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科技教育创新范文

科技教育创新全文(5篇)

科技教育创新

第1篇:科技教育创新范文

1.1建设高素质科技教师队伍

1..1.1配备专职科技教师学校应选择热爱科学、年富力强、奉献精神强、责任心强的教师来担任科技教师。

1..1.2培训学科教师可通过面向全体教师的知识培训、专家讲座、制度建设、激励机制等手段与措施,使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高科学素养,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教育教学活动的探索和指导工作。

1..1.3提高科技教师综合素质定期召开科技教师座谈会,及时沟通、相互了解教学实施中的问题和经验;实行青蓝工程的管理激励制度,培养发掘有科技创新教育教学潜力的科技教师。

1.2开展科普推广宣传活动

(1)举办校科技周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做到早部署、早安排,围绕科技活动主题,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健康向上的系列科普活动。

(2)组织学生观看科技片。可收看中央电视台《科技博览》、《人与自然》、《科技之光》、《走进科学》等科技节目;组织学生征订通俗易懂的科普读物,如《科学大众》、《少年科学》、《少年智力开发报》等;介绍科学家故事,如牛顿、爱迪生、富兰克林、贝尔等众多科学家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故事。

(3)定期组织学生精心策划,张贴科普墙报、办科普专刊,展示科技创新优秀活动项目,展示学生自制的标本、教具、学具;开设科普讲座;举办“科技在腾飞”的手抄报等形式新颖、富有特色的比赛;组织部分学生写心得体会,利用校园广播选播优秀作品。

(4)大力宣传热爱科学、具有创新思想的青少年先进事迹,不断激励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科技创新潜能。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广泛参与,才能真正在校园内营造一个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氛围,让科技意识深入人心,取得良好的科技宣传和普及效果。

2整合基础学科课程和科技活动

开发科技创新教育资源把学校科技创新教育与教育整体改革相结合,并入教育主渠道,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和主渠道。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道德情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全面提高;也只有将以往青少年科技活动的“课外”身份转变为“课内”身份,才能突破科技活动就是建课外小组、搞小发明的狭小天地,让课堂中处处有科技,处处有创新,真正落实学校科技创新教育。

2.1将科技创新教育融入到基础学科课程中

2.1.1高考学科学生学习时间主要用在高考学科中,因此,如果在教学中渗透科技创新教育理念,并对相关的科技知识进行一些系统梳理,必将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起到重要作用,收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1)语文学科。现在的语文教材中,增加了不少有关科技内容的文章,语文教师可利用此契机,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收集整理相关的科技资料和研究背景,拓宽科技知识领域。

(2)英语学科。有英语教师曾留意到一个现象:理科生英语成绩普遍高于文科生。按常理文科生应更占优势,但通过试卷分析才知,原来英语试卷中的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等题目有五分之三以上的内容涉及到自然科学知识,而这正是理科生的优势。因此,英语教师非常有必要在教学中融入科技知识,尤其对文科生的教学,这既有利于提高学生英语成绩,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3)理化生学科。在实验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观察、对比、实验、归纳、类比等方式,引导学生“做中学”和“探究性学习”,提出种种假设和猜想,能很好地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在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学科优势。

(4)数学、政史地等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各自学科特点,将科技创新理念渗透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精神以及发现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2.1.2非高考学科如《综合实践活动》、《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创新灵感的产生,让学生亲历实践活动的过程,经历成功与失败,这对于直接经验的获取和创新人才的培养非常有帮助。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实践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收集处理分析应用的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与分享、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更好地促进青少年个性发展和情商修养,转变学习方式,完善学生素质结构,提高综合能力,实现学生科技创新素质的全面提升。

2.2开发校本课程

2.2.1明确校本课程开设目的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科学兴趣为目标,为学生建立广阔的知识背景,降低教学内容的理论难度和对学科体系的严格追求,避免科技教学课堂死板生硬,加强观察、采集、实验、动手操作和实践的环节,注重阅读、思考、探究、分析和直接发现。

2.2.2注重校本课程开发针对学生兴趣需求、心理特点、个性发展等,合理开发校本课程,避免科技创新教育的随意性和片面性,认真规范科技创新教育内容,建立学校科技创新教育课程目标和内容体系。可开发科学史话(爱迪生发明故事、历代科学家史等)、电子技术、机器人制作、建筑设计、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军事科学等校本教材,涵盖科学前沿与高新技术、实用技术、科学技术史等相关内容的校本课程。

2.2.3合理控制校本课程人数只要报名参加某校本课程的学生超过10人,学校就应想办法开设此课程。另外,每门校本课程人数应尽量控制在30人以内,以有助于教学的开展和提高课堂效率。

2.3开展科技活动

2.3.1比赛竞技类如航模、空模、魔方、七巧板、电子制作、物理技能、机器人、天文知识、环保知识等竞赛;科技发明作品展、生物标本展、化学晚会等;组织以科技为主题的班会活动,由学生代表讲述科学故事,提出论点,大家相互讨论,得出结论;规定学生每学期读一本科学书籍;利用寒、暑假参加科技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能强化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鼓励学生自立、实践、创造;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科学素质、科学方法;认识自我,展示和发展自我,从中享受成功的快乐。

2.3.2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组织学生成立科技兴趣小组,或由学生自发组织科技社团活动。这些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都是由对某学科研究领域感兴趣的学生组成的,其科技活动开展的针对性更强、目的更明确,内容更有深度和广度,并能及早发现和培养具有科技创新潜质的优秀人才。

2.4紧密结合高校自主招生政策

将科技创新教育作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载体之一,与全国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紧密结合起来。高校自主招生是一门大学问,不同高校选拔优秀生源的标准和方式虽各有千秋,但万变不离其宗,所需人才一定是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拔尖优秀的创新人才。通过检索高校自主招生报名条件,发现一个共同条件,即“具有突出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在科技创新发明有优异成绩者”。那么高校如何评价学生是否具有创新潜质呢?清华大学招生办介绍:“综合性面试容易评判出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对于创新性的评估则有局限性……不是靠一张卷子就能把学生的创新能力评判出来的”。那么,针对高校自主招生政策中提到的关键词“科技、创新、实践、发明、优异”,应如何理解和定位,从而给学生更多的选拔机会呢?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组织动员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类比赛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省市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科普作文大赛、微创新大赛、中小学电脑制作大赛、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创新实践活动等。

(2)辅导学生科技发明申报国家专利并获得国家专利。

(3)积极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5~15人)参加科技类社会实践活动。参赛获奖、申报专利、社会实践,是最能体现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和途径,能直接将其作为高校评价学生创新潜质的重要指标,从而让学生具有高校自主招生的选拔资格,争取更多机会选择心中理想的高校。

2.5举办科技专家讲座

第2篇:科技教育创新范文

1建立学习共同体

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毋庸置疑,我们每个人的发展都离不开他人的协助。在这个联系日益紧密的世界里,“地球村”初步显现,那种农业文化下“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情景显然已经不能适应今天的发展。然而,似乎人人喜欢囿于自己的狭小空间,而不愿意融入到一个大的群体中。在我们的教育当中,原有的学校文化在某种程度上缺乏创新,并近乎于僵化。这样下去势必难以应对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我们渴望一种健康向上、团结协作、生机勃勃的学校文化。

1.1同伴互助为学习共同体护航

遇到一些思维难度较大的问题,靠个人的力量无法解决怎么办?这就需要“学习共同体”相互帮助。教师给予学习共同体时间和空间,让共同体内的同学互评互改,学生的策略高度统一,进而真正解决问题。期间,教师要巡视检查,针对个别问题进行指导。

1.2教师引领为学习共同体导航

教师是整个班级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学生的问题靠自主学习、同伴互助还不能解决,一方面说明思维难度较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教师在教学中的问题。因此需要教师点拨思路,帮助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同时查缺补漏弥补教学中的失误。全班点评是必不可少的,根据情况难易可以师生互点互评。不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主导地位是不可忽视的,因其起到了总体把控作用。学习共同体不仅在实验课上发挥作用,在新授课、拓展练习时也能发挥巨大的作用,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共同体成员之间相互批改、纠错或者共同体内领军人物的批改、督促纠错将会起到解放老师、发挥学生想像力、培养学生评价能力的作用。只有完善的集体,才能造就完善的个人。在人类联系日益密切的今天,“联系、对话、合作”等成为主题词。现代学校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对话”的过程,其中所蕴含的价值、精神、意义不是直接灌输给学生的,而是在师生协商与互动的过程中通过理解与解释生成的。这种意义是师生在交往的过程中产生的,是共同建构的。当课程的本质成为“对话”的时候,学校也就成为校长、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社区代表等在平等对话中结成的“学习共同体”,权威与服从的传统线性关系在学校中将被彻底解构。

2拓展科学学科知识

科学课的学习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质。要培养学生将课内学到的知识更多地运用于生活中,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探究更多的科学问题,进而培养学生在探究中活用知识的能力,获得对知识的体验。

2.1丰富拓展探索中的素材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要进行有效的探索活动,需要丰富的拓展性材料作为载体。教师需要精心准备,丰富和拓宽学生在探索活动中的内容和空间,并开展有效的导学活动,引领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主动建构。在丰富测量素材的同时,不仅降低了学生在拓展探索中的难度,还把科学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进行解决,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和迁移。

2.2在拓展探索中活用知识

为了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知识的能力,拓展的内容宜紧密围绕学习的知识和目标。可先让学生对拓展的内容和方法进行筛选和确定,再选择适合于本组或个人研究的内容或方法。还可根据研究的难易程度、兴趣爱好等特点进行小组成员的分工和重组。丰富的探究内容、操作性强的探究方法、灵活的小组编排,体现了教学的灵动性,充分发挥了学生探究的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激励学生去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2.3拓展探索应有一定难度

安排有一定难度的探索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动力,激励“斗志”,调动思维的积极性,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到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学生在应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得到了能力的培养,提升了对知识的体悟,形成了良好的技能。学生在拓展探索中不免会付出辛劳和汗水,尽管有时未必能圆满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但教师的及时肯定与评价能激励学生继续探索的信心。

3激发创造思维与养成探索习惯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是引导者、促进者,“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在于教师的讲授水平,更重要的是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积极思考问题,独立获取知识。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学生就能逐步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设疑激思、启发诱导,在知识的关键点加以点拨、疏导,排除学生思维障碍,适时组织学生开展讨论,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已独到的见解,诱发学生内在的智力潜力,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独立、主动地探究新知,并形成新的知识感悟。

3.1在质疑问难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的质疑问难本身就蕴含着创新思维的火花,是科学课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常态。学生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够在此基础上思考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大胆提出问题。

3.2在语言描述训练中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智慧的结晶,通过语言训练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语言描述中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儿童时期是想象力最活跃的时期,儿童的想象力是儿童探索活动和创新活动的基础。一切创新活动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在语言描述训练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但这个想象要根据事实来展开,不能凭空捏造。

3.3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儿童的思维来源于儿童的动作。因为手的动作是和思维活动直接联系的,信息从手传到大脑,又由大脑反馈到手,二者之间是双向联系,这种联系越多越能促进两方面的发展。因此,积极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对于思维发展是极为有利的。科学课要求学生动手的活动很多,这恰好给学生创造了动手的机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锐意进取,冲破传统思维和教学模式的篱笆,用新颖的方式处理问题,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目的。教师要选择存在多种结论的问题,否则思维不易散开。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精确性十分重要,教师尤其要在变通性方面下功夫。鼓励学生大胆运用假设,对一个问题提出的假设越多,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大。

4结语

第3篇:科技教育创新范文

关键词:农村中学科;技创新教育;机制;策略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应从中小学教育抓起。通过多年的科技创新教育实践和承研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专项课题“渝东北农村高中科技创新教育模式校本研究”,我们探索出了科技创新教育强化一个观念、拓展两个空间、抓好三个结合的有效措施;研究出了科普教育夯实基础、兴趣小组彰显特色、科技比赛展示优势的“金字塔式”三级管理机制;总结出了“一普、二特、三赛”、“一抓、二放、三牵手”、“打基础→提兴趣→挖潜质→扬特长→搞创新”的农村中学科技创新教育策略。

一、科技创新教育的管理

学校建立了与学科教研组平行的科技教育综合教研组,组成了一支坚强有力、涵盖面广的科技辅导员队伍,配备有专兼职科技辅导教师共25名。制订了各项科技教育规章制度和评价考核方案,充分激发、调动了教师从事科技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出了生动活泼的科技创新教育氛围。“播撒科学种子,点燃创新火焰”,是贯穿于我们整个科技创新教育过程的纲要,我们采取的具体措施是:(1)强化一个观念。强化科技特色教育是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观念。(2)拓展两个空间。拓展校内和校外科技教育活动空间、拓展科学教育理论研究空间。(3)抓好三个结合。抓好科技创新教育与课程改革的有机结合;抓好科技创新教育与学校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抓好科技创新教育与综合实践课程构建的有机结合。(4)科技创新教育管理实施“金字塔式”的三级模式。即科普教育夯实基础,兴趣小组彰显特色,科技比赛展示优势。(5)科技创新教育渗透到课堂实现两个整合。即科技创新教育与学科课程整合,科技创新教育与综合实践课整合。

二、科技创新教育的开展方式及策略

科技创新教育以“一普、二特、三赛”的方式开展。一普:科普教育,普遍参与。二特:本地特点,学生特长。三赛:校内科技比赛,各级各类科技赛。我们的策略是“一抓、二放、三牵手”。我们的方法是:“打基础→提兴趣→挖潜质→扬特长→搞创新”。一普:科普教育,普遍参与。科普教育夯实基础,全校师生普遍参与。科普教育是科技创新教育的基础,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生发点和我校科技创新教育的“金字塔”基座。我们的做法是,先播撒科学种子,开展广泛的科普宣传教育。科技教育综合教研组,针对高一、高二两个年级,试行科技教育与学科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其次是开展人文科普和自然科普两个方面的科普讲座、科技教育视频展播、科技模型展示,科普游园活动和科技表演。同时利用科技厨窗、科技板报、科技创新活动室、科技成果陈列室、实验室等培养学生对科技和创新的兴趣。举办科学与人文、科学发明故事、走进科技创新的世界、走进科技创新大赛、创新思维与创新技法等科普教育和科技创新教育讲座。科普教育以人为本,把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知识教育贯穿于整个过程,培养了学生好奇心和想象力,构建了学生的科技创新思维能力。二特:本地特点,学生特长。我校是渝东北农村中学,学生90%以上来自农村,没有城市学生见多识广,科学知识缺乏、特长潜力没有被发现。于是我们把科技创新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让科技创新教育走进课堂。我们的做法,一是科普教育与学科课程融合。二是科普教育和科技创新教育与综合实践课程融合,与学科研究性学习相结合,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学校把科技创新教育作为课程排进课表,由专兼职科技教师对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意识和技能培养。科技教育综合教研组,针对高一、高二两个年级,试行科技创新教育与学科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案,教研组成员每人每期5个以上教案备查。我们根据本地本校特点和学生特长,组建了科技兴趣小组,把科技教育与兴趣活动结合起来,这是“金字塔”管理结构的中层。组建了科技小发明、科技小制作、科技小论文、科技小创意、网页制作、电脑漫画、平面设计、创新思维(DI)挑战、智能机器人足球、智能机器人灭火、虚拟机器人足球、航空模型越障、四驱车竞速、航海模型对抗等科技兴趣小组。积极组织有兴趣有特长的学生自主选择各科各类的科技兴趣活动,把学科学习引向实践。三赛:组织校内科技比赛,参加各级各类科技赛。科技比赛能大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展示学生的特长和优势。从而把科技创新教育植根于一片沃土,这样的科技创新教育定会结出硕果。因此,我们每期举行校级和各种类型科技活动和科技比赛,并积极组织培训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技比赛和科技创新赛。校内进行了“组徽设计创意大赛”、“创意相框”、“创意笔筒”、“让创意变为现实、让设想成为实物”、“放飞科学梦想,激发创新潜能”、“播下科学种子,点燃创新火焰”的科技小发明、科技小制作、科技小论文、科技创意比赛等活动,从而点燃学生的创新火焰,激发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兴趣,调动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我校学生参加科技活动和科技竞赛的原材料,参赛所有费用全由学校负担。我们以比赛促进科技创新教育,以竞赛为契机,广泛宣传、大面积培训,筛选优秀学生参赛,推动科技创新教育。做到“一抓、二放、三牵手”。一抓:科技创新教育层层抓,从学校、年级、班级中把具有科技创新特质的学生抓出来,抓住。二放: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想象力和科技创新智慧,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学习生活实际,提出自己科技创新设想。三牵手:根据学生的创新设想牵手指导,手把手教学生完成科技创新作品的设计制作。重庆市科技模型大赛,一个项目参加培训的学生有时多达一百多。培训中我们注重兴趣与比赛的结合,参赛与获取知识的结合。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出发,让学生在过程中获取知识。电模培训,从电子技术与生活、电子技术的发展、我国电子技术与国际发展与展望、电子技术基础、元件认识、电子元件的作用与功能、电路基础、整流电路、放大电路、开关电路、电子模型赛介绍、电模赛规则学习、电路拼搭等全方位培训,即达到科技教育目的,又完成了科技模型比赛的培训。

三、管理与策略的经验成果

(1)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这剩下的东西就是智慧与能力。读书好的,创业不一定好;考试高手,不一定是创新高手。是因为这些人没有把知识转化为智慧与能力。知识必需转化为智慧与能力才是自己的,永远不会丢掉的。科技创新教育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入手,帮助学生完成了由知识到智慧与能力的转化。(2)创新是人与生具有的本能,是人的天性。教育是点燃、培养、发展这种本能与天性,而不是扼杀它。在高度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科技创新教育是为学生的成长提供科学需求和创新需求,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的智慧与能力,为今后成为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和创新人才打下基础。(3)通过研究我们总结出“打基础→提兴趣→挖潜质→扬特长→搞创新”的农村中学科技创新教育方法。为我校进一步开展科技创新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其它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丁玉清.中学科技创新教育模式及其实施策略.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2).

[2]方坪珍.农村中学科技创新教育的策略研究.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3(10):10.

第4篇:科技教育创新范文

40年以来我国农业科技的主要成就与难题截至2018年12月18日,我国改革开放走过了整整40周年。40多年前,我国人民吃不饱饭,几乎吃不上肉。当时,粮食和肉品都要凭票按计划供应,粮票且有全国粮票和地方粮票之分。那个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生产能力之间的矛盾,致力于解决人民吃饱饭、能够吃上肉的问题。改革开放40多年后的今天,中国人民不但吃饱饭了,而且能够天天吃上肉,现在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基本生活需求上表现为人民要吃得安全放心———食品不仅要优质美味,而且要价廉物美。人民的需求就是现代农业的需求,就是新时期我国农业科技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在杂交水稻、杂交小麦、杂交玉米、杂交油菜、杂交蔬菜、杂交水果、杂交猪、杂交牛、杂交羊、杂交鸡、杂交鸭、杂交兔、杂交鱼等为代表的先进育种技术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引发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种业革命,带来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同时,我国肥料和饲料的工业化发展促进了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植保和兽医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农药、兽药的研制开发,预防和控制了动植物病虫害发生,减少了经济损失,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发挥了为农业保驾护航的作用;农业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技术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变,节省了农业劳动力,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推动了农业劳动生产力转移。在机制体制方面,我国农业包产到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调动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农业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公司集团化加快了农业现代化步伐。4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农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当前,我国农业仍面临着“效益低下、食品安全问题突出、环境污染严重”三大难题。在农业产出方面,我国农业比较效益普遍较低。袁隆平院士测算,种植667m2杂交水稻平均纯收益只有7.5元。据对丰都县社坛镇踏水桥村种粮大户周廷茂3.33hm2水田和3.33hm2旱地调查,667m2的种子、农药、肥料等农业生产资料支出要350多元,耕整要150元,收割要150元,育秧、栽插和管理用工量达40个以上,按80元/人/天计,需要320元,加上300元土地流转费,合计高达1270元。667m2产量按500kg计,收购价按3.0元/kg计,收入只有230元,6.67hm2家庭农场收入只有20000多元,且要风调雨顺,而他在外地打工的儿子和媳妇每年收入超过8万元,是他老两口的2~3倍。在丰都本地做小工者,每天工资一般80元以上,1个月收入2400元左右,相当于1人1年种10亩地的收入[5]。食品安全方面,据江南大学、中国食品安全报社、曲阜师范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等联合的《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2018)》,2017年我国共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数量达19603起,平均每天发生53.7起;食品安全事件主要集中于食品生产与加工环节,发生量占总量的45.16%;食品安全事件发生量最多的食品种类为食用农产品,共有4031起,占20.56%。该报告指出,现阶段我国食用安全风险隐患仍然较为突出,食品安全风险治理凸显出持久性、复杂性、隐蔽性的特点,治理难度仍然十分艰巨[6]。环境污染方面,尽管我国农业总产值在“十一五”与“十二五”期间年均增幅为4.56%,但面源污染不断加剧严重影响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农药、化肥生产国和消费国,塑料薄膜使用量亦居世界首位。其中,农药使用量由2006年的153.71万吨增至2015年的178.12万吨,使用强度由2006年的11.82kg/hm2增至2015年的13.70kg/hm2,年均增幅1.59%;化肥使用量由2006年的4927.7万吨增至2015年的6022.5万吨,使用强度由2006年的378.93kg/hm2增至2015年的463.12kg/hm2,年均增幅2.22%;塑料薄膜使用量由2006年的184.55万吨增至2015年的260.36万吨,使用强度由2006年的14.19kg/hm2增至2015年的20.02kg/hm2,年均增幅4.11%。2015年我国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为35.2%、农药利用率为36.6%、塑料薄膜回收率为30%,约有70%未得到利用,比发达国家低15%~25%。未利用的部分造成了大气质量下降、水体富营养化、土壤肥力下降,进而影响了初级农产品质量和持续增产[7]。破解这三大难题,关键在于我国要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农业现代化,即农业工业化。同时,我国要相应建立好科技创新与市场经济深度融合的机制与体制,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做好这两点,我国农业将再创新的辉煌。

二、新常态下我国农业科技面临的形势与主要任务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迈进中高速增长、结构不断优化、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新常态,我国农业进入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农业农村现代化进入全面推进、重点突破、梯次实现的崭新阶段。推动乡村振兴,我国主要应依靠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的质量效益竞争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我国必须依靠科技打造农业发展的新引擎,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发挥科技对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性、根本性和决定性作用。站在21世纪的历史新起点上,我国农业科技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面临着新的现实形势,亟需做出新的时代变革。推动我国农业科技大幅进步,一要抢占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制高点,进一步强化农业基因组学、生物灾变规律等研究,加强智能农机装备、资源高效利用等应用基础研究;二要突破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点,推进粮食和重要农产品节本提质,开发名特优新农产品[8];三要实现农产品“从种子到餐桌”的链条化、现代化生产,保障人民群众享受价廉物美的高品质食品,促进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具体而言,未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一是农业新品种的培育与繁殖技术创新。目前,我国高产的农业品种,尤其动物品种依赖进口,自有品种资源开发利用不够,优良品种缺乏。通过科技创新,我国要将传统育种技术与现代育种技术结合起来,如采用功能基因克隆、全基因组选择、转基因、基因编辑、合成生物、细胞工程、胚胎工程等育种技术,将外来品种本地化,本地品种国际化,利用国内外优良品种资源,培育优良品种(系),走向国际化。二是动植物病虫害防控技术创新。目前,动植物病虫害给我国农业造成30%左右的损失,并严重破坏环境,威胁人的健康。为彻底扭转这一局面,我国必须通过动植物、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分析筛选、新药靶标发现、药物分子设计、先导化合物等新技术研发新农药、新兽药,做到少打针、少用药、环境友好、绿色发展。三是肥料、饲料营养技术创新。目前,我国的肥料、饲料利用效率低,资源短缺,安全问题突出。基于此,我国要积极开展动植物营养代谢机理研究,开发新型绿色肥料与绿色饲料,研发农抗与抗生素替代品,创新施肥和饲养技术,提高转化率。四是农业废异物资源化利用创新。目前,我国一方面资源短缺,另一方面资源浪费严重。在我国广大农村,农作物桔杆、畜禽粪便、农产品加工附产品都未有得到有效利用,反而成为农业农村发展的负担。面对农业农村的现实问题,我国要大力开展农业废异物降解、生物发酵、环境修复等原理与规律的研究,研发废异物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技术,开发生物肥料、生物饲料、环境修复剂、生物制剂等产品,变废为宝、生态农业、环境优美。五是农业设施设备创新。目前,我国农业设施设备缺乏,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不够,智能化、信息化程度低。针对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我国应跨学科协同开展农业设施、设备、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的理论与技术创新,研发新设施、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实现农业智能化、信息化。六是食品加工创新。目前,我国食品加工整体水平发展不高,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大型设施设备依赖进口。同时,食品加工的研发力量薄弱,创新能力不强,深加工不够。面向未来,我国要继续努力开展食品加工、保鲜功能的科学理论与技术研究,研发新型加工设备,大力促进保鲜食品、冷藏食品、风味食品、功能性食品、方便食品的研究开发,以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的需求。

三、新常态下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的我国高等农业教育改革建议

第5篇:科技教育创新范文

目前,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教育在高校主要通过科技创新活动来体现,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则是大学生群体在学校的组织引导下,依靠教师的指导帮助,充分利用课外时间自主开展的学术科技活动,其本质是一种创新实践活动。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实施中,需要通过多种平台,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着力培养追求真知,勇于创新的品质。总体而言,目前在各高校中大体有以下几大平台:学术讲座平台、项目研究平台、基地活动平台、科技竞赛平台、科技实践平台、成果转化平台,以此促进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广泛开展。

(一)学术讲座平台

以科普教育、学术讲座、学术论坛为主要形式,这既是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学生传播新思想、新知识的渠道,又是学生深入专业领域,完善知识结构、拓展学术视野、培养创新思维的交流平台。部分高校在省级团委的支持下与省级科学技术协会合作,利用省级科协学会的优势资源,深入开展“携手未来”行动,以大协会带动学生科技类小协会,学校学生协会受省级学会邀请定期参加国际、国家及省级学术交流活动。此外,还定期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走进校园,走到师生身边。

(二)项目研究平台

以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为依托,以项目形式管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多年的实施和不断的完善,目前在许多高校中,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已建立了科学、规范、高效、有序的管理体系。

(三)基地活动平台

以各学院开放实验室为依托,不断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利用实验室硬件、软件资源,根据学生科技创新能力需求,开展多方位、多层次的专业能力教育、专业竞赛培训、科技项目研发等工作,并依托基地,大力扶植学生科技类社团。

(四)科技竞赛平台

依托学校学科专业优势,以竞赛营造校园科技文化的浓郁氛围,推动学生应用专业知识、提升实践能力、培育团队精神。目前许多学校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综合类科技竞赛为龙头,各类单科类学科竞赛为载体,以各学院独具特色的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为基础,常年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科技创新实践竞赛。

(五)科技实践平台

以社会实践为载体,坚持以专业化、项目化、基地化、品牌化的要求强力打造科技实践活动。各高校依托各自专业特色,打造出各具特色的精品项目。(六)成果转化平台依托学校大学生创业办和校企合作的形式,助推科技成果转化。一方面学校创业办为大学生提供相关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学校也与社会性的青年创业园签署合作协议,让学生创业团队得到支持,加快学生科技项目成果转化工作。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未来发展

(一)注重专业教学,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科技创新教育的地位愈发凸显,高校对于学生科技创新素质的培养也已纳入议程。在学术领域里,专业课的学习和实践是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素质的首要途径,通过专业教师的言传身教,实验课的亲身体验,实践课的身临其境,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学生们充分吸收科学文化知识,积累科技知识,在思考总结的过程中加以凝练,逐步培养起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

(二)以大学生科技赛事为契机,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通过专业学习、科技竞赛、创新创业活动以及社会实践等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素质。在参加国内、省内科技竞赛及创业大赛时,如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中,通过项目的申报、老师的指导、学生的创意,各种思想的碰撞,酝酿出的优秀作品,或许这就是一个伟大的创业梦想或一个伟大的创作。整个过程中,从学生最初的搜集资料,查阅书籍,到整理材料,交融思想,无形之中,个人的思维能力,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都得到了提升,因此参加“挑战杯”是提升个人科技创新素质的良好途径,学校的科技创新教育要以诸如“挑战杯”等赛事为契机,着力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三)提供多种机会和场所,加强学生融入社会和服务社会的意识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国家、政府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加大了对创业的扶持力度,随着学校对科技创新的重视以及社会各界对创业的扶持,高校涌现出了一大批以创业代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怀揣青春的梦想,具备专业的素养,志同道合,结伴而行,不管前方荆棘密布,道路崎岖,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激情踏上自己的创业之路。目前,许多本科院校有专门的创业办来指导学生创业团队,为他们提供孵化梦想的场所,联系社会上相关企业的扶持,提供必要的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让学生在校期间就了解社会,走进企业,在创业实施的过程中逐步融入社会,具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当然,由于部分院校主客观条件的不同,部分院校的扶持力度还是不够的,因此要加大对大学生创业团队的指导和扶持力度,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场所,加强学生融入社会和服务社会的意识。

(四)建立长效机制,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提供长效支持

教育是无止境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需要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长效机制。首先需要一支稳固的队伍,如学校创业办为学生团队提供丰富的平台来发展自己,并为学生的科技创新系列活动作出中长期规划,对具体实施和推进阶段实行监督管理,并提供丰富的社会资源和必要的人力资源,以保证活动过程的顺利开展。与此同时,还需要固定的专业教师队伍对学生进行专业上的指导,这支队伍要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专业上的指导和帮助。教育部鼓励高校“积极推行导师制,努力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优质和个性化的服务”。导师制的推行可以继承和发挥导师言传身教的培养方式,既为刚刚接触学术研究与实践的大学生提供了学术和个人成长的引领者,也为学生在科技创新上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保障,带动学生主动参与学术研究,在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各学院可依托强大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直接参与国际高水平的科研课题、获得前沿领域权威指导的机会,全面提升学生课外学术活动的层次和眼界。

三、小结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