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学与影视的关系范文

文学与影视的关系精选(九篇)

文学与影视的关系

第1篇:文学与影视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改编;影视语言;文学解读

1 影视与文学的联姻

1.1 影视向经典文学“求教”

1.1.1 文学是影视的根基

在影视的发展历程当中,文学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大量的影视作品都由文学作品改编成的。在影视拍摄过程中,导演最初接触到的文学剧本是由编剧用文学语言创作的。影片中大量的人物对白和画外音也要经过文学语言的润色。这充分体现了电影的文学性。随着影视的发展,大量的文学作品编成电影或者电视剧展现在银幕上。例如古代文学作品四大名著,现代文学作品如茅盾的《林家铺子》、老舍的《骆驼祥子》等等。

1.1.2 影视踩着文学的肩膀

年轻的影视与古老的文学之间一直存在着亲密的姻缘关系,这种关系在影视发展的最初阶段以及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更多表现为影视对于文学的借鉴,这种借鉴通常呈现为这样两个层面:一方面,文学是一整套反映生活、表达生活的方法,比如小说的叙事手法、结构样式等,都为影视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可供借鉴的营养;另一方而,世界影视史上的许多作品都是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这些文学作品中既包括了经典作品,也包括了当代的畅销作品,而被改编的主体则更多是叙事性的小说和戏剧。可以说,年轻的影视正是在古老文学的甘泉的滋润下勃发出日益旺盛的生命力。文学似乎成为影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1.2 影视对文学名著的改编

1.2.1 文学作品的主导地位

在影视对于文学名著的改编过程中,作为文学作品的原作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并影响着人们对影视作品改编成败的评判。我们知道,电影受到时长、摄制技术和观众的心理要求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对于作品复杂的人物关系和社会状况的表现往往力不从心,而无法与文学作品中那种运用文字以持续不断地铺陈、描写刻画面而带给读者的审美体验同日而语。如电影《红楼梦》尽管尽量忠实原著,但总会使千百万观众不满意。此外,影像文本能否改编成功,很大程度上还决定于编导对原著和作者的理解深度,只有和原著有着精神的共呜和沟通,才能改编成令人信服的作品。如,电影《城南旧事》,抓住了林海音原作中那种淡淡的感伤情绪,改编获得了成功。而电影《骆驼祥子》,编导出于对祥子的特殊喜爱,草率地变动了祥子的堕落结局,不仅破坏了祥子性格的发展逻辑,而且削弱了影片社会历史的内涵价值。

1.2.2 影视艺术家的主导地位

有些影视所选取的文学原作并非文学名著,这些文学原作的名气远远不如名著。影视艺术家以它们为素材进行再创作,使它们为一般大众所接受,而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如电视剧《围城》播出后,钱钟书先生的原著小说在书摊上成为热销,而在此之前并不大为人所知。在这种改编过程中,不可否认,影视艺术家起了主导的作用。但是,他们仍然遵循着从原作到剧本到拍摄,即从“文字”到“图像“的路径。

2 影视与文学的疏离

不可否认影视一直在追求自己独立的探索与发展道路,试图把自己的触角伸向各个领域。目前的电影制作就出现了通过高科技、大投入、大场面以追求视听感受的发展趋势。如风靡全球的《侏罗纪公园》、《哈里・波特>和《功夫》等影片都是靠着让人匪夷所思的声音和画面效果让观众如痴如醉,这些电影竭力冲击当代技术所能提供的视觉效果的极限。但是,我们不能由电影与文学关系的这种疏离,而对这种现象在理论上进行无限引申,得出“图像时代”的到来或是“文学的终结”。因为,在广阔的文学天地里,仍然有很多东西是影视无从插手的。

2.1 影视对感官(影视语言)的追求

一般说来,影视是通过画面与音响作用于大众感官的视听艺术,它必须把所要表现的内容一概化为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这是不同于文学语言的一种影视语言。

2.1.1 影视语言的直观性

影视语言可借助蒙太奇镜头组接来充分的调动时间空间,而不会破坏它的真实性。例如,它可以从冰天雪地直接转入百花盛开,让观众感受冬去春来的时空转换。文学主要依靠文字来传达信息,读者无法看到具体形象,只能借助联想和想象来延伸。与文学语言相比,影视语言更具直观性。在文学作品中能够感染读者的语句,如果放在银幕上就可能会很难表现。

2.1.2 影视语言的造型传意

影视语言与文学语言的不同还在于影视语言能够通过造型传达意境。与文学语言相比,影视语言能够容纳更多更丰富的信息,如声音、音响和人物的活动等。比如电影《红高粮》中的颠轿段,姜文高唱着《酒神曲》热闹的场面和富有冲击力的造型充分展现了山东高密一带的风土人情,成为影片的一大亮点。但这段场面如果用文学语言来描述则很难让人感受到《酒神曲》的豪迈、人物的粗犷和热烈的场面。影视可以把一些需要信息品味的艺术精华,融化为可以很容易接受的信息,随着对影片的观赏不知不觉中接受。

2.2 影视是严肃文学的通俗读本

第2篇:文学与影视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文学; 文本; 图像

从艺术的发展上看,影视艺术在艺术门类中还属于“小字辈”。它在艺术形式上与文学有着相似的地方。文学作为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已经取得了光辉灿烂的成就。这两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既独立存在又相互影响。

进入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被搬上了荧幕。大众的目光也逐渐从文本中转变到了影视作品上。海德格尔宣称:“根本上世界成为图像,这样一回事标志着现代之本质。”与最初遭遇“图像时代”时表现的恐惧所不同,近年来,我国学者敏锐地发现在“读图时代”,我们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图文战争”。影视作为一种消费品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文学的进一步发展。我们现在正处于视觉时代而不是阅读时代。看电视的人要远远多于读书的人。如果先看过电视再去读原作,那么在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上可能也会有所改变。同样的,先是阅读文本再去看其被改编过的影视作品也会在领悟上有所不同。将文学作品搬到荧幕上是目前世界范围内通用的一种手段。据美国学者林达・赛格统计:85%的奥斯卡最佳影片是改编作品;45%的电视电影是改编作品;70%的艾美奖获奖电视片也是改编作品。大部分被搬上银幕的作品都是一些具有一定影响力以及广泛读者群的名著及畅销书籍。这种方式也在一定层面上为影视作品起到了很好地宣传作用。然而,并不是每一部经由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都能得到双赢。这其中的关键所在就是“改编”二字。正因为文学作品有着广泛的读者群,那么编剧在改编上既要考虑到读者的感受又想抓住观众的眼球,如果无法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就会无形中得罪其中的一方。例如:赵玲玲针对《倾城之恋》、《半生缘》、《色・戒》三部电影与原作的比较,分析出影视作品与原作的差别在于:“小说总是透着一种悲凉,但在改编的影片中都多了那一点点温情,体现了人文主义关怀。”这就会引起一些观众的反驳,认为编剧没有做好功课,改变了原有的意识形态,无法将作品完整的呈现。也有观众会认为电影的魅力就在于打动心灵的一瞬间,只要电影给了我们想要的那份感动,至于改编的是否到位就不去追究了。这种矛盾的产生其实就是文本到图像的转变所衍生出来的。

还有一些的影视改编则更大程度上体现了区域性的不同。比如对于改编作品《少女小渔》、《天浴》,魏琛就做出了相对客观的评价。他认为:这两部电影都是很适合进行改编搬上银幕的题材,前者是以移民为故事线索,后者以为历史背景。在小说里,严歌苓创作的终极目的即是对人性淋漓尽致的展现,或者是对人性光辉的赞颂,对人性扭曲的批判。然而在影片里,由于主流电影商业化的大背景和市场利益的必然驱动,西方价值观念和审美理念的必然引入也同样带来了新的因素的形成。前者凸现了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后者更多是对历史的沧桑与人望的个人化描摹、阐释与救赎。显然,在不同媒介文本的转换中,由于人物形象、叙事角度、故事框架、表现手法的不同,以及市场利益等多方面因素,造成小说文本和电影文本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其审美内涵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也就成了必然。同时也深刻地体现了文学在媒介时代与市场的互动关系。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很多时候作家不仅仅要考虑作品的畅销度,还要顺应趋势来进行创作。这样的作品在销量上或许会达到一定的高度,但在内容的整体把握上可能没有读者所期待的那样好。近年来许多的穿越小说被改编成电视剧搬上了荧幕,许多毫无意义的对话为了博观众一笑也被很牵强的填入其中,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文学该有的基本素养。

除了对单个作家,单部作品的影视改编分析,我们还应该从整体上来分析某类作家作品的影视改编。比如从故事背景,人物生存状态,时代特定性等多方面角度综合审视改编后的影视作品与小说蓝本之间的艺术差异。李雪梅发现:由于作者的性别意识的不同,女性小说文本中往往会出现一些超越性格局限的突破。而这一点在改编后,很难再有体现。为了让大众容易接受,改编的确是最有效的途径。女性作家在小说中反叛传统男权文化所作的一些努力,经过影视的改编及其传播变得微不足道甚至销声匿迹。

当然,近些年也有一些根据文学作品而改编的名著得到读者和观众的一致好 评,达到了文本与影视的“双赢”。央视87版的电视剧《红楼梦》就是这样的例子。编剧完全按照文本的故事的发展来诠释人物,无论是在选角还是布景方面都把原著精髓体现的淋漓尽致。电视剧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力也推动了我国红学的研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红楼梦》这本旷世著作。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学的发展,被称为是:自有《红楼梦》以来,最大范围也是最为成功的一次普及。这足以说明从文本到图像的转变完全可以做到在不伤害原著艺术性的前提下,取得原著所不能及的成果。

第3篇:文学与影视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戏剧影视文学;茶文化;价值理念;文化素材;传承机制

在多元文化深度交流的今天,茶文化这一传统文化方式,日益被大众所理解、认可。传统茶文化是我国整个传统文化机制中,极为重要的关键“基因”,透过茶文化体系,不仅能够使得我们可以直观、形象认知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发展历程,同时也能够从茶文化中品读相关精神理念与认知美学。当然,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形成了清晰而合理的认知。

1戏剧影视文学作品的发展状况分析

在我国文化市场日益成熟的今天,戏剧影视文学艺术作为重要的文化元素,其在社会大众生活中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对于戏剧影视文学艺术来说,想要实现最佳创作效果,就需要创作者自身将个人思想理解融入其中,通过创作相关艺术作品来激发大众的理解与艺术思考。所以,文化传承与艺术创新,对于当前戏剧影视文学的创作与表达而言,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在戏剧影视文学创作过程中,其中主要包含了对原创文学作品进行创新和改编,也包含了独立化再创作过程。当然,对于戏剧影视文学作品来说,良好的文化素材不仅是其“血肉”,更是人物展示与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良好的素材选择与搭配,不仅是影视文学作品灵魂的生动展示,也是拉近其与观众理解与审美认知的重要渠道。合适的文化素材应用,既是当前戏剧影视文学作品在进行创作过程中的力量来源,同时良好的素材应用与创新融合,更能使整个文学中展示出更灵活、更立体、更丰富的艺术空间。茶文化不仅是人们的饮茶习惯,其同时也可以是一种载体,或者具体而客观的处事表达方式。通过对当前已经完成的戏剧影视作品文学进行分析,我们看到其中有诸多与茶和茶文化相关的经典作品,无论是动画作品,还是影视艺术,其中或是以茶文化为创作背景的艺术作品,或者是设及茶文化素材的作品,通过古色古香的茶文化描述,不仅增加了写作素材,更是让我们从文化理念与精神感知等多样角度对该文学作品形成了全面认知。在以往戏剧文学创作过程中,通常呈现出故事情节的冲突性与内容戏剧性等艺术特征,现代影视文学艺术,则呈现出综合性特征。对于现代戏剧影视文学艺术来说,通过将不同特征的文学形式进行深度融合,不仅诠释了系统化的文学价值,同时也实现了戏剧艺术和影视文化的全面诠释。戏剧影视文学作为现阶段整个文化市场中,极为重要的代表因素,其在传承传统文化与传播时代精神过程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价值作用,因此,合理认知戏剧影视文学作品的内涵特征,并且探究合适的文化创作素材,就极具价值和应用意义。

2我国茶文化体系的价值内涵诠释

对于当前活跃的文化氛围来说,茶文化也成为了一种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化机制,尤其是西方茶文化的发展,更是让茶文化突破了地域属性,超出了单一文化体系的基本特性。当然,这也是茶文化生命力的重要展示。茶文化成为世界了解我国文化的名片,也成为我们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茶文化是一种包容性极强的文化机制,各种类型的文化元素都能够被融入其中,呈现出新的价值,比如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等等,都成为茶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因素。茶文化的包容特性,成就了该文化的重要影响力。茶从一种简单的物质,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内涵多样的文化机制,其中不在是单一的生活元素,通过融入大众理解与生活体验,从而形成了极具影响力的文化体系。茶文化是一种丰富完善的文化体系,无论是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元素,还是精神理念,都是值得我们综合应用的重要文化机制。在当前利用茶文化时,应该对其价值形成全方位认知。茶文化作为一种动态化的文化体系,其中将大众理解与饮茶实践活动一系列复杂要素相融合,从而为传统文化展现与传播营造了生动的载体。通过立体化表达,引导大众对茶文化内容形成全面理解。茶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文化,更是植入大众生活的习惯,因此,在理解茶文化时,其不仅更有亲切感,更容易选择合适的传承载体。在大众长期饮茶过程中,茶文化所诠释的精神理念与人文内涵,逐渐发展成为当前我们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

3戏剧影视文学作品中茶文化的价值应用

对于茶文化来说,其不仅是戏剧影视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的内涵,更是彰显相关文学作品价值和创作意境的关键素材。所以,选择合适的茶文化元素,并且从其中探究到能有效应用于戏剧影视文学作品创作的内涵元素,就发展成为当前该文学作品良性发展的重要支撑。尽管在多元文化交流与碰撞的今天,戏剧影视文学作品在创作时,可以使用的元素更加丰富,但是其仍然是一种基于现实生活的艺术性创造,所以,文化是实现该文学作品持续良性完善发展的本质动力,所以,只有为戏剧影视文学作品的创作,寻找到合适的文化素材,才能为其真正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与动力。当然,如果我们对茶文化进行内涵性分析,我们看到其中不仅是一种文化素材的诠释与表达,更是一种理念的诠释,甚至是一种习惯上的认知。因此,在戏剧影视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如果我们想要更好应用茶文化,不仅需要从创作素材应用的角度来认知茶文化的价值应用,更需要从精神理念这一视角来全面分析茶文化对戏剧影视文学作品创作的具体影响。事实上,我国戏剧影视文学作品创作活动中,其之所以未能形成良性发展体系,主要因素就在于整个文学作品创作时,并未能探究到合适的文化素材。对于戏剧影视文学作品来说,其并非简单的素材展示,其背后还包括创作理念与意境的全面延伸,只有构建符合大众阅读习惯的写作风格,才能让大众读得懂、愿意读,从而实现该文学作品的应用影响力和社会价值。戏剧影视文学作品往往较为抽象,其并非纪实性文学,所以,选择合适的素材来展现作者自身的情感理念与意境,就发展成为该文学作品创作时的重要诉求。这实际上与茶文化的本质特征之间,有着实质性关联。尤其是茶文化作为一种包含了各个阶级饮茶习惯的文化体系,对其进行改造和融合,更符合大众的阅读习惯与认知。比如,以茶文化为题材所创作的动画艺术作品《乌龙小子》,内容风趣幽默,备受大众青睐。此外,戏剧艺术与影视文学之间的融合,也恰恰说明了茶文化可以作为不同文化体系连接的“纽带”,尤其是通过合理融合,从而呈现整体性价值。

4茶文化与戏剧影视文学艺术的融合策略

历经几千年发展,在大众不断传承与认可之后,茶文化之间逐渐沉淀,形成了内容多样、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体系。在茶文化体系中,我们除了看到丰富的文化素材与多样理念,同时也能感知茶文化对整个社会发展的价值影响。在传统文化全面复苏的今天,整合、应用茶文化的价值内涵、理念,已经成为现阶段我们开展多样活动的重要诉求。茶文化与戏剧影视文学艺术的全面融合,不仅形成了系统化的影视艺术作品,同时也为大众提供了解茶文化的平台与空间,这既有效推广了茶文化元素,同时也大大深化了戏剧影视文学艺术的价值内涵。实际上,在戏剧影视文学艺术应用茶文化素材时,其不仅是一种素材上的应用,更是能够从多方面来影响这一文学作品创作。比如,为文学作品创作提供了素材,能够弘扬相关积极价值理念。同时,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茶文化与戏剧影视文学作品之间的深度交流与融合,为我们了解传统茶文化提供了重要载体与空间。事实上,在当前戏剧影视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传统文化茶叶承担了独特价值,将茶文化所具体诠释的理念以一种全面生动的方式,融入到当前戏剧影视文学作品的创作活动之中,这也实现了戏剧影视文学作品活动的空间拓展与内涵延伸。在这一具体融合的过程中,本质上改善了戏剧影视文学作品活动的内涵质量,同时也赋予了戏剧影视作品浓厚的艺术特征,创新了戏剧影视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文化底蕴和价值内涵。实际上,戏剧影视作品是整个文化体系中重要的内容,所以,对于创作者说,掌握茶文化,理解茶文化中所诠释的精髓,本身就是创作“接地气”、“符合大众审美诉求”作品的关键要求。戏剧影视文学是一项包含多个层次、多个视角的文学体系,从其中所展示的价值理念,以及使用的素材特点看,无论各个群体的文化审美诉求,都能够从中得到满足。在文化环境日益完善的时代背景下,戏剧影视产业不断成熟。在实施戏剧影视文学创作过程中,逐渐实现了从创作要素到内涵理念的多方位提升。除了戏剧影视设计技术不断优化之外,该文学作品创作活动中,合理文化素材的选择与应用赋予了该文学作品的全新空间。

第4篇:文学与影视的关系范文

近年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在许多方面取得突破的同时仍有着较大的局限,即囿于一种文学本体的文学史观,使得很多探讨往往被框限在文本分析、审美分析和作家分析的范畴之内,缺乏一种更为开阔的学术视野。而从当下追溯到清末民初,可以见到文学与其他诸种艺术门类始终紧密相关,其实是一种相辅相成、互为映照的关系。因此把文学置于现代中国文艺这样更为多元化的生态语境中去考量,则可以发掘出文学周边隐而不彰的文化、历史、艺术的种种视觉化形迹,从而获致一种对文学乃至文艺的相对直观、真实的阐释。而作为现代文艺场域中不可或缺的图影则是对文学之外的艺术门类中视觉化因素的一种概括某种程度上讲,文艺场域内的图影既建构了文学的语境,又参与了文学的进化,因此以之为核心的研究有不可忽视的文学史层面的价值。

有基于此,本文首先面临的议题即是关于文艺的本体论的溯源。一直以来,学界对文学、文艺、艺术的界说含混不清。从词源学上考察,古代典籍有称文艺者,文与艺是分开的,文不专指文学,艺不专指艺术,含义相当广泛,而且在不同时代文与艺也各有所指,其意大相径庭。梁启超在《要籍解题及其读法》中云:然则何故惟彼时代独有诗或诗独盛耶?其一,社会文化渐臻成熟之后,始能有优美的文艺作品出现。其所言文艺者,则是文学艺术的总称,后来他讲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所说文艺也是这个意思。蔡元培在1918年国立美术学校成立时的一次演讲,劈头就说:美术本包有文学、音乐、建筑、雕刻、图画等科。显然这里的美术并非现代意义上的学科概念,可以说讲的是一种审美的艺术,意思贴近现在所说的文艺。文艺复兴以后,各种艺术门类逐渐脱离了宗教的象征仪式,进入审美的层面,如蔡元培所言:各种美术,渐离宗教而尚人文而这也是他致力于以美育代宗教事业的原因。在蔡元培看来,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无疑蔡元培想以美术作为人文教化的工具,潜移默化地实施国民素养的改良。蔡元培的同乡周树人在《呐喊》自序回忆留学东瀛时弃医从文,志在改造中国人之国民性时,即提到了当时并没有人治文学和美术而此处的美术作为启蒙的文艺显然其来有自,源于蔡氏之说。但在鲁迅,其文学和美术之用,并不满足于改良而倾向于改造,有着显明的国民性重塑的意图。后来鲁迅频繁地使用文艺一词,大都是兼有文学和艺术之意。譬如他在谈及上海文艺界情状时,并不限于文学,还旁及绘画,更涉及电影这样的现代艺术门类在他看来,这些标志着西方新文明的视觉艺术也是值得考量的一种文艺场域内的新变化。1928年10月民智书局出版的《文艺辞典》对文艺一词有这样的注解,普通用作总称文学美术的名词。比艺术意义稍狭,比文学意义较广。但有的时候单指文学,(即纯文学)有的时候又用作艺术全体底意义。由此可见文艺含义的复杂多变。而1931年光华书局出版,邱文渡,邬孟晖合编《新文艺辞典》则这样注解:文艺是包括诗歌、小说、戏剧、绘画、雕刻等一切美术现象的总称。有时候,可用作和艺术一样的意义;有时候,又是同文学一样的意思的。显然这里对文艺的定义也是游离的、模糊的。20世纪初,中国学者将西方有关文艺复兴的书籍译介到中国,文艺一词开始被广泛接受和使用,数量众多的杂志刊名都有文艺二字,但是文艺的意涵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却言人人殊,各有侧重。而延至40年代,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的是革命文艺,其意在使文艺很好地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毛泽东在座谈会上所说的文艺涵盖着众多艺术门类,当然也是以文学为重。等到1949年以后,文艺则摒弃了许多传统的内容、方法和理念,成为新文艺,这实质上是在新意识形态下的一种嬗变。

图影作为另一个核心的关键词,当然亦有词源学层面廓清的必要。考察图的词源显然可以回溯久远,《说文解字》中释为画计难也,从口啚声,难意也。显然最初图并无引申到现代字典中用绘画表现出来的形象这一层。《易系辞上》中言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其谓伏羲王天下时,分别有龙马、神龟自黄河、洛水出,背负河图洛书,然后伏羲氏据河图洛书绘制八卦,而河图洛书作为上古流传的神秘图案,则被目为河洛文化的滥觞这一记载分明把华夏文明的核心与图联系在一起了。《尚书顾命》中伏羲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的记载,《论语》中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以矣夫!的感叹,显然也和这段传说有关。其后图的引申分别有地图图谶图像等意,大约还是停留于实用层面的图案类。东汉王延寿在《鲁灵光殿赋》中描述灵光殿的精美壁画时这样铺陈道:图画天地,品类群生。杂物奇怪,山神海灵。写载其状,托之丹青。则把图纳入到艺术审美的范畴加以考量了通过图的中国词源学的考证,不独了解图之来历,更为重要的认知即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其实是与图有着深刻联系的。现代之图可以说范围更广,涵盖图案、图形及绘画艺术等,即用一定的色彩和线条等绘制出来的形象。相对而言,影的释义则相对简单,《集韵》中言物之阴影也。《六书正伪》则释曰影者,光景之类合。显然,影始终是与光联系在一起的。但一些传统文化典籍中,涉及影的地方大都还是图的含义,譬如,《三国演义》中曹操行刺董卓,事败而逃,于是卓遂令遍行文书,画影图形,捉拿曹操。其时所谓画影图形中的影即是图绘的人物肖像。唐玄奘《大唐西域记》三有佛影,焕若真容中的影同样是指肖像之意。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流行文化的视觉载体显然不再局限于以往较为单调的图(譬如图画、图像、图谱、图案等),而是进入到更具传播特性的时代进入影的层面,相较图而言,影更有一种光感、动态的形象表征,广泛涉及了摄影、电影等现代科技催生的视觉化艺术门类。

从词源学、接受史、发展史的各种角度梳理文艺概念的流变是一个有意义的工作。现代中国文艺从蔡元培的人文美术,到鲁迅的启蒙文艺、现代文艺,再到延安解放区的革命文艺,最后经由意识形态的严格甄选成为新文艺,这样的流变折射出文学艺术在不同时代、不同阶段、不同立场之下迥然有异的定位、社会功用和阐释方式,更显明地透露出中国人自己的现代性特征及取向。而在另一方面,把图影与文学置于互文与互动的逻辑框架中考察,同样也会带来一种本体论的追问,即为什么是图影?而不是图像影像,或者干脆是绘画摄影或电影。因此图影内涵外延的限定也是必要的,所以应该在坚持现代文学为重点的考察中,旁及文艺相关的视觉化载体,包含绘画、摄影、电影等艺术门类,甚至于建筑、现代光影等具有一定程度审美属性的部分也应该纳入考察范畴,因此无论以绘画、摄影,抑或图像、影像都不能完全涵盖这些或静或动的视觉因素,唯以图影限定之,方可获致逻辑层面的周延。可以说关于文艺与图影的诠释与界定是这一议题的真正开端,但应该指出的是如何梳理剖析文学与图影的关系,从而整合出一种不同于传统视角的现代中国文艺的发展地图,才是重中之重。

二、方法论意义上的文学与图影流转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他其实是强调了一种方法论的可能性,或者也附带告诉我们支点的重要性。而对于文学而言,本体性固然需要坚守,但究竟有没有一种方法论上的革新可以起到一种杠杆的作用即使不能完全撬动现代文学研究既有的观念和体制,庶几可以见到一种特殊视角下的文学新格局?论及文学与图影的流转,其所要做的尝试,大致可以说是在寻找一个并不起眼的支点,以相对边缘的角度和尺度稍稍撬动一下本体性的巨石如果能借此窥见固有范式所造成的盲区之一角,那也是有价值的。当然,还可以换一种更贴近的视角,即在语境复杂的文学发展历程中,那些时时刻刻影响着作家思想变化和文学书写的种种外在因素,尤其是具有主体性、互文性和建构性图影究竟可不可以作为一种不可多得的文本,纳入文学研究方法论改良的流脉?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另一方面,如果能以图影与文学发展互为镜像,以微观的文化参照物击穿现代中国文艺的宏大叙事,那么即便是较为边缘的一种历史叙事,想必亦有不可忽略的方法论层面的意义。换言之,虽然这样一种学术思路所建构的可能是一种小历史,但也可以借此发现一种开拓现代中国文艺研究大视野的契机。

海德格尔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了世界图像时代的概念,认为世界终将被作为图像进行把握和理解。虽然他所说的图像更多是哲学层面的意涵,但在这一看法提出之前,图像时代的萌芽早就出现。当时欧洲社会在绘画、电影等艺术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视觉信息的传达,达成了对世界更深刻的认知。而今天之所以提出的文学与图影流转的研究议题,即是想通过视觉传达的图影,譬如绘画、摄影、雕塑、电影等造型艺术作品,来观察现代中国文艺的发展和变化。文学既是历史现象,又保留着非历史的性格,作为艺术门类的一种,它有自己超历史的审美追求,显而易见,文学虽然具有语言、审美的本体性,又不能不把它纳入社会历史发展的脉络中去考量。而梳理文学周边的视觉因素,建构一种更接近历史真实的文化语境,对于文学语言审美的本体性研究则有守正出新的方法论的意义。如果现代文学研究一味沉溺自足封闭的纯粹形式与审美的发掘,以坚守所谓本体性的态度拒绝一直参与现代中国文艺发展变迁的视觉历史,拒绝一直作为一种语境力量参与文学建构的图影,显然是不明智的。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说道:无论我们将有所作为,或竟是无所作为,较之其他感觉,我们都特爱观看。理由是:能使我们识知事物,并显明事物之间的许多差别,此于五官之中,以得于视觉者为多。因此我们在历史陈迹中,沿着文学发展的脉络逡巡时,视觉性的图影无疑最接近客观真实,最具还原历史现场的能力,对现代中国文艺嬗变的印证与阐发更有直观感性的说服力。立足于这样的认知,择取历史语境中视觉性的文化要素,努力梳理参与中国现代文学变迁的图影谱系,廓清文学与图影之间的种种经脉渊源,从而对现代文艺发展有所研判,是有必要的其实这种探讨,中国古代文论家们早已涉及,譬如刘勰、朱熹、张彦远等人即有相关论述。而把图影定位为一种文学的参照物和参与力量,既彰显出图影之于现代文学研究的价值,同时又不放弃文学语言审美的本体性的基本立场,也是一种坚守中的拓展。此外,此向度上的研究另外一个重要的工作即是对文学视阈中的图影谱系的梳理这也是发掘其对文学史参证功能的基础性工作。当然,这种对与现代文学发展紧密相关的图影谱系的梳理应该是有条件的,即需要建立在主体性、互文性和建构性的基础之上的在这样的规限之下,分别从文本周边与文化语境两个向度上去厘清这个谱系的脉络。从方法论的层面而言,在浩如烟海的历史留存中,寻索一种视觉化的、与文学深切相关的文化因素,其实是相当困难的,因此这样的规限是前提性的,有必要的。陈平原曾经就清末文化与文学的研究有过自己的体会,他说:如果你研究的是晚清文化与文学,希望将所有资料看完再发言,可能一辈子都开不了口。因此他提出研究者需要有驾驭资料的能力和问题意识。因此,对文学与图影流转的研究也是需要以问题意识作为引导,在图影甄选的过程中,始终把握住最为核心的问题:即其与现代文学书写有何种互文、互动的深层关系?这种关系又如何对现代中国文艺做出特有的阐释?抓住这两个核心问题后,在此基础上研判文学本体性的问题,才会有开辟出新境界的可能性。

在现代中国文艺的发展历程中,图影不光是静态的图,封面、插画、配图、画像、相片等,更有动态的电影甚至于中国二三十年代上海、香港等光影流转的现代性空间也是可以与文学发展相互参悟的视觉载体。因此需要努力通过图影与现代小说、诗歌等语言艺术形式的发展相互映照的综合研究,廓清现代文学叙事、抒情模式和图影流变的内在联系,来寻找现代文艺新的解读途径,从而重新评估现代文学文本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自晚清末造,随着《申报》所创《点石斋画报》的刊行流布,视觉化媒体形式即有所发展。而20世纪初叶,西方绘画、摄影及电影在大都市中的风行,也无意中建构起一种更为强势的视觉文化语境,其对文学的书写亦有极大的影响。当然,作为视觉文化载体的图影与文学作为不同形态的艺术样式,两者之间的关联并不完全是显性的,但两者之间的内在互动与建构却是文学现代化进程中相当重要的一脉。因此,除了对文学的图影进行考察以外,还要通过故事、抒情文本的细读,梳理其中视觉化的因素,并由此探究其在文学现代化历程中的定位与作用。

三、文学与图影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瓦尔特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作即是通过艺术作品光晕破灭命运的叙事,把图像时代艺术所面临的挑战呈现在人们的视野,是较早的,也是较为深刻的关于图影的研究。20世纪中叶,法国著名文学思想家和理论家罗兰巴特在他的文学符号学的系列著作中,强调文学性并不仅仅体现于故事文本和抒情文本之中,他在1975年的一次访谈中,说:历史上第一次我们看到:文学已为世界所淹没。显然,在一个流光溢彩的光影世界之中,文学仅仅拘囿在文字文本的生产和解读中是不够的。果然,他在另外一部著作《明室》中即从摄影入手进行照片的分析和解读,进行了一种积极的美学实践。他还认为每一个文本都有可能包含着其他一些文本的影子,以此拓宽了静止、单一的文本观念,当然更有深层的文学研究方面的借鉴意义。可以说,真正把文学和其他文本,譬如图像、影像文本,联系起来予以关注的是法国结构主义叙事学的代表人物热拉尔热耐特。他在《广义文本导论》中把以往被研究者忽视的封面、插图、插页、护封及其他附属标志纳入文本考察的范畴。他认为这些文学周边的附属物,为文本提供了一种(变化的)氛围,有时甚至提供了一种官方或半官方的评论。这样一种开放的学术视野事实上开拓了文学研究的疆域。虽然20世纪初到现在,视觉文化已经从初见端倪到蔚为大观,但如美国W.J.T.米歇尔所言:对比之下,文学研究却没有由于视觉文化的新发现而得到改造。文本的图像学,根据视觉文化彻底重读或重温文本,这还仍然是一个假设,尽管电影、大众文化和更宏大的研究计划在艺术史中的出现似乎越来越不可避免。有基于此,他在这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所著《图像理论》从图像理论、文本图像、图像文本、图像与权力、图像与公共领域等方面进行详细阐发,另有各种个案的研究,算是近年来相当有价值的力作。而雅克拉康、米克巴尔等人则对视觉文化本身、视觉文化中观看主体及他者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阐释,也有相当大的理论价值。苏珊朗格的《情感与形式》虽然未对各种艺术形式做跨形态的深入的比较研究,但其对各种艺术形式的分析也是极富启发性的,其对不同的艺术形式的美学探究,结合了心理学、哲学、艺术学、逻辑学、文学所进行的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在诸多问题上都有相当的真知灼见,拓展了艺术研究的思路,值得借鉴。作为图影的一部分的电影,其与文学的关系,则有美国茂莱(Murray,E.)所著《电影化的想象作家和电影》给予深刻讨论,对受电影的影响,从而改变了文学书写方式的现象进行了卓有见地的分析,极富学术价值。马尔丹的《电影戏剧艺术》则对两者之间的关系也稍有涉及,但未能深入考校。

国内的文学研究最初主要还是局限于文字文本,对于文学周边的图影不是很关注,当然对两者之间嬗变流转的探讨更为少见,因而大多数情况下,文化书籍、文学刊物中的图影(或是绘画,或是摄影)的文艺层面的研究价值被大大忽略。当然,早期亦有纯粹的关于绘画、摄影的理论探讨,但是真正介入到文学文本和造型艺术这一层关系中来的仍然相对较少。大致来说,对于视觉艺术和现代文学之间关系的研究是近些年开始的。中国学界对图像研究贡献较大的有陈平原,其《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晚清画报研究》,从晚清画报入手,游走图文之间,除了有文学层面的分析,更有文化层面的论述,算是图像文本和文字文本综合研究的经典范例。后来他的《图像晚清:〈点石斋画报〉》和《图像晚清:〈点石斋画报〉之外》更是兼具学术眼光和史料价值,但在与文学关系的探讨上未有深入。而李欧梵的《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则更大程度地拓展了文化图像的外延,把建筑、图像、电影等目所能及视觉因素统统纳入到都市文化的范畴,结合作家、作品做了精辟的解读,算是20世纪90年代的学术经典之作,也是在图影和现代文学之间的关系问题上介入较为深入的一例,给后来的学人以很大的启发。另外,90年代初杨义的《中国新文学图志》把图像作为现代文学史研究的参照,把图影之于文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凸显出来。《图志》辑录了近六百幅图片,既有原版书影,亦有杂志封面、插图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史形式,杨义的《图志》虽然把图影和文学文本关系的命题推到了文学研究者的视阈之内,但限于志的体例,这种命题的深入解读并没有持续下去。而到了他的《京派海派综论(图志本)》,深入的理论分析主要侧重于在文化层面,文学层面则没有充分展开。姚玳玫2010年出版的《文化演绎中的图像:中国近现代文学/美术个案解读》对文化图像的范围更有所拓展,结合文学和美术个案,分析了文化制衡和博弈的内在因由,也特别通过个案梳理了小说雅俗流变的历程,虽然系统性不够但有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创新点。另外,涉及图像和现代文学文本关系的论文,较有影响力的是周蕾的《视觉性、现代性与原始激情》,该文从鲁迅幻灯片事件切入,深刻地剖析了视觉图像与文学写作之间的关系虽是个案的研究,却深入到图像文本与文字文本之间最深刻的联系中去,非常难得。另外,国外汉学研究专家鲁道夫G.瓦格纳的研究论文《进入全球想象图景:上海的〈点石斋画报〉》,把《点石斋画报》的发行传播放在世界文化背景下考察,学术视野开阔,难得一见。另外,李欧梵和罗岗对谈形式的文章《视觉文化历史记忆中国经验》廓清了许多图影与文学之间的关键点,显然对后来相关的学术研究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最近一些年,关于图影与文学的跨艺术形态的研究并不很多,张英进的《影像中国》探讨了跨国主义与全球主义的问题,着眼于这种语境对中国电影的发展影响作用,涉及了意识形态与电影叙事之间的问题,虽然并未走到文化意识形态电影文学文本这样的逻辑推演中,但也是一种颇具创建性的学术思维,对跨形态研究也有启发、借鉴的作用。另外,学界也有一些关于影像、绘画、电影与文学关系的零星研究,其各有所专,更多着眼于当代文学与影像的互动关系,进行了一些探讨,也是对文学研究不无裨益的拓展。总而言之,图影和文学的关系的研究,国外虽然很早以前就有许多关注,但多侧重于图像理论的系统论述,在图像与文学关系的研究方面多是宏观的、片段式的,较为抽象的理论涉及,缺乏真正实践性的分析与系统性建构。国内学者极少一部分人是在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关注这一问题,而且多是受到国外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华裔学者的影响。虽然杨义、陈平原、夏晓虹、李欧梵等人做了大量的开创性的工作,功不可没,但是在图影与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研究上仍然有许多未被关注的空白区域,值得更深入细致地探讨和分析。另外,赵宪章教授亦曾较早地关注到文学与图像的关系,进行了大量扎实细致的学理层面的探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总体而言,他着力于理论的探讨,对具体的现代文学作品、作家与图像的关联没有进行系统性的研究。

四、文学与图影流转研究的意义及创新

1990年美国W.J.T.米歇尔提出了图像转向的概念,认为人文学科进入了仿真时代他道出了一种令人不太舒服的现实情状,即图像转向的幻想,完全由形象控制的一种文化的幻想,现在已经成为全球规模的真正的技术可能性。今天我们在网络空间耳熟能详的有图有真相不就恰恰表达出一种对视觉化的依赖和信奉么?即便我们不愿意接受文学在图像时代的边缘化,但是不着力打通文学研究与视觉文化语境之间的交流途径,那么完全传统的、一味坚持语言与审美纯粹性的封闭性的学术思维最终只能演绎一种文学在现代社会逐渐消弭的绝唱。其实不止当代文学,1949年以前的中国现代文学与视觉文化的交集、互动就从未停止过。鲁迅不就在《连环图画辩护》一文中预言过用活动电影教学的未来场景么?不过结果是话还没有说完,就埋葬在一阵哄笑里了也许我们不至于像那群对视觉化时代嗤之以鼻的人,但我们的确应该继承鲁迅那种开放的、发展的眼光和境界。早在十多年前,钱理群等人就在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八届年会上即提出现代文学研究的历史品格的问题,得出的共识之一即是:一定要注重史料,从事实出发引出结论,而不是让我们的研究成为某种流行理论的有效性的证明。而图影之类,似乎是与现代文学学科相距较远的一种视觉性因素,难道不是可资为文学研究的史料么?其不光具有直观性、感受性,同时也不乏客观性。对图影的重视,就现代文学研究而言,更有拓展研究边界,开阔学术视野的现实意义。

英国历史哲学家柯林伍德指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显然这里的历史涵盖宽泛。那么视觉语境下的图影显然也可以作为历史文本,提供一种思想的资源。晚清以降,各种西方造型艺术所拥有的视觉力量逐渐建构起一种特有的文化语境,影响着文学的生产和接受。及至西方绘画、摄影、电影等艺术形式在中国广为流布,如果再以纯粹文学本体性的观念为牢,无视视觉文化语境带来的文学书写的深层变异,显然不利于这个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无论如何,现代文学研究需要扩大文本研究的范围,原来文学作品是一种文本,后来范围变大,报纸杂志也是一种文本,现在图像是文本,电影是文本,甚至整座城市也可以当作文本。而且研究这些文本就需要细读它们,通过细读来触摸文化背景。基于这样的思考,在未来的文学研究进程中,尤其在现代中国文艺的框架内探讨文学与图影交集中的种种议题时,应该着重以具有典型性的图影样本与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文本之间的关系探讨为突破口,着眼于西方绘画、摄影、电影等图影的不同艺术形态与现代文学文本之间的关联性研究,侧重于现代作家对西方图影样本的接受与传播和现代文学文本对视觉艺术的借鉴和吸收,并借由这种跨形态的关照,从而引导对现代文学的新发现。

西方民主科学思潮不仅直接冲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和政治架构,也给传统文学带来最沉重的打击,并由此生发出新时代特有的文艺建制。而以文学与图影流转的视角加以考察,在跨形态的视域中探讨新的文化语境中现代文学的文化意涵、象征模式、雅俗流变等各个方面的视觉化新特征,寻找一种不同以往的文学文本阐释途径,不但拓宽了文学研究的既有范式,也可以借此寻找到现代文学研究新的生长点。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未来对文学与图影流转的分析,不应该是单向的,即停留在纯粹图影如何对文学历史有所证实或证伪,如何潜在地改变了文学书写的范式这一层面,更有另外一个层面的研讨,即文学的发展给图影带来了何种新的内容、形式、观念以至于表现手法的变化。换言之,在文学与图影流转的研究中,既应该有通过图影折射文艺发展变化的作为点的个案研究,亦应该有从图影到文学再回到图影这样一种线的研究二三十年代的西方版画、苏联版画一度影响了左翼文学的内容与形式,最后这些在文学创作实践中经过改造,得以创生的艺术形象、手法及理念又会在其后左翼木刻家的刻刀下呈现出来类似线流转,在现代中国文艺发展主轴上有不同向度的延伸,最终形成了一种点、线、面点缀、交织、融合的视觉化人文地图。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亦是一种文学的历史,或者说是一种对现代中国文艺发展的独特阐释。

五、结论

第5篇:文学与影视的关系范文

盛世危言:电视电影八年和面对的严峻挑战面对如此风光的电视电影,我愿发一盛世危言。我以为,电视电影将面对巨大的挑战。一面是多媒体的强势挤压,那就是网络电影和新媒体电影、流媒体电影,将抢占电视电影的生存发展空间。我预计不出5年,这些多媒体电影将铺天盖地。另一面是大银幕电影经过市场历练和自身调试之后,也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将与电视电影争夺观众争夺生存天地。预应这些巨大的挑战和挤压,我们再反思电视电影的今天,它的不足和软肋,更使我们的忧患意识有了现实性。我们有精品力作,但是没有形成强势,我们有比较丰富的样式和风格,但是没有形成风格群落,没有形成成熟的类型化的艺术格局。由此看来,一个话题的确立就显得十分必要:那就是应该寻找电视电影可持续发展战略。

应战预案:可持续发展之美学主张对挑战的应战,从来是文化发展的动力。理论上清醒,实践上方能主动。寻找并确立电视电影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是当务之急。电视电影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我看来应该包含着以下几个内容:第一,鲜明美学主张;第二,强化品牌意识;第三,科学编辑系统;第四,扩大文学后援;第五,整合资源配置。

第一,鲜明美学主张。美学主张首先体现在题材层面上。表现什么生活,彰显什么人物,是文化立场的印证。我们选什么,怎样选择,是我们的文化背景和中国国情决定的。科学发展观的构筑,和谐社会的战略布局,都在一点上重复,那就是以人为本,关注百姓命运,关注百姓的生活,这被提到了执政第一要务的高度。基于这样一点,在电视电影的题材层面上,我们应该做到在各种题材中,以现实题材为主;在现实题材中,以平民题材为主;我们要书写百姓、书写大众、书写草根。今天应该重提人民性的话题,人民性确实被淡忘已久了。现在的作品礼赞白领的太多了,那是一种贵族化倾向。我们不应以中产阶级自居、自傲,应多一些平民情怀。不应抱着一种贵族和精英的姿态居高临下,俯视平民俯视众生。我们应坚守为大众的方向和立场。

在题旨层面,要清醒我们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环境。我们既可以说置身于主流文化的环境,也可以说置身于世俗文化的环境,更可以说我们进入了一种泛娱乐化时代的环境。打开电视,我们有主流作品,有主流文化,有主流话语,但是没有形成强势;形成强势的是万民选秀,助民狂欢,天天过年,这类综艺节目形成收视狂潮。而剧类作品,则是世俗风情大行其道。我们不反对世俗情怀,我们正视公众有享受快乐的权利,但有学者称,人民也有格调低下的权利,我却质疑。美国传媒大王默多克说过一句话“我们的趣味降低一点点,读者就会蜂拥而至”,这句话有片面的真理性。关键是降低的度,降低多了为恶俗,降低少了为媚俗,降低多少为准确,这是至关重要的。考察剧类作品,我们发现其中虽有英雄形象,虽张扬英雄主义,但没有形成强势;形成强势的是市民情绪。可谓英雄退位小市民登场。小市民的世俗欲望,小市民的世俗情感,小市民的世俗性格,在电视剧类作品中成为时尚。重欲望,轻责任;重自己,轻他人,成为私人化写作的主要内容,而私人化书写又被时尚评论家奉为上佳境界。小市民情怀不等于平民情怀,平民情怀则为百姓情怀。

有鉴于此,我们在题旨层面上可否应有这样几个方面:关注民生,关注民情,既要为民解压找乐,更要为民代言请命。题材层面重提人民性,在题旨层面上要关注民生、关注民情。我们可以用快乐的作品,给观众带来欢愉;用人文关怀给观众带来心灵慰藉;但,更应反映平民大众的愿望和理想,关注他们的生存境遇和精神状态。为民写作,为民立言,才是上佳境界。为什么《天狗》被视为艺术珍品,因为我们珍视《天狗》的思想力量,反过来,我们考察电视电影,我们缺少《天狗》的思想锋芒。同样,我们珍视电视电影《村官过大年》的思想力量和艺术力量。

这部作品从村官过大年切入,既带出当下农村一片祥和喜庆气氛,又带出剧中雪乡村村长和他的农民在市场经济拼搏中的困顿。这个问题具有典型意义和尖锐的当下性。此剧不走歌舞升平路线,而走表现农民如何学会在市场中打拼、学会办大农业的现实主义路线。电视电影也应该擦拭锋芒亮出刀锋,批判社会种种伪善和不公。我们需要英雄情怀和英雄气概,以此来构筑民主与法制。所以,我们在题旨层面上应该把平民情怀和英雄情怀并举,人文关怀与主流意识关怀并举,精英化与人民性并举,娱乐化与郑重性并举。既有主流化又有多样化。

在样式层面上,我认为应提倡个性化与类型化并举,系列组合与单篇力作并举。我们要有样式群落和风格群落。我们已有《法官老张轶事》系列,有《名将》系列、《陆小凤》系列,也有《水浒人物》系列,确保电视电影收视的强势。同时我们也需要像《飞》、《小火车》、《天籁》、《城市上空的鸟》和《雪狼》这样一些充满前卫意识、探索精神,具有独特的艺术品质和艺术个性的作品,以丰富我们的风格和样式。

我们倚重表达层面,是因为我们尊重艺术本质和艺术规律。止于题材好题旨好,而轻艺术表达,这是题材决定论。过往的教训太沉重,不可遗忘。对于文化市场而言,不管何种题材的作品,好看是硬道理;其余皆为妄言。先被吸引后被教化,这是规律。我们注重艺术表达,就该注重艺术手段。

当下电影电视在艺术表现上构成对文本最大杀伤力的是虚假,伪真实,伪生活,伪情感。在艺术上打假,我们就该在表达层面上尊重生活,追求生活质感显得尤为重要。不要把作品中的生活打磨得太光滑,必须追求生活实感和质感。要有矛盾冲突的时代质量,不应沉迷于杯水风波和脂粉气息。既不要矫饰生活,也不要伪造生活。电视电影创作者,不能因其小而轻视它。我以为,沙龙写作是当前创作中一种文化瘟疫,单凭想象写不出生活实感。我们既要现实主义表达,也要另类表达。无论是何种形式的表达,何种叙事策略,关键点是我们要审美,不要审丑,要真实,不要矫饰;要反映生活本质,不要满足于罗列生活现象。一些表现无聊男女的无聊作品应该杜绝,不要表现无聊人生、无聊情趣。有一些年轻人的作品,习惯于审丑,以审丑来张扬艺术个性。在张扬个性的时候,过多地欣赏自己,或者把“愤青”的东西融入到作品当中,明明北京有很多好的东西,偏拍厕所等私密的东西,拍上海也拍一些负面的东西,以为这就是美。有嗜丑嗜脏之好,有嗜恶嗜俗之好,这是伪现实主义,是猥琐的自然主义。目前创作当中确实有一些自然主义的倾向值得警醒。我们要追求人性的复杂和人性的深度,但是不要人性的卑琐,不要把审丑当做艺术理想。我们要追求崇高的艺术理想。

可持续发展的品牌牵引和推进力量在众多媒体作品争夺电子媒体播映空间与时间的态势下,要保持电视电影的强势和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品牌牵引,不断提升自己的公信力和竞争力;同时还要有科学的编辑系统;扩大文学后援;整合电影频道的资源配置;形成巨大的推进力量和推动机制。

要强化电视电影的品牌意识。品牌效应和公信力是它的艺术品质和思想品质的恒定保证和不断提升。为什么一提主旋律作品,作者便赧然不敢承认其为“主旋律”。谈“主旋律”作品则理不直气不壮,何以然?因为主旋律作品公信力下降。这是创作者自身造成的,不是观众酿成的。

我们强调品牌意识就是为了提升电视电影的公信力。品牌效应是有标志性的,它有次第出现的作为代言、作为标志的作品,我 们要用力打造构成品牌的作品,无论是系列作品也好,还是单篇佳作也好。品牌要提到非常重要的地位。

坚守质量才能创造品牌,不坚守质量品牌是空话。

科学编辑系统,这里的“科学”是动名词。我们公认电影文学是电视电影的龙头,是第一生产力。而这第一生产力的第一,龙头的龙头,便是编辑。编辑曾被尊为仅次于上帝的人,因为他给别人铺红地毯,助别人成名而隐身幕后。电视电影对编辑应给予深深的礼赞。电影文学编辑新时期以来活跃于各电影厂的文学部,如今,电影频道的文学编辑为硕果仅存者,成为文化遗址。如果检视电视电影走到今天,八年能取得这样大的成就,成为文化气象,首功应该归功于电影频道的编辑系统。

强调科学编辑系统,是使编辑工作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在编辑系统中,首先应该强化策划,变被动为主动,不要等米下锅、守株待兔,来一个《天籁》有一个《天籁》,来一个《飞》有一个《飞》,来一个《中国桥》有一个《中国桥》,将策划转化为文学创意,转化为创意项目,形成总体布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观众的需求,时代和社会的需求,还要根据总体艺术格局的需求,选择策划项目,然后邀请编剧创作。策划意识是科学编辑系统的第一要务。电影频道的电视电影已有很大影响,吸引一大批创作者和制作人参与其间。这是因为投产的作品能确保投资人的回收,并有不菲的利润空间。拍电视电影渐呈趋之若鹜之势,然而,相当一些中小文化公司却视为畏途,他们觉得立项太难,时间太长。我们可否科学规范编辑系统,规范一审工作日多长时间,二审多长时间,三审多长时间,科学规范工作日,而且要公示化。每一道创作程序既保质量又定时限。质量是前提。运营透明化,程序合理化。

扩大文学后援。强化扩大文学后援,是为了强化电视电影的第一生产力。电影频道的电视电影部门是组织者,文学后援是实践者。后援越多越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就越大。无论是科学编辑系统还是扩大文学后援,都是为了强化文学力量,强化电视电影的启动平台。扩大文学后援的第一点,积极借用当代文学成果,寻找当代文学名篇佳作,团结大批有实力有生活有才情的中青年作家。关注他们的作品,关注他们的创作动势,以丰饶电视电影的文学沃土。

基于此,建议电影频道签约一批剧作家。给编剧提供深入生活的便利和经费,从生活中发现和确立创作项目;给编剧提供观摩优秀影片的机会;适度提高稿酬标准。既注重团结知名作者,也注重培养新锐作者。

整合资源配置。电影频道可否调动各种传媒手段,形成媒介强势,力推名篇佳作,使之成为电视电影品牌的文化代言。应该革新电视电影的播出方式。电视电影的播出应栏目化,以此强化类型意识。如推出喜剧系列,悲情系列,青春系列,言情系列,史诗系列,都市系列,乡土系列,武打系列,关东系列,海派系列,西部系列,岭南系列,等等,将类型规模化,将风格规模化,将样式也规模化,强势出场。

第6篇:文学与影视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高职 影视类专业 校企联合培养 流程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C-0131-03

随着我国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日益明确,尤其是实行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改革以来,高职教育教学思路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上更为注重与一线公司企业的对接。随着校企合作的日益深入,一些高职院校对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更具有建设性的探索与实践。

校企联合培养的标准化流程,是指同企业合作搭建联合培养平台,依照行业工作流程来重新建构专业课程体系,以企业实战项目为依托,在校内实行项目前导课,在校外进行项目实际操作,由一线行家、专业教师、学生共同完成,实现校企合作培养的“套嵌式”对接;在此基础上,对联合培养流程的环节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的设计。以高职影视类专业为例,这类专业最大的特点就是实践性强,并要求学生具有创作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本文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传媒系影视类专业为例,对高职影视类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流程进行探索,为高校相关专业提供具有实质性的参考。

一、高职影视类专业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突出问题

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着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一)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行业工作流程脱节。在传统的课程体系设置中,各门课程各自为政,相互间没有联动。课程知识的结构方式是模块的拼凑,而非线性的流程,与影视制作的工作流程相脱节。

(二)实践教学内容与岗位能力要求脱节。不少高职院校影视类专业缺少具有社会应用型能力的在校教师,实践教学环节设计并未能与影视类专业的岗位能力要求进行很好地结合,实践教学环节成了项目教学的软肋。

(三)教学考核评鉴与人才培养目标脱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重在应用型能力的培养,影视类专业也不例外。但由于影视类专业原来的课程体系设置和实践教学内容的限制,致使其教学考核评鉴并未实现理论与实践并重,实践动手能力部分所占比重偏低,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回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二、高职院校影视类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标准化流程

为了重新厘清、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传媒系相关专业教研室(含数字传媒艺术专业、影视广告专业)走访了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在调研中发现,影视类专业学生最大的就业流向为地方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文化传播公司、广告公司、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等,有极少数学生就业于北上广相关公司。影视类专业的岗位群跨度大,不同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大相径庭,但在这些岗位群所要求的职业能力中,广告、专题、宣传片拍摄制作是最大的交集。

基于这样的调研结果,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传媒系影视类相关专业教研室提出了“应用型,地方性,兼顾全国”的人才培养定位,并将广告、专题、宣传片拍摄制作作为影视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能力来抓。为了更好地与行业一线结合,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传媒系影视类相关专业教研室设计了校企联合培养的一系列标准化流程。具体做法如下:

(一)搭建校企联合培养平台。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传媒系影视类相关专业教研室在企业走访、调研中发现,无论是大型影视制作公司,还是中小型影视广告公司,均与学校存在多种合作共赢的可能。大型影视制作公司对影视人才需求的量大、质高,定向需求明确,希望在学校开办订单班。而中小型影视广告公司一般不会养太多编外员工,项目一来,便存在导演助理、摄影助理、剪辑助理等助理人手短缺的问题。

根据这一调查结果,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传媒系影视类相关专业教研室制定了与大型影视制作公司和中小型影视广告公司不同的合作策略。大型影视制作公司“订单班”解决了影视类学生的批量就业问题,值得长远规划。而中小型影视广告公司项目助理人手短缺,则很好地契合了影视类专业以实战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校企双方可协同开展项目合作,更适合直接操作。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传媒系相关专业教研室联合了南宁帅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中小型影视广告公司,通过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的方式,搭建校企联合培养平台,共同制定符合行业一线岗位能力需求的人才培养标准。

(二)组建校企“双师”教学改革团队。学生是实践教学的主体,但关键的引领者是教师。一支数量充足、技术过硬的应用型教学团队,对影视类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流程项目的推进至关重要。

依托校企联合培养平台,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传媒系相关专业教研室组建了一支由在校教师和行业一线外聘教师组成的“课程改革教学团队”。和以往在校教师和外聘教师能力泾渭分明的情况不同,教学团队里的在校教师均有应用型行业能力,不少人在进入高校前就在行业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他们不光在教学内容上与行业一线结合,带领学生外出参与行业一线的实战项目,同样可以独当一面。

第7篇:文学与影视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影视方向 教学设计

【基金项目】2011年度新疆师范大学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SDJGZ2011-02。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28-02

一、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介绍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与融合,传统的广播、电视、电影快速地向数字音频、数字视频、数字电影方向发展,与日益普及的电脑动画、虚拟现实等构成了新一代的数字传播媒体。由此,国内高校近些年来陆续开设了针对这些新媒体研究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查阅国内开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高校的该专业介绍,大部分都是这样描述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的以技术为主,艺术为辅,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新专业。本专业的毕业生需要掌握信息与通信领域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具备数字媒体制作、传输与处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以及美术修养、既懂技术又懂艺术、能利用计算机新的媒体设计工具进行艺术作品的设计和创作的复合型应用设计人才。

二、新疆师范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本科教学计划解析

新疆师范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2008年开始招生的,该专业归属在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信息技术系,课程设计多由教育技术学专业拓展而来,课程教师主要也是教育技术学专业。

按照国家教育部和新疆师范大学本科办学要求,通识教育课和博雅课程是新疆师范大学非师范专业必修公共基础课。通识教育课和博雅课程合计970学时,占总学时的36.5%,这部分课程设计是办学指导思想决定的,不同高校会有所差异,但校内不再具有可调整性和设计性。

新疆师范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课程教学设计主要包括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及综合实践课四部分。具体开设课程如下:

学科基础课:高等数学、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新闻学概论、电子技术基础、影视鉴赏、摄影技艺、数字媒体技术概论、广告学概论。

专业核心课: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构成设计、大众传播与文化、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影视制作系统、计算机动画设计、网络编程语言、新闻采访与写作、影视节目编导、新疆地方民俗学、纪录片创作、网站规划与设计、综艺晚会策划、电脑平面设计、数字音频技术。

专业选修课:民族歌舞欣赏、民族音乐欣赏、文化人类学、消费心理学、媒介营销与广告、数字技术前沿、作品创作实践、电视节目包装。

从这份课程教学计划里,我们发现这样一些问题:

1)广而失专。所设计的课程涉及学科多,面向领域广,涵盖了计算机应用、影视制作、广告、民俗文化、电视节目、传播学等多领域,培养目标凸显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特点。但在追求全面、强调复合型的同时,也就失去了专业的方向性,丧失了培养专业人才的能力。其结果必然是什么都学过,什么都学不精,貌似就业领域宽广,实际没有就业能力。

2)课程设计凌乱,缺乏系统性。从这些跨度较大、涉及学科领域面广的课程设计中,看似都与数字媒体相关,但很难厘清学科知识的层次关系,无法形成一个知识学习中必需的循序渐进、由浅显到精通的系统化进程。

3)知识建构缺乏体系,能力发展不能渐进。纵观课程设计,专业选修课课一般是对于大三、大四的学生,发展专业方向提供的深化学习在上面的专业选修课里,我们看到民族歌舞欣赏、民族音乐欣赏、文化人类学、消费心理学等课程并非是专业知识的深化和专业能力发展的提高,而是方向拓展的基础课程。而媒介营销与广告、数字技术前沿、作品创作实践、电视节目包装有利于专业方向深化,但设计这类课程还是要与前期的专业核心课程有一定的相关和发展关系,科学的设计发展专业能力的过程。

综上所述,从新疆师范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教学计划可以看出,在数字媒体艺术人才的培养上,由于过于偏爱于培养复合人才,并为这一目标而赋予实践,开设了许多跨学科门类课程,形成了杂乱无章不成体系的局面。在课程的设置上存在着严重的堆砌和求全倾向。

三、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影视方向)的知识体系构成

不同学科背景的学校开设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其支撑的学科平台也不一样。各大高校应根据自己的学科背景,结合自己的办学特色,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为社会相应的岗位输出相应的人才。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中核心内容之一,是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对象的发展规律而制定的。课程体系的设置要有时代性、科学性以及针对性等,要使学生有所学、有所用,将来能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这一点对于办学建设十分重要。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充分考虑了本校的传统学科优势与本专业的技术特色,把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目前的主要教学科研方向设为“虚拟现实技术”。其次在这个主要专业大平台的背景下再确定把“交互设计”、“多媒体网站”、“电子出版物”、“短片创作”作为四个专业小方向,以利于毕业生就业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新疆师范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归属于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信息技术系,属于新疆师范大学的非师范专业,非艺术招生。由于该专业是由教育技术信息系拓展而来,由此在教学的理念上,教学设备条件上及教师配置上多来自于教育技术专业或受教育技术专业的影响。非艺术招生,在办学的起点上与艺术院校就有一定的差距,直接影响着艺术创作过程和艺术作品产出。依托于教育技术专业,其可借用优势就是信息技术教育下影视技术教育和计算机教育应用。相比较而言,前者优势更为明显。如建设有篮箱演播室、数字非线性编辑室、数字高清影像工作室、摄影室等,并相应配置了包括高清摄像机在内的多套设备。该系现有的教师中,有近一半的教师研究方向在影视方面。因此,新疆师范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虽然没有刻意界定培养方向,但实际办学上应该清楚自己的办学方向应该在影视方向。其培养目标可以设计为致力于培养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的艺术素养,掌握必备的数字影视应用技术,运用艺术创新思维进行数字影视短片制作、影视广告制作、移动多媒体视频制作等数字影视领域相关创作,并能进行栏目整体形象策划与包装,具有现代创新意识的艺术和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在这个培养目标里面,涉及4个关键词:影视、数字媒体、技术、艺术。从学科角度看,本专业首先立足于影视,拓展于数字媒体,是影视专业在数字媒体方向的发展。从知识体系看,本专业应该在学习和掌握技术的基础上,进行艺术的创作和实践。由此,笔者以为新疆师范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是:

1)依据目前的校本实情,培养方向定位在影视方向,以后随着发展,可以逐步开拓别的方向,如网络传播方向、游戏动漫方向等;

2)知识结构属于跨学科的该专业,涉及学科面大,相关课程多,而在目标定位明确之下,该课程设计以影视技术和艺术为主体,拓展与影视有关的新数字媒体、新数字传播等方面的课程;

3)本着技术是创作的基础,艺术是技术的张扬的原则,将技术性课程作为本专业的主要课程,加强实践实习环节,提升艺术成果。

四、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影视方向)的课程设计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影视方向)在教学计划内的课程设计关联因素很多,如公共基础课里面会有大学生素养类课程、传统文化类课程等,专业课程里面也会有影视技术类、艺术创作类、数字媒体传播类等方面课程,而且作为本科教学的四年计划,每门课程的开设学期和课时都互相影响。依据新疆师范大学教学实际和新疆区情,本文就新疆师范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影视方向)提出该专业课程体系中的课程设计:

专业基础课:文学剧作、数字媒体艺术概论、传播学概论、网络基础及其应用、视听语言、影视鉴赏、摄影技艺、数字媒体技术概论、广告学概论。

专业核心课:数字摄像、数字图形处理、大众传播与文化、数字短片创作、影视制作系统、计算机动画设计、数字影视特技、影视广告、影视节目编导、新传媒技术、纪录片创作、网站规划与设计、综艺晚会策划、电脑平面设计、数字音频技术。

专业选修课:制片与项目管理、播音与主持、文化人类学、CG 艺术赏析、媒介营销与广告、数字技术前沿、作品创作实践、电视节目包装。

这个设计有三个不变,一是保持原先的总学时、总学分和周学时数不变,二是保持通识教育课和博雅课程不变,三是原来的教学计划模块不变。保持了这三个不变,也就回避了学校教学改革和学校层面的教学设计,虽然仅针对专业课程进行设计对于本科生四年培养显得并不全面和科学,但这些的做法在实践中具有了较大的可行性。

与原有的相比,新的教学计划在课程设计上有了这样一些特点:

1)课程的关联度提高,专业方向更为明确突出。

2)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循序发展、层层递进。

3)依据本专业特点,在专业拓展方面趋向于数字化和传媒化,如影视广告制作方面、网络传播方面等。

4)通过文学剧作、传播文化、文化人类学等内容的补充,提高了该专业学生影视创作的内在功力。

五、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设计

尽管在教学计划里规定了一些课程的实验课时,也规定了必要的实践活动,但它很难反映出学生实际的能力培养程度,特别是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体现在实际的教学环节里和各种教学活动中。依据我们以往的部分经验,借鉴其他院校的先进经验,结合我校实情,我们针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影视方向)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进行这样一些设计:

1)扎实学好影视课程的相关素养课程,提高学科体系中的知识素养,为能力的发展打好基础。如开设相关课程、相关讲座、相关话题讨论以及参观、参与一些相关活动等。

2)重视实验课的教学,一方面注重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的关联、结合,另一方面又要注重实践活动的设计,使实验课程不再是验证性操作,而是创作型的开发。

3)学生作业的主要形式是数字化的作品,作业不再可以抄袭、复制,评价作业的方式也不再是教师的批阅,而是公开展览,接收大众(广大师生)的点评。我们一些课程的学生作业作品展已经在课程学习中常态化。

4)学生学习过程中,常常是以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进行,特别是影视作品的创作,强调团队精神,强化协作学习意识。如电视短片的创作等。

5)建立与本专业相关的学生社团,鼓励爱好相近、专业特长明显的学生群组发挥优势,多出专项精品,带动专业发展。如现在已经发展的“黑眼睛摄像协会”“Chapet影剧社”等不仅带动了专业的学习,而且也在全校产生了影响力。

6)与社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建立关系,在社会中建立我们学生实习实践的基地,同时也使这些单位与我们学校的教学及教学活动相关联,共同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平台。如我们前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实习就是进入到电视台、文化传播公司、广告公司等,部分学生毕业后就在这些单位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7)结合自己个人的发展方向,做好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是大学专业学习的集中深化,也是大学四年学习的综合检验,由此,我们提出要求学生做到“四化”,那就是方向化——本着自己的特长和发展方向,一体化——将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一体化。协作化——毕业创作应发挥团结合作的精神,精品化——力求毕业作品精品化。

8)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拓展和科技创新活动,鼓励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相关专业活动和作品大赛,以精品作示范,以成果带发展。

通过上述一系列的设计,我们旨在不仅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系统级的认知能力和理论与实践能力,掌握自底向上和自顶向下的问题分析方法,既能把握系统各层次的细节,又能认识系统总体;既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能利用理论指导实践。而且更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科技开发能力、科学研究能力以及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敏锐性。本文论及的教学设计虽然学科面小了,但能力更强了,更专了,实际的就业面也就更宽了。

参考文献:

[1]杰,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现状分析及教学体系的研究,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第8篇:文学与影视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 影视作品;生态;心态;批判;回归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美术学院校级项目“基于湖北美术学院新型网络娱乐化学习模式视觉艺术平台的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012010)。

人类步入21世纪,在急速推进的数字媒介扩张及迅猛发展的全球化等合力的交织作用下,伴随着传统中国艰难曲折的文化跋涉,中国文化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景观,特别是人文研究领域介入生态问题尤为明显。长期以来,传统影视界极少关涉于此,而由其引发的对于影视作品相关问题的思考也极具前沿性和热点性。由此可以说,对于生态问题的介入性、反思性、批判性是新世纪以来,生态美学在影视作品发展建构过程中逐渐体现出的一种愈加明晰的思想和学术品格。正是这类影视作品开启了一种新时想的、审美的人生,一种“绿色的人生”。

一、生态的批判

近年随着生态美学研究在文艺方面的深入,国内的影视工作者开始倡导,生态批评的核心在强调作品研究应该设法使读者重新回到与自然的“接触”中,从而改变过去主宰影视作品研究的人本主义和科技主义的批评立场。这才引发了影视作品与自然、自然与人、人与社会的诗意关系加以深层的全面反思,由对自然生态的关注走向社会生态、文化生态、精神生态领域的精神审视。

(一)中心的倾覆:“人本主义”

在海德格尔看来,重整破碎的自然与重建衰败的人文精神是一致的。因为“动物与人一样,都应当有生命的尊严,不应被辱没”①。一大批具有良知的影视创作者,以影视为形式武器,激烈抨击传统的人本思想,在视听语言的体系下,对于残暴践踏自然的行为提出了质疑。在传统的影视中,不乏《老人与海》之类宣扬“人类中心主义”作品,以此确证人类克服自然、征服世界、改造自然的能力。但从环境伦理学的视角来看,人类有必要进行深刻反思。长期以来,人类总是希望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来美化自然并改造之。在与自然的争斗中,最终迫使“高山低头”“河水让路”,但对于地球资源的无尽占有与破坏带来的后果却从不加思考。中国传统审美的“花自飘零水自流”最高境界瞬间被击碎,海德格尔“诗意的栖居”理想也成为幻影。

不可否认,现代化进程使得科技迅速发展,物质生产能力大大提高,这极大催生了人类战天斗地的野心,进而导致了“人类中心主义”意识的形成。人欲的不可控、人性的感性化、人道的沦丧,使得全人类陷入到“集体无意识”状态,导致思考能力的丧失。其实,人原本是动物,只是自然的一部分。在自然界,所有的生物都有神圣的价值,人,只是大地的守护者,世界万物不存在尊卑主客之分。事实上,《后天》等影视大作已经全面思考这些问题。同时,破坏绿色生态导致的危险也在现实中轮番上演,印度海啸、全球“非典”等,作为影视创作者,我们不得不深入思考这些问题。必须看到人与自然只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绿色生态精神正是要撕裂他们之间的主客对立局面,对“人本”进行批判与反思。

(二)文明的偏颇:“科技主义”

随着工业革命以来,科技的高度发展,人类征服世界与自然的欲望一发不可收拾。人类能力的急剧膨胀,人类正是以科技为手段,企图干预和控制自然,这种危险的观念曾经在很多影视作品中视为“英雄的行为”。事实上,这种不以为然,反以为傲的思维持续了很多年,直到生态美学观念日趋成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在影视作品自身体系完成建构中,技术变得越来越令人瞩目,电影 “科技工业化”进程愈加明晰,奇观场面和炫丽的宏大布局不断推出,如《指环王》《神鬼奇航》等。同时,影视作品反映的主题,在科学技术运用展示上,急功近利的倾向性和机械论科学技术观,不断干扰着我们的思维和视线。

海德格尔曾把目光对准现代社会中“技术的本质”,技术不仅仅是人类达到目的的手段和工具,技术还体现为人与自然之间真实存在着的一种“关系法则”。由此可见,影视作品无限地宣扬与使用技术,势必打破人类与自然原本的和谐,在强大的技术力量统治下,社会的精神生活与情感生活将变得贫乏,并最终导致人的覆灭。影视作为视听的艺术,“色”可扰目,“音”亦可扰心,其创作本身对技术也有很强的依赖性,生态美学观正是试图把人从“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的意识中,将人的感性适应性升华到精神生态的审美范畴,克制技术的生态异化。

二、心态的回归

现代社会中的情感危机、道德危机、精神危机不断升级。面对强大的社会现实,人类开始“逃避”。当时代一日千里飞速向前发展时,影视作品中,要么想象逃亡远古,要么退回简朴,或倾心田园牧野。以往,传统界定一直把主张回归自然、逃离现实的行为贬斥为“消极浪漫主义”,那是因为我们毫无察觉而又坚定不移地站在工业社会的立场上说话。时至今日,

地球的生态危机逼迫影视创造者必须重新审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重新审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在近几年,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一些影视作品开始走上对“生态梦想”的下意识的“回归之路”。

(一)人本心态:“回归”?倒退?

有关人在自然中的地位的哲学原则和人对待自然的基本伦理准则。影视作品中,是否需要彻底否定人类中心主义?还是在坚持以人的利益为核心同时兼顾自然万物的利益?首先,我们必须认同“回归”绝不是要“倒退”到远古的时代,而是要寻回长久被人遗忘的存在。

海德格尔认为,人尽管和其他在者有所不同,但只是自然的守护者。可见,“回归”实际上是端正人的生存态度,发掘人的生存智慧,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纠正人在天地间被错置的位置。 当然,对于这类影视作品,悠然南山,散淡平和的格调,显现出的“回归”,同时也是人类精神的一次自我超越,是向着人性丰富与崇高维度的无言阐释。创作者内心的悠悠赤子情怀跃然画面,《麋鹿王》这类作品中,彰显的就是在那个最初的原点上,生长、繁息、创造、憧憬与祈盼的和风,构筑的天地人神和谐共处景象。《伴你高飞》可谓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影视佳作。作品旨在破除人类中心主义的成见,把关怀、尊重向人以外的世界扩展,突出强调了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一体。

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开始命题于强调人应当栖居于天地,而不是凌驾于天地自然之上或对峙于天地自然之外。如今,在人与自然严重割裂对立的时代,只有建立这种思维,才有可能填平物质与精神之间的鸿沟,抚慰人与自然之间的创伤,开创新时代的和谐与均衡。

在影视作品所展现的人与自然审美关系中,自然不应是被征服和索取的对象。只有消解主客二元对立,唤起世界的本真存在,抑制人的自我膨胀,作品的主题才符合生态美学之存在。在作品中,我们只有将自然显现为有生命的、与人息息相关的个体来思考,重新建立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由此,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影视作品在救治自身同时也将救治世界,创作者在完善作品娱乐性的同时也将完善自身。对于影视作品召唤的生态“回归”,绝不是人类梦想的倒退,而是人类站在现有的原点上换位前。而“回归”只是寻回这个长久以来被人遗忘的存在。

(二)科技偏颇:乐观?悲观?

当时代越来越趋向于物质、实用、功利的时候,科技将给人类带来无限的困惑。科技的进步,工业生产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兴盛,现代化的推进,带来了物质生活的富裕,都市的繁荣,人口激增。正是由于科技的发达,使得影视杰作也极大丰富。近年如《黑客帝国》《神鬼奇航》《指环王3》等一大批科技下的产物。一种新的电影美学――“虚拟”美学也随之诞生,非线性的剪辑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电影时空的自由性。个体随意性观影方式使受众沉浸式“入片状态”,加强了幻觉体验,改善了人的存在感。

同时,技术在影视创作中的无限使用,科技主题的极度宣扬,导致人类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精神文化的衰落,情感生活的贫乏,个人创造性的枯竭。《阿凡达》这类影片的命题思考,正是对 “技术的本质”的反思。我们完全可以看到,作者对于技术无限发展的深深忧虑,充分揭示科技发展对生态的灾难性的破坏,并对我们的创作中科技如何走上真正对人类和整个生态系统负责道路思考。

影视艺术在这场事关地球命运、人类前途、历史进程的乐观与悲观情绪交织中,如何呈现自己,如何发挥作用呢?当科技作为人类丰富物质的手段时,它是人类文明的推手;当科技如果变得毫无所限,超出必要的规定,干预自然本身存在,势必破坏我们人类共同生存的家园。我们在倡导“绿色生态”绝不是排斥科技动力,科技是人类伟大的创造,科学本身也并无价值取向,只是科学作为技术运用在人导向下产生了价值取向。所以,我们只有在“大道”②的指引下,才可以实现平衡的生态价值观。况且,人类的发展当然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但绝不能只是单方面承认文化的存在而忽略自然的价值,以损害自然价值为代价实现文化理想,否则,不单是自然生态的破坏,最终会导致社会生态、审美生态的全面沦丧。

三、结 语

生态绿色美学旨在对人类的现实关注和终极关怀进行研讨,它与人类自身的存在和命运息息相关。诸多影视作品虽然倡导人生价值取向的无限开放,然而只有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能真正实现其作品价值,人于其中,幸福才得以保障,可见生态美的关照将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勃勃生机和推动力。在视听体验为方式的影视作品中,虽然倡导消解“人类中心主义”,但绝不是要生成极左的“生态中心主义”,而是为了构筑一种富有诗意的生态美学观,使人与自然能够平和相处于地球这个美好的家园。同时,只是期望科学与技术在“大道”的指引下,回归到科技与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发展与生态平衡的高度统一。

注释:

① 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页。

② 彭富春:《哲学美学导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4页。

[参考文献]

[1] 党圣元,刘瑞弘.生态批判与生态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2] 王立,沈传河,岳庆云.生态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 齐骥.动漫游戏文化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33-45.

[4] 李简媛.阿凡达式美学:科技包装与神话原型内核的缝合 [J].电影文学,2011(01).

第9篇:文学与影视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 影视教育 影视产业 融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艺术的大家族在19世纪末迎来它的新成员——影视艺术。路易.德吕克在《电影及其他》一书中这样评价影视艺术“我们是目睹一种不寻常的艺术,也许是唯一的现代艺术诞生的见证人,因为它同时既是技术的产物,又是人类精神的产物。”

    影视艺术的诞生和发展自然带来了影视产业与影视教育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影视产业蓬勃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影视教育在我国虽然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但是它以其浓厚的学术性和实践性,与影视产业相互交叉,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影视教育,尤其是高校影视教育能够促进影视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同时影视产业也能够为高校影视教育提供强大的物质支持,从而更加有利于文化创意。

    一、高校影视教育存在重知识轻技能的偏失

    在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制下,普通高校的本科专业设置存在着两套既有关联又相对独立的操作程序:一套是国家规定的学科专业系统;另一套是各高校在申请了专业名额后将该专业置人现有的院系专业建制之中的做法。在置入的过程中,各高校往往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学科基础、发展定位及现实需要等情况,综合考虑设定。在这种情况下,影视专业形成了在内容上涉及艺术、中文、新闻、传播、广告乃至计算机、文化管理等多学科,学科之间交互渗透,在建制上包括了学院、系所、专业、方向等多层级交叉建构的复杂局面。①

    高校影视教育和影视科研代表着未来影视传媒业发展的希望,是众多学术研讨会所关注的议题,也引起了业内专家和学者们的高度重视。作为20世末才迅猛勃起的新兴专业,影视教育的昌盛与时代的发展、社会经济的进步以及文化的潮流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的影视教育尤其是编剧教学以及广播电视教学中存在着重知识、轻技能的偏失。

    二、影视产业的发展需要与影视教育进一步融合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国的影视业取得了较为显着的成绩,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为影视产业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2010年4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在北京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会议听取了文化部部长蔡武所作的国务院关于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文化产业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截至2008年,全国共有县级广播电视台1969座,地级以上电台257座、电视台277座,公共广播节目2436套,公共电视节目3199套,各类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机构3343家,主流电影院线34条,院线内影院1545家,银幕4097块。随着文化市场主体的日益增多,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数量更加丰富,质量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进一步得到满足。②

    影视艺术是艺术和技术的结合体,向世界展示了人类创造文化、创造历史、创造物质财富和财富精神的强大力量,是具有广泛的民众基础和社会影响力的大众文化娱乐方式。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发展文化产业,影视文化产业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推进影视产业发展,使影视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型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我国一项重要国策。

    影视产业的发展需要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善于创新、富有创造活力的高素质人才梯队,因此,人才问题是事关影视事业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随着全社会投资影视业的积极性日趋高涨、影视市场的进一步扩大以及数字化进程的加快,影视业对人才需求呈现结构性的变化。未来几年影视业人才市场需求的重点将是创意策划、经营管理、高新技术等人才。而目前我国适应影视产业化发展需要的、了解影视特点、懂市场、会经营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以及推动影视行业科技发展的高级技术型人才紧缺。影视教育与影视产业的进一步融合已迫在眉睫。基于此,对高校影视教育进行新的解读和剖析,探讨高校影视教育的趋势就显得相当必要。

    三、影视教育与影视产业融合的形式与探索

    影视产业的发展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高校影视教育提出新的挑战,只有与时俱进,和影视产业需求接轨才是唯一的出路。因此,高校影视教育不仅要注重教育教学的变革,更要密切影视产业的动向,探讨影视产业所需要的人才类型,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必须以产业需求带动教学,让教学更加贴进市场,实现学校培养人才与产业使用人才的双赢。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影视教育与影视产业的互动与整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推广。

    高校影视教育与影视产业融合的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综合起来主要有三种形式。一种形式是以影视教育为中心,影视产业作为辅助。目前,许多综合类及专业类院校在大力发展影视教育这个学科的过程当中,一方面充实师资力量,建立学术科研项目,同时也与电视台、电台以及影视公司合作,适当地建立一些影视产业。严格讲,这里所指的影视产业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影视产业,更多的是高校影视教育学科的实习基地,生产的作品往往带有一定的探索性和试验性,为学生学以致用提供较大空间。目前,我国许多影视艺术专业院校在这方面已经进行过一些有意义的探索,取得一定的成效,比如北京师范大学。但是这种方式对院校的经济实力依赖性较强,一些经济基础较薄弱的地方性院校往往是在“穷国办大教育”的状况下开办影视艺术专业,学生数量多,影视教学硬件投入却有限,导致这些院校重课堂、轻实践、弱创作,这是目前不少高校影视教育中的一大问题。

    第二种形式就是以影视产业为主导,以影视教育为辅助。许多电视台、电台以及影视公司为了更好的将本产业做大做强,适时将本部门的影视人才派送至高等院校以及培训机构进行专门培训,即我们所说的影视教育,这种影视教育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第三种形式是影视教育与影视产业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基本上各占一半力量,实行对等合作。这比较常见于影视高校中,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拿一学年来算,其中上学期在校学习,下学期进行实战练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总之,21世纪人才是制胜的关键因素。提高我们国家的影视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有赖于高校影视艺术教育的成果。目前,我国高校影视教育与影视产业的相互合作已经进行了一些探索,但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不断加强高校影视教育与影视产业的互动与整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