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言文倒装句范文

文言文倒装句精选(九篇)

文言文倒装句

第1篇:文言文倒装句范文

【论文关键词】现代汉语一般陈述句句子成分位置;文言文倒装句句子成分位置;对照比较;理解

在学习文言文过程中,一些学生对文言文倒装句总是感到很困惑。这个句式是宾语前置,那个句式是定语后置,那个句是又是介宾结构后置,弄得学生一头雾水,无所适从。学生出现这就情况主要是初中新课标大纲规定,中考不考句子成分的划分(分析)。在考什么教什么的教学思路的指引下,学生们本该在初中就很熟悉的一般陈述句各句子成分的划分及各个句子成分在句子中的位置竟然一无所知。殊不知这一知识点的缺失给读高中的学生学习文言文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学生学习文言文倒装句影响更大。为了解决学生在学习文言文倒装句的困惑,笔者介绍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文言文倒装句之所以称之为倒装句,主要是它的句子成分的位置与现代汉语一般陈述句的各个句子成分的位置不同,文言句式的句子成分的位置相对于现代汉语一般陈述句的句子成分的位置来说是颠倒了。要想弄明白文言文句子哪个是前置句,哪个句子是后置句,就必须熟悉现代汉语一般陈述句的各句子成分在句子中的位置。现代汉语一般陈述句各个句子成分的结构位置如下:

[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宾语。

具体例子如:[在和平时期],(年轻)的我们[一定要努力把祖国]建设成(一个美丽富强)的国家。

(说明:为了简化句子成分的划分,在本文中我们用符号法来标示各句子成分,主语用双下划线标示,谓语用单下划线 标示,宾语用下波浪 标示,定语用圆括号( )标示,状语用方括号[ ]标示,补语用单书名号〈 〉标示。)

为了让学生更容易记住这些句子成分在句子中的位置,我们可借用一个口诀结合以上给的实例去分析记忆。这个口诀是:

“主、谓、宾”“定、状、补”,

“主干”“枝叶”分清楚,

主干成分“主”“谓”“宾”;

枝叶成分“定”“状”“补”;

“定语”必居“主、宾”前;

“谓”前是“状”“谓”后为“补”;

带“的”为“定”、带“地”为“状”、“得”后为“补”。

(说明:在口诀中我们把主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称之为“主干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叫做“枝叶成分”;“‘定语’必居‘主、宾’前”,意思是说“定语”的在句子中的位置是在“主语”“宾语”的前面,用来修饰主语或宾语;“‘谓’前是‘状’‘谓’后为‘补’”,意思是说“状语”位置是在“谓语”之前,用来修饰谓语,“补语”的位置是在“谓语”之后,用来对“谓语”的性状等的补充说明;“带‘的’为‘定’带‘地’为‘状’‘得’后为‘补’”意思是说句子中后面带有“的”字的句子成分是“定语”,句子中后面带有“地”的句子成分是“状语”,句子中“得”字之后的成分是“补语”。)

教师可以多找一些陈述句,利用以上介绍的实例及口诀来指导学生去划分句子成分,让学生尽快熟悉一般陈述句各个句子成分在句中的位置。学生们只要把文言文倒装句式各成分的位置与之作比较对照,找出差异,对文言文倒装句那种无所适从的困惑就迎刃而解了。

一、文言文主谓倒装句

1. 甚矣!汝之不惠!

2.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这两个句子我们按字面意思直译,并用符号法分别给它们划分句子成分如下:

1. 太厉害了,你不聪明!

2. 在哪里呢,公子能急人之困!

拿这两个句子的句子成分位置与现代汉语一般陈述句的句子成分的位置一对照比较,我们发现这两个文言句子的谓语“跑”到主语的前面去了,我们就把这个的文言句式叫做“谓语前置”或“主谓倒置”“主谓倒装”。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这样的句子在翻译时要调整顺序,主语在前,谓语在后,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二、宾语前置句

1.古之人不余欺也。

2.沛公安在?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4.微斯人,吾谁与归?

5.一言以蔽之。

文言文宾语前置句式种类较多,我们就举常见的这几类来作说明。这几个句子我们按字面意思直译,并用符号法分别给它们划分句子成分如下:

1.(古代)的人[不]我欺骗啊。

2.沛公哪里在(介词)?

3.句读不了解,疑惑不解除。

4.[除了这个人],我谁与(介词)同道呢?

5.一句话用(介词)概括它。

拿这几个句子的句子成分位置与现代汉语一般陈述句的句子成分的位置一对照比较,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用作动词的宾语(1、3句),还是用作介词的宾语(2、4、5)句,宾语的位置都“跑”到前面去了。我们就称这些句子为宾语前置句。这样学生也就容易理解了。翻译时要把宾语和相应的动词或介词的位置对调过来,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三、定语后后置

定语是修饰或限制名词的,一般放在主语中心词或宾语中心词的前面,这种语序古今一致。但在文言文中,除了此种情况外,也可以放在中心词后,常借“之”和“者”使定语后置,常用“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定语”或“中心词+而+定语+者”的结构。如:

1.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2.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一石。

3.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4.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以上几个句子我们按字面意思直译并用符号法分别给它们划分句子成分如下:

1.[计策没有定下来],寻求人(可以出使回复秦国)的,没有得到

2.马(日行千里)的,[一餐有时]吃完(一石)的饲料。

3.官员(能不改变他的志向)的。

4.蚯蚓没有爪牙的(锋利),筋骨的(强壮)。

拿这几个句子的句子成分位置与现代汉语一般陈述句的句子成分的位置一对照比较,我们也容易发现定语都“跑”到了它所修饰的中心词的后面去了,这种句式我们把它叫做定语后置。这样学生对什么叫做定语后置也就不难理解了。值得注意的是翻译时一定要把定语和中心词的位置调整过来,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四、介宾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习惯把介宾结构放在谓语词前作状语,而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于……”“以……”常放在谓语之后。如:

1. 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2. 乃以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

以上两个句子我们按字面意思直译并用符号法分别给它们划分句子成分如下:

1.[事情危急了],请让我奉命求教[向孙将军]。

2.就用蒙冲斗舰十艘,载上干燥的柴草,并把油灌到里面,外面包裹[用帷幕]。

第2篇:文言文倒装句范文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倒装句;图式-背景理论;教学模式

一、引言

倒装句(inversion)是变式句的一种,在结构上属非正常语序,是用以表示一定句子结构的需要或强调某一句子成分的需要,而将原有的正常语序进行倒置。倒装是英语表达中常见的现象,也是中国学生难以掌握的语法点。为了让学生掌握并运用,教师应在英语语法课堂中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倒装进行定位,为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这一语法点提供指导。

二、认知语言学视角下倒装句教学定位的解释力

语言也是一种认知活动,是对客观世界认知的结果,语言运用和理解的过程也是认知处理的过程(王寅,2007:7)。“现实-认知-语言”是认知语言学的一条基本原理。人类在感知体验和互动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意向图式和认知模型(王寅,2007:171-2)。

1、从认知活动基本概念将倒装句类型定位为首要语用内核

认知直接依靠主体感知能力和思维能力,而不是借助实践手段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田运,1996:93)。学生接触到英语倒装句时,通过直接的主体感知和思维,得出其基本范畴为:部分倒装和完全倒装。完全倒装是指句子用的是简单的谓语动词,将句子的主语和谓语完全颠倒过来,如:

There stands a cottage at the top of the hill.

部分倒装是指句子用的是复合谓语,只将谓语的一部分,如助动词、情态动词或“to be”结构置于句首,如:

Scarcely had the baby cried when the doctor rushed to carry him.

无论是完全倒装还是部分倒装,均是将正常词序下通常较晚出现的成分,如:there,then,scarely,at no time移至句首,使之处于突出的位置。然而有时使用前置手段表示强调,也不必改变词序,如:

Books,he had treasureed from the earliest period of his life.

以上例句中,将“books” 置于句首,但并没有改变主语和谓语的词序。在英语中,不引起倒装的前置成分通常是宾语、主语补语和宾语补语。

那么究竟什么时候用完全倒装,什么时候用部分倒装,什么时候前置手段表示强调不引起倒装呢?这些问题都是英语使用者正确使用倒装句句法或运用英语倒装句达到某种表达效果之前首先要了解和掌握的,故此,倒装句的类型成为了首要语用内核。

2、从图形-背景理论的基本思想将倒装句语用功能定位为主体语用内核

图形-背景理论( Figure - ground Theory)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它由丹麦心理学家鲁宾 (Rubin) 始创, 后来被完形心理学家用来研究知觉及描写空间组织的方式, 进而成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概念。图形是指某一认知概念或感知中凸显的部分, 是注意的焦点; 背景是为凸显图形起衬托作用的部分(王冰营,吕娜,2005:68)。图式-背景理论能有效地解释英语中出于句子结构、强调以及修辞等需要而进行的语序倒置这一语言现象。倒装是由于语用因素的制约,为实现某种表达效果而采用的一种背景前置,图形后移的语法手段。其语用功能有:连贯语义、凸显信息、平衡结构、体现修饰或强调等。

(1)连贯语义的功能。英语倒装句有其独特的话题倒入功能。在语篇的构建过程中,倒装句可以将已知信息(背景)置于句首,而将某人或某物作为新信息(图式)至于句末,而从而保持与上文的衔接与连贯。而下文将以该信息焦点为整个语篇的视点加以发展,如:

The girl who loves him so deeply finds herself unable to forgive his mistake.Around this point develops the sketch, which is humourous and full of a strang local flavour.

上面例句中,第二句使用了倒装句。显然 “Around this point” 置于句首,并非为了强调,相反,是为了保持语篇话题的延续性提供了一个语言环境(即背景),语篇中后续语序是对前一个语序所引出的话题的发展。这样整个语篇前后连贯,衔接紧密,而且层次感很强。为语篇进入新话题,为下文围绕新话题展开叙述其经历提供一个出发点。

(2)凸显信息的功能。“从印象上来看,一个情景中的图形是一个次结构,它在感觉上比其余部分(背景)要‘显眼’一些,并且作为一个中心使其具有特殊的突显,情景围绕它组织起来,并为它提供一个环境。(Langacker, 1987:138)”在英语的部分倒装句中,突出叙事者的语用动机具有完全的主观性。它反映到话语中时就表现在话语结构的选择上。叙事者想要凸显某一部分信息(图式)时,常采用话题(背景)前置。如:以“only ”引导的状语放在句首或当某些具有否定意义的副词、连词或短语置于句首做状语时所形成的倒装句,如: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learn English well.

Hardly had he arrived when she started complaining.

Not until all the demands had been turned down did the workers decided to go on strike.

(3)平衡结构的功能。当句子主语过长或主语结构,即句子中的图形比较复杂时,如果按正常语序将其置于句首,反而会使图形的细节模糊,难以分化。为了保持句式平衡,以避免头重脚轻,可以构成完全倒装,将正常语序的图形后置,形成句末焦点,从而达到图形最佳凸显效果。这样既达到取得句子结构平衡,又构成了强调的双重目的,如:

More serious was the question of how the President would present the joint announcement.

第3篇:文言文倒装句范文

关键词:倒装;文化语用因素,语境干涉,附着符号束;智力干涉

语序的变化是现代汉语的重要特点。现代汉语以常式句较为多见,语法结构多为“主+谓、定+中、状+中、中+补”,但就言语交际或文学作品等具体的语言环境而言,会出现大量具有超常语序的句型,语法学界称之为“变式句”或“倒装句”。而语言学界对句式的研究往往侧重于静态的语法分析,倒装句作为一种语序超常搭配现象,比常式句更能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对倒装句的研究应多从动态语用层面挖掘其语用价值。

语言具有民族性,要分析语言现象的语用价值,就必须注重使用语言的民族特征,此特征能充分折射出民族文化传统或文化背景,而此二者恰是影响语言的语用价值的重要因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现代汉语这一语言工具的运用得好坏关系到汉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和文化背景的再现程度。本文以汉语文化语用学“三带一理论”为理论基础,从语境干涉、附着符号束和智力干涉方面分析几种典型的倒装句型,以此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等动态角度深入挖掘汉语文化语用价值。

汉语文化语用学是以汉语为背景的语用策略原理的研究,汉语文化语用学认为语用学是一种语言功能理论,它研究语言使用人是如何在附着于人的符号束、语境和智力的参与和干涉之下对多于话面(字面)的含义做出解释的,汉语文化语用学以语用学“三带一理论”为理论基础,“三”指上述的三个语言符号外因素的干涉,即附着于人的符号束(简称“附着符号束”)、语境和智力对语用含义推理的干涉,“一”指多于话面(字面)的隐含意义,所谓“三带一理论”,就是说由于有三个因素的分别或综合的作用,某话语产生了一个多于话面的含义,现代汉语各倒装句型与以上所论的三种文化语用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以下详而论之。

1 倒装句的语境干涉

语境干涉包含两个方面;非语言语境对语言符号的干涉和语言语境对语言符号的干涉,前者涉及社会文化、风俗习惯、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历史事件等对人使用语言符号上的干涉,后者指上下文、上下语对语言符号使用(说与写)上的限制与制约,理解(听与读)上的帮助与推动。现代汉语倒装句属于语言符号,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对句式的选择具有限制与制约作用。请看下面的对话:

“就是一”她(指祥林嫂)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地切切地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也许有吧,一我想。”我于是吞吞吐吐地说。

(鲁迅《祝福》)

上例对话以疑问句发出疑问,祥林嫂的心理焦点显然在想确认人死后魂灵的存在与否上,状语“究竟”进一步强调了这一问题在祥林嫂心中的重要位,同时也突出了祥林嫂对这一问题回答的迫切性。对方也注意到了祥林嫂的心理焦点是在“有没有魂灵”上,也能体会到祥林嫂急于想知道这一问题答案的迫切心理,所以对方的答句必须紧扣问句,即首先以“有无”做话题,放在了句首,然后再加以陈述,从而以宾语前置的形式突出了双方交际的重要信息,这样安排句式,有利于重要信息的传达,问者祥林嫂的语言语境干涉到了听者对方对言语交际句式的选择,从而使话轮语义重心衔接紧凑,使重要信息突出,这就是语言语境句式运用的影响,从而对句式的选择起到了限制和制约作用,

非语言语境对句式也有限制和制约作用。如上文所举《罗密欧与朱丽叶》那段经典的爱情对白,虽然它是外国文学作品,但从汉语翻译的角度来看,其作品翻译后的语言也应符合东方人的审美文化心理特征,这种东方人的审美心理文化特征和浪漫的夜晚等各种自然环境便形成了一种特定的非语言语境,有助于让东方的读者深切体会到罗密欧向朱丽叶所表达的爱情,在东方人独特的审美心理文化特征和浪漫的自然环境这两种非语言语境的干涉下,翻译后的文学语言首先把状语“凭着这一轮皎洁的月亮”放置句首,把象征纯洁爱情的月亮放在了话语的最前端,借助皎洁的月光把对朱丽叶的爱热情地表达了出来,从而突出了朱丽叶在罗密欧心中的重要地位,更有助于让东方凑者深切体会到罗密欧向朱丽叶所表达的爱情的真挚程度!

2 倒装句的附着符号束

“附着符号束是指语言符号以外,一切伴随着人,附着于人的符号,如声气息、面部符号、身势符号、伴随的物理符号(物体)。多方面的附着符号,形成了一个与话语同步的符号集合,于是成为符号束”,伴随物的条件是:物体必须是说话人蓄意准备的、随身或就近的,否则就不是伴随物,而是大自然里的自在物体,属于语境干涉所要研究的问题。研究倒装句的附着符号束,即研究各倒装句型中声气息符号的参与、面相符号的参与及伴随物符号的参与。

倒装句中前置或后置的语法成分作为具体语境中语言的特殊表达手段,往往伴随着声气息的参与,面相身势符号的参与及物理(或伴随物)符号的参与,如主谓倒装如果出现在疑问句中,则往往伴随着疑问的面部表情,并且带有疑问语气。这些面部表情和疑问语气便形成了面部符号和气息符号,如前文所举孙犁《荷花淀》水生嫂所说:“怎么了,你?”当水生嫂说出这句话的时候,面部表情一定是表现出疑问的神情和疑问的语气,如果拍摄成影视作品,我们便可清楚地看到水生嫂说这句话时候丰富的面部表情,这就是声气息和面相符号的参与。 转贴于

再以定语后置句为例,汉民族文化中有折杨柳送别的传统,如果在为友人送别时,一方说:“作诗一首,送君起程;杨柳一枝,伴君同行。”“一首”作“诗”的后置定语,“一枝”作“杨柳”的后置定语,在运用这一定语后置句的时候,以现实物体一首诗和一枝杨柳作为物理符号束,来伴随话语的传达,从而有助于东方人更深层次地表达含蓄的告别之情和祝福之意,这便是物理(或伴随物)符号的参与。

又如主谓倒装句“万丈光芒地,将出现啊一新生的太阳”和状语后置句“我们坚决保卫和平,为我们自己,更为我们的下一代”,说者势必会表现出坚定的语气,声音上会显得抑扬顿挫、铿锵有力,面部表情会表现出沉稳严肃的表情特征,从而抒发出了一种奋发向上的豪迈气概,这也是声气息和面相符号的参与,如果它们分别通过诗歌朗诵的形式与课堂教学或演讲的方式表达出来,那么还会伴随着诗人、教师或演讲者丰富的身势语,身势语主要为双手张开。举在胸前,或单手伴随阴阳顿挫的语音而忽高忽低、一张一收,从而使朗诵或教态或演讲更加张扬,有助于思想感情的宣泄。同时,这一身势语能极强有力地增强话语浓厚的感情色彩,从而吸引听者的注意,极大地调动听者的情绪,使说者与听者之间产生极强的共鸣,倒装语言的表达也因此得到了完美的收效,这就是身势符号的参与。

3 倒装句的智力干涉

智力干涉就是听话人运用最基本的事理逻辑,对世界的知识与记忆及人际关系,推测出说话人词语里的隐含之义的推理过程。智力干涉主要运用于听话人的语用推理模式中,听话人在接收到说话人的话语信息后,会进行解码,在解码的时候会产生智力干涉,影响话语反馈质量,从而产生复杂的会话含义。在对话中,说话人也是作为听话人而相对存在的,如曹禺《雷雨》中的一段:

(语境:侍萍与周朴园在屋内交谈,气氛十分压抑,周朴团内心充满虚伪地向侍萍询问打听往事。)

鲁侍萍:如若老爷想打听的话,无论什么事,无锡那边我还有认识的人,虽然许久不通音信,托他们打听点事情总还可以的。

周朴园:我派人到无锡打听过。——不过也许凑巧你会知道,三十年前在无锡有一家姓梅的。(话轮一)

鲁侍萍:姓梅的?

周朴园: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

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么?

鲁侍萍:不敢说。

周朴园:哦。

鲁侍萍: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话轮二)

第4篇:文言文倒装句范文

下面我想谈谈的是语法中的倒装句的教与学,以此来看看我们的语法教学如何教与学。也许,可以从中得到些许收获。

一、 识根本,抓基础

考纲要求学生要掌握倒装句的部分倒装和完全倒装的几种常见形式。下面笔者从完全倒装、部分倒装两个方面,归纳总结倒装句高考考点,帮助同学们巧解倒装句。

倒装句主要指的是谓语语序的倒装,当然也有宾语和表语语序的倒装。倒装句分为两种,部分倒装(partial inversion――将谓语的一部分提到主语之前)和全部倒装(full inversion――将谓语的全部提到主语之前)。倒装的表现形式大体有下面几种:

1. 类型:全部倒装

全部倒装的常见几种:

(1) here, there, now, then, thus等副词置于句首时,谓语动词常用be, come, go, lie, run这种句子的主语必须是名词。否则就不用倒装。

(2) 表示运动方向的副词如out, in, up, down置于句首时,谓语是表示运动方向的动词。在这里抓住运动方向就可以了。

Away ran the students.

(3) There be结构。另外,在此结构中可以用来代替be动词的动词有: exist, seem, happen, appear, live, rise, stand等。如:

There stood a tiger before him.

(4) 表语前置三种情况

① 结构“分词(代词) + be + 主语”结构

② 介词 + be + 主语

③ 形容词 + 联系动词 + 主语

(5) 表示地点的介词短语(如on the wall, under the tree, in front of the house, in the middle of the room等)放在句首时,要全部倒装。如:

On the top of the hill stands a pine tree.

根据上面的五条全部倒装句结构,让学生思考一定的时间,总结顺口溜之类什么的,这样可以记得牢靠,而且与形象记忆相结合,大有好处。

完全倒装的口诀:

全部倒装谓在前,情况请记这几点,介词短语表地点,表语前置就有三,位置副词there句, neither、 nor也如此,有时句子找平衡,贺词祝愿也常用。

2. 部分倒装

(1) 用于疑问句

(2) 句首为否定或半否定的词语,如no, not, never, seldom, little, hardly, at no time, in no way, not until ... 等。

Never have I seen such a performance.

当not until引出主从复合句,主句倒装,从句不倒装。

(3) 以否定词如not only――but also Hardly/Scarcely――when, No sooner――than

Hardly had she gone away when the police came to her.

(4) 表示上文的状况也适合另外一人或事半功倍有下列:

肯定: so + 助动词(动/情态) + 主语 *主语与上文一致

否定: neither(nor) + 助动(动/情态) + 主语

(5) only + 状语,部分到装

Only in this way can you hope to make improvement in the operating system.

(6) as、 though作“尽管/虽然”,引导让步状语从句,由于语法需要,把表语/状语/动词提于句首。

Child as he was, he had to make a living.

(7) so ... that ..., such ... that ... 的句子结构中,若so, such和与其所修饰的词置于句首,实行部分倒装。

So frightened was he that he did not dare to move an inch.

(8) 若if引导的虚拟条件句中有were, had, should时,可将if省略,把were, had, should放主语之前。

Were I you, I would try it again.

(9) 表示愿望的感叹句倒装。

第5篇:文言文倒装句范文

书面表达在评阅时遵循语言第一位(语言高级),内容第二位(要点齐全),结构第三位(文章分段)的原则,也就是说阅卷老师最注重的是语言,换句话说是亮点,根据语言使用情况,亮点的多少而定出档次,所以同学们在书面表达中语言上的亮点是得高分的关键。

亮点一共有四种:

一、高级词汇和语法;

二、修辞手法;

三、有效的连词;

四、名人名言或谚语。

首先简单介绍亮点当中至关重要的高级语法,以及修辞手法当中的一些技巧的使用。

肯定不如否定好

修辞的使用在书面表达中算作很大的亮点,在高中阶段很少有学生会注重修辞的应用。双重否定也是种修辞,而且对于考生来说,只要稍加注意,可以在文章中设计双重否定的句子。例如想表达“邮递员天天准时到”,如果写成The postman comes on time every day,就不如变成双重否定,The postman never fails to come on time,就变成了亮点句,起到强调作用。几乎每个人对生活的态度都不同程度受到地震的影响,写成双重否定There was hardly a man or a woman whose attitude

towards life had not affected by the earthquake.应用类似的修辞会在高考中为同学们加分。

陈述不如倒装妙

在书面表达中阅卷老师喜欢看到的高级语法共有五种:倒装,强调,从句,独立主格和分词结构,以及虚拟语气。倒装是一种最简单易行的使句子呈现亮点的方法。在高中阶段只需掌握倒装的四种形式,足以应对书面表达,如何应用倒装,有很多方法和技巧。

否定词开头

如果写出的句子中有否定词, 例如I will never marry you. 不如变成倒装,用否定词开头Never will I marry you. 就算作使用了高级语法。其他的否定词,如not, seldom, hardly等开头后面的句子倒装都是比较好的句子。

地点状语开头

在很多年的高考书面表达中都有表达地点的句子,一个建筑位于什么位置,或什么地方有什么东西,都可以应用倒装。例如在2006年的全国卷中,图书馆位于学校的中央,Our library is in the center of our school.变成倒装就用地点状语开头:In the center of our school lies our library. 其他的例子,想表达河岸上有很多花:On the bank stand some flowers. 天空中繁星点点:In the sky hang little stars. 总之在想表达地点时就把地点状语放在句首后面主谓倒装。

这样做的好处之一是倒装本身就是高级结构,第二是倒装后把真正的主语放到了句子的末尾,后面还可以继续加从句,使整个句子再呈现更多的亮点。例如In the center of our school lies our library,which is between the garden and the teaching building.

Only+介词短语

例如在2007年全国卷中,让外教帮你找个笔友,有一句可以表达成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我才能提高英语,这句话可以写成Only in this way can I improve my English.其他的例子还有Only by taking exercises can we keep healthy.

形容词+as+主语+be动词

例如Young as I am, I can manage it; Rich as our country is, we have a lot of problems. 2000年书面表达中:Badly injured as he was, he managed to take down the

car’s number. 还有其他的倒装结构,很高兴收到的你的来信:So glad am I to hear from you.在高考中要尽量使用一两个倒装。

主动不如被动巧

在近些年的阅卷中,发现考生在写作中很少使用被动语态,也许是受中文思维的影响,几乎整篇文章都使用主动语态。其实在英文中,被动语态的使用是很重要的。因为英语是一门客观的语言,而汉语是主观的语言,具体体现在英语中经常用被动语态,汉语经常用主动语态;英语中经常用物称或形式主语开头,强调一件事发生在什么人身上,而汉语经常用人称开头强调一个人发生了什么事。所以使用被动语态符合英语的习惯,如果能将整个文章中两个句子变成被动语态,就会呈现句型的变化,使整个文章句型丰富。

例如在2006年的高考中,很多学生在表达我们每次可以借五本书最多借十天时,都是用:We can borrow five books at most, and we can keep them for ten days.这句话如果写成:At most five books can be borrowed at a time and they can be kept for ten days,分数会更高。

分词结构不能少

在前文提到,在书面表达中老师喜欢看到的高级语法共有五种:倒装,强调,从句,独立主格和分词结构,以及虚拟语气。在所有的高级语法中,阅卷老师最喜欢看到的是独立主格和分词结构,其次是剩下的几项。但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在文章中使用这个最大的亮点。其实几乎所有的状语从句都可以变成独立主格或分词结构,时间状语从句,原因状语,条件状语等。例如条件状语从句:If such is the case, you should apologize to her. 如何变成独立主格或分词结构呢?学会下面的口诀,如果你的作文中有状语从句,马上可改成独立主格或分词结构这个最大的亮点。

口诀:一去,二看,三改。一去:去连词;二看:看主语;三改:改分词。

If such is the case, you should apologize to her.按照这个口诀来改,第一步,去掉连词if;第二步,看前后两句话的主语,前后主语不一致,所以要改成独立主格;第三步,改分词,is 变成分词是being,所以最后变成Such being the case, you should apologize to her.就变成了独立主格。

第6篇:文言文倒装句范文

语言的本质之一就是动态发展。对我国的学习者来说,依靠互联网作为语言知识的载体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互联网能快速、大量地向学习者传递真实而地道的语言资料。学习者可以利用这一平台,不断提高自己使用英语的能力。笔者以一次教学经历为例,介绍利用网络语料库来帮助英语语法的学习。

笔者在进行模块5第四单元的教学工作中,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个单元的语法专题是倒装结构。学生workbook的(P64)第二题,要求学生把下列的正常语序的句子改写成倒装结构的句子。第一个句子是这样的:Now comes your chance to shine.作为英语教师,应该很清楚在倒装结构中,有这样一种情况:当充当时间状语的副词now,then位于句首时,句子要构成完全倒装。因此,根据所了解的语法知识,这里的正确答案应该是Your chance to shine comes now.

而事实上,根据教参,修改后的句子应是:Now your chance to shine comes.很明显,这是非常矛盾的。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教参上的答案是错误的;二是now放在句首时,可以倒装或者不倒装。

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先查阅了词典(牛津高级英汉双语词典第四版)。查询到如下三个例句:(1)Where are you living now?(2)Now I can get on with my work.(3)Now is the best time to visit the gardens.从查询的例句结果看,例1中now置于句末,充当时间状语,并不构成倒装。这当然没什么问题。可是例2和例3中,now都置于句首,例2不倒装而例3却倒装。那么这是否就可以说明now放在句首时既可以倒装,又可以不倒装?

然后笔者去查了很多有关语法的教学资料,得出的结论大抵上差不多,都是关于当充当时间状语的副词now,then位于句首时,句子要构成完全倒装。浙江省教育厅编写的《2009英语总复习导引》一书中是这么讲解的:当here,there,now,then等副词位于句首,且谓语动词为be,come,go,follow等时,要采用完全倒装。如“Now comes my turn.”这样一来,刚好解释了词典上例2例3两个句子的不同。但是,对于书本教参上的答案“Now your chance to shine comes.”,还是矛盾的。于是,笔者想借助语料库这个工具,进行进一步的了解。

登录 http://natcorp.ox.ac.uk/英国国家语料库。该网址为全世界的英语学习者提供语料资源,嵌入关键字“Now comes the”,得到36例报告,如:

A18 148 But now comes the idiosyncratic twist.

CE4 488 Now comes the part that calls for real concentration and a steady hand―applying the glue or adhesive.

EW6 429 Now comes the second step,the act of measurement itself,the ascertaining where the electron is or how it is moving.

所得到的36例报告都是now置于句首所构成的倒装结构。

嵌入关键字“Now is the”,得到221例报告,如:

A0G 460 Now is the time to start taking cuttings of miniature roses.

B1R 502 Your prescription has worked and now is the time to repeat the same remedy.

CBC 9952 Now is the season to be very merry.

在列举的50例报告中,有37例报告都是关于now置于句首构成的倒装。

嵌入关键字“Now goes the”或“Now go the”检索报告没有这样的搭配。嵌入关键字“Now follow the”得到6例报告;嵌入关键字“Now follows the”,得到5例报告。可是这11例报告中,没有一例是关于倒装的。

根据这些检索报告,可以断定now作为时间状语置于句首时,确实可以构成倒装结构,不过是在谓语动词是come,be动词的情况下。虽然很多教学资料上都有提及now作为时间状语置于句首,谓语动词是go,follow时也是需要倒装的,更多教学资料上表示只要now,then置于句首,句子就要完全倒装。现在看来,这种说法并不确切。至少笔者在十余年的教学过程中,未见到过now,then置于句首时,谓语动词是go,follow的倒装句的例句或者相关的练习题。

但是now置于句首时是必须用倒装结构吗?笔者再次使用语料库进行了解。

嵌入关键字“Now the_____is”,得到248例报告。例如:

ABF 1261 Now the question is whether enough members of the Knesset are keen enough on the peace talks to support a government led by Mr Peres.

AMS 1585 Now the figure is 350 ppm.

EBV 1411 Now the field is wide open.

由此可见,now置于句首时,谓语动词为be动词时,并不总是倒装结构。再回头观察关键字“Now is the”的37例倒装结构的报告中,有34例报告中的主语是the time;其他三例报告中的主语分别是the winter,the season,the opportunity。关键字“Now the_____ is”列举的50例报告中,没有一例的主语是the time。根据以上的呈现,大致可以推断出now置于句首,且谓语是be动词,主语是time等与时间有关的名词的时候,通常采用倒装结构。

另外,嵌入关键字“Now the____comes”,得到3例报告,如下:

ANT 269 Long years ago,we made a tryst with destiny,and now the time comes when we shall redeem our pledge,not wholly or in full measure,but very substantially.

FUT 322 Now the problem comes of course,well that's all very well but how do you define what is a reasonable time?

H83 1329 So that now the GCSE comes along,and lo!what do we have but composition,performance and listening over four terms,and continuous assessment,etc.

虽然只有三例报告,但足以说明now置于句首时,可以不倒装,那么也就说明教参上的答案“Now your chance to shine comes.”不存在错误。但是假设把这个答案给学生的话,那岂不是自己亲手打破自己所教给他们的“规则”了?学生拿到了这样一个答案,只会感到更加混淆。教师也不需要再引导学生学习“now作为时间状语置于句首时,谓语动词是come,be动词的情况下,句子需要完全倒装”这样的“规则”。因为在学生看来,这根本就是自相矛盾。

同时,笔者发现,2009年福建的英语高考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选择题:

For a moment nothing happened.Then all shouting together.

A. voices had come B. came voices

C. voices would come D. did voices come

高考试卷意义重大,所有试题都是经过专家审核,是具有权威性的。既然“then置于句首,句子要完全倒装”这个语法点能被列入高考试题,就说明对于高中生而言,这就是一条不变的“规则”。由此可见,教参上的答案是不正确的,至少对于高中生的那道练习来说,这是一个错误的答案。

第7篇:文言文倒装句范文

倒装句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之一,主要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等几种情况。

1.主谓倒装。在文言文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如《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一句,“甚矣”谓语放到了主语“汝”的前面,应为:汝之不惠甚矣。意为:你太不聪明了。

2.宾语前置。宾语一般都在谓语后面,如果将它提到谓语前面,就叫宾语前置。如《咏雪》“白雪纷纷何所似”一句,“何”这个宾语就放到了谓语“似”的前面,应为:白雪纷纷所似何?“似何”就是像什么。

3.介宾结构后置。现代汉语的宾语通常放在介词后面,但在文言文中,宾语有时还会放在介词前面。如《桃花源记》“问所从来”一句,就是将宾语“所(地方)”放在了介词“从”前面,应为:问从所来。意为:(桃花源中的人)问(渔人)从什么地方来的。

二、省略句

省略句就是省略了句子的某些结构成分。它是文言文中最为常见的句式。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

1.省主语。如《童趣》“蹲其身,使与台齐”一句,“使”的后面就省略了主语“之”,指自己的身体。意为:蹲下自己的身子,使(自己的身体)与台子平齐。

2.省介词。如《山市》“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一句,“饮”的后面就省略了介词“于”。“饮(于)楼上”就是“(在)楼上饮酒”。

3.省宾语。如《伤仲永》“父异焉,借旁近与之”一句,“旁近”的后面就省略了宾语“书具”。意为:(他的)父亲对此感到非常奇怪,就借来邻居家(的书和笔墨纸砚)给他。

4.省量词。如《口技》“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抚尺而已”一句,三处都省略了量词,应为:“撤屏视之,一(张)桌、一(把)椅、一(根)抚尺而已”。意为:撤掉幕布一看,(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根尺子罢了。

三、判断句

现代汉语的判断句大多用判断动词“是”表示。但在文言文则常用名词或名词短语等表示判断。主要形式有:

1.主语后面用“者”表停顿,谓语后面用“也”表判断(“也”相当于“是”)。其形式为:“……者,……也。”如《陈涉世家》中:“陈胜者,阳城人也。”意为:陈胜,是阳城人。

2.主语后面不用“者”,只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也”相当于“是”)。其形式为:“……,……也。”“……也。”如《醉翁亭记》中:“环滁皆山也。”意为:环绕着滁州的都是山。

3.用“乃、为、即、则、盖”来表判断。如《童趣》中“盖一癞虾蟆”,“盖”,原来是。意为:原来是一只癞虾蟆。

四、被动句

现代汉语的被动句用“被”表示。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后句中含“被”字的就是被动句。主要形式有:

1.常用“……为……所……”表被动。如:“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意为:(虾蟆)舌头一吐出来,两(只)小虫就被(它)吞了下去。

2.有时用“为”“于”等表被动。如《陈涉世家》中:“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多为用者”就是大多被他利用。意为:吴广平时关心爱护他人,士兵们大都愿意为他效劳。

值得注意的是,有许多文言文句子还会兼有几种句式。

【专项练习】

指出下列句子属于何种文言句式。(要求:若是倒装句,调整句序,并说明它属于哪一种情况;若是省略句,补充省略的成分;若是判断句,指出判断的形式;若是被动句,指出用什么表示被动的)

1.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

2.又七年,还自扬州。(《伤仲永》)

第8篇:文言文倒装句范文

一、树立正确的观念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的书面语,它是现代汉语的源头,现在还以各种方式影响着我们目前使用的语言。所以,要学好现代文,必须有坚实的文言基础。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意义在于,一方面文言文体现出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使我们对中国文学的发展有一个清晰的印象;另一个方面能够体现我国古代文学的特点,使我们在总体上了解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所积累下来的文学、文化精粹。还有,鉴于“文史哲不分家”,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同时,更能进一步理解中华几千年的深厚历史以及扎根于中华大地的深厚的伦理哲学所蕴含的意义。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树立一种观念:学习文言文,是我们的一种责任和义务,也是爱国精神的体现。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

中学生对于文言文普遍都有一种排斥情绪,认为文言文枯燥乏味、艰深难懂。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学习效果肯定不佳。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呢?首先,讲述课文故事。教师了解并熟悉课文中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的知识,给学生讲述课文故事并延伸至其他人物事迹、典故传说、成语故事、风俗人情等。这些内容最能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表演课文情境。比如我在教授《陈太邱与友期》一文时,在疏通了课文大意后,让学生上台表演元方与友人对话的情景,学生的表演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兴趣,大家在笑声中背熟了课文,还了解了人物形象,轻松地达到了本课时的学习目标。再次,注重诵读课文。不少文言文虽然难懂,但句式整齐、节奏明快、抑扬顿挫,读起来朗朗上口,是朗诵的好材料,如《木兰诗》《爱莲说》《岳阳楼记》《陌上桑》《水调歌头》等。朗读的方式要多样,这样才不会让学生感觉枯燥无味。例如,我们可以采取教师范读、单个学生朗读、分组接力朗读、配乐朗诵等方式,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古文的韵律美,从而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三、做好字、词的积累工作

学习文言文就像学习外语一样,没有足够的词汇量,一切都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所以,积累字词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字词积累分两大类:实词积累和虚词积累。相比较而言,实词好记一些,而虚词是难点,因为文言虚词的意义较抽象,使用频率高,用法灵活多样。这时用一些灵活巧妙的方法也不难记忆。

四、牢记文言主要句式

文言文句式分为两大类:固定句式、特殊句式。特殊句式又可分为: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四大类。

1.判断句:对事物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句子。可以分为两个系列:“……者,……也”系列和“乃、为”系列。

2.被动句:被动句可分为两大类: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和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3.倒装句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4.省略句。古汉语中省略的情况主要有:主语和谓语的省略;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宾语与兼语的省略;介词和介词宾语的省略;分句的省略。

5.几种固定句式

(1)“如……何”“奈……何”“若……何”。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意思是“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或“怎么对付(处置、安顿)……”。

(2)“……孰与……”“……何如……”。这两种说法都是询问比较的结果,用法相同。

(3)“不亦……乎?”可译为:“不……吗?”“难道不……吗?”

(4)“何(奚、曷)以(用)……为”“何以为”“何……为”。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可译为“哪里用得着……呢?”“还要……干什么呢?”

(5)“何……之为”。这个格式的意思是“还算得上……”“还谈得上什么……”“还说什么……”。

(6)“得无”“无乃”。“得无”又写作“得毋”“得微”“得非”等,意思是“该不会”“莫不是”“只怕是”“岂不是”“莫非”等。

“无乃”又写作“毋乃”“非乃”“不乃”,意思是“岂不是”“莫非是”“恐怕要”等。

五、加强文言文训练

第9篇:文言文倒装句范文

强调句式的基本结构是:It is/was +被强调部分+ that +原句剩余部分。当被强调的部分是指人时,that也可以用who替换,被强调部分可以是主语、宾语、状语等成分。在独立写作中,考生可以用强调句型来强调自己的观点。比如这个题目:“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Younger people are more likely to be influenced by the opinions of celebrities than older people.”考生此时可以用强调句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It is younger people rather than older people that are more likely to be influenced by the opinions of celebrities.

再比如,针对这个题目:“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The government should invest more money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than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考生可以通过强调介词后的宾语来突出自己的观点:

It is economic development rather th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invest more money in.

再比如这个题目:“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People can take better care of their family members in urban areas than in rural areas.”考生可以通过强调状语来突出自己的观点。

It is in urban areas rather than in rural areas that people can take better care of their family members. 方法六:倒装句式

在托福写作中,下面四种部分倒装的句式比较实用。

1. “Not only ... but also …”句型:当not only放句首时,not only后面的成分倒装,but also后面的成分不倒装。这个句型可以用在作文主体段表达并列关系的内容,或者用在结尾段概括总结主体段的内容。

Not only can taking part in social activities help college students make lots of friends, but it also helps to develop their all-round abilities.

2. 否定副词或者否定短语放句首,句子部分倒装:常见的否定词或者短语有never、hardly、rarely、scarcely、seldom、in no time、in no way、by no means、on no account、under no circumstances等。句子倒装后,否定的意思得到了强调。比如:

Never will I give up.

Under no circumstances will I give up.

3. “Only +状语”放句首倒装:这种类型的倒装句可以分为三种情况:①“only +副词”作状语放句首;② “only +介词短语”作状语放句首;③“only +状语从句”作状语放句首。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Only recently did I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English.

Only by doing so can we protect our environment.

Only when we are far away from home can we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parents.

这类倒装句型经常可以用在独立写作结尾段最后一句,作用是对全文进行总结和升华。

4. “So ... that”引导的结果状语从句,当“so +形容词/副词”放句首时倒装:比如,对于句子“The flood was so severe that it damaged the village”,考生如果想强调洪水的严重性,可以将so severe放句首进行倒装,具体如下:

So severe was the flood that it damaged the village. 方法七:虚拟语气

在独立写作主体段,有时考生可以用虚拟语气来加强论证。针对与过去或现在事实相反的情况,或者未来不太可能发生的情况,考生就应该用虚拟语气的形式来表达。比如,为了证明科技的好处,考生可以这样假设:“如果现在没有互联网,将会……”这就需要运用对现在进行虚拟的表达形式:从句的谓语用过去时(系动词用were), 主句的谓语用“would/should/might/could +动词原形”来表达。以下面这个句子为例。

If there were not the Internet, it would be difficult for us to obtain information.

再比如,在主体段举完一个实例之后,为了加强例证,考生可以用对过去虚拟的形式来对比论证。此时,从句的谓语用had done的形式,主句的谓语用“would/should/might/could + have done”的形式。比如,为了证明看电视对孩子的负面影响,考生可以举例证明Mike因为看电视过多导致成绩退步。之后考生可以运用虚拟语气来对比论证:如果Mike没有对看电视上瘾,他就不可能考试不及格。

If Mike had not been addicted to watching TV, he would not have failed the exam. 方法八:同位语作插入语

考生可以用同位语从句作插入语来补充说明一个名词,进而使得句式更加多样化。比如,针对句子“Beijing is a great city”,考生可以补充Beijing的同位语:

Beijing, the capital of China, is a great city.

这里两个逗号中间的同位语不仅补充了表达的内容,而且让句式更加丰富。在独立写作主体段举例的时候,考生介绍人物或者地点时经常可以运用这样的方式。再举一个例子:

Jack Ma, the founder of China’s biggest e-commerce group, is a successful businessman.

方法九:修辞性问句

修辞性问句(rhetorical question)的适当运用可以丰富以陈述句为主导的文章的语言。在独立写作首段,考生可以通过问句来引出文章的争议话题。在主体段或者其他地方,考生可以通过反问的方式来加强论证说服的力度。

相关热门标签