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信息化时代音乐传播变化刍议

信息化时代音乐传播变化刍议

【摘要】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彻底改变了音乐传播的模式和路径,本文通过分析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我国音乐传统传播方式的弊端、网络音乐传播的特点,揭示信息化技术对音乐传播带来的巨大冲击。

【关键词】信息化;音乐传播;网络

信息化时代特指信息产生价值的时代。随着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我们正迈向不以个人意志转移的信息化时代,这是历史所向,社会趋势,它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信息化时代的代表性象征就是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技术主要是以高科技信息技术为主体,重点开发和创造知识。信息时代的传媒以第四类传媒——互联网传媒为主体,它的信息载体和传媒方式与其他三类传媒有很大区别,所以单列。互联网传媒的机动性、交互性、便捷性是传统传媒无法比拟的。传统传媒受到很多条件的制约:例如时间的制约性、空间的限制性、传播的直线性等。而互联网传媒完全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同时还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由任何人使用,它的受众面宽广和使用便利,必然成为信息化时代未来传媒的主战场。音乐的传播随着网络传媒的兴起也发生着巨大变化。网络传媒成为音乐在信息化时代传播的新阵地。信息化时代的音乐传播一改往日单线条、物质媒介性的传播机制,其最大的特点是传统意义上的音乐创作、音乐形式、音乐欣赏与现代通信技术、现代数字处理技术、现代网络传输技术、现代多媒体技术等诸多新媒体技术相互交融,合为一体。实现了声音、图像等播放手段的有机结合,具有传播速度快、影响面广、互动性强、易于检索下载等特点,让音乐既可以网状模式大规模、大范围地进行传播,又可在传播的同时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给欣赏者带来无限的乐趣,以及便捷和新鲜感。

一、信息化时代音乐传播方式变化

(一)传统传播方式弊端日益突出。在信息时代来临之前,我国音乐传播方式主要有三种传播途径:其一,现场传播方式。其二,乐谱传播方式。其三,录音传播方式。这三种传播方式都有一定的弊端。现场传播,依赖于口口相传,在传播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失真。乐谱的出现,一方面降低了传播过程中因为口口相传带来的模糊性(失真);另一方面,产生了新的失真,即演奏者二度创作和改编。录制技术的出现,在乐谱传播的基础上,一方面可以弥补乐谱在表情符号等记谱法方面的不足,准确记录演奏者的声音变化和情感;另一方面,产生了新的失真,即音乐录制的后期处理由于播放设备而带来的失真。随着当代年轻人对网络的依赖,传统传播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不得不进行改变。(二)网络音乐传播成为主流。网络音乐传播受到年轻人的追捧,是因为它满足了受众对视觉、听觉等全方位的要求。视听传播快速成为音乐作品的主流传播方式。受众完全可以通过视频网站、电视或电影媒介接受各种多元化的音乐作品,完全可以弥补传统传播方式中音乐艺术具象不足的问题,受众可以通过各种可视的具体画面,通过摄入——思考——反馈的环节后再次进行信息的输出,以此补偿和纠正传统传播方式中“只听不看”所产生的信息缺失及信息谬误,从而帮助信息迅速传播。(三)互动传播模式迅速发展。在传统音乐传播方式中,互动化传播的唯一途径是现场传播,然而,一旦脱离现场直播的各种条件,互动性的传播模式将无法正常实现。信息化时代,以移动终端——手机为代表的媒介使用使音乐时刻处于一个互动性的环境当中。受众有充分的自由去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或视频,同时也可以通过手机媒介对音乐或者视频进行编辑、发表评论、参与投票或者其他的活动,彻底抛弃了传统传播方式中点对面的单一、直线传播。

二、信息化时代音乐传播的特点

(一)音乐传播更方便快捷。网络音乐传播搭乘了网络传播便捷性的快车,彻底突破了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真正达到了实时性。只要网络通畅,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聆听音乐或者观看现场直播。(二)音乐传播可以进行互动。音乐的传统传播模式是“发出一传导一接收”的单一方向的直线性传播模式,创作者与接受者的角色固定不变,无法互换。而信息化时代的音乐传播模式是多样、双向、可逆、互动、可交流的,彻底改变了“媒体给你什么,你只能看(或听)什么”的现状,各类传统媒介数字化步伐的加快和融合,使人们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在视听欣赏音乐的同时进行各种形式的互动,例如聊天室、MSN、WECHAT、QQ、,弹幕等大众熟知的网络交流软件。这使得传播的方式发生了根本转变。(三)音乐传播更大众化。受众在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自媒体平台进行传播与交流,例如微信公众号、播客、博客、QQ群等,他们现实身份的各种权力关系对传播的制约性要远远小于现实人际传播,从而更平等、更开放。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作为主体在自媒体平台上撰写博客日志,发起网络群聊去推荐、评论、创作音乐作品,同时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对任何人”进行个人平台的音乐传播,打破传统主流媒体的话语权壁垒。(四)音乐传播趋于圈子化。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进行个人喜好的音乐信息的传播,随时随地并通过不断的沟通交流,吸引一批趣味相投的受众,形成一个个各具特色的小圈子。传统媒体更倾向于无差异的普遍大众,而信息化传媒技术则把志趣相投的人聚合在一起,共同分享音乐信息,如各种各样的音乐论坛、音乐网站、网络音乐俱乐部等。信息化时代的分众化传播使音乐传播在志趣相投的网络人际圈子内更通畅无阻。

三、信息化时代音乐传播出现的问题

当前我国信息化进程仍处于初始阶段,在借助信息化技术进行音乐传播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问题,亟待调整与修正。(一)音乐传播内容格调不高,雷同现象严重。信息化技术为音乐的传播创造了便捷的技术平台,如搜狗、网易云、虾米等各种音乐搜索软件为广大音乐爱好者提供了广阔的音乐资源,我爱K歌等软件为普通大众提供了自娱自乐、自编自导的平台,成就了一批网络歌手。但这些网路平台的音乐以流行跟风为主,音乐热搜榜及推荐栏目仍以流行音乐为主导地位。流行音乐有精品,但类似口水歌的低俗音乐也不少。这些网络平台大多在经济利益的推动下,一味跟风,以赚钱为目的进行经营,不加筛选,一并放在网络上,造成音乐形式的多样化、丰富化不足,内容简单雷同,格调不高。虽然音乐文化是大众文化的一种,但是作为大众传媒的音乐传播平台往往主导着年轻人的音乐喜好,所以它们肩负着音乐多样化、健康化发展的重任,不能有失偏颇。(二)古典音乐、民族音乐太少。我国悠久的历史促生了数不清的古典音乐、民族音乐,这些音乐瑰宝在网络音乐传播平台上占有的分量微乎其微。长此以往,年青一代不了解自己的音乐文化,不继承自己的古典精粹,如何保持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性和独特性?网络音乐平台肩负着宣传我国古典音乐、民族音乐的责任,不能忽视中华的传统文化,应该加重古典音乐、民族音乐的分量,引导年轻人从无知到了解,进而到喜爱。中国的文化自信心才能逐渐、坚实地在年轻人的心中扎根、发芽。(三)中国音乐传播国际化进程缓慢。信息化技术为中国的经济腾飞作出了极大贡献,同时也为全球音乐文化传播带来新的契机,但是中国音乐文化一直未在全球占有主导地位,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反之,欧美、日韩流行音乐在中国网络音乐上大行其道。究其原因,我国音乐的国际化传播力明显较低,宣传力度及科技平台都相对落后于欧美国家,尽管周杰伦等一些歌手对音乐传播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了拓展性尝试,但这种尝试并没有带领中国音乐走向世界,中国音乐在世界上并没有形成较大的影响力。所以,网络音乐传播平台除了占领国内市场以外,也应该尝试着放眼国际市场。总之,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必然促进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以便捷化、互动化、大众化、圈子化等特点给音乐传播方式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极大地丰富了百姓的日常生活,发动了全民参与到音乐文化的继承及发展的事业中。在音乐的产业链上,信息化传媒手段对传统音乐传播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传统传播方式必须及时调整、融入信息化媒体传播方式,力求音乐传播方式产生新的融合效应,为全人类音乐文化的传播提供最大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约瑟夫斯特劳巴哈.今日媒介:信息时代的传播媒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曾遂今.音乐网络传播与当代人的音乐观[J].中国音乐,2006(4).

[3]李晓红.交融与嬗变:数字化时代音乐传播刍议[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2007(6).

[4]张耕云.数字媒介与艺术[J].美术研究,2001(1).

[5]白晨.新媒体时代网络音乐传播方式研究[J].音乐传播,2017(2).

作者:安静 单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