈从文《边城》的审美理想时,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阅读川端康成作品《雪国》,比较两者审美理想的学习任务;学习古诗文,必然会涉及中国传统文化“求善”的审美价值观及重道德教化的审美功能,但不妨也谈谈西方文学“求真”的特点及重审美愉悦的功能。这种学习方式也可以看作比较文学的介入,乐黛云曾把比较文学定位为“跨文化与跨学科的文学研究”,认为比较文学“致力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对话,并希望相互怀有真诚的尊重和宽容。……从这个意义上说,比较文学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促进文化沟通”[4]。总而言之,教师应引导学生用一种宽容的、开放的意识看待中外文学的审美差异。文学审美差异的本质其实是文化的差异通过中外文学的审美比较,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联系起来,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别国文化联系起来,从而培养学生对异文化理解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加印.汉语国际教育背景下的文学课程[J].社会科学战线,2010(7).

[2]凌继尧.美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钮燕枫.审美思维的培养[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1).

第4篇:文学作品的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外国文学教学;素质教育;文学课

一、历史上外国文学教育与人文素质培养的关系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号召,英语专业外国文学教学也可以围绕这个中心,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中的文化素质就是人文素质,这种素质是通过文化修养获取的。文化修养主要是指人掌握的各种知识,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对生活的感悟,对社会各种规则的自觉遵守,以及高度的道德境界。[1]而这诸多方面都以模拟的形式出现在文学作品里,因此文学教育是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中国不仅成为国际大家庭的一员,而且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正在与国际社会完全接轨,中国不可避免地要与西方文化进行交融、渗透。因此学习了解西方文化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必须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文学教育一定要包括外国文学教育。

外国文学教育在我国有很长的历史。最早的外国文学教育应该从1862年洋务派在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算起,同文馆主要的学习科目是外语。二十世纪初,清政府推出了“新政”,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外语进入了中国的课堂。上世纪四十年代国民时期颁布了《修订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在这个标准中提出了“从语文中认识英语国家之大概”,[1]这强调的就是一种文化素质教育。改革开放以来外国文学在教育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和文化的了解”。

在西方,文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一个倍受尊敬的教育传统,因此,文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也是不容质疑的。伴随着这样一种教学观念,他们在外语教学中采用的是语法翻译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为了给学生打好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基础。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这种学究式的教学方法一直都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教学方法。

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一个教育工作者称之为“综合性的教学方法”(Kulturekunde)[2]的运动,它把德语的语言教育与德国的文学教育,历史教育和地理教育融合为一体,使之成为一个教育实践的核心。这种综合性的教学方法在德国也被用于了外语教学:外语教学把语言教学与文学、历史、地理的教学结合起来,从而拓宽了外语教育的范围;还有些外语教育者把外语教学与外国的文化史结合起来,这样,学文学就成了通过作家、作品来了解作家、作品所处的那个社会以及它的文化思想。

在英国,莎士比亚、弥尔顿、济慈的作品是文学的典范,是民族精神的表达,是文化、美学、宗教和政治价值观的体现。英国的外语教学也体现了相似的教学观念:他们开设的希腊语课、拉丁语课显然不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而是为了让学生学习古典文化,他们采用的语法翻译的教学方法也是适合文化学习的;一旦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语言技能后,就阅读古典原文。这种方法也被用到现代外语教学中,并且学生能否阅读外语原文是评价学生等级的重要标准。

与此同时,在美国和其它一些欧洲国家,在英属的一些殖民地国家,外语教学都强调文化的教育,强调具有历史意义的风俗习惯,强调所学外语代表的文明对人类文明的贡献。[3]

但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出现了一种不同的教学观念,人们开始改变外语教学的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成为了外语教学最重要的目标,语法翻译的教学方法被屏弃,文学也被认为没有一点实用价值,甚至还被某些人认为会障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因为文学语言为了取得一些特别效果常常不同于标准语言。威德逊(Widdowson)[4]说,一种普通的观点认为“文学、特别是诗歌语言常常被认为是不规范的语言,因此会起到误导的作用”。这样,文学作品就被那些具有交际语言功能的语言结构所代替(这段时期语言实践室和磁带录象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也促进了这种教学观点的应用)。

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外语教学也受到其影响。外语教学强调句型、模式。这种方法把语言变成了一种公式,强调语法的“正确”。通过对句型做反复、机械的练习后,学生就可以在相似的情况下得以应用。这种方法强调的是语言的实用性,而不是它的文化价值,更谈不上美学价值。如果要根据典型的句型提问,我们只能提一些很低级的问题:他说了什么?他做了什么?很显然这种方法是不适合文学教学的。再看看华兹华斯(Wordsworth)的一行诗“我像一片游云……”(Iwanderedlonelyasacloud),根据这行诗我们就可以问:谁是“我”?为什么他把自己比喻成“游云”?这种问题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从课文中得到一些感受。

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交际教学法的缺陷,很多学者都站起来反对这种实用主义的教学原则。这样文学课又重新回到了课堂,重新受到了重视。语言教材中又出现了现代和古典的诗歌和散文,还包括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这些诗歌和散文的练习。在这个学术圈里,卡特、李特尔伍德、威德逊、布鲁姆菲、郎(Carter,Littlewood,Widdowson,Brumfit,Long)等都是积极的文学教育倡导者,他们写有大量论文和著作探讨文学教学的途径。

从历史上看文学和外国文学教育一贯都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为目的的,文学是语言最高的表达形式。

二、文学教育的作用

在中国,利用文学作品进行外语教学一般有两个目的:语言教育和文化教育。从文学的性质上看,利用文学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价值要远远超过语言教育的价值。

文学能培养学生的情感。读文学作品比其它任何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并给他们的情感释放开辟了一条道路。文学作品能把学生带到遥远的地方,使他们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谐、神秘和伟大。文学作品能使学生感受他们在生活中还没遇到过的各种人生经历:他们与作品里的主人公一起去冒险、一起去爱、一起去恨、一起去分享胜利、一起去分担失败。结果,他们对人生的洞察力会更敏锐、更深刻。文学作品还能培养学生与他人的认同感(而与他人的认同感是人类必须具备的品质)。罗森布莱特(Rosenblatt)认为与他人的认同感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来培养。通过了解他人的生活经历,学生会体会到人的复杂性,多面性的本质;文学给他们提供的“生活,不是所谓的知识能够提供的:[5]历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甚至科学家他们提供的是一些不具人情味的信息、事实,而没有提供对这些信息、事实的人性的了解;而文学也能转播这些信息,并且还能提供对这些信息人性的了解。这在今天国际化的社会里尤其重要:学生的生活环境对他们有很大的影响,很容易导致他们相信只有一种生活方式,而文学能使他们接触到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文化所代表的生活态度、信仰、思维方式,使他们认识到社会多样性和各种生活方式共存的必要性,这样他们就不会陷入偏狭的心态。

文学能向学生展示人与人之间需要包容的必要性,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包容心。长期阅读文学作品能使学生接触到不同文化、不同性格、不同类型的人,这样他们就常常把自己放入他人的位置,为他人着想,理解他人,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会注意自己的言行对他人的影响。学生缺乏对社会的包容心是很危险的,因为他们生活在一个竞争激烈,讲究实际的社会里,这很容易导致他们对别人的感觉和需求漠不关心,而文学能改变这种状况,给学生的世界观带来积极的影响。

三、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文学课

卡特和郎在他们《文学课》这本书里提出了文学教学的三种模式。[6]文化模式:通过文学学文化;文学是“智慧的积累,是一种文化的精髓”。[6]语言模式:通过文学学语言;文学能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词汇,提高学生对语言结构的理解,还能帮助学生了解如何创造性地应用语言,如比喻、象征等。个人成长模式: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人的本质,探讨人生;阅读是读者和作者的对话,能帮助学生的个人成长。很显然第一和第三个模式都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有关。老师可以通过选择不同主题和题材来帮助学生了解西方重要的文化思潮,文学流派,哲学思想和宗教思想等。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文化经历与作品所表达的文化经历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鉴别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和判断能力。

李尔伍斯给文学做了个透视,找出了文学在外语教学中的五个功能:[7]语言功能、内容功能、主题思想功能和社会发展及文学史功能。不难看出几乎所有的功能都与素质教育有关,特别是第四个作用,它要求学生探讨文学作品里人物和事件的含义,探讨作者的世界观,对事物的看法。学生通过了解那些对世界文化有影响的思想和文化思潮,他们的生活视野会拓宽,他们对生活的选择会更广泛。并且他们还能学会站在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提高他们对生活的洞察力。

布鲁菲特在他的论文“阅读能力和外国文学学习”[8]这篇论文里提出了一种提高学生文学能力(也就是文化能力)的文学教学理论。他的理论既直观又全面系统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文学教学方法。他认为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并不是普通阅读能力的延伸,你也许阅读能力很强,你也许认识文学作品里的每个字、每个短语,但如果你不了解产生这一文学作品的文化习俗,你就无法了解它所要表达的思想。因此,文学教学需要采取一种不同的教学途径。他认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学生的阅读经历,二是学生的生活经历。学生的阅读经历与学生是否了解所读文学作品所产生的文化习俗背景有关,如果不了解,就无法把那些“字和短语”构建成意思。这个能力的培养需要老师有意识地将某类作品联系起来进行比较,把作品联系起来的方法有很多:内容的联系,形式和结构的相似,风俗习惯及传统的比较,主题的表达等。学生的生活经历包括学生是否有足够的生活阅历来理解文学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这需要学生把作品与作品以外的世界连接起来。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对话,如果学生无法与作者对话,对作品没有感觉,是无法理解文学作品的。这与卡多拉斯和哈里斯(Cadorath,Harris)[9]的理论很相似,“书本身是没有意思的,它只给读者提供一条路线,读者要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构建意思。”因此,文学作品是在学生理解了原文,并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构建了意思之后才有意义的。从教学上来说,教师要帮助学生构建意思必须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开始可以让学生读寓言类的作品,这样学生较容易把作品和他们的亲身经历联系起来,逐渐地再过度到探讨人生观的文学作品。

文学教学不是一条直线的教学,它需要培养学生同时从多方面感受文学的能力:学生必须通过文化习俗来理解文学作品,还必须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构建意思。布鲁菲特的“文学能力”理论。

培养学生的文学能力必须要与以上的模式一致,但是根据学生的文学经历在程度上(难易度上)可以根据情况而变。学生的文学理解力不等于他们的语言能力,所以在选作品时既要考虑语言因素,也要考虑文化因素。(1)语言因素:语言可以用词汇和句子结构来测量,但语言简单并不代表学生就能理解其意思;布莱克(Blake)的诗歌,海明威(Heminway)的“老人与海”语言都很简单,但学生要真正理解它们的含义却有相当大的困难。(2)文化因素:不同的作品引起不同读者的共鸣;对于不太成熟的读者来说十九世纪的文学作品比现代文学作品更适合;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浪漫主义的文学创作思想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

以上是几位学者有关文学与外语教学的理论,这些理论给以素质为中心的外国文学教育很多启示,但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作品的内容和学生的水平不断地进行调整、选择。教学从来没有固定的方法和模式,“教什么决定怎么教”永远是教学最基本的原则。

四、结语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文化也正在走向一体化。文化因素将在二十一世纪的世界发展进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在各个人文学科的学者都在从不同的角度参入了西方文化的研究,这说明了研究文化的重要性。中国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对西方文化的研究也是一个重要部分。学校是培养现代化人才的地方,而我们的外国文学课是研究西方文化的一块重要阵地,因此如何更好地利用这块阵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参考文献:

[1]聂珍钊.论科学文化素质与外国文学教育[M].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2004.[2]Stern,H.H.FundamentalConceptsofLanguageTeaching[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83.

[3]Kachru,B.“Non-nativeLiteraturesinEnglishasaResourceforLanguageTeaching”.InC.BrumfitandR.Carter(eds.),LiteratureandLanguageTeaching[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86.

[4]Widdowson,H.ExplorationinAppliedLinguistics[M].OxfordUniversityPress,1984.

[5]Rosenblatt,L.LiteratureasExploration[M].NewYork:TheModernLanguageAssociationofAmerica,1995.

[6]Carter,R,andLong.M.TeachingLiterature[M].Longman,1991.

[7]Littlewood,WilliamT.“LiteratureintheSchoolForeignLanguageCourse.”InC.J.BrumfitandR.ACarter(eds.),LiteratureandLanguageTeaching,(pp.177-183)[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1.

第5篇:文学作品的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外国文学教学; 素质教育; 文学课 

 

    一、 历史上外国文学教育与人文素质培养的关系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号召,英语专业外国文学教学也可以围绕这个中心,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中的文化素质就是人文素质,这种素质是通过文化修养获取的。文化修养主要是指人掌握的各种知识,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对生活的感悟,对社会各种规则的自觉遵守,以及高度的道德境界。[1]而这诸多方面都以模拟的形式出现在文学作品里,因此文学教育是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中国不仅成为国际大家庭的一员,而且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正在与国际社会完全接轨,中国不可避免地要与西方文化进行交融、渗透。因此学习了解西方文化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必须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文学教育一定要包括外国文学教育。

    外国文学教育在我国有很长的历史。最早的外国文学教育应该从1862年洋务派在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算起,同文馆主要的学习科目是外语。二十世纪初,清政府推出了“新政”,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外语进入了中国的课堂。上世纪四十年代国民时期颁布了《修订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在这个标准中提出了“从语文中认识英语国家之大概”,[1]这强调的就是一种文化素质教育。改革开放以来外国文学在教育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着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和文化的了解”。

    在西方,文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一个倍受尊敬的教育传统,因此,文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也是不容质疑的。伴随着这样一种教学观念,他们在外语教学中采用的是语法翻译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为了给学生打好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基础。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这种学究式的教学方法一直都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教学方法。

    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一个教育工作者称之为“综合性的教学方法”(kulturekunde)[2]的运动,它把德语的语言教育与德国的文学教育,历史教育和地理教育融合为一体,使之成为一个教育实践的核心。这种综合性的教学方法在德国也被用于了外语教学:外语教学把语言教学与文学、历史、地理的教学结合起来,从而拓宽了外语教育的范围;还有些外语教育者把外语教学与外国的文化史结合起来,这样,学文学就成了通过作家、作品来了解作家、作品所处的那个社会以及它的文化思想。

    在英国,莎士比亚、弥尔顿、济慈的作品是文学的典范,是民族精神的表达,是文化、美学、宗教和政治价值观的体现。英国的外语教学也体现了相似的教学观念:他们开设的希腊语课、拉丁语课显然不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而是为了让学生学习古典文化,他们采用的语法翻译的教学方法也是适合文化学习的;一旦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语言技能后,就阅读古典原文。这种方法也被用到现代外语教学中,并且学生能否阅读外语原文是评价学生等级的重要标准。

    与此同时,在美国和其它一些欧洲国家,在英属的一些殖民地国家,外语教学都强调文化的教育,强调具有历史意义的风俗习惯,强调所学外语代表的文明对人类文明的贡献。[3]

    但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出现了一种不同的教学观念,人们开始改变外语教学的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成为了外语教学最重要的目标,语法翻译的教学方法被屏弃,文学也被认为没有一点实用价值,甚至还被某些人认为会障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因为文学语言为了取得一些特别效果常常不同于标准语言。威德逊(widdowson)[4]说,一种普通的观点认为“文学、特别是诗歌语言常常被认为是不规范的语言,因此会起到误导的作用”。这样,文学作品就被那些具有交际语言功能的语言结构所代替(这段时期语言实践室和磁带录象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也促进了

这种教学观点的应用)。

    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外语教学也受到其影响。外语教学强调句型、模式。这种方法把语言变成了一种公式,强调语法的“正确”。通过对句型做反复、机械的练习后,学生就可以在相似的情况下得以应用。这种方法强调的是语言的实用性,而不是它的文化价值,更谈不上美学价值。如果要根据典型的句型提问,我们只能提一些很低级的问题:他说了什么?他做了什么?很显然这种方法是不适合文学教学的。再看看华兹华斯(wordsworth)的一行诗“我像一片游云......”(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根据这行诗我们就可以问:谁是“我”?为什么他把自己比喻成“游云”?这种问题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从课文中得到一些感受。

    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交际教学法的缺陷,很多学者都站起来反对这种实用主义的教学原则。这样文学课又重新回到了课堂,重新受到了重视。语言教材中又出现了现代和古典的诗歌和散文,还包括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这些诗歌和散文的练习。在这个学术圈里,卡特、李特尔伍德、威德逊、布鲁姆菲、郎(carter,littlewood,widdowson, brumfit, long)等都是积极的文学教育倡导者,他们写有大量论文和着作探讨文学教学的途径。

    从历史上看文学和外国文学教育一贯都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为目的的,文学是语言最高的表达形式。

    二、 文学教育的作用

    在中国,利用文学作品进行外语教学一般有两个目的:语言教育和文化教育。从文学的性质上看,利用文学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价值要远远超过语言教育的价值。

    文学能培养学生的情感。读文学作品比其它任何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并给他们的情感释放开辟了一条道路。文学作品能把学生带到遥远的地方,使他们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谐、神秘和伟大。文学作品能使学生感受他们在生活中还没遇到过的各种人生经历:他们与作品里的主人公一起去冒险、一起去爱、一起去恨、一起去分享胜利、一起去分担失败。结果,他们对人生的洞察力会更敏锐、更深刻。

    文学作品还能培养学生与他人的认同感(而与他人的认同感是人类必须具备的品质)。罗森布莱特(rosenblatt)认为与他人的认同感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来培养。通过了解他人的生活经历,学生会体会到人的复杂性,多面性的本质;文学给他们提供的“生活,不是所谓的知识能够提供的:[5]历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甚至科学家他们提供的是一些不具人情味的信息、事实,而没有提供对这些信息、事实的人性的了解;而文学也能转播这些信息,并且还能提供对这些信息人性的了解。这在今天国际化的社会里尤其重要:学生的生活环境对他们有很大的影响,很容易导致他们相信只有一种生活方式,而文学能使他们接触到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文化所代表的生活态度、信仰、思维方式,使他们认识到社会多样性和各种生活方式共存的必要性,这样他们就不会陷入偏狭的心态。

    文学能向学生展示人与人之间需要包容的必要性,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包容心。长期阅读文学作品能使学生接触到不同文化、不同性格、不同类型的人,这样他们就常常把自己放入他人的位置,为他人着想,理解他人,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会注意自己的言行对他人的影响。学生缺乏对社会的包容心是很危险的,因为他们生活在一个竞争激烈,讲究实际的社会里,这很容易导致他们对别人的感觉和需求漠不关心,而文学能改变这种状况,给学生的世界观带来积极的影响。

三、 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文学课

    卡特和郎在他们《文学课》这本书里提出了文学教学的三种模式。[6]文化模式:通过文学学文化;文学是“智慧的积累,是一种文化的精髓”。[6]语言模式:通过文学学语言;文学能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词汇,提高学生对语言结构的理解,还能帮助学生了解如何创造性地应用语言,如比喻、象征等。个人成长模式: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人的本质,探讨人生;阅读是读者和作者的对话,能帮助学生的个人成长。很显然第一和第三个模式都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有关。老师可以通过选择不同主题和题材来帮助学生了解西方重要的文化思潮,文学流派,哲学思想和宗教思想等。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文化经历与作品所表达的文化经历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鉴别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和判断能力。

    李

尔伍斯给文学做了个透视,找出了文学在外语教学中的五个功能:[7]语言功能、内容功能、主题思想功能和社会发展及文学史功能。不难看出几乎所有的功能都与素质教育有关,特别是第四个作用,它要求学生探讨文学作品里人物和事件的含义,探讨作者的世界观,对事物的看法。学生通过了解那些对世界文化有影响的思想和文化思潮,他们的生活视野会拓宽,他们对生活的选择会更广泛。并且他们还能学会站在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提高他们对生活的洞察力。

    布鲁菲特在他的论文“阅读能力和外国文学学习”[8] 这篇论文里提出了一种提高学生文学能力(也就是文化能力)的文学教学理论。他的理论既直观又全面系统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文学教学方法。他认为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并不是普通阅读能力的延伸,你也许阅读能力很强,你也许认识文学作品里的每个字、每个短语,但如果你不了解产生这一文学作品的文化习俗,你就无法了解它所要表达的思想。因此,文学教学需要采取一种不同的教学途径。他认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学生的阅读经历,二是学生的生活经历。学生的阅读经历与学生是否了解所读文学作品所产生的文化习俗背景有关,如果不了解,就无法把那些“字和短语”构建成意思。这个能力的培养需要老师有意识地将某类作品联系起来进行比较,把作品联系起来的方法有很多:内容的联系,形式和结构的相似,风俗习惯及传统的比较,主题的表达等。学生的生活经历包括学生是否有足够的生活阅历来理解文学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这需要学生把作品与作品以外的世界连接起来。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对话,如果学生无法与作者对话,对作品没有感觉,是无法理解文学作品的。这与卡多拉斯和哈里斯(cadorath,harris)[9]的理论很相似,“书本身是没有意思的,它只给读者提供一条路线,读者要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构建意思。”因此,文学作品是在学生理解了原文,并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构建了意思之后才有意义的。从教学上来说,教师要帮助学生构建意思必须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开始可以让学生读寓言类的作品,这样学生较容易把作品和他们的亲身经历联系起来,逐渐地再过度到探讨人生观的文学作品。

    文学教学不是一条直线的教学,它需要培养学生同时从多方面感受文学的能力:学生必须通过文化习俗来理解文学作品,还必须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构建意思。布鲁菲特的“文学能力”理论。

    培养学生的文学能力必须要与以上的模式一致,但是根据学生的文学经历在程度上(难易度上)可以根据情况而变。 学生的文学理解力不等于他们的语言能力,所以在选作品时既要考虑语言因素,也要考虑文化因素。(1)语言因素:语言可以用词汇和句子结构来测量,但语言简单并不代表学生就能理解其意思;布莱克(blake)的诗歌, 海明威(heminway)的“老人与海”语言都很简单,但学生要真正理解它们的含义却有相当大的困难。(2)文化因素:不同的作品引起不同读者的共鸣;对于不太成熟的读者来说十九世纪的文学作品比现代文学作品更适合;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浪漫主义的文学创作思想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

    以上是几位学者有关文学与外语教学的理论,这些理论给以素质为中心的外国文学教育很多启示,但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作品的内容和学生的水平不断地进行调整、选择。教学从来没有固定的方法和模式,“教什么决定怎么教”永远是教学最基本的原则。

    四、 结语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文化也正在走向一体化。文化因素将在二十一世纪的世界发展进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在各个人文学科的学者都在从不同的角度参入了西方文化的研究,这说明了研究文化的重要性。中国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对西方文化的研究也是一个重要部分。学校是培养现代化人才的地方,而我们的外国文学课是研究西方文化的一块重要阵地,因此如何更好地利用这块阵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参考文献:

    [1]聂珍钊.论科学文化素质与外国文学教育[m].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2004.

    [2]stern, h. h.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3]kachru, b. “non-native

literatures in english as a resource for language teaching”. in c. brumfit and r. carter (eds.),literature and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4]widdowson, h. exploration in applied linguistics[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5]rosenblatt, l. literature as exploration[m].new york: the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1995.

    [6]carter, r, and long. m. teaching literature[m].longman,1991.

    [7]littlewood, william t. “literature in the school foreign language course.” in c.j. brumfit and r.a carter (eds.),literature and language teaching, (pp. 177-183)[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第6篇:文学作品的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小教专业 古代文学 教学 改革

古代文学是小学教育专业文科方向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必修课。这门课程对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未来小学语文教师的古诗文阅读能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该课程的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不能顺应小教专业的特点和小学教育变革的需要,有待深入探究改革。

一.小教专业古代文学教学的现状及分析

(一)教学内容不符合小教专业特点,与小学语文缺乏联系

就本学科来看,古代文学课程教材几乎都是中文系的专业教材,知识体系系统完备,但不适用于小教专业,实效性、专业性体现不明显。人教版的小教教材也有不完善之处,因篇幅限制,有些经典作品不入选。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专业知识不需要“专业化”,要相对宽厚一些。教材选材不广泛,学生的学习兴趣、阅读量势必受影响。新课标指出,语文的性质在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人文性是指认识中外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古代文学作品读得少,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素养难以养成,这对于从事小学语文教学是相当不利的。另外,教材与小学语文古诗文缺乏必要的链接,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加强本学科与小学古诗文的联系。笔者对近三年小教毕业生古代文学学习作了调查,300份有效问卷显示,经常诵读小学古诗词与课外必背诗词的不到50%,全会背诵优秀诗文80篇的不足五分之一。这样是很难胜任小学语文的古诗文教学的。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并将“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作为核心培养目标。小教专业要培养的是小学教师,他们首先得具备深厚的文学功底,具备良好的文学鉴赏能力。小教专业古代文学教师往往花相当一部分时间讲文学史,因受课时限制(小教专业古代文学一般只有短短一学期),讲析作品、品读作品的时间就相对缩短。课程教学不重视作品的理解、鉴赏,这是跟不上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走向的。

(二)教学方法不利于作品赏析,不利于培养综合能力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和课时的限制,古代文学课教师的教学基本上还是老套路,以讲授法居多,进行系统的知识灌输。学生对文学知识只能死记硬背,难以消化。即使讲析作品还是以教师主讲。这样授课信息量有限,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他们就不会很好地赏析作品。参加毕业实习上语文课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不知道如何解读文本。实习上课,只能照搬教参的观点,缺乏创新思维,缺乏富有个性的理解。同样由于只接触老师选讲的有限作品,毕业后学生也就没有多少文学底蕴,对很多作品的理解难以有深切的体验,难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内心的感受。在问卷调查中,62.41%的毕业生感到最困难的问题是不知如何赏析作品。究其原因,与古代文学的教学方法有直接的关系。

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法,老师讲得疲,学生听得累,兴趣索然。据调查学生最不喜欢教师一讲到底。缺乏探讨、讨论、交流的机会,学生就不能积极参与,不能主动学习。讲授法显然不利于“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提高,同时也不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评价机制缺乏多元性,影响学生学习兴趣

目前课程考核虽然增加了平时成绩的考核,但主要还是一张卷纸模式,试卷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古代文学教学中现行的考核方式,还往往局限于考核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能力和初步的理解能力,并没有注意到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角度进行考核”。确实,期末考试要求学生记忆的内容较多,试卷往往局限于考核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一些学生平时不努力,很少看文学作品,但临考前,临时抱佛脚也能取得好成绩。因此一张试卷并不能科学地反映出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的真实水平。

对学生评价方法的一元化,注重结果,轻视过程,只看试卷,忽视情感、态度的发展,考试内容缺乏综合性和知识的整合,都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学生的调查问卷恰恰反映了这一点。只有5.67%的学生认为期末卷面考试能促进古代文学课程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提高,而赞成课外文学阅读报告、课堂讨论发言对课程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提高的占了更高的比例,分别是60.99%、61.70%。显然学生更喜欢多样的评价方式,更喜欢反映综合素养、知识整合方面的考核。

综上分析,小教专业古代文学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使学生学习兴趣受到制约,阅读作品能力以及综合能力难以得到提高,使课程教学不能突出小教专业特点,不能面向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因此,探索教学改革是势在必行的。

二.小教专业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规范作品阅读,加强教学内容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联系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系统化和规范化。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材料和依据。针对小教古代文学教材不够完善的现状,教师要对现有的教材作必要的增、删、移、换。选取、增加、重组的教学内容必须要以“突出作品阅读,与小学教学实际的联系”为出发点。

第7篇:文学作品的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古代文学作品选;大学生;人文素质

“所谓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等。”人文素质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提高的过程,涉及到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诸多方面。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这种教育理念已经在高校越来越受到重视。古代文学作品对社会现实生活的艺术反映以及作品所塑造的鲜明的艺术形象,包容和体现着博大的民族精神,深厚的民族情感、崇高的民族美德、良好的民族心理,因此,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过程既是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弘扬民族精神、宣扬民族伦理道德、渗透民族心理的人文素质教育过程。可以说,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最理想的课程之一。

首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民族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所包含的重要内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跨度非常广,可以从史前文明一直追溯到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在这段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无比灿烂的精神文明,各个领域——包括文学、哲学、语言、艺术、军事、伦理、政治、经济——都留下了辉煌的文化遗产。我们可以通过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将这些优秀的文化传播到大学生当中去,让他们能够从中领会到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增强自身的民族自信心。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心理特征、文化传统、精神风貌、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又是一个民族延续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流传到今天的古代文学作品,几乎全部是历代作家人生理想和信念的精髓,那些“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者们;那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追寻者们;那些“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贤良们;那些“舍生取义”的斗士们;那些“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的爱国者们无不是我们学习和歌颂的对象,将古代文学中的这些经典篇目介绍给大学生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将我们的民族精神渗透到他们的思想意识中去,从而逐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其次,古代文学作品具有强大的美育功能。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是一门非常具有美学氛围的课程。从别有韵致的诗词到骈俪的辞赋,从意蕴优美的散文到情节曲折的小说,古代文学作品呈现着多样的形式美,具体到作品中,我们可以欣赏到《离骚》的语言美、李白诗歌的韵律美、韩愈散文的格调美、柳宗元散文的自然美、辛弃疾词的崇高美、苏轼词的意境美、《牡丹亭》的心灵美、《红楼梦》的人性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就是一座美的圣殿。在这座圣殿里中徜徉,可以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让人们朝着真善美的方向前进,养成高尚的人格和高品位的审美价值取向。

古代文学的优秀作品,是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我们今天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必须继承和借鉴的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学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强化古代文学作品对大学生的情感教育,提高道德素质

德育是育人的根本。上海大学的钱伟长曾说过:“我们培养的学生首先应是一个全面的人,一个爱国者,一个有文化艺术修养、道德品质高尚、心灵美好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人,一个未来的工程师、专家。”。’古代文学作品内容生动、感情强烈,其中又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感。利用古代文学作品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因为优秀的文学作品本身就是“情感的符号形式,艺术家掌握了创造艺术符号形式的本领,把无形的内在情感变成了可供人感知、观赏的东西。”…因此,在古代文学作品选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情感的教育,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传达给大学生,以提升其内在的人文素质。

1、爱国情感教育

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情感,对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爱国主义精神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历代文人都以饱满的爱国主义激情唱出了感人肺腑的爱国情怀,从屈原的“虽九死其犹未悔”到曹植的“戮力上国,流惠下民”,从陈子昂的“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菜”到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陆游的“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仁人志士所体现出来的为国家、为民族而牺牲个人利益的高尚情操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精神能够感染大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唤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文人们的爱国精神以及他们的作品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唱响了中华民族文化中捍卫国家尊严,坚持民族气节的文学主旋律。因此,在讲解古代文学作品的时候,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对文学作品中的爱国思想、爱国精神进行深入的讲解,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报国精神。

2、道德素质教育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优秀素质,孟子“舍生取义”的道义精神,孔子“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的仁爱精神,《礼记》中的“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的诚信精神,《牡丹亭》中“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良好爱情观,《段太尉逸事状》中段太尉的正直品格,《张中丞传后序》中张中丞和南霁云视死如归的精神,陶渊明“落地成兄弟,何必骨肉亲”中体现的亲情,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体现的友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体现了无数的优良传统,尊老爱幼、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善待他人、关爱他人,真诚、善良、正直、无私、宽容等美德,都是我们今天培养大学生良好伦理道德素质的深厚文化基础,是我们对大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教育的情感资源。

(二)加强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队伍建设

首先,一个优秀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师德。树立民族信念,增强自身的民族自豪感,这样才能把古代文学作品中那些民族精神的优秀部分精准地传达给学生。另外,古代文学作品与现代精神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这不仅体现在语言上、形式上,还体现在思想上。这就需要教师要全身心地投入,彻底地理解作品,在课堂上加以引导,使学生吸收和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精髓。

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应该内外兼修,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道德素养和气质。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师只有当他自己致力于对他自己的教育和教养时,他才能实在地培养和教育别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学识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教师一刻也不能放松对自己教育和教养的提升。要扎实地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对各朝各代的文学家、文学作品如数家珍。与此同时,还应该及时了解本学科研究的新动向和新成果,及时更新看法和观点。

教师所展现出来的人格魅力不仅会让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极大的兴趣,而且也会对学生良好文化素养的形成产生很好的影响。因此,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古典气质,具有一种不问世事的洒脱之气,从而能够在课堂上、课外活动中恰当地引导学生,逐渐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由于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具有很强的情感性,这也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表达有较高的要求。教师首先要胸中有情,先感动自己,进而感动学生。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应该对民族、对祖国、对人民、对传统文化、对古代文学有着强烈的爱,并把这种爱融入到教学活动中,避免枯燥乏味的知识性介绍,而是将自己对作品的欣喜之感、激愤之感、无奈之感等情绪传达出来,以此来感染学生。另外,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应学习一些诗词、散文等的朗诵技巧,用自身充满感情的朗诵打动学生,吸引学生。

(三)充分改良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学环节

善于引导,提倡“发现学习”的教学方法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所倡导的。他强调:教学不能是讲解式的,不应当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而应当让“学生亲自把事物整理就绪,使自己成为发现者”;并认为“发现不仅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也就是说,学生通过这种方法所获得的知识,即使是人类已经知晓的。但只要这些知识是靠自己的力量获得的,那么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种“发现”。这种教学方法有几个重要的步骤:提出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一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指导学生的思考方向——协助学生收集和组织可用的有关资料——组织学生分析资料,作抽象概括并从中引出结论——引导学生从逻辑上和实践上证明自己所得结论的正确性,并加以必要的补充和完善。

这种学习方法对于大学生而言是比较合适的。高校的素质教育应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材为辅助手段,让教师有发挥研究专长的机会,突出培养学生的治学能力、科研兴趣和科研方法。 减少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多给学生自学的时间和讨论的机会,允许并且鼓励学生对待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甚至是有悖于固有结论的独到看法,并且给予帮助和指导,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治学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四)调整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学方法都是采用教师灌输、学生死记的形式。这种方法我们不能完全否定,但是如果在新时期依然采用这种死气沉沉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我们应该结合新时期的新情况,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在教学方法上求新、求变。

1、多媒体教学

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试听手段引入到古代文学作品选的教学中来。例如在讲《诗经·秦风·蒹葭》的时候,可以播放邓丽君演唱的歌曲《在水一方》,给学生完美的视听感受;在讲李白诗歌的时候,可以找一些老一辈艺术家如乔榛、丁建华的朗诵音频,让学生可以在他们激情的朗诵中深刻理解诗歌的内容;在讲《杜丹亭》的时候,可以给学生播放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的视频,让学生既能领会杜丽娘“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至情,也以感受昆曲那优美的曲调。这些方法都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比较教学

我们还可以将古代文学和其他学科联系起来,采用比较教学的方式来加深大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比如,我们可以将现当代文学作品和古代文学作品结合起来讲,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我国文学的传承与变革。另外,如果我们将古代文学作品与外国文学作品相比较来讲授,学生就可以认识到我们民族传统文化、文学韵味的独特之处。

3、实践教学

在讲授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时候,也应该注意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毕竟教会学生某个知识不如教会他学习的方法,因此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这就要加强他们自身动手、动脑的能力。关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实现:

首先是课程论文的形式。写论文是文学课程考察学生动手动脑实践能力的最好途径。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把写论文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如何选题、查找资料、提出创新点,以至最终完成论文的撰写,让学生在课后按照一定的步骤完成相应的论文,这个完成课程论文的过程会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对于所研究的对象有了更深层次的把握。不仅如此,今后在对自己感兴趣的其他作家作品进行研究的时候,也可以利用所掌握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这就在无形之中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第8篇:文学作品的教学方法范文

老师要做到教材的深刻研读,发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创新教学方式,多方法教育学生知识文化、人文精神学习。对于文言文作品的作者简介要融入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思想教育。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作品的作者一般都是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才智方面,他们学识渊博、文化水平很高;人格品质上,他们或忠贞不阿,或道德高尚,所有的这些人物做具有的品格都市我们学习的榜样。老师要适当的利用学生敬仰名人的心理,教育学生向他们学习,丰富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例如:陶渊明《归去来兮》一课,老师首先向学生们讲解作者陶渊明的背景,讲解陶渊明的学识、生平经历,以及其他的文学作品等,让学生们深入到了解作者陶渊明的境地,理解陶渊明的思想情感,赞扬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也由此感染学生们学习他的这种精神,如此文言文教育融入人文精神教育的目标也得以很好的实现。

二、活跃课堂教学,创新文言文教学方法

学生在文言文可养学习中需要的是机会,是一种学生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老师要积极的引导和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能,学习是一个双向互动的活动,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紧密交流让课堂学习的效果更加良好。有关于文言文教学的方法老师们要积极的探索和创新。文言文有很多的问题,包括诗歌、词曲等等。不同时代的文言文作品都有自己时代的特征,当然这些文言文作品中使用的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等也不尽相同。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依据不同的文言文内容开展不同方式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不至于陷入文言文学习的僵局,每一堂文言文课学生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去,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的效果也更加良好。经过一系列的实践调研,作者认为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更适合目前国内的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1.诵读点拨式教学法。语文课堂教学中常用到的一种方法就是诵读法,这种方法主要是指学生在对语文文章的反复诵读中,读懂文章的内容,理解文章的内涵,感受作者思想情感。这种诵读法也同样适用于高中文言文的教学,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反复的诵读文言文作品,在学生一遍遍的诵读文章过程中,学生大致理解文章的内容,知晓其中作者的思想内涵,这个时候学生肯定还会有一些不理解的地方,老师就可以及时的站出来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点拨。如此诵读和点拨教学的方法有效的结合起来,高中文言文教学自然效果良好。2.教材表演式教学法。这一教材表演式的教学法更像是传统的情景教学法,主要是老师引导学生参与教材内容的表演,学生可能是担任文言文教材中的某个角色,也可能是观众,但这都给予了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机会,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文言文课程学习中去,对文言文作品内容的理解自然是更加的深刻。通过表演,学生直接的站在了文章作者的角度,传达文章思想情感,学生立体的感受到了作者的思想情感、文化内涵,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合作意识的培养。教材表演式教学法教学步骤为:读-译-编-排-演-评。

三、深化提高老师的语文素养

第9篇:文学作品的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人文素质兴趣

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日益受到冷落,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讲授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时费劲了心思,尝试做一些教学改革,以期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对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正确处理文学史和文学作品的关系文学史和作家作品哪一个才是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的重心,是教学中最大的难点。只有处理好这个问题,才能实现现当代文学课的开设目的,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笔者认为,只有让学生对课程感兴趣,才能让他们更多地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没有兴趣,无论是文学史还是作家作品学生都无法深入掌握。因此,在教学中应当以文学史为线索,以作家作品为讲析重点。

伟大的作家和作家的经典作品是文学史中最重要、最显著的文学现象,目前世界性的文学评价体系,也是依是否具有伟大的作家和经典性的作品,来衡量一个民族或国家或时代的文学成就的最重要标准。而且,无论是文学流派、文学社团,还是文学思潮、文学批评、文学教育,它们的发达与繁荣本身并不能直接证明文学的发达与繁荣,最终都需要靠作家和作品体现出来。

然而,长期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都是一种典型的知识型教学,它主要从历时的角度梳理文学史的脉络,并在此基础上评述重要作家作品、文学现象和文学潮流。它的目的固然是使学生获得应有的文学史知识,但作为文学史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作品,其美感特征和审美教育的功能,却常常被许多纷繁的文学史知识和抽象的理论分析所遮挡与掩盖,并没有充分发挥出它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最重要功能。而且,单从教学实践方面看,相当多的同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名作的理解,过分的依赖于文学史教材中对作品的权威定论,而忽略了自己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对它的感悟和理解,不能将自身的情感体验、自我意识融入对作品的审美体验,因此这些学生虽然获得了知识,但却对自身的人格提升和素质成长未能产生太大的影响。

笔者认为,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最终实现现当代274I现代营销文学教学的价值,增加作家作品的讲析是势在必行的,但这种增加决不能脱离文学史进行。必须要让学生明白,伟大的作家不仅以自己的杰出贡献成就了一个辉煌的时代,同时他也必然是那个时代的产物,这个时代的特征是伟大作家产生的基础,决不能将作家作品与他所处的时代割裂开来,否则将无法正确理解作家、作品。因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是在宏观把握现当代文学史发展脉络的前提下,把教学的重心倾斜到了作品讲析方面。绪论部分对现当代文学的概念、分期、发展概况、重要的文学史事件都进行简单介绍,通过这部分内容,学生就可以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现当代文学史就有了一个整体的轮廓和印象。正文部分根据现当代文学的不同时期分别选取几个代表性作品来进行精讲,同时简单比较一下同时期的其他作品。在选取精讲的作品时,既要考虑作品的审美性,又要兼顾文学史方面的代表性,同时要在文体方面兼顾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多种体裁。在教学过程中,与所讲作品有关的文学史知识会在作品讲授时再次强化,这样在讲授过程中就能进一步把文学史教学具体深入到作品的阅读和解析中去,从而引导学生细致深入的阅读和体验作品的思想与艺术特质,把获取文学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增强人文素质结合起来。

二、将多种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整堂课基本上都是教师一个人在滔滔不绝的讲授,这种教学方法虽然可以有条理有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但缺点也很明显,即只发挥了教学过程中“教”的作用,却很难发挥出“学”的作用,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非常被动,因而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被现代教育思想所摒弃,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应运用多种手段启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主动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尤其要注重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例如:课堂上可以采用教师讲授为主、师生讨论为辅的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积极的思考问题,探索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现场反应,提出学生可能会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引导,由浅入深地解决重要理论问题。我们也可以在课堂上运用讨论式为主、讲授为辅的教学方法,运用这种方法一般应提前几周告诉学生要讨论的题目,让学生提前阅读作品,鼓励他们自己搜集材料,整理思路,写好发言提纲,然后课堂上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因为课前学生做了充分准备,所以他们会积极地参与、热烈的讨论。

这个时候学生的思维相当活跃,他们会争相发言,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可以在一些关键之处加以点拨引申,引导讨论逐步深入,将会取得非常出色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提问式教学法、角色扮演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针对不同课堂内容灵活运用,对于完善课堂教学、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也有很大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现代化教学手段已在现当代文学的课堂教学中被广泛使用。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多媒体课件以其直观、丰富的画面活跃了课堂气氛,极大地扩充了课堂教学信息含量,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抽象有余生动不足”的缺点,提高了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认为,多媒体课件能将复杂的事件叙述简单化。比如小说钱钟书先生的代表作《围城》,它的情节是以方鸿渐的生活道路为线索展开的,由于方鸿渐的经历颇为复杂,所以教师在短短的时间内口头叙述起来甚是困难,但如果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将他的经历绘成图表形式,则一目了然,就能避免学生在听课时被繁琐的叙述所造成的混乱感觉。多媒体课件不仅对于比较复杂的叙事作品行之有效,而且图表形式对于梳理文学史的线索更为实用。而且现当代文学中不少的经典作品都被拍成了

电视电影或者以戏剧话剧的形式出现在舞台,我们完全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把一些相关的影音资料在课堂上播放,展示难以用口头表述的内容,使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理解作品的精髓。

笔者认为,现代化教学手段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上的使用是非常必需的,但我们还必须努力提高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质量,不能随便在网上下载。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应做到文字、图示、音像——即视觉、听觉、感觉的有机结合与统一,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自己的授课方式、学生的特点去精心打磨课件,不能把讲义内容全部照搬到课件上去,要将重点的东西在课件中反映出来,要结合自己的讲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以丰富的课外指导活动配合课堂的教学教师应当高度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以课外阅读配合课堂教学,使之相得益彰,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中国现当代文学涉及到的作家作品非常多,单单依靠课堂上有限时间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要使课堂授课的效果最大化,必须尽量做到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以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配合课堂教学。为此,教师应当认真的编写一份适合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目和教学指导书,并对课外阅读内容作出明确的要求,鼓励和动员学生完成一定量的读书笔记。对于师范专业的学生,还应当指导他们在课外制作教案,有合适的章节,甚至可以指导他们根据教案在课堂上讲课。这样不仅学生能体会到教师上课的辛苦,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毕业以后从事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教师也可以在听课和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印证自己的教学,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达到教学相长。

全方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我们不能仅仅依靠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必须要调动多方面的因素,从不同的角度,为学生构造一个人文素质教育的多功能的教学平台。因此,课堂教学以外的学生文学活动应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学生课余的文学活动看做是满足其课余兴趣和爱好、活跃校园文化生活的一种活动方式,而应把它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看到它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所起的作用。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教师应当积极行动起来,打破课堂教学与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界限,把学生第二课堂的文学活动,看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翼。实践证明,学生课余的文学活动,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多方面的。其中不仅有文学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锻炼,也有文学组织和活动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与课堂教学所培养的文学阅读和写作能力一样,最终都会为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起到积极的作用。

笔者认为,教师不仅应当高度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感受和理解,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也应当高度重视学生在课堂以外的文学活动中,对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因此,教师在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应十分注意改革教学方法,通过各种手段,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文学热情和审美潜能,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真正全身心地投入到文学作品所创造的艺术情境中去,最终潜移默化地接受文学作品的感染和熏陶。而教师在指导、参与学生课余文学活动的过程中,则应十分注意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鼓励他们大胆地进行文学创作,参与各种文学竞赛,使他们通过这些具体的文学实践活动,自己总结经验教训,提升能力,增长知识。

总之,教师在讲授中国现当代文学课时,应以学生为本,借助各种手段,对课程、教法进行改革,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他们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彻底融入到教学中,最终提高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和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