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基本建设经济范文

基本建设经济全文(5篇)

基本建设经济

第1篇:基本建设经济范文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环境为人类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丰富的资源和必要的条件。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但是以高投入、高耗能、高排放为主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导致了生存环境的恶化,环境和社会健康成本激增。亚洲开发银行和清华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2012年)报告称,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之中,有7个位于中国,中国500个大型城市中只有不到1%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标准,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针对目前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环境问题,国家政府和社会各界已经行动起来,呼吁发展低碳经济,改变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走绿色、环保、循环的发展方式。相关的学术界人士也开始致力于环境、发展问题的研究,针对我国目前的人口、环境、社会健康状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为我国经济模式的转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二、经济增长与环境、社会健康的关系

(一)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人与自然如何相处。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就是要正确的处理人与自然、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降低它们之间的矛盾。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应是并驾齐驱的。没有经济发展作支撑,环境保护就无法顺利实施,因为环保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近年来,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成了新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要求,经济结构的调整成了必由之路,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身,保护环境才能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经济增长与社会健康的关系

由于人类经历了生存的危机,才激发了对健康的渴望。经济的发展本应为人类的生存、健康服务,但目前的经济发展造成了环境的破坏,威胁了人类的生存、健康。因此,要注意调整目前的经济发展模式,使经济发展与社会健康相辅相成,经济发展要维护社会健康,社会健康能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两者缺一不可。

三、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社会健康成本实证分析

何为环境成本呢?人们的经济活动导致了环境污染,污染的出现使环境为人类提供服务的能力和质量下降,人们为此付出的成本代价就是所谓的环境成本。环境成本又分为环境退化成本和保护环境支出,保护环境支出顾名思义就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支付的一些成本的价值,环境退化成本即由于环境污染而导致的损失和保护活动付出的一些价值。社会健康也称为社会适应性,是指人类对于赖以生存的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即人类个体应付周围自然环境和生活需要的能力和适应能力。

(一)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分析

环境成本包括资源的消耗(例如矿产资源和耕地资源等)、环境的污染(例如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等)、生态的退化(例如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等)。资源消耗成本是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资源被利用和消耗的价值。依据自然资源自身的性质特征来看,有些资源是一次性消耗资源,例如不可再生资源中的矿产资源、西北部地区的水资源等;有些资源是多次性消耗资源,例如土地资源、防护林、南方的水资源等。2013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688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7%,一季度同比增长7.7%,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8%,四季度增长7.7%。从产业方面看,第一产业增长4.0%;第二产业增长7.8%;第三产业增长8.3%。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8%。全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3.7%。2013年,根据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共74个城市开展监测,对六项污染物进行评价,74个新标准监测实施第一阶段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比例仅为4.1%,仅海口、舟山和拉萨三个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对全国470个城市(区、县)开展的降水监测中发现,酸雨城市比例占29.8%,酸雨频率平均达到17.4%。2013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达695.4亿吨、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2043.9万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32.8亿吨;全国共调查统计工业企业147657家,其中火电行业3102家,共排放二氧化硫782.7万吨,氮氧化物964.6万吨,烟粉尘218.8万吨。2011年,全社会环保投入7114亿元;2012年8253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59%;2013年环保投入951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2013年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223亿元、城市排水建设投资1055亿元、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867亿元、治理废水项目投资124.9亿元、治理废气项目投资640.9亿元、治理固体废物项目投资14亿元。

(二)经济增长的社会健康成本分析

经济增长对于全社会的健康水平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经济的增长改善了居民的生存环境和居住环境,各项社会保障设施不断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政策不断出台,维持和保障了居民的健康支出,提高了全社会的健康水平;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水污染、大气污染对于居民的生存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并且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人们的生活步伐,传统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改变,人们的生存压力、工作压力不断加大,带来了极大的负面情绪、负面影响,逐步消减了物质条件改善带来的福利,整体的健康水平有所下降。2013年我国洪涝、山体滑坡、泥石流和台风的受灾面积达到11426.9千公顷、自然灾害受灾人口38818.7万人次、自然灾害受灾死亡人口2284人、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达到5808.4亿元。

四、经济增长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的建议

针对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和环境、社会状况,我们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来改变当前的发展状况,保障居民的生存和发展。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我国资源消耗损失在GDP总量中占据很大的比例,经济增长对于资源消耗的依赖较深,尤其是作为我国资源密集区的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以能源的消耗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进步,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要及时地转变目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积极发展节能环保绿色的低碳经济,对于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加强监控,颁布新政策鼓励其进行改革。对于企业征收污染治理税来扩大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环境污染税征收的依据就依靠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环境污染损失核算的结果,将环境污染成本内部化。

(二)对西部进行生态补偿,生态脆弱区实施生态移民

第2篇:基本建设经济范文

[关键词]新时期;医药卫生事业;主要成就;基本经验

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建设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通过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药卫生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国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由1978年的68.2岁提高到2018年的77.0岁,孕产妇死亡率从1949年的1500/10万下降到18.3/10万,婴儿死亡率从1949年的200‰下降到6.1‰①。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建设在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同时,挑战依旧严峻,全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归纳总结新时期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建设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有助于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把握未来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方向,助推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

一、新时期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建设的重大创新

(一)理论创新:大健康理念形成并深入人心。长期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事业以“治病”为中心展开建设,忽略了健康管理和疾病早期干预的重要性。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居民疾病谱②和健康理念已悄然改变,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早已不是单一的疾病治疗,而是逐渐演变为综合健康管理需求[1]。同时,影响居民健康的因素来源于生产、生活等众多领域,单靠卫生部门单打独斗的健康管理模式已难以应对日趋复杂的健康问题,必然要求政府各系统部门间通力合作,社会组织协同参与。随着全局性的大健康理念逐渐形成,2015年“健康中国”正式被写入“十三五”规划,标志着大健康理念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①。2016年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层面”,强调树立大卫生、大健康观,将健康融入各项政策②。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落实大健康理念明确了目标和清晰的路线图。2018年依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我国正式组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供体制和组织保障,助力“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深入人心。由卫计委到卫建委的转变,看似一字之差,实则体现了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建设“以治病为中心”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质的飞跃。相较于传统的聚焦于疾病治疗的健康观念,大健康理念强调健康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服务范围除医疗服务外,还向食品安全、健康教育、养老保健、生态综合治理等领域扩展,并将渗透到人民生活的全方位和全周期。(二)制度创新:构建中国特色医疗卫生服务体系。21世纪初,我国卫生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对191个会员国的卫生系统进行了绩效评估,中国在卫生负担公平性方面排列在倒数第4位。2003年“非典”疫情暴发暴露出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尤其是农村卫生服务的漏洞;药品价格居高不下,医疗费用持续增长,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突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及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严重滞后,等等。这些情况迫切要求我国立足国情,通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涉及多部门、多行业、多个利益群体的复杂系统工程,是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败的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政治问题[2]。2009年,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了医改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框架和政策措施。同年国务院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确定了医改的五项重点改革内容③。两个文件的制定具有明确的指导性和针对性,创新地厘清了政府在卫生服务体系中的职责,并勾画出构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总体思路,即建立健全涵盖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和药品供应四项制度的中国特色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这为我国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尤其是在当前和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要始终坚持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并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这是新时期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建设从理念到体制的重大创新[3]。(三)科技创新:医药产业不断迈向现代化我国现代化医疗服务技术从无到有,蓬勃发展,尤其在医院信息化建设和医学科技创新两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医院信息化建设日新月异。信息化建设是促进医院现代化建设,提高医院经营质量和效益,提升医院综合竞争力的必要因素。新的历史时期,受新医改宏观政策环境、医院评审等级和评审要求以及医院内部管理需求的推动,我国以医生护士工作站、电子病历、远程医疗为核心的临床信息系统应用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普及。调查结果[4-5]显示:我国三级医院及三级以下医院的平均年度信息化投入由2008年的232.90万元和72.60万元分别增加到2018年的765.03万元和250.91万元,10年分别增长了228.5%和245.6%。2018年4月,继2016年《医院信息平台应用功能指引》和2017年《医院信息建设应用技术指引》之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式出台《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试行)》,在国家层面构建起一个较完整的医院信息化体系框架,引领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2.医学科技创新迈向新高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密集发力、加速跨越,医学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领域,其发展的“加速度”显著提升,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如:我国自主研发、全球首创的晚期胃癌治疗药物阿帕替尼等一批新药和仿制药获批上市;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并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并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于癌症激酶靶点的高通量细胞筛选库;自主研发创造高端医疗器械“安翰磁控胶囊胃镜机器人”等。

二、新时期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建设的主要亮点

(一)全面取消药品加成。我国公立医院是由政府举办、向人民群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其最显著的特征是社会公益性和非营利性。计划经济时期,公立医院运转主要依靠国家相关政策、财政投入以及一定限度的医疗收费来支撑。1954年我国出台了医院药品价格加成政策,允许县及县以上的医疗机构销售药品时,顺加不超过药品实际购进价格15%的加价率作价,所获得的药品差价收入则为药品加成收入。在当时政府财政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公立医院依靠药品加成的收入得以正常运转。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物价水平提高,药品加成政策的弊端日益突出,“以药养医”“药品回扣”“诱导药品消费”“大处方”等现象泛滥,医院的公益性被冲淡,加剧了医疗行为的趋利性。为消除由药品加成引起的药品价格虚高,减轻人民群众看病负担,切断公立医院、医务人员与药品收入间的利益关系,规范用药行为,我国于2009年出台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指出,改革药品加成政策并逐步取消。2017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财政部等7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的通知》,要求2017年9月30日前所有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2017年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93.9%的城市公立医院取消了药品加成,患者药品支出的下降直接带动了其医疗费用整体涨幅的下降,其中2017年医院次均门诊费用、人均住院费用涨幅较2016年分别下降0.3和0.8个百分点,次均门诊药费、人均住院药费较2016年分别下降了1.8%和7.1%。全面取消药品加成虽然尚未从根本上解决“看病贵”难题,但从患者角度来看,其直接降低了医疗费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医患关系得到一定的缓解;从医生角度来说,其有效切断了医生与药品收费之间的经济利益,从而规范了医生用药行为;从医院角度来讲,其重新确立起医疗技术服务价值观,引导“以药养医”向“以技养医”转变,充分体现了医疗技术服务在医疗主体中的核心价值。(二)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因病致贫发生率显著降低。在致贫原因之中,因病致贫在各地区都是首要原因。国务院扶贫办建档立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贫困户有1256万户,占贫困户总数的42.4%[6]。因病致贫发生率高是贫困地区医药卫生服务水平低的最直接表现,并已经成为制约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消灭区域性整体贫困,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5年《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针对贫困地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发生率高,提出实施健康扶贫工程,保障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2016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务院扶贫办等15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对组织实施提出了要求。在解决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少生病”的核心问题上,我国实施一整套“组合拳”以切实提升贫困地区居民健康保障水平。如,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医疗保障衔接机制;加强贫困地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实施全国三级医院与贫困县县级医院对口帮扶工程;开展地方病和重大传染病攻坚行动等。健康扶贫工程实施以来,我国因病致贫、返贫发生率显著降低,农村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0.2%下降到2017年的3.1%,贫困人口规模从9899万人下降到3046万人[7]。其中因病致贫、返贫户由2013年底的1256万户降低到2017年的388.2万户[8]。2018年6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继续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三)推进医疗卫生供给侧改革,分级诊疗初见成效。我国医疗卫生发展进入新常态,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日益显现,其中以供给侧问题最为突出,深化医疗卫生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9]。深化医疗卫生供给侧改革的主攻方向是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增强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资源配置率。简单地说,就是在保持医疗卫生服务供给制度连续性的基础上,以构建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优化、整合优质医疗资源,提升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均衡性和可负担性。分级诊疗是推进医疗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实施分级诊疗是对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服务模式和就医秩序的一项基础性、长远性、系统性制度设计,它与医疗联合体建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形同“一体两翼”,对扩大卫生健康服务供给总量、优化健康资源配置、构建优质的医疗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自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以来,我国以医联体建设、家庭医生签约、远程医疗、全科医生培养为抓手,在持续推进分级诊疗制度上取得了全新进展。《2017年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和入院人次分别达44.3亿人次和4450万人次,较2016年上涨0.7和3.6个百分点,分级诊疗初见成效。近年来,我国采取多举措鼓励社会办医,医疗卫生服务行业民营资本日趋活跃,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服务新格局正逐渐形成。

三、新时期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以人民为中心、以健康为根本”是医药卫生事业建设的首要原则。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进程中出现过诸如医患关系紧张、药价居高不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农村卫生体系及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滞后等问题,其原因可归咎于卫生总投入不足和公益性淡化。新时期,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而“以人民为中心、以健康为根本”的医药卫生事业发展观在此进程得以树立和升华,既体现于建设的载体和抓手上,更体现在建设的根本目的和基本策略上,是新时代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建设中仍需坚守的首要原则。(二)高效的顶层设计是推进医药卫生事业建设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是中国经济社会最稳定、发展速度最快的黄金时期,也是医药卫生事业的高速发展期。新时期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建设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最关键的就是国家和地方高效、系统的顶层设计。如,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新世纪第一次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并印发实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作为新时期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该规划对新时期卫生与健康事业建设的指导思想、战略主题、战略目标和发展路径等进行了全方位的规划和布置。高效的顶层设计有利于形成由上而下的共识,从而为医药卫生事业建设指明方向,促进医药卫生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三)“以基层为重点”是医药卫生事业建设的内在要求。目前,世界各国都在为实现全民健康覆盖目标采取积极行动,而面对城镇化进程加快、老龄化加速、慢性病高发等全球性趋势,初级卫生保健被认为是实现全民健康覆盖的最佳路径。2016年我国确定的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①中提出“以基层为重点”,这与1997年的“以农村为重点”既一脉相承又略有变化。我国通过不断完善基层管理和运行机制,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利用医疗联合体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促进资源下沉基层,促进以基层卫生服务为基础、以人为本和注重质量一体化的服务体系建设等措施,基层尤其贫困地区农村的医药卫生服务能力得以大幅提升。坚持以基层为重点,是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适应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美好向往的内在要求。(四)自主创新是医药卫生事业建设的活力之源。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一方面,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大,固定单一的建设模式和服务体系无法满足居民多元化、个性化的医药卫生服务需求。要实现各地区医药卫生事业同步、可持续发展,需立足于各地区现状,以需求为导向,在医药卫生服务供给模式、市场化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实现创新,提出具有适应性和实践性的建设方案。另一方面,自主创新还体现在医药产业发展上。我国的医药产业链长期处于“中间大两头小”的状况,即中间加工、生产能力强,但前端研发能力弱、后端成果转化能力弱。强化医药产业创新是有效缓解由于药品专利垄断等带来的因疾病导致患者经济负担畸高问题的必行之策。

四、结语

第3篇:基本建设经济范文

关键词:环境;设计;和谐;以人为本

1引言

房子是用来住的,建筑环境设计要以人为本。这些年来,建筑业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日新月异,许多著名的标志性建筑层出不穷。如迪拜的帆船酒店就引领着时展的风骚,不但建筑造型独特,而且所处的地理环境也风光旖旎。谁都知道,环境因素已经与人们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已经成为人们赖以生存的主要因素。作为一名建筑师,在关爱建筑外观造型之美时,更应该关注作为建筑主体的人所需要的生活内涵。建筑师不仅仅只是一名设计工作者,而应该是一位优秀的建筑调剂师。如果建筑师能把建筑设计与环境设计有效地、完美地调色融合为一体,那才是建筑与环境融合的最佳组合。只要是从事建筑业的人士,都能理解建筑环境设计的概念,但对建筑环境设计的内涵,可能疏于探究。我认为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建筑物所处的地理生态环境、自然人文景观,能否与建筑物的存容相吻合;第二,是以建筑设计为依托,定格区域环境设计,营造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的区域环境;第三,是精心营造建筑内部优雅的个体小环境,即人们赖以日夜生存的私人空间。这三个层次设计的原则是以人为本。

2地理环境选择

2.1自然地理环境的选择

自然地理环境已经形成,一般难以改变,但建筑师们可以依据自然地理环境的优越条件,把地理环境中的一切风景线,一切有利要素拉入建筑设计中来设计作品。如芬兰的建筑大师阿尔托设计的芬兰大厦,选址于市中心德勒湾畔,它宛如一架巨大的白色钢琴静静地躺在湖边,湖光倒影出线条流畅的琴身傍上湖畔的自然地理风光,吻合得像一幅美轮美奂的风景画。这种依靠地理环境烘托建筑艺术的设计手法,便完美地、成功地打造出了芬兰现代建筑艺术中的一颗明珠。

2.2人造地理环境的选择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发展的需要,人类可以创造新的地理环境。如我国古代修建的灵渠,京杭大运河等宏伟工程。虽说当时是为了加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但相应的生态环境、人文景观、地理气候等都随之发生了变化。又如我国现代修建的长江三峡大坝枢纽工程,也同样地改变了三峡原来的地理环境、生态气候。建筑师们如果选择人造地理环境中的素材来设计自己的作品。这些作品也同样可以与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下的作品相媲美,如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上的东方明珠,就是新建地理环境中脱颖而出的例证。

2.3地理环境设计的重要性

环境选择是十分重要的,设计理念也很重要。一个建筑设计成败的关键,虽说取决于设计理念是否牢牢把握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和市场需求,但地理环境因素的优劣的确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如果一个建筑设计不慎重考虑所处的地理环境因素,而只将设计理念定位在造型优美和户型研究层面上,这样的项目设计在风云变幻的建筑市场也难以超凡脱俗。如长沙的湘江世纪城,虽选址于地理环境条件优越秀美的湘江之滨,但稠密的钢筋混凝土丛林设计布局却达不到阿尔托设计芬兰大厦的美学效果。因此,建筑师们应该突破停留在建筑造型优美和研究客户居住行为束缚的设计观念,认真去审查所选择地理环境、自然风光中的精华来丰富建筑环境设计,才有可能创造出优越的设计作品。丹麦的建筑大师JornUtzon设计的悉尼歌剧院就是鲜活的例证,那三面临海的地理环境以港湾大桥做背景,由蓝天白云、碧海远景、绿岛近景做依托。把位于贝尼朗岬角上的悉尼歌剧院打造成既像多艘准备出海的帆船,又像多组栖息海湾的贝壳,这种抽象的建筑设计与现实地理环境选择的完美统一,使悉尼歌剧院成了举世瞩目的世界著名建筑,让澳大利亚人骄傲的宣称“人无我有”而不可再翻版,望尘莫及而不可再造。

3区域环境设计(城区或社区环境设计)

3.1区域环境设计的发展与现状性

150年前,奥姆斯特德设计的美国纽约中央公园,开创了在城市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纪元,自此以后,欧美各大城市相继掀起了一场城市环境美化运动,可见,漂亮的区域环境设计,优雅的园林景观布局是人们对美好宜居生活的向往。这些年来,我国建设事业的发展,也的确是沿袭着这一美好向往发展的。我们在大城市里所见到的不再是以前那些光秃秃的钢筋混凝土丛林,而是绿色花园式的智能建筑,这说明城市居民已经摆脱了以前那种单纯吃、穿、住、行的生活格局,跨进了社会和谐生存和生态宜居生活的门槛。建筑师们也瞄准着这一门槛,时刻高举着以人为本的大旗进行着区域环境优化设计,无奈社会发展的进程太快,环境设计的确难以跟上时展和人们日益提升高标准生活要求的步伐,加之各种社会因素、环境条件的约束,致使建筑师们绞尽脑汁也只能做到让劳碌奔波一天后的人们回到社区,看到那赏心悦目的漂亮环境能获得一丝心灵安慰,得到一种心理寄托,使跌宕起伏的心灵能被区域环境优雅极致所征服,让人们感到社区就是家,社区就是温馨的港湾。

3.2区域环境设计的理念与效果性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购买居住场所已经从单纯的看地段、看户型转变到慎重地看生态环境、看绿化布局、看设施配套等层次上来。虽说每个建筑物在建造前已经做过环境因素评估,但人们不再满足于种些花草,栽几棵大树的简单园林种植,而是把园林景观规划置于区域环境设计上来衡量。一个区域环境的营造是否满足居民赖以土地而生存、赖以区域环境而生息是人们对建筑环境设计的新要求。碧桂园在马来西亚所建的绿色森林城市,就是根据人们宜居的新理念建造的。马来西亚的绿色森林城市,是通过在建筑物外观造型上植绿,巧妙地体现出“绿荫深处有人家”的生态绿化效果,而有些工程的区域环境本来就不宽阔,有些建筑师热衷于在区域内做大广场,如中心广场,空中花园之类都有,甚至对园林设计极尽奢华地求大求奇,但这些区域环境设计是否与区域内的建筑物相融却不曾考虑,更谈不上温馨的港湾是要靠以人为本的区域环境设计来渲染的设计思想。从而导致不伦不类之杰作众生,打个比方:如果把埃及的巨大金字塔搬到北京天安门广场上,这能相匹配吗?难怪鲁迅先生说:“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我国民代学者李鱼也说过:“土木之事最忌奢靡,匪特庶民之家当崇俭朴……”可见,一味盲目奢侈地求奇大雅,而不以人为本地注重与建筑物相融的区域环境设计,不但增加了日后的维护费用,而且达不到创意标新的效果。

3.3区域环境设计的特色与规律性

区域环境设计要以人为本地突出地方特色,要适用地理气候,要尊重客观规律。北方城市夏季蒸发量大,如作大片动态水景,不但耗水量惊人,而且违反了北方地区本来就缺水的客观规律。而南方地区雨水丰富,在考虑成本控制的前提下,在区域环境内设计小型池地喷泉替代大面水景,或作潺潺流水衬托环境,这种环境设计既满足了居民的“亲水情节”,又增添了无限情趣,更融合了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

3.4区域环境设计的人文与生态性

区域环境设计要与“生态觉醒”同步。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进步,建筑师们应把健身、休闲、娱乐等多功能设施配置于区域环境设计中。如把绿地中曲径通幽的林荫小径设计为铺上卵石的健身休闲林荫小路,以满足人们生态足疗的需要;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增设一些健身器械,让人们舒展身姿、活动筋骨……所有这些生态觉醒设计,要以人为本地力求达到区域环境的舒适性、文化性、和谐性的效果,以满足人们健康生活的心理和生理要求,要于无深处地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生态环境设计理念。

3.5区域环境设计的软硬件与情感性

人都具有感性和理性,在渴望独立和寄托依赖的矛盾中,维护独立的秘密领域和渴望公开的社会交流是同等的强烈,这反映在区域环境设计中,私密空间多以“家”为结构单元形式出现,渴望社交则以共赢互利的方式来完成。因此,把网通婚介,社交娱乐,休闲购物等功能配套以“家”的温馨模式体现在区域环境设计中,可以人为本地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样化的生活需求。建筑师不是建筑商,只关心设计效果,无需注重经济价值,因此在区域环境设计上,可超越于人们对生活深层次的追求,标新立异地把人们居住的空间环境、景观布局、公用设施、交通枢纽、医疗商务、健康娱乐等硬件环境设计得尽善尽美,更应创意标新地把人们的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文化交流、生活文明传承等软件环境无形地刻印在区域环境设计中,让人们在所处的生活区域环境中,寻找到“诗意般居所”的感觉。

4室内环境设计

室内环境系指人们生活、工作的小天地,是人们生活中最注重的部分。由于全社会物质文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建筑产品购买时的精挑细选,促使着建筑师们想尽办法来优化室内环境设计。建筑师们不得不利用平面变换、立体交错、空间构造等设计手法从整体到部分,从局部到细部来挖掘室内每一寸合理空间,采用透视、错觉、光影、反射、色彩变化等原理来进行室内环境设计布局,以满足人们渴望室内环境美观、大方、经济、适用的需要。

4.1室内环境设计的发展性

室内环境设计不仅与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直接相关,而且与人们的社会意识形态密切相连。从人们只要有房子居住的简单满足,到住上宽敞舒适的大户型,再到住上功能设置齐全、环境设计优雅的智能建筑,乃至发展到将来住上绿色环保生态建筑等,这一发展过程随着经济条件的充实,促使人们对室内环境的要求逐步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室内墙上刷涂料来单一地美化室内环境,而是在寻找优秀的建筑师来进行室内环境设计,这种发展性已上升到了建筑艺术设计的范畴。

4.2室内环境设计的科学性

室内环境设计要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道理。它的科学性价值体现在相关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上。如:所选择的环保型装饰材料,甲醛含量参数必须满足生态环境指数要求;室内设计的通风性、采光性、节能性、日照时间等必须满足设计参数要求;围护栏杆的高度,必须满足规范规定的安全高度要求……建筑师本着美观大方、舒适宜居、经济适用的原则,人性化地将人体工程学、生态环境学、声光电学、建筑美学等科学原理融化在室内环境设计中,根据人们的生活习惯,人文精神等因素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适宜的空间布局,使每一细节设计都极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宜居生活的需要。

4.3室内环境设计的环保性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它蕴含着人类向往的生机活力,它充满着人类希望的生存因子。自从人类意识到材料对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性后,人们追求绿色健康、环保生存的步伐从未停止过。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一些发达性国家开始了对材料重新审视与思考的探索,最早的有德国于1978年就了世界上第一个环保标志“蓝色天使”,警告人们要共同携手保护生存空间和生态环境。随后,加拿大于1988年执行环境标志计划“环境选择”,北欧五国(丹麦、瑞典、挪威、芬兰、冰岛)于1989年实行了统一的环境标志“白天鹅”,中国于1993年10月也了青山、绿水、太阳和十个蓝环组成的环境标志,社会进展发展到今天,已有四十多个国家推出了环境标志制度,如美国的“绿色签章制度”,日本的“生态标签制度”等,都以人为本地强调着生态材料的安全性和环保性,都以人为本地促进环保意识深入人心;环保实施家喻户晓。建筑师在研究室内环境设计方案时,已逐步将设计重点转移到材料的生态性和使用性上来,在室内空间、色彩、内涵等设计思想上加入环境保护因素,竭尽全力地排除甲醛、氡、苯、放射性物质等污染环境而给人类带来的威胁,因此,环境污染问题也就成了建筑师在进行室内环境设计时,必须精心研究的课题之一。

4.4室内环境设计的美学性

英国美学家帕克说过:“感觉是我们进入审美经验的户门。”可见,室内环境设计的美学性是通过感知来认同的,室内环境设计的效果是通过审美来实现的。现代生活中的人们,已经把对美学的感知提升到艺术的角度来比较,具体体现在室内环境设计上追求豪华漂亮,在装饰材料上追求奢华上档,在装饰工艺上追求精雕细琢,在装饰效果上追求品质高尚,这一系列的过程,促使着设计师常常调整设计方案,通过空间立体变换、造型风格迥异、景观舒适结合、色彩科学搭配等方法,力求使室内环境设计达到美、洁、雅、静的美学效果。

4.5室内环境设计的宜居性

人们评价宜居城市是以社会文明度、经济富裕度、环境优美度、资源承载度、生活便宜度、公共安全度等因素来评估的。而室内环境设计的宜居性,除了美观漂亮的感知效果、家庭成员生活的和谐性外,室内家私的设计布局、色彩风格、功能配套等经济适用性也是一个重要指标。设计师们在家私设计上十分注重橱柜的高度、衣柜的深度、灯光的亮度、色彩的美学度、墙砖的美观度等性能指数能满足人们宜居的要求,这一宜居性要求是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来精心营造的,充分体现出人性价值的份量。

5结语

第4篇:基本建设经济范文

国内高校环境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中的实习教学是相对薄弱的环节[2],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环境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毕业生的就业率,分析其主要原因有:

1.1实习认识的不足

不少实习指导老师和实习生认为,毕业实习仅仅是学校要求他们完成的“一项任务”.因而在实习过程中,实习指导老师的责任心不强,大多实习指导老师不愿意认真研究实习中所遇到的问题,而实习生实习的积极性不高,不可避免地形成“走马观花”的实习模式,最终使得毕业实习的效果和质量不能令人满意.

1.2实习管理的低效

国内高校各专业实习指导教师的确定常常具有随意性,加上学校对实习指导教师的培训与管理力度不够,因此,毕业实习中指导教师往往不能给实习生以全面、科学和高效的指导,加上实习教学缺乏相应的质量监控措施,实习过程评价的虚化,学生“滥竽充数”的现象普遍.

1.3实习基地的有限

缺少相对稳定和规范的实习基地是许多高校实习教学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国内一般高校实习经费有限,加上国内不少企业“社会责任感”缺失,认为学生的实习会影响其正常工作,而且还存在学生的安全问题,因此许多企事业单位不愿接受实习生,使高校按专业建立的实习基地“小而散”,导致了实习内容和功能的单一化;而且区域各高校实习的安排时间几乎相同,常常出现在同一单位扎堆过多的学生实习,也给挂牌的实习单位造成很大压力.中国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环境科学专业分委员会于2009年对国内35所高校进行了调研(见表1).结果表明:73%的高校认为企业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学校建设实践基地的动力不足、投入不够,造成了一些高校几乎没有实践教学基地或建成的实习基地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35所高校的生均实习经费仅为435元,通常只能支付学生到实习基地参观的交通费,远不能支付毕业实习所需的费用,严重影响了实习教学的质量.

2福建省区域环境保护类本科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情况

福建省生态环境的特点是海陆兼备,山海互补,区域内多山地丘陵,少平原,海岸线曲折,港湾和岛屿众多,腹大口小的海湾和河口所组成的海岸带是福建海陆间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密切关联和交流的界面,区域气候条件优越,水资源丰富,生态系统复杂,生物种类繁多,可供观测的自然环境现象多[3].2010年,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形式,调研了福建省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华侨大学等高校环境保护类本科专业以及福建师范大学环境科学、地理科学、生态学、生物技术等环境保护类本科专业的实习教学和基地建设情况(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福建省内各高校环境保护类本科专业建设的实习基地主要集中在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生产企业/环境保护公司、政府环境管理部门和研究部门,其中福建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福州市祥坂污水处理厂等单位接受了3~4个专业的实习生;而福建三钢集团三明化工有限公司、福建华能东电厂、福州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是应用化学专业、生物技术等专业的挂牌实习基地,这些大型企业在清洁生产和末端污染治理方面有特色,可以开发作为环境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的实习教学基地;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在自然生态环境实习基地建设方面具有特色和优势,目前已经建设了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实习基地、闽江口湿地野外定位观测站、福州琅岐岛实习基地等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野外实习基地,可以共享作为环境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的实习教学基地.

3对环境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实习与基地建设改革的思考

实习基地是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是保证实习教学质量的必要前提,因此有目的地建设与专业培养目标相符、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十分重要.环境科学与工程作为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新兴学科,实习基地的选择既要考虑满足其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又要结合区域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特点.在目前各高校实习经费有限的条件下,如何本着“资源共享,优化配置、共同发展”的原则,在区域建成1~2个规范性和共享性高的环境保护类本科专业实习基地示范区,建成“区域实习基地共享平台”,提高实习基地的利用效率十分有必要.

3.1构建区域实习基地共享平台

依托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和厦门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在区域野外实习基地方面的优势和力量,构建“亚热带山地生态系统实习基地示范区”和“近海海岸环境实习基地示范区”,培训一批合格规范的自然生态环境实习基地指导教师.该实习基地示范区可以作为区域各高校地理科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态学、生物技术等专业共享的实习基地,避免不同专业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化配置.

3.2优化配置实习时间

考虑到食、住、行的方便,位于福州市内的环境科学研究所、环境保护监测站、城市污水处理厂、大型环保公司等单位仍将作为各高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认知性环境见习、生产见习和毕业实习的基地,一般一个实习基地以一次性容纳20~30名学生实习的规模为宜.因此,区域内各高校有必要探讨如何将彼此的实习时间错开,并与毕业论文(设计)有机衔接,避免“人满为患”,提高实习基地的利用效率.

3.3加强分散实习的研究

目前各高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毕业实习一般采用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分散实习是集中实习的延伸,是潜在的待挂牌的实习基地资源,也是学校把握用人单位需求和动态的一个窗口.分散实了在经费上比较节省,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也很有帮助,但要避免“散放羊”,有必要对分散实习的模式、指导方式和考核方式加以深入的研究和跟踪调研,加强对分散实习的管理.

3.4改革实习的管理模式

改革实习基地仅由高等院校和挂牌企事业实习单位两方共建的模式,依托政府环保管理部门,建立高等院校、政府环保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三方联合共建实习基地,以协议的方式明确实习的培养目标和实习基地建设的有关事宜,明确三方的责任和义务,使三方都把实习当作份内事来办,探讨“三方共建、互利共赢”的机制.

第5篇:基本建设经济范文

关键词:军队建设;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培训工作;实现路径和策略

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军队财务人员担负的责任更加沉重。作为后勤工作的重要成分,财务工作关系到部队的稳定发展。要想提升财务工作的质量,使之能够为部队建设做贡献,就必须要求财务人员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在实际工作中时刻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以大局为重,以为人民服务为原则。但是,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个别军队财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存在思想偏移现象,缺乏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引,最终导致违法乱纪行为发生。那么,应该采取何种策略加强军队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呢?

一、当前我国军队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方面出现的问题或面临的挑战

1.财务人员不断进取的学习热情减弱,财务工作经验老套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军队建设也日益现代化,在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创新的过程中,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是主要任务[1]。但是受到我国综合国力日益提升,国民生活更加稳定的影响,许多基层军人和干部出现生活懈怠的现象,甚至部分人员产生麻痹心理,较为明显的是一些财务人员对新的信息技术一无所知,思想工作和头脑意识依然停留在传统时代。

2.财务人员的理财观念有误,没能正确意识到这项工作的真正意义

部队相较于其他企事业单位而言较为特殊,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命令,这虽然有助于强化内部管理,但是很容易给新入伍的财务人员造成对财务工作的方向和宗旨等认识上的偏差,即服从命令体现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国就是要以领导的意图为第一原则。另外,部队内部不乏年轻、资历尚浅的财务人员,他们对财务工作的认识较为片面,对个人价值及未来发展前景缺少规划,这就导致他们在面对本职工作时态度不端正,有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理,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远远不够[2]。

3.一些财务人员专业素质不过硬,业务能力亟待提升

上文已经提及,部队相较于其他单位具有特殊性,即内部人员配置相对稳定,人员的录取和辞退具有严格的审批标准,且周期性强。所以部队的财务人员时常会出现供需不达标的矛盾。通常,如果部队内部出现人员调动的情况,一般是刚刚熟悉工作环境的人员被调离,在此情况下,一些新分配的财务人员一般都缺少岗位经验,又需要重新摸索工作流程,积累工作经验,这无疑为军队财务工作的管理带来影响。

二、对加强军队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基本途径的几点思考

1.军队要及时对财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开展基础教育工作

军队如一所学校,部队所有人员的教育培训是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也不例外。日常教育培训和专业素养训练不仅可以提高财务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更重要的是提升其职业道德水平。因此,军队各部门要更加重视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并且积极为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创设条件。同时,国家对军队财务人员管理也提出了教育主张,如财务部为此制定了适用于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暂行条例,还对会计证的管理进行监督,通过明确的要求对军队财务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进行指导[3]。

2.强化军队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工作

首先,军队应该要求财务人员熟悉本职业务,做到忠于职守。例如,要对支付、报销和汇拨的流程有所掌握,并能严格按照审批程序对上述业务工作涉及的凭证进行检验,明确报销和支出界限,对违反政策和制度的经费支出予以撤回,并及时向上级领导和管理部门反馈。另外,对于那些需要利用军队专项经费购置的物资,财务人员必须对此设立账册,并指定专人负责,确保收发、领报的程序正当。同时,专项经费要做到专款专用,财务人员要要严格监督任何领导和个人的经济行为,保证其不得已私人理由进行违法挪用和占为己有。其次,军队要保证财务人员岗位编制的稳定性,并且在部队内部强化财务人员的财经纪律,同时要求其对上级领导进行监督[4]。

3.为军队财务人员创设职业道德环境,强化内部监督制约机制

首先,军队要进一步提高财务人员对财务工作的正确理解和认知,如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作为大环境的一员,特殊岗位的职业道德观念要树立,知晓作为财务人员,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同时不能一味满足上级领导的所有意图,唯上级领导所有指示为尊,应该要保持正确的是非判别能力[5]。其次,任何岗位人员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都离不开岗位环境的和谐程度。因此,军队要不断净化财务人员的思想道德意识和政治觉悟,以正确的道德观念指导军队人员的日常工作和学习,对内部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违纪违法行为要严厉惩处,同时要不断通过日常活动或教学增进财务人员的岗位责任感和身为军人的荣誉感,达到互相监督、严肃军纪的目的。

三、结语

总之,在军队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训练一支综合素质高,专业水平过硬,具备职业道德修养的财务队伍是当务之急。要想提升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就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从净化军队内部管理风气做起,坚持以人为本,从基础业务、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三个层面入手,保证部队财务工作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魏菁,葛泰良,安立.新形势下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J].当代经济,2017(6):66-67.

[2]李金柱,刘卫东.新时期加强军队财务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现代商业,2013(8):241.

[3]刘志宏,隋富千,荆飞.军队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探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1(11):279-280.

[4]胡宗红.浅谈加强军队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1):378-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