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体育学科课程管理范文

体育学科课程管理全文(5篇)

体育学科课程管理

第1篇:体育学科课程管理范文

关键词:交通管理与控制;教学改革;学科竞赛;就业竞争力

一学科竞赛的具体安排

(一)时间安排

由于交通管理与控制、交通配时方案设计、交通仿真、交通仿真实践四门课均安排在第5学期开课,所以本次比赛安排在上半年进行,参赛对象为大三学生,鼓励跨专业、跨学科组队参赛。学期初成立竞赛工作小组,并由工作小组公布比赛方案,动员学生组队参赛,学生自由组队,每队不超过5人;学期中,各参赛队伍确定参赛题目,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参赛作品;学期末进行比赛答辩,由企业资深工程师及交管部门技术人员从方案的规范性、创新性以及现场表现三个角度进行评分表现优秀者可当场获得企业带薪实习机会,经过论证的优秀方案可在所研究路段实际执行。

(二)组织安排

竞赛相关组织工作均由竞赛工作小组负责,本着“学生自治”的原则,竞赛工作小组由学生自愿者组成。竞赛工作小组负责竞赛方案的撰写、竞赛宣传、报名登记、参赛题目初登记及变更登记、竞赛答辩组织、赛后总结等工作。必要时,由专业教研室老师负责协助竞赛工作小组完成相关工作。

(三)竞赛内容安排

以珠海市港湾大道—金凤路交叉口至港湾大道—唐淇路交叉口约5公里长路段为研究对象,该路段包含5个交叉口,其中2个十字型交叉口,2个T型交叉口,1个不规则交叉口,含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以及4个公交站点,道路沿线以企业园区为主,部分园区停车需求巨大。该路段高峰时段机动车流量较大,个别交叉口行人过街需求较强。珠海市交警支队负责提供该路段一天24小时连续交通量以及各交叉口全天信号配时方案,所有数据随竞赛方案一起公布。各参赛队伍根据所提供的数据以及自行组织的现场调研,自拟优化方案,并运用仿真手段进行评价分析。

(四)竞赛结果

此次比赛以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交通工程专业2015级学生为参赛主体,共计14支队伍报名参赛,其中2支队伍为跨专业组队,交通工程专业学生参赛比例高达93%。14支队伍的参赛题目涵盖单点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连续交叉口信号协调控制优化、过饱和状态下信号协调控制方案设计、流量波动性对交叉口协调控制方案影响分析、停车场组织优化、公交站点位置对交叉口通行能力影响分析、园区无障碍交通系统设计等话题。充分运用了交通信号控制技术、动态交通仿真技术、交通影响评价分析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交通工程设计等专业相关技术。经过企业资深工程师及交管部门技术人员点评指导,2支队伍的参赛作品撰写成论文投稿,1支队伍的参赛方案被交管部门直接采纳,一批表现优秀的学生获得企业带薪实习机会。学生普遍反馈此次比赛提升了专业学习信心,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对相关专业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

二学科竞赛对提升“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教学质量的作用

通过引入学科竞赛,将相关课程的教学串联起来,学习与竞赛融为一体、教学与竞赛指导融为一体,教学质量有明显提升.(1)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幅提升。通过素质拓展学分、企业带薪实习机会、比赛奖金等内容吸引学生参加比赛,通过比赛将枯燥的知识与身边实际案例相结合,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带着问题听课,大大提升课堂学习效率。由于比赛内容与课程的联系较紧,学生不再是被动听课,而是积极主动去了解相关知识,对课堂关注度大幅度提升,课后主动联系任课教师答疑解惑,学习效率明显提升。(3)课后学习时间得到保证,对课堂教学形成良好的补充。为了突出方案的创新性,学生在课余时间主动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最新技术动态,对相对成旧的课堂内容进行补充,弥补了知识短板,提升了学生的竞争力。(4)团队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将学科竞赛与日常教学融为一体,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科竞赛的参赛门槛,改变了竞赛只有优等生才能参与的局面。参赛队伍只有在充分沟通交流的基础上,发挥团队成员特长,团结协作、互帮互助才能取得良好成绩。学生的团队意识及组织协调能力得到有效锻炼。(5)多方参与,教学相长,提升了专业知名度。比赛得到珠海市交警支队、相关企业大力支持,企业除了提供高额的比赛奖金、带薪实习岗位之外,还结合自身业务经验对参赛方案进行专业点评,学生和教师的实践能力以及专业知名度均得到巨大提升。

三学科竞赛对提升“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教学质量效果的总结

本文所提教学改革方法将学科竞赛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依托学科竞赛,打通课上与课后、理论与实践之间间隙,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锻炼了学生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了“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现了“学校与企业零距离、理论与实践零间隙,教学与就业零过渡”的“三零”目标。

参考文献

第2篇:体育学科课程管理范文

1.1专业课程体系综合化和整合化程度不够

目前基本上还是旅游知识和英语语言知识的简单组合,构成高职旅游英语专业课程体系。这些课程的设置只不过是简单的机械的交叉结合,而没有将课程进行有机的整合,使其形成模块式的课程体系。实践性的课程与理论性的课程以及旅游类课程与语言类课程没有得到有效的有机结合和衔接,在职业态度的培养和技能水平的培养两个方面相结合的综合程度不够,现实职业岗位没有结合到旅游技能的训练与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所以也导致了学生毕业后难以在职场中得心应手。所以,必须优化旅游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充分考虑旅游知识和英语技能间的平衡,从而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特色体现在思想观念的创新之中,体现在对各门知识的整合之中。

1.2实践教学相对薄弱

现在高职旅游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中,在实践教学方面表现得相对薄弱,大部分仅仅流于表面现象,形式化相当明显。具体的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1)课堂实践教学因为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观念以及自身能力等方面的问题而不能有效地得到开展,学生的见习、实习和实训因为缺乏合适的实习单位和实验实训基地,而常常只是走个过场,因此,没有体现出实践的意义。2)实践课程的课时所占整个课程比例较小,不能保证学生职业技能的学习时间;实践课程缺乏相关的实用教材实施有效指导,没有明确的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盲目性、随意性较大。3)实践课程的考核内容和形式单调,甚至有些如同摆设,而考核的结果常常只是起到参考作用,而不会起到有效的督促和监督作用。

2合理的课程设置

建立完善合理的课程标准体系,首先着手于课程设置。英语专业课程设置需要与就业需求相结合,与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标准和培养方向相结合,与行业标准结合的“三结合”原则,并且还要充分地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表现出来。这需要始终贯彻将“语言和技能互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改变以前课程设置和本科院校雷同的弊端,摒弃重复的课程设置[2]。可以把高职教育需要具备的专业技能课程设置与语言基础课程设置都包含在内,可以划分为专业必修课、任选课和限选课这些模式。

2.1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建立高职英语专业课程标准体系,改革评价方式和标准,要蕴含弹性化和多样化的评价制度,建立其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和综合语言能力的多样化评价体系。就现在的课程评价方面而言,大部分高职院校英语专业考核和评估学生的方法,只是英语卷面考试,而且考试标准接近本科院校的基础语言性考核评判标准,以分数的高低为标准。这种教学评价方法不能适应当前的高职教育发展需求,对学生的评判过于片面。要想对学生所掌握技能与知识公正客观地进行评价,需要制定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根据现在对高职人才的需求,不仅仅只是检验期末考试的成绩,也要重视平时表现;不仅要考察学生知识掌握程度,更需要重视对专业技能和语言技能的操作水平,从而使实践考核成绩、平时成绩和期末卷面成绩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

2.2加强配套资源的建设

在建设具有高职旅游英语专业特色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的接受能力、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学生的就业方向来挑选适合的教材,根据社会的发展对人才需求等因素的不断变化进行调整。同时积极开发和编写难度适中具有区域性特点的教材,把具有创造性和特色性的教材与当前使用教材相结合,把通用教材和自编教材相结合,使其优势互补,并在这个基础上尝试开发出包括多媒体教学软件、电子教案、考试系统、教学素材库、音像媒体、网络课件、试题库等的立体化教材[3]。2.3课程体系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既要体现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与未来岗位发展,还要确保当前学生的就业。就业导向要始终坚持“多方向、宽基础”原则的课程体系,还要考虑学生以后多次就业、转岗的需要,提高学生就业适应力,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3结论

第3篇:体育学科课程管理范文

关键词:主体性培育;因子分析;促进因素;阻碍因素

如何提升学生在学习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已经引起了国内高校的充分关注[1]。目前,国内高校教师在从事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时,已经开始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的翻转式、研讨式等教学方式转变。有研究针对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中大学生主体性培育的困境进行了分析[2],但现有研究多为定性分析,相关的定量研究十分缺乏。基于此,本文在设计调研问卷的基础上,通过数据分析,找出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中影响大学生主体性培育的因素,为在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中强化大学生主体性培育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一、研究设计

(一)问卷设计

本文根据主体性内涵的理论基础,结合相关专家学者的意见,共设计了35个有关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中影响大学生主体性培育的问题项,分别为作为促进因素的20个问题项(见表1)和作为阻碍因素的15个问题项(见表2)。对每一个问题项,本文设计了5个等级,分别为1=“毫无影响”,2=“影响较小”,3=“有一定影响”,4=“影响较大”,5=“关键性影响”。本文在确保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方面,做到了以下几点:第一,问卷项目中的一部分被其他研究人员使用过,确保了这些量表具有可靠的效度。第二,在工商管理类课程专家学者的指导下,对工商管理类学生进行了问卷的预调查,并对问卷设计的恰当性进行评估,最后对相关题项进行了修改。第三,使用克朗巴哈α信度系数法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信度检验,从而验证了统计数据结果符合要求。

(二)研究样本

本次调研主要向河南省两所本科院校发放问卷300份,收回问卷295份,有效问卷285份。其中男生158人,女生127人;大学一年级学生47人,二年级学生90人,三年级学生105人,四年级学生43人。

二、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文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整理后的调研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绝大多数促进因素和阻碍因素均值都落在3~4之间,表明这些因素对于在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性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和阻碍作用。

(二)因子分析

为了科学考察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中究竟有哪些因素对大学生主体性培育会产生作用,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上述促进和阻碍因素进行数据分析。为了评价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是否适用,本文对上述促进和阻碍因素的相关问卷调研数据进行了包括KMO和Bartlett球度检验在内的统计检验。数据检验结果显示,KMO值为0.812,相伴概率均为0.000。有鉴于此,本文获得的调研数据完全适用于因子分析。1.促进因子识别本文首先对上述促进因素包含的20个问题项相关的调研数据进行因子分析,采用国内外学者普遍采用的特征值大于1以及方差极大旋转方法完成因子提取。数据分析结果显示,4个新因子(分别为X1、X2、X3和X4,累计贡献率超过70%,具体为71.035%)能够成为原来的20个初始变量的主因子。表1和表2分别报告了4个主因子的含义、特征值和贡献率,以及因子载荷矩阵等信息。2.阻碍因子识别本文对上述阻碍因素包含的15个问题项相关的调研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同样采用国内外学者普遍采用的特征值大于1以及方差极大旋转方法完成因子提取。数据分析结果显示,4个新因子(分别为Y1、Y2、Y3和Y4,累计贡献率同样超过70%,具体为74.195%)能够成为原来的15个初始变量的主因子。表3和表4分别报告了4个主因子的含义、特征值和贡献率、以及因子载荷矩阵等信息。与此同时,本文完成了内部信度检验。数据检验结果显示,本文提取的上述8个主因子的克朗巴哈α系数值均大于0.70,这也进一步印证了本文提取的上述因子构造具有一致性和有效性。

三、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由表1可知,就业能力培养因子(X1,43.489%)是促进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大学生主体性培育的最主要因子。目前,随着大学生毕业人数的逐年增多,就业压力逐渐增加,这种压力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要积累较好的专业技能,不断开阔自身的视野,要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断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评优评先因子(X2,16.602%)在促进工商管理类课程大学生主体性培养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也说明了学校构建积极的评优评先体系对于在包括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在内的课程学习中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性是非常必要的。外部环境影响因子(X3,5.715%)主要涉及学生通过不断的社会实践,认识到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中所承载的专业知识的重要性,这也说明了如果学生能够较好地参加一些社会实践,这也有利于在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中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倡导因子(X4,5.229%)水平较低,一方面表明可能在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中教师对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倡导不足;也有可能即使教师“苦口婆心”地提醒学生,努力加强主体性的意识培养,但学生所做的努力不够。由表3可知,内部资源制约(Y1,40.155%)对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中大学生主体性培养的阻碍作用最大。这主要体现了学生的硬件资源对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中大学生主体性培养所起到的阻碍作用。在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越强,学生就会越想要从学校的资源中汲取营养,不断注重彼此之间的知识分享和创造。虽然高校不断加强自身的资源投入,但一些硬件和软件资源储备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学习时间因子(Y2,18.850%)一方面缺乏相对自由的学习时间,阻碍了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中大学生主体性的培育,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学生对时间的管理不利,难以推动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中大学生主体性的培育。教学设计因子(Y3,9.795%)主要体现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教学方法应用、教学内容设计等方面存在不足,阻碍了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中大学生主体性的培育和发展,这也不利于提升工商管理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前期积累(Y4,7.108%)因子主要体现了大学生学习工商管理类课程时,对前期相关课程中所承载的知识没有得到较好的掌握和理解,导致对当时所学习的课程没能进行很好的衔接,这导致在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学习时一方面不利于主体性的培养,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对专业技能的系统掌握。

四、结语

现有相关研究主要对大学生主体性培育的困境进行了理论探讨,相关的实证研究较为缺乏。因此,本文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从促进因素和阻碍因素两个层面设计了调查量表,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工商管理类课程学习中大学生主体性培育的影响因素,能够为提升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中的大学生主体性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焦炜,荀丽玲.基于课堂观察的大学生主体性发展问题探析———以兰州大学本科课堂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19(6):71-77.

第4篇:体育学科课程管理范文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高校体育课程;体育教学

全球化、信息化的知识经济时代,核心素养的养成对于人类文明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2016年9月教育部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核心素养是以终身发展学生的文化知识、社会适应能力及健康生活来适应新时代人类及社会所追求的目标,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同时也为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提供了方向[1]。体育核心素养在运动兴趣、能力、健康行为习惯与意志品质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详细的学科要求,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体育课程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适合个体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关键品质和能力,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供精神和身体的保障[2]。学生健康水平的提高及全面和谐发展是体育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应该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适应时代的教育发展水平和具体要求,应发挥本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同时要高度重视跨学科的综合育人功能。

1体育教师是主要条件

体育教师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条件。体育教师作为学校体育的教育工作者,担任着培养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的责任。教师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提升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如体育知识、意识行为、体质水平、体育技能、体育品质、体育个性及信息素养。同时,要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文化内涵,扮演好教师角色,做学科核心素养的先行者。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组织实践者。体育教学场地宽阔,教师健美的形体,矫健的身姿,优雅的示范动作有利于创建自然轻松的教学氛围。言谈举止的谦逊、待人处事的热情、亲切和蔼的态度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3]。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设计者。教师要勇于探索教育技巧的奥秘,树立正确的体育教育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享受运动的真实体验,培养学生在体育活动和运动竞赛中自觉遵守规则,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体育教师是体育文化的传递者。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文化修养及知识储备,自主探究、自我反思,实现学科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2体育学科知识是主要载体

体育学科知识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载体。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最具价值与精神的体现,在于运动兴趣和能力及运动品质和意志力上,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是学科知识沉淀的结果。体育学科知识主要包括体育品德与修养、运动兴趣和能力、健康行为与习惯、运动品质与意志、价值与精神,其本质是系统全面掌握科学锻炼方法,形成学术思想及价值取向。从教学角度看,没有经过学生组织,没有纳入学生认知结构的知识都不能被学生真正理解和吸收。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率极高。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使得教学环境、学习方式、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变革。现代教育技术具有覆盖面广,全方位为学习者提供服务的优势,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有效补充和辅助了传统教学[4]。运用“互联网+”使高校的体育教学发展多元化,提高教学质量,拓宽思路。高校体育教学将从基础线下课堂讲授向互联网教学结合教师面授的在线教学模式演变,形成体育课堂与网络互动教学模式,利用这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实现课上课下有机统一,学生与教师在时间、空间的互相交流,进行灵活多元的教学设计,可自主式、导学式、讨论式、探究式,实现课内外一体化,全方位设计。网络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帮助学生构建大学生体育知识体系,包括体育基础理论知识、健康知识、奥林匹克知识等。引导、提问、讨论支持学生学习。网络教育平台中加入了互动部分的角色和内容改变了教师教书匠的单纯角色,学生的主动参与,带着问题思考,担负起课程优化的责任,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网络平台的互动功能,帮助教师了解教学动态,有助于课堂教学时做好相应的调整变动,有的放矢,有效推进因材施教,个体差异化教学。结合网络进行体育教学容易唤醒学生内在情感因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学生掌握新鲜事物的能力及网络优势,有助于学生选择性地学习,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方法。充分利用网络知识库的巨大内存优势,获得完整系统的体育学科知识体系。网络教材形象生动集声像、文字、图片、游戏、测验等为一体,提高了体育教学直观性。网络教学系统学生能够对自己的情况进行自我设计、自我管理、自我评价。网络教学使体育学习更具自主性、全面性、系统性、生动性、能动性,使体育学习更具个性化。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离不开学科情境的介入。教师对于教学内容要有创新意识,要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运用教学手段,编排教学情境和学习氛围。在运用教学手段时,教师要注意有明确的目的,严谨合理的组织方法,符合教学内容、时间、场地、规则要求的条件,要调节和控制好运动负荷。运动性游戏可以提供多种运动形式的练习,如球类、攀爬、跳绳、追逐、角力等,促进学生对于肌肉的控制和协调性发展,促进师生间、同伴间、对手间的交流,在交流中形成分享、协商和谦让情境,同时学会遵守规则、公平竞争、团结协作。学科知识彰显的是深度,强调的是学术性。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前提是要掌握好体育科学知识。

3体育学科活动是主要途径

体育学科活动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途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在理论与实践中相互作用,提升学生的内在动力,彰显体育学科的科学发展观。高校体育课程必须遵循人体发展规律,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体育学习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在提高学生适应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方面有特殊的功能。教师要结合体育学科特点,在形式、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有效的体育教学活动,把体育课堂活动由授课活动转化为学习活动,从学生需要出发,除关注知识、技能之外,还要关注情感、态度、方法[5]。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外界环境及突发事件的发生对于学生的耐受性以及适应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让学生既不能有畏惧心理,又不能在困难面前轻易退缩,对于课堂思政及发扬体育精神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尽力提高他们的适应环境能力。优化教学内容,设置符合大学生特点的运动项目,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体验运动的乐趣,培养运动兴趣。教学活动方法手段灵活多样,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调动学生情绪,引导学生对体育知识产生兴趣,使学生学会健康生活的知识与技能。高校体育教学活动应该利用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结合体育俱乐部和体育社团组织,使课内课外融为一体。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参与课外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培养自我锻炼能力,提高社交能力,养成自主运动习惯。体育教学活动的结果更多的不是表现在记忆、理解或推断知识的理性方面,而是主要体现在学生自身及其行为习惯的改造上。体育教学活动是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环境土壤,提倡多元化及个性化。

4体育学科考评是主要保障

体育学科考评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保障。考试评价体系在体育教学中应体现在学、用、会上,不能单一靠分值来评判学生成绩,要多方面、多角度地进行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促进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因人而异的考核体系,在平时的课程项目上要把体育核心素养的内容融入到评价体系中,实现学与考的一致性和公平性。考试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教育和发展,考试评价的原则是全面评价、突出重点,促进体育课程及师生共同发展。考虑学生的未来发展,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领域和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内容综合化和个性化。在考试评价时,教师应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性,在评价过程中,教师的客观、公平评价手段对于发展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培养终身体育发展都是有益的。在这个评价体系中,学生能全面了解自己体育能力和发展现状,对后期的课程调整、个人发展都能及时反馈给学生,给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理念。发挥各种评价方法的优势,弥补彼此的不足,使考试评价的结果更科学、合理、公平。

5结语

第5篇:体育学科课程管理范文

1、重专业、轻学术

新课改改革对高校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体育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拓宽学生的其他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根据相关调查:目前高校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仍然以专业需求为核心,导致学生过早的进入专业学习,而忽视了对体育学术知识的学习。根据当前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现状,高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但是他们一旦进入就业岗位,就会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实践性不强、理论基础知识不扎实等。

2、重深度、轻广度

虽然高校体育专业的现行课程设置趋加合理,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导致高校在课程设置时将主要精力放在单一专业学科的学习上,以篮球专业学生为例,篮球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是与篮球知识相关的课程,而与篮球知识无关的课程很少在常规教学中体现。同时高校在体育课程设置时也比较强调从生物角度考虑运动技巧原理的高难度技术,而忽视了关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设置,这样的效果只能造成学生就业面会越来越狭窄。

3、重必修、轻选修

基于高校教育体制的不合理,导致高校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一种重视必修课,忽视选修课的现象,其主要表现在: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课时安排比例不协调,设置很多时候选修课的课时被必修课所占用。由此就会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认识存在误差,认为必修课是主要的学习任务,而选修课是附属于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在具体的学习中不必认真对待选修课。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会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导致学生进入单一化学习模式,不利于实现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体育专业人才目标。

二、优化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具体对策

1、优化课程结构,加强课程设置的前瞻性

在高校体育教育课程中,高校要改变传统的重视专业知识、轻视学术知识的观念,用于打破传统的体育课程结构体系,加强专业学科课程与学术课程的结合:首先高校要增强课程理论方面的教学,根据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设置科学的体育课程教材,让学生明白体育专业教育课程的设置不是为了安排教学活动,而是为了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素质而进行课程设置;其次高校在课程设置规划时要具有前瞻性。由于我国课程设置周期比较长,一旦确定后需要很长的时间去进行实践,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有的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就会滞后与社会的发展,为缩短这种滞后性,高校在体育课程设置时一定要利用科学发展的眼光,将最新的体育动态知识融入高校体育课程中,以此保证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2、强调各门课程间的内容整合,提高教学实效

课程设置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合理的编制教学课本实现知识价值的最大化,因此科学编制体育教材结构成为提高高校体育教学效率,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人才的关键手段。我们知道如果学科的随意增加或者并存不会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反而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增加他们学习负担,造成重复学习,因此高校要对现有课程编制结构进行分析,剔除多学科并存的现象:一是要对现有知识进行整合。将体育课程中重复的知识剔除出去,并且将最新的知识引入到教学中,以此时刻保持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被学生所接受;二是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衔接性。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单靠单一的专业知识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高校在课程设置时要强调学科知识的衔接性。

3、合理分配教学课时比例,加强课程管理

基于高校对选修课重视程度不高的问题,调整课程结构、增加选修课的课时比例已经成为新课改的重要内容之一。首先高校在不压缩课时总学时的情况下,要逐渐降低必修课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比重,降低必修课在教学考核中的作用。其次加强课程管理,积极构建特色课程体系。在新课改制度的要求下,高校要改变传统的以专业学科知识为主的课程设置模式,强化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相关的课程设置。比如高校根据学生的心理素质现状,可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

4、重视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