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行政管理伦理失范分析

高校行政管理伦理失范分析

摘要:高校行政管理伦理出现诸如行政决策理念失范、行政伦理价值被削弱、行政人本思想缺失和行政服务精神错位等迹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行政管理事业的进步和发展。究其原因,存在行政伦理价值的多元化及功利化、制度因素对行政人本思想的掣肘、“官本位”思想对行政服务精神的扭曲等诸多因素。针对这些问题,采取优化高校行政管理机制、强化伦理道德体系建设及完善评价体系、树立服务为本的伦理管理理念等措施,不仅可以提升行政决策理念、提升行政伦理价值、强化行政人本理念和凝聚行政服务精神,还可以以制度化、体系化的机制来防范并提升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伦理水平。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伦理;失范分析;规范对策

近年来,受高校学生数量迅猛增加、教师队伍不断扩大及市场功利主义盛行等客观因素的影响,高校行政管理伦理工作相应地出现了行政决策理念失范、行政伦理价值被削弱、行政人本思想错位、行政服务精神缺失等诸多问题。这些不良现象的出现,意味着高校行政管理伦理失范已经在教学、科研等诸多领域产生一系列的负外部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深入探讨及科学审视高校行政管理伦理问题,既有利于改善行政管理效能,进一步规范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也有利于促进高校行政管理体制的现代化改革,因此具有重要而现实的学术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行政管理伦理内涵

作为人与人相互交往过程中应该遵守的标准和规范,伦理问题始终贯穿于以人的行为特征的管理过程中。所谓高校行政管理伦理,主要是指高校行政管理中行政人员的关系以及行政工作的基本道德礼仪和伦理规范;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决策理念、伦理价值、人本思想和服务精神[1]。其中,决策理念的科学性与否直接关系到广大师生相关权益的实现程度,故其是整个行政管理工作的基本和前提;伦理价值既是评价行政行为的重要依据,也是管理工作执行过程中需要遵循的重要因素[2];人本思想强调不同个体所具有人格的独立性及其能动性等特征;服务精神是行政管理人员对其所从事的事业的心理状态及对他人重视程度的直接表现。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上述四种核心要素共同构成高校行政管理伦理的生态环境。在该生态环境中,它们既相互促进,也相互制衡,共同建构了高校行政管理伦理的整体图景。对高校行政伦理有更深层次的探索是对上述环境中不可或缺的四个重要组成部分进行深入分析,便显得尤为必要。

二、高校行政管理伦理失范行为表现

作为高校各个部门的实际管理者及资源调配者,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应加强对行政管理伦理重要性的认识,并以高素质的行政管理伦理来驱动我国高校教育的现代化进程。然而,受价值多元化和市场功利主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部分高校的行政管理伦理表现出种种失范的迹象。

1.行政决策理念失范

理念是行动的导向,行政决策理念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相关人员行政管理伦理的高低。换言之,在行政决策理念的影响下,行政管理伦理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活动等形式表现出来,并最终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行政伦理行为构成重大影响。具体而言,在行政决策理念影响下所制定的用以构建校园生活和科研、教学等工作秩序的相关制度规范的倾向性,与其制定者的伦理倾向直接相关,而其具体实施效果也依赖于实施者的伦理道德。然而,部分高校行政人员行政权力过度扩张并凌驾于教学和科研之上,将广大普通教师和学生视为“工具人”,并认为是可以被驯服的工具,并导致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形成一种纯粹的等级制下的权威关系[3]。此种失范的行政管理现象,是部分行政管理人员理念肤浅、庸俗及失范的部分表现,也将带来更大的恶果。

2.行政伦理价值被削弱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对其责任与义务的遵守程度,以及其在组织、师生等不同主体面前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反映了其所具有的行政伦理价值。然而,基于市场功利主义的侵蚀,部分行政管理人员不但出现了工作责任感不强、态度傲慢、工作效率低下、玩忽职守等消极行为,违背了其职业道德,而且出现了“学术不端”“因人设岗”“萝卜招聘”“任人唯亲”甚至贪污受贿等严重违背正义准则和相关法律制度的恶劣行为。高校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人类灵魂工程师,肩负教书育人的重任;作为高校教师的管理者和实际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行政管理人员在有意无意间所表现出的行政伦理价值,势必将对普通高校教师及莘莘学子产生影响。

3.行政人本思想缺失

高校行政管理伦理问题,其本质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问题。行政人本思想不仅强调对个体人格独立性的尊重,还尊重人对物质的要求和欲望。因而,若以人本思想为驱动力,便可以充分发挥高校教学、科研、后勤等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从而为学校的健康发展夯实基础。然而,部分工作人员对工作任务相互推诿,使师生为了办一件事情在多个部门之间多次周转,办公效率低下,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4]。不仅如此,部分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自我意识过于膨胀,功利心强烈,在生活中对自我利益极力追求,在工作中追求权力至上,将升官晋职作为工作目标,向被管理者讲条件、要实惠,甚至出现了无利益不工作的恶性现象,严重背离了人本思想。此种行政人本思想缺失的现象,势必将损害其所服务的广大师生的利益,而对其造成的打击也将直接影响其对高校的归属感及工作积极性。

4.行政服务精神错位

高校以教学和科研为主要任务,而行政管理人员的权力是由广大普通师生员工赋予的,后者以社会契约的形式赋予前者以管理的职责,前者则承担着对后者进行服务的义务。然而,官僚主义在部分高校的盛行,使得部分行政管理人员的行政服务精神停留在“为领导服务”的表面,而忽视了对普通师生尽职尽责的义务。以唯上和欺下为代表的行政服务精神的缺失,同样表现在行政权力对学术权力的替代方面。具体而言,在行政管理权利扩张的情况下,行政权力往往领导学术权力并造成后者的萎缩与逐渐失去效能。由于学术权力与高等教育的发展息息相关,故其独立性、自主性一旦被侵犯,则容易造成院系课程设置、学科建设和经费分配等工作为一些知识不够专业的“外行”所领导,而相关学术专家的意见则未必能够得到有效采纳。

三、高校行政管理伦理失范的原因分析

部分高校中存在的行政管理伦理失范,既是部分行政管理人员以单个个体或小群体的方式对行政管理原则的违犯,也是对社会整体规范的背离,更是以广大师生的利益受损和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停滞、倒退为代价。因此,有必要对其成因进行深入探索,以便为后期对其的防范与规范夯实基础。

1.行政决策理念失范的制度温床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行政机构多采用以行政权力为中心的管理模式。高校作为被管理单位,为了保证政策的有效性和统一性,也设置与其相对应的组织机构、运行相同的管理模式。此种行政机构的设置模式及权力运行方式,导致高校的所有事务都必须依靠行政权力进行管理,造成行政权力越权侵占学术权力等其他职权,必然引起权力泛化及行政管理理念的膨胀。在此情况下,尽管一些有识之士也提出高校应进行“去中心化管理”“去行政化”,但是由于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改革实践力度不大、行政管理机构的利益关系复杂,导致高校为了避免触碰相关利益群体的特殊利益,在改革过程中一直采用政府的科层管理机制,引起管理层级过多、管理范围过于交叉、部分管理人员也在权力的诱惑下日益膨胀,出现多层领导的行政管理伦理失范问题。

2.行政伦理价值的多元化及功利化

每个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成长环境、家庭及受教育程度等方面均有所差异,故其价值观也存在不同的差别。同时,时代的进步及人们个体权利的觉醒,以及民主政治进程的日益开放,为各个行政管理人员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条件,并形成特征迥异的各色价值理念。这些条件构成并促使高校行政伦理价值生态环境的发展和演化。然而,随着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导向的市场功利主义的大行其道及其对高校生态环境的侵蚀,以及部分素质不良人员之间的互相感染和部分人员个体权力的膨胀,使得传统的、统一的行政伦理对其失去了制约意义,从而导致各种伦理失范现象的产生。

3.制度因素对行政人本思想的掣肘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必须秉承服务和创新理念,按照教育管理的自身规律和一定的社会需求,使一切管理活动始终围绕培养人和教育人有序地进行[5]。然而,高校体制内所存在的学术评价标准片面化等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并扭曲了行政人本思想的践行程度。以学术评价标准片面化为例,部分高校存在的学术评价标准片面化现象,将学术研究直接与职称晋升、科研经费分配、绩效考核、课题申报、工资待遇等个人利益挂钩,重视学术成果的数量而忽略质量[6]。此种评价量化的评价标准,加大了高校人与人之间的功利属性,偏离了学术本质,也使得行政管理人员将焦点从人本思想转移到更具利益的名誉、利益和地位层面,从而加剧了人本思想的流失和弱化。

4.“官本位”思想对行政服务精神的扭曲

传统中国的法律制度呈现简单化和粗浅化特点,而体系化程度也有待提升;对于身处其中的个人或组织而言,由于无法在制度层面寻找帮助,便往往从私人关系中寻求出路[7]。存在官僚主义作风的行政管理人员除了获得上述更大的分配权,还存在利用职务之便获取更大的利益,因此他们容易混淆自身的定位,将自己置于领导者和管理者的位置上而非服务者,认为师生理应受其或行政部门的管理和约束,忽略了高校的服务职能,缺失自身应有的服务意识和理念,形成形式主义的不良作风。“官本位”思想以及由此带来的各种不良风气,将直接扭曲高校行政管理固有的服务精神,并造成行政管理的服务性不强、积极性不高、管理力度不严,从而也为更多的行政管理伦理失范问题埋下隐患。

四、高校行政管理伦理的规范对策

1.优化高校行政管理机制,提升行政决策水平

随着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我国高校教育体系发生重大变革。在此变革所形成的诸多挑战下,高校亟待建立一套科学、全面、完善的行政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具体而言,高校应整合内部业务和管理职能相似的部门,剔除素质低下、服务意识弱、业务能力差、缺乏责任心的行政管理人员,对保留下的优秀人员进行严格定编和定岗,建立科学健全的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和约束机制,实行轮岗交流、领导任用期和退休制度[8],有效地提升行政决策人员的素质,畅通决策理念产生的渠道,从而从制度上保障行政决策理念的高质量。同时,应废除教职工的岗位安置模式,实行岗位双向选择及竞争上岗制度,激发教职工的竞争意识;同时,高校在职能部门改革过程中,保留并强化必要的监督部门、政策部门和调控部门的人员,以监督和调控途径对行政管理理念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修正,从而确保其运行结果达到最大的正外部性。

2.强化伦理道德体系建设,摆正行政伦理价值

维护人权、尊重人才和顺应高校现代人才培养规律,是我国现代高校行政伦理道德体系建设的重要要求和基本原则。伦理道德体系建设就是要将高校的现代行政管理体制与基本伦理道德规范相结合,从而促进高校现代行政管理规章制度更加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因此,高校在制定现代行政管理制度体系时,应该充分结合伦理道德的基本要求,制定一套与高校现代管理制度相一致的行政管理伦理体系。高校管理人员应结合高校实际发展情况,净化校园诚信教育环境,多渠道、多角度和全方位地推进高校诚信教育体系建设,强化高校的伦理道德体系建设。首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不但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在通过与普通教师、学生的日常接触中对其伦理道德有导向作用。因此,行政管理人员需要更加以身作则,做到严格自律、诚信教学和学术规范,在教育教学中树立良好的师者风范[9],以自身正向导向作用来扭转日益扭曲的行政伦理价值。其次,高校校园文化通常随着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对全体师生伦理道德体系的建设具有导向作用,和谐的校园文化能够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能够在这种氛围下感悟、理解、净化灵魂和完善自我。因此,高校要以德育为重,不但要重视行政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及其行政管理水平的培养,而且应确保行政伦理道德的体系化来优化其行政伦理水平。高校相关人员在执行伦理制度过程中,应该结合自身的基本发展情况及充分体现高校行政管理伦理制度建设基本要求,在严格遵守相关法律、制度的同时,不能违背高校行政管理的基本伦理道德准则。

3.完善评价体系,强化行政人本理念

首先,在评价体系优化方面,行政管理人员应在课题立项评审、学术奖项评定、职称评定等方面强化人本理念,注重对行政管理成果和教学、科研成果的创新性和原创性的考察。同时也强调对人文精神的尊重,需要加强行政管理过程中对被管理者的人文关怀,按照我国高校行政伦理道德体制建设的基本要求,依靠道德的自律作用和借助法制的监督、约束作用,在双重保障下,促进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不断规范化和制度化。其次,对于不同的岗位类型、学科专业,应充分尊重其类型之间的差异,并根据成果获得的周期和难易程度等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的学术评价体系,以保证其努力能够得到相对公平的回报。再次,在包括行政管理人员等诸多教师员工的聘用及使用方面,应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使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本质,不将论文、外语、专利、计算机水平作为应用型人才、基层一线人才职称评审的限制性条件[10]。最后,还应以采取监督措施来确保人本理念的实施效果。例如,可以通过设立“最美教师”“服务标兵”的荣誉称号最大限度地鼓励行政管理人员发扬传统美德,规范伦理行为;同时,可以采取对于人本理念严重失范的人员在主流媒体或网站上进行曝光,以较大的惩罚力度来威慑其对人本思想的触犯。

4.树立服务为本管理理念,凝聚行政服务精神

高校犹如一个小社会,行政管理涉及诸多环节,小到师生的发展问题,大到学校的改革创新等,管理问题系统而繁杂。面对“官本位”下的诸多乱象,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必须实现由强制型向服务型的转变,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建设以人为本的服务型高校,尊重人的自由、尊严和价值[11]。行政管理工作只有紧紧围绕高校师生,实行人文关怀和人性化管理,尊重人、关怀人、凝聚人、启发人、引领人和激励人,才能凝练并提升行政服务精神,并调动和激发师生对参与或配合行政管理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就具体措施而言,首先,高校行政人员应该严于律己,端正自己的服务态度,摆正自己的位置,勇于承担行政管理的职责,充分做到爱岗敬业以及自尊自律,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术涵养,感化人、教育人和管理人。其次,高校行政人员在开展工作、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时候,必须摒弃传统的“官本位”思想,尊重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对行政权力保持最大的克制,并尊重学术权力的合法、正当地位,在此基础上促进二者关系的正向互动。再次,行政管理机构也应该科学、适当地分散权力,使权力在各利益群体之间得到有效的分配,建立能代表各利益群体的代表机构参与高校的行政决策过程。此种制度化的努力,将在更大程度上确保行政服务理念的良性实施效果。最后,要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强化现代行政管理理念。要规范行政管理流程,提高行政管理综合素质能力,能够进一步提升高校的现代行政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在高校行政管理过程中,学校管理部门要以德育为重,注重对相关行政管理干部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在提高其行政管理能力的同时,更要提高其理论和政治素养。

参考文献:

[1]杨慧.我国高等教育行政伦理失范及其规制[D].沈阳: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陆艳丽.行政伦理价值与行政人格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邝洁.论我国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务特性[J].湖南社会科学,2010(1):206-208.

[4]范雅君.高校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统计与管理,2014(11):106-107.

[5]麻二磊.探讨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现状问题及解决对策[J].大学教育,2016(10):183-184.

[6]赵磊,等.我国高校学术不端行为及其防治[J].中国高校科技,2014(5):34-36.

[7]张彦华,崔小燕.数字信息产品著作权资本的运作逻辑、效应及其治理[J].编辑之友,2017(12):86.

[8]薛永斌.基于制度建设角度探讨高校行政管理[J].人力资源管理,2016(7):182-184.

[9]张英丽.和谐学术生态建设中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功能的再认识[J].大学教育科学,2015(3):82-85.

[10]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Z].2018-07-03.

[11]李书君.论我国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务特性[J].高教学刊,2016(20):184-185.

作者:贾云飞 单位:河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