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医学生疑病倾向现状及影响分析

医学生疑病倾向现状及影响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苏北医学生疑病倾向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应用量表对苏北某医学高校的1130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1.68%参与者检出有疑病倾向,不同籍贯、身体状况的学生疑病倾向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学生疑病倾向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籍贯、身体状况、家庭收入情况、担心自己的健康状况去新媒体搜索健康信息。结论医学生疑病倾向发生率较高,相关部门应采取适当措施预防,改善医学生疑病倾向。

[关键词]医学生;疑病倾向;新媒体;因素分析

当代新媒体背景下,互联网成为人们接收信息的主要手段和渠道,但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网络“搜病”愈演愈烈,造成疑病倾向心理的发生和蔓延。医学生更是其中的特殊群体,所学习的医学知识与疾病和健康有关,但还处于比较表浅、理性水平较低的状况,更容易产生医学生疑病现象。它是医科学生独有的一种特殊心理现象[1],是医学生在学习期间,用所学疾病的症状或某些典型表现对照自己躯体的某些不适,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怀疑自己患了某种疾病。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态表现。这种不健康的心态可导致焦虑和恐惧情绪,引起一系列心理和生理功能紊乱[2]。本研究旨在了解新媒体背景下医学生疑病倾向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包括生理、心理及社会因素,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有潜在倾向的学生进行初步评估和有效干预。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苏北某医科院校1200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选择范围是自愿参加的1~3年级的在校大学生,调查问卷的发放综合考虑不同专业人数比例和性别比例。

1.2调查工具

1.2.1基础信息调查问卷:基础信息调查问卷包括性别、籍贯、年级等,主要调查研究对象人口学特征。新媒体接触情况包括接触新媒体的方式、时长、频率等度量。

1.2.2疑病评定倾向量表:疑病倾向评定量表选择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中的子量表,疑病子量表共包括32个条目,对于疑病倾向评定量表,计算出量表的原始分,查表把原始分转化为T分按照中国标准,T分达60分以上时对疑病症的诊断有参考意义。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WPS表格软件进行数据初步汇总、整理,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x2检验及秩和检验对定性资料进行比较,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医学生疑病倾向的一般情况

收回有效问卷1130份,以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中的疑病(Hs)子量表的T分≥60分为疑病倾向检出标准,检出358名有疑病倾向,检出率为31.68%,男生139名34.84%(139/399),女生219名29.96%(219/731)。

2.2医学生疑病情况影响因素的分析

2.2.1医学生疑病情况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对医学生疑病倾向与基础信息调查问卷、新媒体接触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医学生疑病倾向与籍贯和身体状况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2.2.2医学生疑病情况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以是否疑病作为自变量,以其他因素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籍贯、身体状况、家庭收入、担心自己的健康去新媒体搜索健康信息是主要影响因素。见表3。

3讨论

3.1关于疑病倾向检出率

1130名被调查的医学生当中,有358名被检出有疑病倾向,检出率为31.68%,与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同类研究结果[2-3]相比较处于中等水平。医学生疑病倾向在性别、年级、户口所在地变量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这与胡雯[4]、马珺[5]、马辉[6]等学者的研究结果不一致。但是不同籍贯、身体状况、家庭收入情况以及学生担心自己的健康去新媒体搜索健康信息等因素的检出率具有显著差异。

3.2关于疑病倾向的地区差异

调查结果显示,江苏籍贯的同学检出率高于其他地区,除了研究的被试选择主要是江苏地区这一主观条件外,客观原因可能与其东部沿海城市发展水平较高和网络的普及率较高、医疗资源与健康知识普及、对自我身体过分关注有关。

3.3关于疑病倾向的家庭状况差异

学生的家庭状况也是一大因素,家庭收入低的学生疑病检出率也高于一般情况,可能是家庭环境对于医学知识的健康教育较为缺乏,家长未及时注意孩子成长中的心理健康发展,为疑病心理倾向的产生埋下了种子。

3.4关于疑病倾向的身体状况差异

在不同身体状况比较中,认为自己身体状况越差的同学疑病倾向检出率越高,身体状况差的同学往往会更加关注自身健康,这也与担心自己身体状况使用新媒体途径搜索的疑病检出率更高相吻合。部分媒体网站提供不可靠的健康知识或危言耸听的医疗信息,对于那些身体状况较差的同学不断产生心理暗示,Bati等研究[7]也显示,在存在健康问题的情况下,14.2%的学生通过互联网寻求健康信息。83.7%的学生使用手机上网的同时,1/4的学生每周进行1次以上的健康扫描。新媒体网络环境与疑病倾向的心理发展陷入恶性循环,愈关心自我身体健康状况,愈容易接受更多的新媒体疾病信息,反过来也愈促进了对自我身体健康的怀疑。医学生作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后备力量,他们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素质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在此提出“教育-预防-疏导”三部曲的针对措施,及时帮助疑病倾向的医学生调整认知结构,促进其身心的健全发展。首先,正确的教育引导是首要措施,遏制疑病心理产生的源头。对于进行医学知识学习的医学生们,专业教师的正确引导对于医学生正确的疾病观与健康观有着重要意义;学校层面对于学生使用新媒体的正确规范引导与教育也可减少学生在新媒体环境渲染下对自我身体的过分怀疑与病态关注。其次,对于身体状况较差、家庭经济环境较差的学生应及早预防。可以充分发挥辅导员和学生干部的作用,增加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生活环境和心理情况的变动。最后,对于已经产生疑病倾向的医学生,及时有效的疏导必不可少。学校心理健康辅导和服务部门应制定有效方案,保护好学生隐私的同时可以利用大数据进行分析,将针对措施规范化、精准化,将疑病心理对生活和学习的影响减小到最轻甚至完全消除,提高医科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综上所述,医学生的疑病倾向不容忽视,关注这些心理问题及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仍应得到家庭、高校及社会的广泛关注,此研究虽针对苏北某一医科院校的现况分析,但希望能为学校或相关部门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陈思超,马小琴.医学生病的研究进展与启示[J].西北医学教育,2015,23(4):585-589.

作者:张金 李杨丹钰 高宇 徐华春 马源泽 孙国仁 丁胜 单位:徐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