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内部控制下的学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内部控制下的学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摘要:固定资产管理是高等院校开展各项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的重要物质基础。为了充分地发挥出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是高等院校必须思考的重要研究课题。通过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更好地提升高等院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水平和质量,更好地助力高等院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在阐述事实内部控制建设对高等院校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基础上,侧重对内部控制视角下学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出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高等院校;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

引言

我国教育部为加快高等院校内控机制构建与实施进程,于2016年4月颁布了《教育部直属高等院校经济活动内部控制指南》,针对高等院校内控机制构建、内控机制应用层面、内控机制应用成效考评等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旨在提升高等院校对内控机制的重视程度,提升其应用内控机制的积极性,从而提升资产管理质量和效率。2018年出台的《学院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中明确了学院层面有关资产管理的相关要求,为高校固定资产内控工作提供了更具体的可参照的文件。但是,在高等院校的实际落实过程中,受内外部因素的影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依旧面临很多问题,例如:注重资产购买,不注重资产管控等。总之,在新时代下,高等院校必须科学辨识且防范资产使用期间的主要风险,不断提升固定资产内控成效,构建与本校实际情况相一致的内部控制机制。

1实施内部控制建设对于高等院校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是指学校为达成预期目标,经过构建规章体系、采用科学举措,对办学过程中有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预防与控制的过程。对于高等院校而言,内控工作的目标大致有:资产安全与高效运用、财会信息客观可靠、学校经济行为正当合法、预防不法行为发生、提升资产运用效率。实施内部控制建设对于高等院校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集中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是提升高等院校固定资产管理实效的重要途径

近些年,高等院校招生数量不断增多,相应的教学与科研设施等固定资产的数量大量增多。面对新情况,高等院校之前的资产管理方式体现出严重的落后性,为此高等院校资产管理方式开始调整与优化,逐渐由之前的以固定资产使用与修理为重心的管理方式向注重资产分配、应用、处置等所有环节的全面管理模式转变。高等院校构建并实施内控机制,能够对资产的性质、资产的价值、资产开支归属等进行具体的管控与剖析,从而提高高等院校资产管控的能力与效果。

1.2实施有力的内部控制有利于完善高等院校固定资产管理监督机制

近年来,中央政府增大了对高等院校财务巡查、专项检查、审查的力度,这让高等院校在财务处理、资产管控等方面的不足充分暴露,而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高等院校缺少内部监督体系,内控体系不完善。在资产控制方面,经过实行内控体系,能够凸显工作重心,让管理工作更有针对性,结合工作实际情况构建权责系统,让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以闭环方式开展,改变之前以来过于依靠“行政监督”的情况,让制度的制约力得以充分发挥。

1.3完善内部控制机制是解决当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固定资产管理是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目前,在高等院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着一些突出的问题,例如固定资产管理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信息共享难度较大、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待提升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高等院校内部并未形成与固定资产管理相匹配的内部控制机制,造成对固定资产管理缺少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为此,通过建立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可以强化内部控制机制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监督作用,尽早且合理地控制可能出现的风险,解决固定支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高等院校的健康发展。

2内部控制视角下学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具体建议

在阐述事实内部控制建设对高等院校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基础上,下文侧重对内部控制视角下学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出具体的建议。

2.1完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

高等院校要提升固定资产管理质量与效率,就要不断健全内控机制,让内控机制自身所具有的功能得以全面发挥,对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的管控,各种工作依照规章制度进行,不断提升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内控机制并非一成不变的,高等院校应当依据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进行优化与完善,这样才能让内控机制发挥更显著的制约功能。经过完善内控机制,高等院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能够更为合理,管理质效都同步得到提升。在内控机制构建过程中,应当将管理作为一个重要因素进行考虑,并把管理计划和内控机制有效融合,以实现预期的管控目标。同时,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过程中,应明确管理工作者的责任与权限。高等院校最高级别的领导便是固定资产管控的第一责任人,若固定资产产生丢失等问题,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固定资产应当指派专门的人员进行保管,在运用时应当记录使用人、使用时间等信息,并对其进行定期维护,对于由于操作不规范、有意毁坏等行为导致固定资产受损的应当追究当事人的责任,让其进行恰当赔偿。固定资产采购人员与质量检验人员应当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并互相监督、互相制约。此外,高等院校领导应当关注内控工作的具体实施情况,对内控机制所起到的功能进行全方位监督,若发现内控机制中具有不足之处,应当及时进行优化,防止因内控机制不科学、不健全而无法发挥自身所具有的制约与规范功能。只有高等院校的管理者重视内控机制的实施,资产管理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2.2加强高等院校固定资产管理专职队伍建设

高等院校固定资产内控能力可依托建立精细化管理机制的方式得到提升,而这种管理机制的实施需配备专门的管理工作者。高等院校可根据资产管理的具体目标划分资产的类别,并为每类固定资产都配置拥有专业知识的管理人员,让固定资产得到科学的维护和管理。例如,可按照固定资产在某段时间使用人员数量的不同划分类型,比如大多数办公仪器通常是供专人使用,而实验设备、教学工具在供多人同时使用。对于使用人数较多的资产,应当配备专门的管理工作者,对该类资产进行集中管控,另外对于消耗类资产应当定期进行清点,并将清点的结果及时上传到网络管理平台。对于价值较高的固定资产,为防止监督工作开展不到位而导致贪污等问题发生,可采用轮岗的方式配置管理工作者。另外,各类资产的责任人包括资产清点人员在内都要定期参加技能培训,以有效提高固定资产管控水平。

2.3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内部控制中的应用

当今时代下,互联网逐渐在各行各业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顺应社会的发展形势,高等院校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也应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包含固定资产信息的获取、分析、归类等均可依托互联网平台完成,实现资产管理的全流程信息化。具体而言,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加快高等院校固定资产内控工作信息化进程。高等院校应当引入或者开发固定资产网络控制系统,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解决当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开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提升高等院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对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处置等工作进行全流程监管。同时,高等院校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固定资产信息进行统一管控,对固定资产采购、应用、折旧等所有环节进行全流程监控,确保内控机制的有效实施。第二,依托信息技术完善固定资产追溯功能和监督功能。固定资产在管理过程中可运用条形码的方式,这样从采购申请、购置、运用到最后的折旧处置全部流程都能够可追溯。同时,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要想不断提升透明程度,便应加大信息技术应用力度,依托互联网对固定资产进行监管,对固定资产的投资、运行成本、其他开支等都进行科学预算,同时推动内控机制的全面开展,以此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成效。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可以并以表格的方式记录盘点固定资产,做到账目与实物的一致。同时,也可以为系统操作者组织以软件操作为主题的培训活动,也可以及时输入资产变化信息,及时更新资产数量,依托网络系统减小资产管理工作的工作量,提升资产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

2.4建立起完善的内部监察机制

监督管理信息的公开和透明、追责机制的科学与完善是高等院校固定资产内控工作顺畅开展的基础,同时追责机制的科学和完善还是内部监察工作的终极目标。高等院校应当构建并不断完善资产管理公式机制和激励体系,创建科学的追责体系,增大内部检查力度,确保固定资产内控工作落到实处。应当把固定资产盘点这项工作的内容具体化,在固定资产管理册子上明确标记固定资产的性质、呈现方式、使用过程,并且要求资产管理人员在每个年度的年底开展盘点工作。资产清点完毕后,应当把盘点过程中发现的各种问题进行详细的记录,且明确标记资产盘亏的详细情形、安装修理进度,在负责人签字确认财务部审查之后在一定范围内公开,纸质的盘点结果进行妥善保存,尽可能提升存量资产的透明水平,避免固定资产被私占等不良行为的产生。对于账实不一致的固定资产,应当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和其相对应,对管理工作开展到位的应予以恰当的奖励。可尝试把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划入到绩效考评体系中,将其和教职工职称评定工作相关联,以调动固定资产使用者对其进行科学管理的积极性。

3结语

在国家相关政策下,高校必须要通过采取有力的内部控制措施,解决当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实现对高校固定资产的科学管控。总之,完善的内控机制能够提升经济行为的规范化水平,确保固定资产妥善保存和高效运用,提高高等院校在资产管理方面的质效。因此,必须尽快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更好地提升高等院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水平和质量,更好地助力高等院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中阳,陆泽安.科研事业单位国有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分析[J].农业科技管理,2020,39(05):87-90.

[2]周建文.基于内部控制理论下的TH学院固定资产管理优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0.

[3]曹熠城.内部控制视角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建设研究[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03):63-66.

作者:魏曦光 单位:中国地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