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艺术类学生职业指导研究

艺术类学生职业指导研究

【内容摘要】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正在面临新的变化,高速发展的社会对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职业指导模式难以匹配大学生群体的个人需求,这种情况在艺术类学生群体中尤为明显。文章基于匹配化、离散化、多元化职业指导的新模式,探讨如何降低高校艺术类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阻抗,为艺术类学生职业指导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艺术类学生职业指导阻抗

就业是民生重大议题之一,国家倡导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以确保实现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就业质量的提升折射出我国当前经济转型升级对就业工作的新要求,其对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根据第三方调研机构麦可思数据(北京)有限公司的《就业蓝皮书: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8年大学生就业率、工资水平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红牌专业”集中在美术、音乐、表演、绘画、化学、历史学等专业,其中美术、音乐、表演等艺术类专业连续三年被列入榜单。职业特性灵活、需求与市场匹配不足、毕业生“慢就业”及“懒就业”心态等因素的存在,使得艺术类专业成为大学生就业“红牌榜单”的常客。伴随着艺术类专业招考的持续升温,艺术类大学生职业指导阻抗愈发明显,就业形势更显严峻。如何降低艺术类学生职业指导的阻抗,是相关高校在新形势下面临的巨大挑战。

一、高校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特性

(一)职业选择自由化

艺术类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中表现出显著的自由化倾向。他们善于对外表达,有较强的创造意愿,职业倾向上多表现为社会型和艺术型;对结构化、机械式的工作缺乏兴趣,喜欢接触新颖、有趣的自由职业;热衷于自主设计具有奇思妙想的作品,以此展示个性价值,有时也存在做事理想化、过于追求完美、不切实际的特点。

(二)就业现状局限化

高校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呈现局限化的趋势。一方面,艺术类学科专业特色明显、教育口径较小、行业资源单一且集中;另一方面,艺术行业属于“高成本、长周期”的学科。2015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艺考线上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61%的受调查者表示艺考生会在考前参加培训班;而在另一项对艺考生的线下调查则显示,艺考生参与的艺术培训班周期在3个月至3年不等,67%的受调查者直言培训班的收费过于昂贵。受此影响,艺术类毕业生在职业发展尝试期对工作选择的期望值往往较高,对入行的薪资水平有较高期待,择业心态与市场定位存在偏差。

(三)就业选择地域化

近年来,伴随着社交网络媒体的兴起以及年轻人对明星艺人的追捧,“艺考热”持续火爆,艺术类考生人数持续增长,仅2015至2016年全国艺考人数就突破70万。虽然当前我国高速发展的文化产业对数媒、编导等艺术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社会对艺术型人才需求远不及艺考人数的增长速度[1]。此外,与“招人难”的中小城市相比,经济发达的大城市难以消化蜂拥而至的艺术类毕业生,地域性的人才供需矛盾形成。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选择地域化导致中小城市艺术岗位缺口放大,凸显了艺术类学生就业观念和思维亟待转变的现状。

二、艺术类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阻抗分析

艺术类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这类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复杂性,现阶段艺术类大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阻抗,主要反映在学生需求以及社会需求两个方面。随着职业指导理念在各大高校的普及和渗透,当前大部分院校的在学生课程中已设立了针对毕业班学生、低年级学生的职业指导课程。但是在长期的就业指导实践中,受限于职业指导教师资源结构的不完善,多数高校给予学生的就业指导服务多数集中在“面对面”的群体辅导,而鲜有院校能全面落实到“点对点”的个人指导。大学生因个人成长环境和生活履历的区别,在气质、能力、动机、兴趣等方面存在差异,个人的职业目标和职业契合点多有不同。千篇一律的职业指导课程,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中对毕业生就业无法起到有效且可持续性的帮助。毕业生在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迷茫无助,就业胜任能力匮乏。因此,差异化的学生需求与尴尬的同质化职业辅导形成矛盾,构成了艺术类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第一能级的阻抗。艺术类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阻抗的第二能级则来自于社会的发展需求和压力。当前,我国经济已由“拼速度”的高速增长阶段转向“拼质量”的优化阶段,国家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期。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新兴技术应用层出不穷,产业结构持续调整优化,社会就业环境愈发“精致化”“技术化”,对于高校毕业生这一类新成长劳动力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艺术类学生所学专业技术性强且自由度高,其所学知识、求职择业观念与新兴职业技能要求之间存在转换缺口,社会就业压力相对较大。职业指导教师的师资力量水平和专业化程度参差不齐是构成艺术类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第三能级阻抗。目前,高校的职业指导教师队伍总体上存在“结构呈现扁平化、组成呈现单一化”的趋势,大多数高校的职业指导教师主要由校园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的专职教师、各学院辅导员组成,以厦门地区高校为例,全职或兼职担任职业指导师的教师与在校学生的比例低至1:2000,学生咨询需求量与师资力量匹配不平衡。一名专业的职业指导教师需要具备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知识储备[2],然而多数高校的职业指导师由专职辅导员兼任。辅导员通常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日常管理、心理健康以及党团建设等事务化工作中投入大量精力,缺乏对职业指导知识有效的学习,专业化程度不足,无法给予艺术类毕业生较高精度的职业咨询。

三、降低高校艺术类学生职业指导工作阻抗的对策

(一)通过匹配化职业指导,降低职业指导阻抗

2017年的教育部工作报告中,国家对“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更有效地降低职业指导工作中的阻抗,探索更加高效的途径提升职业指导质量至关重要。面对当前职业指导工作中的三级阻抗,艺术类学生的职业指导应按照“全程指导、精准匹配”的模式来进行。针对不同阶段大学生的身心状态,匹配适合的就业指导咨询内容。大学一年级,通过专业认同教育、专业美学教育、生涯规划课程引导艺术类学生认识自我、认同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二年级,职业指导课程应侧重于实践,引导学生借助学习、素质拓展等方式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三年级进一步强化目标职业技能做准备。对于大学四年级的学生,此阶段的职业指导的核心工作应是帮其“串联”四年所学内容,给予他们求职技能的培训和面试指导,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领域。对于部分“就业难”“怕就业”“慢就业”的学生,职业指导教师在必要时要对其须辅以心理咨询。

(二)通过离散化职业指导,提高职业指导质量

离散化是程序设计中一种能够有效降低时间复杂度的技巧。其基本思想就是在众多可能的情况中,只考虑需要用的值。离散化可以改进低效的算法,甚至实现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算法。离散化的思维同样可以应用到艺术类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中。在职业指导中,由于现阶段职业指导教师数量与学生人数严重不匹配,因此,职业指导教师在艺术类大学生设计职业咨询的环节中可融入离散化思维,利用大数据信息计算能力提炼、分析学生群体的职业性格特点,按“群”“类”等层次进行分析,如针对前来咨询的学生,有目的性地根据其情况建档立卡、归纳分类,便于咨询后期的跟踪反馈,提升工作效率。离散化职业指导建立匹配化全程职业指导的基础上,对学校以就业部分及职业指导教师的数据统计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具体而言,学校可由就业服务中心、创新创业学院等部门牵头,协同信息处理部门或者计算机系相关学院,对大学一年级的新生进行职业兴趣测评、职业性格测试,记录数据库并做好保密工作。职业指导教师在对学生实施指导和提供建议前,应查询数据库了解来访学生信息,以提高职业指导的精确度和效率。以离散化思维进行职业指导,不仅能够节省职业指导教师的时间,同时也能提升职业指导质量。

(三)通过多元化职业指导,创新职业指导思维

多元化职业指导体现为信息工具的融入[3]。21世纪是信息时代,互联网已经渗透到大学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信息化工具的出现极大地提升了工作和学习效率,也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艺术类学生作为思维较为活跃的群体,更乐于在互联网中接受新鲜元素。因此,相关职业指导教师有必要借助新兴工具,积极开创多元化的职业指导模式。现阶段,多数职业指导教师主要通过线下“一对多”的授课方式以及课后“一对一”的预约咨询开展工作,模式相对单一。将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借助网络便捷和信息丰富的特点,以大学生更加喜闻乐见的方式和途径进行教授,如借助课程APP、“网上互动”“网上求职”“网上测评”等形式,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兴趣和热情。此外,由于网络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信息工具的融入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职业指导工作队伍人员缺乏的问题,扩大受众对象。多元化职业指导还体现为指导方式的创新[4]。单向信息传递的授课式的职业指导方式是目前较为常见的职业指导模式,其对学生的帮助有限。互联网时代,讨论式思维融入职业指导是大势所趋。讨论式职业指导授课模式的使用可以使大学生在交流中获取更多的思考和见解。在讨论式职业指导课中,指导教师作为“导演”,要引导大学生绘制好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为什么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如何建立职业生涯规划的蓝图,启发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索性思维。此外,组织“到艺术馆实地考察”“工作室实习日”“与职场面对面”等实践教学也可以作为丰富职业指导方式的内容和形式。

结语

新形势下,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必须着力于降低学生、职业指导教师、社会环境三者之间的交流阻抗,通过匹配化、离散化、多元化等途径梳理职业指导工作系统,以有效贯通职业咨询模式,提升艺术类大学生的职业胜任能力和求职素质,从而真正提升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徐咏.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特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0.

[2]雷蕾,苏浩然.大学生精准化就业指导服务机制探析[J].社会科学前沿,2017(5).

[3]李俊桦.浅析如何利用互联网手段提供职业指导服务[J].人力资源开发.2017(3).

[4]吴薇.就业指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蔡建华 单位:华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