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医学生教育范文

医学生教育全文(5篇)

医学生教育

第1篇:医学生教育范文

1.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可以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近年来,医疗纠纷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调查显示,50.56%的医疗纠纷是由于医患沟通不够所引起的,而医疗技术水平低下造成的医疗纠纷仅占17.56%。[4]因此,加强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使医生了解患者的需求,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解答疑惑,同时也使患者理性认识医疗活动,这样就可以加深医生与患者之间的理解与信任,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的产生。目前,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多注重医学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训练,对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使得医学生缺乏沟通技能,医学生引起的医疗纠纷从无到有,逐年递增。因此,对医学生加强医患沟通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是防范日后执业生涯中医疗纠纷发生的需要。

2.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有利于临床实习顺利进行。医学生学习的最后一年是离开学校进入医院进行临床实习的时间。临床实习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桥梁,为医学生毕业后成为一名合格医师奠定基础。[5]因此,临床实习是培养医学人才的重要阶段。医学生刚开始临床实习时,由于体格检查及治疗手法还不娴熟,患者不愿意接受他们的问诊查体,更不愿意接受他们的实践操作,这将大大减少医学生的学习机会,影响了临床实习质量。如果医学生能积极主动地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关心、帮助他们,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将有利于得到更多的临床实践机会,提高临床实习质量。

3.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需要。通过采集病史可以获得病人的医疗信息,这对疾病的诊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病史的采集过程就是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过程。医生只有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才能取得患者的信任和理解,才能获得正确、全面、可靠的病史。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医生同样依赖于有效的沟通,才能了解病人对药物及手术治疗的反应,有助于医生改进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生,将在日后的医疗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6]因此,医学生在学校学习和医院实习期间就应该加强对医患关系的认识,努力学习各种医患沟通技巧,为日后提高医疗质量打下基础。

二、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主要举措

1.开设医患沟通教育课程。欧美国家的医学院校很重视培养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通过开设医患沟通教育课程,向学生传播医患沟通的知识与技能。[7]例如,美国大多数医学院校开设了《医患沟通的艺术》、《与病人沟通》等课程。英国许多医学院校开设了《医生与病人相处的能力》、《医患沟通》、《如何告诉病人坏消息》等课程。而我国绝大多数医学院校尚未开设医患沟通教育课程,仅少数试点高校开设了《医患沟通学》等课程,且存在课程性质大多数为选修课、课时数相对偏少等问题。[8]尚未开设医患沟通教育课程的医学院校,只是在《临床技能》、《临床导论》、《医学伦理学》等课程中才涉及与医患沟通有关的内容,讲授内容十分有限,不能满足医学生进入医院以后与患者沟通的需要。因此,我国医学院校应该借鉴欧美国家成熟的教学经验,对原有的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开设医患沟通教育课程,并列为必修课程,提高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

2.实习前教育。医学生在进入医院进行临床实习之前,对医院的情况缺乏了解。因此,教师有必要对他们进行实习前教育,内容包括医疗法律法规、医院规章制度、医疗技术操作规范、职业道德规范、医患沟通技巧、医疗纠纷的防范和处理等等,使医学生认识到目前严峻的医疗形式,增强医患沟通意识,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

3.在临床实习中培养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在临床实习阶段,医学生每天与患者接触,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能力,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医患沟通能力。鼓励学生多去病房,与患者交谈,帮助患者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当学生在与患者交流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多请教临床教师,使老师了解学生的医患沟通情况,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树立起与患者沟通的信心,增强其沟通能力。此外,医学生在实习时应当仔细观察临床教师如何与患者沟通,学习老师的沟通技巧。医学生应当掌握的常见沟通技巧包括:(1)良好的仪表和仪态。医生良好的仪表和仪态可以给患者留下好的第一印象,有利于后续的医患沟通顺利进行。如果医生衣冠不整、手忙脚乱,则会给患者留下邋遢的印象,失去患者的信任。(2)耐心倾听。医生应当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不要随便打断,这既是对患者的尊重,又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有助于正确诊断。(3)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规定:患者对自己的疾病有知情同意权。因此,医生在适当的时候要向患者介绍各种检查的目的、必要性和局限性、疾病的诊断、各种治疗方案的利弊及选择的依据、治疗后的效果和并发症、疾病的预后和医疗费用等,取得患者的理解和同意。(4)提高语言沟通能力。在医患沟通时,医生应当使用礼貌的语言,尊重患者的人格,不要伤害患者的自尊心。在告诉病人坏消息时,要运用保护性言辞,防止交流信息对患者心理产生不良刺激。此外,医生在沟通时,应当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便患者容易理解,尽量少用患者不易听懂的医学专业术语。(5)正确使用肢体语言。研究发现,影响面对面沟通效果的三大因素中,肢体语言占55%,语气、语调占38%,语言仅占7%。[9]因此,在语言沟通时要配有肢体语言。例如,医生在门诊与患者交流时,面带微笑,同时给予患者亲切的目光和关爱的身体触摸,让患者感受到医生的关怀,增强了患者对医生的信赖,有利于沟通顺利进行。(6)避免冲突。有些患者在患病期间心情不好,脾气比较暴躁,作为医生要理解病人的痛苦,学会宽容,避免冲突。

第2篇:医学生教育范文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高等医药院校普遍开设了医学信息学方面的相关课程,并在医学生中招收医学信息学方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2]。由此可见,发达国家对医学信息学教育相当重视。我国临床医学生的医学信息学教育起步较晚,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医学信息检索、计算机文化基础等课程逐步在各高校中推广,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有效地提高了临床医学生的信息素养。目前,我国大多数医学院校的临床医学专业,普遍开设了医学信息学相关的课程。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三大块:计算机文化基础、数据库技术基础、信息检索。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以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为主,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如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等。数据库技术课程则主要是要求学生了解数据库技术的基本知识,熟悉数据库的基本操作,了解一种数据库编程语言。信息检索课程在于使学生熟悉重要医学文献数据库的检索方法,侧重于培养学生获取已有医学信息的技能。这些课程内容大部分是进行普及性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教学,已被统一到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等级考试体系之下,没有形成具有医学特色的教学体系[3]。从各医药院校所开设的信息学课程中,可以发现,针对临床医学生毕业后将面临的与工作密切相关的医学信息处理技术方面的训练相对较少,如医院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医学图像处理系统、电子病历等相关知识,学生毕业后难以适应工作环境的要求,也不利于我国医疗的信息化。目前,我国医学院校计算机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医学信息学发展的需要[4]。因此,临床医学生的信息学教育急需进一步加强。

2加强临床医学生医学信息学教育的必要性

2.1加强临床医学生医学信息学教育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临床医学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医疗预防的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及预防、医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学习医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对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作出分类鉴别的能力。因此,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是我国医疗卫生工作的主力军,其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信息社会对从业者的信息素养要求普遍提高,随着医疗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医疗卫生行业的各项业务工作中,各医疗卫生部门已经很难离开信息系统的支持,如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卫生管理信息系统、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系统、远程医疗、远程医学教育、医疗保险系统、社区医疗保健系统等对现代医疗卫生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对医疗卫生工作者的信息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职业技能新挑战。作为未来的医疗卫生工作者,临床医学生必须熟悉其即将面临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掌握常用医学信息系统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技能。为了适应这种新的挑战,培养出优秀的临床医学人才,必须加强临床医学生的医学信息学教育。

2.2加强临床医学生医学信息学教育是国际医学教育的要求

国际医学教育学会(IIME)制定的医学本科教育“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GMER),对医学本科教育的最低基本要求就包含了信息管理(ManagementofInformation)[5],它要求:医疗实践和卫生系统管理有赖于有效的源源不断的知识和信息,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进步对教育、信息分析和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手段,因此,毕业生必须理解信息技术和知识处理的优势和局限,并能够在解决医疗问题和决策中合理应用这些技术,毕业生应该能够:①从不同的数据库和数据源中查询、收集、组织和解释健康和生物医学信息;②从临床数据库中检索特定病人的信息;③运用信息和通讯技术帮助诊断、治疗和预防,以及健康状况的监控;④理解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局限;⑤保存医疗记录以便分析和改进。由此可见,加强临床医学生的医学信息教育是全球医学界的共识。临床医学专业作为医疗工作的主干专业,加强其学生的医学信息学教育,对于推动医学信息化,促进医学技术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3加强临床医学生医学信息学课程教育的建议

3.1重视临床医学生的医学信息学课程教育

信息学与医学交叉融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共同发展,信息技术在现代医学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6]。医疗实践、医药卫生行政管理、医学教育、医学科研等工作均离不开信息技术这一有效工具的支撑。CT、MRI、超声诊断设备、医院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电子病历、数字人体等都是医疗信息化的结果。这些成果的有效应用,既需要医学知识,也需要信息学知识。因此,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机构应该重视临床医学生的医学信息学教育。从发展的角度,加强医学信息学教育,有助于提高临床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临床医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促进临床医学的发展,从而提高我国医疗卫生水平。

3.2积极开展医学信息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在课程教学方面,应该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深入改革,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以满足社会的需要。随着我国中小学生信息教育的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在中小学阶段已经掌握,没有必要在大学阶段进一步开展计算机基础知识教育。因此,可以考虑将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的内容从大学课程教学中剔除,以免产生知识重叠和教育资源的再浪费。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可以把学生的计算机知识结构从计算机应用水平提高到医学信息处理技术的层面[7]。目前,我国医疗卫生的信息化正从简单的费用和行政管理向临床信息管理转变。临床应用的普及,要求医学信息教学内容和方法要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发展不断调整。通过课程教学,要让学生了解当前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的现状,熟悉信息化环境下的工作流程,掌握基本业务系统的操作技能,提高对信息化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在临床中的深入应用,也需要医疗卫生工作者的参与甚至指导,从而推动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的持续发展。对于临床医学生,可以考虑强化信息获取和应用能力,向应用型、研究型转变,强化医疗信息系统相关知识的教育。笔者认为,在保留原来信息检索课程和数据库技术课程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增加数字化医疗方面的教育,如医院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电子病历、健康档案、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医疗决策支持系统等内容。根据教学目的的不同,可以将课程内容归纳为以下四大块:信息获取。即当前开设的信息检索课程,通过这一块内容的培养,让学生了解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常用医学数据库的使用,以培养学生自我获取信息的能力。信息获取是信息社会中人人必须具备的一种技能,因此,不同层次的临床专业学生均应该开设这一内容,以满足今后自我发展的需要。信息系统应用。这一块内容主要是针对医疗信息系统的应用,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常用系统的操作技能,主要内容应该包括医疗领域关键信息系统的应用,如医院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PACS、LIS、电子病历、社区医疗信息系统、健康档案、远程医疗与医疗信息共享、决策支持系统等系统的应用,同时应该介绍信息安全与保密方面的相关知识,增强学生的信息安全与保密意识。这一部分内容可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应用系统进行培养。例如专科学生的毕业去向主要在基层医疗机构,因此,社区医疗信息系统、健康档案、远程医疗、医院信息系统等内容应该作为这一块的主要内容。数据处理。这是对临床医学生更高的要求,通过这一部分内容的培养,让学生了解数据库技术的基本知识,熟悉医疗数据处理的基本技术及医疗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方法,熟悉医疗卫生信息的相关标准与编码,HL7、DICOM、ICD、UMLS、SNOMED-CT等,使学生能够在更深层次使用医疗数据,具备参与医疗信息系统建设的能力。决策支持。这一块是对临床医学生的更高要求,涉及的内容包括智能信息处理技术、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决策支持系统、模式识别等。主要介绍如何用信息学的方法发现关于疾病过程及其新的知识,从而为开发医学决策支持系统奠定基础。

3.3按授课对象分层次开展教学

医学院校的信息知识教学体系必须适应本行业应用的要求,根据不同层次的临床医学生,设计不同的课程内容要求。当前,我国普通高校临床医学专业教育,可分为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及以上三个层次。三者的培养目标有所区别,专科主要是培养适应基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的实用型医学人才,毕业后主要从事全科医学实际工作,要求能够较为全面地胜任临床医疗、疾病预防、卫生保健、康复医疗、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等工作。因此,这一层次的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信息获取的能力,能够熟练操作常用的医疗卫生信息系统,能够应用辅助决策工具进行医疗决策。主要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信息检索、社区医疗信息系统、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等相关知识。本科生面向的中层医院,除了需要具备信息获取能力外,常用医疗信息系统的应用是其重要培养内容,同时还应该具备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研究生及以上层次的临床医学生主要是培养临床方面的高级人才,对其信息素养也要求更高。在本科生层次的基础上,还应该具备决策支持系统的相关知识,为更高层次的医学信息应用打下基础。

3.4开课时机与开课方式

对于临床医学专业医学信息学课程的开课时间,笔者认为最佳开课时间为见习时期。这时,学生已经完成基础医学课程和桥梁医学课程的学习,对医学知识已经有了较深入理解,同时,正在进行临床见习,对于临床实践工作也有一定了解,开设医学信息学课程,学生容易理解和接收,而且更容易接触实践工作,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开课方式应该采用理论与操作并重的方式进行,应该建立医学信息学实验室,配备相应的实验条件,如信息检索系统、电子病历系统、医院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区域医疗信息共享系统、健康档案系统、社区医疗信息系统等,使学生有自我体验的环境,能够直观感受信息系统的真实面目,便于深入剖析信息系统的原理。

第3篇:医学生教育范文

1医疗保险的内涵及外延

医疗保险是通过不同的缴费形式筹集资金,建立由专业机构管理的共济基金,在疾病和伤残情况下,国家为受保人提供医疗服务或经济补偿的一种保障形式[1]。通俗讲,它是由国家强制性立法,由个人、单位、国家筹资,以应对疾病负担为目的的一种保障模式[2]。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医疗保险是由国家立法并强制执行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3];②医疗保险由个人、社会和国家按比例共同筹资建立[4];③其根本属性是福利性;④其基本职能是风险转移和补偿转移,即将个人由于疾病所导致的经济损失分摊,用筹集的医疗保险基金来补偿疾病损失;⑤其广义为健康保险,是构成人身保险的一部分,包括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狭义指针对疾病和意外伤害发生后所导致的医疗费用的补偿,即社会医疗保险[5]。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对个人医疗保健的意识也不断上升,医疗保险作为应对突发疾病或伤残的社会保障制度,其每次改革和调整都关系到广大人们群众的切身利益。虽然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但是经过党中央近些年的不断改革和调整,已基本建立惠及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考虑到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的具体情况,各省市又分别按家庭收入、年龄、劳动能力等具体情况对医保做了不同程度的规定[6],如调整低保人群、低收入家庭、未就业丧失劳动能力、贫困残疾人、重度残疾人等困难人群的补偿比例。这种适应性调整与我国基本国情及经济实力密切相关,也说明我国现有社会保障能力有限。我国幅员辽阔,地区之间经贸差异、工农业布局乃至人文素养都有很大差别,要平衡这些差异,将有限的资源合理组合,实现各个医疗机构的统筹兼顾,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2医学生的双重身份与早期医疗保险教育

自2008年开始执行的新医改项目将在校大学生从公费医疗保险中剥离出来,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这一方面缓解了公费医疗的经费问题,另一方面,从国家层面保证了大学生能够和城镇居民一样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在政策执行的9年时间里,虽然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已全面展开,但仍有很多大学生对医疗保险的基本内容、相关规定及实施方法等不甚了解。医学生在此次改革中扮演着“双重身份”,他们既是此次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面向人群,又是未来该项政策的执行者。但是,他们中大多数人对该项政策的认识仍不充分。该政策是由吉林省办公厅,要点主要包括:(1)吉林省境内各类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包括民办高校)、科研院所中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本、专科生、全日制研究生均纳入到当地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坚持归属地原则:缴费和补助标准与归属地中小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标准保持一致。(3)不取消以前大学生的公费医疗,大学生可以大病走医疗保险,小病走公费医疗[7]。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生,今后的日常工作都要与患者及家属接触。在解除患者病痛的过程中自然会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既往史、家族史及个人史,此外,咨询其医保类型也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在我国,如果不了解患者的医保类型,在诊疗过程中产生的自费项目就难以预先向患者及其家属告知,这时即便费用的产生是诊治过程不可避免的,也会引起患者及家属的不解、不满,甚至由此引发恶性事件。从患者角度讲,诊疗超出了医保报销范围,这部分经济负担并不是每一个患者,每一个家庭都有能力承受的。从医疗工作者的角度讲,在有可替代选择的情况下选择医保范围的药物既可以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又可以对疾病进行诊治,一举两得。但不幸的是,医保覆盖的诊疗范围毕竟有一个框架,超出框架外的医疗手段在必须使用时就涉及到了医患的沟通以及患者的自主选择。所以医学生早期认识医疗保险制度,无论从临床避免医疗纠纷的角度,还是从完成诊疗工作的角度都是相当有必要的。此外,尽管目前人们对医疗保险制度的知晓率较高,但其了解深度仍不足,如参保人群、保障范围、缴费标准等。加之医疗保险制度的政策内容繁琐复杂,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讲,理解困难,更甚至是他们都没有了解这种政策规定的合适渠道。当这类人群就医时,医生就成了他们了解、认识医保的窗口。所以患者及家属在了解完病情后随即要询问医生的就是有关报销比例、如何报销的问题。因为这关系到家属对医疗费用的评估以及选择适合患者本人经济能力的治疗策略。这就显现出早期了解医疗制度的必要。医生的快速反应,会增加医生本人在患者及家属潜意识中的自信感与信任感,对疾病及治疗费用的全面衡量有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与预后的评估,从而提高质量效率,减少医疗纠纷。当然,每年医疗保险制度都有调整。政策的变动要求医学生对医疗保险制度的认识必须与时俱进。目前大多数院校对医学生进行早期医保知识教育尚未系统开展,也缺乏相关的专题讲座。医学生可能仅仅在临床实习时接触患者后所自行获得这方面的知识,但内容片面,缺乏权威性,临床操作困难。因此,对医学生早期进行医保知识教育势在必行。在我国目前的医疗体制下,医疗保险是医疗工作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尤其在现有的经济水平下,大部分患者都期望以最小的经济付出得到最大的医疗价值回报。这种认知体系下,患者对自身健康的关注与投入与医疗保险及自身经济实力密切相关。医生虽然被赋予了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但受限于医疗资源及国情,也只能在医疗保险的框架下履行告知义务,权衡利弊提供优化治疗方案。而鉴于医疗保险制度的与时俱进,医学生对医疗保险制度的认识亟待更新。与此同时也呼吁医学院校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要求,为医学生早期安排医疗保险知识教育。

参考文献:

[1]李亚青.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贴的动态调整机制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17,14(01):128.

[2]童星,社会保障与管理南京[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03-08.

[3]姚奕,陈仪,石菊.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实践与研究进展评述[J].中国卫生经济,2017,36(04):36.

[4]YipW,HsiaoWC.HarnessingtheprivatisationofChina’sfrag-mentedhealth-caredelivery[J].Lancet,2014,384(9945):805.

[5]NewhouseJP.Medical-careexpenditure:across-nationalsurvey[J].JHumResour,1977,12(1):115.

[6]BakerDW,ShapiroMF,SchurCL.Healthinsuranceandaccesstocareforsymptomaticconditions[J].ArchInternMed,2000,160(9):1269.

第4篇:医学生教育范文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医德;医学生

1医学生医德教育的现状

目前广西医学类高校对医德教育给予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会通过宣传板宣传栏等传统方式和网站、公众号等新媒体方式进行医德事迹等宣传,学生活动中心也会开展校内医德实践教育活动,努力营造校园医德氛围。但从医德教育等实践过程来看,这种重视的程度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医德教育实施主体力量薄弱。医技和医德在医学生的教育培养中两者同等重要,尽管医学生们已经认识到医德的重要性,但长时间内较高的医德重要性与尚待提高的医德行为将并存,且大部分的医学高校目前仍更注重医技的培养。医学高校从教材的编写、课程的安排、PPT的精美制作,到人体模型、标本、仪器等,都是注重对学生基础医学知识和临床医学知识的传授,对于医德的教育就显得相对单薄。教育方式的单一、教学模式的枯燥、课程安排的理论教育化,缺乏实践性教学,这些都导致医德教育缺乏吸引力,学生对医德的学习兴趣不足,很难激起学生心底对医德的认同感。高校对医德教育的师资力量投入往往不足,医德教育内容的研发与讲授常常临时找人负责。缺少专职医德教育师资,采用临时指派或者兼职人员来开展医德教育,效果往往达不到预期。同时教师在具体的医德教育中不够重视,未能花足够多的精力和时间来系统深入地研究如何提高医德的教育质量。具体的教育是需要教师去落实与推动的,而对教师的评价会影响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的导向。医学理论、技能的成效可以显而易见的去量化、评判,而医德教育的效果却是难以评价,它需要在长期实践中才能显现出来,故教师对医德实践的教育引导比较有限,医德教育在具体实践落地过程中只是流于形式,缺乏深度。而且大多数高校未设立医德教育的负责部门,相关的医德教育职能只是由相关的业务部门兼管。同时监管医德教育教学的人员有限,本身面对其他大量事务性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深入研究医德教育的方法和路径,也没有办法对医德教育过程进行全流程的管理,最终导致医德教育常抓无效。再者,医德教育合力不足。强调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和针对性,这一思想落实在医学院校就是要将思政教育和医德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无论是理论课程还是实践课程,都要培养学生的医学道德和医学精神,要深入挖掘医学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但当前大部分医学院的思政教育没有与医德教育形成有效合力,故医德教育的实践效果欠佳。最后,医学生对医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医学生从入学开始,就深知医术医技成绩的重要性,它是升学、求职、升职称的敲门砖,尽管这促进了医学生努力拓展自己的理论知识,提高医学技能,但也导致医学生只重视医术医技的提高,忽视了自身医德的培养,对医德实践教育的参与度不高。这容易导致一些学生在今后工作中更倾向于从个人的利益出发来考虑和处理与道德有关的问题。

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医德教育提供新思路

2.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医德教育的内容指明方向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内容上包括历史上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意识、民族上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意识、文化上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意识、政治上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丰富了医德教育的内容,故我们应在具体医德教育实践内容中渗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1)历史上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意识。伟大祖国是一个历史与政治范畴的概念,不仅包括历史上以中华文明凝聚起来的统一多民族国家,还包括当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中华民族共同体所激发出来的爱国精神是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维护祖国统一和国家繁荣富强的精神动力,它是所有中国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要求。引导医学生了解各民族缔造伟大共同家园的历程,了解自秦汉以来历朝对“大一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明白中国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开创的中国整体历史。因为认同所以热爱,热爱祖国不仅仅只停留在口号上,要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医学生热爱认同祖国的历史文化和自然地理,维护祖国的和平稳定,医疗体系是我国民生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生毕业以后在自己岗位上精进医技和提高医德其实就是在为祖国的和平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2)民族上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意识。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医学院学生,更要增强对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实体的认同,要认同中华民族是一个。中华民族是作为国家大整合、民族大团结的代名词。认同中华民族是一个就是对中华民族作为国族的认同,承认自己的中华民族成员身份。同时还要承认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引导医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处理好与其他民族学生的关系,彼此之间要“手足相亲,守望相助”。(3)文化上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意识。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中华各民族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与创新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引导医学生处理好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每一个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它们共同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使医学生学会尊重与理解、包容与欣赏每个民族的文化,学会用各民族文化不断滋养中华文化,同时用中华文化不断凝聚各民族的人民,为丰富中华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凝聚当代民族精神。(4)政治上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首要因素自然是也必然是政治因素,具体说就是引导医学生在政治上形成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意识。一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使之清楚中国共产党在我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艰难困境中带领各族人民不畏艰难,最终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成就,清楚在新时代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为人民服务”为医学生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一切为了人民的健康理念提供了典范。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沉着应对,正确判断疫情形势,及时部署各项工作,领导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的中国共产党杰出代表钟南山等为新冠肺炎的诊治和防控、疫苗的研制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二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基于中华五千年文明和中国当下国情的选择。引导医学生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尤其是在这次抗击新冠疫情的成功实践过程中,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上下,团结一心,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坚决遏制疫情的蔓延,尤其是医务人员,他们作为主力先锋军,在爱国情怀的感召下,纷纷签下请战书,用生命与疫情做斗争,成为最美的逆行者,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完美诠释了什么是大爱无疆,什么是医者仁心。除此之外还有无数高风险区的人民本着不给国家添乱,不让疫情扩散的大无畏精神,毅然留守本地;无数热心的志愿者,冒着被病毒感染的风险,为武汉运送物资,为医务工作者送来了可口的饭菜。这些勇敢的人为大家舍小家,为大义舍自身,这一切的一切,无非只是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不能让国家受难、让人们受苦,这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塑造的政治环境中滋养出这些可爱的人们。社会是个大染缸,尽管目前我国社会风气整体良好,但贪污受贿、诚信缺失、收取回扣红包等不良风气仍时有发生,“利己主义”“金钱至上”的歪风邪气甚至得到了不少人的奉行,这或多或少多医学生价值观的形成造成不利的影响,使得他们在成长为医生后,未能从患者角度出发去履行自身的职责,甚至做出损人利己的行为。说到底,还是未能将自身完全融入到中华民族共同体中,未能意识到,在损害人们利益的同时,其实损害的还是自身的利益。医学生的成长不仅需要良好风气的滋养,也需要学校正确的引导教育。故我们应在具体医德教育实践内容中渗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在其成长过程中,反复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明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真谛,才能更好的激发出医者的大爱和仁心。

2.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医德教育的落实提供有效合力

笔者认为医德教育在实践过程中存在实施主体力量薄弱、合力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式得到有效的改善。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推动下,当今各高校均深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其相关的人力物力财力配备相对充沛,医学院可以借此有利条件与思政教师、学生辅导员、行政工作人员等相关的人员进行通力协作,通过深入学习和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式来提高医德教育水平。

3医学高校培养医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途径

3.1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

要改变此种情况,笔者认为应该从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容并开设相关的公共必修课程来着手。其课程的内容应该包括“五个认同”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1)加强“五个认同”教育,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基础。“五个认同”是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加强“五个认同”教育,直击学生的内心最深处,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文化认同和道德感悟,让他们产生生为中国人的自豪感,促使医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和价值观,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了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构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需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引。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要求,加强对医学生的思想教育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引导,强化其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3.2优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

(1)成立专业的研究中心。医学院应该尽可能快地成立专业的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中心,科学高效地对其相关理论知识、培育途径、方法策略等开展系统有效的实践研究。并加强对专业课程教师、思政教师、学生辅导员、行政工作人员等相关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技能培训,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渗透融入到医学院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同时通过研究中心助力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学方式。比如采用“讲授”的方法,学生在学习后24小时的保持率仅有5%。而采用“向其他人请教或对所学的内容立即应用”的方式,学生在学习后24小时的保持率达90%。因此,学校和教师对医学生进行医德教育时,不应再将学校内的纸质资料作为主要教学依据,应对教学资源进行相应的延伸。近年来,学生参与课程开发、角色塑造和积极互动等学习技术作为有价值的学习方法得到了支持,这些方法意外的获得了很高的学生满意度。学生更有可能在没有被认为具有权威地位的同龄人之间提出问题并参与讨论。此外,由于同班同学的培训水平和知识基础相近,同学们更了解自己教育中的知识差距和学习障碍。还可以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来,表达并相互讨论他们的观点;定期组织医学生观看“长津湖”“战狼”等优秀影视作品,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感和学习趣味,让医学生从内心去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并把爱国主义情怀内化为自觉行为,自觉将自身与祖国融为一体,从而形成高尚的医德。(2)开设相关的公共课程。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一些高校并未开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相关课程,非政史专业的学生,比如医学生就只能在思政课中获取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相关知识,学生被动应付式地学习,学生学习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没有被激发,没有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更没有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反复体会。医学院应该配备专业的教师,开设专门的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公共课程,师生通过共同深入学习和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式来提高医德水平。(3)与思政课程形成合力。把医学院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政理论课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它们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采用具体的方法进行“课程思政”的试点,医学在专业课程教学之时,无论是理论课程还是实践课程,都要培养学生的医学道德和医学精神,要深入挖掘医学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形成有效的合力。也就是在专业课程中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知识内容,使课程间形成良好的协同关系,达到共同教育、共同进步的效果,真正实现医学院各类学科专业共同完成“立德树人”的教学教育任务。当然,开展“课程思政”需要加强医学院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师与思政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师间的联合备课,共同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学方法和经验。

参考文献

[1]代成书,欧阳明月.四川省医学院校学生医德教育现状调查研究[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8(02):22-25.

[2]黄丹妮.就业视角下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37(12):192-193.

[3]马戎.关于民族研究的几个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2000,(04):132-143.

[4]刘甘霖.试论新时代中国医德规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20,33(06):747-752+762.

[5]金陵.翻转课堂与微课堂教学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第5篇:医学生教育范文

关键词:医德教育资源;白衣天使;抗疫精神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文明积淀深厚,医德教育资源十分丰富,一直被中国历代从医者奉为行动的圭臬。东汉“医圣”张仲景,曾“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众方”而著成了奠定临床医学理论体系坚实基础的《伤寒杂病论》[1];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序中强调:“凡太医治病,必当安定神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1],并毕生实践着“不恋玉墀走穷山,唯向民间施丹散”的诺言,都是强调医德对从医者的重要性。这些都是今天医学生们光辉灿烂的医德教育资源。目前,中国医德教育资源宝库里再添新“族”——那就是始于2020年初伟大抗疫斗争中,全国广大白衣天使所展现出的伟大抗疫精神。

一、白衣天使抗疫精神与医学生医德教育目的相契合

全国的白衣天使们奋战在一起,没日没夜地与病毒斗争,终于打赢了这场阻击战,铸就了伟大的抗疫精神。这种精神有着区别于传统医德教育资源的独特属性。

(一)勇于牺牲的精神救死扶伤是医者天职,甚至牺牲自己也要保全他人。在参加抗疫的白衣天使中,有较多医护人员被感染,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作为抗疫专家,始终坚守第一线,曾三日不眠不休,协调收治500名确诊病人。他说,“如果万一,不要插管抢救”,他身处疫情中心,对一切不幸是有心理准备的。不幸的是他真的被感染,但他仍对同事说,“我不能倒下”,在病床上还攥着拳头给其他病人加油,当护士的妻子想来照料他,被他拒绝,他说,“救别人更要紧”。那些被他救治过、鼓励过、帮助过的病人,一步步从ICU转到普通病房,直到走出医院大门,而他却再也没能走出ICU,生命被定格在51岁。武汉协和江北医院医生夏思思值夜班,接诊了一位病人,下夜班回家的路上,她得知这位病人的检查结果是高度疑似肺炎,她立刻折回医院,参加这个病人的抢救。结果,被感染,生命被定格在29岁......没有谁动员他们,去“逼”他们上“前线”。他们原本都有“借口”躲在一旁,但是他们没有这样做。因为,他们是医者,当保护自己与抢救别人相冲突的时他们选择了保全别人。平日里他们都是普通人,但在关键时刻,却能为别人拼命,以命搏命,以命换命。像他们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像王兵、冯效林、江学庆等。

(二)敢于担当的精神武汉“封城”时,96后女医生甘如意正在家中度假过年,她获悉武汉“封城”,全国抗疫警报拉响,毅然决然告别家人,骑自行车、搭车、步行,历经4天3夜,跋涉300余公里,到达自己工作的医院。一路上,喝冷水、啃面包不说,没有行人,恐惧胆怯伴随一路,这些她都扛过去了。她的想法很简单,“担心同事扛不住,所以一定要回来替换同事,让同事休息一下。”没有哪个领导给她下达任何返岗指令,她是自觉、自愿的,这就是责任与担当。像她一样的“逆行者”何止一个,从她身上可以看到民族的希望与未来。

(三)坚忍坚毅的精神江苏援鄂医生韩艺就是坚忍与坚毅之士的代表。一名患者肺部严重感染、脑梗、神志不清、咳痰能力差,很多痰都积在气道和口咽部②,如不帮助呼吸,就有生命危险。做好这些最需要的是升降床,可临时改造的ICU病房,没有升降床。她只能在患者床头和墙壁之间狭小的空间里,双膝跪地,双手托着病人下颌,使用面罩加压帮助病人呼吸。一跪就是半个多小时,病人最终抢救成功。但她腿脚麻木地难以站立,汗水浸湿全身。用同样的办法,还救活了一个病人。她说,“这一跪,我是值得的”。

(四)视病人如亲人的大爱精神医者不是神仙,也不万能,有心救人,无力回天,这是客观。他们拼尽全力,仍有一些病人离去,这个时候,他们与失去亲人一般悲痛。一位江苏护士,起初踌躇满志,一心想用技术去帮助患者,但是她护理的对象还是接连转为危重病人,继而故去,她自责、痛苦、痛哭。同时,他们也为救治成功而欢喜。武汉市肺科医院重症科一年轻护士脱掉防护服,蹲在地上突然大哭。同事以为她出了什么事,问了才知道,她护理一个多月的患者,有了意识,活过来了。她说:“我觉得我所有的辛苦、所有的付出都值了”①,她是喜极而泣。

二、当代医学生与抗疫白衣天使的时代共性分析

(一)认知上多有共性当代医学生多为00后和90后,与相当部分抗疫白衣天使年龄相近,整体认知差距较小。据统计,支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12000人为“90后”“00后”,占了总人数的近三分之一,最小的是武汉一名女护士,生于2000年9月,未满20岁。他们昨天是父母眼中的孩子,今天已成为新时代共和国的脊梁。医学生与抗疫白衣天使,分属两个群体,但生处在同一个时代,共性明显——他们理解全球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他们小时候,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稍长后,他们又见证了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他们是“地球村”的村民,共同见证祖国走向强大①。除00后、90后,还有80后、70后、60后,从00后到60后的年龄跨度中,要么为同辈人、要么为父辈人,他们之间也是一种传承关系,有着更多共同的认知。

(二)生活情趣的相似性抗疫战士中00后、90后们,很多是“吃货”,在头顶写着“周黑鸭”“热干面”和“奶茶”。他们觉得自己仍是“宝宝”,会强调“蒙蒙最棒”“宁宁加油”或者“今天大年三十,别吼我”。他们喜欢动漫,防护服上画着与病毒掰手腕的自己。一个叫朱佩琦的年轻人,为自己确定了拎着医药箱的“小猪佩奇”肖像,在病房里走来走去,她解释,“给大家带来欢乐也是一种战斗力”。当然,他们还追星,自豪地在前胸后背注明自己是“胡歌老婆”“林书豪女朋友”或“彭于晏妹妹”……他们还幽默。一个叫吉祥的人启发同事纷纷在病人面前取名“如意”“平安”“荣华”“富贵”“招财”“进宝”①……在读的00后、90后医学生们不也同样有这样的生活情趣和诙谐幽默语言吗?

(三)受教于同一学校抗疫白衣天使们的母校,就是今天医学生们的在读学校。接受的是相同的传统医德教育,有着相同的传统医德传承。同为校友更为亲近、更能相互理解。(四)同为普通人白衣天使凯旋归来,迎接他们的是鲜花、掌声,受到崇高礼遇。但他们有着同样的声音——“我们不是英雄,只是做了应该做的”;“我们不是英雄,但有些事必须由我们来做”;“我们不是英雄,只是尽医者之职”——是的,他们就是普通人,却做出了不普通的事迹,由此说,他们是英雄,也是普通人。2000年出生的广东护士刘家怡说的好,“穿上防护服,我就不是孩子了”,既道出了她的普通,又道出了她的责任。可能有人会说,钟南山、李兰娟是院士,院士在中国能有几人?他们就不是普通人!但不要忘记,他们也是从基层一个普普通通的医者做起,慢慢成长为院士的。当然,你可能永远不是院士,却可拥有钟南山、李兰娟院士的那种精神,你完全可以成为甘如意、韩艺、贾晓阳那样的普通人。无论学谁,都是学他们的精神。可见,英雄并不高不可攀,并不神秘。因此,白衣天使精神作为新时代医学生医德教育资源,不仅可用、能用,而且可学、能学。广大的医学院校教育工作者要用足、用好这个资源,培养医学生树立正确生死观、生命价值观、生命伦理观,让他们珍惜生命、欣赏生命、关爱生命,人人成为像2020年抗击的英雄般的“白衣天使”。这是广大医学院校的神圣职责。

三、结语

白衣天使的伟大抗疫精神无疑是医学生宝贵医德教育资源,但如何用好这个资源,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死观、生命价值观、生命伦理观、使受教育者更加珍惜生命、欣赏生命、关爱生命,医学院校将在读医学生培养成明天的“白衣天使”负有的重大责任。让抗疫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课本、进头脑,推动抗疫精神实现校内校外、课内课外、书内书外的有效覆盖,从而在医学生脑海中扎根,在潜移默化中培育[2]。

参考文献:

[1]刘志哲,刘静.对我国古代名医优秀医德的追溯[J].卫生职业教育,2014(5):11-1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