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小企业成长性影响因素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小企业成长性影响因素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中小企业成长性影响因素分析

一、引言

中小企业是当前国内经济较快发展的生力军,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目前中小企业在国内企业比重中占到了99%以上,创造了60%的国内产值,贡献了全国50%以上的税收,完成了65%的专利发明,提供了80%的就业岗位。不仅在解决城镇劳动力就业、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还在技术创新、培育卓越企业家、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的发展与成长也面临着众多问题,呈现出高死亡率和低成长率现象。民建中央专题调研报告指出,中国中小企业目前平均寿命仅3.7年,其中8成以上是家族企业[1]。保障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加强对中小企业成长性影响因素研究,客观分析其发展受哪些因素影响,并不断给予正向强化,优化企业成长环境。

二、中小企业成长性影响因素分析

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成长更容易受发展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国家政策及法律、财税制度、融资环境、人力资源、技术创新能力。

(一)国家政策及法律

对于任何企业的发展,宏观政策及相关法律体系对其影响都是巨大的。一方面,完善的法律和政策环境给予中小企业发展的坚实保障;另一方面,通过对中小企业提供差异化的政策优惠,体现了对不同行业、产业的中小企业发展的态度及支持力度。目前,尽管已出台和颁布了许多与中小企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但尚未形成针对性较强的完善法律体系,且整体存在着执行性差、政策不到位的现象。

(二)财税制度

通过财政、税收渠道来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是政府通常采用的措施,但现阶段我国在这方面还存在不足。财政方面,主要体现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基金和支持自主创新的科技投入方面。专项基金每年提供的总规模很少,在使用上还存在多头管理、缺乏统一协调的弊端,不能发挥基金最大功效;科技投入资金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去甚远,资金使用缺乏监管、浪费贪污现象时有发生,投入结构不合理导致成果转化率低等。税收方面,现行针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和税制不尽合理。税收优惠政策上,中小企业所能享受的优惠力度和范围比较小,方式单一,局限于税率优惠和减免税,缺乏对中小企业创新方面的税收激励,部分税收政策带有歧视性,未能发挥税收优惠政策对中小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另外,当前的税制不利于中小企业的资本积累,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划分及中小企业核定征收税额的方式使得中小企业承担的税负较重,对其发展成长是一种制约[2]。

(三)融资环境

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资产少、负债能力低等特点,导致其在融资方面遭遇很大劣势,融资渠道窄。直接融资方面,尽管已经有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但这相对较低的门槛对于大多中小企业来说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导致直接融资的效果不佳。在信贷方面,由于中小企业融资次数多、金额少及其经营不稳定性,加大了银行成本和贷款管理难度,打破了银行风险和收益的平衡,难以得到充足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即使获得信贷资金,也由于缺乏抵押资产,融资担保机构不健全,使中小企业流动负债比例过大,企业经营处于一种维持生存的状态,严重影响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3]。

(四)人力资源

在企业的生存发展过程中,人才是唯一具有能动性也是最宝贵的资源。我国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与储备方面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尽管很多中小企业已经认识到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受限于资金和规模,难以形成可操作性的人才战略规划;企业整体经营稳定性差,人才总量少且易于流失;很多中小企业还处于企业主“人治”阶段,管理水平低,激励机制单一,难以做到人尽其才;缺乏一套完善的“选、育、用、留”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对人才仅仅局限于使用环节,陷入“资本雇佣劳动”的误区,不能够为人才提供合适的晋升渠道、培训计划,导致员工难以找到归宿感。

(五)技术创新能力

对于资金积累相对短缺、整体实力较差的中小企业来说,很多并不涉及技术创新。这些中小企业日常经营多是一些服务性质工作,包括简单代工或提供劳务等。而一些致力于以技术生存、发挥灵活迅速特点的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又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结果不尽人意。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还存在重视度不够、研发投入不足或经济条件不充裕等问题,大多企业没有独立的设计研发部门;自主创新比重过低,有量无质,过分依赖于引进模仿,缺乏知识产权与核心技术;支持性外部环境不足,包括促进企业创新的金融支持、信息服务体系等不完善,新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渠道不健全,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还打消了部分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三、促进中小企业进一步成长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的政策、法律支持体系

为了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成长,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政策、法律支持体系。政策方面,依据宏观经济政策,对符合经济发展趋势的行业或产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遵循“多支持、少干预、帮助与自助”的原则,以“开发性”扶持为主,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并用市场检验发展成果,不搞扶贫性救济。法律方面,应依据现有的《中小企业促进法》,加快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小企业基本法的立法,明确中小企业的法律形态和地位,加大对中小企业引导、保护和扶持的力度,使得中小企业在获得各种信息、资源和发展平台方面,与大中型企业拥有平等的机会,依法保障中小企业的各项权益。在此基础上,各地政府可依据基本法构建适宜本地经济发展的地方法规,为中小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二)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财政税收政策

财政方面,首先从整体上加大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投入力度,制定科学合理的资金管理办法及管理机制,切实将专项资金用于中小企业创业支持体系、发展贷款贴息、科研创新补助、企业人才培养以及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区建设等方面。其次,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对中小企业实施支持和政策倾斜,包括为中小企业预留部分政府采购份额和区别对待大、中小企业的竞投标方针,在产品功能相似的情况下,优先选择中小企业的产品或服务[4]。最后,要提供资金支持来帮助中小企业建立完善的产学研发展链条,协助中小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建立战略联盟,实施完善的产学研发展模式。税收方面,首先需要进一步降低中小企业税负,扩大增值税和所得税的优惠范围和力度,消除税收歧视。对于小规模纳税人,要优化其征税特点和管理办法,提高纳税起征点、降低征收比率;提高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率,减少税款,积累资本;放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具限制,为中小企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其次,重新界定中小企业纳税标准。根据实际发展需要,细化不同中小企业适合的税种及税率,营造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环境。最后,通过税收政策选择,建立税收激励政策。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人力资本(尤其是科研人员)等方面的投入提供优惠政策和保障,对这些经营活动造成的亏损,允许其按一定比例冲抵以后年度的应纳税额,对其取得的收益用于再投资的部分免征或少征所得税。

(三)创造更具支持性的融资环境

融资难对于国内外中小企业来说是一个普遍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逐步完善融资政策,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不断拓宽融资渠道。融资政策主要指政策性融资方面的法规,旨在提供优质高效的融资服务,主要界定金融机构应承担的职责、操作标准以及构建专门服务融资的机构体系。完善的融资政策是中小企业进行融资行为的依据和基础,需要加快推进建设。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改善单一融资手段。现阶段中小企业融资过分依赖银行等金融机构,而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借贷不情愿的现状导致中小企业经常处于资金匮乏的窘境。这一方面需要金融机构积极推行融资政策,提高实际服务效果,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便利;另一方面需要拓宽融资渠道,包括民间借贷和直接融资渠道。民间借贷方面,需要发挥政府的桥梁作用,尽快将其合法化,切实保障借贷双方的合法权益;直接融资方面,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中小企业,通过不断完善创业板市场,降低标准,使中小企业能够直接进入资本市场进行融资,满足生产发展的资金需要。

(四)建立长效人才维护体系

中小企业要想吸引和留住人才,需要自身不断发展,为人才提供更好的平台和机遇。第一,变革管理体制,建立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企业主应加强企业管理知识的系统学习,提高思维高度,逐步淡化个人影响力,充分运用现代企业规章制度来规范日常活动,变“人治”为“法治”;加快职业经理人运营企业的步伐,赋予人才更多的责任,为其提供施展才能的平台。第二,成立专业的人力资源部门,优化企业绩效考评、薪酬激励与晋升机制。科学合理的薪酬及晋升制度,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关键,要形成一套公平、透明的激励和约束制度,使员工的付出与收获成正比,做到人尽其才和能者上、庸者下的更新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并利用优秀人才的进入所带来的新思维和方法,不断增强企业活力和生命力。第三,建立学习型企业和人才成长培养机制,最大限度发挥人力资本的潜能。一方面,要打造一种能够包容、接纳新事物并且不断学习的学习型组织,以人为本,倡导终身教育,促进人力资本不断增值。另一方面,在各种投资中,人才教育及培养方面的投入产出比是最高也是最有效的[5]。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实时更新员工知识储备,提高人才的专业技能,大幅度促进企业的成长进步;依托人才培养体系,还能够实现企业人才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建立人才梯队,帮助企业进行人才储备。第四,打造优秀企业文化,加强企业凝聚力。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大都处于初创阶段,受企业领导者综合素质的影响很大,需要企业领导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并根据企业特点寻求一种共同的经营理念与愿景。中小企业要打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不断激发员工热情和集体感,充分发挥员工能动性和组织协作能力,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企业的凝聚力,使所有员工向着一个共同的目标持续努力。

(五)不断推进企业创新

创新是企业不断进步的关键,能够帮助企业把握和引领市场需求,提供合适的产品与服务。推进创新需要从企业内外共同做起。从内部来讲,中小企业必须营造至上而下的浓郁创新氛围,加强创新意识;加大创新投入,引进高素质人才和先进设备,提供充裕的研发资金,并确保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保证产出质量;建立现代化的技术创新管理制度,为创新人员提供支持性的工作环境。在初期创新路径的选择上,可采取引进和创新相结合的模式并逐步向自主创新过渡,培养创新能力。从外部来说,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需要政府和行业的大力支持。不仅包括提供各种政策优惠营造一个激励创新、支持创新的大环境,还要加快实施扶持创新的科技计划,加强知识产权及专利保护力度,切实维护创新者的权益。在中小企业创新资金的筹措方面,要不断完善金融市场,充分运用风险投资基金,使风险投资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资金来源,促进企业创新。

四、结论

中小企业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缓解就业压力,缩小城乡差距方面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为了保障中小企业健康成长,必须加强对其影响因素的把控,使朝向有利于企业成长的方向发展。从企业内部来讲,需要革新管理机制,构建现代化的管理体系,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储备优秀人才;加大科研投入,提高科研人员水平,增强企业综合技术创新能力。从外部角度,需要政府及行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包括完善的法律规章制度、倾斜性的财税政策和支持性的融资环境。通过内外有利条件的构建,共同促进中小企业成长。

作者:贾树方 林维柏 李慧娟 单位:湖南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