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学与影视作品的关系范文

文学与影视作品的关系精选(九篇)

文学与影视作品的关系

第1篇:文学与影视作品的关系范文

    盛世危言:电视电影八年和面对的严峻挑战面对如此风光的电视电影,我愿发一盛世危言。我以为,电视电影将面对巨大的挑战。一面是多媒体的强势挤压,那就是网络电影和新媒体电影、流媒体电影,将抢占电视电影的生存发展空间。我预计不出5年,这些多媒体电影将铺天盖地。另一面是大银幕电影经过市场历练和自身调试之后,也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将与电视电影争夺观众争夺生存天地。预应这些巨大的挑战和挤压,我们再反思电视电影的今天,它的不足和软肋,更使我们的忧患意识有了现实性。我们有精品力作,但是没有形成强势,我们有比较丰富的样式和风格,但是没有形成风格群落,没有形成成熟的类型化的艺术格局。由此看来,一个话题的确立就显得十分必要:那就是应该寻找电视电影可持续发展战略。

    应战预案:可持续发展之美学主张对挑战的应战,从来是文化发展的动力。理论上清醒,实践上方能主动。寻找并确立电视电影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是当务之急。电视电影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我看来应该包含着以下几个内容:第一,鲜明美学主张;第二,强化品牌意识;第三,科学编辑系统;第四,扩大文学后援;第五,整合资源配置。

    第一,鲜明美学主张。美学主张首先体现在题材层面上。表现什么生活,彰显什么人物,是文化立场的印证。我们选什么,怎样选择,是我们的文化背景和中国国情决定的。科学发展观的构筑,和谐社会的战略布局,都在一点上重复,那就是以人为本,关注百姓命运,关注百姓的生活,这被提到了执政第一要务的高度。基于这样一点,在电视电影的题材层面上,我们应该做到在各种题材中,以现实题材为主;在现实题材中,以平民题材为主;我们要书写百姓、书写大众、书写草根。今天应该重提人民性的话题,人民性确实被淡忘已久了。现在的作品礼赞白领的太多了,那是一种贵族化倾向。我们不应以中产阶级自居、自傲,应多一些平民情怀。不应抱着一种贵族和精英的姿态居高临下,俯视平民俯视众生。我们应坚守为大众的方向和立场。

    在题旨层面,要清醒我们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环境。我们既可以说置身于主流文化的环境,也可以说置身于世俗文化的环境,更可以说我们进入了一种泛娱乐化时代的环境。打开电视,我们有主流作品,有主流文化,有主流话语,但是没有形成强势;形成强势的是万民选秀,助民狂欢,天天过年,这类综艺节目形成收视狂潮。而剧类作品,则是世俗风情大行其道。我们不反对世俗情怀,我们正视公众有享受快乐的权利,但有学者称,人民也有格调低下的权利,我却质疑。美国传媒大王默多克说过一句话“我们的趣味降低一点点,读者就会蜂拥而至”,这句话有片面的真理性。关键是降低的度,降低多了为恶俗,降低少了为媚俗,降低多少为准确,这是至关重要的。考察剧类作品,我们发现其中虽有英雄形象,虽张扬英雄主义,但没有形成强势;形成强势的是市民情绪。可谓英雄退位小市民登场。小市民的世俗欲望,小市民的世俗情感,小市民的世俗性格,在电视剧类作品中成为时尚。重欲望,轻责任;重自己,轻他人,成为私人化写作的主要内容,而私人化书写又被时尚评论家奉为上佳境界。小市民情怀不等于平民情怀,平民情怀则为百姓情怀。

    有鉴于此,我们在题旨层面上可否应有这样几个方面:关注民生,关注民情,既要为民解压找乐,更要为民代言请命。题材层面重提人民性,在题旨层面上要关注民生、关注民情。我们可以用快乐的作品,给观众带来欢愉;用人文关怀给观众带来心灵慰藉;但,更应反映平民大众的愿望和理想,关注他们的生存境遇和精神状态。为民写作,为民立言,才是上佳境界。为什么《天狗》被视为艺术珍品,因为我们珍视《天狗》的思想力量,反过来,我们考察电视电影,我们缺少《天狗》的思想锋芒。同样,我们珍视电视电影《村官过大年》的思想力量和艺术力量。

    这部作品从村官过大年切入,既带出当下农村一片祥和喜庆气氛,又带出剧中雪乡村村长和他的农民在市场经济拼搏中的困顿。这个问题具有典型意义和尖锐的当下性。此剧不走歌舞升平路线,而走表现农民如何学会在市场中打拼、学会办大农业的现实主义路线。电视电影也应该擦拭锋芒亮出刀锋,批判社会种种伪善和不公。我们需要英雄情怀和英雄气概,以此来构筑民主与法制。所以,我们在题旨层面上应该把平民情怀和英雄情怀并举,人文关怀与主流意识关怀并举,精英化与人民性并举,娱乐化与郑重性并举。既有主流化又有多样化。

    在样式层面上,我认为应提倡个性化与类型化并举,系列组合与单篇力作并举。我们要有样式群落和风格群落。我们已有《法官老张轶事》系列,有《名将》系列、《陆小凤》系列,也有《水浒人物》系列,确保电视电影收视的强势。同时我们也需要像《飞》、《小火车》、《天籁》、《城市上空的鸟》和《雪狼》这样一些充满前卫意识、探索精神,具有独特的艺术品质和艺术个性的作品,以丰富我们的风格和样式。

     我们倚重表达层面,是因为我们尊重艺术本质和艺术规律。止于题材好题旨好,而轻艺术表达,这是题材决定论。过往的教训太沉重,不可遗忘。对于文化市场而言,不管何种题材的作品,好看是硬道理;其余皆为妄言。先被吸引后被教化,这是规律。我们注重艺术表达,就该注重艺术手段。     当下电影电视在艺术表现上构成对文本最大杀伤力的是虚假,伪真实,伪生活,伪情感。在艺术上打假,我们就该在表达层面上尊重生活,追求生活质感显得尤为重要。不要把作品中的生活打磨得太光滑,必须追求生活实感和质感。要有矛盾冲突的时代质量,不应沉迷于杯水风波和脂粉气息。既不要矫饰生活,也不要伪造生活。电视电影创作者,不能因其小而轻视它。我以为,沙龙写作是当前创作中一种文化瘟疫,单凭想象写不出生活实感。我们既要现实主义表达,也要另类表达。无论是何种形式的表达,何种叙事策略,关键点是我们要审美,不要审丑,要真实,不要矫饰;要反映生活本质,不要满足于罗列生活现象。一些表现无聊男女的无聊作品应该杜绝,不要表现无聊人生、无聊情趣。有一些年轻人的作品,习惯于审丑,以审丑来张扬艺术个性。在张扬个性的时候,过多地欣赏自己,或者把“愤青”的东西融入到作品当中,明明北京有很多好的东西,偏拍厕所等私密的东西,拍上海也拍一些负面的东西,以为这就是美。有嗜丑嗜脏之好,有嗜恶嗜俗之好,这是伪现实主义,是猥琐的自然主义。目前创作当中确实有一些自然主义的倾向值得警醒。我们要追求人性的复杂和人性的深度,但是不要人性的卑琐,不要把审丑当做艺术理想。我们要追求崇高的艺术理想。

    可持续发展的品牌牵引和推进力量在众多媒体作品争夺电子媒体播映空间与时间的态势下,要保持电视电影的强势和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品牌牵引,不断提升自己的公信力和竞争力;同时还要有科学的编辑系统;扩大文学后援;整合电影频道的资源配置;形成巨大的推进力量和推动机制。

    要强化电视电影的品牌意识。品牌效应和公信力是它的艺术品质和思想品质的恒定保证和不断提升。为什么一提主旋律作品,作者便赧然不敢承认其为“主旋律”。谈“主旋律”作品则理不直气不壮,何以然?因为主旋律作品公信力下降。这是创作者自身造成的,不是观众酿成的。

    我们强调品牌意识就是为了提升电视电影的公信力。品牌效应是有标志性的,它有次第出现的作为代言、作为标志的作品,我们要用力打造构成品牌的作品,无论是系列作品也好,还是单篇佳作也好。品牌要提到非常重要的地位。

    坚守质量才能创造品牌,不坚守质量品牌是空话。

    科学编辑系统,这里的“科学”是动名词。我们公认电影文学是电视电影的龙头,是第一生产力。而这第一生产力的第一,龙头的龙头,便是编辑曾被尊为仅次于上帝的人,因为他给别人铺红地毯,助别人成名而隐身幕后。电视电影对编辑应给予深深的礼赞。电影文学编辑新时期以来活跃于各电影厂的文学部,如今,电影频道的文学编辑为硕果仅存者,成为文化遗址。如果检视电视电影走到今天,八年能取得这样大的成就,成为文化气象,首功应该归功于电影频道的编辑系统。

    强调科学编辑系统,是使编辑工作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在编辑系统中,首先应该强化策划,变被动为主动,不要等米下锅、守株待兔,来一个《天籁》有一个《天籁》,来一个《飞》有一个《飞》,来一个《中国桥》有一个《中国桥》,将策划转化为文学创意,转化为创意项目,形成总体布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观众的需求,时代和社会的需求,还要根据总体艺术格局的需求,选择策划项目,然后邀请编剧创作。策划意识是科学编辑系统的第一要务。电影频道的电视电影已有很大影响,吸引一大批创作者和制作人参与其间。这是因为投产的作品能确保投资人的回收,并有不菲的利润空间。拍电视电影渐呈趋之若鹜之势,然而,相当一些中小文化公司却视为畏途,他们觉得立项太难,时间太长。我们可否科学规范编辑系统,规范一审工作日多长时间,二审多长时间,三审多长时间,科学规范工作日,而且要公示化。每一道创作程序既保质量又定时限。质量是前提。运营透明化,程序合理化。

    扩大文学后援。强化扩大文学后援,是为了强化电视电影的第一生产力。电影频道的电视电影部门是组织者,文学后援是实践者。后援越多越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就越大。无论是科学编辑系统还是扩大文学后援,都是为了强化文学力量,强化电视电影的启动平台。扩大文学后援的第一点,积极借用当代文学成果,寻找当代文学名篇佳作,团结大批有实力有生活有才情的中青年作家。关注他们的作品,关注他们的创作动势,以丰饶电视电影的文学沃土。

    基于此,建议电影频道签约一批剧作家。给编剧提供深入生活的便利和经费,从生活中发现和确立创作项目;给编剧提供观摩优秀影片的机会;适度提高稿酬标准。既注重团结知名作者,也注重培养新锐作者。

    整合资源配置。电影频道可否调动各种传媒手段,形成媒介强势,力推名篇佳作,使之成为电视电影品牌的文化代言。应该革新电视电影的播出方式。电视电影的播出应栏目化,以此强化类型意识。如推出喜剧系列,悲情系列,青春系列,言情系列,史诗系列,都市系列,乡土系列,武打系列,关东系列,海派系列,西部系列,岭南系列,等等,将类型规模化,将风格规模化,将样式也规模化,强势出场。

第2篇:文学与影视作品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 名著改编;互文性;《红楼梦》电视剧

《红楼梦》的电视剧改编前有古人,后有来者。最早的是香港无线电视广播有限公司1975年摄制的5集粤语电视剧《红楼梦》,截止到2010年各台热播的李少红版50集《红楼梦》和李平版35集《黛玉传》,共有70来部(段)《红楼梦》电视剧(片)。与方兴未艾的《红楼梦》重拍现象相呼应,有关《红楼梦》影视改编的研究也颇为兴盛。对《红楼梦》影视改编与传播的研究,前人主要集中在改编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改编的原则和成功与否的评判标准、改编的方式模式与具体方法以及影视改编对小说的传播和普及作用等论题。①从当今的学术眼光来看,这些研究还有一定的局限和不足。大家研究都习惯从影视剧本身及与小说原著比较其成败得失,改编时考虑的对象也局限于原著与改编作品,长期陷入似与不似的僵局中。本文引用互文性理论来研究《红楼梦》电视剧改编,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关注一切与原著有关的文本乃至不可溯源的文化因素,以期为今后的影视改编创作提供一点启示。

互文性指“一个确定的文本与它所引用、改写、吸收、扩展、或在总体上加以改造的其他文本之间的关系”②,描述了一部作品和它自己以及其他文本所形成的关系中的变迁。而改编行为即是找到小说文本与影视文本间的孕育渗透关系,从而达到艺术形态的转换。因此,任何一种改编行为必然包含着互文性,互文性是改编的内在机制。从互文性的角度来看,改编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互文性活动,改编活动本身涉及两种不同艺术形态之间的转换,并且借助于改编者进行对话与交流,这个过程充满了文学文本与影视文本、文学作品所处时代的文化与影视文本所处的当代文化之间的对话互动。笼统而言,《红楼梦》电视剧改编的互文性主要可分为小说文本与影视文本的关系、同一类型或题材的影视文本之间的互文性、影视文本与社会、文化这种“大文本”之间的互文关系。

一、小说文本与影视文本的互文性

小说文本与影视文本的互文最为明显。文学文本是影视文本的原型和基础,是最具有互文参考价值的语篇。每一次对《红楼梦》的改编都和《红楼梦》小说构成了一种互文性关系。出于“正说”的电视剧改编作品总是试图“忠于原著”,体现“原著的精髓”。为了更好地理解文学文本,改编者还需要阅读和研究相关的文献、评论等资料,例如原著的时代特点、对于原著的评论等,这些相关资料会对作者的理解产生影响并在影视文本里体现出互文痕迹。如1987年央视版的《红楼梦》电视剧在八十回之后另起炉灶,摒弃了人们普遍认可的程高续本,而根据前八十回正文伏线,脂批提示,并参考高续和红学研究成果,逻辑地推演人物性格和情节的发展。

另一方面,《红楼梦》电视剧改编也影响着原著的流通与普及。2010年李少红版《红楼梦》的拍摄就引发了全民的红学热、读书热、中华传统文化热。电视剧在北京卫视和安徽卫视播出后,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原著小说,销售量直线上升。③早在1987年中央电视台拍摄《红楼梦》电视剧时,全国上下也掀起了“红学”热潮,街谈巷议争说红楼。这是互文性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表现。按照巴特的理论,《红楼梦》原著、《红楼梦》各个版本的影视作品及一切与红楼梦相关的事物都是观众的记忆,而在收看电视剧时,这种记忆偶然或者默许地在观众心中升腾,并且激发了观众阅读原著文本追忆以往作品的愿望。又因为《红楼梦》特殊的古典名著文化身份,进而引发了观众的其他古典名著追忆热。“文本的性质大同小异,它们在原则上有意识地相互孕育,相互滋养,相互影响,同时又从来不是单纯而又简单地相互复制或全盘接受,借鉴已有的文本可能是偶然或是默许的,是来自一段模糊的记忆,是表达一种敬意,或是屈从一种模式、一个经典或心甘情愿地受其启发。”④萨莫瓦纳的这一段话有力地印证了笔者以上的论述。

二、同一类型或题材的影视文本之间的互文性

通常来说,观众在选择一部影视剧之前,会考虑它是某种类型,然后带着一定的期待视野进行观赏,其最终的结果是这种期待要么没有得到满足要么被超越。不管何种情况,互文性都在这种比较中产生。与《红楼梦》电视剧同一类型或题材的影视文本包括根据“红楼”题材拍摄的影视剧以及根据其他古典名著改编的电视剧。前者如1962年越剧版《红楼梦》电影、1987年央视版《红楼梦》电视剧以及1989年谢铁骊版《红楼梦》电影,后者如2010年高希希执导的《三国》电视剧,2011年鞠觉亮执导的86集《水浒传》等。

首先是同一文学文本的不同影视改编作品间存在互文性。这是因为虽然各种改编作品由于改编者创作目的的不同而各式各样,但都由同一个文学文本而来,万变不离其宗,各个改编作品由此延长了互文链接,也形成了互文关系。比如由于都是出于名著《红楼梦》这个“母本”,早出的影视(尤其是那些已成经典的作品)对后来摄制的影视创作自然会产生影响,后来的影视改编者们总是试图超越,有所创新,人们也习惯了将两者进行比较研究,如1987年央视版《红楼梦》与2010年李少红版《红楼梦》电视剧。87版的巨大成功给李少红版《红楼梦》的创作带来了影响的焦虑。另一方面,李少红版的拍摄也加剧了观众怀念87版,客观上促进了87版以及与之相关的演员、拍摄地等的再次博得关注。为李少红版《红楼梦》挑选演员而举办的“红楼梦中人”大型选秀项目负责人刘学军介绍:北京电视台在选秀之前及选秀之后都在重播87版电视剧《红楼梦》,海选之前重播的收视率是2%,海选之后收视率飙升到了7%,87版的实景拍摄地北京大观园客流量则增长了4至5成。⑤

其次,同样改编自古典名著的电视剧,如2010年重拍的新版《红楼梦》《三国》《水浒传》《西游记》之间也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四大名著电视剧中都不约而同地增加了元素:《三国》中增加了女性成分,如大小二乔,如司马懿身边的女卧底静姝,而新版《红楼梦》则将20年前87版有意避开的那些、同性恋、恋童癖等一律恢复,花大力气做足了氛围,新版《水浒传》中阎婆惜、潘金莲、潘巧云等负面女性故事情节,剧中给予浓墨重彩。

再次,对于自身风格独特的导演,其执导的其他影视作品也会与影视文本具有某种互文性。如2010年李少红执导的《红楼梦》便与其以往作品《大明宫词》《橘子红了》等电视剧存在对话关系。《红楼梦》是其唯美风格的延续,一起构成李少红电视剧群像。一部影视作品引用、吸收,或者模仿、戏拟以前的影视,这使我们看到的影视就不仅仅是一部一部独立存在着的作品,而且还有作品与作品之间的关系。

三、影视文本与社会、

文化“大文本”之间的互文性 影视创作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无论是从艺术创作、艺术传播,还是从艺术接受环节来看,都不可能保持所谓的“纯粹”状态,它必然是与人类社会生活、活动的其他方面如商业因素、意识形态、文化娱乐等相联系。影视艺术作为现代社会大众传媒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特殊的媒体身份更使它的生产制作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插手干涉,致使它的目的性、功利性十分明显。纳入大众传媒渠道的成品形态因此也负载了许多非艺术的成分。这其中改编者的艺术倾向、摄制者的个性特点,社会的、时代的、民族的各种因素,都在不同程度、或多或少对改编工作进行制约和影响。改编作品不可避免地被打上鲜明的时代烙印。

“一部作品和孕育、渗透它的文化之间存在很多明显的趋同。”⑥互文性理论注重文本背后的文化影响研究。同样是《红楼梦》小说“全本”改编的2010年李少红版《红楼梦》与1987年央视版《红楼梦》电视剧之间却有着极大的不同。两部电视剧无论是演员挑选方式、编导改编创作理念还是电视剧创作的环境等都已经是大相径庭,影视作品深深地烙上时代的印记。1987年前后正是精英文化盛行的时期,87版改编者是抱着重塑经典、干预现实的雄心改编的。编导们坚持走名著与专家结合、名著与学术结合的道路,更多的是听从红学家的意见。忽视电视这一大众传媒通俗化、娱乐化、市场化的特点,忽视受众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改编者的精英意识。80年代后期,精英文化已逐渐处于被怀疑、被解构,一个全球化的大众文化市场逐渐形成并迅速发展。人们对文学艺术的接受方式已然由欣赏型转化为消费型,文学艺术的审美期待大幅度降低,其消闲、娱乐功能获得重视,这种审美的转变在2010年新版《红楼梦》中体现明显。不论版本的选择、主题的确立、情节的设置、人物形象的塑造还是典型环境的刻画,新版都打上了鲜明地当代烙印。在创作过程中,打着挑选演员旗号的“红楼梦中人”的大型选秀活动,北京电视台全方位的宣传营销等带上娱乐资本运作的色彩;唯美细腻的画面,强大的影视特效也与当今影视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电视剧弱化社会悲剧、强调了爱情悲剧,刻画了细腻的人物情感,突出“”,恢复太虚幻境等梦幻情节也都与当今的大众意识形态相关。当代社会、文化这个大文本形成了一个潜力无限的网络,新版的整个创作过程无疑在这个无处不在的文化网络的影响之下。

四、结 语

以往谈到改编,大家关注的焦点仍然在于它是否忠实原著并有所超越。将互文性理论引入到改编研究改变了这种单向的研究思路。互文性理论的文本缺乏固定位置,而将之放置在流动变化的网状结构中,平等地看待各个文本。一切与原著有关的文本乃至不可溯源的文化都成为改编的对象,这无疑显示出了改编活动多元文化、多元话语相互交织的事实,为改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将改编从原来的单单考虑原著与影视作品“似与不似”的问题中解放出来。

注释:

① 饶道庆:《〈红楼梦〉影视改编与传播研究述评》,《红楼梦学刊》,2009年第1期。

② 杰拉尔德?普林斯:《叙事学词典》,袭小龙译,漓江出版社,1985年版,第2页。

③ 刘爱勤、张欣:《立足文化品位,彰显大家风范》,《中国电视》,2009年第10期。

④ 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邵炜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⑤ 司丽:《红楼选秀后的冷思考》,《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7月9日,第7版。

第3篇:文学与影视作品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现当代电影;影视改编

电影与文学的密切关系最早始于电影的诞生。近百年来,历史悠久的文学与影视作品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新时期以来中国社会开始进入转型期,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都发生了剧烈的变革,文学作品也受到了相应的影响,随着大众传媒艺术的兴起,视听艺术在社会中开始流行起来,后来逐渐超过了文学艺术而成为了文化的主流。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向大众传媒艺术转移,带领我们进入了一种泛文学时代[1]。

1.文学名著与电影艺术的联系

电影在中国的发展是与文学相伴共生的,将文学作品进行影视改编,不仅包括文学原著自身的审美价值或社会意义,还包括电影改编本身所提供的不同审美趣味与社会意蕴,是结合当下社会现实对原著的重新解读,从中反映出改编时代新的价值观与审美观。电影改编不仅是文学与时代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更是文学作品在新时期的一种体现方式。文学作品能够源源不断地为电影改编提供庞大的素材,早在几十年前,人们就开始尝试将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我国电影艺术家夏衍将茅盾的《春蚕》、《林家铺子》,以及鲁迅的《祝福》改编成电影,在当时引起了轰动,电影作品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每个历史时期的文学都带有当时特定的历史语境,时代精神和审美价值,名著的地位越高,就越有旺盛的生命力和鲜明的生命体征,人们会尽最大努力忠于原著,呈现原著的精神底蕴和人文内涵。影视创作者对现当代文学名著的改编不仅仅是简单的将文学语言转化成视听语言呈现于荧屏之上,他必须要以改编为桥梁,揉合自身的知识体系,立足当下的历史语境,时代的审美风尚和观众的接受要求对文学原作进行艺术再创作,对现当代文学名著的意蕴精髓进行创造性地演绎诠释[2]。

2.现当代文学名著影视改编的原因分析

现阶段,大众传媒艺术越来越多元化,广告、摄影、网络、电视、电影等在我们现在的文化生活中充当着怎样的重要角色。在快节奏和高要求的生活步调下,传统的纸质作品不再受到人们的青睐,人们更愿意观看五彩斑斓的影视图像。视觉文化中的画面和影像,能够用一种直观的形象让消费者赏心悦目,这正是文学作品所不能体现出来的,同时也迎合了消费时代的享乐主义文化。研究表明,视听是人类先于语言的感官经验,因此人类对视听享受的追求是先天本能的,人类为了满足本能视听感官的快感而追随充斥着画面影像的视觉文化是理所当然的[3]。文学名著是一定历史时期的经典作品,是能够在不同时代产生不同效果的开放的、多义性历史文本。它们能在广阔的历史时期接受大众的检验,并保持活力,本身就说明了文学名著的丰富的文化蕴涵。随着历史的变迁,影视改编的传播速度渐渐快于阅读文学作品的传播速度,影视改编更容易引起广大群众的注意,通过影视作品,更能形象地将文学作品的意义展现出来,引起读者的共鸣,将现当代文学名著进行影视改编,能够更好地宣扬和传播文学作品。

3.现当代文学名著影视改编的特点分析

现当代文学名著与影视作品改编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具有“互文性”,因为它们都是对往事的回忆。人类经常处于对往事的回忆之中,作为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艺术创作也经常伴随着人类对过去生活的回忆。无论是现当代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作品,还是同一题材在不同时期改编的影视作品,在相互关联的互文情况下,都会激发创作者不同程度的改编和创新,赋予影视作品不同的灵魂。在选择现当代文学名著作为电影改编的母本时,改编者通常会在人物、情节、语言等方面与文学原著形成互文,采用同一个文学作品作为母版创作的不同作品之间也会形成互文关系。在观看改编作品的时候,观众就会情不自禁地将这一个作品与文学原著作比较,通过这种比较来体会创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文学名著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产物,体现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对名著进行影视改编,需要创作者将自己融入到那个历史时代背景中,深刻体会名著所表达的精神世界,以这些感悟为出发点进行影视创作。任何一次影视作品的改编和翻拍,都是创作者对原著的一种体会和感悟。创作者以当代人的历史评价为参照,在体现时代精神的情况下,借助历史情境来表现当代人的精神。在现当代的文学环境中,改编是文学与电影之间的主要的互文方式。我们通过对文学著作进行影视改编,通过创作者对文学的理解,将文学作品用直观而逼真的影像在银幕上表现出来,吸引关注观看,引发读者的思考,从侧面反映当代人的心声。由于电影与文学两种艺术的本体性差异,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受众等因素的制约,电影改编在扩大文学原著传播空间的同时,不但展现了原著的思想内涵和文学价值,而且表现了不同语境下不同的选择与接受标准[5]。

第4篇:文学与影视作品的关系范文

影视欣赏对大学生审美心理的影响

好的影视作品能使大学生产生强烈的审美体验,有了深刻的审美体验,影视欣赏才能起到升华本能、解放情感、焕发生命的作用。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正处在形成时期,他们的审美趣味是多变的,也较容易接受新的思想和观念。因此,只有那些塑造出了鲜活艺术形象的影视作品才能激发大学生的审美体验,进而拓展大学生的精神疆域,使之获得精神自由。审美体验还具有超越性,能够让人超越现实生活,达到物我两忘、主客统一的精神境界,让人自觉抵制物质欲望的腐蚀和诱惑。大学生群体的思维非常活跃,再因为时代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其审美趣味也在不断变化。同一部作品由不同人欣赏,会产生不同的审美心理;即使是同一部影视作品,在不同的心境下进行欣赏也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这就是审美欣赏的共时性维度。审美欣赏还存在历时性维度。同一部影视作品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域会令欣赏者产生不同的理解和评价,这是因为很多影视作品的意义是在历史的演进中逐渐被欣赏者所发现的,这也是艺术作品的价值所在,因为很多文学艺术作品的价值是超前的,在当时的时代可能不被人接受,但若干年后却可能会被奉为经典。在进行影视欣赏时还存在共时性和历时性相交叉的维度,著名的美学家姚斯说:“文学的历史真实在历时性与共时性的交叉点上显露出来。这样,特定历史阶段的文学视界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共时的系统,与此共时系统相关,同时期出现的文学可以在它的非同时代性的关系中为不同行的人接受,而作品则可以作为时兴的或时髦的、过时的或久长的、早熟的或迟来的事物加以接受。”姚斯关于文学欣赏的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影视欣赏,因此,若通过影视欣赏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要与时俱进,把影视作品与大学生的现实文化语境紧密结合起来。因为现实的审美沟通总是与特定的社会现实和特定的审美文化相联系的,既与当代社会的大众审美文化生活紧密相连,又与历史传承下来的审美与艺术传统息息相关,如果没有现实审美文化生活和历史文化传统的参与,单个审美教育是无法进行的。在进行审美欣赏时,影视作品是否传达了健康的、积极的思想和情感,这对学生会产生微妙但又非常重要的影响。健康积极的思想和情感可以引导大学生的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等,而一些宣扬暴力、忠君思想或封建意识的影视作品同样会对学生产生许多负面的影响。如,《阿甘正传》、《美丽人生》、《美丽心灵》和《肖申克的救赎》这样一些励志电影,都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甚至很多荧屏形象会成为一些学生的人生楷模或奋斗的目标,一些经典台词会成为学生的座右铭。大学生涉世未深,他们对社会充满了想要探究的好奇心。探究心理的核心是求知欲,审美探究的核心是对美的求知欲,影视欣赏就是让人从具体的影视形象过渡到对人生的思考和评价,影视作品可以成为大学生了解世界、感悟人生的重要途径,满足其好奇心。时代在变化,面对不同时代的影视作品,每一位个体在欣赏时的心理机制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当一些学生在影视作品中看到与自己的知识经验相违背的事物时,会产生怀疑的情感,进而激励他们对新生事物进行探索,激发他们对人生进行更深入广泛的思考,从而获得对这一事物明确、清晰的认识。

以影视欣赏为手段加强大学生审美教育

素质教育模式又称为“概论、欣赏”型模式,较适合于开设全校性的公共选修课;相近专业教育模式又称融合、扩展型模式,较适合影视编导、播音主持、采编等特定的专业课;而专业教育模式的特点是紧扣某专业基础,抓住该专业中与影视紧密关联的部分,并将二者水融地予以结合,从而达到拓展专业视野的目的。此外,高校还可以定期邀请相关专家开设讲座,让大学生了解影视发展的新动向,介绍适合大学生观看的影视作品,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相关机构要尽快制订影视作品的分级管理制度。大学生中还有许多未成年人,对于一些有色情、恐怖等对感官刺激强烈的影视作品要禁止未成年大学生观看。因为未成年人的心智发育尚不成熟,意志比较薄弱,观看此类影片后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即便是成年人也要有选择地观看,因为若观看此类影视作品过多,易形成焦虑心态乃至人格缺陷,甚至引发抑郁症、恐惧症等各类神经症,有的甚至导致严重的行为障碍。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对影视作品实行分级管理,这就更需要影视欣赏方面的相关专家进行指导,以免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总之,审美教育是人生的重要课题,影视欣赏是生活中一道美丽的风景,通过影视欣赏实现对大学生的审美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同时,需要大学生具有较好的判断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应沉溺于影视作品。

作者:杨琦 单位:郑州师范学院

第5篇:文学与影视作品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影视剧精品 生产机制 受众体验

纵观当下的影视剧生产,数量上的急剧上升和类型上的“百花齐放”形成了影视剧市场的“量多”之象,而众多选择却并不能满足受众渴望精品的收视期待。如何将影视精品从“万绿丛中一点红”跃升为“百花满园竞相开”的局面,打造“量多质好”的精品体系从而推动我国影视产业迈入黄金期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提升和深化影视受众体验

美国杜克大学教授詹姆逊曾指出,当下的文化正在实现后现代的转向。受众的自我认知也从社会价值体系中获取的“社会我”、从他人偶像崇拜中模仿的“他人我”,走向展现个人体验内心化、情绪化的“身体我”。尽管影视作品的成功往往倚靠艺术、市场、宣传、时机等多维坐标的相互支持,但受众的观影或收视体验无疑是整个影视作品得以成功的奠基石。想打造出受众拥戴的影视精品,具备使受众“体验内心化”“情绪化”的创作因素是至关重要的。

1.强化故事架构。在信息高速传播的数字化生活中,文化产品的消费者往往在媒体和受众双向诱导的模式下进行着观影或收视行为。影视作品如果富有“体验内心化”的元素,意味着作品中涌动着直达内心的情感力量,影视受众主体意识的觉醒会使他们对于影视剧中的现实关照、人生价值产生更为深刻的共鸣。从《裸婚》到《北京爱情故事》,从《建国大业》到《听风者》,市场对于影视作品的关照印证着“精品”的通用标签——贴近现实、贴近人心、贴近时代、贴近人性。

而对于这些价值观标准较高的标签而言,它们仅是成为影视精品的原始点,单纯具有美好的愿景显然是不够的,一个强大的故事架构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围绕着价值观外延的,为影视作品带来区分度的,是故事的讲述。只有把故事的各个环节、各个要素配比好,才能把作品的闪光点抛出市场混沌的地平线。在当下的影视文化市场中充斥着大量同质化、无序竞争的状态,一部剧火了之后,随之而来的往往是类型、题材和结构等元素都大致趋同的跟风之作。孰不知,一味的模仿、拼贴必然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破坏受众体验,因此,把准时代之脉,具有独特故事架构的作品才能成为精品。

2.注入传统美学思想。对于国产影视剧而言,中国式书写显得更为重要,注重民族精神、民族个性,同时也将目光投向现实民生,这是中国影视剧的重要基石和影视屏幕的主体色调。李安的《卧虎藏龙》、贾樟柯的《小武》、陈凯歌的《霸王别姬》曾经风靡世界,故事都富有中国式书写的极具艺术穿透力的东方特色。金丹元在《电影美学导论》中讲到,“中国美学,无论是就其传统的美学思想,如儒、道、佛、法、名,还是从中国的艺术精神、艺术思维的基本形态,如道、气、虚境、神思、含蓄,以至于中国人特别看重的审美范畴,如意象、意境、兴象、味象等,都对包括电影在内的中国艺术有着巨大的塑造力和渗透性”,这些可以成为影视剧中提升和深化受众体验的重要元素。当然,引入传统民族元素的同时,如何将现代性特色移置其间,以达到二者水融的状态,也是影视剧精品应竭力探索的重要闪光点。

3.重视受众—媒体—创作者的反馈机制。法国电影理论家让·米特里曾有这样一番洞见:影视作为一门有别于其他门类艺术的特殊艺术形式,它的美学属性不是客体的属性,而是反映了观众与客体的关系。从这个意义而言,影视不仅表达创作者所要讲述的故事,更是从某种侧面反映了创作者想与受众建立怎样的关系。可以说,影视创作以受众为出发点,创作者、影视作品、受众三方成为一个相互循环推动的三角关系。这个三角关系的动力源头,是创作者以影视作品引领着受众的观影趣味,而在持续的推动力中,则产生受众—媒体—创作者这样一个反馈途径。但是,当前受众反馈存在两个倾向应该引起媒体和创作者的关注与思考:一方面,受众以一种欣赏者的姿态对创作者呈现的影视作品品头论足,热门影视成为受众的谈资和表达自己“智慧”的“批评对象”;另一方面,沉溺于消费文化、“即食文化”的大众更多地采取一种浅尝辄止的态度,对于影视背后所蕴涵的深意,他们并不深入探寻,而是更加注重感官化、功能式的享受。

二、完善影视融资体系

当前中国影视产业基本呈现出市场化程度高而产业化集中程度较低的状态。一方面,影视业投资“散客”众多,在电影、电视剧的制作方中,除了国家控股的电影制片厂、地方政府、少数实力民企外,还有不少是抱着“玩玩文化”的想法、“慕钱香”而来的企业老板和地产商,他们“玩票”性质的背后更多的是一种试探性的投资。几方人马的“混战”使竞争越发趋于无序化的状态,而这在某种程度上加剧着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一些好题材的影视作品却因资金匮乏而举步维艰。在这样的格局之下,影视从业者就需要从内部市场转向外部市场,如能搭建起较为完善的影视融资体系,将整合资源、完善影视监管平台、项目孵化平台涵盖进来,充分发挥其立体运作效用,对于影视作品的提升应该是有所裨益的。

以河北省的影视产业为例,其影视剧数量年年攀升,但能在全国“叫得响”的作品却屈指可数,无序化竞争是其滞后的原因之一。目前,在河北省,除了三家拥有甲级许可证的电视剧制作单位在拍摄电视剧外,包括省台在内的十几家电视台、影视公司都在立项拍摄电视剧,这还不包括小型的影视工作室。由此带来的必然是题材重合、重复建设的资源浪费,而且分散型的投资往往难以形成对市场一击即中的力道。资源难以整合的代价是用较为陈旧的设备进行创作,再加上有创意、有实力的人才的流失,创作的影视作品只会趋于平庸,而这样的结果便是,这样的影视作品在河北省内自产自销——电视剧上地方频道,电影上电视屏幕一次性消费。当然,在受众掌控遥控器的时代,资质平庸的影视剧只会被淹没在众多文化产品之中。

作为一个影视生产的大省,河北省可以站在统筹全局的角度上对其整体影视产业进行指导,以整合资源,全力出击。首先,应该鼓励和引导投资主体对影视产业的资金支持,拓展跟影视产业相符的融资方式和相关联的金融服务,制定合理的贷款期限和利率;其次,鼓励吸引影视产业外的大公司大企业投资影视剧行业,通过占股的方式取得收益;再次,鼓励支持大型的影视企业通过企业债券和银行贷款等多种方式来拓展融资方式,扩大融资规模;最后,相关影视部门兼并重组,做大做强,从而可以多方投资共同打造。这些方法不失为解决影视剧精品创作资金投入不足的有效途径。

三、推行影视营销理念

我国仍有相当数量的电影作品被淹没在纷杂的市场中,而在电视剧市场上,能为观众所乐道的精品,更是屈指可数。诚然,在众多的影视作品中,因其本身的质量之分而使市场自然地产生优胜劣汰的“筛选”效应,但其中也不乏叫好不叫座的“精品剧”的身影。从大众传播的角度进行考量,“叫好”意味着受众对影视剧质量的认可,“叫座”意味着广大受众对影视剧一探究竟的好奇心理的落实。按此推理,如果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此“叫好”,进而引发更为广泛的群体的好奇心,从而亲自“验证”,产生“叫座”的现象。这一切似乎是顺理成章,然而,在现实中,“叫好”与“叫座”却常常呈现不对等状态,深入考究,如果把这些“叫好”的精品剧放置到消费社会的视野中进行考量分析便发现,影视作品虽然可被视之为一种文化现象,但在流通领域,它更是一种商品。而对于商品而言,如何被受众认可并接受,其营销运作是至关重要的。

以小成本电影《失恋三十三天》为例,完整的品牌规划和精准的影视宣传有序推进,无疑是这部电影在众多大片中脱颖而出的重要砝码。从口碑先行,到网络铺开,再到“失恋博物馆”的“落地”造势,正好贯穿起品牌塑造的三个重要环节——前期预热、中期造势、后期持续升温。而这一营销思路,恰恰是众多国外大片的宣传策略。如果把中外影视剧进行横向比较的话可以发现,国产影视剧的下游产业链更为匮乏。除了少数几个动画片(例如《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国内的影视剧基本忽略对于后期精品影视剧的衍生品的推广,而这对于影视精品后续创作的市场美誉度和融资深度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

影视精品的打造应立足于影视剧高质量的本体,同时将整个营销规划纳入其精品建构体系,借鉴现代企业制度,以科学的管理体系以及合理的业务体系推动影视营销,进而形成能够与市场资源和资本市场有机对接的开放式、包容式平台,而不是“影视剧拍摄机构”。以影视集团之姿充分发挥运作主体的题材把控能力、资源聚合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

当下世界文化产业正处于日趋开放的状态,好莱坞大片、美剧、韩剧,甚至泰剧不断地被引入国内观众的视野,加剧着影视产业的激烈竞争。国产影视剧要傲立于市场,打造三维立体的影视剧精品创作生产机制便成为其关键所在。具体而言,便是将深化受众体验的视听体系,整合、统筹多方资源的融资体系以及整体调控的影视营销体系三方结合,形成推动影视剧精品生产的合力,以打造出“叫好”又“叫座”的影视剧精品。

参考文献

[1](美)尼克·布朗. 徐建生译. 电影理论史评[M].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

[2] 金丹元.电影美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本文为201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提升河北影视剧精品创作生产机制的对策研究”(课题编号:201203128)成果之一。

第6篇:文学与影视作品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影视作品;对外汉语教学;必要性;实际运用

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发展至今,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半个世纪以来,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不断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上推陈出新,稳步提高,这也使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不断的深入、改进和发展,并逐步成为备受国家重视的特殊的重要事业。对外汉语工作主要分为两大块,一是语言本身,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和汉字等方面的教学,这也是汉语学习的基础部分;二是文化教学,包括汉语日常生活的应用,汉语思维逻辑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语言教学是工具,而文化教学则是使用工具的方法与原则,所以,语言教学作为第二语言的理论知识基础的同时,我们还要对实践体系,教学规律等方面都进行有效性的研究。

结合笔者的论文角度而言,早在20世界60年代,国外就出现了在语言教学中引入影视手段的尝试,具体到汉语教学,许多大学也同样开设了不少与汉语相关的影视课程。这种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并且学习效果也非常明显。

影视作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必要性与优势

影视作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存在的必要性。首先,从传统的教学方法来看,汉语的学习很难并且相对枯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经历疲劳期而产生厌烦情绪,学习效果不明显。其次,大部分汉语教师在教学中,会面对宏观理论缺少具体事例或是具体事例缺少理论系统的问题。如何举一反三,使教学方法的可操作性增强,这都是需要亟待解决的。龙又珍曾在多媒体法中提到:利用影视作品进行中国文化讲授的方式展现给学生不仅真实可感而且生动直观。影视教学作为知识传授过程中的剂,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创设真实生动的情境进行语境化教学,而画面的展示,可以使同学直观地接受异国的人文气息与文化。

影视作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非常具有优势。影视作品作为语言教学的辅助形式,不仅是对汉语基础知识很好的教授与巩固,并且在学生汉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它能够让留学生在真实生动的语言环境中提高汉语交际能力,了解中国社会文化知识,提高语言学习的效率。其次,通过对影视的学习,可以跨越语言的障碍,即使在不懂语言的前提下,也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透过画面与理解。再有,影视教学可以使学习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下进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能动性。不能否认的是,在多媒体的影视教学中,并没有形成系统性,教学内容相对杂乱,这种缺陷也使教师在选择影视作品方面需要严格把关,这就要求教师的能力要高,并且在面对很大工作量的问题下不断改进与反思。

影视作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实际运用

影视作品集视听说于一体,是广泛传播语言、文化和接受知识的重要载体,人们在时空一体的动态过程中,亲历事物运动变化的影像,获得体验式的直接感受。虽然影视作品早已被引进对外汉语教学中,但其优势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目前的教学程序较为零乱,还没有形成一个科学规范的体系,教师对电影内容及学生水平的不熟悉直接影响教学适用度,造成二者失衡的情况。所以,我们在研究影视作品的应用时一定从教师的主体地位,语言教学中影视作品的选择,分级,课堂教学的层次,变化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做努力。

首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对影视作品的应用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级的差异要选择适当的影片。以汉语知识,单词量等为评判标准,选择同等级的片子。尤其是情景的设置,创造学生情景教学。所以如果教师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时,特别是影视教学,就需要大量观看影片,分类处理。比如动画片系列,如《喜羊羊与灰太狼》,适用于初级阶段学生用来练习听力与口语;生活片系列,如《喜宴》等就比较适合展现中国传统美食文化,中国父母与儿女之间的微妙关系等。选取使用的题材,并截取典型的片段播放教学,会更有针对性。此外,电影本身属于大众艺术,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东西,通过观摩影视作品,可以给学生更多的想象和自主发挥的空间。对于语言、文化等涵义会有深入的理解,极大地提高他们对汉语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对中国国情、文化等方面的独立思考性。

其次,对于影片内容的选择,尽量不要涉及敏感问题。词语和句子一经现实的情境和具体的人际关系中使用,就总是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涵义的。学生要是不了解它们所具有的社会文化涵义,就会望文生义,产生文化误解而造成语言学习、理解和交际的障碍和失当。

所以在选择影视作品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语言的标准规范性,伴随材料的适量性,题材内容的难易度,文化材料的适宜度。二是教师在影视作品播放的教学中的具体措施,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热爱学习,教师要帮学生构建一定的认知结构,擅于设计问题,帮助学生改进认知过程。

总结

影视作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发挥重大作用,但我们不能仅仅是意识到而没有有效地运用到教学中。在传授语言知识和训练语言技能时,只有把语言的文化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配合正确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生成与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并让汉语在传播中更加顺利。

参考文献:

期刊类:

[1] 赵睿.汉语国际传播中电影材料的作用[J].电影评介,2010(13)

[2] 韩秀梅.电影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特殊作用[J].海外华文教育,2005(3)

论文:

第7篇:文学与影视作品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 电影;文学;关系解读

电影是当今人们的一项重要的精神消费载体。电影给人们一种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文学是电影成功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好的文学作品是电影成功的先决条件。电影的受众对象是观众,文学的受众对象是读者。其实观众和读者是有着一定重叠的,电影也总是在悄悄地将读者变更为观众。电影将文学作品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在了人们的面前。

电影和文学虽然艺术形式不相同,但是这二者的情感渊源是非常久远的,即电影和文学都是在通过各自的媒介来表现生活和反映我们的生活。电影和文学是扯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它们之中既有相似的地方也绝不是等同。电影是一种图像的叙事,而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字叙事。

一、电影与文学的关系概述

电影和文学密不可分,电影是起源于文学的,文学成就着电影。只是文学作品表达是一种静态的,电影是一种动态的。电影是一种比较综合的艺术,以一种动态的方式来展现出一种文学精华。电影在丰富着文学作品,使得电影增强了自身的一种表现能力。电影有着多元化的手段来丰富着文学作品。电影中结合了声音、图片等多元化的东西来完整地展现着静态的文学作品。电影以自己独特的视听思维方式来构思和写作文学作品。电影和文学的重叠展现在电影剧本的创作中。电影剧本不是简单的文学作品而是一种电影的脚本。

电影文学包括电影剧作的文学价值、电影的创作借鉴和多种形式的文学因素。电影文学可以直接对于文学作品进行一定程度的改编,电影是对文学的另一种渗透。它在用立体感更为强烈的形式来丰富我们的文学故事。文学又是电影创作的基石,电影最为原始的取材就是文学作品。有了好的故事才能开始筹拍电影组织电影制作团队。电影的成功不是仅仅限制于文学故事,还在于导演对于文学作品的把握程度。文学是静态的电影,拍出来的是将静态的东西立体化,是在用导演的视角来丰富我们的文学故事。

文学和电影都是一种叙事的艺术。电影的艺术手段根源于文学。文学一般是在生活之中提炼出来的。在文学之中对于生活的表达、小说的叙事手法、结构样式、表现技巧、诗歌的抒情等都给电影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养料。文学作品是电影的基础,文学作品深刻的内涵与丰富的表现形式为我们的电影画面填充了内容。很多经典的电影都是在优秀的文学作品的基础之上进行改编的。电影和文学是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大众越来越钟爱电影,很多人都是在通过电影来了解文学作品。电影和文学的重叠性体现在电影脚本上。电影脚本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电影脚本是基于文学作品的。但是电影脚本必须遵从于电影艺术的需要。脚本不仅仅是要完整地表达出故事,对于电影的画面、空间场景的描写都需要驾驭出来。例如由王安全拍摄的电影《白鹿原》。在电影拍摄成功之前并没有太多的人了解实这部文学作品。很多文学家在电影艺术如此发达的现代社会里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自己的文学作品没有被改编为电影就很难被大众所熟知。通过王安全的拍摄,将这部表现深厚家族恩怨的小说带到了大众的眼前。文学呈现到读者面前的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时间,而电影则很直观地将文学作品里面的东西展现到观众面前。用生动形象的画面和优美的音乐还有演员的精彩演绎让整部文学作品显得丰满起来。电影可以说是文学的繁衍品。在电影之中融合了科技的手段来完整地展现出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文学作品更丰富地完善出来。它将人物、时间和空间紧密联系起来。相对于静态的文学作品而言电影手段更为丰富多彩。但是文学作品给人更多的遐想的空间。

二、电影与文学的区别

电影和文学有着深远的联系但是另一方面也是有所区别的。电影不是文学的附属品,虽然很多电影是根据文学作品来进行改编的,并且电影的脚本改编是忠实于原著的。电影可以说是一种综合性质的艺术,电影是站立在文学的肩膀上面发展起来的。电影是声画兼备、时空复合的比较综合的艺术。文学是一种纯粹的语言范畴的艺术。文学是在用文字语言塑造一种艺术形象。在文学作品之中我们看不见直观和立体的声音和画面,需要读者自己去想象从而将文字表达或者描述出来的声音和画面在头脑中自己刻画出来。而电影是在电影脚本的基础上用影视画面将所有的东西都呈现出来。人们开始热衷于电影之中直接呈现出的生动的视听盛宴。

(一)表达手法上的差异性

电影是给人们一种很强烈的感官上面的冲击,来展现戏剧之中的冲突。文学在电影面前所表现出来的缺陷就是其价值所在。文学的承载主体就是文字,通过文字来表现所有的故事,文字是一种静态的东西,这样就与阅读对象保持了一种距离。在小说里面很多人物的形象故事发生的过程需要读者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刻画出这种画面。这种思考的过程会给真正喜爱阅读的人一种享受的过程。所以在电子产品如此丰富的当今世界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喜爱收藏书籍。电影则不一样,是借助其多媒体手段将所有的空间填充满,观众是比较被动地接受这个故事发展的过程。

文学来源于真实的社会生活。所以文学作品有着它自己的独立性质。人们通过文学作品对于生活中的矛盾冲突的关注来更加深刻反思着其自己的生活。电影则是偏重于画面引导观众来走进其故事。文学作品更多的是注重内在的张力。我们以依据辛夷坞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为例。小说里面是通过郑微、林静和陈孝正来讲述青春的故事。在作者笔下郑微的大学生活里面除了爱情还有与室友之间的友情。6个女生都有自己独自的性格以及关于青春成长。郑微有5个室友,在电影里面精简为3个,在电影里面特别加入了朱小北被怀疑偷东西从而勒令退学。文学作品和电影的表达手法是不一致的。电影有投资成本的预算,有导演编剧自己对于文学作品的第二次创作。电影的时间是有限的。文学作品没有制作成本的预算也没有时间的限制,所以可以由着作者的性子慢慢讲述故事。但是电影不可以。电影需要在2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里面为观众讲述故事。所以在电影中就要比小说更加突出故事的矛盾。在成长中最为不可践踏的就是人的自尊。导演大概想向观众展现这一点吧,所以用了很多镜头细致地拍摄了朱小北砸坏小店。在郑微追求陈孝正的时候,陈孝正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接受郑微,后来郑微在学校的活动里面唱了一首歌。这个情节对于郑微和陈孝正是一个很重要的转折点,然而这个情节在小说里面只能安静地表达。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疯狂的郑微热歌热舞以及陈孝正离开时那种落寞都细致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二)电影和文学的感觉差异性

文学和电影给人们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文学像一个大家闺秀,更多的是远观,作品与读者之间总是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感。电影则像邻家的小孩,你可以很亲切直接地走进其世界。这种差异的好坏依靠我们自己的感觉来进行判断。就像有的人说距离产生美,有的人说距离产生的是陌生。电影以其逼真的形象来生动活泼地释放我们的生活。文学更多的是透露着一种含蓄的美感。文学的内涵在于个人的领悟,需要读者发挥自己的个人主观能动性来与作者进行一个互动。正是这种参与感让读者保持着对于文学作品的喜爱。电影则是将故事活色生香地展现到观众面前。

还是以《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为例,在小说里面我们知道郑微是活泼少女、林静是成熟稳重的检察官,陈孝正是寒门学子。可是他们具体是什么样子的人,故事具体发生在哪里都是需要我们去进行想象的。在电影之中演员通过动情的演绎来对于文学作品进行第二次创作和加工。电影去掉了文学作品之中的含蓄美,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直面的视觉和听觉上面的冲击。在小说里面我们对于郑微的成长是一种很模糊的感觉,7年前后人物的成长之痛需要读者自己心里体会,但是电影通过人物造型的变化、故事场景的转换让人物立体起来了。我们可以真实地看见人物的成长和成熟。这也是电影越来越受欢迎的原因。电影的宣传更容易感染人来阅读小说。对于《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推广手段采取的回忆青春,这种主题更符合市场的需求,更容易唤醒“80后”对于青春的回忆。但是小说的宣传打出来的就是暖伤系列,用青春伤感小说作为整个主题来进行融合贯通,所以电影的受众人群更多一些。

(三)电影和文学情节架构方面的差异性

电影和文学在情节的架构或编织等方面,几乎等同于对立。在叙事文学最初发展时期,人们对情节和结构的重视非同一般,随着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其作品的思想内涵越发深刻和复杂,所涵盖的信息也越发庞大,情节这一元素也被逐渐掩盖起来。但是在电影中,文学作品中的情节淡化乃至抛却是不可取的。电影作品不但重视情节,而且对情节有强化趋势,需要高度的戏剧性冲突。文学创作方式相对于电影的创作方式来说,比较个人化,作者可以尽情抒感。但电影拍出来是给观众看的,针对性很强,需要迎合观众的口味。不过,目前来看,电影作品也在不断地推陈创新,出现了一些现代主义情节淡化文学思潮及影视文学强烈影响的“小情节”和“反情节”电影,片面强调思想,摒弃情节。但是,类似的电影观众却寥寥无几。

三、结 语

电影和文学不是孤立的两门艺术,两者相互渗透、相互结合。虽然电影的出现会导致一些文学作品的读者群有所流失,但是在总体上来说是一种双赢的局面。电影的热映带动了文学的发展,电影的市场需求给文学创作带来了更好的创作动力。好的文学作品给了电影生机和灵魂。电影与文学互通有无,相互配合,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电影和文学是艺术王国里面的独立的珠宝。两者之间应该各自行驶自己的轨迹,它们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艺术之美。作为艺术里面的一种表现都是将生活里面的点滴情感展现出来,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电影和文学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相互促进。

电影离不开文学,电影剧本是电影的根本,剧本是由文字组成的,剧本的创作之中就需要借鉴小说的叙事手法。文学也需要借助电影的力量在大众中有自己的影响力,文学通过电影这个渠道扩展自己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瑚经之.文艺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 陈霖.文学空间的裂变与转型――大众传播与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文学[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

[3] 安华.现代影视批评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4] 金惠敏.趋零距离与文学当前的危机[J].文学评论,2004(02).

第8篇:文学与影视作品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文学;影视艺术;影响

法国的艾·菲兹利埃说过:“文学和影视的关系可以归结为两大问题:‘电影能够为文学带来什么?文学能够为电影带来什么?’”①近几年来电视剧迅猛发展,它和电影已经成为并驾齐驱的两种艺术形式,并且有超过电影的发展势头,所以“影视艺术”取代“电影艺术”成为人们讨论当代银屏艺术的经典词汇,所以文学和电视的关系也可以归结为上述两大问题。不论是电影或电视,文学在它们的发展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影视艺术综合程度较高,文学又有严谨而规范的形式,反过来说文学发展的历史比影视要久远得多,影视之于文学的作用是再浅显不过的道理了。所以本文主要探讨文学能够为影视带来什么的问题。

从20世纪初开始,电影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艺术形式,电影电视虽然算是一个“年轻人”,但与文学这一“长辈”的影响不无关系,从最初,文学就是电影电视的一根拐杖,对其影响巨大。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电影艺术对文学作品的借鉴,电影创作以文学作品为蓝本。通常电影艺术从两个方面对文学作品进行借鉴:一是,电影艺术不是直接取材于生活,而是通过改编文学作品而来,电影不需要对生活进行提炼,文学已经完成了这一使命,它本身就站在了生活的肩膀上。我们看到的很多优秀的电影作品大多都有文学原著,有些甚至就是文学原著的同名之作,把文学作品的故事通过另一种艺术的样式表现出来,这些被搬上银屏的文学作品往往是故事性较强的戏剧作品或小说作品;二是电影艺术从文学中引入思潮、观念、风格乃至技巧,不管中外文学,进行文学创作总有着一定理论与方法的指导,各成一家以后又相互融通,这些理论和方法像叙述视角、象征手法的运用等都影响着电影艺术的表现方式。总的说来,中国的电影艺术可以说是在文学的抚育下慢慢成长起来的或者说是喝着文学的奶水长大成人的。

在世界电影史上,大量的影片是根据名著改编而来的。在中国,有两个时期是电影艺术家们大量利用和借鉴文学作品改编电影的时期,一个时期是在20世纪的20年代,就如现代话剧的草创期没有剧本、没有成熟的舞台体系一样,电影艺术的起步阶段缺少专业的编剧,拿不出像样的、让观众喜闻乐见题材,只能利用已成熟的文学资源,像一些小说、戏曲都曾经被电影艺术家看中,用新的艺术样式搬上了银幕,甚至,连当时标新立异的刚诞生不久的文明戏也在借鉴、参考的范围之内;还有一个时期,就是在20世纪的八九十年代,这一时期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时期,由于思想解放,好多被冰冻多年的作家、作品都有机会浮出历史的地表,不再只有鲁迅在“艳阳天”里走在“金光大道”上,好多被错误评判的作品也得到了到肯定,由于观念得到了解放,在文学创作上,题材也多样化起来,本应是文学的表现、但被禁忌表现的主题和内容回归到文学中来,外来文学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观念的更新不断渗透进来,所有这些变化都使得电影艺术有了丰厚的改编源泉,可选择的范围大大拓宽。当时有很多电影都是因为原著在社会上的影响较大,所以成为电影的选材,如莫言的成名作《红高粱》,1986年发表于《人民文学》第3期,不但在文坛引起轰动,后又被读者推选为年度“我最喜爱的作品”第一名,之后被改编成电影《红高粱》。在国外,一些知名作家的经典作品也大多被电影艺术家所改编,《安娜·卡列尼娜》《巴黎圣母院》等经典影片为观众带来一次又一次的心灵震撼。

为什么电影必须借助文学这根拐杖才能不断向前迈进?文学到底能给电影什么?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1.文学原著为影视作品提供了文化资源。曾有世界知名导演谈到过,文学给了导演很多东西,文学表现生活有了几千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作为个体生命,导演的所见所感终归是有限的,所以要想深刻了解生活、生命这些复杂多变的命题的真实,文学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影视艺术作为时间和空间的综合艺术,本身就包含着文学艺术的因素,中国第五代导演是较为叛逆的一代导演人,他们追求新的思想、新的艺术手法,但他们的电影依然和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的很多电影作品也是来源于文学作品。张艺谋曾说:“我一向认为中国电影离不开中国文学。你仔细看中国电影这些年的发展,会发现所有好电影几乎都是根据小说改编的……我们谈到第五代电影的取材和走向,实际上应是文学作品给了我们第一步。我们可以就着文学的母体看它们的走向、它们的发展、它们将来的变化。我们研究中国当代电影,首先要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因为中国电影永远没有离开文学这根拐杖,看中国电影繁荣与否,首先要看中国文学繁荣与否。中国有好电影,首先要感谢作家们的好小说为电影提供了再创造的可能性。”②张艺谋是中国的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从“五虎将”时代到“三个火”时代再到“单飞”时代,他都在第五代导演席中稳坐,他的电影艺术的成功与对文学作品的深入开掘是分不开的,尤其是他对小说中地域民俗的大量表现、神秘文化想象的开掘,都是他的电影成功的重要因素。

2.文学原著是影视艺术家灵感的源泉。影视艺术与文学艺术是有区别的,但也是相通的,从审美上来说都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探索及对美好人性的呼唤,从形式上来说,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文学因素也都存在。

文学是电影的拐杖,不单是向电影艺术家提供故事框架,更重要的是向其提供艺术创作的灵感。这就需要电影艺术家能用灵魂与作品对话,就像曾经有诗人说的那样,诗人需要听懂花的声音,电影艺术家要把文学看做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一种艺术化了的认知方式。对于诗人而言,要认识世界,要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情,无疑灵感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但诗情不能凭空产生,需要客观对应物。同理,对于电影艺术家而言,文学作品就是诗人的“诗情之源”。张艺谋曾经尝试着自己编写自己的剧本,但却不够成功。对此他也坦言,如果让导演们自己去写作,他认为他们还达不到这样的水平,因为他们的生活积淀不够,所以不能写出比较深刻的东西。我们几乎可以为张艺谋的每一部电影找到来源。他自己也曾经解释说他喜欢在空余时间看杂志、看小说,其实是想找点什么。他要找的不仅仅是值得一拍的故事内容,也是在找让他眼前一亮、无法克制创作的启迪、灵感。从文学原著中寻求灵感不仅是张艺谋一个导演的经验之谈,很多优秀的导演能创作出经典作品来都是文学原著的力量和作用。

文学历史悠久,它是人类对世界探索的另外一种方式,是生活之外的生存空间。在这源于生活又异于生活的空间中,影视艺术家们可以体会到一种别样的审美视角、审美眼光。另外,作家尤其是思想深刻的作家长期的创作经验的积累,使得他们在揭示人性的深度、描写时代社会的复杂性、判断国家民族命运等诸多方面,比一般的影视艺术家都要更成熟一些。因此,诸多导演都会把文学作品作为自己电影作品的首选,最优秀的导演选取最优秀的文学作品,这种强强联合的趋势使中国的电影艺术得到了不少赞誉。

3.文学的思潮、观念、风格乃至技巧的引入,文学的一整套反映生活、表达生活的方法的运用,都为电影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可供借鉴的营养。

在我国新时期后,不仅大量的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文学的叙事方式、结构方式甚至文学的思潮、技巧等都被电影艺术所借鉴,推进了电影艺术的发展。艾·菲兹利埃指出:“我们应该看到,文学除了能够为电影化的移植提供作品之外,它能够为真正的银屏创作提供丰富多样的风格和形式:神话和传奇、主题、情境、体裁风格、美学观念,尤其是语言风格、人物心理和读者心理等方面的宝贵经验。因此,归根结底应把两种语言之间有益的关系这一方面放到共同的美学和文化背景中考察。”③

中国电影和中国文学姻缘关系的基础就是二者有着共同的美学和共同的文化背景,这样,中国的电影艺术就会把中国文学的创作、发展自觉地作为自己的参照物,紧跟在文学的身后以追赶社会与文学的潮流,同时也发展壮大自身,

另外,中国的文学中所蕴涵的民族传统也极具吸引力,它会对电影艺术的文学特征的表现产生强大的影响。因为自身历史久远,中国文学包孕的民族传统较之中国电影要丰富和厚重得多,在文学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历代的文学创作者不断进行传递和积累,使之不断发扬光大,因此,中国电影不可能脱离开中国文学来显示自己的文学特征。文学的传统已沉淀为民族文化的表现,即便艺术形式发生变化,但核心的民族传统必定会表现出来,这已经成为中国电影的一个组成要素。诸如意境营造等多种文学的表现技巧都已被影视艺术家运用到了影视作品中来。

电影虽然是舶来品,但是它成长在中国的土地上,就必然会结出中国化的“果实”。“意境”是中国特色的审美范畴,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概念,也是中国艺术的至高追求,中国影视艺术家对意境美的追求不仅强化了电影的民族、本土特色,也提升了中国电影的艺术水准。在张艺谋的《红高粱》中,那一片片旺盛生长随风摆动的红高粱的出现,引起观众无限的遐想与思考,那是对生命力的礼赞之歌;电影《林则徐》有一个场景是江畔送别,导演为了营造诗的意境,让主人公远眺江流,只见江水与帆影,用“孤帆远影碧空尽”展现了林则徐与邓廷祯的惜别之情。

中国电影向中国文学学习了对意境的营造,展现了中国美学的思想境界,这只是文学表现技巧的一部分,除此之外,先声夺人的运用在电影中的运用也相当广泛。在《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出场方式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后来张爱玲在《金锁记》中也沿用这一方法写出了主人公曹七巧的出场。中国电影也从文学中引入了这种“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技巧,在《老兵新传》中,大家正在讨论谁到北大荒工作时,镜头中没有人物出现,而先是一声“我去”的声音,然后屏幕上才出现了老战士的形象,观众对老战士的认识是由声及形。在《幸福时光》中,影片开篇是一男一女关于结婚事情的讨论,直到男声说喜欢胖的、不喜欢瘦的女人时,镜头前才开始出现了一男与一胖女。中国电影能够形成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它对文学的审美传统及表现技巧的借鉴是分不开的。正是因为有了文学这块土壤,中国电影这个年轻的舶来品,才能在中国开花结果,成为国际影坛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由上可见,文学在电影电视的发展中真的是功不可没,正如导演C·格拉西莫夫所说的:“文学是一切艺术中间具有最大容量和最高智慧的艺术。正是这些主要方面使得文学在一切精神财富中间按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意义而言,具有不可动摇的位置。”④

注释:

① [法]艾·菲兹利埃:《文学和电影的关系》。

② 陈墨:《新时期中国电影与文学》,《当代电影》,1995年第2期。

③ 《世界电影》,1984年第2期。

第9篇:文学与影视作品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影视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上个世纪90年代宣告影视文化时代的到来,这给高校德育工作者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把影视文化引人高校德育工作,拓宽高校德育工作渠道,开辟德育工作的新领域。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充分尊重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发挥社会主流影视文化的育人作用,促进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作为现代新型的传媒文化,影视文化凭借其独特的传播与表现方式,对当代大学生这一特殊的受众群体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一、影视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精神影响

影视作品具有形象直观、传播广泛、为人们喜闻乐见等特点,在人们总体文化水平还不是很高的中国,它还具有不受阅读能力限制的优势,因而拥有比印刷文字更为庞大的受众群体。即使在娱乐消遣方式日趋多样化的今天,“影视作品凭借其叙述引人入胜的故事、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示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以及强烈的视听效果等艺术手法,仍成为大众文化消费的首选”。此外,较之其他传播媒介,影视作品在弘扬传统美德、传播优秀文化方面也更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因此,大学生现在热衷于影视文化并不一定是坏事,关键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何正确地看待和引导。只要处理得当,影视文化也可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个极好的机遇。因为它比枯燥无味的说教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具体来说,影视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影视文化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开拓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影视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特性,在自由开放,高速运转的影视文化世界里,由一部电影就可挥洒自如地演绎超越时空、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故事情节,思想政治工作者如能运用影视文化这种方式,向大学生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引导他们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论坛,接受各种思想教育的辅导,摆脱耳提面授的传统教育模式的诸多限制,就能极大地拓展了思想教育工作的时空。现代一些大学校园通过观看影片,写观后感以及知名教授对影片的讲解都是对此理论的现实运用。另外。在影视文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大量影片的不断出炉,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大学生通过观看影片可以随时与思想大师、文化大师进行心灵与心灵的对话,从而升华自己的思想与灵魂。可以说,大量富有教育意义的影片的出炉,既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资源,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减轻了他们的压力。

2 影视文化有助于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近几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在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其中运用影视形式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实践证明:优秀的爱国主义影视片蕴藏着丰富的思想、艺术内涵,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可信、感染力强的特点,深受大学生的欢迎。当代大学生在欣赏这些爱国主义的影视作品中(如《长征》《大国崛起》《东京审判》《我的1919》《任长霞》等),激发了爱国主义情感和理想主义情怀。总之。用优秀影视片对广大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素质教育,已成为国家、社会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要措施。“影视音像对大学生道德的养成、人格的塑造、审美的熏陶是父母和老师教诲的强有力的补充。积极向上的影视作品将成为大学生知识教育、科学普及、了解社会和个性发育的重要选择之一”。电影电视作为宣传媒体,必然对学生的成长产生影响。有利于我们能动地利用这个有效工具,为素质教育服务。

3 影视文化扩大了大学生社会体验的范围,使学生从影视观察、了解、接触并逐渐融入社会

影视文化强化了大学生知识观念的更新,作为大学生社会生活体验的主要环境。怎样吸取精华,剔除糟粕,充分发挥影视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是高校德育工作者面对的一个迫切的现实问题。我们要充分尊重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正确引导影视文化潮流,发挥影视文化的育人作用,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影视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爱国主义品德形成上有着巨大影响作用,但这种生活体验往往比较狭窄单一。由于大学生年龄和学习生活的特殊性,其社会生活体验往往受到众多局限。影视文化作为现代新型传媒文化,从根本上消除了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的阻隔。它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工具。还是制造现代人心灵、改变整个生活情境的新力量。影视文化丰富了大学生进行社会体验的范围,为大学生体验社会生活提供了新的社会环境。另外,从某种程度上看,我国的文化形式、范围不够宽泛,不能满足和适应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近年来,大学生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活泼新颖的文化产品有了更多的需求。影视文化以其广泛性、新颖性、多样性的特点,负载许多新的知识和现代观念,既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又通过对旧观念的冲击,强化了大学生新的生活观念的形成。大学生在影视文化长期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下,扩大了知识容量,更新了思想观念,并以新的知识和观念面对世界,改变自己的命运。

二、影视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

影视文化信息在改革开放之后由信息匮乏走向信息充裕乃至信息过剩,海外不良影视信息通过合法与不合法的手段、途径漂洋过海登陆中国。具体表现为:

1 影视文化信息的虚拟性可造成大学生的道德沦丧

人们的道德关系在于现实的真实世界之中,在现实的世界原本不存在任何的虚拟性。此外,色情信息也可引诱自律能力不强的大学生走上歧路,大学校园发生的案件就可以为此提供佐证。由于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尚未完全定型。在现实生活中一直沉浸于腐朽、颓废的影视文化信息世界之中,因而容易在丧失约束的情况下放纵自己的行为,增加了越轨的可能性。因此,如果社会、校园对此不进行严格思想教育的话,让他们一直沉迷于影视文化信息的那些“精彩片段”之中。并在现实中演绎这些“精彩片段”,必会导致不道德行为的无限性拓展。因此,上述问题都应引起思想政治工作者对大学生道德问题的关注。

2 沉迷于影视文化虚拟世界易导致大学生疏远现实的人际关系

由于一些大学生对现实的不满,产生消极厌世的情绪。他们选择影视文化世界来逃避现实,再加上影视文化世界那些故事情节的完美性。如爱情片是演绎得如此完满,恐怖片是如此的刺激与惊心动魄,是如此的裸,如此这些对他们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因此就有了大学生沉迷于其中,乐此不疲,从而大大减少了参加社会的交往活动,疏远 了现实社会的人际关系。许多大学生反映他们停止观看影片之后就变得更加空虚与失落,更加厌恶人际关系。因此,他们不得不再到影视文化世界当中去寻找慰藉。如此恶性循环,加剧了社会互动,疏远了现实中的人际关系。

三、用影视文化进行思想政治工作

要使影视作品在大学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有效作用,必须着重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高校要将影视文化纳入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面对我国的大学生受外来影视节目中所宣扬的资产阶级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理想和成才的意识淡化,使命感不强。因此,我们应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成才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成才的文化环境和内在条件,正确认识人生阶段的特点和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他们走立志成才的路,把学生的主要精力转移到学习上来,增强抵制影视文化不良影响的内在机制。树立科学的人生观,树立为人类多作贡献的思想观念。同时。必须坚持不懈地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摆正贡献与索取、理想与实惠、他人与自己的位置;也要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克服把两者对立起来的倾向,既要反对极端利己主义,又要反对虚幻的集体主义;既要看到个人,更要看到社会。要提倡个人服从集体、服从社会,集体和社会利益至上的观点,引导大学生正确地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当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换的新时期,大学生面对学业以及未来就业的竞争与压力,高校管理部门应利用大众传媒等娱乐活动在减轻学生身心压力的同时,更应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引导。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如果能对高校德育工作合理有效地将影视文化纳入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中,必将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积极的影响,提高德育工作的整体效果。这就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建设好适应社会主义大学德育要求的、为大学生所喜爱和参与的校园影视文化体系。

2 增强大学生对影视文化的鉴别力

引导大学生认清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危害影视片,这类影片反映出来的崇尚物质享受和高消费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生活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有很大的影响。大学生对崇尚物质享受的生活方式极为欣羡,而现实生活的差距又激起他们更强烈的渴望去追求物质享受,去接近和模仿这种生活方式。由于他们在人生终极目标的选择上没有求得答案,于是在转向现实生活中选择他们的理想目标时,就为这种生活方式所强烈吸引。在追求过程中,金钱是达到目的的主要手段,因而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追求往往导致他们“一切向钱看”。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去认识这种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危害性;同时也要通过文化伦理分析、美学评论、艺术欣赏指导等形式,启发和引导大学生真正认识港台的影视文化选择、汲取其优秀成分,抛弃那些不健康的、粗俗的内容和形式,使香港、台湾和国外的影视文化与大陆的影视文化形成良性结合,形成更优化的结构。

3 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艺术鉴赏水平

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审美教育在大学生中开设影视文化课,并作为公共必修课,也可以开设一些影视作品欣赏讲座,经常组织学生观看品味高、艺术欣赏价值较高的影视名片,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和对待不同时期、不同背景的影视片。引导学生正确地分析并从中吸取健康有益的东西。这对于发挥影视教育的功能,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审美品位。都将起到非常好的作用。通过示范、欣赏、讲座以及开展影评活动等形式,帮助大学生提高审美情趣和鉴别审美能力,让学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高校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源,是科学技术的辐射源,是培养人才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为育人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校园文化给予学生艺术熏陶、人文精神的塑造,对加速大学生的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完善和发挥大学生积极性、创造性起着激活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传福,如何减少影视作品的副作用[J],新闻爱好者,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