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科技全球化范文

科技全球化全文(5篇)

科技全球化

第1篇:科技全球化范文

众所周知,人类社会变化的总根源和总动力就是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不断提高人们改造世界的能力。同理,全球化作为新兴事物的出现和发展的总根源和总动力,就是科技创新全球化。科技创新全球化,是整个创新体系的动力机制和主要形态的全球性表现。它是遵循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的,以信息技术为突破,从新产品和新工艺设想的产生,经过研究和开发,工程化、商业化生产,到国际化市场推广应用的整个过程的总和。它从根本上保证了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全球共同化的发展。科技创新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综合性,它不仅是一种技术能力,而且是与经济、教育、文化相结合的综合创新能力。二是系统性,它不是某一种单项活动和某一环节,还包括了研究能力、决策能力、工程能力、生产能力、市场开发能力和全球化能力。三是创造性,这既是它的本质特征,又是它的生命力之所在。四是市场性,它是在市场根本需求的基础上产生,反过来又催发和开拓了新的市场需求。五是前沿性,现代科技的创新总是在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发端处和最前沿进行研究,率先突破,从而推动全人类在经济社会的大突破、大发展,推动全人类更加走向全球化。六是全球性,比如因特网就充分展示了科技创新的全球性。不难想象,如果没有因特网.就无法想象今天和未来的全球化。七是本原性,从根本的意义上说,科技创新决定了全球化的出现和未来。

二、科技创新的全球化

科学技术本身最根本的冲动性和最强烈的革命性,就是创新化。没有创新,不仅是它自身的生命结束,而且整个人类社会也因此而结束。我们所研究的科技创新,是特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科技创新。20世纪的后半期和21世纪初以信息革命化为代表,以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与生物技术社会的到来为标志,人类社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科技创新的重大革命推动力量,使全球化进人了加速和升华的全新时代,其表现如下:

(一)科技创新带来全球加速度发展和革命性变革以及创造出巨额财富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指数增长的现实和趋势。根据估算与分析,科技知识的总量在近30年取得的科技成果,比过去2000年总和还要多。科技知识的教育培训已经成为终身教育,仅美国各公司培训费在20世纪80年代就达到800亿美元,而到了2000年则翻了一番,达到1600亿美元。科技投入的增长更是令人瞠目结舌,20世纪60年代全世界用于科学研究的经费,比20世纪初增长了400倍。发达国家的科研经费通常占到本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5%-3%。科学技术的人员队伍迅速壮大,美国每10年翻一番,这说明创新的知识劳动在2l世纪成为人类劳动普遍的形态。由于科学技术创新的根本动力作用,到20世纪末所出现的新技术革命则使得这一世纪的后10年所创造的财富超过过去19个世纪的总和,从而推动了全球化的出现与发展。

(二)科技创新带来全球多角度化和高度综合化

科技创新的高度分化,宏观、微观更加深化,又高度综合,呈现多层次、多维度的科学与技术的综合化、整体化趋势。技术越来越依靠科学,把一种新知识运用到产品和工艺中夫的时间正在非常迅速地缩短,科学正在变成技术,高技术群正是包含密集科学知识的技术。新的突破是线性的、多角度的,新的融合是互补、合炼、集成和系统的。从未来情况看,将是不同领域科技创造性融合的时代,伴随着共振现象和共鸣作用,将会产生爆炸性波及的效果。具体地讲,一是不同学科和技术之间的横向联合、交叉渗透明显加强,出现了大批交叉学科;二是形成了以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为目标的新兴综合学科;三是涌现出了超越学科门类的横断学科;四是“需求型”技术不断地出现,使“科学性”技术日趋减少;五是科学观念、科研方法和科技管理都发生了本质性的深刻变化。

(三)科技创新体现在学科领域的全球性集成化和超大集成化,形成科学技术群和高组织化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越发展,人们在认识、改造自然方面遇到的问题日益复杂,涉及范围之广、问题程度之深、解决难度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可以说,解决这些复杂问题绝不是单一学科所能胜任的,必须依靠多学科综合合力和总体优势,这就从根本上推动着科学研究的组织化程度越来越提高,形成了人才荟萃、梯队合理、知识密集、优势互补、协调合作、合力攻关的高度集成化、高组织化的科技创新的新形势。

(四)科技创新表现为以数字化和计算机信息技术化为基础的信息化科学技术的数学化。

各门学科日益把数学和数学方法作为本学科从量和质的方面解释其本质和规律的重要工具及表达方式。即使是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生态学等领域也是如此。这不仅因为当代科学技术的研究日益精细和抽象化而更加需要数学,而且因为数学本身也在运用中得到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以数学为基础的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发展和应用,使科学技术走向了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创新时代。信息、物质和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三大基本资源。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知识和信息量呈几何级数增长,从某种意义上讲,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对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存储和传递,用离散的数学量表示现实世界的模子的量,使信息数字化,成为信息的崭新载体,推动了信息化的产生,同时虚拟化的全球趋势,又推动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成为国家、全球实力的象征。现在,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知识社会、网络化社会、生物社会的各种说法遮天蔽日、层出不穷,就充分证明了科技创新在这方面的全球表现。

(五)科技创新表现为全球范围内的科学、技术、生产、管理的共同化,导致经济全球共同化

这里所指的共同化,主要是指在四者之间的渗透、交叉、融合中产生出来的组织形式的统一。一是四者的共同化在内在的性质上相互融通,不仅出现了“科学的技术化”,而且出现了“技术的科学化”;不仅深化了更高科技层面上的“生产管理”,而且出现了与此相适应的“知识管理”,四者之间出现了融为共同化的重大趋势。二是四者之间的相互融合使科研成果———技术———管理———直接生产力的周期大大缩短,管理作为其中的“中锋”,有效地将规律上的周期缩短,转化为客观现实的周期缩短。这样的共同化才真正催生了科技创新的快速化。三是四者之间相互融合的共同化催生了新的组织形式,产生出科学、技术、生产、管理等多要素集成的新的组织形式,成为“科学工业综合体”、“学习型组织”等等。这种扁平化的组织形式彻底改变了历史上的传统形态,以崭新的面貌和独特的作用又反过来推动着共同化组织形式的创新。

(六)科技创新表现为自然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更加紧密

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当代全球社会出现的任何重大问题,都具有高度的综合性质,这种问题的高度综合性质,要求各门学科多方面合作。二是因为自然科学原则上很难解决社会方面的问题,而任何重大的综合问题,不仅具有自然科学、技术和经济的一方面,而且有社会心理、人的发展的另一方面。因此,没有人文社会科学的参与和融合,解决综合问题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三是因为从主体的行为能力而言,自然科学技术以及经济只能作为主体的硬能力和硬竞争力,而如果缺乏人文社会科学的参与和发展,主体便会缺乏软能力和软竞争力。历史证明,软能力和软竞争力有时候比硬能力和硬竞争力更为重要。有了它,就可能是“事半功倍”;没有了它,就可能是“事倍功半”。四是因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既离不开自然科学技术,又离不开社会背景和文化根基,要创造人类的现代文明,就必须有自然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五是因为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人的发展除了自然科学技术推动的方面外,还有人文关怀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人要自由全面发展,就不可能只有自然科学技术,而没有人文社会科学。总的看,科技创新全球化应包括四大基础理论和五大基本模型。四大基础理论即是相对论、量子论、信息论、基因理论;五大基本模型即是宇宙演化的大爆炸模型、物质结构的夸克———轻子模型、遗传物质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智力活动的图灵计算机模型,地壳构造的板块模型。

三、科技创新成为决定全球化的革命性力量

生产力是区分不同经济时代的标志,新时代之所以区别于旧时代,就在于有了先进的生产力。先进生产力又正好是科技创新的过程和成果。因此,科技创新催生了先进生产力,从而催生了新的全球化。全球化作为新兴事物,在人类社会进入信息社会和知识社会的全球化时代,以高新技术群作为科技系统,以人力资本的独特作用作为未来发展动力,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的的全新的知识生产力。也就是说,马克思所说的以机器大生产为先进生产力的时代早已经被以知识经济的、智能化的先进生产力所代替,这样,世界性也就让位于全球化了。因此,正是科技创新成为全球化的第一推动力和根本原因,否则,全球化是不可想象的。

(一)科技创新催生的先进生产力对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和发展起决定作用

一是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空间技术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出现了群体突破的态势,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全球常态和趋势。二是各种学科的交叉和融合,特别是科学技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结合,使重大创新更多地出现在学科的交叉领域,科技创新越来越综合化。三是科技发展与经济、教育、社会、文化的联系日益紧密,相互渗透,互为促进,高度融合,成为一种全新的有机合成体,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各方面突飞猛进的重要力量。四是经济全球化的形成是由科技创新决定的,这是因为科技创新大大催化了国际分工,使当代生产、交换、消费的规模、速度和结构都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和消费全球化的共同化趋势。五是全球经济快速增长是由科技创新决定的。如前所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空前加快,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全球经济快速增长。近10年,美国有2/3的国内生产总值与电子信息技术有关,而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forEconomicCo-operationandDevelopment)成员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制造业产值和出口中的份额翻了一番多,达到20%—25%,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则连续登上了8万亿元、9万亿元、10万亿元人民币的三大台阶。六是全球经济结构是由科技创新决定的。发达国家,制造业比例不断下降,服务业比例不断上升,工业化社会正在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型,而发展中国家则在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七是科技创新领跑了全球范围的新经济,特别是美国的新经济和全球经济新一轮的发展。这场新经济使全球经济质量的两个指标走向新形态。八是原始性。自主性创新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导力量,因此,各国都必须在此基础上形成自身的创新能力,突破原始性创新,建立起国家创新能力和体系。

(二)科技创新对全球化革命性的决定作用体现在一整套的传导机制和规律上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知识又难以让创新者隐瞒和保密,因此,投资的积极性内生地由技术溢出所决定。技术溢出使得后代的研究者比起前辈能用更少的资源实现技术上的突破。创新之实际成本的下降阻止了利润的下降趋势,于是知识积累的过程内生地带来生产率的提高。生产力的提高创造了长期持续的经济增长,技术溢出及效应是全球性的,科技创新日新月异,从根本上改变了全球交往的手段和方式,强化了各国互通贸易的动机和促成世界贸易共同化的成果,使各国经济互相日益开放,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使全球经济向人性化方面发展,以跨国公司为载体,实现了生产、贸易、金融的全球化。这样的运动过程带来了全球人财物、信息资源能力的前所未有的大流动、大分化、大分层,从本质上讲却带来了文化的大交流、大碰撞、大融合,文化也开始走向全球化。在此基础上,全球政治、各种力量也同步发生了大震荡、大分裂、大重合,呈现出多极化的趋势。在这样的传导规律和趋势下,一方面人们正在创造全球化并享受着其成果,另一方面,飞速变化却带来一系列人类过去从未像现在这样遇到过的全球问题。而这些问题根本上构成了人类社会过去从来没有过的共同利益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之重要性、可能性。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组织所能解决的,必须依靠新的全球秩序来解决。这样,科技创新带来的全球的多元化与传统的一元化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于是,人们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创新出新的共同性,以适应这些大变化带来的多元化。通过合作进步,克服过去残酷竞争的两败俱伤的局面,找到大家都能赢的游戏规则,以实现全人类社会的共同利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让人人共享全球化的成果,让全球化造福于全人类。全球化的第一推动力和根本原因就是全球的科技创新。

(三)科技创新主导着全球化的进程

第2篇:科技全球化范文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概念最早由奥斯特雷提出,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不断深入,学术界对于经济全球化的研究也逐步加深,逐步形成了经济全球化的统一认识:在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国际化交流程度不断加深的情况下,全球范围内的生产、贸易、金融等方面的流通不断加速,使全球的生产要素得到更有效的合理配置。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追溯其本源是由于世界生产力水平的高速发展[1]。早在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变成了一个整体,国际分工日益密切。到了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更是逐渐扩散到多个国家。这是一场以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作为先导的经济革命,范围从生产到金融、保险等活动,已然成为全世界都在探讨的热点话题。经济全球化代表着国际产业分工、资源优化配置,反应了社会的不断进步。作为必然的历史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都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特别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不仅仅是机遇,还有随之而来的新情况、新挑战。

1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发展中国家迎来的一大机遇,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多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能够增加对外资的吸引力

经济全球化打开了各国的市场,增加了国与国之间的联系和文化交流,促进了全球资源的合理配置。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具有承接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天然优势。因此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够增加对外资的吸引力。外资为国家经济发展带来了大量资金,同时开放的国门也使国与国之间的技术交流更加密切,先进的技术引入将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不仅如此,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贸易数量将大大增加,外贸交易将成倍增长,使得国民生产总值也有很大的提升。在引入外资过程中,将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工作岗位,扩大了发展中国家市场的人才需要量。

1.2能够加快国内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是有着主导优势的,这是由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制度较完善、金融发展较健全,所以国家规则的制定往往体现着发达国家的意志。虽然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中处于弱势,多数情况下面临着被支配的现状,但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往往具备后发优势。这就需要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完善自身的经济发展体制,从而改善本国经济投资环境,提高经济水平和实力,提高自身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打破被动的发展状态[2]。

1.3能够加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跨国企业的出现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跨国公司的先进的管理经验、生产模式、高新技术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成为流动的全球财富,跨国公司在进入发展中国家过程中,本国的企业原生态环境将被打破,新的企业生态环境重新建立,现代的企业管理制度将会在国内迅速推广,这也促进本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与企业管理制度变革,有利于本国企业融入国际竞争[3]。

1.4能够提升国际地位和市场竞争力

经济全球化能够带给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事务的机会,逐步提升国际话语权和市场竞争力。以我国为例,2016年我国的货物进口占全球的10%,是全球第二大进口国。庞大的消费市场成为世界其他国家竞相争取的对象,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为此,国家倡导“一带一路”倡议,目的就是要建立一个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我国逐渐成为国际新秩序的引领者。

2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消极影响

2.1在国际贸易中分工不利

经济全球化还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长期的发展水平不足,科技创新水平较低,产业未能形成完整体系,经济发展能力较差,因此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国家分工往往处于低端位置,被发达国家所支配。而且,在进行国际产业分工中,发展中国家通常被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加工厂和原料基地,或者承接一些污染程度较重的重工业,长此以往会导致发展中国家面临生态环境危机和资源危机[4]。比如我国的“洋垃圾”问题,就是经济全球化的畸形产物。

2.2国家发展面临较大风险

由于发展中国家在当今的国际市场大环境中处于被动地位,所以严重的经济风险往往伴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过程。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经验不足、水平有限、抗冲击能力较弱、市场机制薄弱、金融体系不健全,因此往往成为经济全球化的牺牲品和他国的垫脚石,国家的经济进步和社会稳定将受到影响。伴随着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愈发密切,尤其在经济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发达国家面前,发展中国家的自主性将大大减弱,本国经济也很容易受到发达国家经济波动的影响[5]。

3我国面对经济全球化影响的解决策略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因此应该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挥重要角色,积极参与经济分工与合作。面对问题,要勇于挑战、积极回应,以他人之长补自身之短,踏踏实实发展本国经济,切实推进社会主义建设。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首先要做的就是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民族复兴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比拟的作用,但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暴露出一些缺陷。如何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自由市场的合理对接是一项重要的政治课题。要善于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资源优势,弥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欠缺之处,比如资源配置不合理、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经济发展机构不合理等问题。此外,探索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提高服务业在出口经济中占比,保护外商投资合法利益,也是我国在经济发展中应当摸索和突破的地方。其次,在国际市场大环境中,我国要有大国担当,以后发优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不能一味的追求外资在华投资总额,更应该注重投资质量,以技术竞争激发我国企业的创造力,充分发挥外资对于我国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同时,我国应该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主动参与和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比如,国家所倡导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希望能够加强与周边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惠普、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最后,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对外出口经济发展方式转变。2018年3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开发表言论,称将依据“301调查”结果,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并且限制中国企业对美国公司的投资和并购。4月16日,美国又要求全美企业在未来七年内禁止向我国中兴科技出口芯片,使中兴的发展严重受阻。中兴事件在国内引起了巨大反响,让我们看到了我国与美国之间的科技水平差距。据统计,全球500强制造业中,美国拥有17家净利润达到百亿美元的公司,包括了11家电子信息技术公司,比如英特尔、Google、微软等。这些技术型产业为美国提供了众多的工作岗位和不可计数的税收利益,已成为美国的核心竞争力。相比之下,我国的核心制造能力还比较弱,国企和民营企业应当积极调整经济发展方式,以创新能力为先导,形成以质量和服务、品牌和声誉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

4结语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应时刻保持警惕,勇敢地迎接挑战,积极作出回应,及时调整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比如,制定良好的宏观经济政策、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积极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增强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林美艳.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7(13).

[2]白铭鑫.关于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分析[J].经贸实践,2016(16).

[3]黄宁,陈宝明.全球化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影响[J].科技中国,2018(5).

[4]胡寒松.关于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分析[J].纳税,2018(18).

第3篇:科技全球化范文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矿产资源;产业发展

“走出去”、“请进来”是我国当前矿产资源产业发展的总战略,是基于经济全球化制定的矿产资源产业发展思路。“走出去”、“请进来”在促进我国矿产资源产业发展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经济形势不断变化,“走出去”、“请进来”的矿产资源产业发展总战略所能够取得的实际效益与矿产资源产业发展的期待值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因此,深入研究经济全球化、全面掌握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矿产资源产业发展影响重要且必要。

1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

1.1以科技全球化为先导

科技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有效的推动力,是保证各种经济主体交流、合作、竞争的有力武器。经济全球化依托于科技全球化,是保证经济全球化稳健、良性发展的关键[1]。

1.2以全球市场为纽带

经济全球化打破了国与国之间的界限,串联了贸易市场,技术市场、资源市场等,全球化市场联系了全球各国,并驱动了全球经济市场迅速发展。

1.3跨国公司大量崛起并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驱动力

经济全球化提高了国际企业之间的联系力,产业全球化不断发展,产业价值链得以实现,以产业联系的国内外公司联系也日益紧密,跨国公司不断崛起,全球化生产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下企业生产发展的新趋势。

2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矿产资源产业发展的影响

2.1影响了资源配置

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矿产资源的配置带来了双重影响。积极影响是我国的矿产资源安全程度不断提高,优势矿产有了更为广阔的国际出口市场。消极影响是矿产资源贸易风险不断加大。由于我国对大宗短缺矿产品进口有着较强的依赖性,在矿产相关行业的话语权相对较低,虽然经济全球化为我国发展矿产资源提供了相关的信息,然而我国关于风险勘探的掌握能力相对较差。与此同时,国际方面的矿产资源和矿产品市场有着较强的垄断性,在矿产资源贸易过程中,我国难以及时的形成“点对点”的交易形式,贸易风险难以有效控制[2]。

2.2其他影响

首先,经济全球化影响了我国矿产业的发展战略,我国的矿产发展必须从原本的不可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其次,经济全球化加大了我国与其他国家在矿产资源产业方面的竞争力,在资源产业交易过程中,世界经济背景下供需双方的可选择性不断加大,合作的可选择性不断增加,如果不能保证我国的矿产资源产业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很可能会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中落败。最后,生态环境影响。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会消耗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还可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巨大影响。我国在大力发展矿产资源产业时,不可避免的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冲击,如果无法协调生态环境与资源开发,那么可能会加剧生态环境问题,使得我国矿产资源产业遭受严重的生态环境挑战。

3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促进我国矿产资源产业发展的策略

首先,矿产资源相关的机构应该全面了解矿产资源市场,确保我国矿产资源生产能够尽可能的保证资源供应安全。其次,提高矿产资源产业相关者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政府部门应该积极完善相关的法律、政策,在《环境保护法》、《矿产资源法》等法律基础上强化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法律,严惩损坏生态环境的矿产资源产业,促进我国矿产资源产业发展走生态环保路线。最后,提高风险管理思想,完善风险防范措施。基于当前的国际投资风险、贸易风险、进出口市场交易风险等设计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在强化国际贸易合作的同时,进一步挖掘我国矿产资源产品的贸易潜力,促进我国矿产资源产业良性发展[3]。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济全球化发展对我国市场经济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国的矿产资源产业发展想要获得持久的发展动力,必须契合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积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毋庸置疑的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给我国矿产资源产业发展带来了挑战,但机遇挑战并存,我国矿产资源产业若是能够抓住时下的发展先机,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影响,合理设计相应策略,必定能够推进我国矿产资源产业良性发展,进而使之最大限度的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莲芳,黄伟泽.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矿产资源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矿业,2017,26(4):21-27.

[2]李宁.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鄂尔多斯矿产资源开发整合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

第4篇:科技全球化范文

关键词:平面设计;全球化;发展方向

在不同的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是不同的,思想观念决定了人们的行为和审美意识。当前,全球化发展态势显著,不管是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是工作环境,都渗透了新的发展元素,全球化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科技、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而这一切对平面设计的冲击可谓十分明显。中国平面设计要想在全球化背景下寻得出路,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实力是关键。鉴于此,文章着重探究新时代背景下平面设计的发展方向,以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一、平面设计的现状分析

我国的平面设计受到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冲击,国际化思潮日益影响人们的行为模式和消费模式,时尚消费使人们对平面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影响,“文化同化”现象逐渐显著。作为文化产业一员的平面设计受到全球化的负面影响,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设计师必须处理好全球化与本土化设计的关系,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寻求平等的对话平台。

二、新时代背景下平面设计的发展方向

1.全球化和绿色设计平面设计集多角度、立体化、全方位于一体,新时代下的平面设计必须迎合当前人们的生活需求。平面设计是商品和文化的有效宣传手段,只有与时俱进,积极顺应时展的潮流,融入当前世界发展的主流,不断引进世界上的先进设计技术和设计理念,才有助于吸收并有效应用全球化的设计理念,进而在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当今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绿色主题,因为现代人非常注重健康,注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设计师应当思考设计本身与设计产品的生命周期,以及它们可能对外部环境造成的种种影响,最大限度地避免负面影响,以便更好地设计低污染、低能耗的产品。2.个性化和人性化设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蓬勃发展,产品经济应运而生。商品经济生产的都是大众化的产品,而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是不同的。如,现代人的消费需求更多地集中在该产品所体现的精神文化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人更加关注精神需求,这就要求平面设计必须有效结合现代生活环境、人文思想和人们的个性化需求,运用感性、含蓄、隐喻等符号进行设计,以便与现代人产生共鸣。3.经济化和民族化设计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民族的文化也自然发生了碰撞,这促进了平面设计艺术的民族化趋势。现代平面设计应当向经济化和民族化方向发展,积极迎合多元特色风格的艺术需求,彰显不同民族的独特风格和心理。在向全球化进军的过程中,设计要体现中国特色,任何时候都不能忘本,这是一个国家艺术设计赖以立足的关键。在这种发展背景下,设计师应当积极进取,热爱中华传统文化,并对其进行创造性吸收,不断创新。此外,设计师还应当理性看待各民族文化,了解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合理地将西方设计理念中的内容应用到具有我国特色的现代平面设计中,对其进行形象化加工,力争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产生文化认同感。

结语

设计师应当深刻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以中国深厚的文化资源为基础,以独特的设计视角发展我国的平面设计,不断提高我国在综合竞争方面的软实力。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我国平面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一是全球化和绿色设计,二是个性化和人性化设计,三是经济化和民族化设计。这就要求设计师提高平面艺术视觉语言的创造能力,吸收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努力创造出独具中国风格的优秀平面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李琴.论平面设计的多维化发展趋势.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1).

第5篇:科技全球化范文

关键词:对外贸易;发展创新;时代变化;经济全球化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通过积极开展对外贸易,使得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推动力量。现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我国对外贸易需求也在不断地增长,并且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有效地获取到了较为良好的惠利。但与此同时,我国对外贸易仍然需要面对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为确保我国对外贸易能够高效顺利开展,进一步发挥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便需要站在经济全球化角度探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创新策略,以便于可以收获更好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一、经济全球化概述

(一)含义分析

经济全球化主要指的是商品、服务或者是生产要素等实现在全世界各国以及地区之间的有效流动[1]。近几年由于受到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强力推动,各种技术、工艺等开始在各国和地区之间展开了更为频繁的交流互动,促进了各个国家以及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在承受一定的挑战和压力的同时,也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

(二)本质分析

经济全球化其本质属于资金的全球化扩张。结合经济全球化的实际发展过程来看,其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首先,商业资本方面的全球化,也就是在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地形成了商品市场。其次,借贷资本全球化。借助这一阶段促进了全球范围内借贷市场的快速形成。最后,现阶段的国际贸易阶段。也就是产业资本全球化,其推动了国际直接资本方面的投资市场快速形成。综合来看,任何一个阶段都在充分地证明着资本关系正在逐渐向着全球范围进行扩张这一本质。

(三)具体特征分析

现阶段的经济全球化的具体特征大体上分为以下几点:首先,生产活动方面全球化发展态势越发明显,这一点主要可以表现在以往较为传统的经济活动中,世界各国以及地区分工的转移,逐渐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生产分工。对于这种国际化的分工来讲,最明显的变化便是内容方面,在以往传统国际化分工当中,自然资源属于这种分工的一个重要基础,但是现阶段的国际分工开始将工艺以及技术等一系列生产要素作为核心分工基础。除此之外,在国际分工逐渐形成的过程中,其主要形成机制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以往的分工主要是市场方面自发力量决定的,现阶段主要由跨国公司以及区域经贸集团等作为主导的一种协议性分工。国际化分工的形成促使当今世界很多国家逐渐发展成为世界生产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这有助于各国以及各个地区在实际生产时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本优势,有助于生产要素之间的合理搭配[2]。其次,经济全球化呈现出了在商品交换过程中逐渐达到市场全球化的目的。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进步,推动了国际贸易增长率的持续增加,甚至完全超过了世界经济方面的增长率。除此之外,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服务贸易也取得了快速发展,同时国际货物产生的交易开始转变得越发多元以及多样。而在世界贸易组织出现之后,当今经济格局当中开始形成多边贸易体制。

二、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价值作用

(一)促使我国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系

近几年,随着我国综合实力持续提升,我国从2010年开始正式超越日本发展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系,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发展成就,而能够取得这一成就的关键因素有两点:首先,与我国长期坚持以及深度贯彻落实改革开放理念有着密切关联。其次,我国对外贸易无论是规模还是数量都有了较大的扩增,也正是借助对外贸易,才促使我国从国际当中有效获取到了极为丰富的发展资本、人才以及技术等一系列要素,从而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极为良好的保障[3]。

(二)促进了经济转型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整个国际市场竞争正在日益加剧,这使得对产品以及技术等方面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为了能够确保我国一系列的产品以及技术等可以更好地适应这种要求,我国借助产业政策以及对外贸易政策等大力地鼓励和引导相关企业开展优化升级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国经济转型以及结构优化等受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从而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促进对外贸易政策的革新优化

由于经济全球化发展对世界各国以及地区贸易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所以陆续产生了各种国际贸易政策。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为了可以有效地适应国际贸易不断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新需求,开始持续地调整对外贸易政策,持续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推动市场自由竞争的不断增强,从而使得对外贸易政策能够与国际贸易体系之间更为匹配、更为协调,这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并且为企业经营、发展以及创新等打造了一个极为优越的贸易环境。

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需要面对的挑战分析

(一)需要面对对外贸易结构不够平衡的挑战

目前我国的出口贸易通常都是加工式产品,其他形式的产品相对较少。因为我国具备人口数量众多的特征,导致劳动力数量极其庞大,同时价格相对较为低廉,所以生产出来的一系列产品大部分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技术型密集型产品实际上占比仅为30%左右,而这其中完全由我国进行独立生产、切实掌握核心技术以及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相关企业实际上更是少之又少。这也直接表明,我国实际出口的一系列技术型产品往往皆是依赖于其他国家提供的相关技术,严格来看极为缺乏自主经营的品牌或者是知识产权。另外,对于劳动密集型产品来讲,在实际开展对外贸易过程中,其在中高端分类方面并不具备良好的优势,所以其价格方面往往也难以取得绝对性优势,这样一来便会导致我国实际对外贸易结构呈现出向加工型产品方面倾斜的特点,而针对一些研制型且具备高端技术的产品而言,我国则严重欠缺设计和开发,进而导致我国贸易结构变得越发不够平衡[4]。

(二)需要面对贸易市场多元性不强的挑战

现阶段我国对外出口的地区以及国家大部分为美国和欧洲地区,这导致我国对这些地区以及国家有着非常大的依赖性。在实际贸易往来中,如果这些地区以及国家针对经济政策或者是进口政策做出了调整,很容易导致我国对外贸易迅速进入一个较为困难的境地。这表明我国急需进一步开发对外贸易市场,切实将贸易市场有效地扩展为多元化状态,如此才可以减少对外贸易危机以及风险问题。结合现状来看,我国与美国、日本以及欧盟开展的对外贸易在整个贸易市场当中占比高达60%,而针对其他地区以及国家方面的市场开发,仍然处于一种萌芽阶段甚至是停滞阶段。例如:我国现在对非洲以及拉丁美洲等一系列发展中国家所实施的贸易市场开发行为,仍然处于没有发力的状态。而对于东南亚以及韩国来讲,实际贸易市场方面的供需关系,则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现阶段世界政治格局可以对经济政策产生极为严重的影响,对于这种国际环境而言,实际上对我国对外贸易的长远发展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

四、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创新建议

(一)注重加大对新市场的开发力度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想要推动我国对外贸易不断向好发展,建议从以美国、日本以及欧盟等为主的对外贸易市场逐渐向着全力开发新市场的方向进行转变,以此来达到对外贸易市场更加多元化的目的[5]。例如:针对东南亚市场以及韩国市场来讲,其属于我国现阶段非常重要的两个关键贸易市场,以往针对这些地区以及国家开展的出口贸易实际上并不能有效满足当地市场的现实需求,所以应该积极主动地转变出口产品,结合实际情况优化以及调整出口产品结构,以此来确保出口贸易能够有效适应当地的供需关系;而针对非洲以及拉丁美洲等一系列发展中国家而言,应该基于“一带一路”倡议方针,充分地挖掘当地的市场需求以及发展潜力,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当地开展广泛的出口贸易往来;针对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而言,往往对高科技产品有着相对较大的市场需求,对此应结合此需求做好规划工作,科学合理地发展技术型产品出口,要持续提高自身产品的质量以及科技水平。对于我国而言,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有必要切实结合不同国家以及地区对一系列出口产品存在的差异化市场需求,合理地对症下药,尽可能地与其开展相互对应的良性贸易往来,从而有助于我国对外贸易市场越发多元化,有助于不断增强对外贸易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

(二)注重及时有效地优化对外贸易结构

目前我国在开展对外贸易过程中,劳动密集型产品仍然属于主要产品,而一些具备自主品牌以及自主知识产权类的相关产品往往在出口方面处于劣势状态[6]。面对这一问题,应该及时有效地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尽可能地提高产品的质量以及技术含量,持续提高高科技领域产品的研发水平。应充分意识到自主创新以及技术创新才是对外贸易持续向好发展的推动力,所以应加大对我国核心技术方面的培育力度,利用科技创新为产品赋能,从而促使对外贸易过程中无论是高端产品还是中低端产品都能够拥有较强的竞争力以及较大的竞争优势。对于政府方面应该进一步出台相应政策,大力鼓励支持企业开展深度研发工作以及打造自主品牌,同时进一步开通自主品牌方面的营销渠道。除此之外,在大力开展科技创新的过程中,还应该切实维持好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实际出口贸易方面的绝对优势,避免出现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另外,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企业也需要树立正确良好的环保意识,应进一步加大生产技术的优化革新力度,严格管控生产过程,尽可能地生产出低能耗以及低污染的优质出口型产品,以此来迎合世界发展趋势,这一点对持续增强我国对外贸易竞争优势,巩固竞争地位以及持续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三)注重合理应对贸易摩擦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间的贸易摩擦不可避免,我国对此也绝对不能回避,应该积极主动地进行应对。对于企业而言,在实际开展对外贸易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贸易摩擦问题,往往由于世贸组织现有的争端解决机制不够完善而无法被公平公正地对待,同时政府方面也会因为多方面考虑因素,难以及时有效地插手,所以很容易导致无法及时有效地对一系列贸易摩擦问题进行解决。现阶段世贸组织对此也给予了足够重视,面对这种弊端已经有效地面向企业开通了相应的参与渠道,这表明企业能够对一系列贸易摩擦问题开展上诉以及应对,所以企业方面应该对此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除此之外,作为企业还应该持续加大与协会以及政府之间的交流力度,要能够及时了解贸易摩擦的实际发展态势以及一系列最新信息等,以便于自身更好地应对以及处理遇到的相应贸易摩擦,这样可以确保对外贸易能够正常开展并且顺利稳定地进行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社会以及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进步,经济全球化进程将会持续加快,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将会为我国经济发展以及国家发展增添更多动力。而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仍然需要面对一系列挑战,所以应该切实做好创新发展策略研究,以此来为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做出引导和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徐传涵,雷晴岚.基于对外贸易中的跨文化交际问题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2):84-85.

[2]宿三昕,王维然.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影响研究演进分析——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1,36(4):61-69.

[3]汤晓霞.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以及我国对外贸易战略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35):57-58.

[4]李文婷.新经济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企业创新发展研究[J].卷宗,2020,10(32):219.

[5]曹俊文,雷清雅.新发展理念下我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评价[J].统计与决策,2021,37(15):100-10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